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經典詩詞鑑賞 >詩詞集 >

描寫愛情的詩詞《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閲讀

描寫愛情的詩詞《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閲讀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描寫愛情的詩詞《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閲讀

兩漢·佚名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賞析】

這是一首妻子思念遠行丈夫的詩。由於悽然獨處,對季節的變化異常敏感,“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寒氣侵入骨髓,令人“慘慄”。再這樣的環境中,她開始回憶起三年前的往事,“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那是一封來自遠方的家書,書信上寫着“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至於他的近況、他何時回家,不得而知。“長相思”,有了這三個字,一切的等待,一切的煎熬都是有意義的。“久別離”,是啊,離別那麼久了,日思夜想你還是不回來,但來了一封信,終究是一個希冀。

就是這麼一封簡之至的信,她卻珍若至寶,“置書懷袖中”,一是讓它緊貼身心,二是便於隨時取出觀看。“三歲字不滅”,是説她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珍藏了三年,因為這是丈夫帶回來的的東西。同時也説明了,這三年之內就再也沒有收到丈夫的來信,於是她輕輕發問“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我一心一意等着你回來,你是否也一如既往地愛着我呢?

擴展閲讀:《古詩十九首》創作背景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為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彙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政治混亂。下層文士漂泊蹉跎,遊宦無門。《古詩十九首》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表述着同類的境遇和感受。

關於《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和時代有多種説法,《昭明文選·雜詩·古詩一十九首》題下注曾釋之甚明:“並雲古詩,蓋不知作者。”曾有説法認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創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詠》題為漢枚乘作,但沒有根據,後人多疑其不確。猶又如曹植《送應氏》描寫過洛陽被焚燬後的蕭條景象,而《十九首》的詩人眼中的洛陽還是兩宮雙闕,王侯第宅尚未然無恙,冠帶來遊宴如故,更何況洛陽未遭破壞之前,王粲尚幼,曹植並未出生。今人綜合考察《古詩十九首》所表現的情感傾向、所折射的社會生活情狀以及它純熟的藝術技巧,一般認為它並不是一時一人一地之作,它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順帝末到獻帝前,即漢末建安之前幾十年間。

擴展閲讀:《古詩十九首》的思想內容

這十九首詩歌,基本是遊子思婦之辭。具體而言,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無常之感,是《古詩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內容。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

這段話指出了《古詩十九首》所表達的情感,是人生來共有的體驗和感受。如:表現思念故鄉懷念親人的《涉江採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現思婦對遊子深切思念和真摯愛戀的《凜凜歲雲暮》、《客從遠方來》和《迢迢牽牛星》;表現遊士對生存狀態的感受和他們對人生的某些觀念:《回車駕言邁》、《明月皎夜光》。

總之,《古詩十九首》所抒發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是“人同有之情”。因而,這些詩歌能夠永久地感動人,千古常新。同時,它以藝術的方式,《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學者所謂“逐臣棄友、思婦勞人、託境抒情、比物連類、親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質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歎之”(王康《古詩十九首繹後序》),良非虛言。

《古詩十九首》在揭露現實社會黑暗,抨擊末世風俗的同時,也隱含了詩人對失去的道德原則的追戀。這種無可奈何的處境和心態,加深了詩人的信仰危機。事功不朽的希望破滅,詩人乃轉而從一個新的層面上去開掘生命的價值。無論是露骨宣稱為擺脱貧賤而獵取功名,還是公開聲言要把握短暫人生而及時行樂,總之是喪失了屈原式的執着。在舊的理性規範解除之後表現出來的生命衝動,由於受到歷史傳統、客觀環境和自身文化積澱的束縛,很難獲得健康、樂觀的內容和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感歎短暫的人生時,雖出言憤激,卻也並非真是甘心頹廢,有人仍在潔身自好,尋覓精神上的永恆。

《古詩十九首》還有一類作品更深刻地反映了遊子思婦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jingdianshi/shiciji/l1mv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