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精選8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精選8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圍繞着美麗這個中心詞,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歡迎閲讀!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精選8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興安嶺的樹多,像綠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景色作為描述重點。春天,抓住"樹木""積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來描寫;夏天,抓住"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等景物來描寫;秋天,抓住"樹葉""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來描寫;冬天,抓住"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興安嶺冬季的特點。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時,不僅抓住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而且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特點——樹木來寫,和第一部分的總述相呼應。

第一自然段概括敍述小興安嶺的特點——綠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別具體敍述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總結,首尾呼應,緊扣題目。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充滿感染力。

選編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國小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欣賞、濃霧、獻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層層、嚴嚴實實、人蔘、又肥又厚、松鼠、飛舞、寶庫等。理解"葱葱籠籠、密密層層、嚴嚴實實"等疊詞以及"抽、封、浸、獻、刮"等動詞;理解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初步學習"是……也是……"句式;學習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特色進行觀察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着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單元訓練重點是"感受風景名勝的美麗,體會作者藴於字裏行間的喜愛之情,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方法"。這篇課文是這一重點的典型範文,在本文中有許多句子用詞準確、生動形象,可以進行充分的體會。

教學難點: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特點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描寫的方法。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説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本着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語言美、景色美的特點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我採用以下方法教學本課。

1、情境教學法:因為小興安嶺地處我國東北,學生不可能親臨小興安嶺觀賞四季的美景。他們的感性認識的缺乏必會影響到理性認識的昇華,因此教學中擬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小興安嶺的距離,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動情入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

2、以讀代講法。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學中我抓住教材文字優美、情景交融這一特點,把不同形式的讀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以昇華感情,強化理解。

3、先扶後放法。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説學法

1、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比較法、發現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和參與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讚賞學生獨特的個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我特別注意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設計了以自主學習為主的"自主賞讀法""合作探究"。放手讓學生學習。

2、在教學中我準備了小興安嶺的錄像資料和四季不同景色的圖片。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突破了時間、空間、事物變化發展以及人類感官的侷限,創設了情景,拓展的教育信息的表現力,使情感薰陶、審美鑑賞得到最佳的體現。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3、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採用讀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創造的學習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識的傳授,而重在學生感悟,來增強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積累。

六、説教學過程:

本課我設計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會讀、會寫、會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重點放在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按四季變化的順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領四季的美麗和豐富的物產。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重誦讀,重感悟,重探究,重創新。整個教學,圍繞"美麗"分四步設計:初探:發現美——再探:討論美——深探:讚賞美——拓展: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探究初成。

我這樣創設:多媒體出示小興安嶺四季美麗的畫面或掛圖,教師引入課題——同學們,在祖國的東北有一座山脈叫小興安嶺。小興安嶺幾百裏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極了。瞧!這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給我們展示的就是小興安嶺的四季美景,想去旅遊嗎?你們是明媚的春天去,還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樹葉繁茂的夏天去,還是在白雪覆蓋着羣山的嚴冬去?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就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美。讓我們一直隨作者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這段話,老師充滿激情地娓娓導入,激發了探求新知的慾望。然後,我鼓勵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互相交流,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歸納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第二步:品讀欣賞,深入探究。

課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這幾段結構、寫法相似,於是,我營造了開放性的教學氛圍,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師生探究"春天美"。

鼓勵學生找出作者描寫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劃出自己認為作者用詞準確、生動的句子,再説説這些詞句美在哪裏,最後指導學生邊有感情地品讀,邊想象美景。再通過換詞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過結合實際理解了"散步""欣賞",體會了擬人句的作用。通過有感情朗讀的形式表現小鹿的快樂生活。學生在個性化閲讀中領悟到了語言文字的優美,更體現了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引導朗讀,讀出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景色,讀出對春天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2、合作探究"夏天美"。

描寫夏天的自然段,是小興安嶺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我談話引領學生進入角色: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我們再來欣賞夏天的小興安嶺。説説你感興趣的景物或理由。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代表參與全班交流。學生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到"葱葱蘢蘢""密密層層""封""浸"等詞的生動、貼切。通過生生對話,互教互學,既獲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識,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際技能,培養了協作精神。最後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餘學生想象畫面。既激活了創新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放手探究,"秋天美""冬天美"。

