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日記 >

學習日記模板合集6篇

學習日記模板合集6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日記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日記模板合集6篇

學習日記 篇1

在寒假二月中旬,我的學校組織了一次前往澳大利亞學習的活動,我便懷着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報了名。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自離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前往異國他鄉旅行。

我在澳大利亞參加的活動中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玻璃底船和凱恩斯水旅館。

我們上了玻璃底船後,我搭乘看到了海底的顏色夾雜着許多海洋生物,它們形態各異,有的像意大利麪、有的像盤子、還要的像碗。一簇簇的非常好看,不僅如此它們的顏色也特別鮮豔,有藍色、肉色、紅色……海里的生物可真多呀,有像刀片一樣的魚,最後我還看見了一隻海龜和珊瑚礁。海上的風景也無比的美麗,白雲慢慢飄動,太陽照射在海上,使海的顏色也不同,從遠到近合成深藍色、淺藍色、暗灰色、青綠色。

船兒全速前進,船尾激起白色浪花。像一條條遊動的魚兒。坐在遊艇海風拍打在臉上像媽媽的手捂摸我的臉。舒服極了。海風吹動遊艇搖搖晃晃使我想起了小時候搖動的`小牀,手不自然的抓緊的扶杆。搖搖晃晃的享受這種感覺。

坐完玻璃船之後,我們到了凱恩斯水族館,進去以後我發現裏面的魚和其他各類生物都是五顏六色、各式各樣,比如:水蛇、犀牛蟑螂、鯊魚……

時間似光陰樣,過得非常快。在不知不覺中澳洲學習之旅就在歡樂中結束了。我們踏上了飛往中國國內的飛機,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澳大利亞。

學習日記 篇2

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助人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助人是人格昇華的標誌,應當把幫助人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大樂趣。

我小時候的偶像就是雷鋒,雷鋒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認為雷鋒精神其實就是四個字,那就是助人為樂。因為雷鋒是助人為樂典型代表,雷鋒就是助人為樂的代名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一個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應該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民克服困難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是我應盡的責任。我是主人,是廣大勞苦大眾當中的一員,我能幫助人民克服一點困難,是最幸福的。”雷鋒日記中的這些話已經深深銘刻我的腦海裏。

前蘇聯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對人來説,的快樂,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法國作家和道德家拉布呂耶爾説:“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前蘇聯政治活動家和文學創始人高爾基説:“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

助人為樂不是大舉大動。因為助人為樂不是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像董存瑞舉炸藥包、黃繼光堵槍眼、邱少雲卧火堆那樣的事不是我們一輩子能遇到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像雷鋒那樣,從身邊的一點點小事做起。例如孝敬父母、疼愛妻子、關照親人、幫助同事、善待朋友,等等,如果連家裏人都不肯幫助他們助人為樂,對父母都橫眉冷對,那就一定是個禽獸不如的傢伙。

助人為樂不是一時一事。一個人做點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我只要能走能動,就每天早起為妻子做全身按摩;只要自己有條件有能力隨時隨地做到助人為樂,為別人排憂解難。

助人為樂不是逞能逞強。因為助人為樂要力所能及,不可好高騖遠,我想要解放全人類那是無能為力的。要儘自己所能幫助別人解除煩惱和痛苦。

助人為樂不是圖名圖利。如果為了得到自己的好處去為人民服務,那絕不是助人為樂。助人為樂應當是默默無聞,甘做無名英雄,樂於無私奉獻。

助人為樂不是保身保命。助人為樂一定要付出自己的辛苦,當然只有保存好自己,才能更多更好的幫助別人,但是關鍵時刻必須能做到見義勇為,奮不顧身。

學習日記 篇3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理想的成績,為了有新的目標而努力奮鬥,我訂製了一份計劃,以下是新學期的計劃:

一、認真預習。預習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部分之一,預習得好,就可以説明你對這篇課文已經掌握到了一半。

二、專心聽講。聽講也是重要的,聽可以知道老師要講的重點,聽的越多,記得就越多,不過也不單單要聽,還要大膽發表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樣一來,還可以聽同學發言,懂得同學認為的那個答案是對的還是錯的。而自己也勇敢地站起來發言也可以讓同學們認清我説的答案是對還是錯,何樂而不為呢?

