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精選21篇)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精選21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精選21篇)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

這四天我認真閲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我發現閲讀《三國演義》是需要慢慢看、細細品、不斷回憶。

《三國演義》記敍了中國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魏、蜀、吳三國鼎立,最後司馬氏統一全國,進入了西晉年代。

書裏有許多英雄豪傑,也有一些平庸之輩。我最佩服、欣賞的非諸葛亮莫屬。諸葛亮字孔明,號伏龍,與龐統【鳳雛】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是三國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諸葛亮足智多謀、善於思考、鎮定自若、頭腦清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最欣賞他的智慧。他用智慧舌戰謀士、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巧借東風、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退敵……他的空城計,舉世無雙,不費一兵一卒,就使司馬懿退兵,因為司馬懿疑心很重。從這兒也看出諸葛亮知己知彼,俗話説的好:“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他只需二十條船,一些不起眼的稻草人,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讓曹軍損失十萬支劍,自己增添十萬支劍。周瑜是活活被諸葛亮給氣死的,周瑜死前説的最後一句話是:“老天既然生我周瑜,為什麼還要生諸葛亮呢?”從這句話中,既可以看以清楚地看出諸葛亮非同尋常的聰明才智。諸葛亮巧借東風,他猜東風來的時刻猜測的很準,真是神機妙算啊!諸葛亮還幫了周瑜火燒赤壁,他諸葛亮是一個難得的奇才。

我要像諸葛亮學習,學習他善用智謀、博學多才。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2

我最喜歡讀的古典讀物是《三國演義》,魏、蜀、吳三國為了爭奪天下演繹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草船借箭不但向想為難諸葛亮的周瑜一個完美的交待,還讓名為漢相的曹操白白丟了十萬支箭。

周瑜一生打了許多勝仗,卻始終鬥不過儲葛亮,弄得吳國丟,東吳招親弄假成真,還讓人笑話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諸葛亮一共三氣周瑜,弄得一個大都督臨三十六歲英年早逝,臨終前無奈地説:“既生瑜,何生亮!”

空城計是諸葛亮一生中比較冒險的一仗,諸葛亮用了2500人嚇跑了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司馬懿得知道真象歎氣説:“我怕上當,到底還是上了他的當,諸葛亮真是比我強啊!”

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曹操,但因操勞過度於五十四歲就去逝了,死前讓人按照自已的樣子造了一個假諸葛亮,司馬懿以為諸葛亮沒死嚇得往回逃,後來司馬懿知道真像後對諸葛亮欽佩不已,當地老百姓説:“死諸葛嚇跑活司馬”。

諸葛亮為蜀國兢兢業業地奉獻了一生,的確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聰明的化身,也是世人學習的榜樣。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3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的名字讓敵人聞風喪膽,他被人稱為“智絕”,他是誰呢?他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蜀相,也是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

他的才智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七擒孟獲、三氣周公瑾、草船借箭等這些有名的事情,無一不都歸功於他,但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空城計。當司馬懿帶領十五萬大軍攻打蜀國時,諸葛亮守護的西城中只有2500軍士,而這些士兵還在搬運糧草。如果被其他人遇到,早就忐忑不安,如臨滅頂之災。但諸葛亮反倒更加沉着冷靜,不慌不忙。因為他知己知彼,他知道司馬懿比曹操都狡詐多疑,便利用了司馬懿多疑的心理。他大開城門,在每個城門前讓二十名軍士扮成百姓掃地或做生意,自己則坐在城門上操琴喝茶。司馬懿見狀,以為城中有埋伏,便不敢進城,在城外逗留幾個小時之後,還是領着軍隊撤退。就這樣,諸葛亮不動一兵一卒,一槍一箭,用智謀打敗了司馬懿的軍隊。

他不光有勇有謀,還重情重義。在劉備死後,他鞠躬盡瘁,盡心盡力,一直輔佐劉禪,一直到臨死前還要去照看軍隊,為戰士們鼓舞士氣,他臨終時也是告訴自己的兒子要為蜀國效力。年僅53歲便去逝,他的兒子也為國戰死,年僅36歲。他們諸葛幾代都為蜀國盡忠,這難道不是有情有義嗎?

