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作文 >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蒙古族的民風民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作文1

蒙古族是一個生活在草原的遊牧民族,一直靠着放牧為生,他們也跟我們漢族人民一樣以食為天,十分注重飲食。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內蒙古品嚐一下那裏的特色飲食吧!

這次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在草原上無拘無束地行駛着,過了一會,只見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原來是主人們到幾十裏外來迎接遠客。我們跟着主人們向目的地緩慢地行駛着,不一會就到了幾座蒙古包前。

我們下了車與主人們握手,大家説説笑笑,不知不覺的,就進了蒙古包,大家禮貌地盤腿坐了下來,只見熱騰騰的奶茶被端了上來,這是蒙古族人民普遍飲用的飲食,是磚茶煮成褐色,倒入器皿澄清,鍋內放入幾片羊尾,加稷子米炒熟,最後倒茶,加適當鮮奶煮開,加少許的鹽。

這時,香噴噴的全羊宴被擺了上來,我目不轉睛地盯着這整隻羊肉,頓時讓人看了垂涎三尺,可是一想到我們是客人要注意禮貌,只好坐在位子上呆呆地看着這整隻羊肉。這時,有一個遊客終於按捺不住了,準備伸手去抓羊肉吃,這時作為導遊的我立馬阻止了他:“現在還不是吃的時候,蒙古民族的人民十分重視飲食的禮節,在酒宴開始之時,一般要唱着讚歌敬酒三巡。在舉行‘全羊宴’時,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蒙古族在分食整羊時,要將肥軟的羊尾獻給長者,把户胛骨獻給尊貴的客人……”當一切禮節都完畢時,早就忍不住的我們便狼吞虎嚥地大口大口吃了起來,我又對遊客們提醒道:“蒙古族的飲食講究先白後紅,白即白食,紅即肉食。蒙古人以白為尊,在宴席上要先嚐奶食品,再品嚐肉食。”遊客們聽完了話又開始吃了起來,不過他們這次是按蒙古人的吃法來吃的!

吃完了飯,主人們又端上了飯後點心,裏面有由油渣,加糖、野果做成的朱乞黑,還有蒙古族人民最愛吃的'炒米拌酸奶加“烏如莫”和白糖。

……

蒙古飲食不僅造就了其強悍剛健的體魄,而且是其粗獷豪放的民族性格的體現,形成了獨特的蒙古族飲食文化,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其中的奧妙吧!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作文2

飲食

蒙古族大多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以畜牧為主要生產方式。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時用的“美味佳餚”。遼寧遼西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耕生產,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糕等。

所謂的全羊湯,就是將新鮮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腸等下水,切成條狀,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後放上各種佐料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很受人們的喜愛,全羊湯是蒙古族的特色飲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須選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將皮剝去後放入鍋中,放入調料,進行蒸煮,可謂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餚。因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來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飲食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品嚐過的,令我們感到很新奇!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愛,是在的遊牧生活中形成的獨特衣着裝飾。

蒙古族婦女頭上的裝飾品,用寶石、金銀等製成,大多在節慶宴會上或探親訪友時使用,平時則用彩色長綢纏繞。蒙古袍兩袖長而寬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領子很高;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作為裝飾。男袍大多為藍色、棕色;女袍大多為紅色、綠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備腰帶和馬靴,這樣的着裝使男子漢顯得強悍瀟灑;女子則顯得身材苗條、矯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兩種。布靴:美觀別緻、柔軟輕便;皮靴:挺括光潔,結實耐穿。

蒙古族的服飾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嘗試過的,令我們很嚮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的稱呼。

蒙古包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搬運輕便,十分適合蒙古族人們的生活。蒙古包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卻很大;而且空氣流通,光線也很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遼寧的蒙古族人現在大多數居住在與漢族或滿族人相似的.磚木結構的屋,但是在室內的裝飾上卻有着明顯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習慣和地方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居住過的,我對蒙古族的民居的風格有着一種很強烈的喜愛!

這就是蒙古族人們日常生活的風俗習慣,因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對自己的民族有着獨特的感情!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作文3

飲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以畜牧為主要生產方式。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時用的“美味佳餚”。遼寧遼西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耕生產,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喇嘛糕等。

所謂的全羊湯,就是將新鮮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腸等下水,切成條狀,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後放上各種佐料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很受人們的喜愛,全羊湯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飲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須選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將皮剝去後放入鍋中,放入調料,進行蒸煮,可謂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餚。因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來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飲食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品嚐過的,令我們感到很新奇!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愛,是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形成的獨特衣着裝飾。

蒙古族婦女頭上的裝飾品,用寶石、金銀等製成,大多在節慶宴會上或探親訪友時使用,平時則用彩色長綢纏繞。蒙古袍兩袖長而寬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領子很高;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作為裝飾。男袍大多為藍色、棕色;女袍大多為紅色、綠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備腰帶和馬靴,這樣的着裝使男子漢顯得強悍瀟灑;女子則顯得身材苗條、矯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兩種。布靴:美觀別緻、柔軟輕便;皮靴:挺括光潔,結實耐穿。

蒙古族的服飾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嘗試過的,令我們很嚮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

蒙古包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搬運輕便,十分適合蒙古族人們的生活。蒙古包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空氣流通,光線也很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遼寧的蒙古族人現在大多數居住在與漢族或滿族人相似的'磚木結構的房屋,但是在室內的裝飾上卻有着明顯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習慣和地方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居住過的,我對蒙古族的民居的風格有着一種很強烈的喜愛!

這就是蒙古族人們日常生活的風俗習慣,因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對自己的民族有着獨特的感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zuowen/jne8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