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有關一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有關一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説課稿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一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教材一年級下冊第71-72頁“摘蘋果”。

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及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我通過設計恰當的問題,展現不同的方法,體現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的特點,讓學生在學習計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本節課因為時間關係,我只提供了“摘蘋果”這一情境,同時在計算一共有多少蘋果的時候,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算,方法是什麼,沒有用法則一類的東西去制約學生,做到了把課堂交給學生, 鼓勵學生自己探索計算的方法,並通過與他人合作交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讓學生去自己探尋,體會算法,通過自己的構建來學會計算,這樣安排,有利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提供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並學會計算,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和方法。

學情分析:

在習慣和意識方面,學生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已經具備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這個班的孩子探究意識較強,對數學學習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但學生認知能力差異也是畢較大,發展不均勻。在知識上,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掌握了10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等計算方法,部分遷移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感到比較容易;有少部分遷移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由於學生所處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差異,所以不同層次的學生,思維方式就不可能相同,這對學生自身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尊重他們的想法。

教學目標:

1.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多樣化。

2. 讓學生經理探索,經歷,體驗和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

3. 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

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對多樣化計算方法進行優化,達到正確完成計算。

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以笑笑和淘氣摘蘋果為情境引入,在引入新課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着,在解決數學問題“笑笑和淘氣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時,在列出算式38加17之後,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麼算,而是獨立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不同的算法,感受利用多種方式解決相同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明白,一個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解決,要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來思考,同時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會使學生掌握多種辦法,對學生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在鼓勵算法多樣化的同時,引導學生對不同算法進行比較,評價,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策略評價意識。

在練習環節,我讓學生通過列豎式獨立完成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題目,教師巡視,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指導,彙報時,請一位同學發言。第二題,我就地取材,以保潔阿姨兩週工作的時間為背景,讓孩子們算一算保潔阿姨兩週一共工作了多長時間,一方面讓孩子能利用新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同時也引導孩子,要做要做一個不亂丟垃圾,愛護校園的好孩子,這樣不僅保潔阿姨不是太辛苦,同時也可以使得校園更乾淨,美好!加強了思想教學!

教學反思:

回顧這節課, 我覺得自己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是:在教學過程中善與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並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同時在課堂中採用了一些激勵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生的求知慾,鼓勵學生勇於標新立異,大膽創新。

當然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可能由於時間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比較趕,總擔心教學內容完成不了,所以對一些細節的處理上相對有點粗糙,探究的不到位,其次,就是在練習鞏固環節練習,拔高不夠!

總之,這節課應該還有很多做的不夠好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0—51頁:例5、例6、例7。

二、教材分析:

簡單的計算這節課是認識人民幣這部分的第二課時,教材在認識了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它們的十進制關係的基礎上,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教學資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

三、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達形式。

3、通過模擬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

説學情:

人民幣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國又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許多家長喜歡帶孩子上超市並讓他們在一定範圍自由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讓許多學生較早有了錢的概念,會看價格標籤,部分學生甚至有了實際購物經驗,因此,這節課設計中儘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藉助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又好又快的進行學習。

説設計思路:

1、從學生實際經驗入手, 喚醒學生的思維,把生活中的經驗轉化為知識,輕鬆突破元和角之間的換算難點。

2、創設情景,直接出示商品及價格標籤,在學生回憶平時看到的.商品價格的表示方法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通過已經知道價格表示方法的學生來帶動其他學生學習,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3、人民幣的計算離不開購物,讓學生在模擬購物的過程中完成簡單的加法計算。通過選購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付錢方法,深刻體會進率的換算,讓知識在操作中得以內化,學生學了也不易忘記。

4、教學中所設計的遊戲和購物活動,都採用2人合作方式,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帶動。

5、最後一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學會閲讀、利用教材,同時通過完成填空回憶整理本課所學知識。

説課前準備:

一、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具圖片、卡片。

二、學具準備:學生學具袋。(內裝各種面值的模擬人民幣)

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你能説説人民幣的單位有那些嗎?按質地可以分為哪兩類?