三、課後認真複習,明白老師所講的'知識,別人去玩耍,我就去學習,這樣堅持。

下去就會比別人懂得多。如魯迅説的一句話: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四、老師佈置的作業和任務都要出色的完成,作業時一天的學習中可以讓我們更明白老師所講的知識,都完全理解清楚沒有,既可以靠你的知識,有可以提高綜合能力,這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我新的計劃就是這樣了,如果大家有什麼建議或意見的話,可以找我提出來。

學習日記 篇4

我們經常提到,“學習雷鋒好榜樣”,而這個大事是從小事做起的。

舉一些我的例子吧!某年某月某日,我姐姐在作業本上寫了個錯字,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當我聽到這件事時,我毫不猶豫的把我的修正液送給了她,姐姐説出“謝謝”時,我的`心裏充滿了喜悦和幸福。這是我對親人的愛。

還有一次,在公交車上,人山人海,而我因早來而端坐在椅子上。幾站後,上來一位老奶奶,白髮蒼蒼,牙已經掉了好幾顆,臉上滿是皺紋,顫顫巍巍走了過來,我見此情景,立刻讓出了位置並請老奶奶坐,老奶奶用和藹可親的聲音説:“謝謝”,這讓我樂開了花,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這是我對陌生人的愛。

愛如糖果,甜蜜心窩,真正的體貼是察覺不到了,平時的事情、一句話,會使你比吃了蜜還要甜。

學習日記 篇5

記得是今年春節,爸爸壓皮兒,媽媽包。看着媽媽包那一個個胖乎乎餃子,我覺得挺好玩,不由得也拿起一張皮兒,準備包一個。

我用左手託着皮,右手夾上滿滿一筷子餡兒,放在皮兒中央,把餃子皮兩端往中間一合,使勁一捏,不料,餡兒像小蟲一樣從餃子皮側面鑽出去。我一看,趕緊把餡兒堵住,可皮兒仍舊“張着大嘴”。弄半天,皮兒就是合不攏“嘴”,我像泄氣皮球,一屁股坐在沙發上。

媽媽看到我灰心喪氣樣子,好像摸透我心思,走過來,對我説:“是不是泄氣?”我不好意思地點點頭。“來,我教你!”説完,媽媽拿起餃子皮邊包邊給我講,做完,我明白多,也有信心,便振作起來。

我按照媽媽説,拿起餃子皮,用筷子夾起些陷兒,小心地放再餃子皮上,學着媽媽樣子,把皮對摺,上沿對齊,兩手一擠,一隻可愛小餃子,就做好。接下來,我又包好許多個餃子。這時,爸爸説:“開始煮餃子啦!”説完,爸爸就把餃子放進鍋裏。

過一會兒,餃子熟,媽媽給我盛一碗,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親手包餃子,我心裏有一種説不出高興。此時,我真想告訴全世界人,我是多麼“偉大”啊!

其實,人生中許多事都是這樣。當你勇敢地跨出最艱難第一步,你就會有加倍信心和勇氣去應付更多困難,也許這就是“天下事有難易乎?”道理吧!

學習日記 篇6

陪着孩子讀了一行詩,我們就出去玩耍的了,生活不是隻有讀詩是美,我們在門的外邊,凝視花樹,也是美的,在沙地坐着,待了一段時間也是美的。對於美的體察,不同的孩子,適合不同的方式,身為大人的我們,不該強硬。所以説,知道一種幼童成長方法,我們可以去採用,但及至最後,這是不是真的適合於我們自家孩子,就離不開我們自身清醒而理智的頭腦。生搬硬套的姿態,在育兒的過程中,總是不那麼的好。

曾經我也有與人説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成為文學作品的大家,有的孩子,就不那麼的喜歡詩歌朗誦,而更為適合去讀一些哲理性的作品,而有的孩子,則不喜歡閲讀,亦或讀書的年紀,還不到。天地偌大,不是所有的櫻花,都開在人間的陽春三月天。

