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幸福讀後感(通用15篇)

幸福讀後感(通用1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幸福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幸福讀後感(通用15篇)

幸福讀後感1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看看書了,於是想找本書,重温高中語文自習課上看閒書的那種安定與淡然。選擇《幸福了嗎》是因為很喜歡它的序,是JH最先給我看的,後來FJ又提起,兩個好朋友的青睞讓我最終決定讀一讀。

本以為整本書會是以説教為主,闡明白巖鬆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但是看完才發現,真正説教的文字很少。全書主要以白巖鬆作為一個新聞人的視角,回顧了中國和世界的一些要事,比如舟曲泥石流、08奧運、汶川地震、禽流感、SARS、9.11等一系列新聞熱點事件。在回憶中講述着自己的成長,央視的成長、中國的成長。雖然他寫的'一些事情我瞭解一些,甚至經歷過,但是記憶已經很淡了。透過他的視角再回首時,感覺自己像個旁觀者,只有淺淺的哀傷、感動或興奮。

最喜歡這本書後面的部分,他講到了自己的童年、中學和大學的日子。很難想象他這樣一個嚴肅、中正的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居然“竊書”,被人抓住還自報家門叫“常振錚”(當時廣播學院院長的名字);偷換同學乘車月票上的照片逃公交車票;在宿舍裏廢寢忘食的看金庸古龍;半夜在學校衞生間藉着燈光打麻將......讀着讀着,感覺那時的他彷彿是另外一個人。不過,靜下來想想,在青春年少的歲月,誰沒有做幾件瘋狂的事情呢?也許,沒有瘋狂過的青春不叫青春。

看着別人一路高歌、一路精彩,忍不住也回頭看看自己的走過的路程,竟也有一首歌可以相伴——《一直很安靜》,配着阿桑那沙啞的歌喉,倒也挺合拍。豔羨麼?遺憾麼?沮喪麼?應該有吧,但是幸福是別人的,自己的幸福還得自己去爭取。在這本書中,對於幸福,沒有一個確切的回答。但我想也用不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會給自己一個答案。我的幸福很簡單,也很難。因為我擁有的東西已經很多,比如健康平安、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還不錯、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雖然不小了但偶爾還會做做夢等,但是我要的東西更多,比如一直平安健康、家庭一直和睦、家人一直平安健康、一直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對我一直很好、以後還有機會得到老師的指導、到了跑不動的年紀還夢想一路小跑等等。看看,加上一個“時間”,很多平常的東西就不再平常了吧?

現在擁有的東西,以後不一定會擁有,現在沒有的東西,以後可能會擁有。小時候貪吃,爸媽老説我“吃着碗裏看着鍋裏”。但我覺得,對於幸福,就該好好享受“碗裏”的,看着“鍋裏”的,爭取可以多撈一點。但是不要老看着別人碗裏的就是了,別人的“大魚大肉”未必適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飯”也許來的更長久。

幸福讀後感2

你曾經是否也有一個江湖夢?

你身邊有可以和你出生入死的兄弟嗎?

你想過朝九晚五還是浪跡天涯的生活?

大概我們山東小孩對大冰有一種比別人更深的情感,因為剛有記憶的時候,我們都是看着大冰哥哥的節目長大的,後來再有大冰的消息,是看到説他一個人去了西藏,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傷,再後來,就是大學時看到大冰出書了。不知道下一次再聽到大冰的新身份是什麼,但總覺得,他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又好像還在身邊。

這篇文章,除了想寫《他們最幸福》,還有《好嗎,好的》《乖,摸摸頭》等等。除了書,還有故事,故事很長,希望你願意聽。

有幸在學生期間參加過“百城百校”音樂會,遺憾的是,我忘記那兩個小哥哥是誰了。不過,記得當時的氛圍特別好,我們一起聽他們唱歌,聽他們分享路上的故事,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生活,那時的我們,對他們有崇拜有嚮往,那時的我們,真好。

那時候我上大二吧,記得那天是中秋節,決定去隔壁城市見朋友,前一天閨蜜突然告訴我,明天大冰要去他們那的書城籤售,我當時就收拾行李去了隔壁城市,待了一晚上決定第二天去找閨蜜。那天晚上到隔壁城市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朋友家裏有事沒來陪我,我只好自己找地方住下了,心裏還在想,終於要見到了!可是第二天往閨蜜的城市趕的時候,中途突然覺得,好像我們的緣分還沒有到,我不想去了,然後自己在半路下車回家了。

第二次知道大冰籤售會,是我在的城市,剛好住的地方離書城很近,我想,這大概就是緣分到了吧。那天起得很早,是個冬天,風很大超級冷,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多朋友在那裏有秩序的排隊了,有很多看得出來已經是跟過很多場籤售會的老粉了。書城開門了,進去買了書領了號,籤售會要下午,所以買完書我就回去了。

終於又等了很久,他來了,熟悉,就是很熟悉。他給每一個人簽名,然後用力的握一下手。到我的時候,我心裏特別平靜,他簽完名,也是用力的握着我的手,然後“pia”用力的拍了一下,他的眼裏還是那麼堅毅清澈。然後我又很平靜的走出了書城,給閨蜜發消息,好想哭啊!