二、新課教學。

(一)聯繫生活,經驗轉換知識。

小凡喜歡吃奶糖,小賣部裏1角可以買1顆,今天媽媽給了小凡1元2角,小凡可以買幾顆奶糖?(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你是怎麼想的?(1角1顆,1元=10角,1元2角=12角,買10顆,還有2角買2顆,一共可以買12顆)

小紅的奶奶給了她一些1角的零錢,她數一數一共有12角,小紅想換成整錢,可以換成幾元幾角?(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你是怎樣想的呢?(10角=1元,12角=1元2角,可以換成1元2角)

同學們真聰明!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換錢,現在我們就來做個換錢遊戲。

教師指名一名學生配合先示範:生:你好!我有3元8角,想換成角票。師:當然可以,給你38角。你算算對嗎?生:1元等於10角,3元就是30角,再加上8角就是28角,對了,謝謝你。

師:你好!我想把我的26角零錢換成整錢可以嗎?生:沒問題。10角換1元,20角換2元,一共換2元6角。同座學生模仿做換錢遊戲。

(二)設境激趣,合作實踐學習。

談話過渡:學會換錢,老師帶大家一起去逛逛小朋友都喜歡的地方——東東超市

課件出示貨品圖片和價格標籤(例6),讓學生認一認,學生自由説自己認識的價格標籤,表示多少錢?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找到規律:小圓點左邊表示幾元,小圓點右邊第一位表示幾角,第二位表示幾分。現在一般情況下物品的價格都標到角。

遊戲鞏固:看看誰的反應快(完成50頁做一做)

把寫有價格的物品圖片和對應寫有幾元幾角的卡片發給不同的學生,拿物品圖片的學生先舉起來,拿對應的卡片的學生快速反應。全班一起訂正。

談話過渡:超市裏還有許多東西,課件出示物品及標價(例7,51頁及“做一做”內容)現在我們同座每2個同學為一組任意選購2件不同的物品,自己計算出應付的錢到“收銀台”(老師處)結帳。

學生分小組購物,老師在“收銀台”檢查每組學生的計算和拿出的錢數是否正確,對有問題的學生馬上輔導。

三、知識整理。

引導學生使用教材,複習本課學習內容。今天同學們學得真好!一節課可學了不少知識呢!同學們翻開書,看一看50頁和51頁的例5、例6和例7,你能把書上的空很快地填一填嗎?

學生看書填空後,課件出示書上50頁、51頁內容,師生一起逐空訂正,從而達到整理知識,總結全課的目的。

四、課後練習。

在家長的陪同下做一次實際購物體驗,要求自己看價格標籤,自己計算金額,自己付帳。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認識鐘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課的教學是學生在國小階段第一次接觸時間學習,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看鐘表時間的經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是二年級進一步學習半時的認識和三年級秒的認識的開始,掌握認識鐘錶和整時是國小生必備的知識。教學的本質在於幫助、激勵、引導,本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注重聯繫實際,力爭做到“思想、方法、知識、能力”的有機統一。根據教材的地位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上的數字;並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興趣。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了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這樣的目標設計使我更多的關注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確定教學重點為整時的認讀方法。教學難點為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課前準備了教學課件、鐘面模型、鐘面模型零件等大量教具。

二、説教法

教師是數學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思想,本課主要採用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學生初步感知鐘面特點的環節主要採用啟發的方法,引導學生髮現鐘面上都有些什麼,逐步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形成表象認知。在例題學習環節主要採用探究式教學法,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對比、討論出鐘面上的三個時刻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探究認讀整時的方法。

三、説學法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是單純的記憶和模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樣的理念,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後,我為了加深學生對鐘面的進一步認識,設計了學生自己製作鐘面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遇到困難的時候學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同伴,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最大的幫助。

四、説流程

1、上課伊始,我就抓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的心理特點,創設情景猜謎語,為後期學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通過回憶“在哪裏見過鐘錶”充分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我採用講練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設計了三個層次,首先讓學生觀察鐘面,充分交流,全班彙報,瞭解鐘面上有什麼,從而形成表象,再通過動手製作鐘面加深對鐘面的瞭解;其次,讓學生通過對三個時刻的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歸納出認讀整時的'具體方法;最後,為了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鞏固認讀整時的方法,安排了學生動手撥時鐘的練習。

3、鞏固練習、運用新知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於學生鞏固新知,還可以讓學生合理靈活的選擇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安排了本課的基礎練習課本86頁練習的第一題連線,和提高練習課本85頁的做一做,最後讓學生體會接近整時的“快8時”和“10時多一點”的發散練習。層層遞進,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

4、總結評價、回顧新知,通過“你有什麼收穫”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系統回顧,明確本課的知識重點和學習時應注意的問題和方法,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識。

我注重系統直觀的板書,及時的體現了知識點,便於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梳理。

總之,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不僅是課前教師設計的好,還要及時抓住課堂的生成問題,巧妙處理,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所收穫。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4

