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契訶夫套中人讀後感

契訶夫套中人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契訶夫套中人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契訶夫套中人讀後感

契訶夫套中人讀後感1

其實《套中人》只是這本書其中一篇文章,也許是它富有代表性,所以這本書名叫《套中人》吧。讀書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感覺到一種説不出的苦悶不愉快,並不是情節枯燥無味,而是因為每篇故事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生活在那個黑暗年代中的底層小人物,他們無不是命運坎坷,最後以悲劇結尾。生活在這個充滿無情的社會中,人們只有靠把自己一層層的包裹,才能得到安慰吧,這也就是所謂的套中人。

書裏的故事都以老舊的年代的社會作為背景,講述着在充斥着苦悶與壓力的生活中一步步艱難的生活,最後演變成為可悲的結局。當然,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作者通過故事也在描繪出那個年代的特點。

小説裏的人物有時舉止可笑,有時又讓人產生憐憫之心。充分發揮作者寫作優勢,帶有一點黑色幽默,諷刺和嘲笑着社會的`黑暗,人心的醜陋,字裏行間殘餘着淡淡的苦澀,從平凡小事中挖掘深刻內涵和具有代表性的思想。

作者契科夫的文筆達到了一種登峯造極的地步,文章及其精煉,每當我看着正投入時,會有一次大爆發,便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局。

到處都充滿壓力,沒有任何人可以信任,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靠自己找到快樂,也許對於書中那些人物,為他們打造的悲劇,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救贖,似乎也是一種解脱。

現在的社會一樣充滿壓力,但卻沒有了過去老舊的思想,和過去相比,壓力要小太多太多。沒錯,任何時候都會有壓力存在,先要學會有自己的想法,接着學會什麼是好的想法。然後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思想傾聽別人,儘管別人不一定對。還要學會將自己的想法委婉的表達出來。也許完成這些實在太累了,但是你不能喊累,只能一步步強忍着接着走。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要學會在壓力中生存,還要學會在壓力中生活,最好要學會在壓力中也能活得快樂。

不過,一輩子真的很短,還不如像電視劇裏説得那樣,痛苦一天是一天,開心一天也是一天,不如讓開心多一些。可能我們才剛剛適應壓力的存在,但沒關係,壓力有時候,也是有快樂的。

契訶夫套中人讀後感2

中學時對契訶夫的《變色龍》印象很深,前段時間整理書本,不經意翻到這篇文章,對契訶夫很好奇,搜索了一下,發現了這位俄國小説家有很多經典的代表作,這些文章讀來讓人深省。

讀《套中人》令我感到《套中人》中的形象在現實中也是存在的。有人説《套中人》很深刻的揭露了那個社會對人性的壓迫和殲滅,《套中人》別里科夫既是那個黑暗社會的犧牲品,同時也是那個吞滅一切新鮮事物的黑暗環境的象徵。但在我看來,我不太瞭解當時的社會情況,我無法追究別里科夫這種性格的原因,自我眼中,別里科夫是一個可憐的老頭。雖然他並不老,只有四十來歲,但是他的思想很是老套。

別里科夫即使是在頂晴朗的天氣出門上街,也要穿上套鞋,帶着雨傘,而且一定要穿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一切幾乎都用套子套着,這篇小説中寫道,“在者人身上,可以看出一種經常的難以忍受的、難忍難熬的心境,想用一層殼吧自己包裹起來,彷彿要為自己製造一個所謂的套子,好隔絕外界,受外界影響。別里科夫是一個躲避現實,渴望擺脱現實的人,他總是擔心會出什麼亂子,總是害怕,他生活在一個套子中,現實的桃子中,他嚴格遵守現實的規則,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套子中,一點也不敢越瑤池半步,他固守自己的那套規則,渴望與現實隔開,但他並不是與現實隔開,而是被現實所束縛,他所推崇的原則像蠶絲那樣,把他自己包裹在裏面,欲掙脱也不能。

別里科夫是一個可憐的人,他被現實裹得緊緊地,整天的擔驚受怕,別里科夫這一性格使他連媳婦都吹了,本來他們倆挺合適,但是就因為別里科夫的一句話,“結婚到不要緊,就不定惹出什麼麻煩來。這真是一個可憐的.人,一心守着現實守着規則,卻始終未走出自設的套子。”

和家長的接觸過程中我漸漸發現,我們不需要因循守舊者,現實就是一場遊戲,在遵循遊戲規則的同時,若一味去不知變通,那遊戲就差不多over了,遊戲的意義也差不多結束了,高明的棋手,高明之處就在於他運用規則,變通規則,而不是讓規則,讓所謂的下棋套路束縛自己,受限制。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變通,不是去變得圓滑,而是要不去刻板的對人對事。

契訶夫套中人讀後感3

現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活着許多類似於套中人的人,比如現在的那些明星和名人,他們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套中人,從文中來看,主人公為了同世人隔絕,不致受到外界的影響,他總想給自己包上一層外殼,給自己製造一個所謂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豔陽天出門他也總是穿着套鞋,帶着雨傘,他的雨傘、懷錶、削鉛筆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來的東西。而現在的名人只是另一種表現形式,他們是不活在人們面前,不站在舞台的中央,聚光燈下,他們就不好受,就感到害怕。

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是我覺得他們的本質是一樣的,文中的主人公用盡各種方法,將自己掩飾起來,怕出任何亂子。而現實生活中,那些所謂的名人,用盡各種方法奪取娛樂週刊的頭條,提高自己的曝光率,仿若離開人的眼前,他就會死。

文中的主人公有如此想法,是因為所在的社會,是封建的,迂腐的,不人道的。在沙俄專制的社會中,任何不利的言行都可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因此主人公謹言慎行,小心翼翼,做任何事都再三考慮。而我們的社會呢,是一個自由的,民主的,正當的言行並不會引來非議,而不正當的言行只會讓你站在輿論的中心,並不會對你怎麼樣。在這樣的情況下鳳姐,芙蓉姐姐,犀利哥層出不窮,通過各種不正當方式讓自己活躍在別人的眼前,以別人歎為觀止的表情為容。

並不是想批判誰,因為這2種現象都是正常的`,它本身都是建立在一個社會發展的直觀情況下的,但是隻是有些人把這些本該很正常的行為以極其誇張的方式表現了而已。文中的主人公過於謹慎,而現實生活中的名人又過度放肆。並不反對那些真正秀出自己的人,也不反對那些娛樂八卦。曾經有人對我指責説,那些明星分分合合關你什麼事,你關心他幹嘛。我只能説八卦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可是不能過分的八卦,任何事的極端形式都是很可怕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mo/fanwen/duhougan/0o84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