後來“大冰的小屋”開到了濟南,在生日的`時候閨蜜陪我去,在門外拍了個照,無臉男守在門口,等候他的老朋友。再後來就是看到,拉薩的書店關張了,再後來聽到拉薩書店開張了,但只能開半年。再後來。還會有很多個後來,但我想,我們應該不會再見面了,我們就在各自的生活裏,發光吧。

在大冰的書裏,是有血有肉的江湖,是有温度的小屋,是仗義的朋友,是相互扶持的愛情,是擦肩而過的遇見,是充滿熱血的奮鬥,是不懼艱辛的衝鋒,是無拘無束的自由。如果你累了,就去看看大冰的書吧,書裏有你想要的答案。

幸福讀後感3

“幸福”是一個美好的字眼,許多人都在追求它。然而,什麼是幸福,人們理解各有不同。

幸福究竟是什麼?我總感到有些迷惘。直到暑假中,我認真讀了《與幸福同行》這本書後,受到啟發,才真正找到了答案。

生活中的幸福是多姿的,豐富多彩的。細細品嚐一杯清茶是一種幸福;聆聽一曲優美的音樂是一種幸福;與知心朋友傾心交流是一種幸福,而快樂的學習同樣也是一種幸福…

讀了這本書感受較深的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人怎麼生活。上帝滿足了他的願望。在地獄,他看到人們一個個餓得皮包骨頭。但飯桌上並不是沒有吃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拿着一米長的筷子,拼命地把飯菜往自己嘴裏送,然而還未喂到嘴裏,菜就掉了。他感受到了地獄有吃而不能吃的苦楚。在天堂,他看到人們過得富足而快樂,但飯桌的'菜和地獄並沒有兩樣。他們也拿着一米長的筷子,所不同的是他們夾的菜,不是喂自己,而是喂對方。

讀到這或許我們都會存有疑問,為什麼他們的條件一樣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結果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心態和行為方式的不同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成功的人總是最能付出的人,只要先付出,才能有收穫。那些住在地獄裏的人卻不知道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這就是生活在天堂和地獄裏的人處在同一條件下,卻獲得不同結果的原因所在。

幸福固然離不開一定的物資生活條件,但幸福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錢,為了財富而不顧一切。

居里夫人一生淡泊、謙虛,不喜歡世俗的恭維與讚揚,不關心個人的名利與地位。在發現鐳和提煉成功以後,她不請求專利,也不保留任何權利。她認為,鐳是一種元素,應該屬於全人類。她向全世界公開他們的提鐳方法。對她和她的丈夫花費十幾年製備出來的、約值十萬美元的一克多鐳,全部交給了鐳學研究所,不取分文。對美國婦女界捐贈給她的一克鐳,也不據為私有,一半給了法國鐳學研究所,一半給了華沙的鐳學研究所。在將鐳用於治療癌症時,她和她的丈夫本可以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他們商量後決定,不要他們的發明帶來的一切物質利益。她是為了人類的進步和文明而活着,併為人類的文明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因而她是幸福的,就像雨果所説的:錢包空空時,心靈即豐滿。這種幸福就是一種高尚的幸福,一種美麗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幸福有時是一種給予,有時是一種擁有,有時是一種期待。幸福是收穫,幸福也是付出;幸福是榮華富貴,幸福也是無憂無慮……幸福就藏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我們仔細地感受,細心地體會,耐心地回味。

  七年級:林健

幸福讀後感4

不久前,我閲讀了王君老師的著作《教育與幸福生活》,閲讀過程中,內心一直湧動着無比的感動與幸福。該書展示了王君老師普通而鮮活的生命在講壇上歡快流淌的情景,上課,備課,談心,讀書,反思,寫作……一切都是那麼平淡,但決不平庸。讀着,讀着,我彷彿讀到了昨天的我——一樣的執著,一樣的激情,一樣的浪漫……

我小時候的夢想不是當老師,是在一位老校長的指引下報考了師範學校。踏進師範校園,“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名句便深深影響了我,於是我有了個美麗的教師夢。多少年來,心中那盞亮閃閃的燈一直亮着,心頭的夢想也時時刻刻縈繞在我實實在在的生活中。然而,隨着對高分數的追求,對流動紅旗得失的在意,對培養多能力高素質人才要求的提高,竟感到無以言狀的累,就是在這樣一種矛盾中我閲讀了這篇著作。

王君老師的篇篇教育敍事裏,無不表達着這樣的一個觀點:教育的幸福,首先體現了教育細節的幸福。這些細節可能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眼神,微笑,淚水,叮嚀,撫慰……它們也許不能直接帶來高學分,帶來高榮譽,帶來高回報,但無數幸福的細節便構成了校園生活全部的成長和教育生命的所有魅力。