【説課稿】

在解構——建構過程中認識百數表

《百數表》這個教學內容安排在一年級學生剛剛認識百以內數的組成,會讀、會寫百以內數的基礎上,這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內的數全部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剛剛認識數時所認識的數是“獨立的”,而對數之間關聯的意識直接影響到孩子們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師適時的幫助學生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係。百數表正是這樣的好材料,因此想充分挖掘百數表中的規律,引導孩子感受數之間的關係。

由於數較多,《百數表》裏面呈現的很多規律不利於學生髮現,因此在認識百數表時必須經歷一個給百數表解構的過程。同時,100個數有規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經成為數的系統,初步顯現了十進位值制數系統的一些特性,因此又需要我們對其中的數朋友進行歸納、整理,構建數之間的關係,以使學生對百以內的數有整體的認識,這就要引領學生經歷建構的過程。也正是在不斷地解構與建構的過程中,學生對數的認識才能得以深化。

一、在解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數感

(一)解構百數表,發現數的排列規律

由於百數表有順序的把數展示出來,數在排列的過程中就呈現出很多的規律,而這些規律的呈現又是很多規律交叉進行,不利於學生觀察與發現,因此在教學中以按順序出現數隊伍的方式解構百數表:橫行、豎行、斜行,引導孩子們通過比較每一隊中的數朋友,發現數的十位與個位上的變化是與數所在的位置有關係,位置排列的有規律,數的排列也有規律。通過探尋為什麼從而深化學生對數位、計數單位的認識,感受數的神奇。

(二)解構百數表,深入認識數

沒有點的深入就沒有面的提高,沒有對百以內個別數的深入認識就沒有對百以內數的整體認識的提高。通過對個別數的深入研究,把握相同的質,幫助學生對百以內的數有新的認識。由於不同的數在表中都有各自的位置,因此從位置入手來研究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新的認識,本節課中給“35”找家時,提供了百數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實際上就為學生提供了座標軸,讓學生根據數的意義去找位置,滲透了座標的思想,深化了對數的認識。

(三)解構百數表,深度把握概念

100個數聚集在一起,有很多數具有相同的特性,出現了相應的數學概念:單數、雙數、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在教學中孩子們對數位、位數等概念非常易混,對單數和雙數只是一種淺顯的認識,還沒有把握其根本的特點,因此本節課中利用給數照相的環節,通過分類的方式解構百數表,“分類活動的一個重要作用,既是為相應的數學抽象提供必要的基礎。”因此學生概括得很簡潔:個位上是1、3、5、7、9的數是單數……他們把握了這些概念的特徵。

解構有分析的意思,解構百數表,目的在於排除干擾,深入對個體的把握,從而深度認識百以內的數。

二、在建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數感

百以內的數是數系統中的一部分,是一個小的系統,因此只解構是不夠的,還要帶領學生不斷地去建構,幫助學生對這個小系統乃至大的數系統有整體的把握。

(一)在找位置的過程中,建構數之間的關係

每一個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時也是數系統當中的一員,它們之間有着非常廣泛的聯繫,而兒童“所知道的的數是孤立的,就像在學會説流利的句子之前所學的生詞一樣。”這也正是孩子們數感弱的原因。百數表“不僅呈現個別數,而且為説明數在邏輯結構中的聯繫方式提供了豐富的圖形。”2因此本節課通過為數找家的環節,引導學生通過為數找位置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感受關係的多樣,從而培養學生“數之間有關聯的意識”,2進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二)在指揮數站隊的.過程中,感受數的無限

在學生已經構建了數之間關係的基礎上,應該引導學生感受十進位值制數系統的一些特性,進一步加強整體感知,因此在課的最後,通過指揮數排隊把百數表變形為數軸,在數軸上進一步感受數之間的相對大小關係,感受兩數相差得越多,離得越遠,相差越少,離得越近,從而形象化的感知數之間的相對大小關係,同時通過數站隊永遠站不完來形象的感受數的無限。

這樣對百數表不斷地進行解構使得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是深入的、不是膚淺的;幫助學生不斷地建構,使得他們所認識的百以內的數是結構化的、整合的,不是零碎的、隻言片語的。通過解構,深化認識,通過建構,整體把握。

這節課一直在和數做遊戲,課中賦予數人的特性,淘氣、可愛、有靈性,同時又需要幫助,以激發學生對數的情感,使學生感受數的可愛、感受百數表的神奇,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生上數學課就成了享受。

【教學設計】

一、引入

師:百數表中來了幾隊數朋友,你知道每一隊缺了哪些數?説説為什麼?

