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春節習俗的作文(15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習俗的作文(15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1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七年級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説,從臘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春節習俗的作文2

今天是大年初四,按習俗我家要請家裏的親戚吃飯。這是個很好的採訪機會,我問了家裏的三奶奶和輩份比我小但年齡和我媽媽一樣大的姐姐。

我問三奶奶:“三奶奶,你能告訴我一些春節習俗的來歷嗎?”“好的,那就講講壓歲錢的來歷吧!”奶奶笑着對我娓娓道來:“從前呀,有個鬼叫壓歲,每年大年七年級,就要到村子裏來吃小孩,這一年呀,又到了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壓歲鬼又來吃小孩了,有個母親很聰明就放了些金光閃閃的銅錢在自己剛生下的寶寶的'牀頭。等壓歲鬼來到了這個嬰兒的家,準備吃這個寶寶,可是被錢的亮光照得睜不開眼,它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被嚇得逃跑了。以後,人們就學會了這種給壓歲錢的好方法,大年七年級這一天就給孩子壓歲錢用來保孩子的平安和健康。”

“姐姐,你能接受我的採訪嗎?“當然可以”姐姐疼愛地摸着我的頭。“請説説春節習俗的來歷吧”“嗯,我們説説放爆竹吧!以前,每到冬天就會有野獸在最冷的時候??大年七年級,出來找東西吃,人們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所以人們要想辦法把野獸趕走,人們發現野獸很怕特別響的聲音,又發現竹子用火燒就會爆炸,能發出巨響,於是人們就會準備很多竹子,等七年級這天野獸來就用竹子的爆炸聲把它們嚇跑。這方法十會管用,一直沿用到今,雖然現在沒有野獸,但放爆竹成為人們驅邪的習俗。”“哇!太精彩了,再來一個”“好的,我們海安每到大年二十九,做麥芽糖,等麥芽糖熬成糖昔時,就用筷頭挑些塗在灶王爺的嘴上。”“為什麼呢?”我迫不及待地問,“是讓灶王爺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務時,多説好話,嘴巴甜甜的,不能説不好的話,就用糖把他的嘴給粘住。”我和姐奶都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太有意思了!“謝謝姐姐”!

其實每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都不完全一樣,很多習俗都是很有意思的,讓我們的春節過得很快樂。

春節習俗的作文3

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有很多古老相傳的風俗,以東北來説,講究就不少。

舊時,一切辭舊迎新、祈福迎祥的慶典幾乎都集中在除夕夜舉行。全家都要換上新裝。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燭、廣陳供品,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辭歲。隨後,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了上首,晚輩們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

這頓飯是對年菜的首次品嚐,可以葷素一齊上。通常必要有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雞凍兒、魚凍兒、豬肉凍兒、豆兒醬、豆豉豆腐、芥末墩兒、辣芥菜、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

席間,老少互相祝願、兄弟間推杯換盞,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飯後,孩子們將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響,謂之“踩歲”;再將懸掛於室內、外的春燈一齊點起來,照耀着四壁的年畫和春條,室內、外一片燈火輝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黃紙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諸佛”或“百份”(天地諸神像冊),設大餅,蜜供、面鮮、果品、素菜、年糕、年飯為供品,高點金字紅燭與子午香,以表迎請諸神下界賜福。

為珍惜已逝的`歲月,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活動,謂之“守歲”。孩子們歷來是隨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圖、擲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戲人、點走馬燈,放“滴滴金兒”,“耗子屎”、“黃煙帶炮”……老太太們則坐在一起鬥紙牌、打麻將、打十胡。

娛樂中佐以鮮果、糖果、乾果雜拌兒、温樸、炒紅果、蜜餞海棠等,邊吃邊玩,盡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震徹夜空。“遍天銀花鏽,闔街硝煙濃”。家家齊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餡水餃,迎接諸神下界。

禮成後,即宣告舊歲已去,新年來臨,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莊嚴時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輩們要到堂上給長輩們叩首拜年,長輩們必給未成年的小孩兒一一引進“壓歲錢”。

