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6篇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6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6篇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1

當我第一次看到《少年維特之煩惱》時,這書名就吸引了我,一個像我這樣的少年,他的煩惱又是什麼呢?

維特是一個德國的少年,他熱愛自然,又多才多藝,善琴能舞,懂詩畫,按照現在的標準,算是一個小男神吧。他在等級社會裏深感壓抑,到鄉村尋求解脱,結識了少女綠蒂並熱烈地愛上了她。

維特對愛情的追求也是真摯的,書中有一段“親愛的維特!這是破天荒第一次她叫我做親愛的,叫得我周身筋骨都酥軟了。我把這句話重複了無數次,等到夜裏要上牀睡覺時,還自言自語叨咕了半天,最後竟冒出一句:晚安,親愛的維特!”看到這裏,我也希望維特和綠蒂能夠愛情順利。但他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綠蒂和阿爾伯特訂婚了,而阿爾伯特和維特兩個才華橫溢的人也成了好朋友,每次他們兩個談論綠蒂,維特心理就很難受,他又無奈,又自責,最後因愛情破滅而自殺。

看完這本書後,我也能深深體會到“維特之煩惱”了:社會壓抑,加上愛情的不如意,對於維特這樣一個天生敏感的人來説,足以使他感到絕望和崩潰,他的自殺,讓人覺得十分惋惜。

維特是可憐的,可憐是因為他熱愛這個世界,卻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他愛綠蒂,卻也失去了這最後一根稻草。而愛情和社會又是相關的,他們的愛情也是整個社會的縮影,社會越沉悶,愛情也越複雜。

維特又是勇敢的.。綠蒂也不只是他愛情的追求,而是他在面對這個污濁社會時的一個典範,一個寄託。仔細想想,他的自殺並不是懦弱,而是勇敢,他敢於藉助自殺來表達自己對愛情和社會的無聲反抗。

我認為,許多人在讀這本書時,都會有同感。我們無時無刻在面臨煩惱,我想讓爸爸帶我出去玩,我想畫出自己的小世界,我想看喜歡的書,我想陪弟弟玩耍,可事實上,我有一堆作業和興趣班。爸爸媽媽就像催命鬼,“英語背了嗎?”、“作業寫了嗎?”,兩句話就把我們打入了冷宮。

幾米説,“大人都忘了,他們也曾是小孩,他們的口袋裏,經也藏有各種怪獸”,“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們的冷嘲熱諷”

我知道,大人也有壓力,領導一個電話,他們就立刻進入緊張的狀態。其實,大人不必嘮叨,我內心也很熱愛學習,想做一個好的班長,想在各方面得到老師的表揚,我也希望不落後於自己的理想。

當然,我是不贊成人們自殺的,除了煩惱,我們還有很多快樂。學校有作業,也有很多美食和可愛的同學們,期末複習時每道錯題都在折磨我,但最後的分數和獎狀也很令人興奮,不是嗎?

在人生中自然會有坎坷,但只要樂觀面對,勇敢地去排解,往好的方面想,總能戰勝挫折,得到新的幸福。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2

青春最美的不是夢,而是一起追夢的人。這句廣為流傳的話其實不無道理。我們正處於人生的花季,在努力的為着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在此之中,我們成長着,不僅是知識上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心智上的成長。

早戀,有何不可?

當我們一起在自習室挑燈夜戰的時候,當我們一起在圖書館裏徹夜不眠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某一位女伴是那麼漂亮;當她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的時候,你可能會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一種異樣的情愫;當初日的陽光照在她充滿疲憊的素雅的臉龐上的時候,你可能會悲哀的發現,你,墜入愛河了。

但,然後呢?

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現象,但問題在於然後呢?閲讀這本書吧,《少年維特之煩惱》,它會給你答案的。

“這是愛情嗎?亦或是純粹的好感?”維特在他的日記本里如是寫到。是啊,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愛情,它並不同於好感,它代表着一種責任,對我們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的情感是愛情呢?那自然最好,但這或許並不意味着輕鬆。我説過了,愛情意味着責任與承擔,我們需要為夢想與未來與承諾努力的奮鬥,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我們憑什麼給與別人以保障呢?説現實一點,就像《傷逝》所述,沒有經濟基礎的愛情是短命的。但這個過程也必然也是甜蜜的,試想每天早上,最愛的人就在你旁邊,你們一起為夢想而努力。嗯,這種感覺不錯,三年以後,清華見吧!

