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説課稿 >

甜甜的祕密説課稿

甜甜的祕密説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甜甜的祕密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甜甜的祕密説課稿

甜甜的祕密説課稿1

一、説教材:

お歌曲《甜甜的祕密》是一首人音版教材第六冊第七單元的第二首歌曲。這一單元向我們呈現的是老師的歌,展現的是説師生情的畫面。讓學生感受老師愛的同時並對老師產生尊敬與愛戴之情。這是一首曲調輕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借物抒情,通過饒有趣味的活動,揭示了學生的心理,唱出了對老師的熱愛之情。歌曲為4/4拍、大調式,由二個樂段組成。第一樂段較多地運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學生一連串“悄悄”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第二樂段以較自由的節奏展開,樂句從弱拍起,曲調的跳進形成高低起伏與孩子的親切語氣非常貼切,表達了學生盼望老師發現“祕密”的急切心情。

二、説設計理念

根據大綱要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本課以“情”為導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創”情、“説”情、“唱”情、“動”情來喚醒學生的尊師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行動及深情歌聲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熱愛之情。

三、説教學目標

1、在聆聽《我愛米蘭》,演唱《甜甜的祕密》以及模仿和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中,體驗歌曲濃濃的“愛師”、“尊師”之情,引發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2、在情景化的學習過程中,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情感,表達情緒。

3、能以較快的速度、清晰地吐字、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甜甜的祕密》,並能以活潑歡快的情緒和富有動感的聲音有感情地表達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四、説教法説學法

本課我採用創設情境、多媒體演示、談話式教學方法、對比法等教學方式相結合。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快、更容易進入尊師感恩的狀態,為下面進行的歌曲內容做好鋪墊;多媒體演示的教學方法是更直觀的讓學生感受歌曲,演唱歌曲;談話式教學方法有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喚起和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對比法的運用讓學生更好、更準確的演唱歌曲。在教師的誘導下,談話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問題中學會思考並領會學習內容,這也是本課中所指導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法。

五、説教學流程

我將我的課堂順序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創設情境),首先聆聽歌曲《我愛米蘭》,利用大屏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老師近距離溝通的一個情境,通過熟悉的音樂喚醒學生心頭真摯、濃厚的尊師意識,為下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情感鋪墊。

我的第二個環節“説”情是談話導入的,這一環節我提出了兩個問題,循序漸進的對歌曲進行導入:

“老師嘔心瀝血、精心培育我們茁壯成長。那我們該怎樣做呢?”這個問題的提出讓學生相互交流內心的感受。緊接着第三個問題導入新課,“這裏有一羣孩子,他們是怎樣做的呢?”這個問題讓學生們有想知道的慾望,激發孩子們探究的興趣。

緊接着播放《甜甜的祕密》,出示歌譜,讓孩子們猜想他們會對老師説什麼甜甜的話語呢,給他們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情的發揮。對學生的不同見解都給予尊重、鼓勵。然後引出歌曲第一部分,分析歌曲的情緒,對於如何演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我試圖讓學生在看、聽、説中熟悉歌曲,進一步對學生滲透尊師思想的教育。

我的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也就是“唱”情。這一環節我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甜甜的祕密》,由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而且剛才已經聆聽過幾遍音樂,所以學生已經不陌生了,能很快的跟隨音樂學唱出來。學生在對音樂的反覆聽唱當中由陌生到熟悉,從而很自然的學會歌曲。

對歌曲的情緒把握是本課的難點,我採取了和學生們共同探討的方式進行的。讓學生在演唱時體會前半部分的神祕感覺,和後半部分的急切心裏,用聲音的大、小控制來感受歌曲的前後變化。歌曲處理部分我採取了對比式的教學方法,由於此曲有兩遍“悄悄地、悄悄地、悄悄地”,而前後兩遍的旋律是有變化的,相似之中又有不同之處,在演唱過程中我單獨拿出這兩個旋律進行視唱對比,讓學生自主聽辨,這樣幫助孩子更好、更準確的演唱。在教唱第一部分時,首先引出相似的兩句,進行對比教學。接着我與學生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效防止了枯燥的教學,使學生很快熟悉歌曲,並能很快演唱歌曲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運用了聽唱教學法。這一環節我主要採取探究式和對比式兩種教學方法。

