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壓強》説課稿

《壓強》説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壓強》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壓強》説課稿

《壓強》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液體壓強的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感性認識較少。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與總結。本節共有兩個段標,分別是“令人驚奇的實驗”和“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在“令人驚奇的實驗”中安排了“活動1”是模仿帕斯卡的裂桶實驗,主要是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的過程,體會液體壓強的“神奇”。同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並思考有關問題,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帕斯卡實驗對於激發學習興趣、認識液體也有壓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驗要安排得緊湊、要有“令人驚奇”的效果。可以將活動3中的問題(1)的討論與該實驗過程結合起來,避免出現只看“熱鬧”不看“門道”的情況。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上,“活動2”是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安排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教材中僅提供器材而沒有作其他方面的陳述,對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得出結論等內容都要求學生自己進行.通過該實驗使學生知道,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有關,與液體性質有關,與方向無關等。“活動3”通過對幾個問題的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達到擴展視野的目的。由於《課程標準》中對液體的壓強未作要求,所以沒有編入有關液體壓強的公式及計算的內容。教材第10頁上面的方框中的內容要指導學生認真填寫,但不能由教師包辦代替學生思考。

2、三維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瞭解液體內部壓強跟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經歷模仿帕斯卡的實驗過程,體會帕斯卡實驗的意義,認識液體內部壓強跟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的應用價值.

3、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液體壓強的特點

難點:用液體壓強知識解釋實際的現象

二、説教法、學法:

教法: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並歸納結論,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法:觀察、思考、記錄、實驗探究、交流與合作。

三、學情分析

新課標的理念適應了學生對世界認知的構建心理,能否充分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研究活動,對教師來説是一場教學理念的革命。液體壓強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但學生對於液體壓強的認識只停留在朦朧階段,所以本節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對液體壓強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由於九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基礎,在教學安排上,從新課引入,到教學中間的設疑、親身體會,處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從觀察、實驗着手,從中找出規律,得出結論,讓學生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四、説課堂教學設計:

㈠引入新課

活動1令人驚奇的實驗(模仿帕斯卡的實驗)

此實驗可安排作為課外活動,由老師帶領學生做演示實驗。

提出問題:為什麼幾杯水就把飲料瓶壓裂了?由此你想到哪些問題?你的猜想是什麼?

㈡新課講授

1、活動2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

①本活動使用的儀器是簡易壓強計,一般不介紹它的製造原理,直接介紹使用方法即可。讓學生知道U形管兩液麪高度差的大小表示壓強計金屬盒上橡皮膜受到的壓強的大小,壓強越大,兩管中液麪的高度差就越大。

②學生提出猜想

③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實驗方法討論。⑴假如液休內部壓強與深度有關,你的實驗方案是什麼?⑵假如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你的實驗方案又是什麼?實驗結論為“同種液體內部的壓強跟深度有關,深度增加,壓強增大.不同液體內部的壓強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④用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壓強

a.內部是否有壓強: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玻璃缸內的液體中,觀察壓強計兩管中液麪產生高度差,得出結論:液體內部有壓強。

b.各個方向,改變橡皮膜方向,得出結論,觀察現象:U形管中仍有高度差。結論: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c.壓強隨深度的關係:改變金屬盒在水中的深度,將其固定在水面下10釐米處,變膜的方向,記錄U形管兩側液麪的高度差,結論: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同一深度,壓強和液體密度的關係:比較同一深度水和鹽水的壓強;記錄壓強計在鹽水中U形管兩側液麪的高度差,結論: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e.深度不變,各個方向壓強關係:壓強計金屬盒固定在水面下5釐米處,記下兩次液麪高度差,任意改變膜的方向,記錄U形管兩側液麪的`高度差,結論: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對於“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一深度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的特點,不必刻意地讓學生去實驗,可以在活動結束後,向學生提問,“你在實驗過程中是否還有其他新的發現?”

讓有興趣的學生再去反思自己的實驗過程或重新實驗,讓那些能夠發現上述特點的同學,享受成功的喜悦.

2、活動3討論下列問題

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以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討論“帕斯卡為什麼用幾杯水就能把水桶撐破”這個問題時,讓學生明確液體產生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質量大小沒有直接關係。在討論“潛水員進行深水作業時,為什麼必須穿上特製的潛水服?為什麼還要限制潛水的深度”這個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圍繞水下的環境特點展開討論。

讓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時。要及時給予鼓勵、讚美,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物理的興趣。

3、總結液體壓強的特點:

⑴液體內部有壓強

⑵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⑶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4、學以至用:

老師讀國中的時候曾經利用液體的壓強知識解決過一次實際問題,現在我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讓同學們也想一想。

例題:在老師念國中的時候,有一次家裏面的排污管道堵住了(如圖),洗碗池裏的水排不出去,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

讓學生思考、舉手回答。

講述老師思考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與學生共享思考解決問題的樂趣。

同學們,學完了這堂課後,請你們多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或解決。送你們一句話,留心身邊事,發現處處有。

《壓強》説課稿2

為了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突出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既要做到講解準確,指導有力,又要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物理知識;所以本節課我將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進行本次説課。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壓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國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壓強的概念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內容的主線,是對前面學習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續,又為後面學習液體壓強奠定基礎知識。

二、學情分析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國中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奠定一些認知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組織一定的探究實驗來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和國中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等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知道壓強的概念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實驗探究的方式,學習控制變量法,提高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提高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並且樂於把理論聯繫生活實際。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而確定了本節課的

重點是壓強的概念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難點是探求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

五、教學教法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本身特點,本堂課中主要採用講授法、分組練習法、練習題法等多種方法教學

六、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講解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導入新課】

在導入新課環節我利用幻燈片展示一組圖片,通過設置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從課下到課上身心快速轉換,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角色,進而對本節課課堂知識進行學習。此時我會説:“同學們,咱們來看這組圖片,圖片中小紅踩着雪橇版在雪地上輕鬆的行走,而小明顯得較為吃力,一步一個深深的腳印,深深的陷阱雪地裏,請問為什麼會這樣呢?”通過學生的回答,我此時並不立馬給予答案,交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就能解開這個謎底,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環節,我組織大家進行“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試驗,本着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因此在試驗開始之前,結合試驗工具“海綿,砝碼,小桌子”來引發學生思考,同時説明在設計時我們要控制變量的重要性,此時安排前後左右四人為一小組,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談論如何進行實驗操作,而後根據不同小組的回答,整理得出統一的操作流程。按照設計思路,班級以中線右邊的小組做“在同一海綿上放兩個小桌,其中一個小桌上放一砝碼”,班級中線左邊的小組做“在同一海綿上放兩個小桌,一個小桌上放砝碼,另一個小桌倒置放砝碼”。在此過程我會對學生操作進行指導,經過十分鐘的小組探究總結,請小組代表發表意見,並且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壓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積。並再次展示雪地圖片,從而學生很快會理解到受力面積不同,發現雪橇的作用原理。

那麼接下來我將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稱之為壓強,在此突出強調這是本節課學習的主題(板書標題)。並指導學生閲讀教材上有關壓強的定義: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並提問由學生根據概念寫出壓強的字母表達式以及單位。再次交代根據比值定義法得出公式P=F/S,單位N/M2。我將補充:壓強單位除了N/M2外,還有專業名稱:帕斯卡(Pa),並且1Pa=1N/M2。

【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的環節,本着對忠於教材,迴歸教材的理解,此時我將結合書上例題,來使學生對壓強的概念和公式進行深化理解。並且結合生活實例,比如鋪鐵軌要用寬大的枕木,來説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應用。

【小結作業】

在小結作業環節,我會採用生生總結,師生總結的方式,來使學生重温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最後結合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指導學生去發現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實例我們是採用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原理,以此作為小結作業,來深化學生對本知識點的理解,並激發他們持續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七、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着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八、課後反思

在課後我會及時對本節課出現的問題進行相應反思。

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説課內容,請各位老師指正,感謝各位老師!

