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推薦】幼兒園中班説課稿模板彙編6篇

【推薦】幼兒園中班説課稿模板彙編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説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中班説課稿模板彙編6篇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1

一、説活動教材:

此課是小班數學下學期教學內容,影子是孩子非常熟悉的現象。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的影子,孩子們對身邊的這些變化激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我抓住這一契機,利用《恐龍的影子》這一課設計了這個以數學為主的探索活動,讓孩子們在在自然流暢的感性活動裏,自主觀察與探索,自由表達與表現,從而體驗到快樂和成功。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數學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了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觀察動物的形狀特徵並找出對應關係。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三、説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以及幼兒的認知理解水平,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觀察動物的形狀特徵並找出對應關係。

四、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進行了以下的物質準備:動物卡片、圖卡等。本活動選在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這種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兒的學習,引導幼兒開展的探究活動符合《綱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數學與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五、説教法學法

這一活動的教學對象是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愛玩、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充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以下方法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引導法--交流討論法--情景教學法。

六、説教學過程

《綱要》提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為主導作用,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做法和説法,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觀察性、操作性、交流性”。我主要分五個環節:

(一)引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手影遊戲,猜一猜老師用手影表現的是什麼?(啟發幼兒説出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幼兒體驗影子和手型的關係)(教師用手影分別表示同一種動物的不同姿態,鼓勵幼兒説出該動物在做什麼。指導幼兒觀察影子和手形的關係,手形變化了影子也隨着變化,影子的形狀和手形是相同的。)。

(二)找一找讓幼兒找一找黑板上小動物的影子,並將小動物和影子相對應的點連線。(連線時要把他們相對應的點連上,而不是連圖畫的內容)

(三)觀察畫冊《恐龍的影子》

1、數一數,不同顏色的恐龍各有幾隻?

2、找一找,各是哪隻恐龍的影子?

3、連一連,嬰幼兒找出每個恐龍對應的影子,並用線連起來。

(四)找一找出示相似的動物和不同形狀的動物,讓幼兒找影子。

(五)拓展延伸:(畫一畫)讓幼兒畫一畫簡單圖形的影子是什麼樣?

生活是豐富多彩、生動真實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給孩子提供一個樂中學的空間。本活動充分體現了教育的生活化。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2

活動目標

1.在觀察、交流和比較的基礎上,能用豐富的語言表達,感受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美。

2.能夠運用、撕、粘、印染、等多種方式進行創造性美術創作。

3.嘗試與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並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

秋季基本認知、背景音樂、多媒體、黑色底紙、淺色蠟筆、顏料、泡沫墊、剪刀、膠棒、報紙。

活動過程

(一)引入:感受葉子的變化與色彩

1.談話倒入。

教師:“聽説中班小朋友的耳朵可靈了,那我現在可要試一下,看你們能不能聽出來這段語音裏的聲音是什麼!”(播放落葉的語音)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落葉被風吹落下來是什麼季節?現在我帶領小朋友們一起欣賞一下秋天大自然的景色吧!”(播放秋日視頻)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視頻裏是哪個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從樹開始落葉、樹葉開始變色去感知)

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進一步瞭解各種各樣的樹。

教師:“在這個視頻裏你認識那棵樹?下面請我來介紹一下他們吧”

①這棵樹的樹葉是什麼顏色的?葉子的形狀像什麼?(銀杏樹)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銀杏樹。

②看着棵樹樹葉是什麼顏色的?這棵樹的樹枝和樹幹在哪裏?(紅楓樹樹幹在下,樹枝在上。)

③這個樹我經常瞧見,你見過嗎?有誰認識他嗎?他叫做梧桐樹。看他的樹葉是什麼顏色的?他的樹幹在哪裏?樹枝呢?你覺得如果用我們身體的一個部分來假裝樹枝,應該是哪一部分?

④你看這些秋天的樹都是一樣的嗎?(有粗有細、有大有小)

⑤所有的樹葉顏色都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回憶,感知秋天是彩色的)

教師:把各種顏色的樹種在一起變成樹林,這個樹林會是什麼顏色呢?

