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實用】美術説課稿四篇

【實用】美術説課稿四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説課稿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美術説課稿四篇

美術説課稿 篇1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透視法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二單元(造型表現領域)多彩的學習生活、第一章《優美的校園》活動二:學習與研究——透視法。其主要內容是:透視知識的學習。是活動一:體驗與選擇的更深入更理性的學習,是活動三:寫生與表現必備的造型基礎之一。透視知識的學習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學生的空間表現能力,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空間想象力,發展學生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美術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對透視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使學生了解多種空間表達法,掌握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法來表現校園的空間。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體驗、交流、總結和運用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觀察能力和空間表現力。

(3)情感目標

在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透視知識於生活,同時學會

運用透視知識美化我們的生活,表現校園的空間之美。

3.教學重點、難點及依據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特制定如下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視的規律、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難點:如何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表現空間的變化

二、説教法學法

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

的傳授者、灌輸者。透視知識的學習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較為抽象和理性,學習的難度較大。如果還是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困難,而且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節課設計了四個活動,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同時結合教師的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以便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空間表現能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總結歸納,得出結論——練習、反饋應用——鞏固新知。

三、説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長尺

學具準備:直尺、鉛筆、紙

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通過一個提問——黑板是什麼形狀的?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因為學生會覺得奇怪“黑板不是長方形的嗎?老師怎麼會提這麼簡單的問題?”接着進行活動一:讓幾位學生通過對黑板正面和側面的觀察並討論,瞭解到黑板會由於空間的變化呈現出梯形的形狀,即原本相等的兩條邊會產生“近大遠小”變化。活動二:伸出你們的食指放在眼前,比一比老師高還是你們的手指長?同時讓學生舉出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從而引出透視的概念、透視的規律、透視的類型,以及讓學生知道透視知識於生活,符合“美術課程應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新課程標準要求。

透視的概念:用線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的方法。

透視的規律:近大遠小、近高遠低。

透視的類型:平行透視、成角透視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動三:讓學生拿出直尺比一比,找出“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有幾個消失點及適用於什麼樣的觀察角度,這兩種透視有什麼異同點。從而從直觀上認識這兩種透視的.消失規律。這個活動的設置,讓學生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以便於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體驗學習的樂趣。

3、總結歸納,得出結論

通過活動三,結合學生的探究、討論、交流的情況,讓學生自主歸納出兩種透視類型的異同點:同樣具有“近大遠小”、“近高遠低”的規律;不同在於平行透視的上下輪廓線平行,觀察角度是正面角度,只有一個消失點,所以又可以稱之為一點透視。成角透視的上下輪廓線不平行且成角,觀察角度是半側面角度,有兩個消失點,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兩點透視。

教師小結。

4、練習、反饋應用

活動四:每個小組派一個學生代表,運用兩種透視法到黑板上畫兩張書桌,並進行評價和檢查是不是符合兩種透視法的規律。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深化透視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兩種透視法的共性的學習)。在這個環節裏,學生也許可以根據透視規律來畫出書桌,但許多學生畫的桌子會出現傾斜的現象,原因在於學生把豎直線畫得不垂直於視平線。此時可以啟發學生:這與如何寫字端正是一樣的道理。

5、鞏固新知識。

活動五:將第6頁中間的輔助圖改畫成一座6層樓房或者把平行透視的輔助圖改成教室的室內空間,怎麼畫呢?

教師請一個小組的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小組討論後用鉛筆、直尺畫在書上。教師巡視,分組指導。(指導時抓住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的消失規律,讓學生明白,即使有一千個樓層,每個樓層的延長線總會消失在兩邊的消失點上。而教室內的所有窗户或桌椅的延長線總會消失在中間的消失點上。) 活動四和活動五的設置,目的是讓學生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師總結並進行演示。

6、拓展學習

讓學生從課本第2頁中間的圖例《清明上河圖》中尋找消失點,引出中國畫獨特的空間表達法——散點透視法,激發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繪畫的熱愛和學習興趣。

四、評價分析

最後,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後進行評價分析:

我在教學中深刻地體會到新教材與以往的不同,新教材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始終貫穿本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提高,學習效果好。原本純美術的技法學習通過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變得有趣、易懂。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的那種單一傳授式的教學方法。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還使學生加強了對日常事物的觀察分析的能力。真正使教學提高到培養學生能力的層面上來了。