《壓強》説課稿3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十四章第四節。《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介紹了具有流動性的氣體和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屬於流體動力學的知識,該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着較廣泛的應用。在學生學習了固體的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的基礎上以及生活情景的引入,能使學生繼續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以及發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從而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這是對整章物理知識的昇華。這一節知識點的內容較為抽象,我們一般不易看見,所以對於國中生學習起來就更為困難。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讓學生動手做些實驗,來觀察流體運動而產生的一些現象,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2、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課學習的內容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重點是要經過學習探究知道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教學的難點是通過實驗,讓學生獲得充足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總結出物理規律。然後再讓學生針對設計實驗得到的結論解釋生活中相關的現象,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學習理念。

3、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流體的壓強跟流速的關係。

(2)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瞭解生活中存在的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相關現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流體壓強跟流速有關的現象。

(2)通過的多媒體展示來體驗由氣體壓強差產生的飛機的升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領略流體壓強差異所產生現象的奧妙,獲得對科學的熱愛、興趣感。

二、説學法

1、本章每一節在知識點的內容安排及編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每節知識與每節知識之間相互串聯。通過前面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學習,同學們在學習和探究物理方法上已經有了一定基礎,這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讓學生認識到知識之間的整體性,不能獨立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

2、從思維發展角度看,國中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渡期。此階段他們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動手通過實驗學習知識,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以及向理論知識的概括髮展的思維過程。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從簡單現象入手,通過探究活動,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三、説教與學

為了讓學生自然輕鬆地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研究課題,我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引入,又設計了幾個小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並觀察,並讓學生從中歸納總結,逐漸學會如何歸納總結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點撥引導、類比、設問,使學生不斷處於思維活躍狀態,積極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努力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同時,通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的獲得學習的成功喜悦感,並結合多媒體,使學生從多種感觀上認識知識。從而增長對其學習的興趣性,讓學生學會關注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四、説教學程序

1、新課引入:通過對幾個生活情景的提出,接着又通過一個師生互動的小實驗來引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以及思維衝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緊接着引導學生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猜想,進一步對前面內容的聯繫,自然延伸到。

2、新課的教學。學生只有對所探究的案例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想學、樂學、善學,繼而獲得思維的進一步的發展。

3、新課授課:

(1)探究流動的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讓學生參照課本設計的一些實驗和教師設計的實驗來進行實驗,並注意觀察現象的產生,特別是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控制不同的吹氣的速度,來體現流速的快慢,做好現象的記錄,並前後進行觀察對比,協同小組成員之間的進行合作觀察、總結結論。然後讓一部分小組説出實驗結論,要注意引導學生説出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

通過呼應開頭,解決新課導入的問題,進一步解決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應用小實驗:往下面吹氣,乒乓球為何不會掉下?使學生的疑慮和探究慾望得到一定的滿足。然後以學生日常見到的現象為題:快速行駛過街道的汽車,其背後的樹葉往哪個方向集中?既可達到檢測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又能引導學生去留心身邊的事物或現象。體現“生活處處有物理,處處留心皆學問”,貫徹“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接着由近及遠,練習課後習題“火車進站”的情形,“提出安全線的作用和物理原因”。這樣有助學習能力的遷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同時通過本題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的認識,並潛意識地對進行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2)讓同學們回憶總結“探究流動的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全過程,引導學生進行類比,然後大膽放開讓學生自主“探究飛機升力的產生”和“探究流動的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3)本節小結,通過對知識進行重現,讓學生明確本節所學的主要知識,給新知識的授課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4、鞏固練習:

通過進一步對習題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進行反饋。我要告訴同學們知識具有兩面性,我們應做到趨利避害。讓學生感到物理無處不在,讓自然的神奇帶給學生無盡的求知慾望!

五、説板書

在機翼的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從而產生了一個壓力差,這就是飛機向上的升力。

從整個板書設計上看清晰明瞭,既要達展示這堂課具體內容又要達到簡明扼要。所以列出本堂內容的要點和結論以及重點,讓學生對整堂課的知識達到一目瞭然。

六、説教學反思

1、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由讓學生跟我學、跟我做的教師講授型模式向學生自我我要學、我要做的學生探究型模式轉變,整個課堂大部分的時間是學生説、學生做,通過問題情景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協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較好地體現了由科學世界迴歸到生活世界的課程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是當今中學物理課改的核心理念,本堂課中無論是機翼升力產生原因,還是後面的幾個課後練習都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都面向了學生現實的生活世界。

4、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

用flash演示飛機的飛行,機翼升力產生的原理,流動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讓學生身臨其境,獲得良好的感性認識。

《壓強》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是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九章《壓強與浮力》的第四節,主要由“流體與流速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和“飛機的升力如何產生”兩個核心問題組成,是對《大氣壓強》《液體壓強》等力學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是國中力學的一個重點,是會考的熱點,內容與生活和科學技術聯繫密切。

由於“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所造成的許多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教材抓住國中學生具有強烈求知慾望的特點,利用實驗探究,激發思考,掌握規律,從中認識生活中常見現象和科學技術的聯繫,學會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課程理念,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

2.説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對這一節的要求是:“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瞭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針對這一要求和課程標準的總要求,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我提出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2)瞭解飛機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瞭解生活中跟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相關的現象並對其作出解釋。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歷知識被發現的過程,學會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出物理規律,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學習方法和科學的思維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讓學生體會科學技術的力量,關注科技的兩面性,加強安全教育。

二、説學生

經過一年多的物理學習,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識如氣體壓強,液體壓強特點等,掌握了一定學習物理的方法。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歸納、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大多數學生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得出比較簡單的結論。所以在精心設計探究活動的過程之後,學生學習是不存在問題的。相對來説知識面窄,知識信息不豐富,所以應多給他們提供一些高科技、較前沿的東西,激發其求知慾。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難點是通過實驗,讓學生獲得充足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總結出物理規律。

四、説教學準備

1、實驗器材準備:各小組紙片三張,細線一段,鋁製硬幣一枚,機翼模型每人一個。

2、多媒體準備:液體流動時壓強關係的動畫,飛機飛行實況視頻,機翼模型分析flash,以及一定量的課堂練習準備。

五、説教法策略

以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班級師生交流為主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情景,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把知識點涉及的內容、問題展示給學生。以學生探究、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為主。通過探究活動,把觀察蒐集的證據有機地進行歸納,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得出分析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對知識整理歸納和提煉的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採用多媒體與實驗結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在這節課中注重讓學生從實驗探究中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的規律。因此安排了三個探究實驗①硬幣“跳高”②吹一張下垂的紙③吹兩張下垂的紙。學生親身體驗,經歷是最重要的。讓學生充分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總結概括出規律後,又能品嚐到學習的成就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對於機翼的升力,雖然學生對飛機並不陌生,但對飛機的認識只是停留在籠統,模糊的基礎上。只憑説教他們是不會理解的。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製作機翼模型是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的一個重要必要手段。之後,教師利用多媒體與學生分析,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遵循了其認識規律,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外,本節課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把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一體。能讓學生了解更多與本節課有關的現象是這節的一大任務。

六、説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由硬幣“跳高”比賽和吹紙實驗引入課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

2、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3、進行新課: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是什麼力使硬幣跳起來了?是什麼力使紙飄了起來了?在這裏教師的引導很重要,國中三年級的學生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我在這裏放慢了速度,做了較詳細的分析。硬幣與桌面間總有一定縫隙,這樣硬幣的下方和上方都有空氣,沒有吹氣時,硬幣上面的空氣與下面的空氣看做靜止,這時硬幣上面的空氣對硬幣向下的壓強等於下面的空氣產生的向上的壓強,硬幣受力平衡而靜止。當在硬幣上方沿着與桌面平行的方向吹氣時,硬幣上方氣體的流速大於下方氣體的流速。緊接着讓學生猜想他便有了方向。

4、實驗探究解決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教材探究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要求每人做三次。這裏為什麼要做三次呢?目的是使學生去體驗、去領悟,讓其真正感受到實際確實是這樣。學生獨立操作,通過親身體驗,發現規律。教師不着急説出結論,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得到規律。可以大大增強實驗的可信度。