如果僅僅是單純的好感呢,那也要努力啊。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人生最悲哀的事並不是狗血的我愛你,你不愛我,而是你們互相深愛,你卻沒有能力為之負責。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切不可本末倒置。

在學習之後呢,那邊是享受這種感覺了。這是學習的意義不要僅僅是大學聯考,而是一個幸福的未來。試想天天早上迎着初日的閃光,你與他在相同的時間裏出現在相同的地方,相視一笑,打開書本,努力走向未來,這是何等的幸福,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但這如亞當·斯密所述,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我們應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控制,説白了,也就是控制我們的'慾望——這便是我們同野獸之間的不同了。我們作為同學,應自覺地對彼此負責,我們作為男性,也應自覺地幫助女性,為她們排憂解難,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去肆意傷害與侮辱那美好的情感,而這一切的關鍵都在於兩個字——責任。

“一個下午,斜陽淺照。我坐在教室的落地窗前,百無聊賴的看着窗外形形色色的人,好無趣啊,我想。就在這時,我看到了她。她的眼睛是那麼美,彷彿不是人間物似的,那長長的睫毛在那顫動着……”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3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為世界文學史上的名著,上學的時候曾經讀過,但似懂非懂。

最近讀了一遍又有一些體會。

生活在18世紀的哥德之所以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是因為他洞悉了人性本身。

書中有些話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多指導意義。

“唉,這人啊真是一種慣會自怨自責的怪物!而我,親愛的朋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改弦更張,絕不再像已往那樣,總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痛苦拿來反覆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

是的,好朋友,誠如你所説:人們要是不這麼沒完沒了地運用想象力去喚昔日痛苦的回憶----上帝才知道為什麼把人造成這個樣子----,而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捱過眼前的話,人間的痛苦本來就會少一些的。

這一段揭示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質。

人很容易自怨自責,喜歡咀嚼痛苦。

人生是個經歷的過程,也是個積累的過程。

如果以經歷生活的態度去生活,人生就會輕鬆許多。

成功是經歷,失敗也經歷,賺錢是經歷,賠錢也是經歷,興高采烈是經歷,垂死掙扎也是經歷,家庭和睦是經歷,眾叛親離也是經歷。

每個人只能有自己的經歷,誰也不能替代誰。

但生活同時也是積累的過程,今天的`你是過去的積累。

人們都喜歡快樂,都不喜歡痛苦。

然而快樂就像酒一樣,容易揮發,而痛苦就像水一樣,不容易揮發。

為什麼快樂容易過去而痛苦會伴隨人很長的時間呢?這就要看人為什麼會快樂,人為什麼會痛苦。

人得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碰上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會快樂。

找到滿意的對象、得到錢物、得到職位、吃到美味、欣賞到美妙的音樂等都會使人快樂。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快樂的基本特性是得到。

人們失去或者得不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者碰上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會痛苦。

失去錢物、與人爭吵、受人誤解、考試失敗、身體不適等都會使人痛苦。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痛苦是與失去和得不到緊密相連的。

人們得到之後就會習慣於東西和財物帶來的便利,會很快地變得麻木。

從心理上來講,人們會將獲得歸因於他們的努力,因此心理很平衡。

而失去會給人原來習慣的生活帶來不便。

當你擁有某樣東西時,你可以選擇不用,比如我們有很多東西,但使用得很少,因此你有選擇,因此你不會痛苦。

當想使用某樣東西而你沒有它時,你就會痛苦。

很多人生活在過去,咀嚼失去的愛,回憶當日的輝煌,悔恨過去的錯誤,另一些人則憧憬未來的美好或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

對於人來講,真正有意義的就是現在,也就是哥德所説的眼前。

人永遠只能和現在一起流失。

過去的永遠失去,未來的變化無常,如果要想把握生活,要想提高你的幸福指數,哥德的建議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捱過眼前。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4

讀《少年維特之煩惱》之前,我想過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應該怎麼面對如今壓力如此大的生活?難道是犯了錯,將錯就錯?還是説為了一個問題,可以用謊言當擋箭牌?不,在這本書中給到了我準確的答案。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一部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中篇小説,也是德國文學史上一個質的飛躍。它講述了少年維特1771年5月4日至12月6日點滴生活的所有記錄,揭露了當時德國的醜陋社會,讓讀者對當時社會的價值觀有了新的認知。

