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心得體會 >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5篇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理論學習心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5篇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

在世界體育領域裏,無論是象徵競技體育最高殿堂的奧運會,還是學校體育運動開展的班級比賽,籃球當屬必不可少的集體性項目甚或首選項目。學校體育課也把籃球教學作為重要的體育教學內容,籃球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探討提高籃球教學的有效性對於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乃至整個素質教育的實施都有重大意義。本文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與體會,試對高中籃球教學做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一、高中體育開展籃球教學的意義

高中籃球教學作為高中體育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對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高中進行籃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競爭優勢、成就感等;其次,可以讓學生掌握一門基本的運動技能,掌握到一種科學的鍛鍊身體的方法;第三,進行籃球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繁重的學習壓力中解放出來,放鬆心情,環節壓力,克服考前焦慮等,適當的.進行籃球訓練,能夠提高學生應考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來説籃球運動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加強高中籃球教學,對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關於高中籃球教學的幾點體會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學校一定要對高中學生的各種需求給予最大的尊重,指導學生依照自身的選取恰當的運動項目展開系統的訓練,加快高中生培養自己的愛好與特長,提升運動水平,增強體育素質,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中籃球教學必須按照課程標準,利用課程教學體系,逐漸提升籃球教學效果,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根本目標。

1、培養學生籃球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籃球興趣能促進學生積極加入到籃球運動。體育老師應積極瞭解學生,把握學生學習籃球課程的興趣,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想要“保持健康、獲得快樂”的意識,在籃球運動中提高“健康與快樂的意識”,通過給學生講解籃球的一般戰術,體驗快樂籃球。比如,在有關籃球戰術教學時,我抽出一節體育課作為室內課程給同學們播放一場大家都很關注的NBA籃球賽。每到關鍵之處,我會放慢播放速度,將整個投籃過程進行慢動作講解,並詳細分析了好幾個球員的投籃過程。在下次體育課的時候,我告訴同學們,“把自己當成科比”,“你就是籃球巨星詹姆斯”,隨着不斷的暗示,學生們好像獲得了一種魔力,舉手投足之間都透着一種籃球巨星的範兒,激發了學生興趣,教學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2、注重語言講解和動作示範

講解和示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初步瞭解技術動作和戰略戰術上的協作和配合,並從初步認識逐步上升到理論認識。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強化講解和動作示範的作用,突出重點,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者朗朗上口的口訣,簡單明瞭的傳授動作技巧。例如,雙手胸前傳球等動作,可以採用現有的口訣,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動作示範中,教師動作應熟練、靈活,反覆多次,並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的特點,積極發揮示範作用,幫助學生直接感知籃球運動的動作要領,理解動作的結構,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加深學生的印象。

3、教學中重視分層教學的實施

高中籃球課學生對籃球技術的掌握程度和知識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分層教學就可以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在學習中獲成功與自信。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質狀況和個性特徵進行教師指令分層,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質能力和技術水平自己選擇練習項目和難度進行學生自選分層,如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層次,層次一:以技術教學為主,簡單戰術配合為輔;層次二:以戰術配合為主,提高技術水平為輔;層次三:以規則裁判為主,糾正技術熟練戰術為輔;層次四:以街頭籃球為主,花樣籃球三人制籃球為輔。這樣就會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習的在自身的“最近發展區”。在分層教學一段時間後,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技術水平和提高幅度進行重新調整,不斷地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不斷體會運動的快感。

4、多種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籃球意識

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意識屬於內力驅動系統,對行為實踐具有一定的能動性,往往能夠發揮維持、指向、強化和穩定的功效。一是要在非常有限的籃球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籃球意識培養,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能夠把“勤學、多練、深思、善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反覆強化中不斷提高動作技能,有效增進相互配合的默契度,進而形成正確的反射性行動,為籃球意識奠定物質基礎。二是多向學生介紹籃球運動的歷史來源、發展過程、輝煌事蹟及其典型人物,不斷激活和增強他們的籃球運動情趣。三是在日常教學和課外業餘期間,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見縫插針地向學生近距離地演示一些精彩的籃球賽事,從而有效地刺激他們的視覺和心理。

三、總結

總之,身為一名高中體育老師必須始終分析與革新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在籃球課堂上讓學生體驗到籃球的趣味性,通過系統的訓練讓全體學生獲得應有的學習,逐漸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讓學生的身心獲得健康的發展。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2

大學的體育教育目標也就是指社會對於大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的要求,是以後國家棟梁整體素質提高的一個總的設想。這不是一個具體的、明確的目標。為了提高以後大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社會總體素質,每所學校都要實施一系列的有具體實施步驟並且有實際意義的教學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教學方法也就是教師傳達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包括知識、經驗等,同時,為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體魄,在身體素質方面的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並且,每所學校都要針對個體身體素質的不同來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根據國家對於人才素質的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學校應該在校內各個部門各自的教學目標引導下,使用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具體方式來教育學生。