5、深化問題:前面三個實驗都是氣體在流動,得到的是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教師要適時地告訴學生液體也可以流動,它和氣體統稱為流體。氣體流動時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對液體同樣適用。因此上面的結論可以概括為: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6、梳理反思深化問題:幾十噸重的飛機為什麼能騰空而起?在這裏向學生展示了飛機起飛的實物圖片,學生興致會很高。教師指導學生做機翼模型實驗。(“機翼”是讓學生在美術課上有美術老師帶領做好的,不佔用課堂時間。)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的模型並吹氣表演。然後選幾個同學上台表演,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飛機機翼升力的存在。然後教師展示動畫,適當提示:迎面吹來的風被機翼分成兩部分,由於機翼橫截面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的時間裏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長,所以速度大比下方氣流大.學生討論,最後得出結論:氣流在機翼上下表面由於流速不同產生壓力差,這就是向上的升力.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才會真正理解。

7、知識拓展: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時要利用今天學的知識為我們服務,有時要防止它給我們帶來危害。如:教師展示站台安全線的圖片.提問:為什麼火車站台上都有一條安全線,火車行駛時嚴禁人們進入安全線以內的區域.

8、應用練習評價反饋:在這裏我準備了大量的和本節知識有關的生活、科技現象。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應用廣泛。1、將桌上的兩隻塑料小船,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用針筒在兩船中間注水,看看有什麼現象,並解釋?2、圖中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圖。洞穴有兩個出口,一個是平的,而另一個則是隆起的圓形土堆。那麼洞穴中風的流向如何?3、請學生解答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3—5題,小組討論後交流。4、小時候玩的打卡遊戲。5、颱風將屋頂刮翻。

這樣學生在瞭解這些現象的同時不知不覺的將本節的知識消化吸收了,能夠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9、最後讓學生説收穫有兩個目的:第一檢測了學生是否掌握本節的知識點,第二鍛鍊了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10、課外小製作

課後動手動腦第二題,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其實是可以解答的。我之所以放在課後是為了讓學生多一次動手的機會。如果在課堂上説了很多學生回去不會再做。而且學生會帶着自己的製作滿懷信心的走進下一節課。

七、板書設計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實驗表明: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

機翼上下方的壓強差使飛機獲得豎直向上的升力。

《壓強》説課稿5

一、説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壓強》是八年級科學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壓強是整個國中科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它既是已學過的密度、質量、重力及二力 平衡等知識的綜合應用,又是學習浮力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一是突出了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 知欲;二是通過科學探究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 理解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壓強的單位及其意義。

過程與方法

1. 觀察生活中各種與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的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進一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

3. 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 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教材從展示自然界有關壓強的現象開始,通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對壓強知識的求知慾和進行探究 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進一步瞭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在理解壓強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了解生活實例,歸納出增大和減小壓強 的方法。據此確定下面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壓強的概念 (2)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的實驗為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有效組織好探究活動歸納出壓力作用效果與什麼因素有關,真正理解壓強的概念並能運用相關知識解答有關問題。

二、説教法學法:

由於學生對壓強的知識和概念是第一次接觸,對於壓力雖然在生活中有感性認識,但認識可能是片面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探究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於學生對“探制變量法”和科學探究的環節還不是很熟悉,還不能達到靈活地運用,這需要老師及時地作適當地引導。“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現代教育觀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探究活動的主人,學生掌握科學內容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從“對人”和“對物”的感受導出探究的課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引導學生分析剛才的感受和回顧已有的知識,進行有根據的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交流合作對所得出的科學結論進行評估和應用。綜合應用引導探究法、目標導學、講授和討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同時利用身邊生活中可利用資源進行實驗即彌補農村中學實驗室器材不足現象,又培養學生節約意識。

五、説教具:自制壓力小桌、自制釘牀、海綿、塑料袋、水、方形水槽、木塊、鈎碼、白紙、一端削尖的鉛筆、金屬塊等。

三、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先 讓學生觀看一段視頻,然後設問釘牀表演中用到了什麼科學道理?然後我在這個地方不失時宜地跟上釘板的演示實驗,一個釘板釘子數很多,一個很少,盛水密封的 塑料袋放上去,為了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在塑料袋上壓玻璃並用小錘砸,學生會觀察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原因的關鍵所在,學生很容易得到 每個釘子分攤力的大小不一樣,釘子多的,每個釘子分攤的力就小,所以就不會有危險,進一步引導得出關鍵是和受力面積有關係,在這順勢提出壓力的效果還和壓 力的大小有關,這樣的效果可以用壓強來描述,從而引入到本節課的課題:壓強。

(二)探究新知

1. 壓力

(1)壓力的概念

教材沒有給壓力一個明確的定義,但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讓學生明確什麼是壓力。利用幾幅圖片説明,哪個是受力物,力作用在哪裏?方向如何?讓學生充分感知壓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

本 節課的難點之一是壓力與重力的區別,這個難點我是這樣化解的,用了一個演示實驗,兩個物體對齊分開放,上面搭上一塊三合板,在三合板上加砝碼,學生觀察可 以發現三合板發生了形變,教師緊接着提問,為什麼會這樣,引導學生關鍵是因為受到了壓力的作用,教師繼續提問,那壓力是如何產生的呢?學生很容易想到是因 為受到重力的作用,教師舉例,比方説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體還會給水平面壓力,根據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學生可以很快 得到重力大小等於壓力大小。教師在這個地方順勢提問:是不是壓力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呢?引導學生舉出反例,比方説擦黑板,用手壓着黑板擦,手給黑板擦一個壓 力,黑板擦要壓黑板,這時候黑板擦對黑板的壓力是由手提供的,手一鬆,板擦由於重力作用會掉下來,所以這個地方壓力並不是由重力提供的。繼續回到實驗上面 來,用手將三合板的一端緩緩抬起,觀察三合板的形變程度,學生一眼看出形變變小了,引導學生得出此時壓力的大小小於重力的大小,到此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得到 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壓力大小並不都等於重力的大小。考慮完大小,還要再考慮一下壓力和重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學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點肯定不同,方向 一般不同。

(2)壓力的作用效果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需要,自己從老 師所給的器材中挑選出自己所需要的器材,並相互交流實驗方案,並上台邊模擬邊講解實驗思路,其他同學補充,然後一起總結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受 力面積大小的關係,並會準確運用控制變量法完整回答相關結論。進一步瞭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提倡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A、提出問題:為了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讓學生再做試一試中用手指同時夾鉛筆的兩端的小實驗。問:壓力作用的效果一樣嗎?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

B、讓學生有所依據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C、設計實驗

先 讓學生明確在多個因素影響物理量變化時,應採用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把學生們的設計思路用多媒體展示)。因本節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實驗操作方便,規律性 強,結論容易獲得。所以,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進行探究。

D、進行實驗並把實驗數據填入表格

實驗次數 壓力(填大或小) 受力面積(填大或小) 壓力作用效果 (填明顯或不明顯)

1

2

3

E、分析得結論:

讓學生自己在親身的感受和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能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探究中,並在老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能利用科學探究的主要方法,熟悉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在科學探究成功和失敗的過程中養成團結合作、嚴謹求是的科學態度。

2. 壓強:

對 於壓強概念的建立,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前面我們已經實驗探究過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的關係,並且在描述關係的時候始終是控制某一個因 素不變的,強化控制變量法的.應用,但現在如果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都變化的話,我們又該如何來進行壓力作用效果的比較呢?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用單位 面積上的壓力來進行比較,從而引出了壓強的概念,類似於速度的定義的建立。

本課的難點之二壓強概念裏面的物理意義以及壓強計算。在介紹完壓強的公式以後,緊接着介紹壓強的單位Pa,同時指出壓強的單位是符合單位N/m2. 這樣在描述一張報紙平攤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為0.5Pa的 物理意義就會得心應手。另外對計算一定要強化解題格式的規範。引導學生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積上所受壓力來比較,一般是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從而得 出壓強的定義。通過層層深入地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分析,歸納中充分體現了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突破難點。繼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推理方法得出壓強的計算公式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結合壓強計算公式,仍採用數學推理,得出壓強的單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 説明其物理意義。接着列舉實例對帕這一單位的大小形成具體概念。

