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微笑》説課稿15篇

《微笑》説課稿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微笑》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微笑》説課稿15篇

《微笑》説課稿1

一、説教材教法

《微笑》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以詩歌體裁的形式講述了生活中最簡單的一個表情——微笑的價值之大,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人性的呼喚。備課時,從語文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出發,我在制定目標和確立教法學法包括設計教學環節時,考慮最多的是這樣幾個問題:怎樣把簡短的詩文教出內涵,不讓學生乏味?怎樣在40分鐘時間裏着眼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怎樣構建開放有活力的課堂?怎樣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靜下心很久,還是決定抓住語文四功:聽、説、讀、寫。並確定了三大環節——自讀整體感受微笑、想象微笑畫面並體驗微笑價值、書寫微笑感悟激發微笑情感。在教法上,主要採用談話交流、閲讀指導、質疑探究、情境再現法、示範創作等方法,學法上注重教給學生批註學文法、多角度閲讀法、情感朗讀法、讀文聯想法、格言創作法、句式補充法等。這些方法也許並不是專業的語文教學法術語,但是我一直很喜歡用這些手段,就冠以這些名稱吧。

二、説目標。

我分別是從字詞、朗讀積累和德育三個角度來確立了本課知識、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教學的目標。重點是抓住核心句理解詩人為什麼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教學難點是能談自己經歷過的“微笑”,能結合自己的感受,模仿詩人來創作一小節詩或者自創讚美微笑的格言。

三、説教學過程。

圍繞着確立的三大目標和重難點,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三大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自讀整體感受。藉助課前的互動環節,幫助學生把這首外國詩歌和自己的生活與思考聯繫在一起,激發教師、學生與文本三者之間的交流,使課堂更具有實踐性和開放性。這個目標不容易實現:首先是聽,就要求學生學會聽並思考,發表看法;教師要快速整合學生的思維,把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表述、文章的內涵有機聯繫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其次看品,默讀、批註談感悟、感情朗讀等等的形式都必須為進一步理解微笑內涵這個目標服務,稍微把握不好就會兩極分化,要麼過於繁瑣,要麼就是研讀不透。為此,我準備了3個探究性話題,這6個問題各有側重,關於詞語對比的:“幾秒與終生”,關於比喻的妥帖與否的;怎樣理解“一個忘記微笑的人”。總之要根據學生課堂的`反映信手拈來,也就是既要預案,更要把握機會臨場生成。最終達到促使全班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第二個環節是讀微笑作用的詩句體驗微笑的價值。基於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個理念,當學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覺得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心理感受,發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激發學生談話的慾望,發展學生的語言,達到了語文工具性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雙重功效。

第三個環節編創微笑小詩格言激發微笑情感。當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都積澱到一個高度,我設計了讓他們編創小詩或格言,讓學生跳出文本,結合生活感受和語言積累來提升情感,也可以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本人創作的同題小詩在這裏只是一個導向作用,既可以準備在學生冷堂時救急,也可以在學生充分表情達意後錦上添花,讓學生也有創作的慾望。

四、説教學準備和教具。

《微笑》説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活動——頑皮的小雨滴。因為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麼會下雨?”“風是從哪裏來的?”“為什麼雲有各種形狀?”《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再者,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所以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頑皮的小雨滴”這個活動。

大班階段是幼兒個性初步形成的階段,幼兒的個性和交往能力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展。根據本班幼兒口語發展特點以及大班語言發展目標,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能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2、發揮想象,深入理解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類的關係。

3、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小雨滴,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讓幼兒用各種畫筆來畫自己想象當中的小雨滴,進而突出談話的主題。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頑皮的事?在這一環節中,讓先畫好的幼兒説自己畫的內容,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最後,通過多每一個把幼兒剛才的創作過程在視頻上展示出來,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欣賞、共同提高,也是教師對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理解和想象的鼓勵,幼兒看到自己作品的畫面,喜悦之情溢於言表,達到了在快樂中學習的目的。在此,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悦的環境感受美、表現美,並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互相滲透。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通過具有形象性、開放性、寬容性、自主性、愉悦化的活動內容和過程。所有環節都是圍繞“小雨滴”來進行,源於大自然又借鑑於生活,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大班語言 故事:《漂流屋》

教材分析

(一)故事內容分析

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節,生動、優美的語言,吸引着幼兒,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培養愛憎分明的情感,並把學到的好思想見諸於行動。故事能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

而我選擇的《漂流屋》這個故事中一開頭就描寫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調動了幼兒的興趣“房子是誰的呢”?接着描寫青蛙並沒有想把它佔為己有,而是去尋找屋子的主人,但沒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請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這座房子,並邀請了小鳥和烏龜來跟他們一起玩。

最後,故事又承前啟後地回到了開頭的疑問:漂流屋飄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並不想將自己製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該故事雖然篇幅不長,人物對話簡潔明瞭,但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我們不難發現,故事的主題就是-----分享快樂。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這個重點的呢:這則故事中再三描寫了青蛙看到房子不佔為己有的無私精神,後又描寫了青蛙與小動物們一同分享快樂,繼而描寫了小兄妹樂於幫助別人。步步深入主題,而又在小青蛙與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樂達到高潮。故事鮮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兒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動淺顯的語言,又便於幼兒理解、記憶和模仿。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又佔優勢,因此,他們對文學作品,特別是童話故事較感興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內容較豐富、表現手法較複雜的故事,並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上學期,我們以班級主題《童話谷》為切入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班的幼兒也積累了不少的童話故事知識、童話作家知識和豐富的詞彙,培養了他們活潑大方、富有觀察力、好奇心,探究慾望強,有豐富的想象力,並喜歡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但是,由於幼兒成長環境的影響,幼兒經常出現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導致這些行為成為幼兒交往中的障礙。而故事是運用兒童文學作品向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

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選擇了故事主題明確、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生動淺顯而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標確定

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和知道要點提示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理解故事內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言;

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運用,發展幼兒想象力。

3、通過活動,體驗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

這三個目標中藴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體驗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從第一、第四環節的逐步深入,到最後互換禮物的情感體驗,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重點逐漸攻破。當然,培養幼兒懂得分享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的,因此,本次活動是先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是一個累積良好體驗的好機會,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活動將難點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言”從以下幾點來突破:1、問題設計富有啟發性,如: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你覺得他這樣做好嗎?你有不同的看法嗎?;2、集體與個別討論、回答相結合。 活動準備

(一)環境創設:與區域相結合。

為了讓幼兒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為主動地吸收,我們整合了區域活動,在表演區、語言區美工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了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以此,我們

在區域中準備了:語言區:投放青蛙、螃蟹、烏龜、小鳥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圖片、各種背景圖、房子背景圖;美工區:訂好的空白紙張;表演區:投放青蛙、螃蟹、烏龜、小鳥和小男孩、小女孩的頭飾和背景圖、籬笆。

(二)知識準備:

1、幼兒在常識活動中已熟悉青蛙、螃蟹、烏龜、小鳥的生活環境。

2、已認識過許多兒童文學作品,初步瞭解了擬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質準備

首先是為幼兒提供真實而豐富的語言運用情景,給幼兒創設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進行了以下準備了:配有故事錄音的教學課件,幼兒可通過自己的感官感受,喚起他們的想象力。而創設一個環境,讓幼兒在情感體驗中將分享遷移到生活中來,我們準備了:幼兒每人自帶一份小禮物、磁帶、錄音機。使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獲得體驗。

教學方法

本活動綜合主要採用了直觀形象法、語言討論法和環境體驗法。

1、本活動中有始到終貫穿的是直觀形象法:觀察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於是,我選擇了運用電化教育手段。由於,兒童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以及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對故事所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電化教育手段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兒童理解和記憶。而且,我有效地將語言與幻燈片的演示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語言討論法:討論法是兒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動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活動中,我以老師首先揭示或引發討論內容,然後由幼兒進行補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我多次讓幼兒討論自己對故事裏人物的看法,以“為什麼”讓幼兒深入思考問題,並讓幼兒提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看法,甚至讓幼兒反過來向老師來發問。討論法結合了《規程》的要求,為兒童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兒童因説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牴觸心理和行為。