有了上兩部分的學習經驗,這兩部分可以放手學生獨立閲讀與學習。引導學生圍繞"説説你感興趣的景物或理由"進行思考、交流。學生自學、反饋、小結段意後再指名朗讀,讀出秋天豐收的喜悦和冬天動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圖中沒有畫出的景色,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三步:實時總結,完善美。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説説小興安嶺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引讀最後一段,使學生從總體上認識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使學生從總體上認識小興安嶺,感情得到昇華。

第四步:拓展延伸,憧憬美。

作者通過細緻觀察,抓住小興安嶺在不同季節的特點,進行生動、具體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學習本課特點寫景物的方法,觀察校園內的景物四季的變化寫一寫。

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比較簡單直觀,目的是引領學生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佈置作業:

繼續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理解新詞語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寫作和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2

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依據學段目標,我為第一課時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初步瞭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理解春天、夏天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特別是春天和夏天的美麗;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於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閲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國小語文中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並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但對剛上三年級不久的同學來説,體會文章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還處於學習和積累的階段,是他們的薄弱環節。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以讀為主,在生、本對話中感知“美麗”;抓住特點,在師、生對話中領悟春、夏美景;感情誦讀,在師、生、本互動中迸發情感。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就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多元對話中,培養他們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運用能力。

本節課,我的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環節一、森林之外看森林

對於生活在江南地區的孩子來説,他們看慣了小橋流水,楊柳依依……但對北方的原始森林卻不大機會見,很難體會原始森林的廣袤,所以這個環節我主要讓學生從小興安嶺的上空看小興安嶺,對小興安嶺有一個總的印象,然後學習第一自然,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讀出樹的多,樹的範圍廣,樹的綠,加深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樹多,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這個印象。

環節二、走進森林看

站在森林之外看小興安嶺,好一片綠色的海洋,走進這片海洋,那又是一帆怎樣的景象呢,我緊扣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嚮往,激起了孩子們的閲讀期待。這時我主要以學生的朗讀為主,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景色的段落,從森林裏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通過補充課題和朗讀,更加加深學生對小興安嶺美麗的印象。

環節三、感受春天夏天的美麗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走進春天和夏天,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文中語言文字,把握文章主旨的過程。結合本篇課文,關鍵是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入語言情境,從中受到情感薰陶。同時抓住文中用詞準確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並積累語言。

在教學這兩段時,我主要以個性化朗讀為主,讓孩子們在自己有滋有味地個性化的朗讀中領悟語言文字的優美,琢磨詞語的精妙,從而實現了與作者的心靈對話。學習春天部分時,以自由朗讀的方式學習,你學得春天的哪個景色最美,美在哪裏為主要問題,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並品詞析句。如對“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枝葉”一句中的“抽出”一詞,通過還能抽出什麼,讓學生體會這抽出這個詞的生動性。在品讀中,還可以模仿可愛的小動物的動作,姿勢,如,俯下身子喝水,側着腦袋欣賞自己水中倒影的小鹿,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的內容。學習夏天一段時則採用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以風景朗讀展示會為形式。老師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讓他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來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並對重點句創設情境,加深理解,如夏天,樹木長得葱葱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創設情境:置身在這樣一片森裏中——向前望,我們能望到什麼?只有……

向左望,我們能望到什麼?只有……向右望,我們能望到什麼?只有…… 抬頭向上望,我們能望到什麼?只有……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3

一、説理念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重視朗讀,初步感受語文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二、説教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六冊第12主題單元走進森林中的一篇主體課文,作者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課文先從整體上介紹了小興安嶺是幾百裏連成一片的綠色海洋,然後按春、夏、秋、冬的季節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最後總結性地告訴人們:小興安嶺既是一座景色非常誘人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文章用優美的詞句為我們描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想: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理解《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內容並不很難,但要透過語言文字體會並感受離他們生活很遠的小興安嶺則有並非易事。可見,如何拉近學生與小興安嶺的距離,讓學生用心感受它的美,進而在課堂中培養學生聽説讀寫能力,是上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下面談談備課時的一些具體設想。