利用改動的例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練習瞭解學生掌握情況和應用情況反饋教學效果。

(三)總結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什麼?我還想知道……,讓學生總結提高學生的歸納表達能力,對本節知識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加強學生的記憶。

(四)佈置作業:測出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鞏固新知。

四、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搞好教學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本節課的板書以內容式展現,一目瞭然,直觀顯示出教材的思路,並有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

《壓強》説課稿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壓強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概念,在科學技術和生產中都經常用到。這一節內容着重學習的是固體的壓強。本節共有三個段標,分別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什麼叫壓強”“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作為一個較為完整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獲取相關的知識。在探究活動中允許學生另選器材,給學生的探究活動留有較大的空間,以期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時為壓強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鋪墊。“什麼叫壓強”是本節的主要知識點,教材根據九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計算能力,編寫了應用壓強的變形公式進行計算的例題,這樣簡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則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壓強的概念,瞭解壓強的應用,教材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討論實例、進行歸納,得出結論,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最後,用“STS"欄目呈現《貨車超載,國道不堪重負》一文和圖片,旨在教育學生關注社會,同時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這一節內容又是國中自然科學中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學習科學方法的重要環節。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本身特點,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⑴認知目標:理解壓力的概念,瞭解靜置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與物重的關係,掌握壓強的概念,瞭解壓強的單位。

⑵技能目標: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⑶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3、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是固體壓強概念的建立、應用壓強公式或變形公式進行計算。

難點:壓力和重力的區別聯繫以及壓強概念的形成。

二、説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特點以及九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採取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實驗、問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具體教學過程,學生不但要注重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獲得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應儘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參與討論,充分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並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並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內容學習的認知基礎。國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於本節內容所學習的壓力,已有了壓力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四、説課堂教學設計

㈠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將小鈎碼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凹凸情況,並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壓力和壓強)

通過演示實驗引入課題,形象直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能激發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㈡講授新課

1、通過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壓力的概念。

問題:(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壓力是否一定由物體的重力產生?壓力的方向是否與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師提供一枚圖釘,請學生設計一個小實驗解決以上第二個問題。

學生操作後得出結論:壓力不一定由重力產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舉出其他例子。通過學生的舉例,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

對壓力和重力教師再從三要素進行比較分析,明確壓力與重力是不同的兩種力,並強調只有在水平面時,壓力大小與重力相等。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認識壓強)説課稿-九年級物理説課稿,標籤:國中物理説課稿模板,國中物理説課視頻,

b、提出假設:學生進行大膽猜測

c、設計實驗:教師根據教材圖10-3提供的實驗器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自選器材,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該實驗提供的儀器較多,因此設計實驗方案比較複雜,設計方案時要圍繞怎樣改變壓力、怎樣改變受力面積、如何觀察和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形變)等來設計。

d、驗證假設: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並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在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環節中,要求學生在方框內寫出實驗操作步驟和觀察到的'現象等內容。例如:選用小方桌模型、細沙、磚塊進行實驗時,實驗過程應寫出如下內容:(a)將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觀察桌腳陷人沙面的深度並測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磚塊,觀察桌腳陷人沙面的深度並測量;(c)將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觀察桌腳陷人的深度並測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與(b)中同樣的磚塊,觀察沙面下陷的深度並測量。

e、得出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相同受力面積下,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相同壓力下,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

3、什麼叫壓強

在以上結論基礎上教師設疑:那麼如何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導啟發學生回憶密度、速度概念的學習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積上所受壓力來比較,一般是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結論: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通過層層深入地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在分析、歸納中充分體現了主動性,從而更好地突破重難點。

繼續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推理方法得出壓強的計算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然後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計算公式可知決定壓強大小的條件?

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強越大。

結合壓強計算公式,仍採用數學推理,得出壓強的單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並説明1牛/米2的意義。讓學生討論教材中的圖10-4一些物體的壓強,知道帕是一個很小的單位。

4、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這個活動安排在壓強公式形成以後,先引導學生根據壓強公式進行分析歸納。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

積;⑶在增大壓力的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⑴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⑵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⑶在減小壓力的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在上述基礎上再組織學生討論教材圖10-5,明辨哪些屬於增大壓強,哪些屬於減小壓強,進而由學生舉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其他事例.由於教材圖10-6中的三幅圖都是與受力面積有關的事例,如果先討論這三幅圖,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會認為只有改變受力面積才能增大或減小壓強.

㈢小結:

根據板書小結,並強調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實驗應注重探究過程,而不能注重結果,並明確探究的五個步驟。同時對課堂中學生想法與實驗設計加以肯定和表揚。

㈣佈置作業

請學生回去設計與課本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不同的方案,並與同學交流。這樣的作業設計可讓學生在課後能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同時又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㈤板書設計

本節板書我採用提綱挈領式的板書,板書簡單明瞭,重點突出明確。

第九節 壓力和壓強

一、壓力

1、定義:垂直作用於物體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於物體表面。

3、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

二、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2、計算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F/S)

3、單位:牛/米(帕)1牛/米=1帕

《壓強》説課稿7

我説課的課題是國中物理第十章壓強和浮力第一節壓強,本節內容根據教材要求是兩課時,我説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主要有兩大版塊內容:壓力、壓強,壓強的應用留到第二課時再講。本節課我用動畫和實驗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實驗及分析建立相關的物理概念,同時本課我還注重學法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控制變量的思想。

一、 説教材

根據教學設計思路,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是壓力,會畫壓力的示意圖。

②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③知道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活動,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2、教學重難點:

重點:壓力和壓強概念的建立。

難點:壓力與重力的區別、壓強的概念及有關計算。

3、教學資源:

1、多媒體及課件。

2、教師演示實驗器材。

3、學生分組實驗器材。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一些簡單介紹

二、説教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提問法、引導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

三、説學法

討論法、交流法、實驗法等。

下面我就詳細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四、説教學程序設計

通過對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學法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對於新課的引入,我是從一段動畫開始的:“胸口碎大石”,通過這段動畫,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很快地帶着問題進入課堂,學生必然會想到釘子多少對這個現象的影響。然後我在這個地方不失時宜地跟上釘板的演示實驗,一個釘板釘子數很多,一個很少,泡沫板放上去,為了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碼按壓,學生會觀察到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引導學生思考原因的關鍵所在,在這裏,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很容易得到每個釘子分攤力的大小不一樣,釘子多的,每個釘子分攤的力就小,所以就不會有危險,進一步引導得出關鍵是和受力面積有關係,在這裏順勢提出壓力的效果還和壓力的大小有關,這樣的效果可以用壓強來描述,從而引入到本節課的課題:壓強。

2、新課教學

本節課的重點是壓力和壓強概念的建立,對於這兩個重點概念我進行了以下的設計。壓力的.概念我是這樣建立的,學生課前完成課本上的兩幅圖的作圖,實物投影,學生糾錯,總結出共同點,讓學生充分感知壓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體接觸面上的力。對於壓強概念的建立,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前面我們已經通過實驗探究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的關係,並且在描述關係的時候始終是控制某一個因素不變的,強化控制變量法的應用,但現在如果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都變化的話,我們又該如何來進行壓力作用效果的比較呢?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用單位面積上的壓力來進行比較,從而引出了壓強的概念,類似於速度的定義的建立。

