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

故事講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着貧窮和飢餓煎熬,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最後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在他染上疾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試想你的一個朋友,有份還不錯的工作,有個幸福的家庭,雖談不上無憂無慮,但也過得充實。平日裏他處事低調,話也不多,以至於大多時候你都想不起這樣一個人。偶爾看到他發的朋友圈,你想起他,隨手也點了個贊。似乎我們都有不少這樣的朋友,然而你能想象這樣一個朋友突然離家出走嗎?再聽到他消息的時候,他已經到了巴黎學畫畫,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成為一名畫家。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但不同以往,這並不是一個追逐夢想的人經歷艱難最終實現理想的故事。

他的夢想道路註定異於常人,因為他是天才。一半冷酷,一半熱情。他毫無顧慮的拋棄了自己的家庭,只留給太太一封信,我不回來了。沒有原因,沒有歉意,到像是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只是他真的再也沒有回來。後來的故事他對待生活、周遭同樣的冷酷,甚至到了極致。他自私、他目無他人,拒絕任何世俗,所以他也無所顧及。但他同樣也是無辜的,因為他的眼中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不像是在追求夢想,更像是追逐自己的`厄運。然而他有多冷酷,就有多熱情,畫畫像是喚起了他的靈魂,生命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他説“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面對生活的貧困潦倒、疾病纏身,他沒有猶豫過,只憑極致的熱情驅使前進。不為出名,不為認可,在生命的最後畫出一幅伊甸園式的偉大傑作,卻被要求在他死後付之一炬。

他是天才,不瘋不成魔。歷史的長河需要天才,但更多的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夢想,在追逐的路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阻力,大到生活壓力,小到柴米油鹽。理想和現實像是一對冤家,每當我們懷揣夢想趕在路上,總是顯得不那麼盡如人意。然而他們也並非非黑即白。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和現實,一半堅守,一半妥協。當夢想照進現實,請保護他。

有人説,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2

第一次讀一本小説希望自己能夠再早一點遇見它。

那句“滿地都是六便士,它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和王爾德的“我們都身在井隅,但有人卻能看見星星。”不謀而合。雖從不以獨樹一幟自詡,但是天生對那些追求本我的人沒有抵抗力,也會不自知地被吸引,就暗自竊喜着自己也許也會看到月亮星星吧。這一層面的理解不想再贅述,很多人都寫了長篇大論的感悟,我只從另外兩個角度去思考。

除了書中對精神渴望這一層面的直接描寫令人嚮往外,其實其中對男女關係的側面描寫也一樣動容。如果不是對情愛的冷漠,怎麼能更好地襯托對創作激情的渴望呢?要不然看見月亮的怎麼會是他,怎麼會是那個什麼都不要了的`醫生呢?但是反過來,這也的確在男女關係上又一次的啟發。

另一方面,故鄉。我第一次明確意識到有些人生錯了地方是去到敦煌的時候,站在鳴沙山上的我執意地認為自己上輩子屬於粗曠的大西北。第二次是今年在佛羅倫薩,不知道怎麼了,從提着行李踏出火車站的一刻起,我覺得空氣的味道都對了。於是那晚和朋友在老橋的沿岸一邊啃着三明治一邊欣賞着夕陽,我就知道有些人就是在另一個地方才更舒服的,因為城市也都是有生命的,你要去一座跟你脾氣相投的城市才會覺得即使生活瑣碎都毫無怨言。

很多人覺得這本書不好讀,但是可能由於我對歐洲特別是英國法國的地形有了大概的瞭解,讀起來倒覺得一氣呵成,是不費力了。另外,雖然毛姆本人也受到了很多爭議,但是這是本值得一讀的書,大概是它認可了我認可的生活態度吧。

嗯,年輕的時候能在巴黎和倫敦小住過一段時光,可真是三生有幸。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3

有些作家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比如英國的毛姆。

在遍地六便士的世界裏,抬頭看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實在是名氣太大了,已經到了如果不讀都不好意思説自己讀過書。