我從以上幾個方面闡述了“透視法”這一節課的有關設想,我對自己本課的教學基本上是滿意的。但有些細節還有待完善,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各位評委和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美術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也是本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一部分,是一節充滿奇思妙想的學習活動,有利於學生進一步學習線描造型方法,培養他們的觀察習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線條造型能力、畫面的組織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成長和成材的基石。本課扣住國小五年級這個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比較喜愛的題材和富於幻想的特徵,進行繪畫創作、造型表現方面的訓練,藉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表現能力,激

發他們對科學、技術和美好未來的追求與探索。

二、説學情:

本節課面對的是五年級學生,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美術素養,喜歡上美術課,對一些簡單的創意和手工製作方法都有所掌握。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達到較為成熟的層次。喜歡自由組合進行合作學習,喜歡在探究中獲取知識和經驗。對於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動手製作是切實可行的。

三、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基於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思維,通過教師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課堂上的啟發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意。尋找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創造性完成奇思妙想的畫面。結合MS-EEPO有效教育理念,我初步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大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世界多元文化,感受奇思妙想的非凡創意,學習大師的創新品格。

小目標(知識能力與方法):創設欣賞情境和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藝術家的作品,學習圖像組合的新方法。發散學生思維,開拓思路,鼓勵學生富有新意的完成奇思妙想的藝術作品。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繪畫中奇思妙想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發散學生思維,運用多種元素構成有新意的畫面。

四、説教學過程

美術教育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與探索性,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秉着這樣的指導思想,我把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了三個大的環節:1、學習瞭解奇思妙想的理念2、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3、繪製奇思妙想的畫面。

1、學習瞭解奇思妙想的理念:

在這一環節中,運用了圖形組合遊戲導入新課,通過學習大師的作品,來了解奇思妙想的理念;運用簡單圖形的小練筆嘗試探索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節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做好鋪墊。

2、 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搭建標準型平台,出示平台的多項度,讓學生來掌握奇思妙想的.方法,其次,通過學生組成六人單元組討論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進行二次交互,達到再次強化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不但是為了學生能想象出更多的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開拓思維,同時也是為了是為最後環節的合作探究做鋪墊。不僅僅學習知識,更是培養能力。最後在通過學生欣賞日本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的設計作品再次加深理解學生們所找出的構成奇思妙想的方法,做到了多次強化的目的。以達到對教學重點的再次突破。

3、繪製奇思妙想的畫面

前兩個環節下來,學生已經瞭解了奇思妙想的理念和方法,早就迫不及待的想動手來創作了,這時我採用了6人單元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完成本組學生對奇思妙想畫面的構思。要求學生想法奇特,方法多樣,儘可能快的完成好富有創意的奇思妙想的畫面。

五:説教學評價

為了讓孩子們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學評價時我努力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作品評價靈活有效,實行孩子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對於優秀的單元組作業我會在課後給孩子以小葵花進行獎勵。作為教師,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最後再欣賞一些有創意的作業,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完善。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希望每個同學都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將自己的感受與全班進行交流,從而鍛鍊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本節課在突出美術學科特徵的同時,採用了MS-EEPO有效教學的理念,是希望能改變以往課堂上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激發並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節課呈現的是一節造型表現課程,可能有些教學環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用的、思考的不夠準確,還望各評委提出寶貴意見。

美術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二年級美術上冊第9課《蜻蜓飛飛》。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法教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等幾大板塊展開我的説課:

【教材分析】

《蜻蜓飛飛》是一節繪畫課,屬於美術學習領域中的造型表現領域。本課以學生熟悉的蜻蜓為繪畫內容,旨在引導學生髮現蜻蜓的美,用形式多樣的工具表現蜻蜓的美。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學情分析】

國小二年級的學生處於美術學習的第二學段,他們對美術課有着濃厚的興趣。對於材料的使用也充滿好奇,對物象的觀察與表現有着強烈的表現慾望,這對於上好本課奠定了良好的學情基礎。

【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觀察蜻蜓,感受蜻蜓對稱的美。

技能目標:抓住特點,用各種繪畫工具表現蜻蜓。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教學重點是觀察蜻蜓,感知蜻蜓的美,難點即是用多種工具材料抓住特徵表現蜻蜓的美。