最後,全家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

在百十個餃子裏,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主一年諸事順遂。

現在東北人過年,仍然保留着許多古老的傳統習俗。

春節習俗的作文4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在中國每個地方的春節習俗都不一樣,這次説一説我感受到的兩個地方的過年習俗。

今天是己亥年臘月三十日,我們稱之為年三十。這一天外面張燈結綵,家家户户都貼上了大紅福字,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家裏桌子上都擺上了各種糖果、堅果、水果和小零食,廚房裏也是雞、鴨、魚、肉各種各樣的菜堆滿了廚房的灶台。吃好中飯大家就開始準備晚上的年夜飯了,各種好吃的菜燒了一大桌,下午三點多奶奶就説要拜祖宗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神聖的環節,對已故的親人表示懷念和尊敬,擺上菜和酒、還有糕點和水果,再點上蠟燭祭拜一下,這個環節就完成了。我們吃好年夜飯就可以收紅包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一個年過下來我就成小財主了。這是我的家鄉——杭州的過年習俗。

比起杭州,我更喜歡去我外婆的家鄉——安徽過春節。除了貼春聯、掛燈籠這些一樣的,吃年夜飯都不一樣,他們那裏年夜飯最好下午三點以前吃,有些人甚至一點鐘就開吃了,我已經分不清是中飯還是晚飯了。吃好飯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外婆的手好像會變魔術一樣,她一眨眼的功夫,就把手裏的麪糰變成了餃子皮,把皮拿在手裏翻了一下就又變成了一個餃子,我太崇拜外婆了,她像一個魔術師。外婆還會在餃子裏包一個五角硬幣,她説這個餃子是幸運餃子,誰吃到可以幸運一年,當然我很想吃到幸運餃子,我思考了一下覺得胃口大的'人有很大的機率吃到,看到我吃飯用的小碗,我默默的放棄了。還有一種運氣不好的,吃再多都沒用,就説我舅舅吧!他為了吃到幸運餃子,足足吃了兩三碗,我覺得他肚子都快撐破了,結果還是沒吃到,哈哈哈……他運氣實在太差了。我爸爸就是運氣爆棚的那一個,他去過了三個春節,三次的幸運餃子都被他吃到了,所以説運氣這件事實在不好比。這個餃子環節,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還有趣味。

現在我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大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我感受到了現在幸福的生活,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我要好好學習以後報效祖國。

春節習俗的作文5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跟五千歲的中華民族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它傳承至今,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人們更是設定了不計其數的春節習俗,讓過年變得多姿多彩,更具儀式感。

而今年的春節,更是特殊。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經》,指的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飽已有餘的生活狀況。

我們現在的小康生活應該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實。

今年我過年,因為是本地人,所以不用挪窩,除了看個春晚熬到凌晨就沒啥其他事了,所以當春節一月二十五號零點的鐘聲敲響時,我依舊還是暈暈乎乎的。這就算過年了?

現在大多數人過年的儀式感基本就來自回老家、吃年夜飯、看春晚,對聯福字也沒人貼了,門神變成了防盜門,鞭炮當然也不能放,也沒人祭灶神了。

而為什麼春節的習俗在逐漸消失呢?無非就那幾個理由,社會現代化,人們的步調加快,生活繁忙,大部分人特別是年輕人經濟基礎不好,無暇顧及精神生活。

全體中華人民都在為實現小康生活努力,無暇顧及其他。但小康生活的標準除了物質上的改善之外,還包括精神上的充實。

當然對於現在的人來説,最重要的地方還是物質,等到物質上得到改善時才有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充實。

現在中國也越來越向全面小康靠攏了,城鎮基本上人人家裏都配置了一台計算機,鄉下也實現了互聯網全覆蓋,之前的家電下鄉。

從我身邊看,班級裏,不會有人沒有自己的手機,課間討論的全是遊戲小説,我們學校在剛入學的時候就人人都要交錢買學習用的平板,三千左右。

再回到春節習俗上,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再次看到鄰居門上的對聯,防盜門也是可以貼對聯的啊,春節期間的'寺廟人山人海,鞭炮就不必了。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體現的形式了,重要的是關心自己的精神生活,實現全面小康。不過春節習俗該做的還是得做吧,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過年的時候放鬆一下,要是以後春節習俗真的消失了,那就是最大的遺憾。不要現在不做,等到以後去博物館看別人演示。

最後祝賀新年快樂,武漢加油!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起來!