3、環境體驗法:兒童因為年齡小、知識經驗少,對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難或很片面。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講大道理,就很難讓他們理解和接受。如:現實生活中很多幼兒是獨生子女,他們一直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體驗到什麼是分享,分享又能帶來什麼快樂。於是,活動中採用了環境體驗法,提供了一定條件,讓幼兒通過自身的禮物交換、分享,從而感受和獲得體驗。這可以加身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思維和認識水平,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環相扣的環節,整個設計突出了三個點:1、教具直觀:語言與幻燈片的演示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2、語言引導:以往的語言活動經常會出現是大部分能力強的幼兒才有機會説出他們的看法,而能力

一般的幼兒會因沒有機會説而很快地失去興趣。因此,這次活動,我設計了引導性強的幾個問題讓幼兒有慾望説、敢説、有機會説。3、環境體驗:讓幼兒在行動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義。主要表現如下:

(一)出示漂流房幻燈片,引導幼兒進行初步想象。

引入時,師以直觀的幻燈片,讓幼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幼兒直觀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極好地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並融入角色當中思考問題“這是哪裏來的”“撿到它以後要怎麼辦”。該問題把幼兒帶進一個思考想象的空間,創設了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的語言環境,並讓幼兒初步產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識,為下面的故事做好鋪墊。

(二)聽、想結合,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分析綜合能力。

通過討論後,師的引導師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這個環節仍然給幼兒留有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在剛才的想象基礎上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通過頭腦中的想象故事中優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宮殿一樣的漂流屋”、“熱鬧而歡樂的爭吵”等。

(三)視、聽結合,發展形象思維。

此環節結合了語言和幻燈片,再次調動了幼兒的興趣,以分段講述故事為主要形式,通過一個一個的問題,找出了故事的重點,引導幼兒不段思考、探索、層層遞進,從而達到理解和記憶故事內容的目的。而擬人、比喻手法的運用是本故事的一個亮點,為達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將漂流屋比喻成“宮殿“、”大雪糕”、“搖籃”。而對幼兒來説文學中採用的表現手法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我以問題“漂流屋像什麼”的提出加深有對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題,引出教育意義。

作品中反覆提到了“小青蛙問遍所有的人尋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獨佔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動物們時高興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兒懂得與別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地講大道理幼兒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這個活動環節中以“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為什麼?”讓幼兒直觀形象地感知,什麼是好的,該學習、模仿的是誰。這樣,他們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時還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問題,讓幼兒將學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禮物,激發幼兒樂於與同伴分享的情感。

《綱要》指出:應以幼兒的情感態度的培養放在首位,本活動結合了第一、第四個環節,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的體驗中交換禮物、交朋友,感受到與同伴分享玩具的快樂心情。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多留意積極和別人分享的幼兒,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能使更多的幼兒喜歡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將活動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動延伸。

活動的結束是暫時的,依據教育方式的整合,為了讓幼兒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為主動地吸收,我們整合了區域活動,在表演區、語言區美工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了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微笑》説課稿3

説教材:

《微笑》是一個美麗的散文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理解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給別人送去快樂的道理。

中班的孩子詞彙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對詞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鳥為朋友歌唱、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改為短句“我可以為朋友歌唱,讓他們快樂;我可以為朋友蓋房子,讓他們快樂”,主要是通過讓幼兒掌握故事中出反覆出現的短句型,發展幼兒的連貫性語言。中班幼兒正是加速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階段,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可以促使幼兒社會性情感的形成,培養關愛、同情、友好、合作的行為。

説目標:

對於文學作品欣賞的教學不能脱離語言領域的價值,學習作品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語言所表達的情感,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次基礎上擴展想象仿編或續編。所以結合故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動物之間的友愛,懂得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

2、學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仿編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給朋友送去快樂的意願和行為。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閲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説重難點:

重點:因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把目標1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

難點:中班的幼兒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強,但是對短句的仿編和情感的遷移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説教學:

準備(為更好地開展活動,我進行了教學前的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背景音樂、大圖片(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圖片與課件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經驗準備:瞭解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為理解故事做鋪墊。

説過程:

本次活動我預設為四個環節:“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分析討論、感受作品的美”“經驗遷移、仿編短句”來完成活動,通過音樂的渲染氛圍、圖片的直觀演示、有感情地講述、設疑、給難點構建支架,讓幼兒通過欣賞、發現、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下面具體談談每一個環節的開展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你覺得你什麼時候最快樂?

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於快樂的故事。

(意圖與目標:開門見山地點出快樂主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去發現: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引出故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我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

1、教師講述故事第1、2兩段

分別提問

(1)小動物們都在為自己的朋友做什麼?

(2)小動物們都是怎麼説的?

(3)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高興?小蝸牛能為朋友們做什麼,讓朋友們高興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3段

提問: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們高興?

(分析: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在次環節中使用音樂背景,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優美,以提問的方式加上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討論和質疑促使幼兒發揮想象力,完成重點目標中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理解的過程中我會強調“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不僅學習語言短句,也為解決後面的難點短句仿編做好鋪墊)

(三)完整欣賞

完整欣賞,同樣配以優美的音樂和課件。

提問

1、小蝸牛是怎麼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2、小蝸牛為什麼要把微笑送給別人?

3、小動物們收到蝸牛的微笑為什麼都笑了?

4、森林裏的小動物都誇小蝸牛棒,你們想小蝸牛知道會會怎麼樣呢?

5、你們認為小蝸牛、小兔、大象都是怎麼樣的小動物呢?

(分析:中班幼兒在初步感知故事時,對故事的內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此環節中我通過歸納性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感受森林裏小動物們之間熱烈歡快的氣氛和充滿關愛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完成重點目標)

(四)經驗遷移,仿編短句

1、出示多幅有關於小動物相互幫助的圖片,引導幼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型來表述。

2、我們能為周圍的人做什麼讓他們快樂呢?(這裏,教師要為幼兒的擴散性思維提供一些參考,提醒幼兒可以為生病的人、可以是父母、小夥伴、老師等等)

(分析:仿編對中班幼兒還是很難的,所以提供一定內容的圖片,是給幼兒的仿編提供一個支架,在適宜的時候撤架,在沒有提供圖片的情況下引導幼兒擴展思維,將經驗遷移到生活中來,這樣才能激起孩子對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有真正的感悟。以建構支架和情感遷移的方式突破了難點目標)

説活動特色:

我認為我今天設計的活動還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優美的音樂來烘托情感氛圍,可以使整個活動被濃濃的關愛情感包圍,給幼兒以心靈美的情感體驗。

2、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教師利用圖片為幼兒的第一次仿編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難度,給幼兒説的信心。第二次沒有圖片的支持讓幼兒仿編,體現了遞進性和層次性。

3、強調幼兒在前:活動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師都是通過設疑引導幼兒主動思考。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教學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中,我嘗試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的表達能力比較差,另外留給幼兒的時間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我班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微笑》説課稿4

一、教材分析

《微笑着承受一切》這篇課文敍述的是發生在我們身邊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桑蘭原是國家體操隊的隊員。她17歲那年參加了在美國紐約長島舉辦的友好運動會,不幸因脊髓嚴重挫傷而造成癱瘓。在接受治療期間,她以“桑蘭的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們。這篇課文共有7個小節,文章採用倒敍的手法,回憶桑蘭在一次跳馬比賽中不幸負傷,在傷痛治療期間,沒有絕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表現出了這位中國小姑娘面對重大打擊的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課文的重點是3——6小節,難點是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真正含義。

描寫桑蘭受傷後表現的的句子最能體現桑蘭的堅強,這些語句需要學學生通過揣摩並加以體會。在課堂上學生理解了這些句子,也就感悟了主人公是如何向命運挑戰的,也就能懂得一個人只有微笑着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從而才能感悟主人公的堅強,才能感悟“微笑着承受一切的” 真正含義。這篇課文是母語給予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之文。

二、學情簡介

這個班是我本學期新接的班,師生之間在很多方面還需要磨合。因此在課堂上就需要老師為學生搭建梯子,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訓練來提高他們語文能力。這篇文章從文字本身來説理解其來並不是很難,但要通過桑蘭的所為,讓學生思考如何自主面對生活,引導學生從四年級開始懂得面對困難、挫折。從這個角度説,這是有一定難度的。為了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上這課之前,我上了35課《創造奇蹟的人》在課堂上學生同過品詞品句,理解海倫凱勒與病魔鬥爭的一生。通過拓展延伸懂得了在生活中困難和挫折總是難免的,但是要用頑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總會取得一定的成功。學生積累了一些生活的經驗,對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深度,就為52課的學習作了鋪墊。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及本班學情,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抓住重點詞句,感悟人物的品質。

