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彙編15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彙編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彙編15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在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後,我深深地被海倫·凱勒堅強不屈的精神感動了。馬克·吐温曾經説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出身19個月就成了聾子和瞎子,連説話都困難的海倫·凱勒,當她完全失去了活着的信心。就在這時,她認識了莎莉文老師,莎莉文老師來到她的生活中,使海倫·凱勒似乎感受到了生命是什麼。於是她克服種種困難,從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畢業,為世界慈善事業做出傑出的貢獻,用心寫字,讓全世界的人震驚。

失明的凱勒,能發現這麼多東西,而健康的我,卻常常忽略生活的美。

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的時間,我會用我的眼睛做什麼呢?我沒有失明過,不懂得黑暗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於是,我閉上眼睛,在屋子裏走。

當我閉上眼睛的第一秒,我的心不知為何突然涼了下來。我感覺世界由明朗一下子變得漆黑,心裏就沒了數,顯得很不安穩。當我準備向前邁一步時,我卻發現平常滿不在乎的走路現在也變得如此困難,我發覺我不敢邁,我害怕,害怕自己會摔倒,害怕什麼東西會碰到自己,傷害到自己。這還算好的.,我還可以用耳朵聽,但凱勒呢?她既看不見,也聽不見。她面臨多大困難,面臨多大危險,我們怎能知道,怎能瞭解,又怎能體會!

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既能看到充滿陽光的世界,又能聽到各種美妙的聲音。我們還有什麼遺憾呢?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我想:雖然凱勒看不見,聽不到,但在她心裏也有她自己想象出的世界,那是凱勒的世界,它只屬於凱勒自己。我相信她的世界也會充滿陽光、充滿笑聲。海倫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過的,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段永不遺忘的凱歌!

假如説什麼時候我們只有三天光明瞭,過了三天的期限我們再也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那會發生什麼情況?大家一定會説:“我們要抓緊時間,把時間安排的井井有條,一分一秒都不能輕易地浪費。”

對啊!我們為什麼要到失去時才去醒悟,才去歎息,才會覺得光明實在太寶貴呢?連海倫·凱勒都可以在黑暗中探求光明,尋找正確的人生之路,我們這些正常人又何嘗不可?我們應該不輕言放棄,不輕易被擊倒,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這樣才不會辜負了上帝賜予我們的明亮眼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才會無限留戀,才覺得光明的寶貴。

是的,珍惜現在,珍惜每時每刻,應該是我們真正需要做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落日的夕陽,波濤的大海,鮮豔的花朵……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可是對於一個失明的人來説,看不見這一切,只有黑暗的世界,那又是怎麼樣呢?孩子們歡樂的歌聲,鳥兒婉轉的歌聲,美妙的音樂,就像一片金黃色的音樂田野,可是,對於一個失聰的人來説,只有無聲的世界,那又是怎麼樣呢?當我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問題的時候,對於一個失語的人來,那又是怎麼樣呢?

這三樣對每個人來講,都是最重要的,只要拾取其中一樣便讓生活從此灰暗。但是,如果同時失去三樣,那你會怎麼樣?無法想象的痛苦與悲傷,誰又能容忍呢?那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急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7歲,她在充滿愛心與耐心、曾經幾近失明、當時只有20歲的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

海倫凱勒説:“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温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首先,我希望長久地凝視我親愛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龐,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來到了我面前,為我打開了外面的世界。我將不僅要看到她面龐的'輪廓,以便我能夠將它珍藏在我的記憶中,而且還要研究她的容貌,發現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動跡象,她正是以此來完成教育我的艱鉅任務的。我希望從她的眼睛裏看到能使她在困難面前站得穩的堅強性格,並且看到她那經常向我流露的、對於全人類的同情。有視覺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我將懷着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到為生活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而哪兒能像紐約一樣找得到人們那麼多的活動和那麼多的狀況呢?所以城市成了我的目的地。”

而我們已經擁有了無數的光明,海倫凱勒只僅僅渴望三天光明,我們應該善用我們的眼睛,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珍惜我們的時間,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讓我們的生命獲得更加精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馬克·吐温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相信,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都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感動和震撼。

