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心得體會 >

課堂轉型心得體會

課堂轉型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堂轉型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堂轉型心得體會

課堂轉型心得體會1

轉眼間我校的課堂轉型工作已經進行兩年多了,在這兩年多來我深深體會到了它的實效性,現對本學年的課堂轉型工作進行總結:

新課程提倡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雖然一節課可能探究的問題不多,表面上看很多東西沒講,但是學生能夠深入的來思考問題,有些問題不用你講學生可能已經自己思考出來了。當然,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我們要在方式方法上對學生進行指導,指導他們如何預習教材、如何探究問題、如何查閲資料、如何藉助網絡學習、如何小組合作、如何帶着導學案,帶着困惑走向課本,走向課堂,走向老師,走向成長。

在這種創新模式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我們的語文學科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悟,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思路,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能夠用自己的所知所學去解決問題,探索問題,而課堂,也勢必高效。

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靈感的人,不是地裏的莊稼。課堂不僅僅是老師講授知識的過程,更是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的過程。高效課堂要求教師由過去的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時候並沒有這樣做,還是習慣於給學生全方位的講授和灌輸,惟恐自己不講學生就不會。一股腦兒的把自己知道的知識、方法一步到位交給學生,可是結果往往是一個問題講了好幾遍學生都不會,不但知識學不會,三年國中下來,根本更談不上形成學科素養了。

下階段努力方向:

1、備課前多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考慮教法,課前認真做好準備,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實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創造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不斷提高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物理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

過程。課前精心備課,課後認真寫反思,記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為主體,提倡自主性學習,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猜測、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這樣的探索實驗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做到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

3、徹底改變了過去單一用分數來評價學生的方法,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如學習熱情,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等,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堂轉型心得體會2

12月29日下午,蓮都區中國小不同學科的老師在師校徐老師和曹老師的帶領下前往省城杭州進行了為期4天的學習。

幾經輾轉,終於到了省總工會學校安頓下來了。緊接着就是晚上的講座,由杭州市豐潭中學校長林久杏給我們講《課改從理性到悟性》。一聽説是講座,大家頭都大了。不過林校長結合實例,娓娓道來,讓我明白了一節真正的優質課應該是:1、符合課標,2、符合學情,3、學生在單位裏儘可能得到最優化的發展。從他的'事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儘管時間到了,學員們還是意猶未盡,希望林校長多給我們講一些,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真不愧是一次優質的講座。

11月30日,我們參加了西湖區教育系統第四屆學術節。早上是語文特級教師關景雙院長給我們講《主題式課例研修行動》。關院長經典語錄:工作立場決定學習需求,真實案例催生鮮活經驗,行動反思成就專業教師,名師就是學科的明白人。課例的觀察點:1、簡化教學目標,2、優化教學內容,3、細化教學環節。我們平時在教學是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粗略確定教學目標,對於教學內容鬍子眉毛一把抓,沒有做到一課一得,生怕説太少了。教學環節沒有明確具體的步驟,缺少主題。正如關院長所説,我們的教研多是教學事務,少有研修成分。下午的教研組建設,讓我們見識到的省城老師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本領,感歎教學手段變化之快。當我們蓮都的教師還在努力學習電子白板時,省城的教師已經運用微課了。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不學習就要落後。

12月1日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為今天終於可以進入課堂聆聽老師上語文課了。求是和家園的兩位老師雖然只有4―6年的教齡,但看着卻非常的老練,不管是課堂的組織還是學生習慣的培養都非常的有條理,符合學生的學段特點。我們聽後收益頗豐。

12月2日早上,前往杭州學軍國小紫金港校區參加“西湖區教育系統第四屆學術節之優秀科研成果推介活動”。這裏的教研組活動真正體現了“以課題帶動教研,以教研推動教研”。我們平時做課題只是單純地為了做課題,並沒有將課堂與教學結合起來,而這裏的老師以課題帶動教研,實現做課題的意義。試想,如果我們每位老師都能將課題與教研結合起來,那麼必將對我們的教學有指導意義。

四天的學習很快結束。帶着一絲勞累,帶着一分收穫,帶着一份思考,我們踏上歸程。期待下次能有機會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課堂轉型心得體會3

夜來秋雨後,秋氣颯然新。一場秋雨過後,整個濱州市更加潔淨更加清新。我很有幸參加了在濱州市實驗學校南校區舉辦的濱州市“課堂轉型――讓學習真正發生”研修活動,一天下來,感覺心靈上受到了較為強烈的衝擊,此時,靜下心來整理一下今天的學習收穫。