目標二:運用課外資料,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目標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桑蘭的堅強。

四、具體實施

這篇課文可以抓住三個詞串連課文:不幸——堅強——微笑。本課學習共分四個板塊,具體實施如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教師簡短的介紹:同學們,萬人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這位坐在輪椅上的陽光女孩名叫桑蘭,是星空衞視《桑蘭2008》體育特別節目主持人,而7年前的她還是一名在跳馬比賽中身輕如燕的國家體操隊的隊員。7年前,7年後,命運如此改變,在桑蘭臉上沒有改變的是什麼?(微笑)

(上課伊始多媒體出示桑蘭坐在輪椅上主持節目的照片、及她還是國家體操隊的隊員的照片,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很直觀地就發現了兩張照片的共同之處:那就是桑蘭的微笑。情境的創設,既激發了學生情感,使學生進入情景,又暗示了課文的中心,很自然地揭示了課題。學生帶着微笑第二次讀課題的時候從感情上已做好了學習課文的準備)

二、初讀課文,瞭解桑蘭

1、請自由朗讀課文,劃出描寫桑蘭的運動生涯的句子?

2、就在這短短的運動生涯裏,桑蘭贏得了許多榮譽,

(多媒體出示桑蘭獲得的榮譽。這個課外資料的補充豐富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學生在饒有興致的朗讀中對桑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桑蘭是一位多麼有前途的跳馬選手,為理解句子“這真是天大的不幸”起輔助作用)

3、這些榮譽足可以看出桑蘭是一位多麼有前途的跳馬選手,可是1998年7月21日的晚上,(引讀、生:桑蘭……)

(以讀帶講很自然地就進入了第二節重點句的理解,避免了煩瑣的講解)

4、突如其來的一切,對桑蘭來説,這真是天大的不幸!

①齊讀句子。

②看書思考:天大的不幸是什麼?

(讓學生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對重點的理解,真正感受到了突如其來的一切對桑蘭來説真是天大的不幸;學生的生活體驗被激活,與課文語言發生了聯繫。)

③指導朗讀:再來讀讀這句話,把我們剛才理解的通過朗讀的方式表現出來。

(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同樣內容的朗讀,卻讀出了各自的韻味。有的學生用沉重的語氣讀,有的.用惋惜的語氣讀,體現了個性化朗讀。)

三、研讀課文,感悟品質

(一)、抓重點詞句

1、不幸中之大幸,桑蘭的命保住了,面對這天大的不幸,桑蘭表現得如何?你能用書上的一個詞語概括嗎?

(找到了“堅強”這個詞,也就找到了這篇課文的突破口。)

2、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桑蘭表現得非常堅強?請默讀3——6小節,劃出有關句子。(出示四個句子)

(採用什麼樣的手段來研讀這些句子呢?在試講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後讓學生談談你讀懂了什麼,讓學生通過討論感悟人物品質,但老師們感到這些句子理解起來不是很難,要讓學生去談,也談不出什麼,這樣設計效果不是很好。經過一番思考後,我設計瞭如下的練習:

l在桑蘭躺在牀上不能動彈的時候,她(沒有掉一滴眼淚),這令(隊友們)感動。

l在桑蘭配合醫生治療時,她(忍着劇痛哼着自由體操的樂曲),這令(醫生)感動。

l在桑蘭纖細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動作時,她(總是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這令(周圍的人)感動。

l在無數關心她的人面前,桑蘭(總是帶着動人的微笑),這令(所有的人)感動。

(詞句所藴含的情感只有“意文兼顧”,才能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個練習涵蓋了文本中3——6小節的內容。學生要完成這樣一個練習必須先要理解課文內容。這樣的練習,。它將學生學習內容畫繁為簡,畫難為易,體現了一個語言訓練的過程。學生在填空的過程中可以從書上直接提取答案,可以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有過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學生既習得了教材的內容,又進行了語言的操練,達到了思維與語言的統一發展,從而積累了語言,真是一舉兩得。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內容也就水到渠成。學生的情感就沿着這四個句子鋪設的心路一步一步走進這位堅強的小姑娘。桑蘭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感動了(隊友們)、(醫生)、(周圍的人),所有的人。此時此刻孩子感動,老師感動。我認為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課時,千萬不可丟失掉這份美麗的“感動”。)

3、現在帶着這份感動我們再來讀讀這幾個小節,肯定比剛才讀得好!

(此時,再讓學生進行朗讀,他們的內心會湧起一種深深的感動,他們的心靈會受到一種震撼。他們飽含深情和敬佩,真正走進了文本。他們把課文的內容和感情通過自己的聲音再次體現出來這是一種在創造,是賦予作品以生命。以讀促情,以讀悟情,學生對桑蘭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二)、審題,提升認識

1、現在,沒我們再回到課題上看看,微笑着承受一切,桑蘭要微笑着承受一切,這一切指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在經歷了前面的學習過程後,學生的認識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們將前面所理解到的內容聯繫起來從桑蘭身體上要承受的的傷痛到心靈上要承受的的傷痛全面的來談。對理解文章的主旨也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也就真正理解了課題的含義。)

四、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一)、關注桑蘭的現在

1.同學們剛才所講的這一切,不管是身體上的痛苦還是精神上的痛苦,桑蘭全都承受了,而且是微笑着承受。桑蘭就是在用微笑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堅強?就是因為堅強,天大的不幸並沒有讓她成為一個不幸之人,無用之人。相反,是堅強使她成了一個大幸之人,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現在桑蘭在做什麼?忙些什麼?讓我們一起關注桑蘭的現在。誰來説説你瞭解到的相關信息?

2、想看看老師收集的資料嗎?這一幅幅畫面,這燦爛的微笑,已證明了桑蘭沒有向命運低頭,她戰勝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從今天的桑蘭中,學生可以更深刻地體會桑蘭能由一個不幸之人最終成為一個大幸之人的原因。學生在尋找這個信息的過程中,其實就是讓學生與現在的桑蘭建立對話的過程,學生看着他的現在,想想8年前,這個過程對學生的母語教育一定是深刻的。學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這種資料的補充,豐富了學生的感受,增強了學生的體驗。他們就會感覺到如何面對挫折,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學生閲讀信息足了,生存教育、共存教育的本質才能走進學生。)

(二)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堅強人物的事例還有許多。貝多芬就是其中一個,老師將許多資料進行了整理、加工,最後才製作這樣一個幻燈片。同學們回家後可以在老師的基礎上有創意地製做電腦小報,幻燈片。

(課外資料的補充,目的有兩個:(1)、引導學生閲讀與本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擴大學習空間,實現從課內到課外的一個延伸,讓學生積累更多的人生體驗。2、起一個導向作用。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在平時的學習中,上網獲取的資料應進行再加工,而不應是一種信息的疊加。學生有了這樣的一種意識,在以後的實踐中他運用信息的時候就會像老師一樣進行整理加工。時間長了學生運用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就會增強。學生綜合信息素養就能得到提高。)

2、誦讀小詩,情感昇華

這節課,同學們學習了52課,感悟桑蘭的精神。現在,桑蘭已經是自信、樂觀、堅強的代名詞。她的微笑已經被人們稱之為“桑蘭式的微笑”。讓我們也來學着像桑蘭那樣微笑吧!笑一笑。讓我們帶着微笑讀讀這首小詩。

當我們遇到煩惱時,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讓我們微笑吧!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

(創設情感,讓學生進入詩中,感受其境,感受其情。我本人是很喜歡詩的,也喜歡用自己對詩的理解引導學生學。詩是一種創造,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擁有這種創造。這也是母語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這首小詩很簡單,簡單的學生一讀就懂,但詩的美韻,詩言有意而意無窮的境界,詩中所藴含的人生哲理卻是無窮的。教師以情激情,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了學生人生態度、生活品位提升的過程。最後很詩意地結束這堂課的教學)

從這堂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感到教師應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的情感在課堂中自然流淌,讓課堂充滿人文情懷。隨着二期課改工作的不斷推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堂中不確定的因素越來越多,有許多情況是教師難以預料的。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這堂課結束了,但我認為學生自主探究的新一課剛剛開始。

《微笑》説課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中班童話故事《微笑》,活動來自於省編教材的中班主題活動《我的朋友》。