春節習俗的作文6

春節,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帶來了一絲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嚐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總要等到奶奶先到廚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説,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幹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着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户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後,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擀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製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裏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着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後,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七年級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説,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們仍然樂呵呵的東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一般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春節習俗的作文7

每年春節都非常多傳統的春節習俗,比如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給壓歲錢……而每年最難忘的春節習俗應該就是掃塵了,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與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這次,我與老爸“光榮”地領到了擦玻璃的任務。我們家住在4樓,我一站上窗台,立刻嚇得渾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萬丈深淵”的景象。但是,事情總是要乾的,我連忙與老爸商量了一下,他來擦“風險極大”的外面,而我,則擦我力所能及的裏面。

開始擦了,我先用沾過洗潔精的抹布擦窗户的內側,但是,由於一年沒擦了,窗户的'邊邊角角已經積了一層灰塵,我先用手指尖套着抹布,從窗户的四周邊緣用力地摳了一圈,緊接着,我把那塊布洗乾淨,再沾上一點洗潔精,開始對窗户“發起進攻”。

我用那塊濕布輕輕地擦着窗户,等到窗子上有了一點洗潔精痕跡時,我拿來一塊乾淨的乾布,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地擦拭着窗户上的污點,但是,一塊又一塊的污點向我“俯首稱臣”了,唯獨這幾塊污垢還是在窗户上,做起了“山大王”,彷彿在對我説:“哼!就你這個小孩,還想來拿下我,沒門!”我不服氣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乾布用力地擦,但是,這麼幾塊頑固的污點就是不下來,我急壞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説:“不要這麼費力,這時,爸爸窗户上抹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指甲輕輕一刮,那些頑固的污垢個個“舉手投降”了。

後面,在我與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户又幹淨得類似新的一樣。這時,媽媽在屋子裏的衞生也打掃完了,舊的也“辭”完了。望着煥然一新的房子,我彷彿看到了明年,我們每個人的運勢都寫着“勝利”。

春節習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重要性的標誌,讓我們的春節過得更加有趣,讓我們一起傳承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

春節習俗的作文8

明天就是春節了,我非常高興,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飯菜,香噴噴的點心,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我越想越高興,當晚我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腦子裏想的全是飯菜,點心、壓歲錢,還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愛的玩具

春節的早上,我第一個從牀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後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爸爸見我起得這麼早,也不甘落後,從牀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媽也陸續地起牀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麼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説:“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麼以後,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麪,我燒水。我們幹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着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還個個難看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説:“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麼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麼都應該刻苦。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裏翻江倒海了。媽媽便把餃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媽媽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媽媽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我媽剛弄好湯,我便搶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個痛快!由於吃得太快,舌頭都火辣辣的'。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目了。

啊,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啊!

點評:文章雖然語言樸實,但是文章把包餃子的過程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彷彿身臨其境。讀了文章,能深深感受到其樂融融的氛圍,快樂>幸福不就是這麼簡單嗎?