回想起我23年來的教育生活,原來這是一段豐富、美麗而富有情趣的歷史:一下課,A同學跑來告訴我,她查問了媽媽一種治療喉嚨沙啞的特效藥,並問明地址,要我快去買來試試看;教師節,B同學的電話把我從夢中叫醒,向我祝福;C同學費力查詢我的'新號碼,就為了告訴我他取得的成績與進步;路上,D同學老遠就笑着向我揮手;病假回校,背後聽到同學們的歡呼:老師來了,老師來了!E同學從不及格到90分,F同學從粗暴到温和;早讀課上朗朗的讀書聲,寫字課上埋頭苦寫的靜寂……走進我的故事,我的心也被幸福和感動漲得酸酸的,滿滿的,才發現我的故事與篇中的故事一樣甜美,一樣收穫,一樣快樂和幸福。在選擇教師事業的同時,我們選擇了用靈魂濡染靈魂,用心靈培育心靈。面對一個個純潔可愛的孩子,我們的智慧在閃光,我們的愛心在流淌。我們在耕耘,我們也在收穫。我們用真誠的努力引導成長的靈魂,而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茁茁壯壯的成長不也給予我們欣喜及幸福的情感?

王君老師在著作中展示了其教育之夢,我想説,我也有夢,而且美麗而幸福。可是,事實上能否達到既定的目標?我想,我應該一如既往地堅持,學習下去,不斷地汲取營養,不斷地豐盈自己的精神。最後,我想有布魯肖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這篇讀後感:我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因為,我是一名老師。

幸福讀後感5

“是什麼讓教師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保持微笑?是什麼讓教師在功利的誘惑中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答案是愛。”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語便出自於最近我園組織分享的一篇文章中。這篇文章是由小託班老師介紹分享的,是由宋慶齡幼兒園封莉蓉和徐冰老師撰寫的《愛,讓我們如此幸福》這篇文章。

《愛,讓我們如此幸福》從三個方面闡釋了在幼兒教師建設隊伍中,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是如何在付出愛與收穫愛的過程中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的,又是如何始終貫徹“愛是教育的根基”這句至理名言的。這三方面分別是愛,表現在點滴的言行中;愛,表現在對準則的遵守上;愛,表現在對理想的堅守中。

縱觀全文,作者文章中所提到的種種事例令人感觸頗深,讓人感同身受。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雖然工作年限不長,但我們始終貫徹“一切為了幼兒,為了幼兒的一切”這條宗旨。在幼兒來園時,給與他們一個親切的微笑,讓他們感受愉快的一天將要開始;在幼兒犯錯誤時,給與他們一個寬容的安慰,讓他們感到老師的包容與理解;在幼兒需要幫助時,及時伸於援手,讓他們體會到不是獨自在面對困難。的確,愛,表現在點滴的言行中,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給與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才能使幼兒深切感受到來到幼兒園是人生一件開心的事情。正如文中所説“每天用微笑迎接孩子,用擁抱接納孩子,用讚美激勵孩子。一個真誠的`表情,一個熱情的動作,一句用心的話語,就足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

在這篇文章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校車事件”這件事情。在我們平常看來,校車拋錨,讓幼兒在車內等待救援車輛似乎是一件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對於家長來説,這就是一件“嚴重事故”,車輛拋錨説明校車檢查過程有疏漏,讓幼兒等待會加重幼兒情緒的不穩定等理由都成為了家長職責幼兒園的證據。對此,該幼兒園並未對家長種種的挑剔感到不滿,反而設身處地的,站在家長的立場上,一一接受家長們的建議。這也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地方,在家長向老師抱怨時,我們不應一味的指責家長的苛刻,而是將心比心,試想你是該幼兒的家長,你會怎麼做,而針對於工作中的紕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也正如文章中提到“我們不能抱怨家長 ‘自私’,每一個‘自私’的家長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只有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家長和孩子的需求,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生如子!”

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而作為塑造國家棟梁的奠基人——幼兒教師來説,我們不僅要做到教書育人,更應該用愛來關心孩子,用愛來引導孩子,指引他們走向美好的未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感到如此幸福,讓我們也享受着幸福。

幸福讀後感6

你知道江奇嗎?他的右手雖然不能張開,但他有着一顆堅強的心。

開學第一天,同學們都能用右手寫字,但他卻不能,他用左手一筆一畫地練習,他比別人付出的汗水要多許多倍,這不值得敬佩嗎?

他有一次看見別人在路上騎着自行車在“翱翔”,他也想學自行車,別人都取笑他“一隻手也能學自行車?”江奇笑了笑,沒有放棄,在經過萬般磨練後,他的`身上已是“全身掛彩”,但他不後悔,還説我體驗到了飛一樣的感覺,這不是堅強嗎?

還有他的100米第一名、200米第二名,不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嗎?難道他跳繩的時候右手被繩子勒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也不想放棄嗎?當然不是。那為什麼他堅持下來了呢?那是因為他心中的信念在支持着他。

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只要你走上街頭,就會發現有些人雖然殘疾,但是他們仍然頑強地活在世上,有的坐在那放聲歌唱,有的在那賣藝賺錢,有的則在那用僅存的兩隻手臂 “爬行”,後面有個大音箱在那一首一首地高聲歌唱。哦,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堅持與堅強!

