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年級音樂説課稿

年級音樂説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級音樂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級音樂説課稿

年級音樂説課稿1

一、説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藝術學科一年級上冊:玩具兵進行曲

二、説教材:

分析教材:本課題主要源於孩子的天性,愛玩。玩具是孩子的親密夥伴,它寄託了孩子們的情感、想象,呼喚着他們的好奇心。所有教材以玩具以為體裁,通過對玩具的觀賞、交流、模仿和表現,使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願望。這首管絃樂《玩具兵進行曲》是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寫的。它是作曲家回憶起小時候做的一個甜蜜的夢,用夢境裏的故事寫成。確定教學目標:根據現行的藝術課程標準要求和對教材的分析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與已有的知識面等特點,我確定以下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欣賞《玩具兵進行曲》,感受音樂的情緒和節奏特點。在交流與表演中,學習用簡單明白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確定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用簡單明白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三、説教學過程:

我的總設計思路是激趣導入法,引導學生通過模仿練習賽來分段欣賞、感受樂曲,通過表演、遊戲等藝術活動欣賞、感受全曲,整堂課充分調動學生去自主參與、自主探索、掌握新知,重在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與表現能力。具體操作如下:

(一)激趣導入: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新理念,所以我一開始的過渡語設計如下:很高興又能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所以呀我今天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這個禮物是老師的一個外國朋友送的,我還來不及打開呢,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分享?然後請一位學生來點擊課件打開禮物(即一套精美的玩具兵)。

(二)節奏練習: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藝術教學要重視活動性、實踐性的新理念。因此我在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通過談話引導學生思考玩具兵行走的神、形,並讓學生嘗試着表現一下,體會行進的步伐。

1、請個別學生模仿着走一走。然後選擇一段樂曲(A或B)配合着操練一下。

2、請兩小組比一比,哪組走得最神氣?要求配合着樂曲進行。

3、再請個別學生模仿騎兵行軍的神、形。然後選擇一段樂曲(A或B)配合着操練一下。

4、也請兩小組比一比,哪組模仿得最像?也要求配合着樂曲進行。

5、指導學生分析二段音樂,比較適合配哪一種玩具兵行走?為什麼?然後配合着樂段演一演。

(三)欣賞練習:首先,向學生介紹樂曲:過渡語:你知道這位外國友人為什麼送我們這份禮物?原來是讓我們來分享他的一個甜美的夢。這個外國友人是德國的作曲家:萊昂·耶塞爾,這套精美的玩具是他小時候的鐘愛。有一天他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夢,是這樣的:晚上,主人睡覺了,玩具兵們一個個從玩具箱裏偷偷爬了出來。他們先排列成整齊的隊伍遊行,後來又打鬧嬉耍。正當天剛蒙亮的時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們驚慌的逃回玩具箱子裏。小主人起牀,打開箱子一看,玩具們東倒西歪地躺在裏面。呵!原來剛才是一場美麗的夢。根據這個夢這位作曲家就寫了一首有名的樂曲《玩具兵進行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首樂曲。然後,引導學生分析樂曲:這首樂曲與以往的樂曲有個不同的特點,那就是作曲家創作了引子與尾聲。我們先來分別聽一聽。接着,引導學生完整地欣賞樂曲《玩具兵進行曲》一遍,聽到自己喜歡的樂段可以站起來演一演。

(四)實踐創作: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藝術教學要重視實踐性,鼓勵音樂創造的新理念。因此,我在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遊戲《超級變變變》首先多媒體展示四個玩具兵,讓小組選擇點擊一個變成另一種學生喜歡的玩具,然後小組討論設計表演動作。(四個主題:動物玩具兵、瓜果玩具兵、水族玩具兵、卡通玩具兵)然後組織學生上台展示表演,自選音樂伴奏(樂曲主題音樂A、B段)

(五)拓展感受:指導學生感受《解放軍進行曲》領略我國解放軍的雄姿。進一步讓學生感受進行曲的風格。最後課堂小結,組織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玩具兵走出音樂室。

年級音樂説課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們: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松花江上》,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幾方面談談這首歌曲的看法。

一、説教材

《松花江上》是人音版九年級級下冊《音樂》教材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屬於近代中國聲樂作品。詞曲作者:張寒暉。作品表現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東北三省淪陷的悲慘遭遇,歌曲用悲愴的旋律控訴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蠻暴行,表達了抗擊日寇的決心與早日收復失地的期望。此曲是一支震撼人心的抗戰歌曲。據此,擬定教學目標:

1、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學生感受作品的音樂情感,從而獲得音樂悲劇美的體驗。

2、通過與學生一起感受、分析、探討,使學生了解音樂的悲劇美。

3、學生在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

教學重點:1、感受、分析音樂作品的悲劇美。

2、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難點:1、理解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懷。

二、説教法

國中生他們對音樂接觸面較廣,理解能力較強,對音樂的悲劇美在情緒上容易產生共鳴,對音樂的情感容易理解。教學過程可將音樂視頻、演唱結合,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情感。

三、説學法

主張學生合作性、體驗性學習,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大膽地表現展示自我。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腦平台鋼琴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説程序

首先,是營造適當的課堂氛圍。

我採用了課前播放影片《九一八事變》片段。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

希望通過學生敏鋭的視覺器官,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為學習《松花江上》埋下伏筆。

然後,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

音樂來源於生活,通過敍事性的故事講解使學生更有效的體驗作品情感。

其次,就是欣賞聲樂作品《松花江上》。

1、播放歌曲。

2、學生共同討論音樂演唱形式、曲式結構、旋律特點。

3、教導學生要有愛國主義情懷,要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

讓學生養成帶着問題欣賞音樂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成為健康向上的有用之人。

再次,是教唱歌曲《松花江上》。

1、教唱歌詞

2、學生表演唱(點到名的同學可邀請3位好朋友一起表演唱)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

可以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創造力。同時可以增進同學的感情。

最後,課外音樂欣賞

1、播放《客觀不可以》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這首音樂充滿動感、詼諧。可以讓學生放鬆心情。從音樂的悲劇美回到歡樂美中來,讓學生永遠對音樂課充滿動力充滿激情。

七、課堂小結

1、多以表揚學生為主,勉勵學生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

讓學生在音樂課中獲得快樂、幸福。同時也加深自己的親和力。

今天的説課是一種新的嘗試,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和專家們的指導和幫助。謝謝!

年級音樂説課稿3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國小音樂人教版第八冊第7 課《摘草莓》的欣賞曲《瑤族舞曲》

一、説教材

它 是一首歡快、熱情洋溢的民族管絃樂曲。欣賞我國優秀民族民間音樂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民族學校,結合我校的校本課程的學習研究,在音樂課總更應該讓孩子們更深地去了解我國的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通過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加深同學們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國小四年級的 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音樂的一些基礎知識,對音樂情緒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確定的:

1、通過欣賞民族管絃樂曲《瑤族舞曲》,啟發學生體會瑤族人民在歡慶節日的熱烈歌舞場面中歡樂幸福的心情。

2、使學生初步感受民族管絃樂隊的表現特點,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3、從民族音樂出發,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瑤族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

從學習目標可以看出,本節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充分感受民族音樂的特點;本節課的難點是在音樂去感受作品表達的情感和內容,提高學生理解音樂的能力。

二、説教法

由於本節課是一堂欣賞課,所以我將選用“情境法”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了虛擬的“瑤鄉之旅”。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處於一種舒適、富有樂趣的情境之中,這樣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覺地體驗到音樂表現的意境,從而提高學生對 音樂的感受、欣賞、理解能力。另外,我將遵循由感知——理解——想象——實踐的欣賞教學模式,進行循序漸進的深入教學。使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表達,並展開豐富的聯想,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又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三、説學法

在學生學習方法上,我選擇“欣賞法”。音樂欣賞是發展聽覺才能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通過欣賞,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和審美經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首先營造出舒適、富有樂趣的情境,教師只做簡單的引導,給學生儘可能大的空間,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大體分為了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①創設情境、營造氛圍②初聽樂曲,獲得感知③分段理解,想象創作

④整體欣賞,參與實踐⑤課堂的延伸和拓展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播放歌曲《愛我中華》的主題音樂,引導學生思考並回答:

①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中有多少個民族?你都知道哪些?

