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

《迷路的小花鴨》這首歌孩子們比較熟悉,旋律也比較簡單,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大班時就已經學過,所以很多孩子都會唱了,因此我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沒有把學唱這首歌作為教學的重點難點,而把培養孩子對小動物的同情心,體會小花鴨找不到媽媽而傷心難過寂寞的心情,和樂於助人的情感作為教學的重點難點。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學重點難點已經突破了,下面我就説説自己在這節課中用了哪些方法來達到教學目的,

一、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設置了小花鴨迷路的情景,讓孩子幫小花鴨找媽媽的過程中親身體會小花鴨找不到媽媽的傷心難過的心情,和幫小花鴨找到媽媽而歡呼雀躍的高興情緒。因為是親身體驗所以孩子能完全的投入到故事中去,幫助孩子把抽象轉換為形像。在故事中孩子也能夠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從而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要經常幫助他人,這樣不但被幫助的人能過得到幫助而快樂,自己也能夠很快樂。這裏很好的對孩子進行了樂於助人的品德教育。樂於助人的品德教育在現今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我在教學中孩子的主體地位的到了充分的發揮。我設計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怎麼唱才能把小花鴨傷心難過的心情唱出來呢?小花鴨迷路了怎麼辦呢?等等。。。。。。把問題拋給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我只是充當孩子的引導者。

三、為了加深孩子對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我設計了“演一演”這個環節。當問道孩子是否想演一演時?我沒有讓孩子馬上來演,而是讓孩子先説,自己打算怎樣演?這樣給了孩子一個思考的環節,讓孩子能更好的把握住自己所要演的角色,這個環節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瞭解孩子對這首歌是否把握,又能鍛鍊孩子表現能力。

在這節音樂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1、説話時的語速過快,孩子不能聽的很清楚,要是能在慢點温柔點孩子會更喜歡。2、自己的音樂素養有待提高,因為老師的範唱要給孩子美的享受,不管是音準還是聲音都要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3、在演一演這個環節中沒有及時的肯定孩子和鼓勵孩子,所以孩子在自我創編動作時不太積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2

當學生剛接觸到新課文的時候,總是非常感興趣。怎樣有效利用第一課時學生的新鮮感、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本課的開始我以看圖説話的形式引入,這對那些沒看見過蝌蚪的同學也起了感性瞭解的.作用,而看到過的同學就會邊看圖邊説出很多關於蝌蚪的知識。這其中當然包括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寬了學習資源,也促使學生多讀課外書。

在學生説了很多關於蝌蚪的信息後,抓住蝌蚪的外形,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我鼓勵孩子們進行朗讀比賽,看誰把小蝌蚪讀得可愛,讓大家喜歡。受到了老師的鼓勵孩子們都躍躍欲試。這樣先説後讀,把學生的口頭語言自然地過渡到書面語言,積累了表達能力和語感,也加深了對課文文字的理解。

老師的言語在課堂上也深深吸引着孩子們的注意。在朗讀了第一段課文後,我用富有童話韻味的語言引導,“小蝌蚪們在水裏快活地遊玩着,有一天他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就決定去找自己的媽媽了。我們一起跟着他們去找好嗎?”

孩子們津津有味地開始了“尋找蝌蚪媽媽”的歷程——朗讀。

讀着讀着,他們就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小蝌蚪們原來是在快活地游來游去,為什麼突然想到要找媽媽了呢?”“鯉魚媽媽説‘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可為什麼小蝌蚪看見烏龜就去叫媽媽,烏龜的嘴巴並不寬啊!”……

孩子們能提出這麼多的問題,説明他們已經沉浸在課文裏,思維活躍,作為一個探究者的角色在積極的學習了。這也讓我非常佩服孩子們的眼力,這是一羣多麼愛動腦筋而可愛的孩子啊。愛因斯坦説:“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我並沒有馬上給他們答案,而是順水推“舟”,讓學生繼續讀課文,然後在小組討論,看看能不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不能解決的再一起來全班討論。結果學生都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比如“小蝌蚪是在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時,想到也要找自己的媽媽;而當小蝌蚪看見烏龜,是因為他們太想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從哪裏看出來呢?“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媽媽、媽媽!’”……