幼:就是五顏六色的'。

3.引導幼兒欣賞圖片上樹林的佈局。(有的高,有的低,有粗有細,有的樹只能看見半棵。)

教師小結:看來秋天的樹葉是彩色的,那麼秋天的樹林也是彩色的。在樹林裏,有的大,有的小,還有的相互碰在一起。

二、幼兒創造

1.我想請小朋友們幫我一個忙,利用這些材料把這片五顏六色的大森林搬到我的畫紙上好嗎?我來介紹一下今天的材料。

2.今天的作畫方式是小組合作,所以小朋友們要共同合作完成。首先,請你用手比量一下你想要製作一顆多大多粗的樹,想要把樹放在什麼位置上。

那現在請拿出底紙,用報紙撕出來。在撕的時候請注意不要用力過大,將報紙撕斷。撕好之後請用膠棒一起貼到大底紙上,注意收好膠棒的蓋子。底紙很長,小朋友們可以多做幾棵樹幹。

3.做好樹幹我們要做什麼了?對!樹枝。剛才我們説樹枝像什麼?那請你將你的左手放在樹幹上,用右手拿蠟筆,畫出你小手的輪廓,來充當樹枝。可以畫幾個不同方向的小手樹枝

畫好樹枝在畫什麼?我這裏有兩種材料。你可以拿出泡沫墊粘上顏料,在樹枝上印出五顏六色的小樹葉。也可以使用太空泥,選擇一種顏色,揪出一小點,自手心裏團成團,按在你覺得適合的位置上。

教師巡迴指導,輔助個別幼兒,共同完成作品。

三、展示作品、評價作品

1.用釘書機將各組的畫紙連接起來,形成一幅長畫卷。

2.展示幼兒作品。

教師:“那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在這片大森林中漫步吧。”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曾看到國外一位教授對他的學生講過:"你們將來教美術,目的不應該是造就幾個專業的藝術家,而是培養一批有美感的國民,讓他們從最平凡的東西上見到美;也懂得利用身邊平凡的東西創造美;更使他們感受美。"我覺得,藝術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態存在於時空中,她能激發人們的情緒情感,與學前兒童的認識心理特徵和情緒特徵完全吻合。在《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情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因而,我根據季節特徵及孩子們生活的經驗選擇設計了《雨天的蝸牛》。該活動是融渲染、剪、粘於一體的美術綜合活動,在塑造和製作過程中引導幼兒認識蝸牛,從而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幫助。並在此過程中使幼兒認識鞏固了空間方位,建立幾何形體的概念,發展小肌肉動作進一步培養了對手工製作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從幼兒發展水平及認識能力出發,我為本活動制訂了兩條目標:

1、學習用渲染、剪紙、粘貼的方法來表現雨天的蝸牛。

2、感受色彩的美,增強動手能力。

由於在日常美術活動中較多地是進行一種技能或方法的學習,而在本活動中,巧妙地綜合了各種美工手段,所以將本活動的重點定於"學習用渲染、剪紙、粘貼的方法來表現雨天的蝸牛"。活動中我主要採用潛移默化與暗語引導的.教學方式,在教師講述、示範引導中使幼兒主動地感受、感覺各手段的運用,使之表現在自己的創作過程中,充分展現了幼兒的自主性。雖説日常活動中也時常滲透着剪,但這一材料的提供都畫有實線或虛線,而在本活動對幼兒的要求更上一層

(空白色紙上剪出大、小圓及長方形)。對幼兒的剪能力又有了新的挑戰,因此將"學習在正方形的紙上剪大小不同的圓"定為難點。活動中,教師充分運用眼

神、動作、手勢的提示使幼兒瞭解剪圓的方便方法,並在自己操作中探索、尋求更佳的方法,從而突破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流程

本活動主要分二個環節,第一環節以教師示範為主,第二環節在幼兒自主操作,探索創作中展開。

第一環節的展開與進行,在本活動中起着導向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運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明顯、誇張的動作及富有暗示地眼神引導幼兒感受制作的整一過程,為目標及重難點達成起了奠基的作用。(這其實也是本活動進行的特點)

活動中沒有出現一句特指性的語言,都是在教師帶有提示的動作中進行的。"滴答、滴答,下起了雨,小雨從天上慢慢落了下來......"(既使幼兒感受語言的優美又使幼兒感受到雨是從上到下落下來的。)

第二環節(目標達成並檢驗目標的過程)是幼兒探索、創作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站到了合作者、欣賞者的位置上,鼓勵引導幼兒自主去發現,主動去創造,並在此過程中建立形體概念(剪圓),鞏固空間方位(擺放蝸牛身體)並充分感受了色彩的美,從而達成重點與難點。

美術評價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綱要》中也指出"評價應自然地伴隨着整個教育過程進行"。因此,在該環節為了促進幼兒創作慾望及幼手能力,評價時時出現,並運用幼兒熟悉喜愛的語言"找到了一隻蝸牛","雨下得太大了蝸牛會出來嗎?"(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畫面的濕度)一看到有進步的孩子馬上予以鼓勵、表揚,在評價中既使幼兒體驗成功感,又為能力弱的幼兒起到典範作用。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1、分析教材的內容地位:

冬天到了,動物的蹤跡越來越少,螞蟻鑽進洞裏,小燕子飛走了,這些現象無不引起幼兒的主意。户外活動時,他們會不約而同的產生疑問:為什麼小螞蟻不出來搬食物了?小燕子怎麼不見了?呱呱叫的青蛙哪去了?動物們生活習性的變化讓幼兒產生好奇。《綱要》中也指出中班幼兒能夠主動照顧動物,並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觀察他們,瞭解其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因此為了順應幼兒興趣需要、發展需要,我認為通過活動《動物怎樣過冬》可以讓幼兒瞭解冬天對動植物們的生活習性產生的影響,以激發幼兒探究動物的興趣和愛護照顧動物的情感。

2、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和教學內容,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適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發展的三個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初步瞭解動物對環境的依存關係和適應特點。

3)、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和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

3、活動的重點、難點:

根據《綱要》和幼兒的已有經驗水平,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説出幾種常見動物是怎樣過冬的?難點是知道動物過冬的幾種不同方式。

我通過利用直觀、生動形象的課件並以故事的形勢以及啟發性提問,是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動探究,從而形象直觀地瞭解動物是怎樣及其不同的過冬方式,使活動的重點得以有效的突破。

二、説教具、學具: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並記錄有關動物怎樣過冬的錄像、圖書,並豐富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2)、提前飼養白兔、毛毛蟲等動物,隨時帶領幼兒觀察記錄小動物生活習性的變化。

3)、和幼兒一起佈置"動物過冬方式"的背景圖。

4)、課件《動物怎樣過冬》。

這些準備活動一是豐富幼兒的已有經驗,便與幼兒在和同伴的討論中大膽、自主、快樂的交流;二是能在活動中突破中難點,便與幼兒理解。

三、説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中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課件演示法、觀察法等,這些方法的運用,我克服教師説教的傳統形式,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究、通過形象直觀的課件,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

2、學法: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分類法、觀察法、歸納法來獲得知識。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各種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説、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引導幼兒自己歸納出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四、説教學程序:

1、通過談話活動,引發幼兒對動物怎樣過冬產生興趣。(4分鐘)1)、小朋友,冬天來到了,你知道人們是怎樣過冬的嗎?

2)、小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呢?

這一環節中,幼兒已經收集過這方面的信息,所以就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已有經驗進行講述,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樂,在交流中獲得新知識。

2、播放課件,以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瞭解動物怎樣過冬。(6分鐘)1)、小灰兔遇到哪些小動物2)、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小灰兔和誰的'過冬方式一樣?

這些開放性的問題,能激發幼兒説出故事裏的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如,蝙蝠冬天睡大覺、小松鼠儲備糧食、小兔換厚的皮毛。

當幼兒説到蝙蝠睡大覺的時候,隨即豐富詞彙:冬眠。

這一環節中,課件的展示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而且生動形象地讓幼兒感知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3、引導幼兒總結動物過冬的幾種不同方式。(5分鐘)提出問題討論:

1)、蝙蝠在冬天靠冬眠來過冬,還有哪些動物也是靠冬眠來過冬的?如,蛇、青蛙、烏龜等。

2)、還有哪些動物和小松鼠一樣儲存糧食來過冬呢?如,蜜蜂、螞蟻等。

3)、哪些動物在冬天需要要加上後皮毛或羽毛來過冬呢?

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的想象、思考,這些開放性的問題,是幼兒的發散性思維的已擴展,在交流中總結出動物們不同的過冬方式。

4、 請幼兒互相介紹交流自己畫好的小動物的過冬方式。(5分鐘)請你們拿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説説他們是用什麼方式來過懂得,它和哪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一樣?

給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鼓勵幼兒大膽交流,分享彼此的快樂,在説中學,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發散了幼兒的思維,豐富了知識,進一步拓展幼兒的認知空間。

5、引導幼兒將自己手中的動物送到佈置好的背景圖中,並貼在相應的過冬方式裏,鼓勵幼兒互相檢查小動物被送到的過冬方式是否正確。(3分鐘)這一環節幼兒自己動手送小動物回家,不僅鞏固了幼兒所學的知識,瞭解了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而且有激發了幼兒愛護小動物、探索研究動物的興趣。

6、延伸活動:

1)、科學區提供動物圖片,引導幼兒相互交流;2)、牆飾中知道幼兒繼續添畫各種過冬的動物。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5

尊敬的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家用電器》,在我們的生活中,家用電器無處不在,此活動來源於生活。