第一部分:説教材分析

1、説教材

《微笑》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語言簡練,講述了小蝸牛雖然弱小,卻能用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快樂的故事,揭示了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的道理。

我選擇這樣的題材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提升幼兒語言能力,二是促進社會性發展。

2、説學情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把握好這一關鍵期,將對幼兒今後語言的運用有很大的幫助。根據《綱要》所述,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閲讀(早期閲讀)四個方面。根據這四個方面,我對本班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了評估,發現他們對文學作品欣賞較少,對早期閲讀的興趣還不明顯。傾聽能力進步最大,到了中班上學期,已逐漸轉向有意識的傾聽。表述能力最弱,對一些連貫性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仍有困難。童話故事《微笑》中反覆出現“我願意為朋友……讓他們高興”的句型,有利於發展幼兒的連貫性語言和同伴友愛互助的社會性發展。

説到“社會性”,我要穿插一個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小朋友要分生日蛋糕了,他説“我的好朋友只有一個,是陶潛。”這句話讓我很震驚,事後,我瞭解了本班孩子的交友面,有大有小,而且區別很大。於是我在這個活動中,我製作了男女不同性別的空白標誌,讓孩子繪畫後轉送給好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可以瞭解自己孩子交友面的大小,以及交友的性別傾向性。因此,我選擇了《微笑》作為家長開放活動的內容。

3、説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語言水平、年齡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愛互助,感受微笑能為別人送去快樂的美好情感。

能力目標:能大膽用“我願意為朋友做…,讓他們高興”句型説出自己的想法。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感基調,懂得為別人做事是愉快的。

第二部分: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散文以情感薰陶為主,因此,我採用了講述法:在優美的音樂輔助下,運用恰當的語言、語速、音量,完整講述童話故事內容。直觀演示法:運用優美的FLASH課件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提問法:通過解釋性提問、假設性提問等,鼓勵幼兒積極動腦。

2、説學法

觀察、討論、發現、表述,最後是操作練習,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3、説準備

a自制多媒體課件、優美的音樂。

b可移動的音符、房子、信的卡片。

c空白圓形卡片若干(男女顏色分開)、油畫棒。

第三部分:説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初步感受微笑、嘗試體驗“微笑”、主動傳遞“微笑”、微笑傳遞“快樂”,四個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一、初步感受“微笑”:

1、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在對比性強烈的觀察中,發現“微笑”的表情。提問:看到微笑的表情,你有什麼樣的感受?(高興、快樂)引導幼兒遷移原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故事的`名稱“微笑”。

2、教師在音樂的輔助下,有感情地完整講述故事。

二、嘗試體驗“微笑”

1、出示第一個場景幻燈片。

問:小動物們為朋友們做了什麼?(幻燈片:小鳥、大象、小兔圖片)讓他們怎麼樣?

請幼兒模仿小動物説的話“我為朋友歌唱”。觀察蝸牛表情,問:小蝸牛怎麼了?

帶着問題:小蝸牛能為大家做些什麼,讓他們高興?

2、出示第二個場景幻燈片。

在這裏,問:小蝸牛送了什麼給它的朋友?在觀察和討論中發現知識點:“小蝸牛把微笑畫在信裏”。帶着問題:朋友看到小蝸牛甜甜的微笑都怎麼樣?

3、出示第三個場景幻燈片。

請小朋友也學學小蝸牛的微笑,把微笑送給你的朋友。嘗試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情緒。藉助圖片,學習句型“我願意為朋友做……”。把他們連成一句話,會説嗎?

引導幼兒用“我願意為朋友做……,讓他們高興”句型説出自己的想法。

三、主動傳遞“微笑”

製作“好朋友”標誌:請幼兒將自己想説的,畫在紙上,家長們幫助寫名字,折成信封,送給好朋友。將短句“我願意……”運用到實踐中。體會為別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情感。

四、微笑傳遞“快樂”

幼兒、家長、教師共同跳圓圈舞“笑一個吧”,以這樣的方式結識新朋友。

第四部分:説活動特色

1、注重情感基調的渲染。

活動調動了幼兒的看、聽、説、動等多種感官體驗,來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比如,通過觀看兩張哭笑圖片,在強烈對比中感受“微笑”的美好;活動重點沒有放在故事內容和情節的理解上,在説一説的仿編短句中,讓幼兒體會、感悟小動物之間的關愛;通過動手操作來促進幼兒對同伴的關愛。

2、注重多維遊戲的互動。

這不是一節單純的語言活動,在語言學習中,我加入了不同形式的遊戲活動。比如“傳遞微笑”“製作並互贈好朋友標誌”、“笑一個互動舞蹈”等活動,體現了一種師幼交融、生生交融、物我交融的互動狀態。

3、注重知識建架與撤架。

中班幼兒仿編短句是有難度的。在第一次仿編時,我提供了可移動的圖片,給幼兒建立一個支架,幼兒根據圖片裏展現的內容仿編短句。多次練習之後我會撤掉框架,不提供圖片而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生活經驗仿編,體現了遞進性,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體現了教育的多元和整合。

多元指的是語言、社會、藝術、科學領域的知識內容,這些領域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整合的,這使得活動更具綜合性的特徵。如在語言交流中傳遞關愛的社會性教育,在繪畫中鞏固語言的知識性學習,在音樂中感受語言的優美,在舞蹈中交新朋友,體會微笑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今天説課的所有內容。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指導。謝謝!

附:微笑

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説:“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一想,“可是,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裏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裏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裏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説:“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微笑》説課稿6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中班故事教學《微笑》。

一、 説教材:

《微笑》是一個美麗的散文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理解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給別人送去快樂的道理。中班的孩子詞彙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對詞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鳥為朋友歌唱、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改為短句“我可以為朋友歌唱,讓他們快樂;我可以為朋友蓋房子,讓他們快樂”,主要是通過幼兒掌握故事中出反覆出現的短句型發展幼兒的連貫性語言。中班幼兒正是加速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階段,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可以促使幼兒社會性情感的形成,培養關愛、同情、友好、合作的行為。

二、説目標:

對於文學作品欣賞的教學不能脱離語言領域的價值,學習作品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語言所表達的情感,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次基礎上擴展想象仿編或續編。所以結合故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

標定位。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動物之間的友愛,懂得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

2.學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仿編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給朋友送去快樂的意願和行為。

三、説重難點

重點:因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把目標1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

難點:中班的幼兒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強,但是對短句的仿編和情感的遷移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目標2作為教學的難點目標。

四、説教學準備(為更好地開展活動,我進行了教學前的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背景音樂、大圖片(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圖片與課件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經驗準備:瞭解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為理解故事做鋪墊。

五、説過程

本次活動我預設為四個環節:“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分析討論、感受作品的美”“經驗遷移、仿編短句”來完成活動,通過音樂的渲染氛圍、圖片的直觀演示、有感情地講述、設疑、給難點構建支架,讓幼兒通過欣賞、發現、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下面具體談談每一個環節的開展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你覺得你什麼時候最快樂?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於快樂的故事。

(意圖與目標:開門見山地點出快樂主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去發現: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引出故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我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

1. 教師講述故事第1、2兩段分別提問

(1)小動物們都在為自己的朋友做什麼?

(2)小動物們都是怎麼説的?

(3)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高興?小蝸牛能為朋友們做什麼,讓朋友們高

興呢?

2. 教師講述故事第3段

提問: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們高興?(分析: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在次環節中使用音樂背景,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優美,以提問的方式加上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討論和質疑促使幼兒發揮想象力,完成重點目標中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理解的過程中我會強調“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不僅學習語言短句,也為解決後面的難點短句仿編做好鋪墊)

(三)完整欣賞

完整欣賞,同樣配以優美的音樂和課件。提問

1.小蝸牛是怎麼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2.小蝸牛為什麼要把微笑送給別人?

3.小動物們收到蝸牛的微笑為什麼都笑了?

4.森林裏的小動物都誇小蝸牛棒,你們想小蝸牛知道會會怎麼樣呢?