海倫是不幸的,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到她的.老師莎莉文走進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教她與人溝通。海倫漸漸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理解了“水”字之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對生活強烈的渴求,開始瞭如飢似渴地認字、閲讀。後來,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法語、拉丁語等多國語言,閲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她把學習比作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在知識的海洋裏,海倫感受到了幸福,正如她所説:“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説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膊,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

海倫説:“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為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那麼,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又應該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在有生之年都能渴求知識,掌握知識,繼而運用知識,每天都懷着愛、友善、朝氣、希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多麼幸福啊!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海倫凱勒是大家在中學時期就耳熟能詳的美國作家。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動了全世界的讀者,更是使中國讀者對這位身殘志堅的偉大作家有了更多的認識和共鳴。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她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立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立文老師幫助之下,海倫?凱勒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學習,後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的生活》一書,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的故事,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自傳體的主要內容寫了海倫21歲以前的生活經歷。海倫從小就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裏長大。但命運的無情並沒有將海倫擊垮。她以積極、好奇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用心感受她周圍的人和事物,並對這個世界有一種依戀和欣賞。這本書吸引我去讀的一個原因是它的書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讓我很想明白一個見不到光明的人的這個願望和對她的所有意義。然而,正是這麼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

海倫也有過消極、頹廢的時候,這時她會衝她的老師家人發脾氣。但她周圍的人總能耐心地、細心地指導她,給她鼓勵和支持,這也是後來她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其中,她的老師對她的'辛勤教育給了她無限的愛與力量,讓她在感覺器官無法接觸外界的情況下能用心地去生活,去為其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熱情幫助,去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和正義。這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應該做的,但我們許多正常人卻都做不到,也沒海倫的勇氣去面對生活中一些小小挫折。這是我們許多人需要反省和思考的。海倫凱勒不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個美麗的,一個有愛、有力量的,一個偉大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當我再次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卷,心靈還是被莫名震撼。雖然書裏的情節依然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但卻又一次深深地打動了我。的確,海倫·凱勒那“不平靜”的人生及她與命運抗爭的歷程鼓舞了我,給了我奮鬥的力量。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失語的人,可以用心去感知天地萬物,海倫就是用心靈傾聽着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看見了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捧起這本充滿感知力量的書,我忽然想起一年前我剛讀起這本書的時候。

“妹妹,我給你講講‘海倫·凱勒’的故事吧”

“海倫·凱勒?言行小説家?黑客?富翁?還是明星?”

“不,她是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偉人”

“那有什麼好説的呀,不如説説周杰倫的最新消息吧”

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人應該都知道她的不幸。在一般人眼裏,如此不幸的人生,還會有什麼人生意義呢?然而海倫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而且一生中寫了14部著作。她還多方奔走,在全美建起了多家慈善機構,辦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辦得到的事。珍惜現實,才能擁有未來。這就是"珍惜"的`價值所在,也是生活的辯證法。與海倫相比,我們許多人可能都會感到慚愧。因為我們雖然擁有比她健全的身體,卻常常如她所説的那樣,犯那種“有視覺卻看得少”的錯誤。或為“已失去”的東西痛苦不堪,或為"得不到"的東西百般煩惱,卻偏偏對實實在在“擁有”的東西不知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

從沒有遭遇過多災多難,從沒有體驗過不幸,甚至從未領悟過挫折的弟弟妹妹們當然不會思考人生,他們只有享受快樂。他們是那麼的年輕,聰明,令人豔羨。沉浸在快樂中,在一覽無餘的光明中,我們失去了對光明的感知能力,失去了對快樂的體驗能力,失去了對幸福的感悟能力,也失去了對人生的思考能力和對人生未來的憂患意識。彷彿人生一路輕歌曼舞,精彩世界任我逍遙。

要快樂,就快樂得如醉如痴,在快樂中昇華;要感受生命之最烈,要體驗人生之極限。要感受這光明呀,就算人生百年,也只有36500天!好好算着吧,假如還有30年光明,假如還有3年光明——假如還有三天光明!你感受到光明瞭嗎?