1大學體育教學與籃球運動的關係

1.1籃球的起源籃球,這一項魅力無窮的體育運動起源於1891年,至今已經120xx年的歷史,這一項運動是從美國流傳到各個世界的。當時,這一項運動是美國一所著名國際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發明的。學校給了他一個艱鉅的任務,就是在半個月內發明一種鍛鍊學生體魄的室內運動,既不傷害學生身體,又不容易破壞體育道具,而且更適合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他根據兒時在加拿大玩過的兒童遊戲,並且根據這種遊戲方式發明了籃球這一種運動。在現代,籃球運動已經發展為一項具有靈活巧妙的技術以及變化多端的戰術相結合的競技運動。據不完全統計,基本上大學生中的80%都十分熱愛這一項體育運動,長時間從事籃球運動可以鍛鍊人的力量、耐力、速度、抵抗力等素質全面發展,並且還可以提高內臟器官以及神經中樞的功能,有益於整體身體素質提高,同時,對培養勇敢、機智、團結以及組織紀律性等品質有極大的益處。1.2大學體育教學與籃球籃球本身所帶有的特性使得它備受學生喜愛,同時也體現了其與教書育人的.學校之間高度的契合度。第一,所有的學校都是一個集體,一個大家庭,在這裏求學的學生就是孩子,學生在學校內學得知識的程度、內容雖然不同,但是,自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接受的集體主義教育是相等的。籃球是一種集體合作的體育運動,在全程都體現着團隊精神以及協同作風。在場上的每一個隊員包括替補,都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行為,要以團隊的利益為第一,要促進團隊精神。這種與學校教育的環境是相同的,都是倡導團隊合作。第二,籃球可以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籃球運動中往往要求學生有良好的體魄,並且比賽的結果也是不可預知的,所以這會大大地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好奇心,可以更好地訓練學生的競爭精神。第三,在學校中廣泛地宣傳、開展籃球比賽,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抗壓耐力,提高學生對學校的責任感以及義務感,更好地形成學生的集體主義價值觀,這就是校園籃球運動的精神意義所在。

2大學體育教育目標的變革與籃球教學教法創新

2.1教育目標的變革教學大綱中包括對學生知識方面的教學以及對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教學,也可以説在學生的學習階段,體育方面的教學對於學生是同樣重要的,體育教學大綱是衡量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體育教學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着培養的國家棟梁的種類以及質量。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部在關於體育教學方面發佈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也在全國教學大會上發表了關於學生體育教育方面的教學文件,我國的大學也都遵守着這些教育文件來對本院的學生進行培養,指導學校有關於體育教育的開展以及宣傳。促進大學生體育教學有利於大學生培養自身的體魄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這對於以後的就業等是有極大幫助的;同時,我國社會以後可利用的人才數量也會大大增加,有利於國家的經濟實力發展,提高我國在全世界的地位。2.2籃球教學教法創新1992年8月,國家教委頒佈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四部大綱——《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程教學指導綱要》。這個綱要主要確定的體育教學方面的目標就是利用合理的體育教學過程以及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過程,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能力,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關於籃球教學方面的創新分為3個大方面,即籃球運動參與目標、籃球運動技能目標以及社會適應目標。在籃球運動參與目標方面,大學生成為籃球運動的主體,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十分了解籃球運動,並且投身於實踐中,這對於他們培養自身能力有着巨大的好處。他們積極地參與關於籃球方面的運動並且形成了自覺鍛鍊的習慣,大多數都可以形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並且能夠自覺地制定有利於自身體魄的鍛鍊計劃,對於一些關於籃球方面的比賽更是有着自己的見解,這對於整個社會都有着不可想象的好處。在這一方面,戴勇、鄭玲採用了“領會教學法”進行籃球運動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籃球時融入其中,使自己成為學籃球的“主人”,可以使學的籃球技巧、知識深深地牢記在心中,同時也可以發揮出教師在教學任務中的主導地位。在籃球運動技能培養中,由於籃球自身所存在的技巧特別多也極其繁雜,所以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能時會有困難。馮守東、韓偉傑發明了在籃球技巧教學中好處特別大的“自學指導式”,在實踐中這種方法獲得廣泛的好評,並且鍛鍊的成果也顯著提高,這種方法使得學生在學習籃球技巧時更容易懂得其中的精髓,使之成為自己的籃球技能。這種方法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能科學、合理地鍛鍊自己的體魄,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掌握在應對緊急情況的處置方法。在社會適應目標方面,社會適應目標也就是指擁有良好的體育道德以及團隊精神,而且還要懂得如何正確地對待競爭和合作之間的關係。20xx年,蘭菇提出了體育合作學習這一理論,這一方法也被應用在校園籃球教學中,在使用這種方法教學籃球時,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技能的能力,更能提高個人素質水平。這種方法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習空間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經驗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籃球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再結合他人的經驗去創新,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在理解籃球技巧、知識時更簡捷、更深層次。這3方面的共同提高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自身的運動能力,並且可以使他們形成自覺鍛鍊的習慣,有利於籃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

在課改之後,課程結構發生了轉變,學生在學習所選專項運動項目時,投入的時間、精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並且現在更專業化的教學內容被融入教學過程中。籃球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自身的運動能力,並且可以使他們形成自覺鍛鍊的習慣,有利於籃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3

在閒暇期間我認真的閲讀了《聚焦課堂教學》、《課程改革實踐與探索》等幾本書,現在我來談一談讀書所獲得的一些收穫和感悟。

一、我認為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結論與過程”的關係問題。從教學角度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就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達到教學目的或者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基於此,新課程把過程與方法本身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

二、另外,我們應避免矯枉過正,由輕過程走向輕結論。如上所述,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仍然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實上,其中還涉及一個如何看待知識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功能及地位問題。因為知識構成了結論的內核,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決定了結論的科學性、正確性。我們反對將知識作為現成的、僵化的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但是這不等於説包含知識在內的正確教學結論在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我們更不能將問題簡化為新課程只要過程,不要結論,或者只顧教學過程的熱鬧,不顧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只講過程的推進,而完全無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所有上述這些觀點和做法教是錯誤的。

三、科學地看,新課程提倡重視結論的同時更重視過程的真義在於:仍應將理解和掌握知識當做重要的教學目標來看,所謂的`正確結論中仍包含諸多知識目標。但是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一點上,應當注重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聽講和記憶不是掌握知識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為知識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標的侷限,以爭取實現新課程目標的多元化,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並重,因為過程本身就包含了促進學生體驗、感悟的因素,學生的聰明才智與獨特個性正是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一句話,強調過程就意味着:掌握知識不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知識與形象的東西聯繫起來,即將生澀的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新知的體驗,從而使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4

