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經部 >歷史演義 >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8篇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8篇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1

《三國演義》是一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作品,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雖然我對歷史不太感興趣,不過《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8篇

這本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以天才的筆觸再現了東漢末年以及三國從建立到滅亡的那段波譎雲詭的歷史,塑造了一大批鮮活的歷史人物形象。被後人稱為“七分真,三分虛”。

一直到六年級時再次品味它,我才發現了它一直深深吸引我的原因是作者羅貫中在寫這部作品時,是在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期,由此可見他寫作的困難之大。

書中,我最感到可惜的是“阿斗”劉禪,因為劉備的教育不當,他從那個連諸葛亮都嘖嘖稱讚的好孩子演變成了一位昏庸無知的王,這其中原因,無疑是劉備的溺愛啊。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例子也比比皆是:有一個小男孩,已經七八歲了,就讀國小二年級,有一次,他回家後,想要吃香蕉,就吵着要奶奶幫他拿香蕉並剝好皮,可他的奶奶因為在做飯脱不開身,便説:“你自己去剝吧。”這時,那個男孩邊大吵大叫,最後,見奶奶仍紋絲不動,便自己剝皮了香蕉,還將香蕉皮扔了一地,並且覺得很委屈。

剝香蕉對一個7,8歲的小孩來説並不難,可為什麼這個男孩卻要讓他人來做呢?是因為溺愛啊!溺愛會使人的獨立能力下降,也會讓人不會愛,只知道對別人説“NO”,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説“NO”。這一切都是溺愛惹的禍啊。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不止這些,還有更多更多,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感悟很多。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2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讀書,當然我並不是着迷於書的內容,而是有一種感覺讓我難以忘懷。坐在陽台上軟軟的椅子中,將書本平攤在雙膝上,再沏上一杯咖啡,那醉人的香氣讓我無法忘懷,然後看着書,便被那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

我最近看了一本好書,那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剛看不久就欲罷不能了,我的父親説男孩子一般都喜歡看三國,可我這個女孩子也對三國有了很濃厚的興趣,其實只有我知道是那一個個鮮明的故事情節讓我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喜歡的無非是那幾個情節。首先是曹操與劉備的“青梅煮酒論英雄”,我不得不承認曹操很聰明,他説天下能稱得上英雄的就是他曹操和劉備,能説出這話,説明曹操這個人不簡單,未卜先知,劉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人才。曹操是如此的有自知之明,知道劉備日後定會成為他的大敵,但他也不忍心殺良才之士,這才稱得上為一代梟雄,一世偉才。三國年間是一段混亂的時期,從張角叛亂起就不得安寧,後來更是英雄輩出,戰亂不斷,生靈塗炭,在那個年代中沒有一個男人是沒有野心的,而最大的目標就是要一統天下,成為天下之主。鬥來鬥去,到最後只剩下了最強大的三方勢力,最大的勢力是一曹操為首的朝廷,其次是以孫權為首的東吳,再其次是以劉備為首的蜀漢。顯然,當年曹孟德説得沒有錯,劉備從沒有勢力到現在的稱霸一方,可以跟曹操、孫權抗衡,劉備確實不簡單啊!由於當時曹操的勢力是這三方勢力中最強的,所以魯肅和諸葛亮主張孫劉聯盟抗曹,這樣東吳和蜀漢才不會在祖國的土地上消失,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於是這三國鼎立的局面就一直持續了好多年,後來三國被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所統一,建立了西晉王朝。那浩浩蕩蕩的三國史才得以劇終。對於我這個旁觀者來説,這樣的結果似乎有些不盡人情和出乎意料,曹、孫、劉爭了一輩子的天下卻被司馬氏給統一了,這讓讀者們多少會有一些詫異。但這就是歷史,無法改變的事實。

當我把那本厚厚的《三國演義》看完後有一種説不出的成就感。我愛書,我愛三國。也許只有在讀書時,我才會得到一個真正的我,認識到一個真正並且純粹的我!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3

在寒假中,我讀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讀後感。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約有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張飛等人。《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好像是訴説了一個個傳奇生動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火燒連營,草船借箭,煮酒論英雄……,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含義。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着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納賢的劉備,忠厚的魯肅,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氣量狹隘的周瑜,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我讀了《三國演義》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中的關羽很了不起,他身高九尺,胸前長鬚飄飄,臉色好像紅棗一樣,一雙單鳳眼,兩條卧蠶眉,相貌非常威武、雄偉。很講義氣。曾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智勇雙全,我最佩服他的堅強,因為,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用小刀劃開肉,把骨頭上的毒一刀一刀的刮下來,雖然這個“手術”會使“病人”非常痛苦,但是,他依然一邊強忍住疼痛,一邊專心致志的和謀士下圍棋。雖然關羽在麥城一戰中身餡埋伏,被魏吳聯軍殺了,但關羽忠義兩全英雄形象依舊長存在我的心中。