一、説教材。

1、教材來源: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家用電器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取材也很方便,而且種類也很多,在教室裏也有!電視,空調,vcd,錄音機等等。

然而幼兒雖然知道家用電器,經常使用它,但對家用電器並不太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大人使用享受,會看電視玩電腦。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家用電器正確的認識,正確使用操作,用電的安全常識真的很重要!就如《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所説,“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通過觀察,操作,知道家用電器的特徵及用途。

(2)感受家用電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3)掌握使用家用電器的安全常識,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知道家用電器的不同用途,能用語言表達家用電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活動的難點是:瞭解家電的工作原理而正常操作,並掌握其安全常識!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家長帶幼兒去家電商場參觀

2、幼兒使用家電的親身經驗

3、家用電器:電視,電腦,錄音機,空調,電扇VCD等

4、非正常使用家電的圖片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讓幼兒親自斷電操作某電器,探索它的構造。讓幼兒再看看摸摸中的感知。第二次操作是通電後的正常操作。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家用電器,表達出他的用途,給我們帶來的諸多方便。我採用猜謎的方式讓其他幼兒猜,更給活動增添了新的樂趣。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有兩次。第一次是斷電操作後,打開電扇的外殼,把其構造展示給幼兒,然後通電讓幼兒通過觀察,理解其工作原理,讓幼兒深刻認識家電的正常運轉。第二次是展示非正常使用家電的圖片,讓幼兒瞭解電得威力,有用電常識,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對家用電器的理解和使用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説説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家用電器發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家用電器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表演中引導幼兒體驗家用電器跟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諸多方便與樂趣。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操作法,觀察法等共同探索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讓幼兒大膽表述出來。

四、説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展示—操作——遊戲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喜歡看電視的特點,教師説謎語,“有個方形小盒子,長長尾巴連電啦,五顏六色裏面瞧,悟空一休豬八戒,一個都不少。”

再提問

1、電視屬於什麼類型?(家用電器)

2、還有那些和電視一樣屬於家用電器?(空調,電扇,電腦,錄音機,冰箱,洗衣機,VCD等)

3、他們都有什麼用?(電扇空調使我們很涼快,電視我們能欣賞好看的節目等等)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能講出得越多,進行表揚

(二)自由探索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把家用電器展示出來,讓幼兒斷電進行操作,然後觀察,探索它的構造。(三)展示在這一過程中,記錄幼兒的操作流程是否正在這一環節幼兒對家電有了初步瞭解

(三)操作

(四)遊戲

幼兒園中班説課稿 篇6

今天我帶來的説課內容是中班幼兒的一個安全教育主題活動,題目叫《不亂吃東西》。

一、先説説我的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個性開始形成、獨立,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急於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玩具、蠟筆、橡皮泥等東西放入口中;幼兒園放學時,有的幼兒吵着要吃門口攤點的油炸、不衞生小食品;個別幼兒不生病也硬纏着父母帶藥到幼兒園......這些都表示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新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了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學習應對安全事件能力,所以我設計此次《不亂吃東西》主題活動,此活動來源於幼兒,又服務於幼兒;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於其長遠發展,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

二、再説説我的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滿足幼兒的認知、能力、情感需要,我把目標定位如下:

1、認知目標:通過真實的案例及生活場景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標: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三、接下來説説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個鐵製五角星、真實案例《卡在喉嚨裏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一些不可食用的食物圖片:(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過期的食物、腐爛變質的食物、假冒,劣質的食物、沒洗乾淨的食物);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説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音樂(一段120急救錄音、一段輕音樂)。

2、精神準備:生活中注意不能亂吃東西。

3、知識準備:幼兒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4、環境準備:留一面帶有邊框的主題牆。

四、下面説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本次活動我適宜地採用以下教學方法:①故事導入法、②提問啟發法、③直觀教學法、④情景表演法、⑤競賽遊戲法、⑥操作法、⑦賞識激勵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做做,講講等活動中,能夠感受到建構知識的成功喜悦之情。

五、再來説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學活動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本次活動我能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①觀察分析法、②討論法、③競賽遊戲法、⑤操作法、⑥互動法、⑦多種感官參與法。多種感官參與法是通過讓幼兒看、聽、説、操作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幼兒更有興趣的學習,讓活動氣氛温馨和諧具有現代氣息。

六、接下來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的.設計思路是以《新綱要》為指導,主要有六個環節:興趣導入--故事進入--課件及情景表演深入--遊戲漸入--操作鞏固--佈置主題牆延伸。活動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感知到體驗,使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的學習自我保護的能力。