記得有一次,我和老爸去新華書店買書,門口有一個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説:“好心人,給點錢吧!”老爸當時就拿出了兩個十元分給他們。進去以後,我好奇地問老爸:“你為什麼要給他們錢呢?”“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堅強的心,是這種信念迫使他們頑強地活了下來,我們要給他們一些安慰!”老爸激動地説。是啊,這也是一種堅強!

回想自己吹笛子,難道不需要堅強的意志嗎?記得暑假考級時,那時剛好我要和爸爸去廬山玩一個星期,老師説:“時間很緊了,可能去旅遊,級就考不了了!”而我又很想利用假期出去放鬆一下,“怎麼辦呢?難道出去玩就不能考級了?考級就不能出去玩了?”我很納悶。“你去玩之前一定要先把譜子背下來!”媽媽嚴厲地説。“行,我保證會!”我答應了媽媽。

於是天天在家裏吹,吹得時間長,頭也會暈,而且手上還會有一個個“小圓圈”。但我堅持了,終於過了七級!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鋼琴家朗朗,他是第一位獲國際才能藝術大獎的,他經歷了各種困難,也克服了種種困難。所以只要有夢想,有信心克服種種困難,勝利就會在你的眼前。如果你想放棄,那失敗就在你眼前;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克服困難。

讓我們變得勇敢而又堅強吧!

幸福讀後感7

當楊一帆問老師樹怎麼畫時?老師並沒有一板一眼的按着樹枝、樹幹、樹葉、樹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説“你瞧,拿上筆,這樣,嗚、嗚、嗚亂繞,三繞兩繞,不就長出一棵樹來了麼?”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激發孩子的興趣才能讓他把作業變成樂趣。我尤記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學鋼琴,那的老師説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來吧,而不是你去練鋼琴、你去彈鋼琴。還有《死亡詩社》裏的基汀老師,在給學生上第一堂詩歌課時,讓學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書中的緒論撕掉。在朗讀着惠特曼“哦,我!這個問題不斷重演的生命在載運無信仰者的綿延的車廂中在充滿愚蠢人的城市裏身處其中的意義何在哦,我!哦,生命!答案是你在這兒,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這個強有力的戲演下去,而你能貢獻一首好詩歌”時,又怎能拿着一套理論讓學生們去解讀呢?朗讀,忘我的朗讀,在操場上朗讀,在山間朗讀,用生命朗讀。這才是教育,這才是智慧的教育,這才是愛的'正確表達方式。

教育不是溺愛,但更不是“嚴教”。李躍兒也曾是一位糟糕的母親。會把兒子趕出家門,會抓住兒子的胳膊怒吼,會讓兒子因恐懼連拉褲子都不敢吱聲。幸好,她終能領悟到棍棒是不能成材的,甚至連人都成不了。讀書筆記我對照着文中的反例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憤怒咆哮的時候,是不是太過嚴苛,是不是兇起來像不可遏制的潑婦。孩子是需要賞識的。就像許久前看的那個視頻,一杯水會因為別人誇它純淨而更加純淨,別人批評他污濁而日益污濁。這讓我想起《地球上的小星星》中尼克老師對伊夏父親説“在所羅門島,當原住民想用森林裏的一部分來耕種,他們不會將樹砍掉,他們只是在樹的附近聚集,然後開始對着樹大聲的辱罵,不用幾天的時間,樹就乾枯了……”更讓我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外人面前説自己的小侄女學習自覺性不高,貪玩。小侄女事後對我講“姑姑,你好不好在外人面前説好話。我都和我同學説,我小姑姑要來,我老期待的。”我愣了一下,自責自己不當的言行,也慶幸小侄女的勇敢,更由衷地生出一份敬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還有許多許多讓我感觸頗深,更有許多許多值得我去接受、去反思、去實踐。能讀過這本書是我的一件幸事,我希望這不僅是我的幸事,也能成為更多人的幸事。每位老師,每位父母,都應該讀一讀,如果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還回去,如果沒拿,也能讓孩子更幸福。

幸福讀後感8

在每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五彩斑斕的夢想,併為之去奮鬥、努力,而這個奮鬥努力的過程就是成長。

有人説,“一年一年長大,這不也是成長嗎?”對,這也是成長,但是年齡的成長,為夢想去努力是心理上的成長,前者與後者皆為成長,但有着實質性的區別,後者對我們也至關重要。

我的夢想就是希望我可以幸福。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與淡然,是幸福門前的走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

許多人的.期望很高,但期望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期望太高了,達不到,就會心生怨恨和沮喪,長久以往,就會喪失信心。期望太低了,沒有動力和目標,得過且過,也會讓人萎靡不振。所以,期望和夢想都要合理,在願望和實際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有些人的夢想是長命百歲,我認為生死並不是勝敗與否的決鬥,只是無盡長河中的一環,泰然相向,生命之高下並不決定於綿長或短暫,更在於豐美和深邃。幸福是思想的花朵,和身體器官是否無懈可擊並不相關。

