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

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

在閲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

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1

馬皇后,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她救朱元璋於危難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餓死的情況下,冒着生命危險給朱元璋送飯。她雖然是一個女子,卻頗有膽量。陳友諒進攻龍灣時,她捐出自己所有的首飾財務勞軍。並組織婦女為軍隊縫補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貴後,她也保持了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傲,並告訴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的痛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願得賢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為至理名言。更難得可貴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

朱元璋要殺朱正文,她勸告朱元璋,朱正文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你不要殺他;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勸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外甥你是你的養子,留他一命吧;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帝王家呢?

她就是這樣用她的慈愛去關懷每一個她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把他們從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來了。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貴。

她重病後自知很難醫好,拒絕醫生為她醫治。朱元璋問她原因,她的回答是在感人心魄:“人的生死是由命運決定的,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如果讓醫生為我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相對於醫生,這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是一個始終用自己的愛心關懷她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她還是這樣做的。她在病牀上留下給朱元璋的遺言:“願陛下有始有終,子孫各個賢能,百姓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

馬皇后這個平凡的女子在困難的歲月裏,她沒有嫌棄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而是跟隨着他為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無論環境多麼險惡情況多麼複雜,她始終遵守了自己當年的承諾:

“無論貴賤,生死永不相棄。”

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2

讀書是一種自我放鬆,所以我總是自動跳過一些哲學、社會、人文類的書籍,有時連最喜歡的推理小説都懶得翻閲。但是不知為何,我居然倚在窗前輕輕翻開了這本書———《明朝那些事》。

後來我便意識到我義無反顧地愛上了這本書,開始瘋狂地啃噬着。不是因為寫得好,而是歷史真的很精彩。

翻開書,第一眼竟不是序,活脱脱地有人説話:“寫吧,寫吧,就像寫你們公司老闆,那個胖子,寫廠子裏那個猴兒精小李……”這一段幽默的開場白,使我產生了與作者當年明月一樣的感想:歷史不是殘台斷瓦,古廟荒冢,不是發黃的書本,絕對不是!

作者也別出心裁,沒有長篇大論起我們聽着就想睡的歷史,而是介紹朱重八(朱元璋)的家庭檔案。“大凡皇帝出世,後來的史書上都會有一些類似怪象記載,比如颳風啊、下暴雨啊、冒香氣啊、天上的星星閃啊、到處放紅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訴你,這個人和別人不一樣。”每當讀到這兒時,緊張的心轉瞬間就明朗了。任何作家不屑説的他都説了,而這些話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苦澀的歷史中,偶爾長出一些甘蔗,這感覺不是很美妙嗎?

我的`第六感覺告訴我,後面的文章一定會更加精彩。文章也果不負我對他的重望。

朱元璋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無所有的貧農,是通過造反才擁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簡單的簡歷。沒受過教育,卻是個軍事天才,也是個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時候深受元朝的腐敗統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員的腐敗。做皇帝后,對腐敗官員大肆殺戮,卻沒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敗。

朱元璋有個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靠着這樣的邏輯,天下一點一點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邏輯也被很多人信奉着。朱元璋為了保證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繼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許多的安排,奪兵權、殺異己,卻無法保證天下從他的繼承者手中被奪走。看來,無論你多麼強大、多麼精明,你可以將別人的東西巧取豪奪過來,卻無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奪走。皇帝如此,官員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強者皆如此。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

再後來建立大明朝,然後整頓。對了,還有一件不可丟棄的小趣事,就是出現過犯人審犯人的情境,也算一個幽默感十足的王朝。

啊!意猶未盡啊!我從作者那裏感受到了什麼是真正的文采,原來就是真心地喜歡。不僅是自己,還有讓別人喜歡。

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3

最近幾天,我一直在看《明朝那些事2》我覺得解縉非常有意思。

解縉(1369~1415),於1388年一舉考中了進士,進入朝廷,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在朝不保夕的朝廷中,他勇敢的上書勸阻朱元璋,最終把朱元璋惹惱了,被留到十年後再用。到了朱棣手中還是不乖,迎來了最終的死亡。