一、少年維特嚮往美好

維特放棄一切,在繁花盛開的季節帶着父親留下的遺產來到了晨曦暮露的小山村,當他被美麗的山谷吸引,感受花木的生機,聆聽潺潺的流水嘩嘩唱歌時流露出欣喜的神情,當他願意坐在遼闊的草地上用畫筆記錄每一次最美的瞬間時,我體會到他憧憬的美好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可如此悠然自在的生活到底什麼是他的煩惱?隨着一頁頁紙的深入品讀,原來是他深愛的女人綠蒂已有未婚夫,可他明知是錯愛,依舊不願放手。這是他給自己的人生道路關上的第一個扇門。綠蒂在他心中是美的化身,是他的`精神寄託,她温柔知性,待人善良。

二、迷失方向自我毀滅

綠蒂已有未婚夫,這無法改變的事實讓維特迷失了正確的方向,讓他受到了五雷轟頂般,甚至是絕望般的打擊,沉迷於痛苦中無法自抜。在職場上,因受不了主使對他的鞭策,以及人際關係上的腐敗,不愉快的情感和沒有興趣的工作在維特心裏紮根越來越深,使他的精神世界完全被摧毀,往日的生氣勃勃早已灰飛煙滅,原本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也被現實無情打破,讓他要辭別人生的決心在腦海裏越來越佔上風。最終,維特選擇了自我逃避,用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種最讓人惋惜的結局!

三、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根到底,在我的眼中,最開始的維特是一個好少年,可是他沒有把握自己的生活,不會正確地抉擇自己的命運,沒有為自己的生活畫龍點睛,面對困難,他毫無反抗的選擇了放棄,而不是用行為去爭取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可能永遠是風平浪靜,偶爾總會有波瀾起伏,會時有陡峭的山峯,時有低落的崖谷,要靠自己去努力奮鬥。因為維特的內心被困難給折服,停止了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腳步……

回顧自己的生活點滴,每每遇到一個難題,一次挫敗,一次不滿意的答卷時,我也曾想過逃避,而《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本書就是一塊警示牌,教會我如何把握當下,如何在人生的分岔口走向對的那條路。這個警示牌將像影子一樣伴隨我一生,促進我不斷成為更優秀的人。我曾經看過一句話: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意志堅定,理性地對待問題,對未來充滿信心。我想,這應該就是打開維特心靈之門的正確鑰匙吧!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5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作家約翰·沃爾夫岡·德國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書信體小説,以維特寫給朋友的書信展開的整個故事,人物內心情感豐富,整個小説類似於人物的自白,維特是一個成長於良好家庭的多才多藝的青年,他善於作詩繪畫熱愛美好的大自然,但性情敏感多愁嚮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從事一些有實際意義的工作,但周圍的社會卻充滿登記的偏見和鄙陋習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藍本不僅傳達了歐洲從古老的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

由於一些原因,維特告別了家人和好友來到了瓦爾海姆,一個風景宜人的偏僻山村,他在這裏心情感到很雀躍,他説:“我想不出是什麼讓我周遭的一切變得猶如伊甸園般引人入勝,是這裏有迷惑人的精靈在遊蕩,還是我心裏有温馨,美妙的奇思異想?”他還説:“我真想變作金甲蟲,飛翔在花香滿盈的天空中,盡情攝取種種養分。”

沒過多久:“維特去加鄉村舞會認識了綠蒂並對她一見鍾情,他欣賞綠蒂她那雙烏黑的眸子”她那生動的朱脣和魅力四射的面孔把我整個靈魂都吸引住了,我完全沉醉在她言辭的精闢的底藴之中,往往連她所用的詞都沒聽見,在舞會上,維特和綠蒂跳起了華爾茲。

他説:我的臂彎中竟擁着這樣一個可愛的尤物,帶着她像清風一樣肆意旋轉,周圍的一切似乎都消失靜止,她的整個身體非常和諧,她是那麼的瀟灑自在,飄逸靈動。

可是綠蒂已同阿爾貝特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維特又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而感到前途無望在萬般無奈的痛苦中他選擇了吞槍自殺,這是他對令人窒息的社會孤獨而消極的抗議,這也給了我們血的教訓:不受理性束縛的愛情多麼可怕。