5.你們認為小蝸牛、小兔、大象都是怎麼樣的小動物呢? (分析:中班幼兒在初步感知故事時,對故事的內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

此環節中我通過歸納性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感受森林裏

小動物們之間熱烈歡快的氣氛和充滿關愛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

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完成重點目標)

(四)經驗遷移,仿編短句

1.出示多幅有關於小動物相互幫助的圖片,引導幼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型來表述。

2.我們能為周圍的人做什麼讓他們快樂呢?(這裏,教師要為幼兒的擴散性思維提供一些參考,提醒幼兒可以為生病的人、可以是父母、小夥伴、老師等等)

(分析:仿編對中班幼兒還是很難的,所以提供一定內容的圖片,是給幼兒的仿編提供一個支架,在適宜的時候撤架,在沒有提

供圖片的情況下引導幼兒擴展思維,將經驗遷移到生活中來,這樣才能激起孩子對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有真正的感悟。以建構支架和情感遷移的方式突破了難點目標)

六、説活動特色

我認為我今天設計的活動還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優美的音樂來烘托情感氛圍,可以使整個活動被濃濃的關愛情感包圍,給幼兒以心靈美的情感體驗。

2.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教師利用圖片為幼兒的第一次仿編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難度,給幼兒説的信心。第二次沒有圖片的支持讓幼兒仿編,體現了遞進性和層次性。

3.強調幼兒在前:活動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師都是通過設疑引導幼兒主動思考。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微笑》説課稿7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是XX 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選自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國小音樂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歌聲與微笑》。

一、 説教材

《歌聲與微笑》是一首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富有時代氣息的青少年歌曲。由王健作詞,谷建芬作曲,歌曲為C 大調,4/4拍,由兩個樂段組成。前樂段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裝飾,增強了歌曲口語化色彩;第二樂段為二聲部合唱。歌詞言簡意駭,朗朗上口,表現出青少年兒童樂觀的態度,友愛的精神。

二、 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美國教育家杜威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情的把握,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編動作中,自然滲透友愛教育,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團結友愛的精神。

2、 過程與方法:運用體驗聆聽,合作模唱學習歌曲,鼓勵學生積極創編並樂於參與音樂表現活動。

3、 知識與技能: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認識下滑音、上滑音記號,唱準5。

三、 説教學重點難點

基於以上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分別設定如下。

1、教學重點:學會演唱歌曲《歌聲與微笑》,認識下滑音、上滑音,唱準5。

2、教學難點:掌握歌曲中二聲部的合唱。

為了講清重點解決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確定教學目標,下面我就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來談談。

四、 説教法學法

隨着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他們的體驗感受與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他們好新好動,自我意識強,集中能力較差。基於以上因素,我運用了欣賞法、聽唱法、練習法加深鞏固學生對歌曲的熟悉和喜愛。利用圖片、多媒體課件、電鋼琴等教學用具進行直觀演示,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實踐體驗法,學生樂於參與音樂表現、創編活動,同時指導學生多聽多練,學會合作,適時糾正,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五、 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分為三個環節:

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教授——拓展延伸。下面,我將分別介紹這三個環節。

(一) 多媒體課件導入

音樂課標中指出,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

音樂的必要前提。首先,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提問:“你喜歡圖片中哪種表情?”(高興和鬱悶、開心和難過、微笑和哭泣)激起學生興趣,然後介紹“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朋友——微笑天使,她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進入新課教授環節。

(二) 新課教授

音樂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學生主要通過聽覺活動感受與體驗音樂。這一環節通過欣賞、聆聽、模唱、感受等方式,運用聽唱法,教師範唱,學生模唱,歌曲分段學唱,學生分組學唱、二聲部合唱等形式引導學生掌握歌曲。

1、 播放課件,欣賞《歌聲與微笑》。

2、 反覆聆聽,教師範唱。

3、 展示歌譜,分段學唱歌曲旋律。

(1)認識下滑音、上滑音記號。

(2)唱準歌曲中變音記號5。

①展示鋼琴基本音階鍵位圖,讓學生尋找5、5相應位置。 ②比較5、5的音色的不同。

4、 歌詞學唱

① 教師範唱第一樂段,學生跟唱。

② 教師電鋼琴伴奏,學生分組分別練唱旋律和歌詞。

③ 提出問題,學生再次聆聽歌曲。

師; “歌曲表達的內容是什麼?”

師:“歌曲的前後兩段在音樂情緒和演唱形式上有什麼不同?”

5、 難點解決:二聲部的合唱

根據我國中國小的教學原則當中的循序漸進原則的要求中提到,要遵循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識規律,要使學生打好基礎,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要使學生掌握二聲部的'合唱,首先指導學生從學唱第一聲部——學唱第二聲部——分組二聲部反覆交替練唱——分組二聲部合唱——男女生分聲部合唱的循序漸進的學唱方式,從簡化難度到學生完全掌握。

(3)拓展與延伸

音樂課標中指出,音樂教學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鼓勵並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創造,這是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所以我在這個環節中設定了以小組合作,個人與個人合作的要求,讓學生合作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來表演歌曲《歌聲與微笑》。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我特別採用了“微笑天使”評選最陽關男、女生的競賽形式開展。

六、 小結

本堂課我以“微笑”為主線,運用欣賞、聆聽、感受、體驗、實踐創編等多種方式,通過學生合作,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的形式有趣開展音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在合作中收穫友誼,在歌唱中學會樂觀微笑。

以上是我今天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

《微笑》説課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是中班的語言活動,名叫微笑。

一、説教材

《微笑》選自山東省省編教材中班下學期《我的朋友》。這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書中形象的將蝸牛擬人化,蝸牛用自己特有的微笑的方式帶給了大家很多的快樂,並且自己也變得快樂起來的童話故事,故事告訴小朋友們蝸牛的熱心腸使自己得到了真摯的友情,讓小朋友們充分體會助人為樂的那份感動和快樂。

二、説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要求,也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語言發展水平和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需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故事的名字,其中的角色和故事中蝸牛的主要事蹟。

情感目標:認識到雖然小朋友能力有限,但只要樂於助人,肯去幫助別人,那麼就可以帶給別人和自己很多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能力以及自由發揮時的表達能力。

三、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教授的是中班小朋友,所以他們的情感認知能力着實有限,並且想要讓他們理解故事中隱藏的寓意是有一點困難的,所以讓幼兒感受體驗到蝸牛雖然小但是隻要他願意幫別人就可以獲得快樂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們可以理解故事的內容並且瞭解故事的隱藏的深刻含義。難點是通過這節課可以讓孩子們能主動願意幫助別人,並體會幫助別人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四、説教學準備

1、教師要自己製作微笑的課件,ppt要符合故事的情節,圖片為主,形象生動以吸引幼兒,好激發他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用卡紙製作多個微笑和憤怒的表情,對比着告訴小朋友微笑的優勢,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提前用相機給小朋友拍下他們平時幫助他人的照片,和他們的甜美微笑。都一塊放到ppt中。

五、説教學教法

學法傳統的教師説教的方法早已不適應當代孩子們的上課需求,因此,我覺得滿堂灌的上課方式也不適合孩子,成功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共同的探討,並且可以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此我採取了適宜幼兒學習的直觀教學法,討論談話法,講述法和提問法的教法,課堂中,通過ppt中形象直觀的圖片開啟孩子的'思維想象力,也會讓他們動手去做一做,對幼兒提一些開放值得思考的問題,讓幼兒在談話中,自己的動手中獲得知識。為了體現幼兒的主題地位和“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引導幼兒通過看,説,想,做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主要採用欣賞法,講述法,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使師生在互動中學會觀察,思考,並且很好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出示ppt,出來一隻微笑的蝸牛,還有一封信,讓小朋友們説一説,蝸牛是什麼表情。

(二)展開部分

1、理解故事播放課件的同時,圖片會有小鳥,小白兔藍天,大象等各種事物,鮮明的顏色,直接刺激吸引幼兒的視覺,根據圖片一邊講述一邊提問。這是在什麼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多小兔子呀?這都是些什麼動物呢?他們都是怎樣説話的?再接着假設性的問,如果你是小鳥,你怎麼打招呼,什麼樣的聲音,語氣呢?(注意引導微笑這個表情),接着再找出蝸牛的圖片,讓幼兒組對討論,説一説他為什麼不高興?什麼樣的表情呢?再告訴大家他不高興的原因,通過提問討論推動故事發展,實現認知目標。

2、完整欣賞故事完整看完聽完故事,以遞進的方式提問,小蝸牛為小朋友們做了什麼事情呢?小蝸牛為什麼會給大家送信?大家喜歡他的微笑嗎?為什麼?大家為什麼都認為小蝸牛很了不起?回答完後,慢慢給大家滲透:雖然他很小,只會爬,但是他有一顆愛大家的心,他願意幫助他人,因為幫助別人,所以大家都覺得他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對幼兒進行了情感上的深刻教育指導,放在課堂中間部分就是為了能夠將重點難點讓幼兒接受了解。

3、自由討論鼓勵大家大膽發揮想象力,看看森林的每個小小兔子能幫其他人做些什麼事情呢?那麼每個小朋友又能為其他人做什麼呢?