第一次正式推薦這本書的是李東昆老師,那回在外國語國小舉辦的《人生最美讀書時》活動中,東昆老師講這本書對他影響很大,於是便記在心上。

接下來那一年底,新鄉撒哈拉書店開業,彷彿走到哪裏都擺的《月亮與六便士》,於是便買了一本。

書中講述了一位英國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放棄了安穩的生活,拋下工作,以及家庭,隻身來到巴黎追求夢想,學習繪畫的故事,最好來到塔希提島,並與當地女子結婚,病逝他鄉的故事。

故事本身並不複雜,但其中藴藏着人性的探討卻極為深刻。在世俗的眼裏思特里。克蘭德簡直渣到了極點,但從藝術的角度,他又是如此的勇敢。

東昆老師曾經講過語言的盡頭是“藝術”,那麼我想,真正的藝術家也不是用語言可以描述的吧。

離開了倫敦來到巴黎,離開了巴黎又來到了塔希提,在這座被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南太平洋的小島上,思特里。克蘭德終於找到了自己心靈的家,於是他拿起畫筆,描繪出它的樣子,世人無論當成傑作還是垃圾,應該與他都無關了。他只是畫出眼睛看到的東西,劃出了他的夢,於是他的心從此不用再流浪了。

認為“金錢罪惡”的人是極端的,認為“夢想即一切”的人也是不成熟的。作為一個社會人,如何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平衡是一個難題,這恐怕也是本書大獲成功的原因吧。

推薦這本書的李東昆老師終於辭去了高校教師的職位,跑去北京讀博士了,很多人感到詫異,我卻一點也不奇怪。

而我還整天在六便士中討生活,有時趁着夜晚散步時,偶爾也抬頭看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4

從去年到今年,我一直被一個男人震撼着。他是一位小有成就的證券經紀人,有一個還算貌美賢惠的妻子,有一雙聽話懂事的兒女。在外人看來,他的生活是幸福而優渥的。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毫無徵兆地從自己生活的世界裏徹底消失了。

對,這個人就是思特里克蘭德,英國小説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

對於思特里克蘭德的倏然消失,他妻子只有一個想法:他同自己喜歡的女人私奔了。熟識他的人也這麼想他。

在俗世人的眼中,似乎一個男人只可以為了女人,為了私情拋卻一切。換句話説,追逐愛情的男人世人尚可接受,倘若是追逐其他,比如夢想,就可能被冠以離經叛道、荒謬有加。

思特里克蘭德的妻子是這樣評判沒失蹤前的丈夫的:

跟你説啊,他壓根沒有文藝細胞;就是個大俗人;他在證券交易所做事,是個普通經紀人。估計能把你無聊死。這樣一個被她估計會把人無聊死的丈夫,卻毫無來由地“與人私奔了”,她覺得不可思議。她拜託別人去浪漫之都巴黎尋找,果然如她所想,找到了。但是,思特里克蘭德又並不如她所認為的有了“一同私奔的女人”,他只是獨自一人,寄居在一家寒酸的小小的旅館裏,口袋裏所剩僅100來磅。

並沒有什麼迷住他的女人,真正迷住他的只有顏料與畫布。

原來,思特里克蘭德之所以從現有的生活中抽身而退,僅僅是因為他小時候的畫家夢想。小時候就想當個畫家的思特里克蘭德,被他父親勒令學經商,他父親認為藝術不賺錢。可是,在他四十歲之際,這個夢想像一根針,不時地狠命地錐他,錐他的心,令他無法漠視。

在一家小酒館裏,當委託人詢問他為何要拋妻棄子來巴黎過如此窮困不堪的生活時,思特里克蘭德毫不猶豫平靜地回答:“我要畫畫。”那人很是不屑,説你都四十了,他回答説,所以要趕緊行動。他甚至覺得自己比十八歲的年輕人更有畫畫的天分。

“你憑什麼覺得自己有天分?”