諸葛亮是我心中的指南針,是我最崇拜的人物,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成為一座豐碑。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4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今天,我們有幸學習了其中《草船借箭》這一回,諸葛亮使我特別敬佩。

諸葛亮,字孔明。他稱得上是一位蓋世奇才。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神機妙算;他鞠躬盡瘁,以天下為己任,更令人欽佩。我非常喜歡他。

據説,他學有所成之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下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助他復興漢朝。

在《草船借箭》這一回中,周瑜費盡心機想讓他出醜,卻沒料到諸葛亮早已胸有成竹。他算好了天氣,知道三天後必有大霧;他算好地理,讓船逃跑時順風順水;他算好曹操,知己知彼,得知他為人處事小心謹慎;他算好了魯肅,料到他忠厚老實,為人正直,顧全大局,不會告密,放心的讓魯肅準備造箭的材料;他也算好了周瑜自己,利用周瑜的嫉妒心理,把計劃籌劃的天衣無縫。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三天之內造好了十萬之箭,挫敗了周瑜的陰謀詭計,使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

諸葛亮,這個足智多謀的軍師,在《三國演義》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事件發生,不會吸引讀者;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就不可能復興漢朝,不可能與曹操、孫權等人抗衡,不會建立蜀國大業……諸葛亮這一人物,以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足智多謀、才智超羣、有膽有識的品質吸引了萬千讀者,成為了《三國演義》中最大的看點!

我敬佩諸葛亮的才華橫溢、滿腹經綸。我要把他作為榜樣,當一個有道德、有文品的“小孔明”。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5

讀完《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

諸葛亮打過許多戰役,有:《火燒新野》《七擒孟獲》等。其中,我最喜歡《七擒孟獲》。

主要講了諸葛亮在成都時,蠻王孟獲侵犯蜀國。諸葛亮擒住了他七次,又放走了他七次。又一次,孟獲請兀突骨來幫忙,引來三萬藤甲軍去攻打蜀國。但諸葛亮在盤蛇谷用火打敗了它們。最後孟獲終於被降服,諸葛亮又把所奪之地還給了他的事情。

從中,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料事如神,他知道孟獲不會去樹林茂密的地方,就把他們引進了盤蛇谷,用火打敗他們。我有感受到了諸葛亮的寬容大度,孟獲三番五次的找理由逃跑,他都不生氣,還設宴讓他壓壓驚。如果我是諸葛亮,肯定不會放他走,即使放他走,也會把他棍棒打出,讓他看看我的厲害,更不會設宴請他壓驚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我們要寬容對待別人,不能用武力逼迫他。如果逼迫他了,他遲早會回來找你算賬的。如果寬容了他,他就會想,我都這樣對他了,他都能寬容我,我以後不能這樣了。事情當然也就解決了。

讀完全書,諸葛亮令我十分敬佩,他膽大心細,料事如神、才華橫溢,我要向他學習。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6

如果有人問我,你喜歡哪個歷史人物,我一定會滔滔不絕的説出一大堆,但是在這麼多的歷史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因為他的神機妙算吸引了我。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候蜀國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思考問題清晰,明確。我對《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特感興趣。

那是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相互討伐。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孫權手下的大將周喻,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有一次,周喻讓他在10天之內造好10萬隻箭。諸葛亮對周喻説,3天內就造好10萬隻箭,第3天讓周喻派500個士兵來到江邊搬箭。諸葛亮叫來魯肅來幫忙,撥來20條快船,每船30個士兵,船用青布幔子和草把子蓋好,不讓魯肅告訴周喻,第1天和第2天,諸葛亮沒有動靜,第3天4更時,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接到船裏,船用繩索連着。江面上霧很大,船到了曹寨對面不到20裏的地方,諸葛亮下令士兵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曹操見霧大,只叫弓箭手射箭,等到船上都叉滿了箭後,諸葛亮讓大家説“謝謝曹丞相的箭”,一會船順風順水地划走了。