(三)結束部分給大家看一下那些微笑的憤怒的表情,讓大家看看説説哪個更好看,大家更喜歡哪個?拿出紙和筆,照着老師做的微笑或者自己發揮,做兩個微笑回家送給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可以放一些有關微笑的兒歌。

七、教學延伸

教師可以給孩子們拍照,幾個孩子們組一隊,做出最美的微笑的表情,拍好照片拿回家給爸媽看,並講講自己可以為其他人做哪些事情讓別人微笑。

老師們,今天我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在做老師能夠予以批評指導指正,我也會繼續改進和努力。謝謝大家!

《微笑》説課稿9

第一部分:説教材分析

一、説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説話,富有生命力,並且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且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非常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2、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3、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且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説重點 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説教學準備

1 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第二部分:説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 ,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後”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瞭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並且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提供保證。

《微笑》説課稿10

《微笑着承受一切》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蘇教版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記敍了我國女子體操隊跳馬運動員桑蘭,在參加一次世界性的體育競賽時,意外地從馬箱上摔了下來,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可是她並未絕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謳歌了桑蘭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根據大綱對本冊教材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課文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感悟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同時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詞彙量和閲讀量,大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能夠通過閲讀理解感悟,但是少部分學生閲讀習慣和能力還有所欠缺,有待提高。我為本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承受、劇痛、失聲痛哭、大汗淋漓”等詞語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桑蘭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3.理解“微笑”的含義,懂得一個人可以憑藉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戰勝自我。

教學重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桑蘭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理解“微笑”的含義,懂得一個人可以憑藉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戰勝自我。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嘗試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並使用多媒體課件,學習卡片等多種教學手段,以及同桌討論,小組討論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種課堂組織形式來輔助完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我共為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情感鋪墊。(預計使用時間5分鐘)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和學生已經初讀課文,學習了課文的生字和新詞,並且學習了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本節課的導入,我採用了複習舊知導入法: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上節課的詞語,讓學生齊讀,為第二課時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打下基礎。接着請學生聽老師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多媒體出示桑蘭所獲得的榮譽。以及獲得榮譽時候的照片。接着出示她受傷時候的照片,對於桑蘭這樣的女孩,真是天大的不幸。這一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學生學習三——六自然段的情感嘗試做鋪墊,並且對於學生在最後理解“微笑”的含義,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預計使用時間8分鐘)

1.請學生四人小組自學課文三——六自然段,嘗試完成以下自學練習。

所描寫的場景 桑蘭的表現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

2.將練習做成學習卡,發到各四人小組。讓學生在自學的時候嘗試練習。這裏主要是運用合作嘗試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內,激發學生主動向別人請教,或者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

三、學生討論,教師交流。(預計使用時間19分鐘)

讓學生逐段交流自學練習中的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從感官上感受這一個個感人的場景。再通過教師引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和感情朗讀的指導,使學生沉浸在一個又一個小故事裏,體會桑蘭的堅強、勇敢、樂觀。這裏偏重運用情景嘗試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嘗試體會、感悟桑蘭的精神。具體是這樣操作的:

1.第三自然段的交流。讓學生交流自學練習中第三自然所描寫的場景和桑蘭的表現。這個學生一般很容易就能回答出來。接着多媒體出示桑蘭受傷後隊友來看望的場面。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説隊友和桑蘭的不同表現,理解隊友失聲痛哭的意思。讓學生理解此時的桑蘭,面對隊友的失聲痛哭,面對自己的不幸,她並不是沒有眼淚,而此時她沒有掉一滴眼淚,她的內心在堅強地承受着眼淚。

2.第四自然段的交流。學生交流自學的情況後,多媒體課件出示桑蘭接受治療時忍受劇痛的照片,讓學生想想自己曾經經受過的疼痛,理解劇痛的意思。學生在自學的時候,已經找到了桑蘭面對這樣的劇痛還能哼着自由體操的樂曲,再次讓學生回憶自己在經受疼痛時候的表現,學生大多會説自己會哭,會呻吟,或者跟爸爸媽媽撒嬌耍賴,此時再和桑蘭的表現作對比,突出了桑蘭的勇敢。也可能會有學生説自己不會哭,會像桑蘭一樣,這個時侯,要適時提出表揚。再指導學生感情朗讀主治醫生對桑蘭的評價,要讀出讚美、感歎的感情來,從而使學生對桑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第五自然段的交流。第五自然段主要是講桑蘭接受康復訓練,學生在自學後,都能回答得出來。我主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看桑蘭進行康復訓練的場景,突出桑蘭在進行簡單的訓練時候,所付出的不尋常的努力。但是也會有部分學生説這些動作很簡單。此時就要引導學生,桑蘭受傷後已經高位截癱,雙手以及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要做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再讓學生回憶體育課後自己因為體育鍛煉的勞累,而出現的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感受桑蘭訓練時候的疲憊。她用驚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承受着康復訓練帶來的疲憊。

4.第六自然段的交流。通過學生的交流,知道了這一個自然段是寫桑蘭出院以後微笑着面對世人。用多媒體出示該畫面,用字幕打出桑蘭説的話:我決不向傷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來!指導學生讀出堅決、自信的語氣。到這個時候,面對不幸卻堅強、勇敢、樂觀的桑蘭的形象已經清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在不幸面前,她仍然能露出動人的微笑。

四、詮釋課題,理解“微笑”含義。(預計使用時間8分鐘)

課文學到這裏,學生對桑蘭的敬佩之情已經油然而生。此時,再來引導學生理解“微笑”的含義,就容易多了。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海外人士以及領導人接見桑蘭的照片,學生朗讀第七自然段,然後對板書進行總結,課題中的'“一切”,其實是指成功和不幸,我們的桑蘭在成功時候微笑,面對不幸時,仍然能夠微笑着面對。從而揭示了“微笑”的真正含義。號召同學們學習桑蘭的“微笑精神”,成功要微笑,挫折面前更要微笑。水到渠成,完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

本節課靈活運用嘗試教學法的幾種模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課堂組織形式,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效果顯著。特別是課文的重點段3——6自然段的學習,採用了情感嘗試和合作嘗試相結合的嘗試教學法,大膽放給學生去自學,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試一試,這樣課堂教學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學生主動積極思考,主動自學課本,在課本中尋找線索尋找答案,,主動向別人請教,這樣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的位置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揚長避短,綜合各種教學方法,輔以各種教學手段,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在學生討論中講解,避免生硬的灌輸。保證了學生所學知識的正確性。最後的感情昇華,既是對課文的總結,對課文的重點內容“微笑”的理解。又讓學生感悟到了“微笑精神”,對學生是一種教育和激勵,號召學生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像桑蘭姐姐一樣微笑着承受一切。達到了課文的高潮。

最後來説説我的板書設計,本課採用詞語式板書,簡明扼要,富有啟發性。通過幾個含有內在聯繫的關鍵詞,引起學生連貫思索,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利於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附:板書設計

4、微笑着承受一切

成功 微笑

堅強

承受眼淚 勇敢

不幸 承受劇痛 微笑 樂觀

承受疲憊

《微笑》説課稿11

一、 説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為教師提供了依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於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駑駕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

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題《我的朋友》的總目標為:初步瞭解並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解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並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所設活動有:好朋友畫像、換名片、哭哭臉和笑笑臉等,多為實踐,操作活動,而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很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説教材分析

一 説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説話,富有生命力,並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 説教學目標

依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 依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3 是依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升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

《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依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 説重點 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 説教學準備

1 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第二部分:説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 ,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後”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瞭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並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二是注意依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提供保證。

一、説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依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 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依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小蝸牛給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揚鼓勵的口吻説:小蝸牛,你真了不起!激發幼兒為別人服務的願望.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並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提升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 討論法:是指讓幼兒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快樂?