相信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四十分鐘的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吧!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3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啟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着課的質量。上課伊始,老師神祕地告訴學生,剛才在校門口看到了一張尋人啟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尋人啟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裏?聽説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燦爛的笑容,原來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忙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孩子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願意,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讀課文。沒有大費周折的導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

二、讀、説、貼、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⑴ 初讀。教師有趣導入課文以後,隨即拋出問題。

① 課件播放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②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徵。學生在讀中瞭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帶着問題讀,使讀不再是漫無目的,提高了讀的質量。

⑵ 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教師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處理如下:

① 讀這兩小節,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 ),又碰到了( )。

② 比較句子。(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見烏龜在水裏遊,就追上去。

③ 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

④ 分角色朗讀並表演。

2、説──以讀促説,説中理解。

⑴ 説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後,説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生的説來完成填空題。

⑵ 説內容。在學生知道青蛙的樣子以後,要求他們在尋人啟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徵。把學到的內容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貼──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説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4、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新基礎教育理論認為:“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生多方面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課堂教學尤需如此。鯉魚媽媽説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説蝌蚪媽媽長着大眼睛,披着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麼樣暱?他們倆誰説的對呢?問題一拋出,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説出蝌蚪媽媽的樣子,並加以引申。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並且開動腦筋説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通過感悟、聯想兩個支點,儘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全員活動,全程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4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童話故事生動地敍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系列過程.文章是按“找”和“變”兩條線索展開情節的,兩條線索齊頭並進,我運用電教手段,使學生能形象直觀地觀察到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學中我是這樣處理這一環節的。

一、抓明線從課題入手,首先演示小蝌蚪找媽媽的畫面,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一動畫畫面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問,題目中哪個詞是重點詞,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他是怎樣找的?結果怎樣?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聽錄音範讀課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層次。

二、引暗線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小蝌蚪是根據鯉魚、烏龜的指點找到媽媽的,我接着提問: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媽媽對他們説了一句什麼話?他為什麼説:“你已經長成青蛙了”引導學生回頭去找每一小節的首句,再將學生的回答通過多媒體逐次演示在屏幕上,使學生開象地瞭解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同時,身體外形怎樣變化的,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對這一暗線的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5

這次美術活動與其他繪畫形式不同,是故事連環畫,要求幼兒學習畫故事連環畫,並在畫面上寫數字以表示閲讀的順序,與同伴分工,確定自己表現的故事情節,在畫面中表現出故事中主角和主要情節,感受故事畫與其他繪畫形式的不同風格效果。

由於在語言課上已教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了,所以幼兒對故事內容比較熟悉了,首先我在每組放了倆本幼兒用書,讓孩子們參考幼兒用書來畫,並且規定孩子們選擇我翻到的那頁進行繪畫,其次,我重點教了青蛙的繪畫方法,但是繪畫下來效果卻是差強人意。大部分孩子畫了鴨媽媽,龜媽媽,只有幾個孩子願意畫青蛙,魚,通過觀察,我發現幼兒用書上的'圖畫是比較複雜,導致孩子們都不願意嘗試。

在第二教時時,我就吸取了教訓,首先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你要畫哪幅,有的組讓小組長幫忙分配,然後請幼兒自己説説要畫哪浮,其次在青蛙,鵝的師範圖上都相對簡單了,最後,簡單的從整體佈局和均勻塗色這2方面上對幼兒的作品上進行了評價,並把較優秀的作品佈置在了主題牆,其餘幼兒作品合訂在一起,變成一本新《小蝌蚪找媽媽》的連環故事書,放在了圖書角,供幼兒閲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6