我的第四環節是“動”情——律動之情和感動之情。在學唱完歌曲後,我加入了律動,首先,律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節奏與旋律,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表現神祕和急切的情緒,再者,學生經過三十分鐘的學習後,以有疲憊感,加強律動可以讓學生精神更加振奮,從而達到課堂的高潮。最後讓學生把歌聲獻給在座所有的老師,讓孩子和我的心中都漾起那份沉甸甸的師母般的愛。

我的設計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甜甜的祕密説課稿2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甜甜的祕密》,這是一首人音版教材第六冊第七單元的第二首歌曲。這一單元向我們呈現的是老師的歌,展現的是是説師生情的畫面。讓學生感受老師愛的同時並對老師產生尊敬與愛戴之情。《甜甜的祕密》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歌曲,4/4拍。歌曲借物抒情,通過有趣的送橘子活動,揭示了學生的心裏並唱出對老師的尊敬與熱愛。

設計理念:根據大綱要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本課以“情”為導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創”情、“説”情、“唱”情、“感”情來喚醒學生的尊師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行動及深情歌聲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自然完整地演唱《甜甜的祕密》

2、能力目標:感受體驗神祕和急切的心理。

3、情感目標:通過演唱《甜甜的祕密》和聆聽《我愛米蘭》,讓學生感受老師的愛。

説教法説學法

本課我採用創設情境、多媒體演示、談話式教學方法、對比法等教學方式相結合。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快、更容易進入尊師感恩的狀態,為下面進行的歌曲內容做好鋪墊;多媒體演示的教學方法是更直觀的讓學生感受歌曲,演唱歌曲;談話式教學方法有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喚起和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對比法的運用讓學生更好、更準確的演唱歌曲。在教師的誘導下,談話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問題中學會思考並領會學習內容,這也是本課中所指導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法。

教學流程:

我將我的課堂順序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創設情境),首先複習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利用大屏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老師近距離溝通的一個情境,通過熟悉的音樂喚醒學生心頭真摯、濃厚的尊師意識,為下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情感鋪墊。

我的第二個環節“説”情是談話導入的,這一環節我提出了三個問題,循序漸進的對歌曲進行導入:1、“剛才,同學們唱得那麼投入、那麼深情。誰能説説,在演唱時感受到了什麼呢?”2、“老師嘔心瀝血、精心培育我們茁壯成長。那我們該怎樣做呢?”這兩個問題的提出讓學生相互交流內心的感受。緊接着第三個問題導入新課,“這裏有一羣孩子,他們是怎樣做的呢?”這個問題讓學生們有想知道的慾望,激發孩子們探究的興趣。緊接着播放《甜甜的祕密》,出示歌譜,讓孩子們猜想他們會對老師説什麼甜甜的話語呢,給他們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情的發揮。對學生的不同見解都給予尊重、鼓勵。然後由一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同學們一起分析歌曲的情緒,對於如何演唱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我試圖讓學生在看、聽、説中熟悉歌曲,進一步對學生滲透尊師思想的教育。

我的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也就是“唱”情。這一環節我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甜甜的祕密》,由於這一年齡段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而且剛才已經聆聽過幾遍音樂,所以學生已經不陌生了,能很快的跟隨音樂學唱出來。學生在對音樂的反覆聽唱當中由陌生到熟悉,從而很自然的學會歌曲。對歌曲的情緒把握是本課的難點,這一部分我採取了和學生們共同探討的方式進行的。之前的分析就是讓學生在演唱時體會前半部分的神祕感覺,和後半部分的急切心裏,用聲音的大、小控制來感受歌曲的前後變化。歌曲處理部分我採取了對比式的教學方法,由於此曲有兩遍“悄悄地、悄悄地、悄悄地”,而前後兩遍的旋律是有變化的,相似之中又有不同之處,在演唱過程中我單獨拿出這兩個旋律進行視唱對比,讓學生自主聽辨,這樣幫助孩子更好、更準確的演唱。這一環節我主要採取探究式和對比式兩種教學方法。

我的第四環節是“動”情——感動之情,首先在欣賞前我把老師比作米蘭,然後提出疑問“為什麼把老師比作米蘭而不是蠟燭、春蠶呢?”讓孩子們在歌曲中找到答案。孩子們聆聽這首歌曲後,我問學生“你把老師比作什麼?為什麼呢?”探索學生的心聲,然後在師與生的相互探討中讓孩子們懂得一支粉筆寫就人生的.軌跡;兩鬢染霜譜成人生絢麗的樂章;三尺講台留下人生的燦爛和輝煌!這就是我們可敬的老師。最後我朗誦了一首配樂詩朗誦歌頌老師,讓孩子和我的心中都漾起那份沉甸甸的師母般的愛。