這個故事看完後,我覺得諸葛亮非常地會謀劃,他的大腦中充滿了智慧。他不光知天文、通地理,更善於用人。我們要學習諸葛亮,遇到難事要自己多動腦子,善於思考,學會合作,做一個知識豐富的人,做一個愛國的人。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7

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名著後,受益匪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就拿《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來説吧!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以公事三天造十萬支箭為藉口,暗害諸葛亮。好在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周瑜要暗害他,魯肅憨厚老實,曹操生性多疑,長江水向東流,以及第三天有大霧。利用這種種條件,諸葛亮在三天內從曹操那“借”了十萬支箭,完成了公事,這使周瑜心服口服、讚歎不已。

我敬佩諸葛亮,敬佩他的聰明才幹、胸有成竹、顧全大局。諸葛亮知天時,懂地理,識人心。就是因為這樣,諸葛亮才能順利在三天內完成公事,沒有讓周瑜的陰謀得逞。相反,周瑜心胸狹窄,以公報私,來暗害諸葛亮,這是極為可恥的。

我敬佩諸葛亮,敬佩那神機妙算,胸有成竹,顧全大局的諸葛亮。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8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很多有名的人物,有林則徐,包文正,藺相如……如果有人問我喜歡哪個歷史人物,我一定會滔滔不絕的説出一大堆。但是在這麼多的歷史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智慧,他的忠誠,簡直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丞相忠貞不渝地輔佐了劉氏父子兩代皇帝。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策於千里之外。”羽扇綸巾談笑間,諸葛亮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顆閃光的瓦礫,雖然他在這條大河中微乎其微,但是他輔佐劉備登上皇位,他的謀略讓敵軍膽顫三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大戰中,若不是他的謀略,杜牧的這句詩或許就會成為事實。度夏口,他縱橫捭闔,侃侃而談,在東吳諸儒的詰問中從容答對,遊刃有餘,終於使張昭等無言以答,説服孫權聯劉抗曹;戰時缺箭,可他藉着閒情,談笑風聲中,帶着船隊入曹營,而後,滿載箭矢的草船又在琴聲中悠悠回岸;七星壇上,他手揮寶劍,散發赤腳,巧借東風,令周瑜心服口服,自己也安全脱身。他從容鎮定,胸有成竹,他顧全大局,神機妙算,不管是在古人眼中還是在現代人眼裏,他都是智慧的象徵。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寫盡了他的忠誠。在劉備故後,他自覺擔起國家重任,輔佐後主劉禪,延續劉家基業。六出祁山出神入化,空城退敵流芳千年,七擒孟獲平定南蠻,這一段段佳話,寫出了他的智謀,他的膽魄。他感激劉皇叔的知遇之恩,更忘不了主公的“吾子可輔則輔,若不可,汝可自立益州之主”臨終囑託,於是,他南征北戰,奮鬥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忠誠的誓言。

只可惜,“星落秋風五丈原”,最終他也沒有恢復漢室之隆,但是他已經盡力!他眼前又回閃出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與主公笑談隆中對的那一幕幕……

諸葛孔明的一生是閃亮的,他把中國這條歷史長河點綴得更加璀璨!我最喜歡他——諸葛亮!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9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學多才,因此劉備得到他的幫助而三顧茅廬,他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所以決定幫助劉備統治天下,北伐中原。他向劉備提出了建議,"東結孫權,北伐曹操"。他打了勝仗,指揮了以智取勝的戰役,最令我難忘的———草船借箭。