《小蝌蚪找媽媽》是大部分孩子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本次活動的重點是1. 學習觀察畫面中小蝌蚪的變化及周圍背景的變化,想像故事的情節,並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認識。2. 學習圍繞故事的名字來觀察、思考畫面的內容,並用想像填補畫面空白,講述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3. 感受探究小蝌蚪生命過程的樂趣。

在語言教學中設計的提問一般比較多,不同的提問設計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一個好的提問設計不僅能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擴展孩子的想象空間,促進幼兒擴散性思維的發展,又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起幼兒從多角度認識事物,引發幼兒產生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的提問往往太表面化、模式化。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我們的語言活動失去了興趣,甚至讓他們不再去關注別人的發言。而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幼兒已有水平的瞭解上對教案進行深入的`剖析,提升問題的有效性。

在活動《小蝌蚪找媽媽》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案先有感情地講完故事後,按照故事的情節發展先後提出了下列問題: 小蝌蚪遇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説的?為什麼會把它們當成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最後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後,我認為:這些問題太過於表面化,完全是讓幼兒在回憶故事的內容,沒有給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間,只要把故事的內容的記住就能回答出問題,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説過於簡單,不利於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我覺得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1.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媽媽?為什麼會認錯媽媽呢?2. 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為什麼小蝌蚪和媽媽長得不像呢?3. 小蝌蚪為什麼問了那麼多動物都沒有找到媽媽呢?隨着這些問題的層層深入,能改變幼兒消極被動地接受故事的狀態,逐步引導幼兒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別是最後一個問題是幾個問題的綜合,在問題的答案中隱含着事物的局部與整體之間關係的道理。

本次活動幼兒注意力集中,語言講述較流暢,在全身心投入中進行,在興致勃勃中結束,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不過由於一個課時的時間畢竟短暫,個別幼兒單獨講述的機會不算多,這就需要課後加以延伸,更多的孩子能夠單獨講述。最後我的活動小結,讓幼兒知道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去保護它們,我只是告訴幼兒它們是益蟲,去保護它們,我應該蒐集一些圖片資料,讓幼兒能更形象知道,青蛙是益蟲,我們要去保護它們,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7

《小蝌蚪找媽媽》是人教版語文下冊第34課,它是一篇脱離拼音的看圖學文。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課文配有六幅圖,分別與六個自然段的內容相對應。在課堂中我通過圖文結合,學習課文,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體會:

一、注重寫作方法的滲透,潛移默化

單從文本表面看,內容十分淺顯,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但我們能否藉助文本,給孩子更多的東西呢?在這節課上,我在幾個地方滲透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1.在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抓住蝌蚪的外形描寫,出示:________裏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長長的尾巴,________地游來游去。引導學生在寫動物外貌的時候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能表現他特有的特點來寫。這段內容在抓住特點來描寫外貌之外,要讓學生學會運用疊詞對外貌修飾。先讓學生有簡單到複雜進行述説,這樣既積累了表達能力和語感,也加深了對課文文字的理解。

2.在講小蝌蚪和烏龜的那一段對話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蝌蚪把烏龜當成它們的媽媽呢?(因為烏龜也有個大嘴巴)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認錯,是因為鯉魚媽媽沒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徵描寫清楚,才造成這樣的誤會。以後我們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描寫全面和具體,把特徵説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對,不能根據身體的部分的特徵就去判斷,也就是説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瞭解。

3.在講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髮現描寫青蛙的外表和蝌蚪的.外表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從而引導學生明白以後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一定要抓住特點描寫完整和具體。

二、表演讀激趣,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表演”這種形式很適合我們低年級的課堂教學,語文課堂上的表演是一種深讀課文,推敲課文語言文字,體會人物情感並將其“形諸於外”的排演過程,是一種特殊的閲讀理解手段,表演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創造的過程。這不僅包括對角色的創造上,還表現在對課文內容的再創造上。《小蝌蚪找媽媽》這篇看圖學文中有“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表示不同動作的詞,為了讓學生能更直觀、更清楚地理解三個詞所表達的含義,就讓他們結合插圖去演一演、試一試,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學習,形成一種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