② 有沒有誰到過某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地旅遊,請到過的同學對這個民族作簡要解説。這一個教學環節首先就創設出一個民族大家園的情景,為接下來的音樂欣賞的學習理解做了很好的鋪墊。並且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們根據音樂來講述自己所收集到的,所瞭解到的有關民族知識,這也給了師生、生生一個交流的機會。

二、初聽樂曲,獲得感知

在 學生對少數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瞭解後,師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師:看來,同學們對少數民族瞭解的還真不少,下面,我要放一段根據少數民族音樂改編的民族管絃樂曲,聽後請大家告訴我: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些什麼?彷彿看到了什麼?(學生們聽完後,可能會説出樂曲的情緒、有很多種樂器在演奏或者説好象很多人在跳舞等 等)然後,我繼續引導學生:這麼美妙的音樂來自哪個民族?這個民族又具有什麼特點呢?師介紹瑤族的有關知識。大家想不想了解瑤族並和能歌善舞的瑤族人民交個朋友呢?學生們一定會説:想。

三、分段理解,想象創作

下 面,就讓我們乘上民族小快車,我來做導遊,在《瑤族舞曲》的音樂中去瑤鄉旅遊一圈怎麼樣?(板書課題)這時,學生們一定會興趣大增,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又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具體了。(接下來,老師展示課件,有關瑤族的分佈、生活、文化、服飾、飲食、等等,用圖片、音 樂、老師富有吸引力的語言來進行描述,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們濃厚的興趣,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對瑤族也有了更深的瞭解,對瑤族音樂的理解也打好了基礎。)師:我們旅遊了一圈,天色已晚,同學們也累了,看!熱情的瑤族朋友正在為我們準備篝火晚會呢,看來,我們又可以欣賞一台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晚會了。不過, 在晚會開始前,我們的瑤族朋友有一道題目要考考大家:聽下面幾段音樂,説説每一段的感受,並想辦法把你聽後的感想表達出來,把你的所感用畫筆描繪出來。(分段欣賞,老師帶領學生欣賞音樂並進行簡單的樂曲分析,幫助學生從音樂的基本要素上去理解掌握民族音樂的特點。)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黑格爾曾説 過:“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通過學生們的個人想象和創作,把對音樂的理解以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既實現了資源共享,課程的整合,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相信在落實本環節的同時,學生們已經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了樂曲的內容和情感,本節課的難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整體欣賞,參與實踐

在 這個環節,我將引導學生積極學跳瑤族朋友長鼓舞的幾個簡單動作,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培養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音樂實踐能力。所以,我將這樣對學生們説:孩子們剛才創作得都非常好,畫出了你們心中的瑤鄉和瑤鄉人民,我們在瑤鄉旅遊一天了,對瑤族也有了很多瞭解,我們還了解到瑤族的長鼓舞是很有特色的。 現在,晚會正式開始,就讓我們在篝火旁,和我們的瑤族朋友一起,盡情地唱起來、跳起來吧!接着,我和同學們一起,跟着《瑤族舞曲》的音樂,跳起了歡快的瑤族長鼓舞,這時的課堂,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老師和學生融為一體,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課堂氣氛也達到了高潮。

五、實現課堂的延伸和拓展

在 課堂小結中,除了總結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外,我將抓住孩子們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引導他們繼續去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樂,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在他們不斷的學習研究,思考探索,實踐總結中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音樂認知能力、音 樂理解能力,和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從而產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年級音樂説課稿4

一、教學目標

(1)、主動參與與欣賞,演唱等活動感受音樂作品中的奧運之情。

(2)、能用良好的歌唱姿態準確只讀《我和你》的主旋律樂譜,能有感情地合唱和背唱《我和你》唱出寧靜與激情,並試分聲部合唱此曲,注意發聲方法。

(3)、通過欣賞與演唱進一步理解獨唱,對唱,重唱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用正確的演唱方法和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出歌曲寧靜而又藴含激情的情緒與意境。

三、教學難點

(1)、演唱時狀態的把握。

(2)、用分聲部合唱表現樂曲。

四,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

五、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提問:今年又是奧運年我想問大家幾個關於奧運的問題

同學們,奧運會幾年舉行一次?

今年奧運在哪舉行?

上一屆奧運會是在哪裏舉行的?(2008、北京)

2、聆聽:

A、欣賞幾首奧運會主題曲

1、漢城奧運會主題歌《手拉手》

2、悉尼奧運會主題歌《聖火》

3、雅典奧運會主題歌

這幾首奧運會主題歌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高亢、激情、昂揚)

B、聆聽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聽聽它有什麼獨特的氣質。

請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形容這首歌。

生答後,師小結:這首歌我們聽完後感覺很温馨,表達和傳遞着“和諧、和平”的奧運理念,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給全世界帶來驚喜與感動的《我和你》吧!

(二)歌曲的學習

1、師簡單介紹歌曲的詞曲作者和演唱歌手:

詞曲作者:陳其鋼(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監……)

演唱歌手:中國劉歡(中國流行歌壇的領軍人物)英國莎拉.布萊曼(被稱為月光女神,她的聲音被譽為天籟之音)

2、試唱練聲曲《鐘聲》。在練聲的短小曲目中讓學生找到歌唱的狀態,為下一步唱好歌曲做準備。這首練聲曲要引導學生輕唱,且有彈性。

3、展示歌曲譜例,學生瀏覽歌曲,試唱歌譜。在新課改中音樂的基礎知識的類容讓學生自己先瀏覽,再和老師一起唱,更能加強理解學習。

4、教師彈琴,教唱歌曲。讓學生注意聲音的控制,以及意境的表現。

5、再次欣賞由劉歡和莎拉.布萊曼演唱的《我和你》。

6、全體同學跟伴奏演唱歌曲,力爭演唱出歌曲所表達的涵義。

7、試用英文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歌曲演唱形式有哪些?

見課本瞭解獨唱、對唱、重唱

2我們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歌曲

獨唱:請一位同學做演練

對唱:請兩組同學演練

重唱:學習低聲部的旋律,分兩組同學演練

老師總結

(四)練習檢驗

用重唱的形式再次演唱歌曲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真摯的演唱,投入的表演猶如一股暖流在老師的心底湧動,是呀,我和你,無論膚色,無論種族,我們同住一個地球,同享一片藍天,因為我們擁有同樣的希望和夢想。讓我們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結束今天的學習!

年級音樂説課稿5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以人音版第三冊第六課,我的小綿羊一課和大家共同探討教學目標的確立及過程,闡述教學思想及如何設定教學目標的思路。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人音版第三冊六課切實地根據這一學段的學生的身心特點,以興趣為主,根據學生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安排《我的小綿羊》這一課歌曲採用同音反覆,使旋律具有動力感,曲調具有風趣活潑的風格,歌詞簡潔明瞭,描繪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綿羊嬉戲玩耍的情景,在本冊教材中起到了發展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了參與實踐活動的空間。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

1、模仿動物的叫聲,把模仿綿羊“咩”的叫聲加入到樂曲中模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編創綿羊舞的腳步節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意識。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感受樂曲活潑歡快動力較強的特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知識目標:

1、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物創編歌詞。

2、以互學法採用師生接唱的方式學唱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有感情地歌唱。

情感目標:

通過《我的小綿羊》捉迷藏的遊戲,充分感受小主人公和他的小綿羊嬉戲玩耍的情景,增進師生間的親和力,構建自主、民主、和諧的課堂。

教學重難點確定分分析:

音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用輕快而親切的聲音演唱,難點採用師生接唱的學生方法學習歌曲,並唱準處的不同音高,我將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及手段師生共同學習。

教學思想:

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我的基本策略以興趣貫穿始終,以“唱”、“動”、“創”、“遊”為教學內容,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強烈慾望。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注重學生參與音樂實踐的過程與創造體驗。努力構建一個自主、民主、寬鬆、愉悦、互動的真情空間。

設定教學目標的思路: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我將闡述如何設定教學目標思路的。歌曲《我的小綿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曲調具有風趣活潑的風格。旋律具有較強的動力感。是一首活潑生動的哥表演課,是一首益於培養學生二度創作的作品。我充分挖掘這首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這首樂曲的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興趣入手,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如二度創作設定為能力目標,我根據樂曲具有風趣、活潑這一特點,在雙基教學中以模仿綿羊“咩”的叫聲加入到樂曲中模唱,激發學生興趣,初步感受和熟悉樂曲。從節奏上分析,歌曲具有較強的動力強,可以設計成創編綿羊舞蹈的腳步節奏,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產生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慾望,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更好地去感受、體驗表現。

年級音樂説課稿6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五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牧笛聲聲》中的一首民樂合奏欣賞曲。

整個單元以“笛子”作為主線,引領學生更好的學習民族音樂。欣賞民樂合奏的《紫竹調》為江蘇民歌《紫竹調》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民樂合奏曲《紫竹調》是抒情、悠揚、委婉的民間小調,極富江南鄉土氣息。樂曲結構為單樂段,在一遍合奏之後,分別由笛子、琵琶、二胡三種樂器加花演奏,使樂曲有不同音色變化,作品表現人們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熱愛生活的情趣。

學情分析

我校共有學生759人,其中外來務工者子女共計756人,佔全校總數的99.6%,而且學生的流動性比較大,自身音樂素質較差且程度參差不齊,除了課本上的音樂知識以外,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或者主動學習音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五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自信心相對較弱,不能自如的表現自己。基於我校學生現狀,我針對五年級的四個班級做了一個關於學生籍貫以及對家鄉戲曲瞭解程度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籍貫大多在安徽、浙江、福建、東北等地,並且有一半學生的出生地就在上海,關於家鄉戲曲知識幾乎是一知半解或一概不知。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我對教材進行了大膽的重組與拓展,以使教學內容符合大部分學生的發展需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展示自我,增強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二期課改中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確立了三維教學目標:

1、聽賞民樂合奏的《紫竹調》,感受滬劇曲牌的韻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與同伴分享體驗和表現的快樂。

2、知道《紫竹調》的起源及其發展脈絡;能夠根據演奏樂器音色的不同來劃分樂曲段落;初步瞭解滬劇等幾種有代表性的地方戲曲。

3.在聽、動、演、賞、創的過程中,運用比較、模仿、討論、小組合作等學習方法,體驗並表現樂曲描繪的意境,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民樂合奏《紫竹調》優雅、委婉、流暢的音調特點。

教學難點

在深入學習、感受樂曲音調特點的基礎上,體驗並表現樂曲描繪的意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相關樂器模型、扇子、絲帶

設計思路、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原動力。創設情境,是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創的一種場景,這種場景能將學生帶入與樂曲內容相應的氛圍內,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課的一開始,我採用的是情境創設法,播放歌曲《簫》的FLASH,利用多媒體切入教學,直觀、生動的再現了江南水鄉的美景,帶學生感受歌曲情緒,表演寶寶學會吹簫以後搖頭晃腦的可愛神態,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模仿起吹簫的動作,從而有效的組織教學,營造出一個和諧、歡愉的課堂氛圍。

歌曲《簫》是四年級第二學期學過的一首歌曲,它採用了“紫竹調”的曲調,表現出濃厚的江南小調委婉、流暢的音調特點。此處,我運用了温故知新的導入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承上啟下的方法,有利於知識間的銜接。由此過渡到新課欣賞民樂合奏的《紫竹調》就顯得十分自然,進而揭示課題,並運用講解法簡介民樂合奏的《紫竹調》的起源及其發展脈絡,在課件中以流程圖的形式展現,使之達到最佳效果。

為確保所講解知識的準確性,我翻閲了大量的資料,在《中國民間歌曲集成》這本書中,我瞭解到:“紫竹調”原是一首30、40年代流行於蘇州的市井愛情小調,歌詞多因情而發,沒有固定版本,其曲調被滬劇吸收,成為上海滬劇曲牌,之後才被改編為復調形式的民樂合奏曲。

以上環節大約用時4分鐘

二、把培養學生的聽覺思維放在首位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把培養學生的聽覺思維放在首位,也是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之一。良好的聽覺思維能力,包括對音樂要素以及曲式、題材等方面的把握與理解的能力。音樂基本要素的思維能力越強,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就會越深刻。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民樂合奏《紫竹調》優雅、委婉、流暢的音調特點。我結合教材分析,決定從音樂基本要素中的音色入手。

1、初聽整首樂曲,感知樂曲的情緒,並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音樂要素為樂曲劃分段落。

此處我採用了對比法來引導學生。這首樂曲和以往學過的樂曲有些不同,以往是根據樂曲的情緒、速度、旋律、力度等來為樂曲劃分段落的,今天,我們來認真聽聽這首《紫竹調》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即使學生不能準確的説出演奏樂器,也能聽辯出是根據演奏樂器的不同而劃分的,也就是音色的不同。

2、欣賞第一次合奏部分,並説出有哪些樂器演奏?

在這個環節中運用多媒體課件,進一步認識常見的幾種民族樂器及其音色特點,因為已經是四年級學過的內容,此處不會過多講解。

瞭解民族樂器的“四大件”:琵琶、二胡、笛子、揚琴。

結合《活動與創造》中的習題,完成下列填空:

二胡屬於(拉)絃樂器,琵琶屬於(彈撥)絃樂器,而揚琴屬於(敲擊)絃樂器。

此時我採用示範法,準備好樂器模型,一邊哼唱樂曲旋律,一邊演示“拉”、“彈撥”、“敲擊”的動作,使得靜態的文字就會化為一個動態的情境,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學生的感受也就愈發深刻,為下一個環節做了鋪墊。

3、欣賞由不同樂器演奏的三個樂段,聽辯主奏樂器,伴隨樂曲的音調,模仿該樂器的演奏動作。我採用了律動法,引導全體學生盡情的感受樂曲委婉、流暢的音調特點。

以上環節,我分別運用了對比法、示範法、律動法,以層層深入、步步遞進的方式來解決教學重點。

以上環節大約用時14分鐘。

三、以多元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髮展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本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教師為學生提供音樂素材並創造條件,使學生掌握音樂創作必備的基本語彙和方法後,以多元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音樂創作。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在在深入學習、感受樂曲音調特點的基礎上,體驗並表現樂曲描繪的意境。欣賞最後一次合奏部分,採用表現法,播放江南水鄉的一組畫面, 並提供樂器模型、扇子、絲帶等道具,供學生模仿演奏動作,或表演江南水鄉撐船、採菱、唱戲等等,表現人們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熱愛生活的情景。

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自主選擇擅長的方式來表現樂曲。教師分別加入到各小組,進行即時地、動態地評價,也可採用交流、討論等方式進行師生、生生間的互評。意在從多個角度、不同層面激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樂於創造、敢於創造、學會創造。

這一環節大約用時7分鐘。

四、音樂學科教學與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機整合

在教材中挖掘內容,無痕滲透民族精神教育,激發學生更多的瞭解、學習優秀的地方戲曲,傳承民族文化,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是我們音樂學科所應承擔的一項不可推卸的責任。

1、欣賞了民樂合奏的《紫竹調》之後,拓展觀看MTV版滬劇《羅漢錢》的選段《燕燕做媒》,感受滬劇的無窮魅力,同時用講解法簡單介紹滬劇。

滬劇是上海地區的代表劇種,流行於上海、蘇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區。它源於民間,語言生動,音樂柔和,委婉動聽。滬劇唱腔音樂來源於浦江兩岸的田頭山歌,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和廣採博取,逐漸形成了其豐富多彩的曲調以及獨特的風格。