他沒有立即作答,兀自凝視來往人潮,卻視而不見。他的回答等於沒有回答:

“我非畫不可。”

因為非畫不可,他在巴黎不被同行待見、甚至被當成“笑料”也無所謂;因為非畫不可,哪怕整整五年穿着“污跡斑斑襤褸不堪幾乎散成布絲”的衣服也無所謂;因為非畫不可,他幾乎餓死在小旅館裏也無所謂……後來他四處流浪,在馬賽,他甚至蹲過夜間收容所,連活命的小錢都無法掙到。

在思特里克蘭德的夢中,有一座美麗的島嶼,那就是大溪地。他想千方百計隨別人的船隻來到了大溪地,在此畫畫,結婚生子,與他的土著小妻子愛瑪生活在那座遺世獨立的田園裏。後來,思特里克蘭德得病雙目失明,窮困潦倒而逝。在他貧病交迫中,雙目失明的他在自己的小木房子的四面牆壁上畫下了一幅絕世之作,這也是他作為藝術家的巔峯之作,可是,他命令愛瑪在他去世之後銷燬殆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創造了一個絕美的世界,然而出於驕傲和輕蔑,又令愛瑪把它完全毀掉。

逐夢的思特里克蘭德是美的,美到令人震撼,美到令人窒息。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正在進行的工作恰好是自己夢寐以求的,這樣的機率微乎其微。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好夢想。當醫生的厭惡沒有休息、陪伴家人的日子,渴望那種朝九晚五的清閒自在;朝九晚五的人又羨慕事業有成、自當老闆的實業家;沒有成為老師的想當老師;沒有當成設計師的又想成為設計師……這一切向往都不是空穴來風,都不是得隴望蜀,而是內心有夢,卻因現實的羈絆而止步。

我自己年輕時從沒有想過要當一名教師,高中時代就極渴望成為一個與詩有關聯的人,或者與小説有關聯的人也不錯。我甚至在高中復讀的'最後一晚徹夜不眠,決定放棄繼續求學,回到我的小鎮體驗生活,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文字。時隔多年,當這個夢在心底沉睡年數之後,我遇到了他——思特里克蘭德。讀後感讀完《月亮與六便士》,我的心豁然開朗,拿起筆,寫下了一些小詩。雖然在別人眼裏它們不算什麼,卻是我自己靠近夢想的堅實腳步。

生活教我們學會了苟且,卻不忘給我們詩和遠方。為了所謂的夢想,我們或許根本學不來思特里克蘭德的決絕,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在夜深人靜孤獨自處之時,抑或緊張的工作之餘狂熱地追逐一把。能否實現交給時間去裁決,我們只需要享受追逐夢想的美好過程。

如果你正打算踏上追夢的旅程;如果你為何時踏上追夢之旅正猶豫不決;或者,你內心深處埋藏着一個美好得令你心醉的夢,我建議你馬上打開這本書——《月亮與六便士》,隨着思特里克蘭德的精彩故事推開自己的逐夢之窗,你會發現,逐夢的人真的很美。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5

首先,斯朱蘭真的很不討喜,儘管是書中的主角,主角光環也無法阻止大多數人對他的不理解,厭惡,甚至鄙視。我一路看來,覺得他在他的40歲左右時突然就放棄幸福美滿的生活,拋妻棄子,毅然決然地投身於畫畫這種行徑真的.是不理解也不支持的。追求理想與家庭並不衝突。很多天才他們擁有超高的天賦,在某一行業出類拔萃,但同樣擁有美滿的家庭。有時候,是來自家庭的愛與責任才成就了偉大。但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斯朱蘭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思想境界已不是我們很多普通人所能企及也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所以,也就是看完後槓兩句,自己原來是怎樣還是怎樣憋。但只慶幸的是,他的畫終名垂千古。

再有,文中那個爛好人德克讓我挺氣憤的。他就是那種善良到無下限就算斯朱蘭言語侮辱他,內心鄙視他,奪他妻子,霸佔他畫室等等,還有他妻子對他的背叛與殘忍……這種種讓旁人看起來都感到憤怒的事他居然能做到完全可以忍受,我不懂他圖個什麼。他讓我覺得可恨又可憐。始終覺得,善良必須要帶點鋒芒。