首先明確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小興安嶺景物很多,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美麗”。因此我在引入課題時,就抓住“美麗”這個題眼,在學習可耕文地過程中,也以“美麗”為一條主線來串講。在每個季節中也是讓學生取代感受美,這樣,在學生腦海裏把零散的景物集中起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本課四季寫法大致相同,但是“春、夏”兩段特別重要,其中有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的詞句。因此,把這兩段作為教學的重點。

再次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初步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後,我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季節盡心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他們。然後以小導遊的形式請同學來介紹小興安嶺四季的不同特點,鼓勵他們大膽説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好詞好句的可以讀讀,不理解的月可以提出來問。如對“春”段中“抽出”一詞的處理採用了學生“質疑”的方法,讓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從而懂得“學必有疑,疑必有問,問才能知”道理;同時教師採用多種形式和學生一起來“解疑”,這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也是一種鍛鍊。

其三就是加強讀的訓練。在常用的幾種方法讀法以外,我主要還加入的有引讀,這是幫助學生理清關係的引讀。對於長句的學習,學生比較困難,幫助學生理清句間關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重難點的突破問題,在“春、夏”兩段中,有大量的詞句學生很難理解。要藉助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在有些環節的引導的過程中抓住中心問題,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機調整教學環節,因勢利導,如在理解“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這個難句時,不僅要藉助圖片讓學生形象地感受以下這個比喻句,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這句話不僅寫出了夏天太陽光的強烈,更説明了夏天樹木茂盛,這和前面的句子都是有聯繫的。

其次是讀的指導,課堂上讀書的時間不能少,但每一次讀的目的要明確,朗讀指導的層次要清楚。

針對文章的特點以及單元的教學訓練重點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瞭解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麗的,物產是豐富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利用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方法自主的學習課文內容

3、體會課文抓住景物特點把景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的重點為:瞭解課文描寫的小興安嶺春、夏美麗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的難點為:在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的過程中,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説教法

作者用他那詩一般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如同仙境般的小興安嶺,景色美,語言更美,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從心中體會到這種美麗。在感受祖國美麗山河的同時,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之處。為了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這一點,我特地結合學生的特點採用“體驗、探究、發現”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通過誦讀感悟、品詞句、研讀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圖、聲、樂、情中自主學習課文。

1、課前佈置預習,課上指導交流。尤其是字詞的學習和初步瞭解課文時,充分利用學生的預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精神。由淺入深來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教學活動的設計體現出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藉助課件直觀感受。通過朗讀、感悟、欣賞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運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再讀一讀”的方法朗讀和理解課文,發揮學生主動性。

3、興趣帶動閲讀,交流贏得提高。鼓勵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詞句與小組同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合作精神;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在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之後,緊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本身的特點,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讓學生邊學、邊悟、邊總結、邊創造,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四、説學法

設立“創設情境、誦讀感悟、體驗學習、自悟自得”的學法導向。

五、教學流程

(一)營造氛圍,創設情境

文章中的小興安嶺是那樣的美麗,誘人,那麼如何讓學生很快地進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之中去和作者一同感受它的美呢?我所採用的方法就是創設情境。首先在課文開始,伴着音樂,播放一段有關小興安嶺的錄像,在學生觀賞景色的同時讓學生回憶起上節課的內容,並且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自己對小興安嶺的印象,可以用一個詞,也可以用一句話。學生髮自內心的讚美會使學生很快的走進課文所要描述的景色之中。然後我再告訴學生課文中的小興安嶺有着更美的風情等待大家去觀賞,願意和老師一起啟程去觀賞嗎?這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很快的提升,主動地到課文中去尋找更美麗的景色了。另外,情境的創設不僅體現在教學開始,在教學過程在中,我將圖片,音樂、課文緊密地結合,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欣賞到精美的圖片,優雅的音樂,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始終能感受到來自小興安嶺的美麗,置身於其中,在朗讀、品味課文中的詞句時就能説出自己的感受了。

