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散文精選 >現代散文精選 >

中秋隨筆

中秋隨筆

中秋隨筆

1、
少小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在鄉村的童年夢幻裏,月亮總是讓我對天空充滿了最美好的嚮往。夏日的夜晚,在姥姥家種滿了梧桐樹的院落中,任晚風習習,坐在小板凳上,靜聽着大人們輕搖着蒲扇講那嫦娥奔月的故事。看着淡淡的雲兒時不時地掠過月亮的面龐,心中想像着遙遠的廣寒宮中是怎樣的清麗,嫦娥是怎樣的優美,玉兔和家裏養的白兔有什麼不一樣,吳剛斧下的桂樹到底是如何砍完了就癒合如初?那時還曾用手電照向月亮,希望能為它多添一絲輝明和秀美,讓手中光束捎去一個小孩子對它的憧憬和美好。
舅舅教我讀書時,當我看到“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才知古人早已對月亮有了貼切精彩的描繪。傍晚和小夥伴們到村裏流經的一條小河裏去玩,踏在温温熱熱的河水中,腳下是細細柔軟的泥沙和不時硌腳的卵石,雙手捧起一窩流水,希望能把美麗的水中月置於手心,而眼見着晃動的光亮從指尖流逝,卻總也不能把它留住,那時想:月兒一定是屬於這條小河的吧。此時夥伴們把水撩向了有些出神的我,於是,在歡聲笑語中我們光着屁股相互打着水仗,盡情地嬉戲玩鬧,濺起的水花瑩閃着月兒灑下的光亮。

2、
及至長大,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了古人借月抒懷的佳句名篇。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中有“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該詩為李白適逢在長安為翰林時所作。月色旖旎,碧山青幽,詩人心境悠然灑脱。而《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詩人在彷徨苦悶的心情下寫的,由孤獨而邀月、影為伴,充滿了悲涼。
王維在《竹裏館》中寫道,“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深竹林中一個人彈琴和吹口哨,不是為了讓人欣賞,只有明月才是唯一能見到這種忘情陶醉的知音,道出人之所不能道。
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寫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從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兩地相思之苦,竟夕難眠,又覺得還是隻有在睡夢中才能相見,描繪出了深深的懷遠之情。
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千古名句,作者美好的祝願,已經不只是對子由一人而發,而是變為了一切熱愛生活的人的共同願望了,天上人間,其意無窮。
“醉別西樓醒不已,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晏畿道《蝶戀花》裏的句子,寫別後的悽哀愁情。醉夢醒來,記得只是因為離別痛苦難遣而大醉以澆離愁,醒來更感慨人生如夢如雲,聚無由,散去容易,眼下只剩自己一人獨對斜月畫屏,淒涼孤寂不盡。

3、
慢慢的,我也有了豐富的情感和人生經歷,對月兒便有了一份難以言表的情感。於心中遠方的愛人,我也希望月兒能寄去對她的深深眷戀,借些許文字以表我心:我想像着與你緩步香茵,笑看春風;或青楓浦橋,愜意江南。舉杯共盞,抒我明月情懷。然而,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情感,城裏的生活足步匆忙繁亂,人情越來越淡,老死不相往來,隔着防盜門上的“貓眼”看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暇餘之際,去賞那皎潔月明,想起那散發着泥土和青草味道的小鄉村,想念那淳樸善良真摯的鄉親們。月是故鄉明,記憶中的曾經是否仍一如往昔?

中秋將至,月色闌珊,就讓潔淨的月光洗淨世間所有的憂傷與慘淡,忘卻了前塵如煙。塵囂遠去,恩怨不再,拋開榮辱得失,愛恨情仇,只餘這月白,風清和浩浩的天。
※本文作者:西邊日出※

標籤: 隨筆 中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jingxuan/xiandai/795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