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關於這本書的想法還有的話以後再補充吧。書還是挺好看的,特別佩服作者對於人性的剖析。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6

理想與現實並不是月亮與六便士的關係:理想不是飄渺的,一生作畫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實現了的現實。只有當一個以作畫為理想的人坐在證卷交易所,一個以商業成功為理想的人身處世外桃源,才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這一説。因此,理想對應的不是“現實”(因為有的人的“現實”就是實現了理想),理想對應的是“不理想”。假如“理想”對應的是“現實”,就很容易產生關於“月亮與六便士”的誤會,把理想一味地理解成崇高偉大的月亮,把現實一味地理解成卑微渺小的六便士。所謂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的田野”的誤會就是這麼來的。理想並不直接等於崇高,有的人的月亮很苟且,有的人的`便士很田野。有的人的月亮就是有的人的便士,有的人的便士就是有的人的月亮。——“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我們可以看出“理想”在全書中的比重,其實並不足以全盤佔據書名。並且,“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襯托“兩便士的關係”這一要旨,因為查爾斯與亞拉伯罕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首要的阻力都來自外界“兩便士”的人際關係,而他們都掙脱了這種束縛,達到了自我意識的解放。還有布魯諾船長,也是由於破產,“不願意在原先很受尊重的地方過着揭不開鍋的日子”,於是與妻子隱居到一處荒涼的海島,辛勤工作,將海島變成了宜人舒適的花園。“島上的生活幾乎與世隔絕,但我們在那裏過得很幸福。世上很少有人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公允地説,“理想”的奏鳴曲在小説的後半部分(三十九章打破了禁錮他的桎梏,發現了新的靈魂)進入了高潮,偉大如查爾斯的理想主義者,早已掙脱了“兩便士”的關係,達到了自我意識的解放(普通的理想主義者只是到達了這一步),而進一步探求理想的終極境界。查爾斯的晚期人生,理想主義的光輝到達了巔峯。從這一點來看,“理想”這一要旨的地位也是不可抹滅的。因此,書名為《月亮與兩便士》似乎更準確些。

親愛的讀者,你認為呢?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7

月亮是頭頂的理想,六便士是腳下的路。有的人只顧着腳下的六便士,卻忽視了頭頂的理想。

故事中的男主斯特里克蘭德年過四十,在旁人的意識裏他已被選入成功人士之列。可是有一天他突然留書一封,孑然一身離家出走了。不明真相的人都以為他是有了外遇,而事實上斯特里克蘭德是去追尋他的繪畫夢了。他從小便對畫畫充滿興趣,可在父親的壓力下他被迫成為了從事金融行業且也混得風生水起。只是在四十幾歲的某一天他突然拋妻棄子朝着夢想飛奔而去。從情感的層面上來説,斯特里克蘭德無疑是一個自私鬼,他無視妻子的愛並殘忍地留下妻子獨自照顧年幼的孩子、逃避作為父親的責任與擔當。但是在追求理想上,他是最虔誠的追隨者,始終以一顆赤子之心逐夢。

斯特里克蘭德是冷漠無情的,著名畫家斯特羅伊夫欣賞他的'才氣在他快病死之際收留他照顧他。在斯特羅伊夫的妻子與他的朝夕相處中不可自拔地愛上了他並要跟他離開時,他顯得無動於衷。而在之後斯特羅伊夫妻子因為愛他卻始終得不到他的愛,過分痛苦自殺身亡後,他依舊沒有半分愧疚。他醉心於他的理想事業,別的事情從未放在心上。

男主人公的人物設定不是完美的,甚至於可以説是充滿瑕疵。然而他對夢想的堅持和執着以及他的飽滿熱情和孜孜不倦的態度是應該讓人肅然起敬的。

這是一本盪滌心靈的書,它打破了我們對成功的傳統認知。有着一份不錯的工作,兒女雙全、家庭美滿,這就是成功了嗎?答案恐怕並非如此。人生不過短短几十個春秋,如若能為理想轟轟烈烈地大幹一場便也不枉此生了。趁青春還在、歲月還長,為什麼不放開手搏一搏呢!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8