4 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小蝸牛為什麼會給大家送信?)、假設性提問(如:如果你是小蝸牛,你們會怎麼做呢?)等等。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二 説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鑑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説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第三部分: 説教學程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 活動流程圖簡單明瞭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瞭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説明一下:

一 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説一説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麼?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並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 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

(1)故事的名稱;

(2)有那些角色;

(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

(1)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麼?(小鳥為朋友唱歌、小猴為朋友摘香蕉、小鴨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樣?(很感動、很高興)

(3)看看小蝸牛怎麼了?(不開心)猜猜它為什麼不高興?(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

(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麼?(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並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 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依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的事情?

(2)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

(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麼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 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為大家帶來快樂的:

(1)為爸爸媽媽做什麼;

(2)為小朋友做什麼;

(3)為老師做什麼。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製作“微笑” 標誌: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標誌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附微 笑

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説:“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一想,“可是,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裏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裏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裏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説:“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4、白紙,鉛筆。

四、説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為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幼兒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幼兒既形成了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幼兒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幼兒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麼?”使幼兒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説活動程序:

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幼兒説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

(導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着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裏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裏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遊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説着悄悄話,可幸福了。然後請幼兒講講自己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形狀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以及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特別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啟發幼兒儘可能講詳細一點。

2、欣賞課件: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説説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並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幼兒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依據幼兒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幼兒繪畫作品,請幼兒互相説一説,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説一説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

示範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

(1)請幼兒説説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麼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幼兒最喜歡的魚身上示範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係。

(3)請幼兒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

3、通過比較,瞭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在教師的追問:“這兩個魚寶寶美嗎?為什麼”的過程中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麼?

(3)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遊戲吧。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既給予孩子技法上的幫助,又給予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活動中我始終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悦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

依據對本次活動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與教學程序的設計,估計活動的重難點將會得到突破。但是由於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在活動中還將依據孩子的基礎和能力水平,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升。

《微笑》説課稿12

設計背景

通過“朋友多,快樂多”的小主題活動,幼兒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體驗到與朋友互相交往的樂趣,初步萌發了樂於助人的意識。為進一步引發幼兒關愛周圍事物的情感,我選擇了《微笑》這篇優美的散文,讓幼兒感受其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從中知道:關愛身邊的人和事物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幼兒已經初步理解散文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提高幼兒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啟發幼兒學習用簡單的句式表達自己關愛他人、關心朋友的感受,使幼兒養成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目標

1.體驗關愛他人的情感。

2.學習運用“我願意……讓……高興”的句式。

3.積極參與表演,進一步感受詩歌中優美的意境。

重點難點

1.學習運用“我願意……讓……高興”的句式。

2.體驗關愛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背景牆飾,小動物圖片、掛飾、微笑貼紙若干。

2.音樂磁帶、錄音機各1

3.寫有“微笑”“願意”“高興”的字卡。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剛才小朋友和客人打招呼的時候,表情是怎樣的?

2.欣賞配樂散文,讓幼兒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伴隨着優美的音樂,教師又感情地朗誦散文並演示活動教具。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作品內容。

4.幫助幼兒理解“願意”“高興”,鼓勵幼兒運用“我願意……讓……高興”的句式説一句完整的話。

(1)出示字卡“願意”“高興”,幫助幼兒理解其意思。

(2)教師:小動物對朋友們非常友好,小朋友願意為我們身邊的朋友做些什麼,讓他們高興?

(3)教師:除了身邊的人,我們還可以為哪些朋友做些什麼,讓他們高興呢?

5.伴隨優美的音樂,教師和小朋友一起有感情地朗誦散文,感受作品的美。

6.教師和部分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要求運用散文中角色的對話。

7.請所有小朋友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掛飾,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把散文的內容完整地表演一遍。

活動延伸

(1)把動物圖片、掛飾投放到“閲讀小屋”活動區域中,鼓勵幼兒繼續進行散文朗誦及表演活動,並投放其他動物、人物圖片,引導幼兒利用背景牆飾進行編故事、講故事活動。

(2)把散文表演帶到福利院去,開展獻愛心、送温暖活動。

《微笑》説課稿13

各位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中班故事教學《微笑》。

一、説教材:

《微笑》是一個美麗的散文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理解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給別人送去快樂的道理。中班的孩子詞彙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對詞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鳥為朋友歌唱、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改為短句"我可以為朋友歌唱,讓他們快樂;我可以為朋友蓋房子,讓他們快樂",主要是通過幼兒掌握故事中出反覆出現的短句型發展幼兒的連貫性語言。中班幼兒正是加速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階段,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可以促使幼兒社會性情感的形成,培養關愛、同情、友好、合作的行為。

二、説目標:

對於文學作品欣賞的教學不能脱離語言領域的價值,學習作品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語言所表達的情感,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次基礎上擴展想象仿編或續編。所以結合故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動物之間的友愛,懂得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

2.學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仿編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給朋友送去快樂的意願和行為。

三、説重難點重點:

因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把目標1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

難點:中班的幼兒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強,但是對短句的仿編和情感的遷移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目標2作為教學的難點目標。

四、説教學準備

(為更好地開展活動,我進行了教學前的準備)物質準備:故事課件、背景音樂、大圖片(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圖片與課件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經驗準備:瞭解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為理解故事做鋪墊。

五、説過程本次活動我預設為四個環節:

"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分析討論、感受作品的美""經驗遷移、仿編短句"來完成活動,通過音樂的渲染氛圍、圖片的直觀演示、有感情地講述、設疑、給難點構建支架,讓幼兒通過欣賞、發現、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下面具體談談每一個環節的開展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你覺得你什麼時候最快樂?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於快樂的故事。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我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

教師講述故事第1、2兩段分別提問

(1)小動物們都在為自己的朋友做什麼?

(2)小動物們都是怎麼説的?

(3)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高興?小蝸牛能為朋友們做什麼,讓朋友們高興呢?

(三)教師講述故事第3段提問: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們高興?(分析: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在次環節中使用音樂背景,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優美,以提問的方式加上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討論和質疑促使幼兒發揮想象力,完成重點目標中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理解的過程中我會強調"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不僅學習語言短句,也為解決後面的難點短句仿編做好鋪墊)(三)完整欣賞完整欣賞,同樣配以優美的音樂和課件。提問:

1.小蝸牛是怎麼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2.小蝸牛為什麼要把微笑送給別人?

3.小動物們收到蝸牛的微笑為什麼都笑了?

4.森林裏的小動物都誇小蝸牛棒,你們想小蝸牛知道會會怎麼樣呢?

5.你們認為小蝸牛、小兔、大象都是怎麼樣的小動物呢?

(分析:中班幼兒在初步感知故事時,對故事的內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此環節中我通過歸納性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感受森林裏小動物們之間熱烈歡快的氣氛和充滿關愛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完成重點目標)

(四)經驗遷移,仿編短句1.出示多幅有關於小動物相互幫助的圖片,引導幼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型來表述。

6.我們能為周圍的人做什麼讓他們快樂呢?

六、説活動特色我認為我今天設計的活動還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優美的.音樂來烘托情感氛圍,可以使整個活動被濃濃的關愛情感包圍,給幼兒以心靈美的情感體驗。

2.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教師利用圖片為幼兒的第一次仿編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難度,給幼兒説的信心。第二次沒有圖片的支持讓幼兒仿編,體現了遞進性和層次性。

3.強調幼兒在前:活動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師都是通過設疑引導幼兒主動思考。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説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説説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微笑》説課稿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為教師提供了根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於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駑駕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題《我的朋友》的總目標為:初步瞭解並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解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並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所設活動有:好朋友畫像、換名片、哭哭臉和笑笑臉等,多為實踐,操作活動,而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很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説教材分析

一、説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説話,富有生命力,並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2、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3、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説重點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説教學準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第二部分:説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

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

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後"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瞭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並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

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

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

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提供保證。

一、説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小蝸牛給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揚鼓勵的口吻説:小蝸牛,你真了不起!激發幼兒為別人服務的願望。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並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快樂?

4、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小蝸牛為什麼會給大家送信?)、假設性提問(如:如果你是小蝸牛,你們會怎麼做呢?)等等。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二、説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鑑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説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第三部分:説教學程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活動流程圖簡單明瞭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瞭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説明一下:

一、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説一説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麼?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並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1)故事的名稱;(2)有那些角色;(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

(1)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麼?(小鳥為朋友唱歌、小猴為朋友摘香蕉、小鴨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樣?(很感動、很高興)

(3)看看小蝸牛怎麼了?(不開心)猜猜它為什麼不高興?(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

(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麼?(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並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

(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的事情?