指導老師 吳以如

春節習俗的作文9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就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窗花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春節習俗的作文10

春節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例如掃塵,貼春聯,吃年夜飯,放爆竹,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掃塵日就是農曆臘月二十四,很多人肯定早就在家裏開始打掃了。這也是每年過春節的慣例,要把家打掃的乾乾淨淨,才能用全新的姿態迎接春節的到來,寓意着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紅紅火火鬧新年,喜伴春風貼對聯”為了慶祝春節兒貼的對聯叫春聯,貼春聯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每年春節一到,家家户户都在門上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春聯,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放禮花炮竹是必不可少的事兒。大人們把一串串爆竹放在門口,再拿打火機把爆竹全都點上,接着一串串爆竹“噼裏啪啦”的響個不停,放完爆竹開始放禮花。只見天空五彩繽紛,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禮花非空降落,一會兒像仙女散花,一會兒像信號發射,時明時暗,把天空點綴成鮮花的世界。放完禮花爆竹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是新年裏吃的最豐盛的一頓飯。餐桌上各種各樣的美味擺滿了餐桌,一家人圍在餐桌旁,品嚐着這些美食。其中餃子和魚是必須要有的,餃子像元寶,而且一鍋煮好多象徵一家人熱氣騰騰;於是和和氣氣,蒸蒸日上,年年有魚。在餐桌上,人們除了品嚐美食,還會有互道祝福與互相敬酒。飯後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瓜子,花生,糖果邊聊天,邊看春晚,直到天明,這是“守歲”。

年七年級清早起牀後。開門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稱為接門神。七年級這一天一般不勞動,因而有“趕忙三十夜,清閒七年級朝”的説法。

正月15是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湯圓。當然到了這一天,春節也就接近尾聲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可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11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的家鄉濰坊,也有不同的風俗。一年中,要屬春節最熱鬧了,最熱鬧的要屬準備年夜飯了。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説的就是我們吧!大年三十這天,我們都是要回農村老家的,村裏熱鬧得很,婦女們忙裏忙外清理衞生,男人們殺雞宰羊,置辦年貨。小孩子們粘着父母要這要那,新衣新帽新鞋子是一定要有的,預示着新的一年新的.面貌。大人們要忙着準備年夜飯,吃的、喝的、用的,一應俱全。炸肉丸、炸魷魚、炸藕合、炸地瓜丸整個院子裏都會聞到濃濃的香味兒,聽到熱油在鍋裏發出的“滋滋”聲,我們都會忍不住想去拿一塊嚐嚐,剛剛出鍋的肉丸外酥裏嫩,咬進嘴裏就是滿口香。

我最愛吃的就是奶奶做的年糕。我們老家幾乎家家都會在三十蒸年糕,老人説用年糕壓鍋,“年糕,年糕,年年高!”把糯米碾成糯米粉,倒在小木桶裏,軟乎乎的,有白糯米,還有黃糯米。把糯米粉揉成團,再把紅棗、豆沙擠進粉團,放進鍋裏蒸四十分鐘。“出鍋嘍”鍋蓋一掀,熱氣騰騰的年糕一個個圓滾滾地簇擁在鍋裏,濃濃的香味兒把我們小孩子饞得打轉兒!這時候姥姥會用筷子夾起一個放在小盤子裏,拿給我解饞,“小心燙哦!”好香啊!

接下來就是包水餃了,媽媽説一定要包豆腐餡的,寓意“兜福”,就是把幸福包住的意思。當然,還有我最愛吃的肉餡的。姥姥還要在水餃裏包上幾個紅棗和鋼鏰兒,誰要是吃到紅棗,就是來年“甜甜蜜蜜”,要是吃到鋼鏰兒,那就是來年“財源滾滾”,大家都想吃到,所以都搶着那些身子滾圓的水餃吃,吃到的就會和大家炫耀一下,那份兒高興勁兒甭提了!哈哈,你們吃到了嗎?

大家一起吃着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着春節晚會,聽着外面熱鬧的鞭炮聲,看着燦爛的煙花,美好的一年開始了!