1、人生那麼短,我們應該把時間用來自己想做的事上。儘管現實有很多無奈,我們可以學着做減法,當你不那麼貪心,不去跟別人比,你便可以集中自己的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2、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沒必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也沒必要那麼在乎名和利,內心的真實和坦然才更重要。“橫看成嶺側成峯”,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有人説不好,所以請戒掉討好型人格,多考慮事情本身,多考慮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就好。不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也不要為沒到來的將來擔憂,記住此時此地,做最好的自己。

3、人與人的活法是不一樣的,你得承認差異和差距。學會接納別人的不同,也坦然面對自己的不一樣。

4、偉大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些偉人身邊的人往往比常人付出的也多得多。在事業中,正是他的執着才讓他取得成功,但在生活中,往往表現得固執。所以,生活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挺好的,享受平凡人的幸福也不錯。

5、雖然我能理解,但是我還是不能原諒或贊成斯特里克蘭拋妻棄子去追求理想的做法。可能他的畫作能帶給人們很大的精神引領和享受,但是在他妻子毫無過錯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拋棄她們,這實在不是值得提倡的一種做法。

6、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也告訴了我應該儘量講真話,這樣才不會陷入人云亦云的怪圈,做事沒那麼多瞻前顧後。

7、讀完之後心情有點沉重,為裏面人物的命運,也為殘酷的現實生活,不過,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還是要好好過下去。生命那麼短,永遠保持心中的美好,儘量做自己想做的事。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9

一直知道這本書,包括那句“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也引用過,大致猜測是關於夢想和現實的故事,但最近才突然開始找來讀。很少一口氣把一本書給讀完,愣是熬夜看完,很是喜歡。

讀的快就難免囫圇吞棗,沒有那麼細緻深入的理解。因為是第一主人公的口吻在讀的時候很有代入感,作者筆下的人物也都性格鮮明立體真實,很詭異的是,即便是被描述的如此怪異自私殘忍冷漠無賴的天才畫家斯特里克蘭,也有那些讓人發笑甚至覺得很可愛的瞬間。看很多評論比較各個人物的性格,如何如何不喜歡斯特里克蘭,而我卻奇怪地透過文字像布蘭奇或是阿塔莫名被這個天才畫家吸引。可能因為極度真實的一面對現實的諷刺,也可能因為那追尋夢想的堅定和超凡意志,也可能只是因為他是天才畫家而自動忽略那些性格和行為上的不足。所以對天才畫家的結局還是有點唏噓和可惜。那幅人與自然的`鉅作像是生命最後的輓歌,卻像布蘭奇的畫像那樣對斯特里克蘭來説畫完後就毫無作用,實現精神涅盤後的付之一炬,有點兒悲壯意味。

嗯,最後,我只能説“紅毛”是天選之人。現實的我們無法做到斯特里克蘭那般放棄一切和無視一切甚至做出有違道德倫理的事,只為心中的夢想而活。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命,斯特里克蘭的天命就是成為偉大的藝術畫家,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天命都是這般遠不可及難以實現的存在,也可能如最後那個醫生所説某種程度來説他也是某方面的藝術家——生活,大多數人的天命可能大多一致,成為一個普通人過好這普通的一生。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0

幾年前的一則新聞報道,説湖南有一個法官,工作十餘載,突然提出辭職,辭職信寫得是文采斐然啊:“初則喜正義之伸張,樂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於清貧。久矣疲命於雜務,掣肘各情形,荒於教子,未盡孝心……”也就是説,這位法官在熟悉的軌道奮鬥了多年後,突然做出了180度的人生改變,確實讓很多人無法理解。

然而,其做法之所以能夠在網上瘋傳,正是因為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卻沒有勇氣做的選擇,而從某種層面上來説,這跟90年前《月亮與六便士》裏的那個男一號一樣。