那時,孫權和劉備聯盟,周瑜很嫉妒諸葛亮的,想要加害他,就想出計策,讓諸葛亮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識破了周瑜的計策,將計就計,對周瑜説:這是重要軍事,十天太慢,我保證三天。,就任憑都督處治。

諸葛亮會觀天象,算準了天有大霧,於是他向魯肅借了六十艘小船和稻草。魯肅是周瑜,敬佩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就把小船和稻草借魯肅。

諸葛亮上了船,帶領600多名士兵,駛向曹營。曹操看到多船,不知少人,慌忙讓人放箭。不一會,霧散了,箭也有十萬多隻了。

諸葛亮回到營裏,周瑜又驚又氣,對諸葛亮的嫉妒"更上一層樓"。這件事,也體現了諸葛亮的智慧和謀略。

"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三氣周瑜"等引人入勝的故事,都了諸葛亮格魅力。他不僅吸引着我,也吸引着人。

我對諸葛亮佩服的五體投地,連做夢都想有他的。真是這樣,那該多好啊。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0

手拿史書,聞着淡淡的墨香,抿一口香茗,我知道,他就在我面前,而從未走遠過,他,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諸葛亮。

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征程”。總有一首《梁父吟》在耳畔迴響,總有一段歷史讓人回味,歷史的碎片,寫滿了你的功勛,你這顆星,閃耀了1800年,沒有黯淡,反而愈來愈亮,愈來愈美。

在小小的茅屋裏,劃定了天下格局,隻手一伸,指揮着千軍萬馬奔騰而來。你總是讓人驕傲的,你的智慧,你的才華,是什麼讓周瑜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歎,是何人讓孫權恨之不能納為己用,又是何方神聖使得司馬懿勒馬長贊:“真乃天下奇才也。”是誰?卧龍諸葛孔明是也。

我的思緒遊走在你曾踏過的每片土地上,在隆中撫摸着曾吸取你的汗水的土地,在東吳聆聽你的勸諫,從新野到赤壁,樂山,蜀州,每一片葉子都在為我講述你的功勛。思緒在白帝城停留下來,面對先帝的託孤,諸葛丞相,流着淚水,眼神中卻也不失堅毅,“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在你的身上在合適不過了。

丞相啊,你在赤壁之戰中的草船借箭,巧借東風,拿荊州,取兩川,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不避艱險,辛勞一生。你的智慧令人讚歎不已,你的才能讓後人折服,你的忠誠讓世人讚頌,你的神話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我看到杜工部在祠廟前的淚水,岳飛在燈下苦讀《出師表》,詩人找遍辭藻也無法形容爾時的惆悵。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你的一生,註定是傳奇的一生,註定是閃耀的一生。

合上史書,思緒回到了現代,我記得了,諸葛孔明,你從未走遠,你就在我們的身邊。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1

古往今來“人才”層出不窮,令人們讚不絕口、驚歎不已。如諸葛亮,無人不知,無人不欽佩他的才智,當然他也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之一。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是蜀國的丞相,他一生都忠於蜀漢,併為劉備出謀劃策。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出山後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我相信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忠誠與才智,只靠劉備的實力是無力形成三國鼎立的。從“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一系列童叟皆知的著名事件,足以看出諸葛亮才智過人,並且他對蜀漢的忠心也絲毫不亞於當時任何一個大臣。“七擒孟獲”替劉備評定南蠻,為劉備解除了心腹大患;在劉備逝世之後,諸葛亮依然忠於蜀漢,最終只因為蜀國的新郡主無能,蜀國滅亡。

我不僅欽佩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同樣也對他對蜀國的忠誠欽佩不已,我想,如果諸葛亮不會忠於蜀漢,也不會為蜀國盡忠竭力,那麼一定不會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擁有過人的才智和忠心,他能夠明確自己的目標,也能履新自己的責任,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這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我們雖然沒有諸葛亮那樣天生過人的才智,但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努力開發自己的潛能、不斷的超越自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一個諸葛亮那樣充滿智慧的人。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2