21世紀,原有泱泱中華文明的發展源遠流長,教育理論博大精深.。當時間老人的腳步邁入21的傳統理論與教育模式需要有一個適應時代發展的全面更新。作為一個能帶領學生進入新世紀的幸運的中學教師,深深地感覺到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更新教育理念的必要和迫切。

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融合東西方教育模式,培養既具有西方人才模式特點:知識面寬、有創造力、有適應性、有獨立性、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又具有東方人才模式特點: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較高的知識深度、較強的理解水平以及統一規範和集體主義觀念的“T”型人才。過去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培養出了相當一部分的高分低能的所謂“人才”。經過對中西方人才的比較,我們發現,應吸收傳統和西方教育理論中的精華。既要肯定原有傳統理念中的優秀的'部分,又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既要認識到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又能去蕪存菁,運用“拿來主義”。這樣才能培養教育出21世紀的未來的強者,使我們的民族更豪邁地屹立於世界。

時代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有更高的師德修養、專業素養。提高師德修養要做到“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更高的專業素養不僅包括要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而且在知識結構上不再侷限於“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強調多層複合的結構特徵,還要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多層複合最基礎的層面是有關當代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紮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和技巧;第二層面是具備條件1-2門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與技能;第三層面屬教育學科類,它主要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對象、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育研究的專門知識構成。這三層面還相互支撐、滲透、與有機整合。

當今社會賦予未來的教育、教師更多的責任和權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新世紀的教育事業發展發展很快,教育工作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只有以先進的、代表我們時代的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才能使我們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中認清改革的方向,才能與時俱進。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5

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國小英語教學中,我嚴格遵循教學中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積極探索國小英語快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因此在教學中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創設語言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把握良機,運用肢體語言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國小英語課程中,創造濃郁的英語氛圍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氣氛,才會讓其不自覺地説英語。因此母語在英語課堂上儘量不見光。

國小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説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純粹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問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彙,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國小英語教學質量不佳,恐怕這是一個主要原因。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點。

二、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易理解,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在教學中,要認真授課,用情景對話,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以教學生做遊戲、唱歌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有趣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國小生自我約束力不強,在上課鈴聲響後,也不能立刻就坐好,這時候,教師需要提示:“sit down.”單説英語,學生肯定一頭霧水,教師需要在説的同時配上坐好的姿勢,學生馬上知道老師是讓我們坐好了。“Listen carefully”教師也無須用母語翻譯,在耳邊用一根手指打下圈圈即可,“look carefully”,在眼睛前做下示意,學生也馬上便能明白。請學生上台表演時,用“come here”,並用手向學生招手示意。對於上課的評價用語“great,cool,super,excellent,wonderful”等可簡單地豎起拇指......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三、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信息傳遞。

教學中教師應把國小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英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麼”,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四、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師生關係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麼權威型的師生關係應該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權威型的師生關係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係無疑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與稟賦。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有時候從孩子的眼神就能看出他們有沒有認真聽講,是否對老師所講內容感興趣。這就要求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同學們一起玩、唱、跳和做動作,課堂氣氛馬上會活躍起來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不僅引導了學生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溝通了師生的情感。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伴隨肢體語言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一旦理解,學生才會有學下去的衝動,他們才會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能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教學效果明顯。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6

本學期我擔任三,四,五,六年級四個班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嚴格遵循教學中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國小英語快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

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教學實際,我就三年級英語教學總結一下自己的體會:

三年級是學生開始真正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在英語中有這麼一句諺語: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始終讓學生在寬鬆,莊重,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語言的學習,表演,競爭和相互評價,為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現象而努力。

在教學中,第一,要認真授課,用情景對話,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以教學生做遊戲、唱歌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第二、在批改作業上,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採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其他學生的作業也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並詳細地做好批註,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複講解、分析,這樣也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大有幫助。第三、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及故事內容等。

許多英語老師或許都有此感歎: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麼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 !其實在不少英語課上,只要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例如在教學Unit2 My Family的第三課時中,我讓學生準備了家庭成員的圖片,並把全班學生分為6兩人小組,每組一個學生扮演一個外賓,我提問:如果這位學生是英國人,聽不懂中文,那麼怎麼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人?隨即學生運用上節課學習的句子This is.....來進行回答,緊接着我又問:除了上面説的,還可以怎麼介紹呢?隨即我教學了用語:Hello! That is ..... She’s… He’s… 等句型讓他們練習。然後自己扮演外賓詢問引出用語:Is this…? Who’s he/she?等,學生學習並分組練習,表演。當然,此時,我要求其餘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如此學生在課堂表演中正確掌握了有關“人”的問答用語。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對學生有切合實際的評價和鼓勵。比如在課堂上我創設了情景,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幾個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 “Well done ” “Very good” 等等,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學中用,用中學”是我們教師一直提倡的觀點。課上涉及的知識點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並讓學生體驗到被認同感和使用英語所能獲得的成功感,獲得了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在本節課中,教師實際上是“導演”,對學生提出角色體驗的要求,並通過示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學生始終帶着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去學習、理解所學的英語,由此也達到了這一堂課的教學目標。