本節課的難點之一是壓力與重力的區別,這個難點我是這樣化解的:用了一個演示實驗,兩個物體對齊分開放,上面搭上一塊三合板,在三合板上加砝碼,學生觀察可以發現三合板發生了形變,教師緊接着提問,為什麼會這樣?引導學生關鍵是因為受到了壓力的作用,教師繼續提問,那壓力是如何產生的呢?學生很容易想到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教師舉例,比方説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體還會給水平面壓力,根據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學生可以很快得到壓力大小等於重力大小。教師在這個地方順勢提問:是不是壓力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呢?引導學生舉出反例,比方説擦黑板,用手壓着黑板擦,手給黑板擦一個壓力,黑板擦要壓黑板,這時候黑板擦對黑板的壓力是由手提供的,手一鬆,板擦由於重力作用會掉下來,所以這個地方壓力並不是由重力提供的。繼續回到實驗上面來,用手將三合板的一端緩緩抬起,觀察三合板的形變程度,學生一眼看出形變變小了,引導學生得出此時壓力的大小小於重力的大小,到此可以引導學生概括得到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壓力大小並不都等於重力的大小。考慮完大小,還要再考慮一下壓力和重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學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點肯定不同,方向一般不同。

本課的難點之二壓強概念裏面的物理意義以及壓強計算,在介紹完壓強的公式以後,緊接着介紹壓強的單位Pa,同時指出壓強的單位是符合單位N/m2,這樣在描述一張報紙平攤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為0.5Pa的物理意義就會得心應手。另外對計算一定要強化解題格式的規範。

另外,本節課對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我是這樣設計的,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需要,自己從老師所給的器材中挑選出自己所需要的器材,並相互交流實驗方案,並上台邊模擬邊講解實驗思路,其他同學補充,然後一起總結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的關係,並會準確運用控制變量法完整回答相關結論。

到了這裏這節課的內容就全部結束了,課堂反饋的題目裏面我主要解決的是受力面的問題。最後,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學到的東西,對於課堂反饋的內容實物投影,學生自糾。

五、説教學效果評估

本節課教學容量大,但有些細節方面的處理不夠到位,環節與環節過度不夠自然,需要進行一些細化處理。

六、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以內容式展現,一目瞭然。

以上就是我對《壓強》這一課時的一個簡單的教學設計,由於經驗有限,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望評委給予指導和幫助。謝謝!

板書設計

第九章 壓強 第一節 壓強

一、壓力

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壓力和重力是不同的兩個力。

2、作用效果大小的影響因素:①壓力的大小 ②受力面積的大小

二、壓強

1.物理意義: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義: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壓強。

3. 計算公式:p=f/s 單位:帕斯卡 簡稱 帕 符號是 pa 1pa=1n/㎡

三、增大與減小壓強的方法:

f一定時,s增大,p減小;s減小,p增大

s一定時,f增大,p增大;f減小,p減小

《壓強》説課稿8

一、教材分析:液體壓強的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感性認識較少,是本章的難點。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與總結。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能應用液體壓強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2.能力目標:學會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培養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目標:科學研究方法的教育,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感受研究物理的過程和方法,獲得學習的愉悦。

三、教學方法:

教法: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引導學生分析推導公式、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並歸納結論,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法:觀察、思考、記錄、實驗探究、交流與合作。

四、教學預案:

[提出問題]

1.水壩為什麼上窄下寬?

2.潛水員為什麼要使用不同的潛水服?

3.深水炸彈為什麼會在設定的深度爆炸?

[實驗演示]

4.看到什麼現象?為什麼?

[分析論證]

這一節課將幫助我們解決以上問題。

我們知道只要物體對另一物體表面有壓力,就存在壓強。那麼讓我們思考一下,液體內部是否存在壓力?如圖容器裝有液體,我們可任意把液體分為上下兩層,由於上層的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就會壓下層的液體,所以壓力是存在的,那麼在受力面上就會存在壓強。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壓強會跟什麼因素有關?有多大?

引導學生分析論證,設想水中有一高度h截面為s的水柱,計算這段水柱產生的壓強,就能得到水中深度為h處的壓強。

F=mg=Vg=shg

P=F/S=gh

這結論與事實相符嗎?

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分組)

[實驗探究]

學生實驗桌上提供的實驗器材:壓強計、剪去頂部的.大可樂瓶、小燒杯、大燒杯、刻度尺、一杯水、一杯濃食鹽水。

引導學生填寫實驗報告

把學生的實驗報告投影,進行講評。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結論。

現在我們再來研究解答前面提出的問題。

讓學生思考、回答問題。鼓勵、讚美。

引導學生閲讀信息窗。

為什麼幾杯水竟把木桶壓裂了?

讓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解答:幾杯水在細長的管中會形成很高的水柱,根據p=gh,產生的壓強也較大,所以把木桶壓破。

[學以至用]

老師讀國中的時候曾經利用液體的壓強知識解決過一次實際問題,現在我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讓同學們也想一想。

例題:在老師念國中的時候,有一次家裏面的排污管道堵住了(如圖),洗碗池裏的水排不出去,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

讓學生思考、舉手回答。

講述老師思考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與學生共享思考解決問題的樂趣。

同學們,學完了這堂課後,請你們多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

學的知識解釋或解決。送你們一句話,留心身邊事,發現處處有。

[佈置作業]課本P31EX1學生用書P19EX1、2、3

《壓強》説課稿9

我説課的題目是《壓強》,《壓強》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級十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這節課。

一、教材分析

壓強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概念,在科學技術和生產和生活中經常用到,本節內容着重學習固體壓強,壓強的應用十分廣泛,並且學生在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中也經常用到,同時本節內容也是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技能基礎,學生的好奇心強,又積極好動,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這對學習有很大幫助,加上壓強與生活聯繫緊密,用實驗的方式導課,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九年級學生經歷了一年多的物理學習,對於探究實驗以及對如何用控制變量法探究物理規律有了一定的認識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來制定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理解壓強所表示的物理意義,知道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知道國際單位制中壓強公式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並能用壓強公式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實驗觀察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熟練使用控制變量法,並運用對比得出正確的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的科學態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的感性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培養學生的廢物利用和環保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突破

設計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突破重點

難點是對壓強概念的理解應用,採用講授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時,我用了一塊顏色鮮豔的橡皮泥,雙手用力壓,使其發生形變,讓學生注意觀察,體會壓力的作用效果,同時用誇張的語言:“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來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快速的進入情境,本節課就來學習壓力的作用效果

2、新課第一個內容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讓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學生自己動手積極主動,實質上有很多知識咋準備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掌握了,在沒有實施探究前引導學生一起做壓鉛筆的實驗,鉛筆一端尖,一段平面,夾在兩個手指之間,會感受到什麼?找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尖的一端手疼,為什麼呢?尖的一端受力面積小,壓力的作用效果明顯;然後用力壓鉛筆還會感覺到什麼,學生回答用力壓的時候手更疼了,為什麼?因為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從上面的.小實驗中引導學生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少走彎路。

在探究活動中提醒學生用什麼樣的物理方法研究問題?怎樣控制變量?如何反應壓力的作用效果,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得出正確的結論。

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發言你們小組是應用哪些材料做的實驗?如何控制變量?如何反應壓力的作用效果?我找了四名同學回答問題。

第一名是武洪斌同學:“老師我用了一個沙盒,一個壓力小桌,還有一個鋼筆水瓶做的實驗,首先讓壓力小桌壓在沙盒上,看桌子腿在沙盒中下陷的深度,然後在小桌上放一個鋼筆水瓶,會看到小桌下陷的深度增加了,然後我把小桌倒過來,放在沙盒中,再在小桌上放一個鋼筆水瓶,會發現小桌沒怎麼樣?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對比得出: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第二步和第三步對比可以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第二名是張朋生同學:和上名同學差不多,但是比上名同學敍述的更完善。

第三名是劉羽琦同學:“老師我用的材料是泡沫、一個裝滿橙汁的密封杯子有兩個面,一個大,一個小,實驗是這樣的,我用杯子的大面與泡沫接觸壓在泡沫上,會覺得泡沫的形變量鄙視很大,然後我用小面與泡沫接觸壓在泡沫上,會發現泡沫被壓的痕跡深一些,兩次對比可以得出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第四名是曲冰冰同學:“老師我用的是一個壓力小桌,一個沙盒和一個水杯,讓水杯充當增大壓力的物體,壓力的改變通過加水來實現的”第四名同學的思維和前幾個有所不同,及時的給予鼓勵結束實驗時,在黑板上板書結論,重點突出。