太多的人習慣珍藏苦難,甚至以此為傲和自虐,這種對苦難的持久迷戀和品嚐,會毒化你的器官,會損傷你對於美好生活的仔細體察,還會讓你歧視沒有經受過苦難的人。

幸福還要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上。我以為,真誠是一門藝術,真誠是一種勇敢坦誠的生活態度,他是我們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似乎因清澈透明而軟弱無力,但實際上,他其實是強韌而富有彈性的,是我們乾爽清正而簡潔明快。

感動也是一種幸福,在物慾橫流的生活中,頑強閃現着鑽石般的瑰彩。

對於“每人都有一個夢,當夢碎的時候,就是認命的開始”這句話我不是特別認同,因為我不想認命,命運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我們會有偶然的“迷路”,也必然會有許多灰暗的時刻,但是人生不會因為我們的“迷路”或灰暗,而停止流轉,世間的一切也不會由於我們情境的失落而駐足不前。

幸福只要你肯認真尋找,那就比比皆是。幸福不是一種顏色,也不是七種顏色,甚至也不是一千種顏色……幸福比所有這些相加還要多,幸福是無限的。

恰到好處的幸福就是我的夢想,我會堅持這條路走到最後。我不怕“迷路”,因為我的夢想就像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道路,然後一步一腳印走到終點。

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的夢想引領成長。

幸福讀後感9

或許幸福的話題總能吸引住自己的眼球,即使在無意中看到它,自己也會決心去探討它。

《破解幸福密碼》不是我從暑假中特意找的,而是在某以角落裏無意中看到的,粉紅色的字體寫着“畢淑敏《破解幸福密碼》陪護心靈 心體協一 得大幸福”。或出於對畢淑敏感興趣,或被對書的封面深深吸引,或對出於對幸福這一話題的探尋,我毫不猶豫的借了這本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想着要讀一下畢淑敏的書了,認識她是從高中的一篇文章《我很重要》開始,至今還保留着對這篇文章的讀後感,中肯與犀利的'語言總覺得特別有説服力,文章的中心“我很重要”也一直深深告誡自己,珍惜生命,愛惜生命……雖然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她是國家一級作家兼內科主治醫師和心裏諮詢師,之前至知道她是作家,而看《破解幸福密碼》以書時才知道這些,不禁感歎她的成就卓越。

《破解幸福密碼》一個很吸引人的話題,之前讀了白巖鬆的《幸福了嗎?》就對幸福這以話題感觸很深,如今再一次涉入幸福的話題,或許可以説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不過此書更注重的是心裏方面的感知,強調我們如何尋找幸福。“幸福有盲點,失去過的人才知其可貴”。有的人對幸福的要求似乎總是太高並且無窮無盡,但其並不知其實幸福已經與其擦肩而過了。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或許説的就是這樣一些人吧。書中寫到的學會用荷爾蒙去尋找幸福,我覺得是最有趣的一部分了,好像是在談論醫學,但此醫學非彼醫學,它緊緊的與幸福聯繫在了一起。“內啡肽這一強大的內分泌系統,就是我們得以感知幸福的物質基礎。”其實這本書很多處地方都與我們的醫學聯繫在一起,或許是出於在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去感知幸福這一出發點吧!

書中還提到了自卑情節是幸福的最大敵人。事實上我不知道如何定義自卑,不過有人説過我好像有點自卑,或許這真的是阻礙幸福的最大敵人。感覺偶爾的多愁善感或許也是引發自卑的原因之一吧!曾經總是多愁善感的我,不過在歷經磨練與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後,我自己覺得有了改觀。讀了這書中相關內容後就更加要注意了,絕不可以讓自卑情緒阻礙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年輕人,滿是希望,滿是前景,真沒必要在多愁善感中畏畏縮縮的,要挺拔!以後要儘可能克服這些不良的習慣,讓生活更加美好。

記得人居環境概論的老師在第一節課上就跟我們説過要享受當下,着眼未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實際的想法,也告訴我們要時時感受幸福,不要被太多的瑣事牽絆住了,而阻礙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給快樂賦予意義,如同讓手指穿過婚戒。

幸福讀後感10

從前,我常常覺得幸福總是屬於努力奮鬥後獲得成功的那一刻,卻只在乎奮鬥,忘記了什麼時候幸福才會降臨。現在,我終於明白,幸福與奮鬥相伴,在努力的過程中,幸福已經圍繞在我身邊,而不是在特定的某個時刻經過什麼特別的儀式,經上帝的批准説現在幸福已屬於你了。我所想的幸福太隆重,在自己眼中看到的只有困難,煩惱,辛勞而忽略了自己應該時常去感受幸福。其實苦難與幸福是相伴的,誰説苦難之中就沒有幸福?只是我們太“重視”苦難,認為幸福一直會在那兒等我們,可是幸福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的。

在預報有暴風雨來臨之前,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閉緊窗户,而不是打開窗户去欣賞暴風雨來臨之前難得的夜色美境呢?為什麼不及時體會這一刻的幸福呢?那時人們一定在想,等暴風雨過後再欣賞也不遲啊,可暴風雨過後,人們又在收拾破壞的`家園,又會有新的煩惱,而此時,幸福又已經不知不覺的溜走了,是這樣的無聲無息,是這樣的不留痕跡。