大學的時候,有讀一本育兒書籍,作者是韓國人,她是學者,把自家的幾個孩子都給帶到了頂級,讀了博士,成為各領域的精英人才。她的育兒祕訣只有一個,寓所便是書籍的天下,全家人都在書桌端坐,認真而靜謐地閲讀。那時,諸多孩子中,唯獨一個孩子,從來都不在書桌端坐,他也一本書都不愛翻。好多次,她都想吱聲,但還是忍住的`了,及至孩子二十來歲的了,因為工作的需要,他開始滿世界的找書閲讀。作者在書中慨歎説,幸虧那時沒有勸他讀書,不然,我想,他也許一輩子都討厭書籍的了,及至年長,恐怕會是提起書籍,就頭疼。

對於自家孩子,我也是這樣的姿態。尋常生活裏頭,我就只管購買書籍,自己翻閲,自己閲讀,但,我不會過多地限制自家孩子,一定要像模像樣地跟着我去學習,很多時候,我在讀書,他在看視頻,亦或玩耍,我也不會給予太多的要求,但會選擇用表演的方式,或誇張的姿態,來吸引他過來與我一起學習。

家裏不是學校,我不是要孩子獲得多少,我是在對自家的孩子,進行啟蒙與誘導,是讓孩子的內心深處,能夠知道文字,瞭解書籍。只要孩子喜歡學習,熱愛學習,擁抱生活,就足夠的了。餘下的更多,我們完全可以是,喜歡這花,愛上這樹,便是投入更多的激情與熱情去學習。花樹萬千,我們不一定要是千篇一律地,都在扎堆兒地愛上同一株。

昨天,我事先在手機下載好影片,而後,偷偷地切斷網絡,孩子醒來之後便不能觀看其他影片了,這是我為了讓接觸《Nelly&Nora》所使用的一個小計謀,我不指望他會有怎樣的積極反應,只讓他知道還有更好玩的影片,至少在媽媽看來是很不錯的影片,就足夠的了。

卻沒想到,及至晚上,他就喜歡上了這有小清新之感的純英文動畫片。哪怕聽不懂,也在津津有味地觀看着。一早起來,他也在靜靜地觀看,一集反覆地觀看。我也跟着一起觀看。學習不一定要是在刻板的狀態下完成。我們一板一眼地坐在板凳上可以是完美地背下一首詩,學會幾個單詞,懂得算數,我們在行走的時候,在沙地圍坐的時候,在花樹玩耍的時候,也可以是學會一口流利的外語,脱口而出地吟出美的詩,好的文。

在我打算做飯的時候,孩子嚷着出去,我便同意的了,跟隨孩子一道,出了門,在滑梯玩耍,在沙地畫畫,學着建城堡,但,時間不會太長。對於我來説,一個小區就是一所幼兒園,孩子雖小,但彼此的個性,已是有所凸現,這是家庭的印跡存留,也是學習的獲益,經由媒體、遊戲等。我們每一個人,都隨時隨地地與這世界的每一份子,做着交流。或有聲,或無聲。

孩子的成長,不是百分百都自父母而來。我們身上的秉性特質,孩子也不一定都會是有所模仿,有些跟隨。人的學習,具有揀擇性。哪怕是個孩子,也一樣的,會有自我的喜好,與偏向。一個人一個世界。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是對自家孩子進行某些方面的建議,但,沒有辦法去取而代之。孩子對於父母,也是一樣的,只能建議,無從取代。

正因懂這,我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更多的是平等,他是有自己選擇權的。他可以選擇喜歡吃什麼,想去哪裏吃東西,喜歡做什麼,要穿什麼衣服,頭髮要不要修剪等,只要他提了出來,而我又覺可以,不會傷及他的生命,自己也能夠有所承載,我都允許他。我是他的媽媽,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着與他的腦袋,眼睛,鼻子,耳朵等都不完全一樣的個體。我是他在這世界裏頭,最為親近的人,但,我不是他的全部,他也不是我的所有。

觀看《Nelly&Nora》,他喜歡幾遍,就是幾遍,在這其中,他所能學到的是如何管理自己,如何進行自主學習。餘下的時間裏頭,他就可以盡情玩耍。不論讓孩子學什麼,讓對方先去接觸,有所喜歡。喜歡上了,內在的激情,與熱情,自然而然地,就能被調動起來,有所迸發。這便是我對待孩子的一種姿態,與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riji/0o34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