1、首先,興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為了吸引幼兒,我播放“120急救車”聲音,然後用緊張的語氣提出問題:“發生什麼事啦?”,幼兒的興趣馬上被調動起來,我順勢激發幼兒大膽猜測,相互交流。隨即我出示一枚小小的鐵製五角星,説:“要想知道發生什麼事,那就讓這小小的五角星告訴你?”,用巧妙的話語銜接到下一個環節。

2、其次,故事進入。

通過真實的案例《卡在喉嚨裏的五角星》,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講述後我啟發提問:“醫生從龍龍氣管裏取出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醫生對龍龍説了什麼?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激發幼兒思考。此時幼兒精力是集中的,記憶是深刻的,回答問題應該是大膽的,自由的。在幼兒大膽表述後,我用簡短的語言感慨一番:“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裏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着急,龍龍怎麼能把那麼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裏亂放東西。”接着,我又用巧妙的話語銜接到下一個環節:“龍龍那麼不小心,讓我們看看錄像中的小朋友要小心些什麼?

3、然後,課件及情景表演深入由於中班的孩子逐漸具備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觀看第一個課件《進餐時》,孩子們就與同伴相互討論。真實的課件來源於幼兒自身生活,是我在孩子們中餐時抓拍的鏡頭,幼兒覺得十分自然,生活化。我同孩子們一邊看課件一邊説説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麼,應該怎樣改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形成合作學習機制。再此,我允許幼兒錯誤的方法和爭論出現,同時我用參與者的角色進行發言代替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説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裏,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説笑,打鬧。”師生平等,老師成了孩子的朋友,孩子們在快樂中習得安全知識。

觀看第二個課件《肚子為什麼疼》後,我再讓幼兒觀看各類不可食用的實物圖片。直觀的課件吸引幼兒,卡通的人物符合幼兒年齡特徵,課件中幼兒深入明白垃圾食品及沒清洗的食品是不能吃的。另外,《不可食用的食物》圖片的配合使用,對幼兒進行了更深刻的教育,用真實的事實物證讓幼兒觀察分析過期、變質、假冒、質、不衞生的東西也是不能吃的,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幫助幼兒深入學習安全知識。

情景表演《好吃的魚》更是把活動推向了高潮,選擇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他們熟悉的生活題材,使他們在看錶演時明白吃魚要小心魚刺,一旦魚刺卡住了也不要哭,否則魚刺就陷得越深,嚴重時要及時到醫院去治療。看完情景表演後,我啟發幼兒對故事中“明明應怎樣吃魚?魚刺卡在喉嚨裏該怎麼辦?”進行熱烈討論,幼兒嘗試共同總結方法,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通過總結可充分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幼兒提高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4、接着,遊戲漸入。為了幫助幼兒區分更多的安全事件,本環節我設計了“判斷對錯”的遊戲。我採用分組的形式來組織,幼兒對各類安全事件快速地進行判斷,在幼兒判斷後,出現一個可愛的動畫“兒童專家”提示,進一步幫助提高正確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複雜的説教變成了有趣的遊戲,動畫“兒童專家”增添了幾分童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接着,操作鞏固。幼兒有了知識的積累、經驗的提升後,我讓孩子們互相合作,進行操作活動。把幼兒分成幾組,每組放一個小筐,幼兒在筐裏挑出認為做的不正確的圖片,並説説為什麼?我巡迴觀察並指導幼兒互相合作,幼兒在輕鬆的操作過程中鞏固安全知識。

6、最後,佈置主題牆延伸。為了讓我們的活動得到延伸,最後,我和幼兒在輕音樂中共同佈置“不亂吃東西”的主題牆,我快速在主題牆上用簡筆畫畫出笑臉和哭臉,幼兒把上一個環節挑出的做的不對的圖片貼入哭臉中,做的正確的圖片貼入笑臉中。另外,我鼓勵幼兒把生活中其他不能亂吃的東西大膽添畫在主題牆內,並且還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和創意,設計“不亂吃東西”的家園互動小標語。幼兒念讀標語後我大聲複述並寫到主題牆內。為了美化主題牆,我和孩子們一起用輔助的材料對主題牆做些裝飾。很快,漂亮實用、師幼共同完成的主題牆完成,再一次讓幼兒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整個活動在精彩中告一段落,在創造想象中繼續延伸。

七、説説活動預測及反思

本次活動我除了用自己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通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遊戲《判斷對錯》我採用分組比賽的方法來組織的,幼兒興趣濃厚,非常投入。整個學習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鬆的,學習是快樂的。當然,活動中可能會出現孩子不知道用語言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的狀況,需要我發揮教學機智,及時引導。總體來説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力求形成“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較好的貫徹了《新綱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3qze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