2、戲曲大舞台,演唱自己家鄉的戲曲

由於我校學生來自祖國各地,所以我充分利用這個資源。教師首先採用示範法,唱上兩句二人轉《小拜年》,然後鼓勵學生大膽的哼唱幾句家鄉戲,哪怕只是哼出了一句,也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如果學生不會唱,就播放相應的視頻資料。

根據學情分析,我選擇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地方戲曲:

安徽——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

浙江——越劇《梁祝》

東北——二人轉《秦香蓮》

以此引導學生去了解、學習家鄉戲曲,充分體現了無痕滲透民族精神教育,使學生體驗民族音樂的魅力,逐漸喜歡優秀的民族文化。

這一環節大約用時10分鐘。

敬請各位評委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年級音樂説課稿7

一、教學內容:

1.唱《牧羊女》

2.認do’ re’

3.做跟着老師拍、跟着老師唱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優美抒情的聲音,唱好這首輕快而活潑的三拍子歌曲《牧羊女》,並從中感受勞動的歡樂、生活的美好。

2.通過學習高音do’,知道大音階的構成。

3.通過練聲曲讓學生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並在歌唱中表現出來。

三、教材分析:

1.《牧羊女》是一首C大調式的捷克民歌,3/4拍,曲調歡快、明朗,充滿了熱愛美好生活的激情。

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結構方整。第一、二、四樂句幾乎完全相同,並以舒展的節奏、流暢的旋律,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第三樂句以歡快跳躍的節奏與其它樂句形成鮮明的對比,非常形象的模仿了羊叫聲、歌聲、流水聲,使全曲更顯得生動、活潑、感人而又非常簡練。

2.認識“do 、mi、sol ”的新朋友do’,使學生知道do’是do的高八度,在音階圖上反覆指認,指唱。在這個環節上了多動點點子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認識、記熟、唱準音階各音(以後各課時中都應練練、唱唱。在這個基礎上高音re’的教學就不成問題了,教師還可順便問問高音mi’ 、 fa’ ……)。

3.拍節奏及跟老師摸唱可在不同課時內進行,不然學生會感到學習的枯燥而沒有興趣,可在每節課適當的時間自然的引入,讓音樂學習始終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連音的唱法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好《牧羊女》這首優美而又活潑的歌曲,並從中感受勞動的歡樂、生活的美好。

2.教學難點:要正確而自然地按三拍子強弱規律歌唱,特別是第四小節的“上”字,在第二拍的這個音不能唱成重音,並任意拖長。

五、教學方法:

在演唱這首歌時,可用中速、自然而柔和的聲音,表達對勞動和生活的讚美。教學時提示學生按樂句自然地換氣。第一、二、四樂句做到歌唱時氣息平穩、聲音連貫流暢,第三樂句要唱得輕快活潑,尤其在歌聲連接模仿羊叫時,要求學生運用f、p不同的力度,唱出白羊輕快而又温柔的歡叫聲及牧羊女對美好生活的歌唱,要注意控制好音量,唱得既優美好又富有彈性。為了增添情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可根據歌詞內容及音樂節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有條件的班級還可配上打擊樂伴奏。

六、教學過程:

1、進教室律動

《巡邏兵進行曲》

a、 b、 c、 d、

2、、複習3/4拍:

同學們,今天的音樂課老師首先給大家聽一段音樂,請你們聽聽這段音樂節奏是幾拍子的,並請用你們的雙手拍出不同的動作來告訴我。

聽歌曲《小白船》的伴奏。(放磁帶)

聽完第一段音樂後,教師在音樂聲中引導學生去聽音樂的強拍,帶領學生按三拍子節奏拍擊,在第三段音樂時讓學生自己將拍擊的方法加以變化,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這首歌的節奏是以三拍為一個單位變化的。

提問:大家有沒有發現剛才歌曲的旋律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生:慢。

師:是幾拍子?能聽出來嗎?

生:是三拍子。

師:是嗎?用你們剛才拍擊的動作來告訴老師。(老師和同學一起變化着拍三拍子)仔細想一想你們剛才拍的節奏,能告訴我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麼?

生:強、弱、弱。

師:真聰明!請看老師手中的三個綵球,你能告訴我哪個表示強?那個表示弱嗎?為什麼?

生:紅色的綵球表示強,綠色的綵球表示弱。因為三拍子只有一個強,而弱拍有兩個。

師:回答得真好!

3、發聲練習:

下面請大家仔細聽老師彈奏的一個樂句,試着自己用“lu”唱一唱,感受一下它是幾拍子的?

師彈奏:3/4 5 — 4 | 3 5 1 | 7 6 7 | 1 — — ║

生:是三拍子的。

師:對,請大家用輕柔的聲音跟着老師的鋼琴唱一唱。

師:再聽。

師彈奏:3/4 5 1 1 | 1 1 1 1 1 0 | 5 1 1 | 1 1 1 1 1 0 ║出示節奏板書。

師:這是幾拍子的旋律?

生:也是三拍子的。

師:這條節奏和剛才你們聽的那條節奏有什麼不同嗎?

生:剛才的節奏很舒緩,這條節奏比較歡快。

師:很好,大家聽得很認真。同樣是三拍子節奏,可以唱得舒緩,也可以唱得歡快。下面讓我們來試一試。

師:請大家注意,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你們剛才唱的時候表現得不是很好,讓我們再試試,讓歌聲更優美。

4、節奏

出示小黑板節奏:和。

師:老師現在這有兩個不同節拍的節奏,請一個同學上來把我們剛才看到的綵球貼到正確的地方。

(學生將綵球按強弱弱的規律貼到綵球的節奏下方)

在出示節奏:

師:我想請大家分別把以上的幾個節奏正確讀出來。

玩碰球遊戲:在遊戲中讓學生將歌曲的幾個難點節奏自然的掌握。

(例)師:我的A球碰B球

生:A球碰B球

師:請同座位互相出題聯練習黑板上的.節奏。

學生自由發揮。

5、旋律

師:高才大家玩得那麼熱烈,老師也即興的根據剛才練習的節奏創編出了一段旋律,想聽聽嗎?

生:想。

師:老師有個要求。請大家跟着我的琴聲輕聲哼唱,好嗎?

生:好。

師:好聽嗎?

生:好聽。

師:今天老師還要給大家介紹一首很美的歌曲,讓我們先來認認它的歌譜,看看沒有老師的幫助你們能不能自己唱出來?

出示歌曲的歌譜。

師提問:請大家找出黑板上的歌譜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是那個音?

生:“5 ”。

師:有哪個音我們還沒有學過?

生:在第四線上的音沒學過。

師:好,請大家把小手拿出來,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看看第四線上的這個音應該唱什麼?

生:高音“ 2 ”。

師:很好。那它的下方一個音唱什麼呢?

生:高音“ 1 ”。

師:解決了這個難點,其他的老師就不説了,給你們兩分鐘看看誰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

(學生自己練習)

師:我們先來一起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第一遍,教師用手指每一個音,帶着學生慢唱。

第二遍,教師用鋼琴伴奏,學生聽琴慢唱。

第三遍,教師伴奏聲音較輕,讓學生自己唱出音準。並強調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師:看來我們的同學都是最聰明的孩子。

6、導入

出示歌曲插圖。

師:聰明的孩子們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麼?

生:山、雲、路、草、羊、小姑娘。

師:在這麼美的地方,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在幹什麼呢?

生:放羊。

師:還有嗎?想想假如這個小姑娘是你,在這麼美的地方放羊,你一定會感到很輕鬆、很愉快。這時你會用什麼方式表現你的心情呢?