諸葛亮在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次奇遇。一天,諸葛亮在路上走,忽然,迎面走來一美麗的女子,對諸葛亮大獻殷勤,諸葛亮也對她心生愛慕。又來一老者,對諸葛亮悄聲説,那女子是瑤池中的鳥兒幻化的,諸葛亮不信,那老者就降服了那女子,只見她變成了一隻大鳥兒,拔下幾根羽毛飛走了。諸葛亮便用這幾根羽毛製成羽毛扇,春、夏、秋、冬都寸不離手,有人説諸葛亮是為了紀念那女子,也有説着神鳥的羽毛有神奇的功能,才得以讓諸葛亮那麼聰慧過人。

這當然只是神話傳説,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個人,更願意信服諸葛亮是靠後天學習以及實踐,才獲得如此多的知識的。

對於諸葛亮的知識淵博,我們僅靠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就可以看得出。劉備,可不是一般人啊,連他都肯放下架子請諸葛亮,還一臉請了三次,就可想而知諸葛亮的聰慧以及他對劉備的重要性。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一顆閃亮的銀星,如果沒有他,我們的三國史就會少很多趣味,劉備等人之間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趣事了。

相對於諸葛亮的“天生聰慧説”,我更願意信服與諸葛亮的“後生勤奮説”。有史書上説,諸葛亮年少時讀書勤奮,長大後被各方權威人士大大讚揚,最終進入政界,成為了軍師。這也是我喜歡他的最主要原因。

我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勤學好問,活學活用的精神,並將它長久的發揚下去。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3

雖然他以前在河南耕地,但是他博覽羣書,無所不知;雖然他選賢舉能,但是當“賢人”也犯錯時,他嚴懲不貸。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好軍師,蜀才能和魏、吳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他是諸葛亮,號稱“卧龍”。

他淡泊名利,在他寫給劉禪的《出師表》中説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從最後兩句話中看出他十分淡薄名利。

他神機妙算,博學多才,料事如神。《草船借箭》與《火燒赤壁》兩回中,正是因為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掌握曹操多疑特點,才能借來十萬支箭,把命從周瑜手中要了回來,之後,他又神機妙算借東風,來火燒赤壁,使曹軍大敗。

他深謀遠慮,在《三顧茅廬》一回中,他告訴劉備應先去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三國鼎足之勢,劉備照做,終於,在赤壁大戰之後,魏、蜀、吳三國鼎立。

但我最佩服的,還是像包拯一樣法紀嚴明。諸葛亮北伐,得一街亭,這是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不停劉備勸告,用馬謖、王平看守。由於馬謖不聽王平勸告,狂妄輕敵,驕傲自滿,固執己見,導致街亭失守,由於諸葛亮與馬謖親如父子,因此諸葛亮十分不肯,但如果馬謖一日不死,哪麼軍法就如同虛設。於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真是軍法無情。

諸葛亮被人稱為“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永遠樹立。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4

又逢初夏,我坐在窗邊,沏上一壺花茶,望着窗外的景色感受着迎面吹來的陣陣微風,思緒彷彿被這微風帶回了那段三國。

《三國演義》中的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或許吧,他真是位仙人,他可以輕而易舉地造就三國鼎立之勢,也可以憑單單一頁羽扇助蜀稱王。

依稀記得孔明出山之際,豈止玄德仰慕他的才華?羽扇綸巾,每次勝利而歸的軍隊滿載的那都是孔明的心血和睿智。

孔明的一生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話是最適合不過的了。他僅僅為報達當年主公對自己的三顧茅廬之恩而為蜀傾盡了自己的一生!記得劉備臨終前對孔明説“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而孔明卻一直輔佐劉禪這“扶不起的阿斗”。世人都説孔明太傻,放着江山不坐卻讓司馬家佔了便宜。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孔明對蜀的忠誠問這世間有幾人能做到?那謀權篡位的司馬懿怎能與忠心耿耿的孔明相比呢?司馬懿縱使有千萬計策在孔明面前也顯得渺小,雖然司馬懿雖然與孔明的智慧不相上下,但卻少了對魏的忠誠。