甜甜的祕密説課稿3

今天我説的課題是蘇教版音樂第九冊第一單元《愛的禮讚》中《甜甜的祕密》一課,下面就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

《甜甜的祕密》是一首表達敬愛師長真摯情感的歌曲。歌詞從學生悄悄地把橘子放進老師抽屜這一場景入手,表現出學生期待老師發現自己祕密的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聽《愛的祝願》,讓學生由師生之愛延伸到祖國之愛、友情之愛、親情之愛等,理解愛的含義,表達心中的愛。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正確地演唱歌曲《甜甜的祕密》。唱出前半段悄悄地、偷偷地送祕密,唱出後半段急切的希望老師早點知道自己送出的祕密。

2、技能目標:學會非連音演唱,做到聲斷氣不斷。

3、情感目標:由師生之愛延伸到祖國之愛、友情之愛、親情之愛等,寬泛地理解“愛”的含義。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演唱《甜甜的祕密》,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並且對“愛”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難點:歌曲前半部分附點八分音符處的非連音演唱,儘可能做到聲斷氣不斷。

四、説教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本節課我採用故事導入法、情境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歌曲教學採用視唱與聽唱相結合的方法。

五、説學法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主要採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演示法。

六、説教學過程

1、節奏問好,故事導入。

師:一般我們上課時,老師是怎麼和你們問好的?

師:聽清楚老師向你們問候語的節奏,你們回禮時問候語的節奏要求和老師的節奏一模一樣。

4/4 X X O X X X O X | X O X O X-||

師:同學好同學好同學好

生:老師好老師好老師好

師加上旋律唱一遍,學生模仿。讓學生注意停頓的地方氣息不要斷。

(這個環節的目的既進行了師生問好、練聲,又化解了後面歌曲教學的難點,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師:同學們唱得真好,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一天,一羣可愛的學生趁王老師不在,悄悄地跑到王老師辦公室裏,把一個“祕密”藏進了老師的抽屜……他們説,這是老師最喜歡的東西……他們説,這是為了表達對老師的謝意。這個“祕密”到底是什麼呢?

2、新授歌曲,解決難點。

師:這個祕密就藏在下面這首歌曲裏,同學們聽一聽,祕密到底是什麼?(學生聽完後回答)你能體會到這個學生當時是怎樣的心情?(緊張、興奮)這首歌裏有沒有熟悉的節奏和旋律?(目的是引導學生説出和問好歌同樣的節奏和旋律。並把前半部分歌譜在老師的指引下唱一唱)

教後半部分歌譜前老師先唱一遍,同時告訴學生如果能跟唱可以小聲跟老師一起唱,接下來學生自學前半部分歌譜。後半部分歌譜採用哼唱完成。

接下來用LU哼唱歌曲旋律過渡到唱詞。不對的地方老師用聽唱法幫助學生糾錯進行糾錯。

歌曲處理:

師:剛才同學們説到送桔子的同學是懷着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那麼他在放桔子之前和之後的心情是一樣的嗎?你們説我們應該怎麼處理這首歌才能唱得更好聽呢?(小組簡短討論)

請同學回答,並説明理由。(前半部分輕聲地,用非連音演唱,表示緊張的心情。後半部分用稍強的聲音連貫地演唱,表示迫切想讓老師知道的心情。)

分別有感情地演唱這兩部分。

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全曲。

3、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唱的真好,老師從你們的歌聲中已經體會到你們對老師的愛。我想除了可以用歌聲表達,你想對老師説點什麼悄悄話呢?(把最想説的話寫在紙上,用《愛的祝願》做背景音樂。)

播放《愛的祝願》,在音樂聲中請學生上來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的話。然後貼在黑板老師事先畫好的大心上。

師簡單介紹《愛的祝願》

剛才大家聽到的這首優美的小提琴曲是英國作曲家埃爾加寫給新婚妻子的一首樂曲,表達了他對妻子的愛。再聽一遍,主旋律出現了幾次?(學生回答3次),再聽主旋律,跟老師畫一畫。問:剛才老師畫的是什麼形狀?(愛心)。

