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買鉛筆》説課稿範文

《買鉛筆》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買鉛筆》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買鉛筆》説課稿範文

買鉛筆説課稿1

一、講講我對教材的理解:

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商店買鉛筆情景。主題圖中已經出示了數學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我認為本課的主題圖給出的數學問題太直接,學生沒有思維的空間。因此在教學時我把主題圖進行了改進。把主題圖中袋鼠提出的數學問題改為有15支鉛筆這一條件,這樣,讓學生自己去觀察主題圖,從圖中找出有用的數學信息,再根據相應的信息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從教材提供的例題和練習分析,本課應是學習十幾減9、8的退位減法。但我認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應該是相通。只要掌握了十幾減9、8 的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學生就會自然地遷移到所有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上來。因此,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也作了調整,即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

二、談談我確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有三大一是來自學生的學習需求。即要了解學生的一般特徵,瞭解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二是來自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藴涵着豐富的科學原理,怎樣引導學生髮現並理解生活情景中藴涵的科學原理,並確定體驗目標的要素構成與邏輯關聯,怎樣引導學生將學習成果運用於生活實際,並實現體驗性目標與結果性目標的統一,這是教師在制定目標是要重點考慮的。三是來自教材的學習素材。從確定教學目標角度而言,教材的價值及其研究重點在於:1.提供學習內容的知識結構和邏輯聯繫;2.確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識結構和邏輯聯繫同學生認識特點的結合點;3.確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識結構和邏輯聯繫同學生現實生活情景的結合點。以學生的全域發展作為標準,教學目標可以分為知識技能,問題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四個方面。

依據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我對目標制定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

教學目標:

1、以十幾減9為切入點,在合作交流中學會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

2、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並運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鼓勵算法的.多樣化,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4、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以及善於交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學會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討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説説本課的教法和學法:

(一)、關於教法:

本節課屬於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展現一幅幅帶有活動情節的畫面,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裏要説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並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二)、關於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繫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聊聊我的教學設計與分析:

(一)、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當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利用好教材中的主題圖正是培養學生上述能力的良好時機。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只有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形成能力。因此,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出示教材第78頁修改後的主題圖。(如何修改我在教材分析中已經説過。)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主題圖,從中獲取有用的數學信息。

3、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我想,只有讓學生經過獨立觀察、獨立思考來獲取有用的數學信息,從而提出數學問題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才能充分暴露,主題圖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二)、根據問題,列出式子。

學生經過1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學習和長時間的培養,已經具備了根據數學問題列出式子的能力。因此學生根據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這個問題,能很快的列出式子。

(三)、討論159的算法。

本環節的教學,我安排了4個小環節:1、獨立思考15-9的算法。2、小組交流15-9的算法,教師巡迴指導。3、全班交流,教師整理板書。4、嘗試練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為什麼要安排4個小環節呢?我認為探究性學習必須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由於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對15-9的理解也就不同,只有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後一環節小組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再則,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語言組織能力差,只有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好好的想一想應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在後一環節小組交流中有東西好交流。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提倡算法多樣化和鼓勵算法多樣化的要求。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學生不同的認知方式。教學中,學生探討算法環節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經歷一個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與再創造的過程。這種探究式思考的價值遠遠大於遵循某種方法的思考價值。教學中,學生的計算方法各異,教師不急於評價某種方法的優劣,而是讓學生介紹清楚各種方法的特點,引導學生取其精華,使算法多樣化的過程成為一個探索與創新的過程。在教學中,安排小組交流環節,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提倡算法多樣化,並非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計算方法;也並不是要求學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種算法。算法多樣化應是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課標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樣化和優化,是指集體的多樣化,個體的優化。也就是説要求全體學生儘可能地多想出幾種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想到或掌握這些算法。優化是學生個體的行為,教師不能把全班同學所有的算法都優化成一個算法,這有違新課標的精神。因此,在全班交流環節,教師有意識的把學生彙報的算法板書出來,把算理大致相同的算法整理在一起,讓學生在聽與説、議與思的過程中學會算法,為以後的個體優化奠定基礎。