解縉死了也不是白死,他留給了我們一本《永樂大典》和值得我們學習和改進的優缺點。

他的優點:1、非常大的勇氣,有了勇氣,才能上書勸阻這兩位易怒的皇帝。我們要在生活中具備一定的的勇氣。可惜的'是,這位官場小朋友勇氣過剩,給自己找了麻煩,這個我們下面再説。2、聰明好學,這個無需遵循物極必反的原則,越好學越好。我們要儘量的多讀書,養成好學這個好習慣,讀後感《《明朝那些事2》讀後感400字》。

他的缺點:1、勇氣太多了,多次説皇帝的壞處,弄的兩位皇帝不開心了,朱元璋把它扔回家,朱棣狠一些,直接用完後殺了。我們要隨時記住物極必反這個原則,免得惹麻煩。2、不會看時機,導致了踢回家之後再被砍頭。我們對於某些人要看準時機再勸説,免得被揍。

明朝那些事的讀後感4

一次,在車內的收音機中偶然聽到了《明朝那些事》的廣播書場,那些歷史故事頓時吸引了我,當廣播結束時,我仍然意猶未盡。今年過年,媽媽把《明朝那些事》7本書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了我,我高興極了。廢寢忘食地翻閲起來,雖然7本書加起來厚厚的一摞,但由於故事幽默風趣,通俗易懂,在不知不覺中就將它們全“啃”了一遍。

這套書主要講的是明朝三百年間一些歷史事件。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就在南京,很多事情都與南京有關,很有親切感:明故宮,我曾去放過風箏;作為當今世界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牆我也和爺爺奶奶上去過;還有下馬坊,明孝陵,我也去過多次。我家就住在孝陵衞的理工大學裏面,孝陵衞以前就是明陵衞戍部隊的駐紮地。想到此,似乎還多了點地域自豪感。通過閲讀,讓我知道了為什麼這些能夠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古城牆之高,之長,之壯觀,中華門城堡的精妙絕倫,盡顯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老祖宗們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們子孫後代應該加以珍惜、保護和傳承。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有名的歷史人物,其中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鄭和、于謙、戚繼光。

前些天,爺爺奶奶帶我去了一趟“寶船遺址公園”,還登上了了一艘巨大的寶船,我想起了書中的明朝最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知道了,中國最早就是從這裏開始走向世界的,開闢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次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和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地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所到之處沒有戰爭和流血,只有和平和友善,展示了一個強大、開明國家的真實面貌。

我學過一句千古名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就是于謙,面臨明朝的危急當口:皇帝身陷敵營成為人質,城中百姓驚慌失措,明軍不堪一擊士氣低落。于謙邁出了“國家興亡,我來擔當”的一步,力挽狂瀾。他那殉國忘身,捨生取義,寧正而斃,不苟而全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戚繼光,是我最敬佩的一名抗倭名族英雄,他率領的戚家軍紀律嚴明,戰鬥力旺盛,屢建奇功。在保家衞國的戰鬥中表現了英勇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面對外患的入犯,表現了足夠的智慧,創造了獨樹一幟的“鴛鴦陣”,發揮集體互助、長短兵器結合的機動、靈活、嚴密的作戰力量,有效地打擊敵人。這是戚家軍屢敗倭寇的重要原因,也是戚繼光和戚家軍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戚繼光一生為人正直,清正廉潔,在長期的軍隊生活中,他與士兵同吃同住,共享勝利的歡樂,也共擔失利的痛苦。衝鋒在前,撤退在後,處事公正,廉潔奉公,以自己的表率在官兵中樹立了崇高的威望,無私報國,不言索取,顯示出叱吒風雲一代名將無私奉獻精神。

通過閲讀這套書籍,我不但獲得了豐富的歷史知識,也從書中這些偉大歷史人物身上得到了開拓進取,熱愛祖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qm1r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