(二)品詞析句,展開想像

課文裏的優美文字向我們展現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應該使學生通過文章中的詞句充分地體會到這一點。三年級的學生正在學習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文,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來劃出使自己感受最深的詞句,並且説出內心的理解。在學生自己再讀課文之後,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都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瞭解的春天的景色。學生隨即會總結出: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一邊想一邊讀,發揮想像等辦法。等學生們明確了運用的方法後,就讓學生們自己去尋找使自己感受最深的景色去學習了。並且告訴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和夥伴分享是一種快樂的事情,鼓勵學生和同伴交流讀書感受。這樣就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文。在學生充分體會後,再進行彙報。

在描寫夏天部分的句子中,作者運用了“葱葱蘢蘢、密密層層、封、嚴嚴實實”等詞語,為了使學生準確地感受到作者用字的巧妙之處,我先讓學生觀察圖片來説説,覺得這樣的樹林怎麼樣,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學生會説出“茂盛,漂亮……”等詞,然後我再引導學生,看看課文中用了什麼詞來描寫的?在學生找出這些詞語的同時也體會到了作者用詞的精妙。這時再告訴學生,課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生動的詞語,大家一定要注意將它們找來,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指導了學生找重點詞語的辦法。類似這樣的句子還有描寫濃霧的時候,作者用了一個“浸”字、這個字比較抽象單憑圖像可能不能使學生理解到位,所以我採用了兩句對比的方法,讓學生説説兩句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學生會又一次感到在寫作時儘管只有一個字不同,卻能夠使整個句子精彩起來。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還注意適當的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夏天的野花、霧、草地秋天的樹葉、特產,冬天的雪花、動物……這些都是富有特點而又十分生動的事物,所以可以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比如問問學生夏天的濃霧和野花使你想像到了什麼景色?秋天林間的落葉使你想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冬天笨重的黑熊在舔着自己的腳掌時願意為它配音嗎?替它説説心中的想法。

總之,讓學生充分體會文章中詞語的同時展開自己的想像走出文本,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想不被束縛,説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三)以情代讀,讀中悟情

文章並沒有什麼深晦的詞語,很適合學生朗讀,但是要做到講讀結合,也就是説不能將朗讀和課文學習分開,所以朗讀的設計就藴含於課文的每段學習之中。要使學生用心朗讀,讀出發自內心的聲音,“情到濃時”自然就會讀出好文章。課文中有着燦爛的野花,可口的葡萄,歡蹦亂跳的松鼠,憨態可掬的狗熊……種種描寫都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再配以課件裏的圖片,音樂和自己的想像,學生在感受到這一點時,如果再適時地鼓勵學生:夏天的野花叢中都有着什麼樣的景色呢?你願意把這樣美麗的景色讀出來嗎?秋天的落葉是怎樣飛舞的?如果你是那片隨風起舞的樹葉,你能將那種輕輕飄動的樣子讀給大家聽嗎?冬天的小松鼠,大黑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你打算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描寫它們的句子?……這樣的問題會引導學生產生讀的願望,再採用多種朗讀方法如師生合作,小組內合作,自己練讀再到大聲地朗讀給同學聽,自己選同伴合作朗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再一次體會到文章的魅力和小興安嶺的迷人景色。將他心中的情感帶入課文中來,這樣的讀書才是真正的將自己融入課文。與此同時,我再進行適當的範讀,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和他們有相同的感受的,這樣使作者、學生、老師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營造出美妙的課堂氛圍。以上就是通過我們年級對小興安嶺這一課集體備課之後,我對小興安嶺這一課主要部分的一些設計和想法。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4

今天展示的這節閲讀教學課,是國小語文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冊第五組的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選編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興安嶺美麗富饒的同時,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本課的教學課時為兩課時,本節課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從激趣導如入手,再從細讀課文、深入讀文、總結全文幾個環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本環節主要是利用播放精美的媒體課件(美麗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等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大飽眼福,從而激發起學生審美的情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讓學生在精美的課件中欣賞到祖國美麗的小興安嶺的風光。

二、細讀課文

這個環節學生細讀課文後,結合課件,圖文結合,説説小興安嶺四季的美景,學生陶醉在美麗的圖畫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能力。