三、學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學生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變化過程。此時,我趁熱打鐵,出示如下填空題:小蝌蚪先長出兩條( ),過了幾天,長出兩條( ),再過幾天,( )變短了,漸漸地,( )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 )。這個填空題有效鞏固知識,並加深印象。

總之,課堂永遠都有遺憾,可能今天天氣很熱的原因,孩子們的精神氣不是很好,在朗讀的時候,情緒不高,沒有激情,感情不到位。在進行語言拓展訓練的時候,好多同學不能積極的發言,有點心不在焉的感覺,今後要多加註意,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但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會在不斷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向着更高的標準邁進。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8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童話,內容生動有趣,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意培養學生上課傾聽的能力,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猜謎語的方法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上課伊始,我神祕地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則謎語,想不想猜猜?同學們異口同聲説:“想。”老師説出了謎語,學生猜出是小蝌蚪。然後,直接進入課題。沒有大費周折的導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

二、讀、説、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1)初讀。我有趣導入課文以後,隨即拋出問題,並要求學生仔細聽。a、老師範讀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b、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徵。學生在讀中瞭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

(2)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我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我側重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適時分角色朗讀並表演。

2、説——以讀促説,説中理解

(1)説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後,説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生的説來完成填空題。

(2)説內容。在學生知道青蛙的樣子以後,要求他們在尋人啟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徵。把學到的內容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並且開動腦筋説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學習,利用兩課時學完,重點側重了兩種語文能力的培養:一是朗讀能力,二是説話寫話能力。下邊詳細闡述:

一、朗讀能力的培養

朗讀,是學習語文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這篇課文的語言很有特色,最突出的.就語句有描述型的,也有對話型的。

1、描述性段落的朗讀指導。

如第一自然段。課始,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後,出示謎底小蝌蚪的圖片,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寫板書,再引導孩子看着板書看着圖片説成一段話。

然後再請孩子讀第一自然段,發現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蝌蚪的,思考作者的觀察點和自己觀察點的不同,作者的表達與自己的表達有何不同。這個環節就在潛移默化的對孩子進行也就是進行對比閲讀的訓練。在對比後,再次對課文第一段進行欣賞性閲讀,這時有個別讀,小組讀,老師範讀,通過不同形式的閲讀,逐漸達到會背誦。第一段的學習順利完成。

2、對話的朗讀指導

對話朗讀的指導更多的通過分角色表演讀的方式來完成。課文中小蝌蚪和鯉魚阿姨、烏龜先生的兩次對話,我分別和孩子們進行了分角色的朗讀,在角色的扮演中,在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中,使朗讀的訓練得到了提升:例如:小蝌蚪與鯉魚阿姨的對話:我直接就請孩子們來扮演角色,我讀旁白,然後師生共同評價角色扮演讀的優點和不足。比如,兩次對話中旁白中動詞的運用,“迎上去”和“追過去”,不同的動詞表達不同的心情,體現不同的情景,我引導孩子體會“迎”“追”的不同。追字的感受相對容易,迎的難度就大了,迎字孩子僅僅感受到了小蝌蚪的禮貌和客氣,沒人能理解到他們的方位是怎樣的。我就和坐在前排的李祖庭來表演“迎”。我扮演小蝌蚪,祖庭扮演鯉魚阿姨。“鯉魚阿姨在教小鯉魚吃食物。”我故意站在“鯉魚阿姨”的後邊問孩子們:“小朋友們,我是小蝌蚪,我應該在鯉魚阿姨的什麼地方遊啊?”孩子們思考一下,説:“在鯉魚阿姨的前面。”我馬上游過去,停在鯉魚阿姨的前面,並熱情的游到阿姨的跟前問她:“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我用表演的方法告訴孩子們,迎,是小蝌蚪主動積極的游過去,表現出了他們急切想找到媽媽的心情。就這樣,在表演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後分角色朗讀。幾次的體驗後,孩子們的朗讀越來越好。