(2)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

(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麼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為大家帶來快樂的:

(1)為爸爸媽媽做什麼;

(2)為小朋友做什麼;

(3)為老師做什麼。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製作"微笑"標誌: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標誌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微笑

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説:"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一想,"可是,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裏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裏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裏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説:"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微笑》説課稿15

一、情由獨鍾——説背景

新課改已全面實施多年,我個人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情有獨鍾。然而,很多像我們那樣的農村中學依然固守着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新課標語文教材的亮點——綜合性學習或輕描淡寫、或視而不見。改變大家對綜合性學習的看法,號召廣大師生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把綜合性學習進行到底,這是我選擇以綜合性學習為説課內容的初衷。

二、開放內容——説教材

(一)説地位、作用

這次內容“演講:微笑着面對生活”,是設置在兩篇演講稿(《敬業與樂業》、《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和兩封書信(《傅雷家書兩則》、《致女兒的信》)之後,使學生學習起來有一種水到渠成之感。

(二)説知識、能力與德育點

“演講:微笑着面對生活”,教材編排者意圖通過演講稿的寫作與演講活動的實施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應定位於如何寫演講稿和自信地即席演講的能力培養。三個話題都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還要注意寫演講稿的過程中,貫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薰陶。

(三)説重難點

學生的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況且會考作文55分,約佔整個試卷成績的36。因此,九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尤其重要;再則,一次成功的演講必須以一篇優秀的講稿為前提,所以教學重點應放在“演講稿的寫作”上。

西方有位哲人説過:"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悦的能力",人才也許不是口才家,但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在鍛鍊演講口才時,付諸實踐的勇氣非常重要。對於九年級學生而言,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參與即席演講的經歷,所以我將教學難點定位在“如何讓學生能自信地走上演講台”。

三、以人為本——説對象(學生)

九年級學生學習壓力普遍較大,只有通過活動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即將畢業直接走入社會,他們急需這些交際知識來鍛鍊自己的交際水平,因此,這樣的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樂於學”。

再則,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嬌生慣養,習慣了鮮花與掌聲,往往不能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苦難。因此,本次以“微笑着面對生活”為話題的演講,對他們而言不失為一次心靈的洗禮。

四、有的放矢——説目標

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本課的主題內容,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分為三個層次: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活動了解演講稿的寫作特點和寫作要求,培養寫演講稿的能力;

2、通過活動來培養學生作主題演講的能力;

3、通過蒐集有關資料,增長見聞,開闊視野,並鍛鍊信息的蒐集和處理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獨立思考,合作蒐集資料、資源共享。

2、根據自己的話題側重點來選擇組織材料,有話可説,以理服人。

3、選擇其中的一個話題,寫一篇演説稿,在班內進行演講比賽。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即依據學生各自選擇的話題,培養學生面對失敗,面對挫折的不服輸精神,懂得應該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正確對待競爭與合作,演講成功後的成就感等。

五、因材施教——説教法

綜合性學習,顧名思義,不可能單純在課堂中完成,要充分利用廣泛的教學資源,積極引導學生團結合作,自主探究。首先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有話要説。利用一節課的課堂時間佈置、準備,再給予足夠的課餘時間讓學生利用遠程教育自主蒐集資料,結合班級即將舉辦的“演講比賽”。利用網絡教室:一方面教學生如何寫好演講稿;另一方面又要給予學生演講知識的學習,檢查學生的研究成果。

六、主動參與——説學法

如何教學生學會學習,由其是教學生終生學習,是當前課改的熱點問題。執教本課,我將重點培養學生的如下學法:

1、聯繫生活法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課的教學我將採用寓教於樂的方法,利用繪畫、音樂,讓學生理解微笑的意義,培養樂觀、友善、善於合作的生活態度。

2、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課堂我要求每位同學必須在組內有充分的演講機會。最後優勝者代表小組參與班級的演講比賽,這就要求小組內優質資源共享,合力打造出小組的最強實力。

3、多元評價法

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七、探究合作顱——説程序

(一)課前準備

1、按自願的原則,全班學生分成九大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每三組選同一個題目。

三個選題:樂觀——笑對失敗

友善——善待他人

善於合作——競爭與合作

2、抽籤決定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專題,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整理資料,瞭解演講的相關要求。

3、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觀看幾位名人演講,以體會演講的感染力。

(二)活動過程

因為演講活動需要充分的時間做準備,根據學生實際我預計用四課時完成(不包括課前準備)。接下來我重點談一下第一課時的程序:

1、歌曲大合唱《歌聲與微笑》。目的:創設情景,渲染課堂氣氛,

2、.欣賞名畫《蒙娜麗莎》。

3、走近那些“微笑着面對生活”的人們

身患絕症卻用頑強意志創造科學奇蹟的霍金

曾為國家運動員意外受傷癱瘓的桑蘭

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卻自學成才的張海迪

耳聾後仍孜孜不倦創作樂曲的貝多芬

汶川地震後左臂截肢仍敬着軍禮要當警察的小郎錚

4.、朗讀欣賞詩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目的:讓學生初步意識到要微笑着面對挫折、面對苦難,從而微笑着面對生活。)

【進入正題】:七嘴八舌説演講

我們班將圍繞“微笑着面對生活”舉行一次專題演講比賽,要求如下。除演講者外,我們其他同學都將做評委,那麼,同學們認為,演講應該從哪些方面評判呢?(學生討論)

(此環節是課堂預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雙邊互動。通過學生討論演講技法,讓學生清楚演講過程要注意什麼,自己評價自己,加深印象。)

依據同學們的意見,我們共同擬定了一個標準,是這樣的:(投影評分標準)

儀態大方(10分)

普通話流利,口齒清楚(10分)

語言通順、連貫(10分)

觀點鮮明(10分)

有鼓動性,説服力強(10分)

態勢得體(含表情、眼神、手勢、身姿)(10分)

語調準確(10分)

有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10分)

説話自信負責(10分)

感情真摯、能感染聽眾(10分)

回顧本次綜合性學習過程,我先讓學生參與制定演講的評分標準,反覆演練後再讓他們上台演講。學生可以在反覆的實踐中思考,在反覆的思考中實踐,瞭解演講,最終學會演講。

八、利用資源——説應用

1、與教學的有機結合

教師通過網站查找相關的教學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擴充知識內容,開闊學生眼界。遠程教育使教學方法靈活而精彩;使學生的素質快速提高。遠程教育已和教學活動緊緊擁抱在一起

2、為教學目標服務

有了遠程教育,面對本主題的教學,教師不再是單一的説教,而是可以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蒐集整理資料,豐富教學資源;學生通過蒐集材料,對“微笑着面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多方面的理解與感悟。

3、更利於突破重難點

課前讓學生通過網絡觀看看一些自己喜歡的名人演講,受到情感薰陶;教學中,學生七嘴八舌探討演講的評價標準,然後用多媒體投影出來,讓學生一目瞭然、胸有成竹。以此讓學生能夠自信的走上演講台,從而突破本課重難點。

4、創設情景,突出主體

上課伊始,我就用歌曲“歌聲與微笑”創設一個充滿歡笑的課堂氛圍。課中的詩朗誦、歌曲合唱、制定評分標準、舉行演講比賽等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親自操作的。讓學生在網絡教室自主寫稿,一方面便於學生更好的篩選資料、補充實例,使自己的演講更有説服力;另一方面便於老師及時查看學生的寫作情況,能夠更加快速的反饋學生創作進展,適時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充分突出教師引導、學生主體的地位。

九、促進發展——説評價

(一)評價內容

1、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課堂活動時的口語表達能力。

3、演講中表現出的態度與修養。

(二)評價方法

1、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可以讓小組給每一個成員寫段評語,自己也寫一段自評評語,將他們裝進學生的個人成長檔案袋。

2、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幫助學生樹立“過程重於結果“的意識。

總之,遠程教育進入教育教學領域勢不可擋,只有我們迎浪而上,不斷探索、努力研究,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讓遠程教育的春風繼續吹醒廣大教師,就讓那池活水繼續滋潤教師那乾涸的心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54w1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