還有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差生”,學習英語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課改給了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的壓力,唯有不斷總結、創新和反思,才會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7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這一課堂教學模式,旨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追求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的理想化課堂教學境界,從而實現提高教學效益的最終目的。“以學為主”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充分了解掌握學生“學情”後,開展的體現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教學活動;“當堂達標”是指:教師依據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科學制定學習目標,教師和學生圍繞制定學習目標,在單位時間內,為完成學習目標而組織的“教”與“學”的活動。如何能深入理解這一教學理念的精髓,更好的落實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呢?抱着這一目的,假期里加強了對這方面理論的學習,通過學習我有了以下幾方面的認識:

一、“以學定教”對學生的要求,即學生怎樣學。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即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確確實實地相信每個學生,放手讓他們自己學習,要相信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學好。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但是卻堅信這種差異是一種可以開發的資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學習指導和基本的學習條件,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學好。

首先:預習是必不可少的。預習是上課前對即將要學的教學內容進行閲讀,瞭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掌握聽課的主動權。預習是獨立學習的嘗試,對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洞察到隱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時在聽課中得到檢驗、加強或矯正,有利於提高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它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一環。因此,預習時就要找出學習新知識所需的知識,並進行回憶或重新温習,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採取措施補上,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

其次:應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預習,除了回憶或温習學習新內容所需的舊知識(或預備知識)外,還應該瞭解基本內容,也就是知道要講些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採取什麼方法,重點關鍵在哪裏,等等。預習時,一般採用邊閲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繫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或打算,以提高聽課的效率。在時間的安排上,預習一般放在複習和作業之後進行,即做完功課後,把下次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其要求則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思考一些問題,鑽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練習題或習題;時間不允許,可以少一些問題,留給聽課去解決的問題就多一些,不必強求一律。

二、教師怎樣引導和督促學生先學

由於國小生學習自覺性不強,自學能力有限,要想讓學生的.課前預習達到最佳效果,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課堂提問,課堂小測驗,課前隨機抽同學做題目等方法。為促進學生自覺主動而有效地完成自學任務,教師還應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從確立學生學習動機着眼,提出具體明確的自學要求,如具體的看書範圍、思考內容或實驗內容,要用多少時間,要達到什麼目標,自學後教師如何檢測等等。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怎麼看書,怎樣練習,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項,思考必須是獨立進行等等,並根據具體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嘗試,宜動口則動口,宜動手則動手。

三、教師應以學定教,因勢利導。

每個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認識事物,每個學生都會有他特定的學習方法。即使從以學含義來界定,有些學生的學習方法還很幼稚、不成熟,但是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這些不成熟的學習方法作為學習的一個起點,通過不斷加強指導,就能錘鍊出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情,瞭解和掌握課堂學習的動態,並面向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當前,加強學法指導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但是如何掌握學法指導的力度和增強學法指導的藝術性,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應該説啟發式教學,由淺入深式教學等都是有效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非常靈活,不拘泥於固定的程式;對學生能做到適時啟發、適度啟發,因人而異,因材而異。

四、先學後教,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布魯姆在他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一書中,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備起點。所謂起點,就是新知識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點。起點要合適,才有利於促進知識遷移,學生才能學,才肯學。起點過低,學生沒興趣,不願學;起點過高,學生又聽不懂,不能學。第二要備重點。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備課時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為中心,輔以知識講練,引導啟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講中出重點,才能使整個一堂課有個靈魂。第三要備難點。所謂難點,即數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難點和重點有時是一致的。備課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認真研究,抓住關鍵,突破難點。第四要備交點。即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溝通知識間的縱橫聯繫,形成知識網絡,教師通過習題的變式講解,使學生在做題時也能做到舉一反三,從而更有利於靈活地運用知識。第五要備疑點。即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及實際能力,找準疑點,充分準備。

總之,“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認真思考,不斷探索,怎樣做,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怎樣做,才能把“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課堂上,讓學生演繹課堂教學的精彩。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8

在世界體育領域裏,無論是象徵競技體育最高殿堂的奧運會,還是學校體育運動開展的班級比賽,籃球當屬必不可少的集體性項目甚或首選項目。學校體育課也把籃球教學作為重要的體育教學內容,籃球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探討提高籃球教學的有效性對於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乃至整個素質教育的實施都有重大意義。本文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與體會,試對高中籃球教學做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一、高中體育開展籃球教學的意義

高中籃球教學作為高中體育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對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高中進行籃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競爭優勢、成就感等;其次,可以讓學生掌握一門基本的運動技能,掌握到一種科學的鍛鍊身體的方法;第三,進行籃球教學能夠讓學生從繁重的學習壓力中解放出來,放鬆心情,環節壓力,克服考前焦慮等,適當的進行籃球訓練,能夠提高學生應考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來説籃球運動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加強高中籃球教學,對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關於高中籃球教學的幾點體會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學校一定要對高中學生的各種需求給予最大的尊重,指導學生依照自身的詳細情況選取恰當的運動項目展開系統的訓練,加快高中生培養自己的愛好與特長,提升運動水平,增強體育素質,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中籃球教學必須按照課程標準,利用課程教學體系,逐漸提升籃球教學效果,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根本目標。

1、培養學生籃球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籃球興趣能促進學生積極加入到籃球運動。體育老師應積極瞭解學生,把握學生學習籃球課程的興趣,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想要“保持健康、獲得快樂”的意識,在籃球運動中提高“健康與快樂的意識”,通過給學生講解籃球的一般戰術,體驗快樂籃球。比如,在有關籃球戰術教學時,我抽出一節體育課作為室內課程給同學們播放一場大家都很關注的NBA籃球賽。每到關鍵之處,我會放慢播放速度,將整個投籃過程進行慢動作講解,並詳細分析了好幾個球員的投籃過程。在下次體育課的時候,我告訴同學們,“把自己當成科比”,“你就是籃球巨星詹姆斯”,隨着不斷的暗示,學生們好像獲得了一種魔力,舉手投足之間都透着一種籃球巨星的範兒,激發了學生興趣,教學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2、注重語言講解和動作示範