3、講授第二個內容時,在前一個問題的基礎上直接引出,在物理學中用壓強這個物理量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強的概念、公式、單位、利用公式解決問題,此處我設了兩道題,作為例題和練習題,找同學到黑板做,難度不同找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計算時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

六、本節課的優點與不足

優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敢於發言在學生回答問題有偏差時,不説你錯了,給予必要的提示,引導她回到正確的思維軌道上來。

不足:無法讓更多的學生把探究的過程展示給大家,課下有學生表示遺憾老師我都準備好了你也不叫我。

《壓強》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壓強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但學生比較陌生。本節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剛學習過的力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是學習了重力、摩擦力後對另一類力的學習遷移,是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和力的關係後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這一課着重學習的壓強是整個單元的基礎,也是學好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浮力的重要保證。

2、教材結構分析

教材從展示自然界有關壓強的現象開始,通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對壓強知識的求知慾和進行探究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比較瞭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在理解壓強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了解生活實例,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

3、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②瞭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合,知道壓強單位和由來。

③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b、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②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③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經歷觀察、實驗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②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性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③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悦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⑤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4、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貫穿全章,起統領全章的作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的實驗為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因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夠,因此,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而引導出壓強的概念為本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具備的前置認知基礎:學生在前一章書中學習了力學的初步知識,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2、學生已具備的前置技能基礎:學生通過半年多的物理學習過程,已經歷了簡單探究實驗的過程,對如何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自然規律有一定的認識。對探究的七個要素:提出問題,提出猜想,設計實驗,操作驗證,分析結論,總結評價都不陌生。具備了基本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但通過實驗現象尋找規律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

3、學生的思維障礙

由於學生前置知識的干擾,學生以為壓力一定就是重力產生的,會對壓力的正確理解造成困擾。而且學生的形象思維不夠,對受力面積的理解不到位。為了不分散本課重點內容的教學,我把這部分內容放在第二課時講解。

三、教法、學法:

1、教法:依據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本課主要採用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來發現自然規律。

2、學法: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實際,本節課主要採用的學法為:(1)學會觀察生活中有關現象,通過對比,提出問題。(2)學會實驗探究的方法,能用控制變量法來設計實驗方案。(3)學會從實驗結果的分析,歸納中得出結論。(4)學會把探索到的.知識加以應用,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1、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實驗:學生捏雞蛋(1)用兩指捏;(2)把雞蛋放入掌手用力捏。

問:第2次為什麼費了很大勁都很難捏破雞蛋?

(本問題,在新課結束前讓學生討論,以達到學以致用,前後呼應。)

2、壓力的教學

利用教材觀察與思考欄目內容,通過學生閲讀,結合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借助由學生固有知識引出壓力的概念。

為了進一步擴展,加深理解。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受壓力作用呢?通過學生舉例後,通過多媒體把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示,並總結出共性。一、壓力作用在兩物體接觸面;二、壓力的方向與受力面垂直。

3、壓強的教學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比較瞭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

①建立問題:提出猜想,探究活動的關鍵在於讓學生的質疑並提出猜想,而學生猜想應建立在已有經驗上,是有所依據的。為了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設計了二個小實驗。 實驗一:書壓氣球,再多加幾本書。

實驗二:用粉筆頭、針尖分別扎氣球。

問:壓力作用的效果一樣嗎?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

通過二個實驗,讓學生有所依據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②設計實驗

先讓學生明確在多個因素影響物理量變化時,應採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提示學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設計實驗(把學生們的設計思路用多媒體展示)。

因本節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實驗操作方便,規律性強,結論容易獲得。所以,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我給每小組準備如下的器材:海棉、壓力小桌、肥皂、針子、圖釘、鈎碼。

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學生實驗填寫的表格。

一、目的: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的關係。

二、實驗方案:應控制___________不變,改變________看壓力作用效果是否發生變化。

三、選擇實驗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寫實驗表格

五、結論:

這樣的教學設計對於一些基礎較一般,不知從何下手的學生,,他們會打開課本,學會用海棉、壓力小桌、鈎碼作探究實驗。而對於那些程度好的同學,他們的思維很活躍,探究方法也很多。如選擇的器材第一種用海棉、肥皂;第二種用肥皂、圖針、釘子。第三種用手壓釘子兩端。這樣分層次的教學,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壓強》説課稿11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號考生。

現在開始我的説課,我説課的題目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根據新課改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我將以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學方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首先,説説我對教材的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選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四節內容,是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延伸和拓展,主要是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屬於流體動力學的知識,是國中力學的一個重點,也是教材中壓強部分的,且本節課的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二、説學情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水平都要適合並促進學生的發展,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液體壓強等相關知識,但對實驗現象解釋不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強烈,但理性認識不足。學生的思維已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但形象思維仍占主導地位。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去解釋生活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提高學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培養了與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一節課中最本質、最重要的知識內容,是一節課的核心和基礎。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用其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難點是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解釋生活現象。

五、説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三維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將採用講授法、演示法和實驗探究發等叫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觀察法、實驗探究法、交流討論法和類比法等學法;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具體從導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等幾個方面來談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在新課導入環節,我將通過趣味遊戲“比一比,誰是大氣王”和學生互動,把小球放在漏斗一邊,從漏斗另一邊向上吹或橫 着吹,比一比哪位同學能把小球吹得最高或最遠。學生用力吹漏斗,學生帶着問題上課,然後我將讓學生觀看動畫圖,“轉動風車”和“流水”從而引出流體的概念。

(二)講授新課

在新課教學環節,我先提出“氣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關係?”學生根據過生活經驗大膽猜測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從而培養了敢於猜想,敢於回答的精神。接着我通過“U型管壓強計”的實驗,師生共同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後,對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已有一定的瞭解,這時,我給若干紙張、塑料杯、吸管、打火機和蠟燭,讓學生分組後自主設計並探究,在探究過程中,我會注意觀察學生們的操作,並做適當的引導,然後請小組代表上台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對實驗想想進行分析,交流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氣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學生通過師生探究,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且在和同伴相互合作和學習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作用。

在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後,利用類比的方法,把研究課題從“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轉移到“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上來,引導學生沿着這樣一種思維程序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形成猜想,液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然後引入1912年航輪“奧林匹克”號和較小的“豪克”號鐵軍巡洋遠艦相撞事故來驗證猜想。用紙船模擬兩船相撞的情景,通過現象得出結論,驗證猜想從而得出:液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然後引導學生應用結論解釋“大氣王”無法將小球吹走的祕密。

學生習得新知後,要學會如何用其去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將播放飛機起飛的視頻,讓學生仔細傾聽解飛執行力的原因。看汽車的圖片、瞭解汽車尾翼板的“祕密”,展示噴霧器,讓學生了解其中的“神奇“。觀看火車安全線的圖片,並模擬列車行駛的情景,使學生知道安全線的意義。告訴學生我們不僅要掌握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應用規律來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從而突破教學難點,並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

(三)鞏固提高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步行在雨中,我們會打一把傘.一陣大風吹來,雨傘會被向上吸起來.這是為什麼呢?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這個現象呢?

通過進一步習題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及時進行反饋。讓學生感到物理無處不在,讓自然的神奇帶給學生無盡的探究慾望!