看完《三國演義》,我才感覺到了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非常好,作者羅貫中把所有的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説,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着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國小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5

我出於對歷史的喜好,閲讀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那是在一個東漢末期外戚與宦官輪流掌權的時代,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自然也就應驗了那句老話:亂世出英雄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他不單單有傑出的軍事政治才能,還有寰宇之志,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統一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官渡之戰就顯示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針,造就魏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才能後來西晉統一天下格局,所以他是一位真正的亂世英雄。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和趙雲,關羽不但武功超羣,而且忠義。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位嫂子,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位嫂子。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辭千萬裏改投。他雖降了敵,但我人為這是迂迴保護劉備的二位夫人和保存實力。趙雲是劉備集團中少有的“智勇兼備”的將領之一,百戰百勝,曾經多次為主帥的錯誤決定做出指正。長阪坡單騎救阿斗,使曹軍聞風喪膽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劉備曾經讚歎他:一生是膽。

讀了《三國演義》之後,覺得自己似乎成熟了許多,真是感歎這本書帶來了無窮知識!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6

讀了《三國演義》,我又見識了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等一大批足智多謀人物。

《三國演義》通過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錯綜複雜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演繹了三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其中,忠義與奸佞的衝突、豪傑與奸雄的較量、謀略與武力的鬥爭……一場場刀光劍影的生死悲歡,一幅幅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留下了數不勝數、品味不盡的美談佳話!而“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精彩生動的故事,更是讓我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讓我領略了足智多謀的無盡魅力,也讓我進一步懂得了了智慧來源於知識、知識來源於勤奮的道理。在任何時代,只有掌握了知識,才能掌握話語權,也才能掌握未來。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更是如此。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從現在開始,我一定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7

在這個暑假期間,我讀了《三國演義》、《昆蟲記》、《紅樓夢》等課外讀物,其中我最愛讀《三國演義》,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喜歡猛將張飛,他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可謂功不可沒,不過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要算他有着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

這些人物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8

我在國慶長假中讀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書名叫《三國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軍徹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國家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軍閥混戰的時代。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成語典故都出自這本書中,如:劉備,關羽,張飛由於志同道合結成異姓兄弟的“桃園結義”;關羽過了五個關卡,殺了六個將領“過五關斬六將”;由於劉備為了同曹操和孫權爭霸,急需人才,他三次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的“三故茅廬”;諸葛亮與東吳羣雄辯論的“舌戰羣儒”;關羽用水淹沒曹操隊伍的“水淹七軍”;諸葛亮用出師表感動劉蟬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大作家羅貫中用他手中的筆,把一個個人寫得栩栩如生,描寫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智取漢中”,“七擒孟獲”……。驍勇善戰的關羽“過關斬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脾氣暴燥的張飛“怒打督郵吏”,“挑燈夜戰馬超”,“智取瓦口寨”……。一身是膽的趙子龍單騎救主,兩救阿斗,執着誠懇的劉備……。氣量狹小的周瑜被諸葛亮氣了三次,吐血身亡。等等。

我最敬佩的是諸葛亮“草船借箭”。是這樣的一 天周瑜召集文武百官商議,他特意叫魯肅把諸葛亮請來,他説:兩軍馬上就要交戰箭枝缺少,怎麼辦啊!諸葛亮一聽,馬上笑答道:水中作戰,最需要的就是箭枝。曹軍馬上就要進攻了,如果先生能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那就太好了。諸葛亮一聽説;十天太長了,三天就行。周瑜一聽大喜,心想,諸葛亮啊!你這次死定了。諸葛亮問魯肅要了二十條船,幾十個士兵,在船上紮了許多稻草人,第一天,第二天都沒動靜。到第三天,天剛矇矇亮,迷霧籠罩。諸葛亮命令開船前往曹營水寨,曹操知道有船來,由於天氣濃霧瀰漫。曹操不敢出寨,叫水軍,旱軍的幾萬個弓箭手向來船射箭,一時間,箭如雨下向諸葛亮的船上射去,一枝枝箭全射在了稻草人身上,很快,十幾萬枝箭就有了,諸葛亮命令回營。曹操看着自己十幾萬枝箭沒了痛心不已。

書中以東漢末年為背景,寫得像春秋戰火併沒有結束一樣。如果我不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什麼年代,我讀了這本〈〈三國演義〉〉後,就會認為東漢末年就是春秋戰國時期。

這本書也有一些缺點,比如諸葛亮借東風説得諸葛亮像神仙一樣,在塔上裝神弄鬼就能借到東風。還有看了天像就知道誰遇難了……。

這本書雖然改編後,只有四十三章,不像原著有二百六十八章那麼多,但我不覺得內容不詳細,反而讀了身臨其境。

正因為這樣,《三國演義》成了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一顆明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jingbu/lishiyanyi/edw9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