好好的把握現在吧,珍惜美麗的生活。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往事如歌。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再回首,一切都在昏暗中消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生命,好好地讓生命活得精彩,即使會有挫折,會有風暴,也應該勇敢的去面對,就像海倫·凱勒一樣,以生命之畫筆,譜寫生命的傳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出生時健康美麗,1歲7個月時因為一場疾病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從而也無法學習説話,便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孩子。在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家教導她之前,她在寂靜黑暗的世界中已經掙扎了很久很久。因為她與常人不同,又是獨生子,所以備受寵愛。海倫的父親沒有一刻放棄對海倫的治療,他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在未知的世界裏度過一輩子,他去尋求著名的眼科醫生奇澤姆先生,他建議海倫的父親去找亞力山大·貝爾博士。貝爾博士自己也是個失去聽力的人,他立刻寫信給柏金斯盲人學校,請他們派位專門教師來幫助海倫。

1887年,對海倫·凱勒一生影響最大的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家,在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海倫學會了讀書、寫字和説話,與世界建立了溝通,也學會了愛與服從。所以她在很多時候把1887年作為自己新生的年份。莎莉文老師非常清楚如何讓海倫走出那個黑暗的世界。一天,海倫和老師在溪邊散步,老師停下來把海倫的手放在水管口上,讓水流過海倫的手,然後在另一隻手上開始拼寫“水”這個字,忽然,海倫恍然大悟:原來,從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奇妙的.東西就是“水”可以用手指劃出的符號指代。那天,海倫一口氣學會了“父親”、“母親”、“老師”、“妹妹”等許多詞彙。那一天,海倫非常快樂。

後來,因為她的努力,她考上了劍橋中學,在上學期間她曾説:“我將來一定要上大學,而且是哈佛大學。”所有聽見的人都很吃驚,哈佛大學可是一流大學,入學考試常人都很難通過,何況你又聾又盲?從此,海倫閉門苦讀,終於考上了哈佛大學,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為什麼海倫——一個又聾又盲的孩子,能做到我們常人做不到的事,考上我們常人考不上的劍橋中學,考上我們常人考不上的哈佛大學,成為我們無法成為的成功人士、傳奇人士?“因為運氣?”“不。”“因為聰明?”“不。”“因為努力?”“不,你只説對了一點,還有堅持。”

時至今日,海倫成了創造奇蹟的代名詞,她取得了正常人甚至正常人中的佼佼者都無法取得的成績。這種奇蹟背後是堅守,是突破,是不向命運低頭的力量。當我們在感動、欽佩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想一想,自己想做什麼?怎麼做好?即使那不是一個奇蹟,只是我們一個小小的夢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珍惜我們眼前擁有的一切

沒有切身體會過耳不能聽,眼不能看,口不能言的生活,真的很難想象,永遠寂靜無聲,兩眼漆黑,默默無言該如何生活?

就如海倫所説:“我們知道,自己遲早會消失於人世,但是我們常常會覺得這一天是如此遙遠,不值得現在就開始擔心。在我們健健康康、生龍活虎的時候,總覺得死亡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總覺得見死神是猴年馬月的事情,於是我們仍然糾結於生活中瑣碎的事情,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對生命產生的倦怠。”確實,在健康的人心中,這些感官就是方便我們生活而已,我也曾閉着眼睛試探過黑暗中行走,遇到磕磕碰碰時總會驚慌下意識的睜開眼睛,也曾讓朋友在我手心或者背心寫字來猜測朋友到底寫了什麼?可任憑朋友反反覆覆放慢動作,也只能猜的七零八落,也記起曾經國小時代不知何故在背書時突然失聲,那一刻的失措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張大嘴巴想説話,卻怎麼也發不出來聲音,慶幸的是幾小時後我就慢慢恢復。而這些是我短暫的經歷,可那些整個一生都在這樣日子度過的人是何等的勇敢與偉大。