(四)小結作業

舉出一些生活中與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關係的實例,學生在觀察和實踐中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其觀察和分析能力,將課堂上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壓強》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首先來説一説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選自國中物理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1節,主要內容是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因素以及壓強概念和公式的計算,本節內容既是建立在對於彈力、力的三要素等知識的基礎上,更是本章中的基礎內容,學好本節課可以為接下來將要學習的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本節課中教材還設立了探究性實驗,能夠推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信息總結歸納能力逐步提高。

二、説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下面談談我所教授學生的情況。

八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正逐漸發展,對於物理這門學科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方法,而本節內容與日常實際聯繫較為緊密,易於理解,所以學生接受起來並不困難,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學生由於生活經驗仍有一定的思維定勢,如認為壓力一定等於重力或壓力的作用效果僅與壓力有關等,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圖片、實驗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

三、説教學目標

(過渡句)經過以上對於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道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作用效果與什麼有關;理解壓強的概念並能夠運用壓強的公式進行計算;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壓力作用效果與什麼有關,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信息的整合能力。

3。通過學習,增強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四、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就隨之確定了。

【重點】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

【難點】能夠根據改變壓強大小的因素理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

五、説教法學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法學法。

教法:教法一方面將採用設置情境法,利用圖片、視頻等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將採用觀察分析,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學法:為讓學生先學會,再會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法採用觀察法、實驗法小組討論法等。

六、説教學過程

《物理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讓學生主宰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據此本節課我分以下環節組織教學。

環節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

我將採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為同學課本中壓路機壓路、跳水運動員起跳及手壓圖釘的圖片,進而向同學提出疑問,以上三副圖片中物體受力情況有什麼特點?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麼有關?進而導入本節新課《壓強》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並激發其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圖片結束後設置疑問可以讓學生了解本節課所要研究的知識目標,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環節二:新課講授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

本節課的內容包含四個重要知識點:首先是對於壓力的理解與認識。

我會組織學生對於導入圖片中所受壓力進行分析,主要從力的三要素中的方向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得出壓力的方向垂直於接觸面,我此時講解壓力的產生條件,並向同學們提出疑問,壓力一定等於重力嗎?學生簡單思考後,我舉出正例,物體不受其他力放在水平面上,再舉出反例,用手戳胳膊,讓學生意識到壓力是不一定等於重力的。

【設計意圖: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知道壓力是屬於彈力的一種,但是對其方向、產生條件並沒有系統的進行學習,而本節課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麼因素有關,所以對於壓力的相關知識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接着是第二個知識點,實驗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什麼因素有關。

此時我會繼續拋出問題:根據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作用在受力物體身上的力是壓力,那麼壓力的作用效果僅僅與壓力的大小有關嗎?讓一名學生演示雙手夾鉛筆並説出其感受,引發學生的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還可能與受力面積有關。

接下來引導學生利用實驗驗證猜想,實驗前讓學生小組內討論本次實驗中由於需要討論三個變量之間的相互關係,需要使用什麼實驗方法進行?怎樣選取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案才能明顯比較出壓力的作用效果等一系列問題。而我則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必要時解決學生所提出的疑問,和學生共同總結出實驗具體步驟。實驗結束後先由學生彙報實驗結果,最後再由我總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接觸面積之間的關係。

【設計意圖: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引發學生產生疑問後,積極地組織學生利用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化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地思考問題,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於本節課重點知識有較為清晰的把握,也能夠鍛鍊其邏輯思維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接着是第三個知識點的講解。

此時我會適時在學生實驗結論的基礎上,講解物理學中利用壓強表示壓力的這種作用效果,並對壓強的概念,公式,單位進行講解,舉出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具體數值,並由此介紹壓強的物理意義。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壓力的作用效果影響因素之後,系統地對於壓強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易於學生的理解】

最後是對增大或減小壓強這一知識點的講解。

我會根據課本中的案例讓學生分析其增大或減少壓強的方法是什麼,同時讓學生再列舉其他的方式或例子來充實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其理解。

環節三:鞏固提高

新課講授之後就進入到了鞏固提高環節。

在此環節中,我會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活動,讓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兩人一組合作,利用網格紙中測出腳與地的接觸面積,結合自己平時的體重,估算站立時自己對地面的壓強的具體數值,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研究並討論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

【設計意圖:增大和減小壓強在大部分教學過程中都是以問答法的方式進行,但個人認為,這個問題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於本節課的知識學以致用,本環節中讓學生改變以往的聽課方式,在教室中自由討論合作,估算自己對地壓強數值,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於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公式中的物理量】

環節四:小結作業

最後就是小結作業環節了。

師生共同總結出本節課的知識點。

作業我會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工具,如指甲刀、火車枕木等如何利用壓強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七、説板書設計

《壓強》説課稿13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説學生:流體力學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學生對流體力學現象的理性思維和認識不足,因此學生對本節課的情景創設與實驗探究具有很濃厚的興趣,但由於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有所欠缺,老師要及時地進行興趣激發與技巧引導。

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流體力學的基礎,是液體壓強與大氣壓強的延伸與拓展。主要由“流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兩大知識點組成。

教材抓住國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的特點,利用實驗探究、模型展示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究物理規律,從而讓學生能進一步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迴歸生活。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他們現有的知識儲備,結合我對教材的理解,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流體的壓強和流速的關係。

2、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瞭解生活中跟流體壓強和流速相關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流體的壓強跟流速相關的現象。

2、通過探究實驗,體驗流體壓強差產生的升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本節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物理學的魅力所在,從而讓學生更加熱愛物理,熱愛科學。

2、通過本節進一步培養學生交流討論,和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難點:運用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教具準備:演示器材:吹風機,水槽、水、乒乓球、兩隻紙船、水槽、礦泉水瓶等;分組器材:白紙條、一枚

1角的鋁質硬幣、刻度尺、學生自制機翼模型等。

【教法學法】

本節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出物理知識,再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

【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採用“情境引入——實驗探究——應用反思——課外拓展”四位一體的教學過程。

教學模式:“學案導學,合作探究”——鑑於物理學科中“實驗探究”在教學中的突出地位,用“學案導學、合作探究”替代“學案導學、展示激學”模式,將學生分成六個合作學習小組。

目標達成:知識用於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究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讓學生學會善於觀察、善於歸納的科學實踐能力。

反饋調控措施: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通過自評與互評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活動。

【教學流程】

1. 情境設疑,導入新課:

情景創設1:讓一學生用漏斗把乒乓球吹起來!

情景創設2:向上吹氣,乒乓球吹不走!

情景創設3:再水盆的邊緣放一個乒乓球,用小棒划動中間的水,觀察現象。

設計理念:創設激趣、設疑情景,目的是為了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

引入流體的概念:氣體與液體都具有流動性,叫流體。

板書:8.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實驗探究,感悟新知:

一、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1、提出問題:流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樣的關係?

2、猜想與假設 :

猜想1: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大。

猜想2: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小。

猜想3: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不變。

設計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猜想能力——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

3、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學生活動一:

實驗一:用雙手將一張紙條靠在嘴脣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紙的上方水平吹氣,觀察現象。

實驗二:請同學們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吹氣,觀察現象。

——邊做邊想:分析這兩個實驗的現象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並猜想其中的原因?

實驗三:演示:在兩根固定好的平行的玻璃管兩側放置兩個乒乓球,然後讓學生用大吸管向乒乓球中間吹氣,觀察現象。

設計理念:學生通過對以上三個實驗現象的分析與概括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得出結論:氣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多媒體板書。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導語:氣體的壓強差異會產生這麼奇妙的效果,液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是否也有相似性質呢

情景導入:1912年,“奧林匹克”號與“豪克”號的意外相撞事故。

學生活動二:

兩隻紙船漂在水面上,讓學生用礦泉水瓶向中間噴水,看小船是向兩側分開還是向中間靠攏?

根據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思考兩紙船靠攏的原因——進行類比性推理訓練能力的培養。

得出結論:液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多媒體板書。

學生活動三:

硬幣跳高比賽——以比賽形式進行探究活動,迅速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預設感想:當學生真的把硬幣吹起來的時候,學生個個興奮不已,學生在驚愕中體驗到了科學的力量有多麼的神奇!

知識反饋:嘗試解釋激趣與導課實驗,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找到原因?

情景強化:用吹風機吹乒乓球的實驗——乒乓球放到吹風機口,無論朝向什麼方向,乒乓球好像被什麼吸住了,不會掉下來。

學生歸納結論:板書: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體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設計理念:將教材上的一個實驗探究改為多個實驗探究,目的是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歸納概括,使實驗現象更具有説服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

關心科技,走進生活

三、探究飛機的升力產生的原因:

導入:飛機起飛的動態畫面——幾十噸的飛機騰空而起並在空中自由飛翔,靠的是什麼力量呢?——利用直觀情景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生活動四:

拿出上節課佈置的小製作作業——按照右圖的尺寸折成的機翼模型,用嘴對着“機翼”前端細線的位置水平吹氣,觀察現象?教師強調機翼的形狀,學生思考升力產生的原因?