講解和示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初步瞭解技術動作和戰略戰術上的`協作和配合,並從初步認識逐步上升到理論認識。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強化講解和動作示範的作用,突出重點,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者朗朗上口的口訣,簡單明瞭的傳授動作技巧。例如,雙手胸前傳球等動作,可以採用現有的口訣,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動作示範中,教師動作應熟練、靈活,反覆多次,並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的特點,積極發揮示範作用,幫助學生直接感知籃球運動的動作要領,理解動作的結構,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加深學生的印象。

3、教學中重視分層教學的實施

高中籃球課學生對籃球技術的掌握程度和知識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分層教學就可以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在學習中獲成功與自信。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質狀況和個性特徵進行教師指令分層,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質能力和技術水平自己選擇練習項目和難度進行學生自選分層,如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層次,層次一:以技術教學為主,簡單戰術配合為輔;層次二:以戰術配合為主,提高技術水平為輔;層次三:以規則裁判為主,糾正技術熟練戰術為輔;層次四:以街頭籃球為主,花樣籃球三人制籃球為輔。這樣就會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習的在自身的“最近發展區”。在分層教學一段時間後,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技術水平和提高幅度進行重新調整,不斷地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不斷體會運動的快感。

4、多種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籃球意識

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意識屬於內力驅動系統,對行為實踐具有一定的能動性,往往能夠發揮維持、指向、強化和穩定的功效。一是要在非常有限的籃球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籃球意識培養,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之中能夠把“勤學、多練、深思、善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反覆強化中不斷提高動作技能,有效增進相互配合的默契度,進而形成正確的反射性行動,為籃球意識奠定物質基礎。二是多向學生介紹籃球運動的歷史來源、發展過程、輝煌事蹟及其典型人物,不斷激活和增強他們的籃球運動情趣。三是在日常教學和課外業餘期間,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見縫插針地向學生近距離地演示一些精彩的籃球賽事,從而有效地刺激他們的視覺和心理。

三、總結

總之,身為一名高中體育老師必須始終分析與革新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在籃球課堂上讓學生體驗到籃球的趣味性,通過系統的訓練讓全體學生獲得應有的學習,逐漸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讓學生的身心獲得健康的發展。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9

新世紀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使我們在教育戰線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時,更感到了壓力,教育理論學習心得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在自己認真研讀以後,真的感到這一決定是非常正確的,的確如前言所説,選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國教育理論專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華,既有超前意識的思考,也有從現實出發的呼喚。作為一名教師確實應該全面掌握本專業知識及發展動向,同時還必須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師德修養。否則就很難適應新世紀的教學需求。

教師、教書育人,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創造性、複雜性、長期性和示範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教師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與心理素質等。諸項素質缺一不可,實際工作讓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質的力量,這一力量常會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我體會到你對學生付出真誠、付出了愛,學生總有被感動的時候,一旦他們從心底裏產生震撼、自發的產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時再加以引導,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覺。在讀〈新時代教師的法制觀念與師德修養〉這篇文章時,有很多感觸,更有很多收穫。“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師德的高度概括。“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德”,實踐證明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的培養學生,只有情誼厚,才能認真耐心、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熱愛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教師的愛就更加困難,所以在愛的教育中要注重藝術,掌握方法,把握時機。作為班主任我經常講做人的道理、學習的方法、集體的形成。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我深深的懂得了“師愛為魂”這四個字的涵義。

學習教育理論的一點體會 黃景高目前,公民教育存在着兩種社會現象,一是我們始終有個口號:一切為了孩子!二是又有一個社會的呼籲:救救孩子!這是兩個不相容的狀況:一方面,我們對受教育者關懷備至,以至於我們自己的生活都不重要,孩子的生活才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可能我們對受教育者關懷過度,以至於受教育者不堪負擔這樣的過度,需要從中解救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實質在於:我們對於受教育者的期望過高,一要成才,二要成聖。對每個家庭來説是如此,我們的教育體制更是如此,整個社會也是這種傾向。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都有違教育本身的規律。對於個別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來説,願意教養成為什麼樣的人才,那不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是我們實行的國民教育,國民教育應當有什麼樣的培養目的。

是每個出生在這個國度裏的人都有權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須接受的義務教育,以及此後的職業技術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專門的教育有着專門的要求,而國民教育則只有一個全面而又一般性的要求。它有兩個方面:它是全民的教育;它是最普遍要求的教育。簡單地説,國民教育是以培養合格的公民為基本目標。那麼,什麼是合格的公民?根據我國憲法對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規定,公民有人身自由的權利、人格尊嚴的權利、政治自由的權利、選舉權利與被選舉權利、婚姻自主的權利、受教育權利、財產所有與繼承權利等等,也同樣具有與此相關的公民義務。充分地瞭解,並能正確地履行這些權利和義務,就是合格的公民。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一個人接受了很多年的國民教育,甚至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滿腹經綸,卻缺乏基本的公民教養,如不知道尊重人,不知道禮貌與禮讓,腦子裏沒有法律這個弦,不知道公共場合應遵守規則,不會穿衣服,甚至不知道沖廁所等等,遑論懂得藝術欣賞。或許這個人具有崇高的理想、有愛國熱情、有集體主義精神、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有專業理論,在家裏知道孝敬父母,在工作中會順從領導,但是,他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的道理,沒有人格,行為不中規則。相反,在西方國家裏,儘管許多人並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在公共生活中不僅有教養,遵守公共道德,行事有風度,相互尊重,而且許多人還具有藝術方面的素養。