生:唱歌、跳舞、奔跑、躺在草地上等等。

師:我們來看看圖上的小姑娘怎樣表達的呢?(老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小姑娘的嘴巴)

生:她在唱歌。

師:她在唱什麼,讓我們來聽聽。

(放歌曲磁帶)

7、新授

師:這麼美的歌曲,聽得同學們都陶醉了。下面請一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讓我們再次陶醉一遍。

師:讀得真好。這麼美的旋律和歌詞,我們怎樣能把她唱得更美呢?在演唱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生:注意休止符的停頓和歌曲情緒的表現。

聽老師彈琴,同學們在心裏默唱歌詞。

教師彈琴,學生輕聲演唱歌詞。強調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師:聽磁帶第一段,説出磁帶中的演唱有什麼優點?

生:聽起來聲音很優美,很抒情。三拍子強弱規律表現很清楚。

師:那我們再模仿第二段歌的演唱。

老師用鋼琴伴奏,學生演唱第二段歌詞。

請學生自己説出還有什麼地方表現不夠好的,比如:聲音、強弱規律。

演唱第三段歌詞,把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充,修改。

請學生説説歌詞的描寫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為了表現什麼?我們在演唱時應該注意什麼?

生答略。

8、打擊樂器伴奏

師:大家知道在我國的什麼地方,人們會養很多的羊來放牧嗎?

生:在西藏、新疆。

師:哪裏除了有羊還有什麼?

生:牛、馬等等。

師:哦,在廣闊的草原上,有駿馬在奔馳,有奶牛在散步,有羊兒在吃草,那時一幅多美的圖畫啊!可是我們現在看的這幅圖上沒有牛和駿馬,你夢能不能想辦法讓老師感受到他們呢?

生:可以用雙響筒和木魚來模仿駿馬奔馳時和慢走時的馬蹄聲。

師:辦法真好!請大家開動腦筋想想用什麼節奏來來模仿?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雙響筒:

木魚:

師:加上打擊樂器的伴奏,讓我們來聽聽歌曲是不是更優美動聽了。

全班同學演唱歌曲,加入打擊樂伴奏。

9、總結:

師:今天我們大家共同學習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同時我們也用特殊的方式感受到了我國少數民族夥伴生活的場景,希望有一天大家能真的親身感受到那令人嚮往的異域生活。

年級音樂説課稿8

説教材:

《留給我》是魯教版,四年級音樂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本課是一首頗具特色的創作歌曲,曲風清新自然、旋律優美流暢。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愛護地球”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人們對綠色世界的美好向往也正是這首歌曲要表達的重要內容。

説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對唱歌的方法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並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舞蹈創編和歌曲演唱形式的設計也有較高的水平。

説目標:

1、引導學生用自然、真摯的歌聲演唱歌曲《留給我》。

2、通過演唱歌曲,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3、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拯救地球,從我做起。

教學重點、難點:

1、歌曲中出現的附點音符和切分音。

2、在歌曲演唱時出現的回聲應該如何處理。

説教法:

1、緊緊圍繞課程標準,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遊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兒童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創設情景。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與歌曲相配合的情景,加深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

4、激勵創新。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説學法: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我知道我們小同學都非常愛自己的媽媽。

師:那麼你知道我們都可以把誰比作媽媽嗎?

生:老師、祖國、地球

師:對,老師像媽媽一樣關懷這我們,我們生活在祖國媽媽的懷抱裏,你、我、我們,還有所有的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媽媽就是地球。

師:而這節課,我們的學習內容就與地球媽媽有關。我們的地球媽媽非常漂亮而且富有,讓我們來共同領略一下地球媽媽的風采。

(播放歌曲《留給我》為背景音樂播放課件讓學生領略地球的上的風景圖片)

師:我們的地球媽媽漂不漂亮。

生;漂亮

師:地球上有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的大海,清澈的小河還有碧綠的草原。對不對。

生:對

師:可是地球媽媽最近一段時間,心情不如從前了,地球媽媽經常自己偷偷的哭泣,我們看看一起找找地球媽媽哭泣的原因。(出示圖片、背景音樂)

師:誰能説一説你都看到了什麼呀。

生:大樹都被坎伐了,

師:對,大樹都被坎伐了,變成了一座光禿禿的山。

生:魚都死了

師:哦,活潑的小魚都被污染的水毒死了。

生:河水也被污染了、空氣也被污染了。

師:蔚藍的天空不見了,變成了灰濛濛的一片了。那麼看到這些圖片,大家心裏難不難過呀。

生:難過

師:想不想把地球媽媽的美麗永遠留住

生:想

2、新授

師:現在有一首歌《留給我》最能代表我們現在的心情。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留給我》。我們一起來聽聽。(出示歌曲及歌片。)

師:聽完這首歌,你覺得這首歌的情趣是怎樣的。

師:現在再來感受一遍,這次,我們一邊來聽音樂一邊來感受這種4/4拍子的強弱規律

師:4/4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麼?

生:強弱次強弱

師:讓我們拍着4/4拍子的強弱規律,再來聽一遍歌曲。

師:讓我們再仔細的聽一遍歌曲,聽聽歌中都唱到了什麼?

生:太陽、森林、小河、大海、沙漠

師:小耳朵真靈,一個都沒有錯。

師:這一次老師給你們唱一遍,請同學們仔細的聽,認真的觀察歌片,看看你們有什麼發現。

生:歌中只有一段歌詞,老師唱了兩邊。

師:你知道為什麼嗎?

生:反覆記號(出示反覆記號並複習)

師:剛才呀老師在唱的時候,我都聽見有的同學也在隨着唱呢?

師:你們敢不敢跟老師來玩個接龍唱的遊戲。

生:敢

師:老師唱淺色的部分,你們唱深色的部分。

師:隨老師的伴奏完整的唱唱試一試。

師:有的同學唱的不是很準,讓我隨着鋼琴一起的糾正糾正。

師:誰的歌發生了變化。

生:沙漠

師:什麼變化

生:拖長了。

師:誰會唱這個((出示圖片))

(生唱師糾正)

師:現在有變化了,上來一條弧線,弧線有什麼作用

師:在音樂中他叫延音線

師:通過剛才的演唱你能總結出他有什麼作用,誰説一説?

生:可以拖長聲音

師:還可以説延長聲音。

師:我們看看“dol”一共有幾拍。

師:一共有6拍。(師糾正錯誤)

師:加上歌詞來唱一遍(生唱)

師:看圖片

師:下要唱兩個音。(師現唱譜,再添詞)

師:出示圖片

師:一字一音。(師現唱譜,再添詞)

師:讓學生隨鋼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3、歌曲處理

師:重複的地方,聲音要小,就想山谷迴音一樣。我們來練習一下。

師:師生合作,做回聲練習,老師拉到誰的手,誰就起來模仿回聲練習。

分組練習(男生當原聲,女同學當回聲)交換角色

師:完整的演唱歌曲。

師:這個地方為什麼老是説留給我,你覺的這個我是誰?

生:是大家(動植物和我們)

師:媽媽是誰

生:是地球。

師:留給我應該唱成什麼語氣,是命令的還是祈求的。

生:是祈求的

師:我們一起加上動作來演唱。(生做練習)

師:完整的演唱歌曲。(師糾正)

三、延伸拓展

師:同學們唱的非常好,已經深深地打動老師了。隨着社會的發展有更多人知道保護環境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了,電視上、網絡上、報紙上都大肆的宣揚人們要保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歌曲也越來越多了。

師: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首環保的歌曲《大家來環保》

師:相信聽了這首,大家一定學到了許多環保的知識對不對。那麼在以後的生活中,你們應該怎樣環保。

生:把舊得廢報紙收起來賣掉、節約用水、不浪費糧食。

師:説的非常好,也就是説我們不用做非常大的是事情去環保,從我們的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説:不浪費水、珍惜每一粒糧食、把垃圾撿起來,這都是環保的行為。

四、結束

師:起立,最後唱一遍《留給我》,把我們的歌聲送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所有的人聽到我們心中的吶喊“保護環境、拯救地球”。

師:相信你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會做的更好。

下課(師生互唱再見歌)