同學們説的真好,因為有愛,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美好。想一想除了愛老師,愛親人,愛還包含哪些呢?(祖國之愛、友情之愛等等)

課後收集、學唱有關愛的歌曲與樂曲,把它們送給你喜愛的人。

甜甜的祕密説課稿4

歌唱教學是音樂教學“表現”領域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歌唱教學也是國小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歌唱課不僅要體現“一切教學過程的安排應當從學生的需要與特點出發,遵循教學規律”,同時要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讓學生在歌唱過程中獲得歌唱能力與知識,感受音樂美感,從而提高音樂審美能力。所以要重視歌唱教學,將歌唱實踐做實、做細,做得使學生“想唱就唱、想唱能唱”,還需要我們每一位音樂老師的努力與探索。

《甜甜的祕密》這一首歌為二段體,每一樂段由八小節組成。在第一樂段中,運用八分休止、三五度的音程跳躍,營造“靜靜地”意境。第二樂段在較高音區中運用長音、連音,以及樂句的音區對比,抒發了學生內心的激動以及對老師無比的愛。

在設計這一堂歌唱課時,我們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一、堅持整體性學唱原則。

無論是樂句的學唱,還是樂節,還是音樂的基本感受,我們都把它與歌曲的片段或樂段結合起來,使樂句與樂節與樂段形成有機關聯,也使學生對音樂形象有整體的把握。

比如學唱前的音樂律動,在學生有意識地聆聽樂句的拍點的過程中,對歌曲有整體把握,再比如,在進行第一樂段教學時,我們在做第一、三樂句練習,並與二、四樂句接龍的時候,每做到一定程度,我們都會為學生提供一次樂段聆聽或樂段演唱的機會,以給學生呈現比較完整的形象。

二、注重學習過程原則

有很多老師都這麼認為,一首歌聽幾遍就會了,這不是很簡單的事嗎?弄這麼多花樣,學一首歌,有必要嗎?我們的回答是“有”,而且是非常有必要。一是由學生學習心理決定的,所有孩子對新鮮的東西充滿好奇,有童趣的教學環節可以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二是由音樂學科特點決定的,音樂欣賞與感受就是時間流逝的過程,注重學習過程就是注重音樂技能與修養積累與豐富的過程。

在本課的設計中,第一樂段我們抓住了“悄悄地”,要求學生用“有控制”的輕巧發聲來表現情緒。並根據樂句旋律與節拍的特點,設計音樂手勢,激起學習“探索祕密”的積極學習心理。在第二樂段中抓住了“甜甜的”,結合不一樣的心情在不同音區上的“老師啊”學唱,以及通過對“甜甜的祕密”“甜甜的話語”的正確把握,使學生在聽、説、念、唱模仿、探索、表現的過程中,主動地學唱,積極地探索,終而達成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三、關注“情由心生”原則。

本課的主題是師生間的情誼、學生對老師的愛。因為這種愛太平凡,使學生口中道出的“對老師的愛”顯得那麼的無味與無足輕重。本課的情感線索從教師(我)出發,從教師(我)地祕密開始,從教師(我)對“我”的老師的愛開始,逐漸擴大到學生(我們),從“我們的現在”開始,慢慢發展到“我們的明天”(聆聽《飛來的瓣》),在不斷擴展與衍生的過程中,達到的較為自然的“師生情誼”的主題。在聆聽欣賞《飛來的花瓣》的過程中,教師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筆畫的形式展現的畫面,更烘托主題,提升情感。

四、堅守以音樂為本原則。

在音樂課堂中,任何華美的畫面、巧妙地遊戲,如果離開音樂,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音樂課中,一句話、一個手勢、一聲呼吸,都要讓它充滿音樂,在我們用心表現音樂的過程中,音樂也在充實着我們的思維。

本課的設計中,從拍手律動(關注音樂的節拍)到樂句的學唱(關注歌唱感覺)到手勢表現(關注旋律特點)到樂段表現(關注音樂形象),再到情感昇華(關注以情帶聲),我們都力求充滿音樂,用音樂的手段表現音樂。

以上是我們團隊在設計這堂歌唱課時努力想要做到的一些原則,我們的設計還很稚嫩,但正因為稚嫩,我們才會不怕失敗,我們才願意蹣跚前行。我們的信念是:通過我們靜悄悄的努力,收穫甜蜜蜜的笑容,這就是我們甜甜的祕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shuokegao/1e04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