上午由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學習共同體研究院談楊院長先後為我們做了兩個不同主題的報告,一個是《學習共同體:為了真實學習的發生》,一個是《以焦點學生學習歷程為中心的課堂觀察》。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談院長提到的課堂上存在的“虛假學習”和“淺表學習”現象這一問題。其實這一點我們一線教師都深有體會,課堂上總有一部分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乖乖的,坐得端端正正的,一節課下來他可能什麼也沒學進去;也有一部分孩子看起來挺積極,一會兒讀書,一會兒寫字,唯獨沒有深度學習。談院長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一是教師講授速度與學生學習速度難以有效匹配。這個弊端對於我們班級授課制來説還是很難克服的,你想,一個班裏四十多個孩子的認知水平各不相同,學習能力、學習基礎更是參差不齊,你的講授速度很難恰好與每一個孩子保持在同一個頻率上,因此,我覺得我們只能是儘量多的照顧到大多數孩子的認知水平,然後對另一部分學生加以關注,要求也可以適當放低一點,讓他們也能在課堂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保障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原因其二是教學內容缺乏挑戰性和趣味性。我覺得這一點,是造成孩子淺表學習、虛假學習甚至到厭學的主要原因。這就好像是我們吃飯一樣,無滋無味的飯菜很難激起人們的食慾,天天吃難以下嚥的飯菜,人們一樣會得厭食症的。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創設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才能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原因其三:學生缺乏思考的時間,缺乏同伴的交流。的確如此,我們的課堂往往顯得過於急躁:“寫完的請舉手!”“三分鐘內看誰做得又快又對!”“快一點,再不就沒有機會了!”這樣的語言,我好像經常説,現在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太急於完成我們所謂的教學任務了?一直在急匆匆地趕着孩子們向前走,卻不曾想過停下來,抬起頭看看要往哪兒走,想一想這條路走的對不對,更無暇和同伴分享一下一路行走的快樂。於是,教師變得越來越焦慮:為什麼我講過好多遍,你總也記不住?為什麼你讀了好幾遍,還這樣磕磕絆絆?……看來,我們真需要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報告中談院長針對以上現象提出了“以傾聽為核心”的教育生態變革之路。教師只有認真傾聽孩子們的需求與內心,會給孩子們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他便能夠安心安靜的學習和思考,才有可能進行深度學習,我們的課堂才有可能變得寧靜潤澤。而讓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交流,也對我們在公開課上經常使用的小組教學提出了質疑。學習小組中的分工似乎本身就説明了人的能力是有差別的,因此就會有一部分孩子被邊緣化,因為他學習基礎不好,因為他不善於表達,於是在分工時便會有意地規避他的這些問題,派給他一些無關痛癢的`活計,慢慢的,他也就變得更加不會表達,基礎更差,甚至從而成為學困生。學習共同體中,學習夥伴之間是平等的,全員參與,彼此傾聽,相互關照,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都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就充分保障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這一點,我感覺在下午程春雨老師這堂課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程老師這一節課,從遊戲熱身開始,給學生提供了三個信息:“第一,我姓程;第二,我排行老大;第三,我有三個親人分別是:叫夏雨、餘秋雨、周冬雨。你來猜猜我的名字。”似乎只是簡單的熱身,實則教給孩子們如何提取關鍵信息。第二個小遊戲:小組活動,每人説一句話,其餘三人認真聽,記錄關鍵詞,聽完後互相握手或者擁抱。教給孩子們如何相互傾聽,如何做好記錄,如何相互照顧,這是學習共同體的形成要素。最後又進行了一個發聲訓練,鼓勵每一個孩子用能讓老師們聽得見的聲音説出自己的名字,一是讓每一個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宣佈了自己的存在,二是向孩子們傳遞着一種交際的方式,真的是獨具匠心。

接下來的課堂,並沒有以前聽公開課的那些環節,沒有激趣導入,直接開門見山;沒有檢查生字詞,直接開始學習;甚至沒有朗讀的指導、文章脈絡的分析,一直是學生根據學習單圈圈畫畫,寫想法,做批註,交流,討論。而程老師的板書更是滿滿當當,這和我見過的各類公開課、優質課還真是區別挺大的。學習單上一共設計了三個步驟:第一步:提煉信息,讓學生通過閲讀找到自己覺得有用的、有意義的信息並做好標記或是批註。第二步:提出問題,通過剛才的學習,有沒有覺得很矛盾、反常或者是很不理解,請寫下來。第三步:提升情感,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懂得了什麼。一個多小時的課堂教學,看到的是學生們不斷地積極思考,努力形成自己個性表達的樣子,先分享自己從文章中提取到的有用信息,程老師一一板書關鍵詞;然後提出疑問,程老師一一梳理板書了五個高品質問題;接下來,程老師便讓孩子們嘗試用黑板上左邊的信息去解決右邊的問題,到這裏我才恍然大悟:課前教給孩子們如何提取關鍵信息,如何做好記錄,原來是為這裏搭橋鋪路呢!方法給到了,還怕孩子們解決不了嗎?接下來孩子們的思考便逐漸深入,不得不令人瞠目結舌:“我覺得那杯濃濃的茶就是個媒介,它的出現讓作者的內心感到温暖,連接了兩個人的內心世界,才有了下文作者對掃路人的關心。”“我想掃路人每天掃一千八百多個台階,累的是身體,不累的是精神,那清新的空氣,優美的風景對老人來説那更是一種享受。”“老人熱愛生活,而他早已把掃台階當做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他也熱愛他的工作,享受他的工作,這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些語言,就是學生經過深度思考後噴湧而出的,原汁原味卻也醇厚深遠。

哦,原來,我們的課堂還可以這樣,我們的學習應該是這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xindetihui/6jx7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