磨難降臨沒有擊垮海倫的意志與堅強,海倫的`樂觀向上,不服輸,不放棄成就了她,海倫做到了一般常人都難達到的高度,但這種高度也讓海倫付出了比常人千百倍的心血和努力,她説:“有些景象是愉快的,令人歡樂,而有些是悲哀的,令人傷感。但是對於這些事,我並不閉上眼睛,因為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對此閉起雙眼就是關閉心靈與思考。有句話我一直記在心底:被驅逐出羅馬,只不過是在羅馬之外繼續生活下去罷了。就説我,雖然被剝奪了正常學習知識的途徑,但是我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照樣可以橫穿知識的世界。僅此而已。”海倫真的值得任何一個人的欽佩。

海倫的成就同時也離不開從小耐心教育她的老師——莎莉文老師,救贖海倫的是莎莉文老師,這個女子無私奉獻的教育高度讓太多人肅然起敬,望城莫及。海倫的成就裏也離不開幫助她的朋友。好的教育真的太重要了,讓我不得不提現今的教育,在大數利益至上的社會,無私奉獻的教育可遇而不可求,教育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因為每一代人最離不開的就是教育……

如果我們只剩下三天光明,以後的日子都在暗無天日,寂靜無聲,啞口無言中生活,那麼我們會怎樣來度過我們的三天呢?我們不妨都試着好好思考一番!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一句在再熟悉不過的詩句。我早已將它背的滾瓜爛熟了。

偶然的一天,我看了美國女作家——以為震驚了全世界的女作家——海倫·凱勒,寫的鉅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徹底領悟了這句詩的含義。

海倫的一生,也許註定要坎坷曲折。

她出生十九個月後,便因得了猩紅熱而失去了聽力、視力,成了一位聾啞人。但她卻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依舊對生活保持着樂觀、熱愛,並用她頑強的毅力,克服了這些困難,還以自己的真實經歷,寫下了散文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她艱辛的一生,把她對光明的渴望、對幸福的嚮往和對人生的感慨,表達得淋漓盡致。

我依稀記得文中寫着這樣一句話:“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那該有多好啊,那樣就能更加體現出生命的價值……”

回顧我的學習和生活,不也該如此嗎?時間看起來是無限的,猶如滾滾江水般源源不斷。也許有人會覺得,反正人的一生那麼漫長,時間那麼多,浪費一點又有何不可呢?呵呵,但是你錯了。人生雖長,但可以利用的時間卻不多,要知道,人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睡夢中度過的呀。

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去幹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端坐在電腦桌前,敲敲鍵盤,點點鼠標,打打遊戲,玩玩電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是啊,時間如流水,稍縱即逝,我們應當合理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千萬不要任時間悄悄溜走。

這本書令我深有感觸的,還是這樣一句話:“我多麼渴望看看這一切,如果憑我的觸覺能得到如此大的樂趣,那麼能讓我親眼目睹一下該有多好。可奇怪的是明眼人對這一切都如此淡漠!……”

是啊,人們何嘗不是這樣呢?

許多事情只有在失去後才會知道那有多麼可貴,那有多麼值得珍惜。

當你生病時,才會留戀健康時的歡聲笑語;當你考試失敗時,才會覺得當時講過的知識多麼重要;當你視力下降後,才會愛惜曾經那雙明亮的眼睛;當你離開父母時,才會認為他們的叮嚀又多麼温馨………

當你失去後,才懂得珍惜,你擁有它時,卻從沒想過要珍惜。

沐浴在幸福中的人卻總是感受不到自己所擁有的那份珍貴的、來之不易的幸福。正所謂: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時刻銘記着: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我已經擁有了十三年的光明世界,而現在,我也找到了我心中那份真正的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9

海倫説:“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説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日記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閲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閲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海倫説:“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為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

在我的房間裏,有一個忠實的朋友,它,就是我的小衣櫃!上個星期五,老師讓我們找有關成語的資料——數字成語、動物成語、反義詞成語、成語事。不過,這幾種燕魚只間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區別,墨燕和斑馬燕身體的輪廓更接近於三角形,墨燕全身漆黑,就像披着一件黑色的綢緞外衣,斑馬燕的顏色黑白相間,穿着花外套,它們的背部和腹部都有一條長長的鰭,像天上仙女飛動時的長裙帶。