情景模擬與釋疑——利用動畫的好處是直觀形象,學生易於接受。

再通過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出:在相同時間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長,速度比下方氣流大.

得出結論:氣流在機翼上下表面由於流速不同產生了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四、探究生活中的流體現象:

你能用今天所學解釋學案上的生活現象嗎——預設並準備了幾個與流體壓強知識有關的生活畫面和自然現象。

設計理念:一為鞏固所學,二是讓學生感受到流體壓強的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應用廣泛。

圖片情境:火車站站台上要設一條安全線且不允許人進入。

圖片情境:“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詩句。

圖片情境:下雨打傘遇到大風時,雨傘為什麼會被向上吸起來?

圖片情境:草原犬鼠如何將自己的巢穴打造成“空調系統”?

視頻情景:模擬龍捲風——為什麼排水管能將紙片吸起並拋向空中?

實驗情景:對着紙杯口沿水平方向吹氣,紙杯為什麼會跳出來?

——六個小組抽籤,每組解釋一個,比比哪個小組的解答思路清晰,語言簡練,説理透徹!

設計理念:學案導學、合作探究,學以致用,昇華能力——培養小組內的交流合作精神,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等能力。

預設感想:利用學案上設計的六個生活情景,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物理迴歸生活,讓學生嘗試用剛獲得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鞏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探索實踐,走出課堂

圖片情景:鼓勵學生根據流體力學原理製作一個飛機模型,一週以後舉行航模比賽,看誰的模型飛的高,飛的時間長——動手動腦,學以致用,激發興趣,發展智力。

暢談收穫:

以小組為單位,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自主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感悟和體會、還想知道那些知識等。

設計理念:知識與技能的提煉,過程與方法的拓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昇華。

【佈置作業】

乒乓球是我們濟寧十二中的體育優勢項目,是我校的驕傲與自豪……弧圈球是乒乓球運動中最為實用的一種技巧。請你上網查詢“弧圈球” 的原理。

作業設計理念:情感上:實事求是,激起自豪;知識上:學以致用,課外延伸;能力上:激發興趣,發展特長。

【時間安排】

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相得益彰——既要放得開,也要收的攏。在時間安排上教師應適當矯正,靈活掌握。

《壓強》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1、本節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壓強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但學生比較陌生。本節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剛學習過的力的初步知識的基礎上,是學習了重力、摩擦力後對另一類力的學習遷移,是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和力的關係後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壓強是整個單元的基礎,也是學好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浮力的重要保證。教材從展示自然界有關壓強的現象開始,通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激發了學生對壓強知識的求知慾和進行探究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比較瞭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對壓強形成概念。在理解壓強概念的基礎上,通過了解生活實例,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進行有關計算。

2、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節課主要是以實驗為基礎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知慾,並通過實驗探究來加深對壓力、壓強的理解。有關計算和增大減小壓強,安排到下一課時進行。因此我確定教學目標為:

a、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知道壓力的概念,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②瞭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

b、過程與方法目標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麼因素有關?通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體驗、觀察實驗現象以獲得對壓強的瞭解。在此過程中學習應用控制變量法。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參加探究性實驗的活動,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教學的重、難點:

由於壓強的概念貫穿全章,起統領全章的作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的實驗為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因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不夠,因此,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而引導出壓強的概念為本課的難點。

二、説學情

學生已經歷了簡單探究實驗的過程,對如何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自然規律有一定的'認識。具備了基本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但通過實驗現象尋找規律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教學中應注重學習思維的培養。 學生以為壓力一定就是重力產生的,會對壓力的正確理解造成困擾。所以我細化了壓力部分的學習。

三、説教法、學法

1、教法:根據我縣提倡的問題導學模式的教育形式。我採用先學後教、小組合作、問題導學的教學方法。設計思路立足在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師點拔,達到學習目的。

教具準備:海棉、壓力小桌、一盒鈎碼、氣球、削尖鉛筆 四、説教學過程 1、設計實驗

讓學生自選器材設計實驗,讓學生把他們的設計思路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設計對於一些基礎較一般,他們會打開課本,學會用海棉、壓力小桌做探究實驗。而對於那些程度好的同學,他們的思維較活躍,探究方法也多。這樣分層次的教學,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這個實驗探究過程中,通過操作、設計、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2、壓強知識的應用

將壓強聯繫在生活中能加深學生對壓強意義的理解。老師介紹每一物體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超過這一限度,物體就會損壞,並舉了一些實例。 請學生分析哪些事例是需要破壞物體表面(增大壓強)的?而哪些事例中又是要防止物體表面被破壞(減小壓強)的?

4、小結

讓學生板書對本課時的收穫。

5、作業設計 作業1讓各小組學生回去設計“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不同的方案,並與同學交流。這樣的作業設計可讓學生在課後能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同時又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作業2下去收集生活中需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事例或應用。作業3自學壓強的計算。

《壓強》説課稿15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壓強》,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過渡句)首先,我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説教材

《壓強》是人教版國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壓強的概念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內容的主線,壓力和壓強的知識是對前面學力作用效果的延續,又為後面學習液體壓強做基礎,因此學好本節課內容對全章有重要意義。

(過渡句)一堂成功的課不僅要熟悉教材,還需要我們充分的瞭解學生的特點:

二、説學情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並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內容學習的認知基礎。國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於本節內容學生之前已有了壓力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過渡句)通過比較知識點間的聯繫,以利於後續的應用。因此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壓強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瞭解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學習控制變量法,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提高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過渡句)本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壓強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難點】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

五、教學方法

(過渡句)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説:“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實驗探究法、談話法、練習題法。

(過渡句)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六、教學過程

首先是導入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出示圖片:展示兩個體重差不多的人,穿與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截然不同。再舉出駱駝為什麼不會陷進沙裏,蚊子口器為什麼容易刺破皮膚,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習興趣,引出今天的課題——壓強。(板書)

【設計意圖】正如高爾基説:“好奇是瞭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這樣的問題學生既熟悉又好奇,帶着想知道這是為什麼的懸念進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時我將分別演示兩組實驗:(1)在同一塊海綿上放兩個小桌,甲的小桌上什麼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個砝碼;(2)實驗保持與上一次乙實驗相同,丙實驗把小桌反過來放在海綿上,再在小桌上放一個瑪法。

我將引導學生根據兩次實驗的現象總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板書)(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並説明:上述實驗中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接下來我將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稱之為壓強,定義為: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並提問由學生根據概念寫出壓強的字母表達式以及單位?根據比值定義法,P=F/S,單位N/m2。我將補充:壓強單位除了N/m2外,還有專有名稱:帕斯卡(Pa),並且1N/m2=1Pa。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這樣不僅使他們印象深刻,還培養他們的實驗探究能力。同時讓學生知道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對於不確定的觀點應該通過實驗來驗證。

最後講授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板書),我通過出示一些生活實例的圖片:推土機的寬鏈條、美工篆刻刀的刀頭、火車上的破窗錘、火車軌道下面鋪設枕木,原因是什麼?學生會説出:推土機的鏈條和火車軌下面鋪設的枕木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地面的壓強。篆刻刀和破窗錘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我將總結: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新課講授完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出示一道練習題,應用壓強公式進行解決:水平桌面上放一本書,書所受的重力為3N,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10-2m2,計算書對桌面的壓強。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目的在於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並且通過這個題目也能將本節課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最後是小結作業環節:

在小結時,我會結合板書來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在課程結束後給學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

在作業環節,我會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請同學們回去蒐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麼方式來增大或減小壓強的事例。

七、板書設計

(過渡句)最後説説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知識點由易到難的排布,重難點突出,能夠讓學生一目瞭然抓住本節課的核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6m53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