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經部 >國學小説 >

《西遊記》原著讀後感

《西遊記》原著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遊記》原著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西遊記》原著讀後感

《西遊記》原著讀後感1

美猴王是石頭裏蹦出來的猴子,他機靈、頑皮,充滿了樂觀精神;在大鬧天宮時,他任性、敢作敢為,又是那麼英勇和無畏;在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路途中,他忠心耿耿、本領高強,最後幫師傅順利取得真經。

這隻猴子曾三次被師傅逐出師門,但他忍辱負重、不計前嫌,依然一次次地把師傅從險境裏救出來,我為他的忠誠和堅強而深深感動。

我覺得:孫悟空跟妖魔鬼怪作不懈的鬥爭,並以他無比的智慧、勇氣和信心來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鬥爭越艱難,他的能力越強大。他的精神啟發我:在學習上,我們要有接受挑戰的勇氣,並堅持朝着目標不懈地努力!

他還有兩位師弟——沙和尚和豬八戒,在犯錯時,師弟們為他向師傅苦苦地求情。而外表和善、實際上桀驁不馴的他,強忍委屈,依然低聲下氣地懇求:“師傅,師傅,饒了我一次吧!絕不會再有下次了!”一聲聲的`哀求,恍若縈繞在我的耳畔,真是讓人為之動容。其實,他任性的性格里面,藏着對師父深深的愛,一顆尊師之心昭然若揭。

在屢犯“殺生之戒”被師傅逐出師門數次之後,他一次次地返回師父身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行五人,終於修得正果!

當我看到他們排除萬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時候,無數的“揪心與激動”夾裹着溢美之詞,瞬間噴湧而出——啊!這就是他,一個執着、堅強、令人喜愛和敬仰的美猴王!

《西遊記》原著讀後感2

第三回首先寫他給小猴們和自己弄武器。他的動機,簡言之就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他為自己、也為自己的領地立下的規則,這個規則其實沒錯,而且體現了他有氣魄有膽識的一面。但他卻不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所以先是去傲來國街市上搶了若干武器,後是到了東海龍宮不由分説取了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並且得寸進尺所要鎧甲披掛。市面上的武器本來是應該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去買的,定海神針也是龍宮的鎮海之寶,也不該在對方勉強的情況下取了來,由於他藝高人膽大,沒有人敢惹他,所以兩次搬弄武器都得了手,但卻也因此得罪了人,東海龍王記了他的仇後來去玉帝那裏告發他了,他不遵從規則,傷害了別人。

而後,冥府以陽壽已盡的法度將他拘了去,他十分惱怒,便拽出金箍棒,在幽冥界中大打出手,直到森羅殿。悟空拿到生死簿,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把自己的名字勾了,這還不算,還把猴屬的.名字都勾掉了,從此猴類有很多長生不老的。可以説,悟空在這裏也創造了一種關於生死的新規則。但細想來悟空的做法有些霸道,其他的猴子並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仙,卻白白得了長生不老,旁觀起來,有點不勞而獲的感覺。

《西遊記》原著讀後感3

在寒假期間,我閲讀了《西遊記》的原著,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歷經艱辛,降妖除魔,懲惡揚善。終於,他們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師徒四人雖歷經了大大小小的磨難,但去西天取經的決心從未動搖過。期間孫悟空一度被氣回花果山,後來也在聽説師父遇難時毅然回到取經的隊伍中去。正是因為他們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放棄,才能通過佛祖的考驗,取到真經!俗話説:“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迎難而上,辦法總比困難多。

記得有一天我收拾書架的時候,發現書架和牆壁之間有空隙,把書立起來放的時候書會掉下來。我冥思苦想,最後用書立架解決了這個難題。困難就像是漫漫前路上的一座大山,攔住了你的去路。不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堅持走下去,翻山越嶺,總會到達你心中的'目的地。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要怕難怕辛苦,只要肯努力,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jingbu/zhishixiaoshuo/2d696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