沒多久,我就沉浸在書的世界裏。我被海倫那強大的精神世界所折服。她雖然有無法彌補的缺憾,但她並沒有怨天尤人,她努力學習,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才華、有成就的人。從她的名言“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做我的太陽,別人耳朵所聽見的音樂當做我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做我的快樂。”就能感受到她這種樂觀的精神。她幸運地遇見了像安妮沙利文那樣耐心、善良的好老師,拉着她的手引導她走向黑暗世界外的燦爛、多姿多彩的廣闊天地,教她學習知識。海倫不放棄每個機會,如飢似渴地學習。

最終,她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海倫這麼一個幽閉於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成為譜寫人類文明史上輝煌生命讚歌的聾啞盲學者、作家、教育家。我喜歡這本書,一是因為海倫對知識的渴望,我常常思考海倫這樣一個殘疾人,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並且取得了成功,我們這些健全人,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正值青春年華,難道不應該抓緊這些時間,用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去戰勝困難、努力學習。而是海倫的.感恩之心。

她説“她非常感激自己的老師,她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久久地凝望着自己的老師,將她的長相刻印在自己的腦海裏。”她用十年的時間完成書稿《老師》作為獻給莎莉文老師的厚禮。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把老師對我們的精心教育,視作理所當然,有時還會產生敵對、抱怨的情緒,慚愧,慚愧啊!三是對待殘疾人的態度。我原以為殘疾人是社會的累贅,對他是不屑一顧,而海倫卻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這讓我自慚形穢,也懂得了對殘疾人的尊重。我們對身邊需要幫助的殘疾人,伸出援助之手,如在車上給他們讓座、扶他們過馬路......這樣的舉手之勞,會給他們帶來我們無法想象的便利,何樂而不為呢?讓我們一起學習海倫以堅韌的毅力去面對困難,勤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感恩之心對待別人,愛心去擁抱世界,用心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1

直到離開人間,海倫·凱勒也沒有如願得到她夢想中的三天光明,然而,她卻像一支蠟燭,靜靜地燃燒,默默地發光,把許多人的前程點亮,讓大家感受到無限的光明。這,就是我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的第一感受。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國,在她一歲半時,因為一場重病,她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她一生有86年的時間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裏。但就是這樣的一位殘疾人,卻考入哈佛大學,先後學會了英、法、德、拉丁、希臘5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還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是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倫小時候因為看不到,聽不到,她也很難受,很暴躁,但到她7歲遇上安妮·莎莉文老師後,在老師的教導下,海倫慢慢成長,不斷進步,開始了她不屈不撓奮鬥的征程……

我對海倫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堅忍不拔的毅力。她為了能清楚地發音,用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為了使寫出來的字不至於歪歪扭扭,她還自制了一個木框架,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寫字。我讀到這裏時臉有些燙了,因為我平時為了快點完成作業,總是靜不下來,有格子時可以把字寫工整,沒有格子時,就把字寫成“雞爪”一般了,我真該向海倫好好學習。

海倫堅強無比的信念也讓我欽佩。她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能夠把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所以她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為了能説出話來方便與人交流,她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説話時嘴型的變化,儘管非常艱鉅,最後終於成功了。她的作品《老師》的文稿在火災中燒燬了,她並沒有心灰意冷,而是從頭再來,再用10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部作品。讀到這裏,我感覺海倫像鋼鐵一樣堅強,又像藤一樣柔韌,她更是一座永遠讓人仰望的.豐碑,激勵着人們前進!前進……

海倫還有一顆感恩、善良的心。她的成功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所以對世人充滿了感恩!總想幫助別人,回報社會。她到全球各地發表演講,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她協助各地政府興建盲人學校,並常去醫院探望病人,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提倡世界和平……她的精神受人們尊敬,成為全人類的楷模!

為了給我一點直觀體驗,爸爸用一塊綢布蒙上了我的眼睛。我什麼都看不見了,心裏發慌!但我靜靜地坐了一會,想起了海倫的一句話: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我的心一下子沉靜了下來,海倫身體殘疾還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們是身體健康的少年,只要我們像海倫那樣,遇到困難時不屈不撓,迎難而上,學習時刻苦認真,努力拼搏,我們也能成功!