三、深入讀文

這個環節是這節課的主要環節,學生品讀、精讀美文佳句,結合美麗多彩的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媒體課件,讓學生置身於精美的圖文之中,走入畫卷細細品味美文美境,濃濃感受大自然的美。真正領會句子的含義,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全文

這個環節利用媒體課件再現本課主要內容,讓學生通過美麗的課件,大膽想象,暢所欲言,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思維能力和説話能力,也再次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佈置作業

本環節使用幻燈片展示精美的作業設置,要求學生整理積累本課的所思所得加以應用,延伸到課外拓展練習,學以致用。

本節課主要採用教法:“情景教學法”、“比較法”、“欣賞法”、“展示法”等。如:播放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變化。

本節課主要採用學法:“誦讀法”、“互動法”、“觀察法”、“歸納法”、“敍述法”、“表達法”等。如引導學生細讀、精讀課文;觀察美麗的圖畫;當小導遊,介紹美麗的小興安嶺;通過抓住每季節特點進行觀察、比較,在美讀中品析詞語的準確應用;學生表達對美麗的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上完這節課,我再次分享到使用遠程資源手段上課的喜悦。這節課,我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上課,激活了課堂,課堂氛圍輕鬆、愉悦、和諧,師生互動默契。有了這些精美的課件,我才能上好這節課。雖然,課堂容量大,但是,學生興趣濃厚,教學效果明顯;試想想,南方的孩子要領略到北國的風光,如果離開多媒體的課件,學生只能是單靠文字、圖片來想象,單調、抽象、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顯然,一節沒有使用多媒體課件和一節使用多媒體課件的課,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直觀趣味,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學習興趣高,教師輕鬆地完成教學任務,特別有利於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沒有使用多媒體教學,課堂顯得平淡,乏味,教與學都很吃力,課堂效果不明顯。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5

這篇課文作者是按照總分總的寫法,依時間順序,描述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那麼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並體會本文的寫作方法。從這節課上可以看出老師做到了吃透教材、把握目標、重難點定位準確、教學思路清晰,營造了師生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1、教者能依據課標準確確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加工處理,具有靈活性、開放性。

小興安嶺四季的景物描述形式上是相同的,如果一一講解,學生會感到乏味,結合剛上三年級學生對閲讀的理解,教者對四季的美麗教學上作了精心設計。教學"春天"部分,引導、扶學"夏天",利用已有學法再合作探究學習"秋冬"兩部分,而每部分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春天重在抓句子體會美,指導朗讀感受美,圖文結合欣賞美;夏天側重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如"封""遮""擋"等,讓學生體會到枝繁葉茂且樹木之多的特點,這樣的美景浸在晨霧之中,給人以朦朧之感,清晨過後,沐浴在陽光下的夏天,小興安嶺顯得更美了:野花爛漫、五顏六色,此時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別有一番風景已構成美麗的大花園,盡收在我們的眼底。接下來老師放手讓學生利用已有學法,帶着對美的這種追隨合作探究學習"秋冬"部分,體現了開放性。側重讓學生感受、想象、質疑。葉色相映山珍野果、白雪皚皚、珍禽異獸,給人以天逐漸冷,人的心情越發感到温暖。這裏的景美,物產豐富,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2、教學思路清晰,個性化的教學模式章顯出學生個性化的閲讀體驗。

首先創設教學情境,讓整體感知課文。直觀的圖片導入課文,讓學生自然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師簡練的語言學生整體感知小興安嶺的美景圖片加上師生的合作讀文,這些無疑不滲透着對學生的感染與激勵,然後學生帶着這種激情圍繞重點精讀探究、細讀品味,通過語言文字的優美感受到小興安嶺的美麗流淌在四季。構成了巨大的寶庫、美麗的大花園,最後自然迴歸整體,教師相機引導運用這種寫法仿寫一段文章適當拓展,作到讀寫結合、學用結合。

3、朗讀訓練更是形式多樣,行之有效。

快速瀏覽、自由讀、默讀、引讀、指名讀、指導讀及示範讀等,真正把讀書時間還給學生培養語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感悟中昇華、昇華中積累、積累中運用,作到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出個性的閲讀感受,整節課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可以説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卻有百分之百的努力,在高效課堂的不斷探索中,我們更要孜孜以求,勇於探索,真正為學生的發展着想,在我們的課堂上只要學生得到了最大的收穫,那麼我們就問心無愧。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6