所以,出國的中國留學生,在外學習的第一課便是如何懂得基本的公共準則,學會做一個文明人,學做一個公民。有人問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先生在美國學習、工作的最大收穫是什麼,他回答説:我在美國三十年,收穫很多,但最大收穫是學會了尊重人。他的回答令人深思。在我們這個號稱五千年文明的禮儀之邦,沒有教會人懂得尊重人,這是一個歷史的玩笑。在我們處處講究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裏,我們卻要在異國他鄉學習做公民。可是,我們又不能不承認這個事實。撇開落後和農村地區不説,在國內的許多大都市裏,年青人受教育的程度已經不算低,可是我們文明程度卻不那麼高,這不能不反省我們的國民教育是否成功。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0

為了全面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更好地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理念,我國啟動了“陽光體育運動”工程,同時,“陽光體育”也給籃球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籃球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上進行改革。

一、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現狀

1.重實踐輕理論。雖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沒有理論作為依託的實踐只能是霧裏看花、水中撈月。籃球作為體育運動中實踐性比較強的一門運動,教師在傳授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理論的教學,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對籃球積累了一定的認知,在籃球學習中,也經常會忽視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常常要求教師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實踐課程的學習,而教師在很多時候都會順應學生的要求,對於理論知識的教學就會一帶而過。由於缺乏基礎的理論知識培訓,學生往往很難高效、準確地完成每一個動作,不僅學習效率低,而且經常找不出錯誤的原因。2.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陳舊。目前,我國籃球教學體制中過分強調單向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管講理論,給學生講解動作要領和示範動作,常常忽視了學生,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模仿、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然後再進行下一輪的模仿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使教授的動作不能連貫,使教學過程變得枯燥乏味,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影響老師和學生的整體發揮,這是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單一,並且僅僅停留在諸如運球、傳球、投籃等基礎技能的教學上。3.教學評價手段不合理、不科學。有什麼樣的考評體系,就會有與之相應的圍繞考核體系展開的一系列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也會有相適應的體育運動。目前,籃球教學中的考核評價機制仍然沿用傳統的統一的標準和要求,這種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忽略了學生的身體差異,也抑制了學生潛能的發揮。這種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考核方式,只能單一地對學生作出評價,不僅不能完整地評測出學生的整體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還壓抑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籃球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1.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籃球運動是一項激烈的對抗運動,團隊精神在組織作戰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學生的自我組織、協作、控制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平時的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一些簡單的實戰對抗,讓學生自由思考戰術的運用,老師作指導,從而讓學生對籃球的規則和技能有一些基本的瞭解,在練習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啟蒙式的講解,通過一些具體的對抗、教師示範等方式,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在邊學邊練中掌握籃球教學的精髓。2.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模式上,體育教師應該拋棄傳統體育教學的老模式、舊思維,積極地參與到創新管理機制當中去,採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把籃球教學的主要目標放在提高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上。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籃球鍛鍊,在課間休息時間安排學生一起觀看諸如NBA籃球運動的比賽和籃球題材的電影,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和學習籃球的興趣。課堂上除了必要的籃球鍛鍊外,教師可以合理設計一些籃球類遊戲,並與學生一起參與,教師先把遊戲的規則和要求進行説明,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創造性,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以此提升籃球教學的效果。3.改革考評體系。在對學生的考評中,要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綜合考慮課內與課外兩個方面,課內主要包括學生的到課率、體育鍛煉參與率以及參與表現;課外包括學生自主參與情況、學習熱情、參與成效等,並對積極參與並學習效果進步明顯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在評價主體上鼓勵老師、學生共同參與,發揮老師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反饋,並提供積極的建議和意見,以促使籃球教學的改革。依據“陽光體育運動”工程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籃球課程教學,必須要突出重點和導向性,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積極性,形成多元化的考評體系,充分調動學校之間的相互學習、經驗交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高校籃球教學事業在“陽光體育運動”的引導下向着更深、更高層次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最終實現“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奮鬥目標。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1

一直以來,人們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主要的依據便是“升學率”,家長們普遍對學生的期望值較高,學生和教師面臨的升學壓力很大。在這種環境下,學校的教學氣氛普遍十分沉悶,教師默默講,學生默默聽,大打題海戰,升學率也有所成效,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過重,事倍而功半。針對教學出現的問題,如何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為我們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教師的每個教學策略,不僅要考慮自己怎樣教,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怎樣學。

1、課堂教學:一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着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二以思維訓練為核心,把思維訓練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三是以教師指導為基礎,充分發揮教師引導、誘導、疏導等作用。

2、教與學的定位:一是教師角色由“主宰”變為“主導”,成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構建的幫助者、促進者;二是學生的地位由“他主”變為“自主”,學生有學習的參與權、選擇權、評價權,從被動接受知識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等於教學活動失去控制。教師正確的發揮主導作用,是充分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條件。

3、教學形式多樣化。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為學生創造參與探究的空間

(1)培養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方法產生認同,他們會把探究方法應用到各門學科的學習,改進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將對他們學會自我學習、終生學習打好基礎。

(2)在集體教學中增加個別教學形式。一是讓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展開充分、自由的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討論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指導式討論,就是教師結合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圍坐在一起,就教師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教師則不時地參與討論,或作一些提示、釋疑;也有自主式討論,就是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後,讓學生自學教材,自己發現問題,並進行自由式的討論,尋找答案。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討論題。一道好的討論題,既要緊扣教材的重難點,又能引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精心設計討論題,是一節討論課成功的前提。二是組織學習“互助組”。就是讓同座或鄰座的二至四位同學組成學習“互助組”,讓這些學生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討論時交頭接耳,商量答案,然後答問或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不僅能使學生之間增加參與學習的機會,而且可以使學生互相幫助,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生提供有效的幫助。討論中,教師要隨時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和調整溉要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又不能使討論偏離主題,要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恰當的誘導。適時的點撥,使“誘”和“思”不斷地轉化和昇華,以利教學目標的實現。