【學法教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在學法上重點突出觀察法、體驗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觀察蜻蜓,發現蜻蜓的美;在教法上着重體現引導發現法、情感激勵法,讓學生在愉悦積極的參與體驗中發現美、表現美。

基於以上定位,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一、出示謎語,激趣導入;二、觀察發現,感受蜻蜓之美;三、賞析作品,啟發構思,激勵創作;四、展示評價,鑑賞學習,體驗成功;五、課堂小結,以美育人,拓展延伸。下面具體展開我的流程設計:

【一、出示謎語,激趣導入】

好的課堂導入是一節課成功的開始。結合本課教學內容,針對國小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採用謎語激趣法導入新課。在課的開始,我將用激趣的語言出示一則有關蜻蜓的謎語:“小飛機,紗翅膀,斗大眼睛照前方,飛來飛去滅蟲忙;低飛雨,高飛晴,氣象預報它最棒。”學生很快就會猜出是蜻蜓,學習的興奮點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接着讓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有關蜻蜓的知識,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導出課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蜻蜓的世界,發現蜻蜓的美,共同來學習第9課蜻蜓飛飛。(板書課題---蜻蜓飛飛)

【二、觀察發現,感受蜻蜓之美】

美術是視覺藝術。在本環節一開始,我將用課件配以優美的音樂,瀏覽播放一組蜻蜓的圖片,讓學生帶着兩個問題“蜻蜓有哪幾部分組成?蜻蜓美在哪裏?”,認真觀察圖片,注重對學生視覺的衝擊,初步感受蜻蜓的美,為下一步分析蜻蜓之美奠定基礎。

觀察圖片過後,緊接着學生帶着觀察的積極體驗,轉入兩個問題的分析交流上:

(1)蜻蜓有哪幾部分組成?通過幾個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梳理學生的答案,並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蜻蜓的大體形態,目的是給學生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後通過點擊課件中蜻蜓結構圖,以直觀的形象分析進一步明確學生剛才的答案,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認知。本環節的設計學生由最初的感知,到教師的板畫演示,再到課件的點擊認識,層層鋪墊,完成了對蜻蜓的認知過程。

(2)第二個問題的分析“你認為蜻蜓美在哪裏?”這是本課的重點。在環節設計上,我首先出示一組不同美感的蜻蜓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學生會直觀地感受到蜻蜓的色彩美、紋理美,接下來介入蜻蜓之美的第三個重點即“對稱美”,我利用課件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蜻蜓左右對稱的特點,學生通過觀察會直觀地感受到蜻蜓的對稱美。由蜻蜓的美髮散思維想到蝴蝶、蜜蜂、飛機等其他對稱的形象,注重知識的類比遷移,通過這一過程,完成對蜻蜓之美的認知。

【三、賞析作品,啟發構思,激勵創作】

首先我會激趣提問“這麼美的蜻蜓,你該怎樣表現它們呢?”學生帶着問題思考,交流各自的構思,在此基礎上,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給以積極的肯定。然後讓學生欣賞課本中的範作,在小組內分析作品的表現內容、表現形式以及色彩方面的特點,帶着這種分析的感受進一步欣賞課件中提供的範作,重點突出作品中蜻蜓的動態、用色、構圖、材料方面的特點,為學生的創作打開思路,提供借鑑。最後學生帶着這種積極的.體驗轉入作品的創作,配以優美的音樂,課件瀏覽播放蜻蜓的圖片,給學生以美的感染。教師巡迴輔導,尊重學生的構思,充分起到引導的作用。

【四、展示評價,鑑賞學習,體驗成功】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創作,作品會大體成型。這時我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評作品,在此基礎上每組推薦三幅作品參與集體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自評、互評,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施以激勵性評價策略,充分保護學生的創作個性,w ww.x Xjxs J 對於學生需要改進之處用委婉的語言指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同時又明確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真正起到評價促進步的作用。

【五、課堂小結,以美育人,拓展延伸】

學生通過以上環節發現蜻蜓之美、表現蜻蜓之美,到最後的評價美,蜻蜓的美已經深入學生心中。這時我利用課件展示捕捉蜻蜓的畫面,以美育人,激發學生保護蜻蜓、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肯定學生這節課的表現之後,展示用其他不同藝術形式、不同材料,比如剪紙、泥工、籽粒拼貼等表現蜻蜓的作品,進一步拓寬作品的表現形式,激勵學生再創造。一節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生體驗各種工具材料的造型體驗遠沒有結束,通過這樣的拓展就會調動起學生進一步再創作的積極性。在這種積極的氛圍中教師用激勵的語言結束本課的課堂教學:“我相信只要同學們勇於放飛自己的想象,大膽地去嘗試、去表現,也一定能創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總之,本課的流程設計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從學生的發現、分析再至表現、評價,體現了“學為主體、視為引導”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愉悦的審美體驗中完成整節課的學習過程。