師:如果老師請你在百數表裏找十位是8的數,你到哪兒去找?

師:如果老師請你找個位是8的,你到哪兒找?

師:這些數裏都有8,8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師:表示的意思不一樣,它們的位置也不一樣。

二、研究與討論

(一)引導學生在給數找家的過程中感受數之間是有關係的

1.根據提供的一行一列為數找家,滲透座標思想。

2.區分不同數位的意義。

師:你看它們都想住在這個格子裏,你覺得誰應該住?(學生討論)

3.根據百數表中無序排列的數,為數朋友找家,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係。

師:原來的這些數朋友説我們也要出去玩了,這次你還能幫它們找家嗎?

(二)根據數所在的位置猜數

1.根據位置來猜數,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這些數朋友們也出去玩了,你還能為數朋友找家嗎?

這個時候有一個數悄悄地來了。

師:它找到自己的家了,你知道這個數是多少嗎?怎麼想的?

2.為照片上的數找家,教給學生方法。

師:這個時候又回來了一位數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生:想。

師:這次請一位神奇的攝影師來告訴你們,他正在給百數表照相,正好照到了這個數,它是誰?

師:這張照片上還有哪些數朋友藏起來了?

師:為了獎勵大家,攝影師説了,我們再照兩張,想看看照片嗎?

生:想。

師:這個照片可與眾不同,缺不缺數朋友?快來把這些數朋友找出來。

(三)通過分類活動,對百以內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昇華學生的已有認知

1.按單雙數分類,深化學生對單雙數的認識。

師:這些數朋友説攝像師要給我們照相,我們都回來了。

出示百數表:

師:這個時候攝影師説,太多了,你們得變個隊形我才能給你們照,你們能幫它們變隊形嗎?你們只要喊一二變,他們馬上就變,準備好了嗎?

生:一二變。

動畫

師:站成了兩隊,它們站得有道理嗎?什麼樣的數是單數呢?

2.按位數分類,明確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的概念。

師:這時候攝影師説了,1~9出列,100出列,我要分別給你們照一張。

師:你們明白攝影師的心思嗎?攝影師是怎麼想的?

3.從百數表變化成數軸,引導學生感受數的無限。

(1)通過整十數變隊形,感受數的無限性以及等距性。

師:現在有一列數朋友説它們要單獨照一張,是誰呢?

師:因為這條線沒完沒了,怎麼辦?用箭頭表示:一直排下去吧。

師:現在我們為這些數都找到家了。你們看,從10到20,從20到30,從30到40,它們之間的距離怎麼樣?

生:都一樣。

師:為什麼它們之間距離就一樣長?

生:因為他們的十位是1、2、3、4、5、6、7、8的,一個比一個多10。

師:都多10,所以它們距離就是一樣的。那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問10前面的這個家是誰的?

生:0。(課件補充0)

(2)通過給數找家的遊戲,進一步滲透兩數的大小以及相對位置之間的關係。

師:這個時候又跑來了一行數朋友,咱們讀讀。

師:你們説它們的家在哪兒?

師:小於60的數朋友住在哪兒?

師:這些數朋友的家離60的家一樣近嗎?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的第一課時。這是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是學習人民幣計算的基礎。

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主題圖提供了三種生活場景,揭示了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幣,使學生對我國法定貨幣有一個整體的瞭解。例2通過換錢活動梳理元與角,角與角之間的換算關係,歸納出主輔幣之間的進率,為後面學習人民幣的計算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a.學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方法和較豐富的使用經驗,但是缺乏對人民幣清晰、系統的認識;對人民幣的附加價值缺乏瞭解。瞭解主輔幣之間的十進關係,但沒有上升到知識重點的高度。有購買經驗,但在支付方式和購買方案上欠靈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經歷,但指向、方法不明確。

c.有較強的觀察興趣,但是觀察角度不夠寬泛,深度欠缺,學生髮展水平差距較大。

d.有較強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達意願,但是傾聽意識模糊,小組學習效率有待提升。

三、設計理念

a.新的課程改革提出:數學知識中要加強社會內容,加強社會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使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學。本節課在課堂上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c.“大班教學小班化”自主發展行動研究理念。

四、説教法:

1.從生活出發,創設情境,感受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a.課一開始我就通過主題圖讓學生回憶自己的購物經歷,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購物經驗,將數學融入現實生活當中,使學生感到數學是親切的,是現實的,是觸手可及的,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b.在理解元、角、分關係的過程中,我創設了購物情境,讓學生幫我取出1元錢,通過交流各種不同的取法,使學生明白1元=10角。

c.換錢遊戲:通過師生互換,生生互換,使學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間簡單的換算。

d.實踐活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於是我設計了“小小超市”購物活動:通過模擬購買不同價格,不同品種的物品,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使學生體會到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

2.人人蔘與,發揮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a.在認識人民幣這一部分中,人人蔘與認知,讓學生感受這部分知識的重要性。

b.在換錢遊戲和實踐活動中,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形式,此時學生的課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張揚,而教師成為了學生的合作者、指導者。

3.在活動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

a.在導入部分中,“存零花錢”這一環節滲透了讓學生保管好錢,積少成多,存零花錢可以用來買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給災區的小朋友,獻愛心等。

b.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引出“國徽”,國徽是國家的標誌,教育學生要愛護它,不要損壞它。

c.在模擬超市過程中,滲透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用過錢後洗乾淨手,並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五、説教學流程

根據新課標理念和“大班教學小班化”自主發展行動研究理念,我設計了由淺入深的分層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第一層:認一認,感知人民幣的種類繁多

第二層:分一分,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第三層: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係

第四層:換一換,體驗人民幣之家按的內在聯繫

第五層:買一賣,感受人民幣的商品功能

第六層:説一説,提高認識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中的內容。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知道口算時“要個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相加”,同時也較熟練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之後教學的這些都為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奠定了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説學生

一年級下期的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並且會用多種方法計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本班孩子在學習中對自己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收集數學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能積極參與操作、觀察等數學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説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進行正確計算。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意識,激發數學興趣,發展數學思維。

四、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理解進位原理,提高計算能力。

五、説教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情景教學法、操作實驗法、發現法成為了我本節課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六、説學法

一年級的孩子在數學學習中,他們更喜歡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形象具體的直觀操作,豐富多彩的遊戲來吸引他們的注意,激起他們參加學習活動的熱情,孩子們在本節課中通過操作實踐、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

七、説教學過程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一論述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勵因素,讓孩子明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並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以此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願望和動機。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情景圖

課本中例1的情景圖呈現的是帶孩子們遊玩的情景,接着帶孩子摘蘋果,我認為這樣處理的好處是讓孩子在情景中,自然地複習舊知。接着讓學生説出243,你是怎樣算出來的?然後讓學生觀察遊樂場兩位小朋友為大家準備礦泉水這個圖,讓學生提出問題,並且嘗試計算,詢問孩子:249到底是不是等於33,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相信大家學過之後,就能很快算出249等於多少。然後板書課題,引出了新知。這樣的設計既為今天的學習作了鋪墊,又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一年級的孩子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而這一數學知識的抽象概括性與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而教學手段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孩子們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在操作實踐,觀察分析的活動中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

小朋友們,你們想去遊樂場嗎?(想)那就跟我來吧。你們看,這是遊樂場。這裏有魔天輪,這裏有蹺蹺板樂園,還有划船樂園呢。咦,一羣小朋友在樹下幹什麼?我們去看看吧。原來樹上掛了又大又紅的蘋果。你們想摘嗎?(想)那好吧。先來摘這個蘋果。(挑學生口算,摘蘋果)師:對不對呢?(對)全班來,好真棒!(對了)

誰能告訴老師243,你是怎麼算的呢?(先算43=7,7再加20等於27)對不對?(對)真好!在遊樂場裏,有兩位小朋友正在為大家準備礦泉水。

箱子裏有24瓶礦泉水,又買來了9瓶,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非常好!誰會列算式?(249=33)你們

説等於幾?(33)到底249是不是等於33,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相信大家學過之後就能很快地算出249等於多少?你們有信心嗎?(有)

(二)操作實踐探索算法

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了3個教學活動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1、擺小棒

左邊擺上24根小棒,右邊擺上9根小棒,你能用小棒算出得數嗎?