(3)進行師生易位,讓學生當小老師。教師就教材中的某個內容或某個問題,讓學生嘗試着上講台教授給其他同學,聽課的同學可以向授課的“老師”提出問題,進行質疑,教師則適時進行點撥、指導。給學生提供一個有機會説的平台,或把講台分一半給他們,在一定的形式上保障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凸顯。這樣做有利於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有利於興趣的提高,有利於科學素養的形成。同時也對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嚴謹的思維方式,培養細緻耐心的實驗操作技能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講台,傳統意義上是老師“傳經佈道”的地方,通過這一講台把大量的信息向學生髮送,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説,講台是神聖的,權威的,讓人景仰;但從學生主體參與積極學習的角度看,講台又不是老師一人獨享的,講台應該是師生這個學習共同體共有的舞台,誰都有權利在這個舞台上展示自己,發展自己。讓學生上講台來介紹對人有啟發的好題,做到精品共享;讓同學當小老師執教預習內容,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夥伴式互教互助,互相激勵;創設質疑釋疑氛圍,不斷進行思辯,感悟科學真諦;最後由老師總結,畫龍點睛,提綱挈領掌握所學知識;還有佈置作業環節,以每課一謎來拓展思維)等。這自然就涉及到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除讓學生做小老師上課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出試卷,進行自測,等等。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2

為了全面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更好地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理念,我國啟動了“陽光體育運動”工程,同時,“陽光體育”也給籃球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籃球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上進行改革。

一、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現狀

1.重實踐輕理論。雖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沒有理論作為依託的實踐只能是霧裏看花、水中撈月。籃球作為體育運動中實踐性比較強的一門運動,教師在傳授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理論的教學,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對籃球積累了一定的認知,在籃球學習中,也經常會忽視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常常要求教師減少理論課程,增加實踐課程的學習,而教師在很多時候都會順應學生的要求,對於理論知識的教學就會一帶而過。由於缺乏基礎的理論知識培訓,學生往往很難高效、準確地完成每一個動作,不僅學習效率低,而且經常找不出錯誤的原因。2.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陳舊。目前,我國籃球教學體制中過分強調單向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管講理論,給學生講解動作要領和示範動作,常常忽視了學生,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模仿、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出現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然後再進行下一輪的模仿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使教授的動作不能連貫,使教學過程變得枯燥乏味,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影響老師和學生的整體發揮,這是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單一,並且僅僅停留在諸如運球、傳球、投籃等基礎技能的教學上。3.教學評價手段不合理、不科學。有什麼樣的考評體系,就會有與之相應的圍繞考核體系展開的一系列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也會有相適應的體育運動。目前,籃球教學中的考核評價機制仍然沿用傳統的統一的標準和要求,這種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忽略了學生的身體差異,也抑制了學生潛能的發揮。這種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考核方式,只能單一地對學生作出評價,不僅不能完整地評測出學生的整體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還壓抑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籃球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1.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籃球運動是一項激烈的對抗運動,團隊精神在組織作戰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學生的自我組織、協作、控制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平時的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一些簡單的實戰對抗,讓學生自由思考戰術的運用,老師作指導,從而讓學生對籃球的規則和技能有一些基本的瞭解,在練習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啟蒙式的講解,通過一些具體的對抗、教師示範等方式,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在邊學邊練中掌握籃球教學的精髓。

2.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模式上,體育教師應該拋棄傳統體育教學的老模式、舊思維,積極地參與到創新管理機制當中去,採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把籃球教學的主要目標放在提高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上。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籃球鍛鍊,在課間休息時間安排學生一起觀看諸如NBA籃球運動的比賽和籃球題材的電影,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和學習籃球的興趣。課堂上除了必要的籃球鍛鍊外,教師可以合理設計一些籃球類遊戲,並與學生一起參與,教師先把遊戲的規則和要求進行説明,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創造性,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以此提升籃球教學的效果。

3.改革考評體系。在對學生的.考評中,要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綜合考慮課內與課外兩個方面,課內主要包括學生的到課率、體育鍛煉參與率以及參與表現;課外包括學生自主參與情況、學習熱情、參與成效等,並對積極參與並學習效果進步明顯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在評價主體上鼓勵老師、學生共同參與,發揮老師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反饋,並提供積極的建議和意見,以促使籃球教學的改革。依據“陽光體育運動”工程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籃球課程教學,必須要突出重點和導向性,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積極性,形成多元化的考評體系,充分調動學校之間的相互學習、經驗交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高校籃球教學事業在“陽光體育運動”的引導下向着更深、更高層次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最終實現“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奮鬥目標。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3

讀完此書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羣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後進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麼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説説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後,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4

今天桂嶺國小組織了教師們進行了課堂教學藝術的本質的理論學習考試。教師經過一個月對課堂教學藝術的本質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常言説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又有了新的認識。教學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實實在在地讓學生進步提高、發展、靈活。作為老師應當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課文巧妙地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着一個又一個並不簡單的學習與訓練。我個人覺得課堂教學藝術的本質還可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尊重理解學生,發展學生個性。

比如我,語文教學時既要教學生學語文,又教學生學做人。還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在文學、情感諸方面的薰陶、感染作用。好的教師的`課上就可以看到,他們都很重視孩子的個性發展,特別珍視孩子獨特的思維體驗。老師尊重了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孩子的自信與勇氣就提升了。