努力吧,少年!奮鬥吧,少年!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2

前段時間,我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剛看到書名時,我的眼球就被深深的吸引過去了,為什麼會是三天呢?懷着好奇的心情讀完後,對我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海倫,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她一生都在無聲、無光,無法表述的情況下度過。在她陷入絕望的時候,是安妮老師照亮了她心中的黑暗,讓海倫開始熱愛生活,頑強地與不幸的命運抗爭,最終戰勝困難,不僅走出了幽閉盲聾的世界,並通過難以想象的努力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

我們應該學習主人公那種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可貴精神,雖然她的身體是殘缺的,但是她對光明的無限渴望以及對美好世界的憧憬是值得我們敬佩學習的。正如文中所説:我在教育之前就像一艘大船一樣,沒有指南針,沒辦法知道港口有多遠,光明!給我光明!我的靈魂早已發出無聲的呼喚,就在那一刻,愛的光明撒在我身上。是啊,只要內心有陽光,就會照亮我們心中的信念,從而走出黑暗,走向美好的未來!

人的一生不可能會一帆風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總會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難和挫折,既然無法避免,已經發生了。就應該樂觀面對,努力克服想法解決戰勝困難,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也不能自暴自棄,那樣沒有任何意義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絕望的時候多想想海倫,心中就會有力量,只有遇事不悲觀,積極向上,好好學習,合理利用時間,珍惜身邊的美好,保持良好心態,就會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3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裏面的主人公海倫。凱勒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戰勝了種種困難,她那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克服了黑暗,她向全世界證明了一個生理殘缺的人,對光明的渴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海倫。凱勒因發燒,變成了一個盲聾人,她希望自己的雙眼再次睜開,她説哪怕能讓自己的'眼睛睜開三天,她就謝天謝地了。第一天,她要看一下自己的家庭教師到底長的什麼樣子。

第二天,她會來到庭院中她要看一下自己家的庭院裏到底有什麼,修的什麼樣子。第三天,她要看一下東方日出的美景。她的願望對我們正常人來説,是我們都擁有的,最簡單,最基本的。看看海倫,再看看我們,面對美好的生活,我們是多麼幸運的。海倫身上有着很多大家要學習的精神。

比如她很相信自己,她很勇敢。有一次,她説自己要考入哈佛大學,別人都認為不可能,而她不斷地努力,每天加倍學習,最終她終於考上了哈佛。她做事情總是堅持不懈,有一次,她正在學説話,一開始她老説不好第一次,説到一半説不好了第二次,快説好了時又失敗了。

第三次,終於成功了。我讀了這本書後,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海倫。凱勒我能七歲學會説話嗎?我能考入哈拂大學嗎?能寫出這麼好看又感動人心的文章嗎?而這一切她都做到了。

我們這些健康的人,比一個雙目失明,什麼也聽不見的女孩都不如,還有什麼用?所以,我一定要學習她堅持不懈和相信自己的精神。我以後要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每天按照計劃認真去做好每件事,只要堅持了,相信不久的將來,我的學習成績一定能好起來。同時我也要相信自己,不怕困難,勇敢面對,最終我也一定能成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4

當你某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看不到這個世界,聽不到一絲聲響,也無法與人溝通時,你會怎麼想呢?也許你會感到害怕,感到無助,甚至無比的煩躁,在那之後,你會絕望、心灰意冷、停滯不前,還是更加努力試圖改變什麼。

海倫·凱勒1988年出生於一個美國家庭,兩歲時因為一次疾病,聽不到,看不到,也無法與人交流。他的父母用了許多方法,想讓她康復,但都沒有用。真不能想象,這樣的遭遇讓她如何去面對一切,她真是一個不幸的孩子,想一想都覺得難過不已。可是在海倫身上發生了什麼呢?儘管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但這些都無法阻止海倫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只因為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那就是她的老師莎莉文小姐。