由此看來,幸福真的需要提醒。一個人忙忙碌碌一生,臨終的時候唯一的遺憾是沒有感受過幸福,這難道是上天的不公平嗎?不,這是因為他自己不懂的把握幸福,不懂得提醒幸福,一個樂觀的人,是因為他懂得把握幸福,即使他失敗惡劣,遇到了挫折,但他仍然快樂,因為他時常提醒幸福,他知道了通往幸福的密碼。

快節奏的步伐,讓許多人都感受到了壓迫,緊張,可是幸福不會隨之減少,只看你對它是不是有誠意,能不能發現它。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滿載幸福的安逸的夢,可許多人都不敢放飛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放飛吧!讓它時常提醒自己要幸福。

閉上雙眼,讓我們面朝大海,感受春暖花開。

幸福需要提醒嗎?是的,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朋友,同學提醒自己,不要悲觀,不要失望,卻從來沒人提醒自己珍惜幸福!

於是乎,我們整天哀歎生活的困苦與艱難,日子的平淡與無聊,工作的平庸越乏味,情感的冷漠與冰冷,再也評為不到幸福的感覺。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做不幸的人,總覺得別人的日子是南無逍遙自在。

其實,幸福很簡單,幸福很容易。當你看到垂危的病人多生的留戀,難道你不為自己擁有健康而感到幸福嗎?當你吐着疲憊的身子,回到温暖的家裏,捧着母親為自己熱好的飯菜,難道你不感到幸福嗎?幸福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體會,全心珍惜,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幸福讀後感11

白巖鬆,央視名嘴,一直給人以正直,睿智,儒雅的形象。《幸福了嗎》是句温馨的問候,也是一句發人深省的問候。

幸福?什麼是幸福?幸福在哪裏?這是一個人人都在尋找的答案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多人自以為都能找到答案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幸福了嗎?也常常在問自己,有時好像是,有時好像又不是。

《幸福了嗎》的作者白巖鬆也沒有給我答案,只是不停地在追問,不停地在拷問,以自己所經歷的事,以自己所接觸的人,加上自己的思考,以新聞工作者的敏鋭在剖析着這人與時代。

“幸福在哪裏暫且不説,痛苦卻是隨時可以感受得到!”

梁漱溟先生認為,人類面臨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自已內心之間的'問題。

忽然好像有點明白了:物質並不代表幸福,它只不過是解決了人和物之間的問題,並不一定一起解決了後面兩個問題,而對於現在的大部分人來説,後面的兩個問題顯得更難以解決。況且所謂慾壑難填,再豐富的物質也難以滿足某些人,名利之心豈有滿足的時候,所以我們腳步匆匆,忙着不斷地創造物質,忙着不斷地爭名奪利……而此時我們迷失了,“走得太遠,競忘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就像有首歌《春天裏》唱的那樣,“記得曾經一無所有,可當初是那麼快樂。凝視着此刻爛漫的春天,可我感覺卻是那麼悲傷。”曾經年少輕狂,但那時只有簡單的生活,追求也是簡單,人雖一無所有,但是過得簡單快樂,便擁有無處不在的幸福。時過境遷,在擁有了許多物質條件的同時,疲於奔命,絞盡腦汁,在層層壓力下並不能獲得幸福。所以物質的富足並不代表人的真正幸福。我想,內心強大,簡單生活,身心平靜,真心滿意自己的生活可能就是真正的幸福吧。

幸福了嗎?幸福説到底只是一種感受,一種感覺,一種心理狀態,與人的需要有密切的關係。只要你的需要少一點,低一點,慾望少一點,弱一點,那麼你就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或者在生活中,你能時時刻刻懷揣一顆敏鋭的心,時刻發現身邊的快樂與感動;打開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生命中的所有的好與不好;敞開包容的心,容納尊重世間的眾生相。也不要因為一方面的失意而去否定其他的快樂與幸福,那麼你肯定會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幸福了嗎?誰能給你答案呢?

幸福讀後感12

或許是因為最近亞馬遜及噹噹等商鋪的競爭愈加的激烈,導致圖書的折扣越來越大,讓久未買書的我為了這折扣興奮了一把,於是藉機將大量的圖書蒐羅一番納入囊中。

我無心將所有的書目講解一遍那樣便成了讀書筆記,這樣做的人不少,我自認不可能有任何的突破。今天只想談談其中讓我最快讀完卻印象不減的《幸福了嗎》來自白巖鬆。

説起白巖鬆,對於常年不看電視的我其實僅是一個名字,沒有任何的畫面感。記得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來自於20xx年的《痛並快樂着》,雖然不曾讀過卻記得當年同學們紛紛説央視的主持人壓力太大得了憂鬱症於是寫了這麼一本書,一抒胸中的不快。直到後來才明白這是鬧了個“張冠李戴”的笑話,卻也只是當成了笑話,並沒有認真到非要去看一看不可。