孔明的死不是敗筆,那是早已料到的安祥,是為了報答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為了光復漢室江山。孔明他做了,他信了,信了自己亦信了先帝。他無悔!他已做了他該做的,夫復何求?讓孔明含笑仙逝吧!輕搖羽扇,扇去喧囂,扇去繁華,不去計較那些所謂的是非成敗。

把一杯花茶拿到鼻下輕嗅,吸入陣陣花香、茶香,在冥思中慢慢品味,品味着孔明,品味着三國,冥思中慢慢感悟着生活。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5

説起三國人物,我喜歡的有很多,比如常山趙子龍—趙雲、義氣當頭的關羽、勇敢忠心的許褚、雄姿英發的周瑜、待母歸曹的徐庶……但我最喜歡的嘛——當然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你知道為什麼我喜歡他嗎?他雖然是個“宅男”,但他待在家中一點也沒閒過,整日看《四書》《五經》及軍事書籍,看完了再看,直到徹底醒悟後才換下一本,這就是他聰明過人的一個原因,但這並不是我最喜歡他的地方,我為什麼喜歡他?你看完後就會大徹大悟的。

記得周瑜陷害諸葛亮,讓他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沒想到他竟然爽快的答應了。原來,他算好了第三天有大霧,會讓曹操看不清虛;他算好了魯肅忠厚老實,不會向周瑜説出自己的計劃;他了解曹操生性多疑,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兵;也算好了回去時會順風順水,曹兵必定追不上他們。就這樣,諸葛亮在三天內就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十萬支箭,因此把周瑜氣得半死,在幾次把周瑜氣得不行後,周瑜被氣死了,死前還説“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這個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好漢,是我的偶像,更是我的榜樣!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6

今天,我就來介紹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的故事。我喜歡他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他智勇雙全,立下了赫赫戰功。另一個是他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他死後發生的一個故事。

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説:“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裏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

諸葛亮死後,司馬0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馬0找了個藉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0問:“你祖父臨死前説了些什麼?”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説給他聽。司馬0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裏面有封信,上面寫着“遇皇而開”。土兵們把信遞給0,0打開信,只見裏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他剛站穩,只聽“咔嚓嚓”一聲響,0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0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位。

從這個故事中我感覺諸葛亮是一個料事如神,神機妙算。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7

在暑假裏,我看了一本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講了由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最後三家歸晉的故事。

這本書講的內容很詳細,幾乎每一場戰爭,每個人物都會講述一遍。但是問起我這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諸葛亮,他神機妙算,能料到任何事,誰會偷襲,誰是內應,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他足智多謀,讓敵人叫苦連天;他盡職盡責,不忘劉備三顧茅廬之恩,儘管劉禪無能到了極點,但還是力挽狂瀾甚至一度佔領了魏國的一大塊疆土,他死之前還依然在關心蜀國未來的命運……《三國演義》一看到這裏,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蜀相》這首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同時他也有自己的缺點,也有過失誤,比如錯用馬謖,失掉了街亭,不過他毫不怠慢軍心,立刻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斬了馬謖,並且自降三級。

從三國演義諸葛亮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受益匪淺:首先,要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因為這樣才能想出解決的方法,空城計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諸葛亮在魏兵進攻時驚慌失措,急得團團轉,蜀國就早滅亡了。其次,要知己知彼,這樣才能找到別人的弱點,百戰百勝。比如火燒赤壁,諸葛亮知道魏軍在北方,水性不好,容易暈船,又知道過幾天就會刮有利於自己的東風,所以才會大膽的使出連環計。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做人做事不能只依賴一個人,否則萬一出了什麼情況就會一擊即潰。因為諸葛亮去世後後繼無人,蜀國就由盛轉衰,變主動為被動,沒多久就滅亡了。