他們都是因為對長年累月的那種看似幸福的生活產生了無可救藥的厭倦和迷失,懷疑所做的'一切違背了初心,於是毅然決然地採取了行動,只為了找尋內心的那朵藍蓮花,正如我們在書裏所讀到的一樣: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境裏,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正所謂一百個人的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月亮和六便士》裏,相信每個人也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有的人讀到了孤獨:“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裏,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有的人讀到了絕望的愛:“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他的傷害,但是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

但我卻讀到了一個再渺小不過的生命,為了遵循自己的內心,寧願付出財富親情,甚至是生命也在所不惜——這種選擇,與其説是主動的選擇,倒不如説是一種無奈的接受,接受我們內心的渴望在召喚。畢竟這種渴望,即便我們能夠逃避一時,也逃不了一輩子。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1

毛姆寫的很好,但我覺得翻譯做的同樣很精彩。因為最開始作者已經説了斯朱蘭最終會是個偉大的人,所以剛開始看的時候也會受影響,順着這個思路往下看,對於他的“自私、冷漠”等我沒有太強烈的反感,以至於在最後讀到他成為偉大的畫家也沒有強烈的震撼。如果剛開始不説,由讀着自己往下看,根據故事情節,人物性情以及作者對斯朱蘭作品的評價看下去,最後對其做一個小評價,我覺得會更有意思。

文章還是有兩個地方觸動我。一個是斯朱蘭拋妻棄子,放棄了“六便士”而受思想支配,去尋找想要的“月亮”,我覺得一般人做不到。就像書中所説,每個人都有理想,但是堅持理想需要很強烈的.個性;我們不是沒有理想,只是我們對理想的期望沒那麼強烈。第二個震撼我的是得知斯朱蘭閉着眼睛在牆上畫出心中所想,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我覺得這是最偉大的。我在網上查不到畫家斯朱蘭,否則真想一睹他的畫風,感覺看書不過癮,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為了理想而放棄現在的生活,我做不到,其餘的都是藉口。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2

兩週前看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直在猶豫是否要寫一篇讀後感,我怕自己膚淺的認知不足以理解本書的深刻。但是有股力量催促着我思考,並將思考的結果化諸文字。現在,端坐窗邊,沐浴在晨光之中,碼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月亮和六便士》無疑書寫的是一個關於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故事。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象徵以金錢和實利為核心的世俗的物質生活。每個時代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因為他們代表了最純潔的生活狀態,完全為了理想和信念而生存的人。癲狂而偉大的靈魂總在最少數,大多數人是既低頭尋找六便士,又不時抬頭看向月亮。

“彷彿我突然闖進某個陌生的世界,那裏有着不同的價值觀。人並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

書中這兩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們常常被固定的思維模式所束縛卻不自知,年歲漸長不過是加固了那些模式。我喜歡閲讀,喜歡聆聽他人的話語,因為這常常讓我看見不一樣的世界,那裏對價值及意義有不同的衡量標準。當然有時候我們更需要去聽他們未出口的話語。

人生一世,似乎有許多選擇,想來有無數種可能。可就像主人公斯特里克蘭,他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了那個不得不成為的自己。這不是悲觀或者簡單的宿命論,是他付諸行動所書寫的一生。讀者褒貶不一,以自己的價值觀考量值不值得,他不在乎。

作者理性而睿智,只是靜靜解剖着人性。面對這場精神與現實的博弈,你選擇什麼?作者:林香玉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3

面對地上實在的六便士與夜空中美幻的月亮,該如何選擇?

當我們低頭撿起六便士的時候,也許我們擁有了物質的財富,但我們卻錯過觀影最美月亮的時機。我們抬頭看着月亮,用畫筆繪下月亮獨一無二的影色。也許這幅畫的價值是六便士的一萬倍!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真實存在的。有人選擇月光,就有人選擇6便士,能選擇看月光的.人,都被上帝眷顧的幸運之人。對於很多人來説,月亮與六便士之間並無選擇衝突,而是選擇次序不同。