小組合作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難度比較大,學生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很好地傾聽他人的意見,如何讓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又是一大難題。我認為,小組合作的重點是要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提出了一些具體明確的學習任務。(見教案)

(四)、鞏固算法

這環節,我安排了3個層面的練習。

第一層是基本練習。通過本題的練習,使學生鞏固十幾減9的算理,並遷移到十幾減8、十幾減7等20以內退位減法,使學生明確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是相通。

第二層是解決問題,延伸算法。計算教學如果只重視計算技能的學習,往往比較枯燥。只有把計算教學至於問題解決中去,使學生感受到計算是有用的,是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會更感興趣。同時,利用兩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使學生感捂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第三層是摘蘋果遊戲。

遊戲是底年級兒童最喜歡的課堂學習形式。讓學生在遊戲中、玩樂中輕輕鬆鬆學知識,這不正是我們的追求。

(五)、回顧反思,總結評價。

這節數學課你學地開心嗎?你有什麼收穫?你想提醒同伴們注意什麼?

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買鉛筆説課稿2

教學分析:

這一課是學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是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以及10以內加減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後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做好鋪墊。使學生通過本課學習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從而對數學的本質產生新的領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減8的減法,並能簡單應用。

過程與方法: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探索十幾減9、減8的退位減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培養善於思考、傾聽的學習習慣,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教學重點:

1、 學會正確計算十幾減9、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

2、 理解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

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共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網絡)

第二環節:探索算法,解決問題。(多媒體)

第三環節:拓展活動,綜合訓練。(多媒體、網絡)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創設情境:“小朋友都喜歡做遊戲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打靶飛鏢的遊戲。”根據學生打出飛鏢的數量提出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就先來解決15-9= 這一問題。”由此導入新課在這裏我改變教學情景,把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買鉛筆的情景,設計成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打靶飛鏢遊戲,把遊戲搬到課堂上,讓孩子親身參與,真切地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最終這一情景設計的改變在教學反實踐中達到了課堂氣氛更為熱烈突出的教學效果。

第二環節:探索算法,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探索十幾減9、減8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1、獨立思考15-9的算法: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才能在後一環節小組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2、小組交流:這一環節根據藉助網絡的教學探討讓小組合作具體化,組內交流不流於形式,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善於思考、傾聽的學習習慣,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因此我在讓學生把準備好的算法依次説給組裏的小朋友聽的時候,提出了具體要求,交流時注意:(1)説的小朋友儘量説清楚,讓每個人都聽懂你説的意思(2)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説過的方法就不要重複等

3、全班彙報:引導學生在聽與説、議與思的互動過程中,尋找合理,簡便的算法來培養優化的意識,利用多媒體展示本課的四種重點方法,在對於是非辨別能力較弱的一年級學生給他一個思考的空間但做出正確的引導,即體現教師主導又讓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揮,最終形成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深刻理解。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練習15-8=?

第三環節:拓展活動,綜合訓練。

這一環節,是以一個小兔把蘿蔔的故事貫穿始終通過“小兔背蘿蔔” “送小兔回家” 一系列的故事發生髮展過程中進行(17-9)的基本應用訓練、拓展思維訓練等。

既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又讓他們在充滿生機與樂趣的氛圍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媒體設計思路:

多媒體整合點:利用多媒體創設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情境,一環接一環的故事,好像一集集的動畫片吸引着學生.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及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輕鬆理解新知。

網絡整合點:我請了幾位教學資深的領導、老師來幫助我審核這堂課,但由於地域、以及平時班主任工作的.繁忙我們真的很難有時間聚在一起討論,這確實讓我感到棘手,後來我利用了我們和平區教師博客進行交流研討,在這裏我發表了我的教學設計,很快得到了更多老師的回覆點評,這樣棘手的問題幾乎不成問題,而且也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後來我經過三次試教,多次網上研討,多方面改進,終於今天承載着眾多老師的智慧走到了全國大賽。

有效地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常態教學的整合:本課我選擇的不是網絡運用自如,很有網絡發揮空間的特殊課例,而是一堂普普通通再常態不過的計算教學課,而它所體現的整合作用卻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對新課標的理念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了全新的認識,極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學視野。

在此感謝組委會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謝謝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説課就到這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wxj9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