一、教學分析

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散文。作者以抒情的筆調,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閲讀,瞭解小興安嶺的美麗與富饒。

2、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3、通過學文,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與富饒。

教學難點:

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掌握景物的特點。

三、學情教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在由低年識字教學向高年閲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國小語文中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對剛升入三年級的同學來説,體會文章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是他們的薄弱環節。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將文中的語句美化為形象美,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感知美景、迸發情感,使學生能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設計創新點

本節課的設計從情感入手,準確地把握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最佳時機,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感受小興安嶺一幅幅的美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説中理解,構建一個“和諧、平等、交流、激情”的課堂。

五、教學流程

重點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點及解決問題。

1、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

特級教師於漪曾説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上課伊始,我首先播放小興安嶺四季美景的影音資料,(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家鄉黑龍江東北部有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小興安嶺,巍巍的小興安嶺綿延起伏,逶迤千里;美麗的河流碧波盪漾,流光溢彩;茂密的大森林鬱鬱葱葱,層巒疊翠。一年四季都吸引許多中外遊客。)一下子就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打破時空的限制,學生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深深地吸引住了,很想馬上就來讀課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閲讀熱情。

2、利用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點。

教學時我抓住文章的重點句:(“小興安嶺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讀課文,全情投入,把握文章的主旨。

研讀“春天”。為了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特定的意境中,配樂播放了一組生機盎然的小興安嶺春季圖,(讓學生緣境察情,啟其所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春景的熱愛,再將他們引入文本,促使學生產生用聲音再創情景的強烈渴望。此時我追問:假如你是小鹿,你想説什麼呢?既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自主學習“秋”、“冬”部分。學生在自讀課文,利用文本感知、想象景色的美麗後,我再出示視頻:(秋天落英繽紛、碩果累累,冬天雪花飛舞、白雪皚皚,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狀態,將看到的、聽到的與作者所描寫的相互對照,細細品味。讓學生對小興安嶺的美“會於心”。)

3、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課文中,作者用詞準確、語言精練,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單憑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因此我利用多媒體的具象性,將抽象的詞語化為生動的形象。

如:我藉助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抽出”與“長出”的不同,(因為枝條是這樣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寶劍出鞘的動作是快速的。學生立刻體會到用“抽出”更為形象、貼切,表現出小興安嶺春天樹木長出新的枝條時的速度之快,和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在扶學“夏季”時,我又利用圖片(向學生展示小興安嶺夏天樹木繁茂,霧多、霧濃的景象,幫助學生理解“封”“遮”“密密層層”“嚴嚴實實”“浸”等詞語。多媒體的運用讓文字在學生頭腦中“活”起來,化靜為動,化難為易,使學生感受到夏季小興安嶺的美麗與神祕。)

4、利用信息技術拓展認知空間。

1、瞭解小興安嶺物產豐富。利用網絡資源蒐集相關資料,使學生了解小興安嶺物產豐富,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為了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課的結尾老師提供給學生一個小興安嶺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上,他們可以得到更多有關小興安嶺的知識。使孩子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六、教學效果

通過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學生真切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與富饒,激發了學生更加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之情。讓我們師生對語文閲讀教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深刻體會到了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魅力。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7

曹老師上的這一堂課,很有中段課堂的風格和特點,我結合自己的感受,簡單地談談體會。

1、曹老師的語言非常有感染力,營造了很好的氛圍,開課之初就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

2、本節課上,老師運用了一些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學習課文,對於這樣的文章我覺得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無論是圖片的展示還是配樂的朗讀都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