不同的風俗,一樣的心情,幸福的笑容盪漾在每個人的臉上,心裏

春節習俗的作文12

進入農曆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鞦韆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遊戲。打鞦韆,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後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於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鞦韆快速飛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

整個白天,鞦韆是娃娃們的陣地,他們忽而如雄鷹展翅,欲飛藍天;忽而閉目橫坐,慢慢晃悠……喧喧鬧鬧、嘻嘻哈哈,一直到萬家燈火燦爛。

到了晚上,鞦韆又是小媳婦、大姑娘的天下了。她們打鞦韆,不吵不鬧,全都靜悄悄的。在朦朧的夜色中,只見一個個嬌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飛,留短髮的,如飛揚的馬鬃,飄逸着風采;梳長辮的`,猶如一條游魚,來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輪過一遍後,便開始玩花樣了。她們忽而兩人面對面站在橫板上,飛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張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會,鞦韆就盪到半空中,像滿弦的弓箭在飛舞;忽而,一人坐在橫板上,一人站在橫板上,這樣,坐者可以毫不用力地盡情享受,而站立者則要花費兩倍的力量使秋幹飛昇,不一會便氣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過,這種花樣多是兩人輪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

臨夏山村的正月,就這樣飛在了鞦韆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當圓圓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門口閃出一把用燁木紮成的火把,一隻只匯聚到一塊,形成一條長龍,向山頂移去,各家門口燃起火堆,歡快的人們爭先跳躍。當打火把的人們上山了,跳火堆的人們進門了,鞦韆的主人便來到秋幹邊,慢慢地提起它,抬頭瞅瞅大樹上的橫枝,兩手用力,嗖的一下,把鞦韆扔上橫枝,架了起來。月光下,樹影斑駁中,秋幹在橫枝上靜靜地歇息了。

正月十六,鞦韆的主人爬到樹上,把鞦韆卸下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就結束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13

壽縣春節習俗頗多,進入臘月,也屬農閒,家家户户都要醃製鹹雞鵝,一面備節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豐收的喜悦和對來年的祝福醃進濃濃的臘味。改革開放前經濟尚不寬裕時,羣眾詼諧地説“不吃二兩豬毛不算年”。要知道由於醃製手法有異,家家户户臘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上街趕集的羣眾更多起來。過後十來天就要“掃塵”,“要想發,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家中裏裏外外打掃一新,規整利落,人們心裏也更加敞亮起來,大多數人家整個春節的準備工作到此至少已經完成一半。

臘月廿三過小年,俗稱“祭灶”,隱北地區也有廿四過小年的,長年在外的人們多在此前回家團圓,這一天要祭灶王爺,吃白麪、麥芽糖製成的祭灶糖,大塊厚過月餅,小塊狀如彈珠,寄意請灶王爺迴天庭向玉帝多説好話,以求家庭來年殷實。有趣的.是,在壽縣農村,春節一定要把未過門的媳婦接到家裏過節,而且要給她買一身新衣服,這樣才有禮有面子,否則親家是要惱的——什麼意思,是不是不想做這門親事了!在熱鬧的籌備中,人們終於迎來了年三十,中午過後,家家早貼春聯,早鳴鞭炮,早吃團圓飯,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子夜再度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年七年級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户户燒香點燭,吃餃子,晚輩給近親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這時常有乞丐來家門旁貼財神,可不是一兩個小錢就能打發了的。八年級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親戚, “往年酒”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你來我往,一般要持續到正月裏甚至二月份。九年級送年,農村都在九年級早飯前,燒香、點燭,拜祖祭神後,將封檐錢紙、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場地上,燃火盡燒,鳴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鎮居民,多在九年級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緊,有的是熱鬧——“正月裏面都是年”,到相隔幾十裏的親戚家走走拜個年並不晚,熟人見面時還要説“過年好、恭喜發財”。

春節習俗的作文14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着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説“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七年級,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牀。吃過午飯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説“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説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説“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説“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着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春節習俗的作文15

春節是所有學生盼望的節日,但與此同時老師會留一些作文作業,你是否還在為怎麼寫作文而苦惱,以下是考試吧為大家整理搜索的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每家每户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吃年夜飯,是春節每家每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許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是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zuowen/l4gg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