年級音樂説課稿9

《採茶舞曲》説課教案《採茶舞曲》是人音版14冊音樂課本中的一首江南歌曲,作者周大風曾經在浙江茶區勞動和生活過,他以流行於我國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區的越劇音調為創作素材,使歌曲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全曲旋律清新優美,節奏活潑明快,具有鮮明的舞曲風格和特點。

一、組織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江南風景課件並與學生交流,引發學生對江南興趣,激起他們對江南知識瞭解的慾望。

二、導入新課過程:

通過課前江南美景的欣賞引出越劇《十八相送》,通過此曲簡單瞭解越劇,説明我國有許多的歌曲都採用了戲曲的音調,播放《唱臉譜》《採茶舞曲》兩首歌曲進行對比,瞭解《採茶舞曲》揉進了越劇的音調,引出課題《採茶舞曲》。

三、新課教學過程:

通過聽、唱使學生對樂曲的旋律熟悉並分析歌曲的情緒上的變化,分析方言對歌曲風格的影響以及簡單瞭解江南地區歌曲風格特點及其形成原因,再通過方言演唱歌曲使學生對樂曲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

四、表現協作過程:

通過教師跳採茶舞使學生初步瞭解這一類的舞蹈形式,並學跳這個小舞蹈體會採茶姑娘們的辛苦和採茶的樂趣,更進一步的瞭解這首樂曲。

五、拓展引導階段:

對比欣賞現代風格的《採茶歌》,使學生更進一步的體會《採茶舞曲》中的越劇音調的使用,更具有柔美、流暢、婉轉動聽的特點,也使學生多瞭解了一首現代風味濃郁的《採茶歌》

六、小結階段:總結本節課內容,激發學生對江南音樂瞭解的熱情,使學生明白勞動是一首最美的歌!

《採茶舞曲》評課記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設計得較巧妙,上課步驟安排的較緊湊,一些對比性的演唱或欣賞的內容的設計巧妙的把《採茶舞曲》這首歌的風格特點襯托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採茶舞的安排更是真正的使學生參與到其中,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教師的教態和藹可親,自然大方,語言親切生動,同學們表現很好。這節課是成功的一節課,但其中也有不足的地方,由於學生對江南音樂的陌生導致學生對這首歌的演唱有困難,對樂曲風格的把握也有待提高。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更進一步。

教學反思上完這節課我的感觸頗深,我覺得對於南方音樂的教學對於我們北方的教師來説是一次不小的挑戰。從要講這節課開始我就在想“如何讓同學們喜歡上這對他們來説‘咿咿呀呀’的音樂呢?”把這節課純粹上成一節唱歌課是不會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我結合多種方式激發同學們對江南音樂的興趣。總體來説效果還可以,但還是有許多不盡如意的地方。比如同學們對音樂知識的匱乏,一部分同學對音樂的漠然態度……當然還有我設計的不妥,都使這節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應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一是我們教師要設計出更加精彩的課,還有更重要的是學生才是我們課堂的主體,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更多的掌握音樂知識,更加的喜歡我們的音樂,這是我們每個音樂教師都應該努力的,這樣我們的音樂課才會更精彩!

年級音樂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螃蟹歌》是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人教版第七冊第九課的第三部分內容,為表演課,要求1課時完成。這是一首根據玉溪花燈創編而成的歌曲,D小調,節拍2/4拍,單曲樂段結構,歌曲的旋律採用重複、變化的手法寫成,整個歌曲活潑、輕快、親切,充滿趣味性。

2、教學目標: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藴涵着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①學會歌曲《螃蟹歌》。

②體會歌曲情緒,初步瞭解雲南花燈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③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品質,強化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歌曲《螃蟹歌》;

(2)體會歌曲情緒,把握花燈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由於《螃蟹歌》節奏比較緊密,樂譜的跳度較大,對四年級的國小生來説很難把握,所以《螃蟹歌》的節奏和樂譜旋律是本課的難點。

二、説設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中講:“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想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演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模唱與表演,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相互間的合作,加深對《螃蟹歌》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三、説教法和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想、多做、多動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採取“寓教於玩”、“寓教於樂”等辦法,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與貼畫,在課內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本着“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素質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學生足夠自由想像和隨意發揮的空間,也提供展示個性才能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中,在感興趣、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和體現歌曲的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關係,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四、説教學過程

㈠、激趣導入:用課件展示配上《螃蟹歌》樂曲的一組圖片(多民族的雲南、聶耳的故鄉玉溪、玉溪花燈等),並配上老師富有感染力的簡介:我們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大省,藴涵着豐富的多民族音樂文化。我國偉大的音樂家聶耳就出生在雲南玉溪,在他短暫的藝術生涯中創作了上百首歌曲,著名歌曲《義勇軍進行曲》後改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下面我們將要學的這首歌是根據聶耳故鄉的“玉溪花燈”改編的。

㈡、初步感知:舞蹈是學生學習音樂、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的一個很好介質,也有利於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提升自身氣質。所以,我有意設計“師生跳花燈”這個環節,提問“有誰會跳雲南花燈?”讓幾個同學到台前和老師一起跳花燈,配上《螃蟹歌》樂曲伴舞,激發學生學唱這首歌的興趣,激活表演這首歌曲的慾望,把學生帶入愉快的學習情景中,為後面的學唱歌曲和表演作好準備,並使學生初步感知《螃蟹歌》。

㈢、學唱歌曲: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才可能對歌曲的風格和情緒有很好的把握。

1、視唱這首歌的主旋律。

2、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歌詞,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與歌詞內容一致的螃蟹的動畫片),使學生生動有趣地理解、掌握並記住歌詞內容。然後嘗試用雲南方言朗讀歌詞,增加朗誦歌詞的趣味性,體驗樂曲詼諧活潑的情緒,體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注意“字正”才能“腔圓”。

3、教師範唱(手風琴伴奏),學生輕聲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彈性)。

4、採取跟唱、同桌練習唱等方式,讓學生學會完整連唱歌曲(要求節奏、歌詞要演唱準確)。

㈣、創編與表演:這首歌曲的歌詞形象逼真,但歌詞不等同於具體的動物形象,要通過音樂的情緒或某些音樂形象,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

1、即興表演:重播配有《螃蟹歌》的動畫片,讓學生邊跟唱、邊模仿螃蟹的動作進行演唱。

2、小組合作進行歌舞創編:音樂實踐是感受美、體現美的重要途徑,也是體驗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主要表現為“做”和“編”。所以,在上述教學的基礎上,我想通過表現《螃蟹歌》的創作練習,讓學生體驗歌曲風格,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小組協作能力。再讓學生看一段雲南花燈,然後以6人為一小組,集體合作創編,可模仿螃蟹走路時的樣子進行集體歌舞表演;也可以採用雲南花燈中的一些動作,把它們編排到《螃蟹歌》中進行集體或個人的表演;還可以着重歌詞的創作,嘗試換歌詞,來達到多變多練的“編”。但無論如何做,都要表現出歌曲活潑、輕快、親切的特點。教師在學生的創編實踐過程中,適當作出指導和點撥。

3、成果展示:採取組內講合作、組間擺“擂台”、教師手風琴為表演配音的方式,交流展示各個小組的歌舞創編。並通過師生點評方式,把這節課的學習推向高潮。

㈤、總結深化:教師在優美的《螃蟹歌》旋律中,有感情地對這節課進行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螃蟹歌》這首歌曲,對雲南玉溪的花燈小曲有了一些瞭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喜愛我們的民歌,繼承和發揚我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振興我們雲南的民族文化。通過上述總結,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歌曲,熱愛家鄉的情感。

㈥、課後作業:通過完成課後作業“收集有關雲南民歌的材料”,實現“課外知識課內展示深化,課內知識課外鞏固、補充”的理念。

㈦下課禮儀:學生在《螃蟹歌》音樂聲中走出教室,從而達到再次強化課內所學知識的目的。

五、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應該寓形象美、圖示美與文字美為一體,重點突出,脈落清晰、簡潔整齊。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螃蟹歌》

螃蟹圖(略)

一)節奏練習

二)創編表演

年級音樂説課稿11

説內容

我講的是長春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三課《喜愛音樂的白鯨》,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反映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喚起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這篇課文主要向我們講述了人類拯救白鯨的故事,一羣白鯨游到北極的楚克齊海後遇到寒流,回家的路被冰層堵住,一名船員用播音樂的方法,是白鯨得救。

説目標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通過讀悟,懂得我們要愛護動物。

説難點

★依據中年級閲讀要求,我確定的重點是: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複述課文,續編小故事。

説方法

★依據本文特點以及學生特點我採取在讀中思,讀中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説過程

根據中心校提倡的“一境四標”的教學模式,我設計了

一、交流引入,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歡音樂嗎?為什麼?有一羣小動物也像小朋友一樣特別喜歡音樂,你們知道它們是誰嗎?板書課題:《喜愛音樂的白鯨》。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激發興趣,引學達標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學到哪些內容?