孩子遇到了249個位相加滿十這個新問題,該怎麼處理?接着同桌交流擺小棒的方法。

然後請孩子説説自己的擺法,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可能會出現這樣一些擺小棒的方法

(1)先把4根和9根合起來是13根,從13根裏拿出10根捆成一捆,20根和13根合起來是33根

展示算法

249=33

204

13

(2)從9根裏抽出6根放在4根那裏,捆成一捆,20加10,再加3就是33根

展示算法

249=33

63

30

(3)把24分成23和1,1和9湊成十

展示算法

249=33

231

10

(孩子們通過擺小棒自主探究解決了遇到的新問題,建構了數學知識的意義,接着又讓他們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共享學習成功的喜悦,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枯燥的計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形象直觀了.)

這一環節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好機會,並且充分的發揮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及時快捷的優勢。讓課堂成為展示思維過程的平台,成為學生積累財富、資源共享的“加油站”

我儘可能地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讓孩子在知識的建構中,理解並形成數學的思考,這種數學化的思想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

2、總結

好,下面同學們把小棒收進袋子裏,動作快一些。同學們,24加9,剛才大家想了幾種算法?(3種)

教師歸納第一種算法。我們看第二種算法是把幾湊成十(真棒,把24湊成十)第三種算法是把幾湊成十?(9)在這3種算法裏,你覺得哪一種算得很快?(第3種,因為……)(我喜歡第1種)有沒有人喜歡第2種?(我喜歡第二種)

在這3種算法裏,有先算出整十,也有先湊成整十的,為什麼都有整十?(因為用整十加起來好計算)

3、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下面,我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問題。

(1)出示課件:遊樂場有一些蘑菇,左邊有35朵蘑菇,右邊有7朵蘑菇。你們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誰會列算式?(357=42)對不對?(對)真棒!誰能

告訴我你是怎麼算的?(我是把35分成30和5)很好,還有其它的算法嗎?(――)還有嗎?(——)哦,非常好。掌聲表揚。

(2)出示課件:下面我們去蹺蹺板樂園。有18人在蹺蹺板樂園裏玩,又來了8人,一共有多少人?誰會列式?(188=26)對嗎?表揚一下。

(3)出示課件:下面我們去划船樂園。划船樂園裏有手划船9條,天鵝船56條,一共有幾條船?誰會列式?(569=65)誰能告訴我,你是怎麼算的?

(4)好,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的知識在書上的62頁,大家打開書看一看例2。好,請拿出筆,認真地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題。做好的同學請坐正!做好了嗎?(做好了)我們對一下答案。(對)全班同學鼓掌,祝賀自己。真好!

(5)好,小朋友們趕快合上書,遊樂場裏還有更好玩的地方等着大家,你們想去嗎?(想)

看,這是水陸島,你們想到島上玩嗎?(想)水陸島上可好玩啦!你們必須選好路線,算對口算,才能安全地到達島上。否則,就會掉進河裏,撞到大鯊魚,準備好嗎?我們從1號開始,全班一齊讀(428=50)正確!接下去你會選擇幾號?(2號)我們一齊讀(446=50)二號卡片為什麼沒有變成綠色?(因為後面沒路了)可見我們上當了。好,趕快回來走3號呀。接下去走幾號呀?(4號、5號)接下去走幾號呢?(走6號、7號、8號)真好!10號草地填或-,你們猜應該填什麼?(加號)564=60,60大於57,祝賀大家!我們勇敢地闖到了水陸島。我們上島玩去了。

通過以上的練習,讓孩子明白兩位數與一位數相加的算理,並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再通過計算練習來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

三)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什麼叫進位?找一個學生説。

請大家仔細觀察243、249一個等於二十九,一個為什麼等於三十幾呢?(因為4加9等於13,超過10,以要進位。)對,4加9等於13,超過十,應該向哪裏進位?(向十位進位)243=27,43=7,4加3不滿十,所以不向十位進一。4加9已經滿十了,所以要向十位進一。

四、自主嘗試,發散思維

荷蘭著名的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説:“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孩子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出來,老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孩子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

今天我們學習了進位加法,在生活中有沒有用處呢?

老師有20個蘋果,要分給大家吃。其中男生有15人,女生有6人,夠不夠分?(不夠)為什麼?

現在是春天,大自然真是太美了!同學們看,老師準備帶大家去春遊,其中大車要坐28人,中巴車要坐19人,小車要坐3人。那大車和小車一共要做多少人呢?(283=31,是31人)那中巴車和小車一共要做多少人呢?(193=22,是22人)

(這樣的教學鞏固了今天所學知識,提高孩子計算興趣,形成課堂高潮)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沒有把計算方法簡單教給孩子,而是在生動的情景中讓每個孩子根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加以建構,親身探索了算法的過程,理解了進位原理,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edqd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