3、在課堂上,曹老師讓學生通過表演,讓課堂妙趣橫生,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穫了一份美妙的生命體。表演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自主學習方式。恰當運用表演,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和內化,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習成為一種愉悦的精神享受。比如課文中寫到:小鹿在溪邊散佈,他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着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裏的影子,在品讀這些句子時,曹老師將緊張的學習變為愉快的活動,讓學生模擬可愛的小動物的動作。在一次次的笑聲中學生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這些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另外值得商榷的地方是,教師在課堂上的問題比較多,讓教學的過程有些散碎,可以再精練些,選擇一個主問題,再進行拓展。教學的目標還應該更加明確些。教師對朗讀的指導還應該再到位些。這篇課文無論是內容還是文字都非常優美。當我第一次看到文本時,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貼切、恰當的比喻句、擬人句使文章處處充滿了感染力。如何組織學生細細品味這些好詞佳句,讓他們也有所同感呢?我認為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多次的朗讀、感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會自然而然由淺入深、由點到面,也會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引起心中的共鳴,這也就是所謂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學生初次看到文本,就可以讓他們大聲朗讀,完了之後,讓他們説説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這樣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就有了初步的瞭解。當然,這僅僅是對課文的一個整體印象,要想對語言的局部把握,還需要從品詞、析句入手,然後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這篇課文,作者在描寫一年四季美麗景色時,用詞十分形象、生動、準確。如:“夏天,樹木長得葱葱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一個“葱葱蘢蘢”、“密密層層”外加一個“封”字,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夏天樹木枝繁葉茂的特點。又如:“早晨,霧從山谷裏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裏。”一個“浸”字不僅寫出小興安嶺的霧多、霧濃,把整個森林包圍其中,而且使人感到一種朦朧美,非常生動。這麼美的畫面,應該讓學生在反反覆覆的朗讀中去感悟。用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我想,肯定會有更喜人的效果。

美麗的小興安嶺説課稿 篇8

首先説説我對教材的理解: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熱愛大自然,保護生太環境,創建美好家園”這一專題而編寫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其次,談談教學目標的設計:

根據本單元訓練重點和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17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詞語;

能力目標: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併產生更建美好家園的觀念。

第三,説説教法學法:

德國教育家蒂多惠斯説過,教育的藝術是激勵、喚醒和鼓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本課,

我採用情境教學法、語言描述法、質疑引探法、先扶後放教學法,學生採用讀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創造的學習方式,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而是“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點,綱舉目張”,來增強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

第四,説説教學程序

本課我設計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生自學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課文內容順序,學習課文第一第六自然段。現在重點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這一課時教學中主要解決第二、第三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閲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重誦讀,重感悟,重探究,重創新。整個教學,圍繞“美麗”分四步設計:發現美——討論美——讚賞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發現美

我這樣創設:同學們,我們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遊覽過北京的古老時尚,曾讚歎過黃山的奇石,曾感受過天都峯的險峻與秀美。今天,我們再一起到一個河流交錯、山巒起伏的地方去觀賞一下吧!這段話,老師充滿激情的娓娓導入,學生回憶了舊知,激發了求新知的慾望。然後,我讓學生邊聽錄音朗讀,整體感知課文,邊出示課件圖,學生聽了後,説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興安嶺實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時設疑:課文哪一句話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學生説出了最後一句。教師再沿着這條中心線索理清課文內順序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讀詞句,討論美

合作探究“春天美”、“夏天美”

教師先範讀本段,學生邊聽邊仔細觀圖,然後默讀,劃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劃出你認為作者用詞準確、生動的句子,再説説這些詞句好在哪裏,最後指導學生邊有感情地品讀,邊想象美景。再通過換詞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過結合實際理解了“散步”“欣賞”,體會了擬人句的作用。學生在個性化閲讀中領悟到了語言文字的優美,更體現了與作者心靈的對話。緊接着,我這樣小結:這段作者抓住了小興安嶺春季的特點,選取樹木、積雪、小溪、小鹿這幾種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寫了小興安嶺抽新枝、春水漲這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結,其實教會了學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實了訓練重點,為後面的學習作了鋪墊。

“夏天”段,是小興安嶺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師更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作者譴詞造句的獨具匠心!我先讓學生總結老師教學春天段的步驟(讀、劃、説、品),然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用、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到“葱葱蘢蘢”“密密層層”“封”“浸”等詞的生動、貼切。通過生生對話,互教互學,既獲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識,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際技能,培養了協作精神。然後指名學生美讀,其餘學生想象畫面,激活了創新思維。學生嘗試小結段意,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lo73w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