2、歸納所學內容,出示所學目標。

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本節所要學習哪些內容。接下來依次提出三個問題,通過三個問題貫穿全文的始終。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適時指導學生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發自內心的對白鯨產生一種喜愛之情。

三、質疑解析,延伸目標

讓學生再讀課文,練習複述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

四、智能習練,達成目標

在複述的基礎上,續編一個小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精練回顧,再現目標

這節課你想學到的內容都學會了嗎?讓學生再次回顧本節所學的內容。

總之,因為我對本冊教材不熟悉,準備匆忙,再加上本人水平有限,教學中會出現各種不足之處,望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年級音樂説課稿12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們開發的課程資源是魯教版國小音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美麗的夏牧場》,首先對我們此次課例研究的課標背景做一説明:

課標解讀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中國小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應該滲透在各個不同的教學領域中。演唱歌曲是中國小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表現形式。要重視課程內容中對演唱姿勢、呼吸方法、節奏和音準等音樂要素方面的要求,同時使學生在演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薰陶。

課例設計説明:

在實際的唱歌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或重視單一的唱歌技能訓練,忽略情感要求的挖掘和處理;或者是一味的體驗感受薰陶,忽視了知識與技能目標。基於以上分析,我們決定開展唱歌教學的專題研究,想呈現一節三維目標有機結合,實現音樂審美核心教育理念的課例,體現課標中提出的“正確處理課程中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發展審美體驗和文化認知能力的關係”。

教學過程:

接下來説説教學過程是怎樣設計,為什麼這樣設計。包括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評價設計、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草原,草原是綠色、生命的象徵。《美麗的夏牧場》是一首新疆風味的哈薩克族民歌,屬於抒情優美的兒童歌曲,4/4拍、單樂段,四個樂句具有明顯的“起、承、轉、合”的作曲手法。此曲雖然是單部曲式,但全曲音域不寬只有六度,由於使用了民族創作手法,雖多次反覆卻不讓人覺得羅嗦,詞、曲都體現了一幅美麗生動的草原牧場情。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比中、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性要強,在此之前已經學過有關新疆風格的歌曲,瞭解基本節奏;有一定的唱譜能力;基本掌握了輪唱這種合唱形式和簡單的多聲部合唱;積累了一定感受音樂和欣賞音樂的經驗。

三、【教學目標】

基於教材和學情分析,本節課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在聽、看、唱、動、想、奏等多種音樂活動中,體驗歌曲的意境,感受草原音樂的風格,喜愛少數民族音樂,瞭解多元的民族文化,從而熱愛草原、愛護草原。

2、能視唱歌曲曲譜,能用優美、柔和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表現歌曲意境。

3、能用自創的獨特形式表現歌曲,並能設計多種演唱形式,培養音樂創造力和表現力,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

其中學會用優美、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美麗的夏牧場》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難點是能為歌曲設計豐富的合唱形式。

四、【評價設計】

1、通過欣賞圖片、體驗節奏、哼唱旋律及課件展示,學生感悟嘗試,積極參與,完成感受音樂旋律的體驗過程,達成了目標一,教師要及時進行表現性評價,總結引導,讓學生很快融入到音樂旋律的意境中。

2、通過課件展示、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完成學習目標二和三,教師要適時進行論述性評價。

3、通過創編的形式設計合唱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獲得對音樂的親身體驗,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三,活動中教師要及時給予總結性評價。

五、【教學設計】

音樂課程標準體現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理念。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一個“美”字,讓學生在所有的音樂活動中得到美的享受。為此,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即:談話導入(尋找美)、聆聽哼唱(感悟美)、演唱體驗(表達美)、表演創編(創造美)、拓展延伸(追求美)。

一)、談話導入——尋找美

在這一環節我採用的是開門見山的方式,藉助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語文課上我們讀過‘草原’,美術課上我們畫過草原,今天的音樂課我們就來歌唱草原。”這樣輕鬆自然的談話,把學生帶入到歌曲描繪的情景中。從語言文字的美到水墨丹青的美再到音樂旋律的美,讓學生體驗美有多元的表達方式。

二)、聆聽哼唱——感悟美

首先讓學生欣賞一組草原圖片,靜靜地感受心中自然而然流淌出的旋律,激發創作興趣:同學們,如果此時的你是一位作曲家,你創作出的音樂速度和情緒會是怎樣的呢?

此環節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靈感就是來源於身邊,關鍵在於我們要擁有一顆感悟美的心靈,同時完整地讓學生了解音樂旋律的速度與表達情緒的關係,將情感目標和知識技能目標有機結合。

在情感鋪墊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與風格,播放伴奏音樂,找出手鼓伴奏型,因勢利導介紹樂曲的民族風格特點以及哈薩克的鈴鼓演奏方式。

設計的鈴鼓節奏創編是想讓學生再次體驗生活中音樂是無處不在的:掌聲中有音樂,咚噠噠咚噠;地板中有音樂,咚噠噠咚噠……又一次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靈感就是來源於身邊,關鍵在於我們要擁有一顆感悟美的心靈。

用“啊”小聲哼唱,注意四四拍強弱規律再次哼唱,進一步體會旋律的優美!通過找相似的歌譜樂句來分析民歌歌曲的創作手法。

三)、演唱體驗——表達美

在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歌唱方法,運用科學的發聲技能,激發學生富有感情地歌唱時,採用“以情帶聲、以聲抒情、聲情並茂”的方法,注意培養學生歌唱的積極性和演唱的自信心。通過精心設計演唱實踐活動中進行技能訓練,融情感、趣味、技能於一體,使他們在歌唱中享受音樂美的愉悦,接受音樂美的薰陶。

1、藉助畫面,情感啟發:同學們想象一下,此時我們就置身於天山腳下,面對聖潔的雪山,讓我們的聲音像恰布河水乾淨清澈,像藍天空靈通透,隨着白雲輕輕遊走。我們帶着這種感覺,一起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2、利用尾音的吐字歸音進行演唱:如果我們把每一樂句的尾音唱的再飽滿些,並且注意長音的保持,我想你的歌聲會更美。

3、從歌詞入手,啟發情感,如:“遠處是冰峯,近處是牛羊”,表現遠處的聲音應該是強的還是弱的。那近處的呢?