如果理性能夠戰勝感情,原本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結尾,缺乏理性的愛情只是一種膚淺的動物性的本能。

小説中維特反對抱怨,強調享受當下的幸福,“我們要是不那麼鑽牛角尖,不那麼執着地去追憶不堪回首的往事而是更願意去思考如何對現在的境遇安然待之,那麼人就會減少很多痛苦。”

維特還説過:“人身上的壞脾氣是種罪過,是我平生最恨的。”惡劣的情緒既害自己又害親人。

小説中還發表了一些對人生的看法:“世上的事歸根到底還不統統都是毫無價值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個人如果只是因為別人而拼命追名逐利而沒有他自己的激情,沒有他自己的需要,那麼,此人便是傻瓜。”

在生活中,我們無論遇到什麼煩惱,什麼挫折,都不能像維特一樣選擇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不可能都佈滿鳥語花香,我們絕不能因為跌倒了就害怕再次跌倒而放棄成功的希望,生活中我們無法迴避挫折,只能面對。正如林清玄所言:不能在愛裏受傷就不再愛。

魯迅先生也曾説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重要的是在挫折中堅持到底,永不言棄直至擊敗挫折,永不言棄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頑強的精神,永不言棄的人總會勝利。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6

當我第一次看到“少年維特的煩惱”時,標題吸引了我,一個像我這樣的少年,他的煩惱是什麼?

維特爾是個德國男孩,熱愛大自然,才華橫溢,鋼琴大師,舞蹈家,詩人,畫家,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還是個少年神。他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裏鬱鬱寡歡,他在鄉下尋求解脱,在那裏他遇到了一個叫 pierre loti 的年輕女孩,並深深地愛上了她。

維特對愛情的追求是真誠的,有一本書,“親愛的`維克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她告訴我做的,親愛的,我尖叫着全身的肌肉都融化了。我希望重複無數次,去的時候晚上躺在牀上,直到自言自語了很久,也沒有冒出一句:!晚安,親愛的維特“看到這裏,我也希望能夠愛維特和樂天順利。但他讓我吃驚的故事,樂天和阿爾伯特接合,阿爾伯特和維特兩位天才的人誰成為了好朋友,每次他們倆的時間談樂天,維特心理很不舒服,他和挫折,和內疚,最後自殺了,因為愛情的破滅。

看完這本書後,我也能深深體會到“維特之煩惱”了:社會主義壓抑,加上自己愛情的不如意,對於維特這樣我們一個學生天生比較敏感信息的人一般來説,足以使他感到一種絕望和崩潰,他的自殺,讓人覺得可以十分惋惜。

威特是可憐的,可憐,因為他愛這個世界,但與社會格格不入,他愛樂天,但也失去了最後一根稻草。但是,愛與社會相關的,他們的愛情是社會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整體,更無聊的社會,更復雜的愛情書寫。

維特又是學生勇敢的。綠蒂也不只是他愛情的追求,而是他在面對我們這個污濁社會時的一個重要典範,一個可以寄託。仔細想想,他的自殺行為並不是一種懦弱,而是需要勇敢,他敢於通過藉助自殺來表達他們自己對愛情和社會的無聲反抗。

我想很多人讀這本書時會有同樣的感受。 我們總是面對麻煩,我想讓爸爸帶我出去玩,我想畫自己的小世界,我想讀喜歡的書,我想和哥哥一起玩,但事實上,我有很多家庭作業和興趣班。 爸爸媽媽像鬼一樣,“英語回來了嗎?” “你寫作業了嗎?” 兩個字使我們感到寒冷。

“大人們忘記了他們是孩子,” kimi 説。”他們口袋裏有各種各樣的怪物””孩子們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到成年人的嘲笑”

我知道,成年人有壓力,領導一個電話,他們立即進入緊張狀態。事實上,大人不嘮叨,我的心臟也非常渴望學習,想做一個好班長,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在各個方面,我希望不要失去自己的理想。

當然,我是不贊成人們對於自殺的,除了這些煩惱,我們國家還有就是很多學生快樂。學校有作業,也有自己很多中國美食和可愛的同學們,期末進行復習時每道錯題都在不斷折磨我,但最後的分數和獎狀也很令人興奮,不是嗎?

自然會有生命中跌宕起伏,但只要面對樂觀,勇於決心,有光明的一面,總是戰勝挫折,獲得新的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d6jn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