這個世界,有你無法想象的殘忍與絕望,只是你沒有遇到而已。請尊重每個羣體與每種生活方式,他們內心經歷了怎樣的煎熬,你或許永遠不會懂。你也許可以強迫別人的行為,但是你無法永遠強迫別人的思維!請懷有善意,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不妄自評價,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自有其緣。不需要刻意迎合與改變,因為生存本身就是有其多樣性的存在。千江水育千江月,千江月並非亦全月。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只是在求解自己設立目標的方程罷了。

做一個有情有欲,知温暖,懂進退的普通人,挺好。餘生請與友聊們分享自己!真好!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4

讀這本書搞笑的是,你會對主人公克蘭德哭笑不得,既愛又恨。他是個不懂人情世故,不近人情,不在乎他人看法,不在乎與畫畫無關的一切事物的人。愛他,是因為他的所做所為都為了他的夢想,我無力總結他的.一生是怎樣為了畫畫做出怎樣的犧牲。用克蘭德的話説,“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而如今有多少個能像他這樣為夢想不顧一切呢。恨他,是因為他犧牲一切,包括他人。(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克蘭德的情況下,一個畫家卻認為他畫得很好,是個了不起的畫家,還經常借錢給他,幫助他。在他身無分文、邋里邋遢,病的幾乎要死的時候把他帶到自己家裏,親自貼身服侍他到病癒,沒有一句感謝,還佔用了人家的畫室,拐了人家妻子,畫家只好獨自離家出走。三個月後,突然間,畫家的妻子自殺了,而他什麼表示都沒有,像是沒發生過一樣。只留下了這個可憐女人的畫。他還明説,他根本不愛她,只是需要一位模特,畫完了,就沒用了。)

不得不説毛姆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以第一人稱“我”為線索,很多時候都在自言自語的對話,但是夾雜着各種心理學的細緻描寫,非常有趣。挺簡單無聊的事情也被他描述得好像很有內容。剛開始讀着枯燥,提不起什麼興趣,突然一個大轉折讓你愛不釋手。(我表達能力實在太有限了,此刻感覺自己就像毛姆所描述的克蘭德一樣,想極力地表達自己,卻揮手舞腳地都説不出一些完整的句子來。)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5

毛姆的文字有太大的魅力,總是吸引着我不斷的往下看,看到最後一頁的時候,突然腦子裏一個聲音在説:“你應該再看一遍,認真、仔細、慢慢的看一遍。”

書的封皮上寫着,“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温飽的六便士”。其實,當你看完整本書的時候發現,全書沒有一處提到六便士,但又時時刻刻在透露着關於“六便士”的問題。我時時刻刻都懷揣着去遠行的想法,然而總是被各種各樣的“在乎”纏住腳,怎麼也挪不動腳步。世界上肯定還有千千萬萬和我一樣有諸多想法的人,絕大部分應該也是像我一樣被各種各樣的'“在乎”纏身,無法動身。懦弱,大概就是我們冠於自己的代名詞,家庭,朋友還有那每一份可憐的“六便士”無一不牽絆着我們。斯特里克蘭果真就像毛姆所寫的,他在決定畫畫之後,像靈魂出竅,像被強大的惡魔附身,像在全世界之外,又像全世界都是他一個人的。我們大概永遠也做不到像斯特里克蘭一樣,全然不顧周遭的世界以及世人各色的眼光。所以在遇到像斯特里克蘭一樣的人時,我們有的不僅是羨慕還有佩服,他們有我們所沒有的勇氣,還有放棄全世界的決心。我都覺得文中的“我”在很多時候是對斯特里克蘭充滿了嫉妒,喜歡又嫉妒,正因為“我”做不到他那樣不屑一顧的態度,所以才在很多時候被憤怒佔據整個身心。前兩天看了岡仁波齊,那時覺得沒有信仰的人可怕,但有信仰的人更可怕,畫畫之於斯特里克蘭就像朝聖之於那些藏民們,斯特里克蘭在決定了要畫畫之後,就一直在朝着自己心裏的神山前進。心中有且只有這麼一個念頭,他最終成功了。

而我們在這“六便士”的地域裏越陷越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9989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