二、教學過程教孩子學習方法。

如今日新月異的年代,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分析、選擇、更新知識的能力,所以我們就要在教學中把結果變成過程,把知識變成智慧,讓學生多實踐,盡力使學生能將知識與生活結合。

三、教師注意語言魅力。

當老師的課上,滲透着濃厚的中華底韻,就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因為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在教師長期的“潤物細無聲”中定能豐富和積累自身的文學底藴。

四、課堂要樸實、有效。

課堂上,一個都不能少,把每個學生都看作是一個生命。自主探究與接受學習要適當融合,課堂既要有綜合性又要有獨特性,注意上出語文味。

教學理論學習心得15

數學是關於思維的學科,學生學習數學是從小就開始的。然而學好數學是很多學生頭疼的問題。因此市場上出現的如何學好數學,如何教好數學的叢書很受眾多師生的青睞。但效果不佳。那麼怎樣才能把數學學好呢?現對我校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大多數人認為:“在大學聯考的壓力下,他們在課堂上是認真聽了,也做了一定量的習題,然而在考試中依然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面對眾多的考題不知如何做起。”究其原因還是出現在課堂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只重知識的結果,而忽略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過程。應試教育的弊端之一在於不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這不利於學生建構良好的知識結構,導致的結果往往是數學基本定理、法則、公式的機械記憶,獲取的知識不能產生廣泛的遷移,缺乏遷移的知識則無法轉換成能力。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

隨着素質教育的興起,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在探索這樣的一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以人為本,授人以漁,突出創新”為理念來實施我們的課堂教學。在眾多的教學設想中正越來越多地被提倡運用探究性教學。所謂探究性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巧妙地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教學,獲取知識,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體驗,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研究科學的積極的態度,掌握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提高研究科學所必須的探究能力。進行探究性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科學的方法,培養科學的態度。

中國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接受性學習為主,其具體表現為:教師滿堂灌,唱獨角戲,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而西方近年來更強調研究性學習,尊重學生,以人為本。導致中西方培養出的人才有很大的差異。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現象,缺乏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不能接受時代的挑戰;也很難出現一些有成就的數學研究者,更不用説重大的數學發現了。因此我們的教育須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迫在眉急。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陣地,教育改革當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應結合我國的國情,努力發揮一線教師的潛能,力爭創設一種“適合我們學生實際的,適應時代發展與需求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探究性課堂教學。

事實上,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倡導“以人為本,突出創新”,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源於實踐,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離我一點也不遠,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善於用數學的眼光,頭腦去觀察紛繁複雜的世界,並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時下的課堂教學要尊敬學生的個體,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自己探究知識的形成,體會數學家發現定理的歷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因此探究性教學倍受歡迎。

如何進行數學探究性教學?

數學學科從本質而言,不能理解為眾多學科中並列的一門學科,因此數學探究性教學也應當區別於物理、化學等以實驗為主而更為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及再現規律的發現過程的探究。讓學生在對這兩種過程的認同與體驗中建構知識。

1、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好的課堂教學不再是結果的教學,而是動態的思維活動的教學。應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常言道:“問題是數學的心臟”,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往往能激活課堂,喚醒學生的'探究意識,其實,以情境創設契機,以問題為紐帶,以師生互動為特點,引導學生主動質疑、探究。作為一線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應精心設計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經歷和體驗,激發學習的興趣,探究的慾望。

總之,我們教育教學所面對的是千百萬青少年學生,教學過程應尊重學生個體,教師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課中有境”,讓學生帶着激情,帶關懸念走進課堂內外,充分發揮主體的作用,調動他們的求知識慾望,我們的教學目標才不致落空。

2、注意知識間的聯繫及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

目前的教材設計仍是以知識為中心,以學科邏輯順序為中心而組織的,結構比較嚴謹。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教材整體與每章之間,章與章之間,章與節之間,節與節之間的知識聯繫,才能打通思維的通道,現行高中教學內容,雖然早已被數學家們所論證和應用,但對學生而言,仍然是新的內容。而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則是把各類具體,明確的技能或知識點教給學生,學生得到的僅是僵死的法則與概念,提高的僅是一種機械操作能力,所以你無論怎麼講和練,都無法改變學生低能力、低素質的局面。而探究性教學則是啟發學生通過對比、歸納、分析等方法獨立完成,讓學生嘗試用數學家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探究性課堂教學更強調概念的形成過程,定理、法則、公式的提出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數學家們探究問題的歷程。在探究過程中既進行思維訓練,又進行了數學文化的育人功能。

3、精心設計例題,對知識及規律的應用進行探究

對知識及規律的應用既是知識的温習和鞏固過程,又是知識的創新過程和認識的飛躍過程,是思維中最積極活躍的過程。因此對這一過程的探究在教學中佔有不少的比例,傳統的教學方法認為:“教師在課堂上對例題進行分析講解並歸類,學生在課後做適量同類習題即可,然而效果不明顯,教過的習題仍然不會做,上課聽得頭頭是道,下課後碰到具體問題仍然糊里糊塗,因此教學中一定要改變這種被動式的學習”。

新課改倡導在教學中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主動深層次地參與。因此例題的教學目的不僅是為了解題,而要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探究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線教師應精心設計典型例題,指出探究的方向,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探究出例題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課堂教學中的例題,作為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截體,不能只是讓學生間接地從教師那裏學習解題的經驗,應讓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體驗,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瞭解數學思想方法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總而言之,數學探究性教學,指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輕鬆和諧的研究氣氛和環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去探究,去“發現”知識,感悟獲取數學知識的思想和方法。

以上只是本人對探究性數學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望同行們多多批評指正。我會更加努力去思考,去研究,去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授人以漁,突出創新”的新課改精神,努力實現課堂教學高質量、高效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xindetihui/x1zo8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