《三國演義》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引人入勝,讓人意猶未盡,我忍不住要把他多看幾遍。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8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策於千里之外。”羽扇綸巾談笑間,你是中國歷史長河中一顆閃光的沙礫,雖然你在這條大河中微乎其微,但是你輔佐劉備登上皇位,你的謀略讓敵軍膽顫三分,你的智慧,你的忠誠,你的光輝形象讓你脱穎而出。你,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大戰中,若不是你的謀略,杜牧的這句詩或許就會成為事實。度夏口,你縱橫捭闔,侃侃而談,在東吳諸儒的詰問中從容答對,遊刃有餘,終於使張昭等無言以答,説服孫權聯劉抗曹;戰時缺箭,可你藉着閒情,談笑風聲中,帶着船隊入曹營,而後,滿載箭矢的草船又在你的琴聲中悠悠回岸;七星壇上,你手揮寶劍,散發赤腳,巧借東風,令周瑜心服口服,自己也安全脱身。你從容鎮定,胸有成竹,你顧全大局,神機妙算,不管是在古人眼中還是在現代人眼裏,你都是智慧的象徵。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一書《出師表》,寫盡了你的忠誠。在劉備故後,你自覺擔起國家重任,輔佐後主劉禪,延續劉家基業。六出祁山出神入化,空城退敵流芳千年,七擒孟獲平定南蠻,這一段段佳話,寫出了你的智謀,你的膽魄。你感激劉皇叔的知遇之恩,更忘不了主公的“吾子可輔則輔,若不可,汝可自立益州之主”臨終囑託,於是,你南征北戰,奮鬥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你忠誠的誓言。

只可惜,“星落秋風五丈原”,最終你也沒有恢復漢室之隆,但是你已經盡力,你走的無悔!你眼前又回閃出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與主公笑談隆中對的那一幕幕……你的一生的閃亮,會把這條歷史長河點綴得更加璀璨!古人不遠,你,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19

我站在長江邊,望着它雄偉的景象,不禁又想起《三國演義》的開篇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盡英雄……我凝望着不時騰躍的巨浪,痴想着:”從前,這兒真有過無數壯士的身影嗎?真有像史書裏記載的驚心動魄的戰爭嗎?《三國》已看完,故事已品盡,而我,有話想説。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杜少陵對孔明先生之崇敬可想而知。且有詩為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民間,諸葛亮早已成為智慧的化身,與之相都得司馬懿,則沒有什麼好名聲,就連《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對他們的愛與憎也可以一品而知,從“死諸葛嚇退活仲達”這一章使人覺得諸葛亮高人一籌。至於空城計等故事對二人的描寫,更令人覺得司馬懿處處不如熱你。可我,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當時天下三國鼎立,大大小小的戰爭難以平息。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若想解救人民,就必須要有一個卓越的人來統一國家,縱觀天下,如果諸葛亮勝了,則劉禪必定為帝,雖説他有賢相諸葛亮輔佐,但天下終究會毀在這個昏庸懦弱又享樂至上昏君手中,到那時,又豈能談得上解救人民呢?而孫、曹兩家後代亦是無用,沒有足夠的能力治理天下。只有司馬家三代有雄心壯志,均有平定戰亂,統一天下,解救人民的能力,最終司馬炎奪去了曹氏政權,吞併吳、署,當了皇帝。我覺得此乃幸事。也許,你們會認為只有姓“劉”的才配稱帝,但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司馬炎倚着自己的才能稱帝,天下煥然一新,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這不正是一個好皇帝該做的嗎?