在作者自己的後續中説《幸福了嗎》是作者對於自己的一個十年約定,也算是對過去十年的一個總結與交待。讀了之後我並不能較之前他的語言是否更加犀利、視角更加獨特做出一個判斷,也不曾出現過再去重讀過去的衝動。十年物是人非,人總是在成長,十年後的他給了今天的我感動與方向。十年前的那份是屬於十年前的我,只是年少的自己並不懂得,一本好書、一句鼓勵能夠如此的振奮人心,甚至改變一個人的道路。

他説在一次母校的演講中他站在講台上,當時坐在最後一排的一個學生向他提問説“白老師,今天你站在第一排而我在最後一排,我要怎樣才能到達您的位置?”他回答:“在我的眼中你現在才是第一排,你有無數的方式到達我這裏,可我再也找不到一條路到達你那,應該是我羨慕你啊?”每每當有人問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時,這必定是我要先重複的段落,以至於我幾乎將它爛熟於心了。我試着想象聽到這段話的.如果是我會如何的熱淚盈眶,如何的感動於心,更不用説對於當事人來説這是種怎樣的鼓勵。對於剛剛邁開人生一步的年輕人是多麼的需要這樣的鼓勵。

他在前言中講了一個寓言,故事中説有一羣人在匆忙的趕路(暫且不去計較那些是哪個國家的人吧),忽然有一個人停了下來,其他的人都奇怪的問發生了什麼。停下來的人説:我走的太快,把靈魂落在了後面,停下來等等它。故事的最後我知道他們肯定不是中國人,至少不是今時今日的中國人。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有多少人還會談論靈魂,那是在快節奏的社會中不應該存在的東西。但是問題的根源在哪呢?在今天若是不能滿足物質的需求,又有多少人還有勇氣去談理想呢?

書主要通過他在生活中的見聞展開,也列舉了很多對他產生影響的人和事,儘管我不能全部苟同。但耐人尋味的話語在書中我還是可以摘出很多的,它們不能感動所有的人,只是讓不斷摸索前行的我們適時的停一停、想一想、看看我們的方向是否始終如一,我們的目標是否依然清晰。

幸福讀後感13

《他們最幸福》這本書講述的是有關大冰的故事。作者大冰,80年出生人,油畫科班出身。愛民謠音樂及揹包旅行,十年餘間一人一鼓賣唱行天涯。混跡西藏多年,在麗江開過多年酒吧。33歲回望來時的路,有話想説,便開始當作家。在他十年的行走生長生活中,遇見過很多有精彩故事的人。此般真意首次成文,只為分享一路所見所學所感悟。

在他們的故事之中,有的是無畏的奮鬥和孤身的尋找,有的是瘋狂的愛情和極致的浪漫。這些真實故事送給當下的人們,無關乎成功與經歷,只關乎幸福。這本書講了十多個這樣的人,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邊緣的人。他們對於人性自由的追尋,對於現行體制的叛逆,對於幸福的另類解讀,讓你讀起來欲罷不能。

一個不用手機的女孩:像秋天裏兩片落下的樹葉,在空中糾錯片刻,一片落入水中隨波逐流,一片飄在風裏浪蕩天涯。一次酒吧邂逅讓她和大冰決定出去散散心,於是一路歷經艱辛去了珠穆朗瑪峯,這個不用手機的女孩,從始至終不知道她的名字。自此大冰再也沒有遇見和你一樣的女孩。

月月:月月走過很多地方,一個人走了很多年,她是個三毛一樣的女人。誰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馬平川,與其前途未卜時黯然神傷,不如把這條路認知成一場欲揚先抑的.成長。幸福或許是一顆一直揣在你口袋裏的糖,可那奇妙的甜,只能被舔過種種滋味後的味蕾品嚐。一個女人在她而立之年後,方才獲得了她的糖。

大軍:這個浪漫的流浪歌手,每天的賣唱以150塊錢為目標,只為給自己心愛的女人買一條花裙子。日復一日,他們愛情最好的見證就是滿櫥飄搖的花裙子。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觀感就是,每個人的人生都各不相同,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書中不用手機的女孩、大軍可愛的妻子、路平的小南京等每一段都向我們詮釋什麼是幸福,人們追求幸福的各種方式。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忙碌的生活,或迷失尋找幸福的模式。請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他們最幸福》,在瀏覽他們的幸福同時,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不是所有人都一樣。大冰讓我相信,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不需要走得那麼着急,慢慢的去欣賞一路的風景。人到離開這個世界之前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讓我們都相信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塊淨土。

這個世界是不是你想要的,為什麼那麼糾結於它?

簡單的生活呀,觸手可及嗎?