【説板書設計】

最後説一下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設計既能反映一堂課的線索,又是一節課知識點的縮影,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條目式的板書設計:課題、抓住關鍵詞“色彩美、紋理美、對稱美”羅列板書,既歸納了蜻蜓的美,又為學生作業的創作及評價提供了“有章可循”的依據。

以上就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美術説課稿 篇4

中班美術活動《畫朋友》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 教材分析

《畫朋友》選材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中班上冊,是主題教學活動《我和朋友在一起》中的一節美術活動。經過一年的集體什麼生活,中班兒童與同伴建立了日益密切的同伴關係。每個小朋友對自己的好朋友都具有獨特的情感,但大部分幼兒都不能會向好朋友表達自己的情感,《綱要》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於是我通過這種繪畫的方式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情感。活動選材源於生活,貼切幼兒的日常生活,符合《綱要》提出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

(二) 活動目標

《綱要指出》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條目標:

(1)認知目標:會用從整體到局部有序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能用描述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

(2)能力目標:,通過拼擺、繪畫來表現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3)情感目標:通過繪畫,增強熱愛好朋友的情感。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會用從整體到局部有序的觀察方法觀察好朋友的表情,並通過拼擺、繪畫來表現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活動難點:拼擺、繪畫來表現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二、説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 遊戲法: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猜猜他是誰”遊戲中大膽地表現自己。

2、 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

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活動中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認識不同的表情其五官的變化特徵。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操作法是幼兒喜歡的形式,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材料充分表現出來,既可以活動,又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

4、觀察法: 觀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經驗讓幼兒觀察探索,讓幼兒通過觀察表情圖來發現,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徵,從而獲得具體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表情的概念。

5、評價展示法:每個幼兒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後的教師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及展示

,既是對幼兒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又是對幼兒勞動成果的一種肯定,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就感,使之更樂於參與這一系列的活動。

三、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猜一猜、説一説、畫一畫多種感官的參與,激發幼兒對錶情的變化產生興趣。

2.交流討論法:討論包括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這個活動中,討論貫穿了整個過程,不僅達到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

四、説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音樂磁帶《哈羅哈羅》或CD。

2.作畫工具,畫有臉型輪廓的畫紙人手1張(可略多備些)。

3.各種各樣能體現不同表情的眉毛、眼睛、嘴巴的圖片(可以是幼兒自己畫的、也可以由教師提供)。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遊戲“猜猜他是誰”, 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的好朋友,並學學好朋友的某個表情。 ------請幼兒模仿好朋友的樣子,並説“我學的是xx高興(生氣、難過)的樣子”。

(二)認識不同的表情圖

1、觀察不同的表情圖。出示代表各種表情的圖片,引導幼兒從眉毛、眼睛、嘴巴觀察得出哪些是快樂的,哪些是生氣的。

2、與幼兒一起討論、拼擺眉毛、眼睛、嘴巴等圖片,表現各種生氣的樣子。 ------與幼兒一起討論如何表現難過的樣子。如眉毛、眼睛、嘴巴都掛下來;非常難過時,張大嘴巴哇哇大哭。

(三)有趣的表情畫下來

1、請幼兒和好朋友面對面坐在一起,互相觀察對方的表情,並畫下來。

-----在音樂聲中,引導幼兒觀察好朋友的表情變化,並在紙上畫下好朋友的一種表情,可鼓勵幼兒邊觀察邊繪畫。如果幼兒在表現時遇到困難,可請好朋友再現那種表情。

2、教師評價作品。

3、幼兒互贈畫像。(高興地接受朋友送給自己的畫像,並表示感謝。)

(四)朋友表情大集合

1、將幼兒完成的作品展示在牆面上,相互欣賞作品,激發幼兒進一步與朋友互相畫像的願望。

2、和同伴一起模仿作品中有趣的臉部表情,感受模仿表現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1o6l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