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心得體會 >

學完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

學完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完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完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

學完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1

通過新課程改革通識培訓網上一段時間的學習,有了許多新的收穫,同時也有了許多感受。培訓學習期間和同行以及專家互動交流多些,發起話題和上傳資源多些,對建立個人工作室和資源建立有很大幫助,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教學反思,用新課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評價過去的教學活動實踐。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後的教學實踐能力,使自己的教學活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標準,使自己的教學更高效。下面我根據自己的學習談一點學習心得和對未來教學的一些理解:。

一、重視教學反思、做好反思實踐

反思是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參考書中的觀點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由此產生的教育後果。在教學中要不斷反思: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直面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改善教育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育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

二、以名師為榜樣、大膽探索實踐

通過參加各類培訓也好,自己進行教學研究也好,以名師名家為榜樣,這當然也包括我身邊好多優秀的老師。他們有的課上得精彩,有的班級帶得漂亮。他們都會成為我追隨的目標,我會以他們為榜樣。把自己用心悟的教學原理通過最樸實、簡單的教育教學手段來進行實踐。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愛的教育。

三、加強責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發展,對教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個人教學水平,我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悟新課標精神,努力做好教學工作,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把學生放在首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通過這次的學習,使我在教學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對學生能給予學習上的指導,生活中的關心,認識的點撥,思想的疏導。並能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求發展、求進步的需要,並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不遺棄,不淘汰任何一個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礎。我深切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奉獻精神、高標準的師德,也需有先進完備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努力、去學習、去實踐。

學完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2

作為一線老師,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是一次革命,一場對話,一座平台,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一、課改是一次對傳統教育的革命

它打破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二、課改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

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課改應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的大事。教學從本質上説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我們常常説溝通從心開始,課改的對話就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我個人認為其內容表現為:

1、課改需要加強各校之間的對話。

“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羣策羣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羣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2、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

課改涉及千家萬户,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許多課都需要家長配合輔導,或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這次課改實驗區普遍的做法,也是課改的應有之意。我校採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麼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

3、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

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於快樂之中。

教師在對話中要注意做到: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説完。

三、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台

“科研興校”已逐漸成為廣大中國小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繫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對象,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

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參與課改實驗的一線教師應該給自己一個重新的定位,樹立科研意識。啟動課改以來我們力求通過加強課程改革的研究,達到以科研促進實驗的目的`,依據本校特色,將課改工作與“探究——發展”課題相掛鈎,以科研為先導,開展羣眾性課題研究。

因而,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台。廣大教師應增強的科研意識,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專題,進而創造出一種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形成一種教科研網絡。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抓科研,課改必將出現欣欣向榮的新層面。

總而言之,彷如一把鑰匙打開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沐浴着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學完一門課程的心得體會3

微課,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説課”和“答辯”等環節。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微課”不同於常態教學研究活動。

“微課”可以在辦公室或其他場所進行,它觀察、研究對象主要是教師的教,對學生的狀態只能作出猜測。活動的目標主要在於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培訓教學技能等。

二、“微課”的規模小、時間短、參與性強。

教師在學科組內參加活動。每人上“課”、被評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聽“課”者由其他參加者(同組教師和專業人員)組成。在活動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不僅登台上“課”,展示自己對某堂課的準備情況,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向同事、向專業人員學習,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反思、修改自己的課前備課,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三、 “微課”的反饋及時、客觀、針對性強

由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由於是課前的組內“預演”,人人蔘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課就會更加客觀。

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對於微課的錄製我覺得還有些難度,以後會繼續努力學習新的事物。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課餘時間真的要好好的充電,微課的錄製和剪輯還沒怎麼學會,將來要學的還很多。

微課程的起點可高可低,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學校,只要有網絡,有電腦,都可以學習,可以説是“人人有起點、校校有起點、事事有起點、時時有起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xindetihui/g6dz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