最後,以書中的話結束:浪跡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以夢為馬,永遠隨處可棲。

幸福讀後感14

國小老師讀書隨筆最近拜讀了孫雲曉老師《讓人幸福的教育》一書。瞭解了孫老師眼下的幸福。教育的目標是讓人幸福。確實,人是追求幸福的動物,一個人做所有事情的終極目的都是“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所以,如果一個人感到幸福了,教育就實現了個人的價值;如果大多數人都感到幸福,那教育就實現了社會的價值。所以,教育應該是要能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的。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研究,非常耐人尋味。他們把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找來進行測試,這些學生的家庭背景、智商水平、學習成績這些指標都差不多。讓這些學生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你的人生目標(奮鬥目標)是什麼?第二,你實現這個目標的計劃是什麼?結果只有3%的人寫出了清晰的目標、詳細的計劃。13%的人寫出了大概的目標和計劃,還有84%的人沒有目標沒有計劃,還沒有想過呢。

10年過後,研究人員又把這些人找到一起進行調查分析,居然發現什麼了呢?那3%寫出過清晰目標和詳細計劃的人,其收入是那些沒有目標沒有計劃的人的收入的`十倍;寫出了大概目標和計劃的人,其收入是沒有目標計劃的人的兩倍,差別非常明顯。

哈佛大學的這個研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在中學階段特別需要一種職業生涯的意識,要學會訓練,學會論證,學會計劃。這點從小就應該有所鍛鍊。

我比較欣賞德國人的做法。德國的孩子説,爸爸,明天我要去滑雪。德國的父母很可能會這麼問,你的計劃呢?孩子説沒有計劃,德國的父母就説,沒有計劃的事不要做,做事一定要有計劃。孩子就得做計劃。一做計劃就會發現有的事可行或是不可行。

成功永遠是屬於那些有目標有計劃的人。這就是為什麼説這個問題對中國的學生來説特別重要特別值得警醒。在中國,很多學生特別是中學生,沒有清晰的目標,沒有詳細的計劃。甚至連父母也想不太清楚。不過可能有些父母覺得想得很清楚,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考名牌大學,然後出國留學。這個目標太模糊。什麼意思呢?清晰的目標應該是要明白你要走什麼路,你怎麼能夠實現你的目標,你每一步該怎麼奮鬥。

因此,確立目標做好計劃是以孩子為主體,家長只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孩子各種各樣嘗試的機會,在嘗試中發現孩子的潛能和興趣所在。家長首先要發現孩子有什麼夢想,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夢想或願望,但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如何才能實現,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一個人只有知道怎麼樣能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才會有幹勁,也才會有信心。但是,家長過早地單方面替孩子確立人生目標,特別是職業目標,這是很危險的,容易限制孩子的發展。家長應該給孩子的成長留下足夠的空間和餘地。

幸福讀後感15

我最近買了一本花衣裳小説,是伍美珍寫的《擁抱幸福小熊》我被文中林醫生愛的博大感動了,我被林莫阿姨的對頭次相識的小念給予的關心感動了,我被霍雨欣的愛心感動了。

主角小念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她在童年時代,家庭遭遇重大變故,變成了一個自閉的孩子,陪伴和慰藉着她的是一隻茶色的熊公仔,還有一個有點特別的男同學霍雨欣。可是霍雨欣離開了她隨母親去了美國。在一場車禍裏,倖免遇難的小念,丟失了茶色熊公仔。但是小念有認識了醫院裏年輕的林醫生,林醫生的姐姐林莫幫有經濟困難的小念母子付了醫藥費,林醫生給了小念温暖的微笑,還有一隻價格昂貴的泰迪熊,林醫生對小念説,擁抱泰迪就是擁抱幸福!還承諾,小念長大後會有很多很多的泰迪熊,還會擁有許許多多的幸福。小年出院後,生活越發灰暗起來,在學校她盡受欺負,度日如年。她很想見林醫生,經常偷偷的去看望他,並在霍雨欣的幫助、支持和努力下,見到了林醫生,可是霍雨欣離開了這裏,隨她母親去了美國。媽媽的病還沒好,所以小念天天都和林醫生一起,媽媽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後,回到家裏調養,熱心的林莫阿姨和林醫生常常來看望小念的媽媽,林莫阿姨怕媽媽沒事幹,還投資給媽媽在網上開了三色堇布衣坊,讓媽媽經營。小念在網上認識了給林莫阿姨做網站的左手,911時,他正和遠在美國雙子大樓的左手聊天看見客廳裏在播放雙子大樓遭人攻擊,於是告訴了左手,左手這才告訴她,她是霍雨欣。三年後,在許小念的生日裏,受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大禮包,是霍雨欣寄來的,到開始各式各樣的小熊,她哭了。林醫生的話實現了,此時她擁有了許許多多的小熊也擁有了許許多多的幸福。

多麼感人的故事那個憨厚笨拙、温和馴良、毛茸茸的小熊鑽進故事裏,使故事更加的美。文中的小念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她會非常珍惜這段幸福是的,我們現在就非常非常的幸福,被愛包圍着,想想,我們有爸爸媽媽寵着,爺爺奶奶愛着,外公外婆護着,感受一下,要什麼有什,長輩們都聽你的,我們想一想,我們要滿足。我們不應該亂髮脾氣,頂他們的嘴,我們讀了小念的故事,也要珍惜這一段幸福。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也有碰到像林濤(林醫生)一樣的大朋友,他們就像泰迪熊温暖着我們的心靈,慢慢地啟蒙着我們美好的世界,這一種類似於請求你的感情人我們,很温暖。是的,正如林醫生所説的,只要你有這個信念,你會擁有很多很多的泰迪熊,會擁有很多很多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11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