海倫·凱勒的老師莎莉文小姐曾經也是一個不夠健全的孩子,後來通過手術和她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老師並能夠有能力教育海倫。她用獨特的教學方法讓海倫學會了很多,無論是情緒的.控制還是學習上的技巧,尤其是在讓海倫通過觸摸體驗理解文字的含義,在手掌心裏寫字感受文字的形狀,讓看不見又不能講話的海倫竟然學會了許多的單詞,真是太神奇了。通過不懈的努力,海倫學會了五門語言,讀了很多書,最終能夠和人簡單溝通,最終還上了大學,這真讓人無法想象,簡直是個奇蹟。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説,也許會覺得這沒什麼,因為我們每天都擁有無限的光明,能夠看到這個美好的世界,所以這不會讓我們有很大的期盼。但對於海倫·凱勒來説,如果能有三天的光明,他會有多麼的欣喜啊!她也許會抽出一天的時間來看望自己所有的親人和老師;第二天她也許會去看看自己喜歡的風景、植物或者是一些動物;第三天她也許會把一些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書籍再讀一遍或者寫一些文章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自己。

當然,海倫·凱勒最應該感謝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師。是她用自己的知識和無限的耐心以及許多不同的方法讓海倫·凱勒能夠戰勝自己取得成功。同時海倫的成功也離不開她那驚人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我們要學習海倫·凱勒這種堅持不懈的偉大精神。

在你失敗或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努力想辦法一點點去解決,千萬不要氣餒,因為在這個世上還有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如果他們都在努力,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5

所有打不倒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題記

捧起書卷,白紙墨字的紙上彷彿映出她的面容,那張從不向命運低頭的臉。

她坐在桌前,用手微蟲那微微凸起的盲文。隨即,在腦海間思索,從喉水間發出一串微弱的音,她的老師——莎莉文聽見後,用筆一一記下,於是,一部異於常人的著作誕生了。

原來,她竟是這樣寫書的!

我常感歎於她的不幸,也感慨於她的頑強。面對眼前的種種,我常常陷入沉思中,究竟是什麼,使她戰勝黑暗,從而擁有了光明?

是頑強,和她那顆永不服輸的心!

當困難來臨時,她毫不畏縮,用一顆拒絕向命運低頭的心去挑戰“困難”,使一切圍難迎刀而解。

當噩耗來時,她默默承擔,儘管心中有傷,失落,但,她還是向所有人展現她最光明的一面,仍把光明,帶給所有的人。

當悲傷來時,她獨自流淚,只把最真實的一面留給自己,把最頑強、自強的一面留給讀者、聽眾。

合上書,我的思緒,早已與她相連,她經歷的過往種種,一一在我眼前放映,如萬花筒般,閃着最耀眼的光。

人生,本當如此,只是……

現在的我們,有太多大多的抱怨,也有太多太多的無奈。當我們處事時,何不,如她一般?只是,我們永遠都只能是她的模仿者,而她,從未被超越。

眼前,依稀又浮現起那一年的一次又一次考試,我都敗得“門前燈籠高高掛”。霎時,我變得沮喪無比,沒有了繼續再考下去的勇氣。直到我看見了書中的海倫?凱勒,即使身殘,但志不殘。是她,鼓舞了我,使我重新獲得了勇氣。

最後,那次期考,我成功了。

在這無情的沉浮世界中,我們是否也能像她一樣,不向命運低頭,頑強地,做着自己的主人?

也許,我們做的,永遠沒有她好,但是隻要我們堅持着去做了,我相信,就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閉上眼,彷彿,腦海裏還殘存着她的身影。海倫?凱勒,她彷彿自言自語:“我一定不能向命運低頭!我是生活的勇者,自己人生的主人!”説罷,她笑了笑。

那是極為自信的笑容,我不止在一個人的`身上見過,那,宛若,是隻屬於勝利者的微笑。那笑就似一道光,會將人心中的黑暗掃光,又留下,永恆的光明,

“爸媽,你們走了,我雖雙目失明,但是,我仍能感到你們對我的愛,謝謝。這些年,你們給我帶來無盡的歡樂,而我……”還來言盡,她早已泣不成聲。那個曾經身處黑暗的小女孩,長大了,她早就不似當年那樣懦弱,她早己是生活的勇者,自己的主人。

“爸媽,老師。你們要求的,我都已經做到了我,沒有辜負你門的心願……”此時,我心中默唸着。珍惜當下,學會感恩,相比海倫?凱勒,我有什麼理由懈怠?

標籤: 讀後感 光明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7o5o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