4、藉助旋律線,掌握演唱技巧:指導演唱抒發情感的“啊”時,遍唱邊劃旋律線,想象聲音在連綿不斷、此起彼伏的天山山脈上慢慢滑過。

5、藉助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觀看阿肯表演片段,感受歡快、活潑的場面,並介紹冬不拉,模仿阿肯的表演形式進行演唱。

總之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設計不同的活動形式,讓學生既享受音樂的魅力又掌握了演唱技巧。

四)、表演創編——創造美

本環節注重演唱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唱歌教學中的合唱活動能夠使學生感受、體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並獲得集體演唱的經驗,培養羣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所以在教學中安排創編的合唱歌曲,並指導學生唱好合唱歌曲。

通過“聆聽——策劃——嘗試”的巧妙過渡,讓學生敢於創編、學會創編,從而親身體驗自己所創編音樂的美,進而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追求美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音樂背景中讓學生知道:正是因為這五彩繽紛的大自然給了人們不同的創作靈感,讓我們享受到音樂的魅力。所以,我們應該熱愛大自然,保護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讓草原更綠,讓河水更清,讓我們能夠盡情的歌唱這美麗的世界。最後將思想教育與藝術教育無痕地融合在一起。

以上是我對《美麗的夏牧場》這一課例的解讀和教學設計説明,不足之處請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年級音樂説課稿13

教學目標:

感受歌曲裏一家三口唱歌的快樂,能隨音樂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教學重難點:

1、能由淺入深地認識歌曲的結構,通過感觀和體驗,認識到樂曲的特點。

2、享受用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和成功。

教學準備:

1、已熟悉碰鈴、串鈴和哨子三種樂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樂器(碰鈴、串鈴、哨子)。

教學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賞歌曲。

導入語:今天樑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聽完後你要告訴我你的感覺是怎麼樣的?這首歌曲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小結:原來這是一首蒙古族的問答歌。

3、演示課件,第二遍完整欣賞歌曲。

提出要求:“這次我們來聽聽蒙語版的歌曲,請你們聽聽歌曲裏共有幾段?到底是不是有問有答的?每一段是誰問誰答的?”

4、小結:三段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講述,老師作總結)

二、分段欣賞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賞第一段,用不同的動作為歌曲伴奏。

――“現在我們來欣賞第一段,請用不同的動作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來打節奏。”

2、能做出代表動作的學生示範。(大家學着做)

3、激發學生做出女兒和爸爸同時出現的動作。

――“女兒來了(拍手),爸爸來了(跺腳),那麼女兒爸爸一起來的時候怎麼辦呢?”

4、欣賞第二段,創編不同角色的動作。

――“第二段又是誰問誰答的呢?那麼媽媽聲音可以用什麼動作來伴奏呢?”

5、同樣方法欣賞第三段。

6、邊看課件,完整地拍打身體的節拍演奏這首歌曲。

三、選擇樂器進行節奏樂演奏。

1、樂器與歌曲的角色配對。

2、提出演奏要求:“願意幫助誰就選擇對應的樂器,但是音樂沒開始,我們的小樂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揮,學生進行分角色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引導學生每人使用三種樂器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邊看圖譜邊操控樂器。

2、初步嘗試看圖譜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夠好的地方。

4、再次進行演奏。

五、結束部分:

小結:剛才的遊戲好玩嗎?今天你們都表現得非常棒,有許多同學的反映相當的敏捷,表揚。那我們把這麼好玩的遊戲表演給其他同學看好嗎?(離開活動室)

年級音樂説課稿14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我們的田野》

教學目標

能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我們的田野》。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手風琴

 教學重點

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我們的田野》。

 教材分析

《我們的田野》

《我們的田野》由管樺作詞、張文綱作曲。張文綱是我國的作曲家,創作了四百多首音樂作品。1953年他與詞作家管樺合作創作了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們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歌曲一經演唱便很快的流傳開來,久唱不衰,深受人們喜愛。還別選入“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是一首非常優秀的兒童歌曲。

歌詞好像一幅優美的圖畫,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音樂更是別具特色,詞曲珠聯璧合,成為兒童歌曲創作的一個典範。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單樂段歌曲又不規則的三個樂句組成(5+6+6),旋律優美、流暢。全曲共有六處弱起小節,其中兩處是在強拍上的弱起,旋律起伏,即好像是流淌的河水,又好像是連綿不斷的羣山,使人產生美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唱歌曲《我們的田野》

1.發聲練習

2.聽錄音,感受音樂的情緒

3.學生學唱歌曲

(1)跟隨老師學唱

(2)再演唱時要注意六處弱起小節

(3)在演唱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糾正錯誤的地方

(4)採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領唱加合唱、分組唱、獨唱等。)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手非常美麗的歌曲,使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秋天到了,同學們在閒暇時仔細觀察一下,北方秋天的田野是什麼樣的。

四、課後反思

年級音樂説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徵,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一節課能否成功,我覺得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教學難點是——。

二、説教法、學法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根據本課內容,在教學目標的實施過程中,充分運用教師語言的誘導和多媒體畫面的結合,創設音樂情境,創造音樂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採用啟發、談話、討論等方法,遵循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原則,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感知。通過感受、想象、創造,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音樂創造能力。

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我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做到層層推進,循序漸進,把握重點和難點,並努力做到組織教學的語言精練並富有魅力,提問富有啟發性,描述富有情趣性,過程富有連貫性,專業術語富有規範性。

三、説教學程序

結合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我為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幾個

環節:環節一、組織教學、調節情緒;環節二、節奏遊戲、激發興趣;環節三、接受新知、層層深入;環節四、創造表現、體驗成功。下面我具體來説説各個環節的設計:

環節一、組織教學、調節情緒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音樂課上,我用一個故事導入:

“有一位同學天真可愛,活潑聰明。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裏出現了一幅美麗神奇的圖畫,一隻精緻的小船帶着他飄呀,飄呀……他來到神奇奧祕的天空,看到充滿生機活力的宇宙,於是,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同學們,你們想聽嗎?”學生最愛聽故事,這裏用講故事形式導入,能營造了輕鬆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奏響了一課的序曲!

環節二、接受新知、層層深入

第二個環節,我是分5個步驟進行教學的:

第一步、聆聽體驗。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教學應該在反覆聆聽的基礎上,感受和表現音樂。因此,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聆聽歌曲,做到有層次、有梯度的聆聽。首先通過教師聲情並茂地範唱,使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意境。老師在課堂上的範唱是十分重要的,它的效果遠比錄音範唱好,因為這是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十分直觀、親切,使學生聽覺、視覺得到最直接的享受。我先是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聽後教師提問思考:歌曲裏的小船指的什麼?在哪裏飄蕩?船上有什麼?歌曲情緒是怎樣的?

接着教師請同學們再次欣賞歌曲,隨音樂在心中默默跟唱,一同感受歌曲的情緒。(播放《小白船》MTV)

通過兩次不同形式範唱,學生對歌曲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了解,避免了體驗形式單一的單調性,併為新歌的教學打下基礎。

第二步、歌曲學唱。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感受歌曲的音高,我重點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旋律。我把音的高低通過圖形譜其實就是歌曲的旋律線,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先讓學生隨着音樂用手畫出旋律線、看着旋律線來哼唱、再模唱,找一找難唱的地方來唱。起伏的歌詞暗示着旋律的高低、走向,這樣做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對音準的把握能力,無形中解決了本課識譜的問題。這也是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學生要適當、適度、逐句、逐段的進行識譜。先請學生想想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怎樣的心情來朗讀歌詞。充滿感情的朗讀歌詞是加深學生對歌曲意境瞭解的一種藝術,通過讓學生自己探索正確的朗讀速度和感情,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加深對歌曲的理解。然後找出難點由學生做小老師教唱。掌握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唱法。通過一系列活動,歌曲的學習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步、鞏固歌曲。在鞏固歌曲時我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同桌互相湊到耳邊輕輕唱、師生接龍唱、唱給好朋友聽一聽、推薦好朋友上來唱一唱,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達到正確地有表情的演唱。

第五步,歌曲處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發表各自的處理意見,選擇幾種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試唱,讓學生在演唱中進行比較,最後確定處理方案。這樣有助於他們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情緒,從而提高歌唱的表現能力。

環節四、創造表現、體驗成功

在學生能熟練演唱的基礎上,我提出讓學生選擇合適的伴奏音型用打擊樂器或者身體語言為歌曲伴奏,還可以讓學生邊唱邊即興表演。通過唱一唱、拍一拍、奏一奏、舞一舞,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音樂體驗和表現,加深了對這一音樂作品的感受,獲得審美體驗。

這裏我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各種方式來表現歌曲,可以是身體語言、也可以是打擊樂器。師生一起跟着錄音表演,教室裏師生是又唱又跳又奏,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總之,本方案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當然,我的設想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此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2dje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