書中開頭便説: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司馬家族正是擁有雄才偉略,遠大志向,才能統一天下。他們並無錯,如同電影《英雄》中所表達的主題一樣:無論誰做皇帝,只有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我收回目光,離開了令人浮想聯翩的江岸,向前方走去。三國的故事仍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20

我最喜歡讀的古典讀物是《三國演義》,魏、蜀、吳三國為了爭奪天下演繹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草船借箭不但向想為難諸葛亮的周瑜一個完美的交待,還讓名為漢相的曹操白白丟了十萬支箭。

周瑜一生打了許多勝仗,卻始終鬥不過儲葛亮,弄得吳國丟,東吳招親弄假成真,還讓人笑話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諸葛亮一共三氣周瑜,弄得一個大都督臨三十六歲英年早逝,臨終前無奈地説:“既生瑜,何生亮!”

空城計是諸葛亮一生中比較冒險的一仗,諸葛亮用了2500人嚇跑了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司馬懿得知道真象歎氣説:“我怕上當,到底還是上了他的當,諸葛亮真是比我強啊!”

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曹操,但因操勞過度於五十四歲就去逝了,死前讓人按照自已的樣子造了一個假諸葛亮,司馬懿以為諸葛亮沒死嚇得往回逃,後來司馬懿知道真像後對諸葛亮欽佩不已,當地老百姓説:“死諸葛嚇跑活司馬”。

諸葛亮為蜀國兢兢業業地奉獻了一生,的確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聰明的化身,也是世人學習的榜樣。

我最喜歡的名著人物諸葛亮作文 篇21

我對四大名著中《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這兩本書印象最深刻。

《三國演義》塑造了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雙全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與崇拜的那就要數諸葛亮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吧!

想必《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這一章大家並不陌生:周瑜借曹操之手殺了曹軍水軍將領蔡瑁、張允,心中十分得意。但他又擔心這件事情騙的了別人,騙不了諸葛亮,於是派魯肅前去試探。誰知諸葛亮不僅知道蔣幹中計、曹操上當的事,還對魯肅的來意也一清二楚。魯肅回去如實向周瑜彙報。周瑜大吃一驚,心想諸葛亮真實料事如神,一定要想法殺掉他!

第二天,周瑜召集眾將領商議軍情,請諸葛亮也來參加。周瑜在會議上請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之箭,諸葛亮説只要三天就夠了。周瑜心中暗暗高興,心想諸葛亮這下死定了。

諸葛亮對魯肅説:“周瑜讓我三天之內造十萬之箭,分明是想讓我死啊,只有你才能救我一命!”諸葛亮讓魯肅幫他準備二十條船,每隻船配三十個士兵,船上用青布帷幔掩蓋嚴密,船兩邊各扎五六百個稻草人。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去取箭,魯肅很疑惑。諸葛亮傳令讓軍士把船全力向北岸進發。這時,江上大霧瀰漫,彷彿籠罩着一層輕紗。船隊悄悄駛進曹軍水寨。諸葛亮吩咐把船一字排開,就在船上擂鼓吶喊。魯肅嚇得臉都綠了,忙説:“快停!快停!曹軍要是一出來,我們都沒命了!”

諸葛亮笑着説:“放心!曹操雖有謀略,但疑心太重。他見如此大霧,擔心有伏兵,絕不會輕易出擊。”

在説曹軍突然聽到擂鼓和吶喊聲,嚇得亂作一團。曹操到江邊一看,只見大霧瀰漫,什麼也看不見,江中長長地一隻船隊,似有千軍萬馬。曹操説:“不許出擊,只用亂箭射擊。”於是曹軍一萬多將士拼命朝江中放箭,江面上萬箭齊發,好像一場大雨從天而降。曹軍越射越起勁,不一會,船上的稻草人身上插滿了密密麻麻得箭。

東方漸漸發亮,濃霧散去,諸葛亮下令開船返回。又讓船上士兵齊聲吶喊:“謝謝丞相送箭!”曹操這才明白上了當,氣得要死。

回去後,魯肅向周瑜報告此事,周瑜歎息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呀!”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非常敬佩諸葛亮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zuowen/on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