二、説話寫話

課堂上,關於説話的練習無處不在。每篇課文我都做到一課一得,精心的尋找語用點,一般是根據文字表達到額特點來設計,以據此來拓展孩子的思維,豐富孩子的積累,鞏固孩子的表達。再有就是文中的看圖説話,比如這篇課文:課始,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後,出示謎底小蝌蚪的圖片,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寫板書,再引導孩子看着板書看着圖片説成一段話。本節課就是這樣,在學習第一段“小蝌蚪”和“青蛙”的外貌描寫之外,我就引導孩子嘗試着描寫“小金魚”之類的小動物,進行簡單的外貌描寫。課件顯示小動物金魚,引導觀察,進行仿寫。訓練完後,佈置作業,再次進行仿寫,小白兔或者小烏龜,或者小鴨子等等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外形。講讀和寫、説和寫緊密的結合起來,使訓練真正的做到紮實有效。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9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有趣的課文。 一羣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藴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

在教學時,我採用瞭如下方法,感覺比較成功: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導入題時採用了層層揭示的方法。如教學本課時,我先用謎語引出“蝌蚪”,學生在猜謎之後興趣已被激發,然後,我又説“可是這羣小蝌蚪最近卻遇到了些麻煩事,它們悄悄告訴宋老師當它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它們很羨慕,可它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在哪?它們聽説一(6)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所以想請你們幫它們找找媽媽,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話音剛落,全班孩子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説:“願意!”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

二、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本文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教學中我用了自讀、對讀、男女生讀和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重點體會並讀好了以下幾個地方:小蝌蚪在水裏游來游去的快活心情;對鯉魚媽媽有禮貌的問話;叫媽媽時高興激動的心情;鯉魚、烏龜和青蛙媽媽説話時慈愛的語氣。在讀的同時不少孩子自然而然地表演了起來,要知道,能夠這樣的表演,讀好課文是前提,而讀好課文必須是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之上完成。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樣生動、活潑的朗讀形式令孩子興致盎然。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0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徵;

2、啟發幼兒對小動物的探索慾望和興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盛有小蝌蚪的魚缸

2、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3、PPT

三)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小蝌蚪引入活動主題

1、老師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提醒幼兒邊聽故事邊觀察"小蝌蚪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象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魚缸中的小蝌蚪,討論並講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大大的頭、有眼睛、沒腿、象魚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四個不同的過程,並在活動中適當穿插各種提問。

參考資料:

1、卵子:一個青蛙媽媽在春天時會在池塘或小河裏產下許多的卵子。每個卵子都是圓圓的,軟軟的,許多許多連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動着。

2、剛出生的小蝌蚪:過2——3天以後,小蝌蚪便從卵子裏鑽出來,大大的'頭,長長的尾巴,特別象魚,並用頭上的鰓從水中吸進空氣,開始生活。

3、長大的小蝌蚪:大約需要50天的時間。“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師網。"慢慢地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變成了小青蛙的樣子,嘴巴變大了,頭上的鰓沒有了,但尾巴還沒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後,它的尾巴完全脱落。這時,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陸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變成了一個能幹的小青蛙。

三、師生共同小結,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小蝌蚪生長變化過程的認識和理解。

1、小結:以上是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過程,從卵子到變成小青蛙大約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將近3年的時間才能變成它爸爸和媽媽的樣子,世界上還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裏進行變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進行變化,直到長成小青蛙才跳出來。

2、提問:

(1)為什麼把小青蛙叫兩棲動物?(可以生活在水裏,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2)青蛙吃什麼呢?(昆蟲、蚯蚓、蜘蛛、蝸牛……)老師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舊皮對它們來説也是最好的食物。

(3)為什麼要愛護小青蛙?(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人類來説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附件(兒歌):小蝌蚪找媽媽

1、一個卵子圓又圓,動一動,動一動,真好玩;(動作緩慢)

2、一隻蝌蚪一條尾游來游去找媽媽;(動作輕快)

3、兩條後腿長出來,媽媽媽媽在哪裏?(歡快)

4、四條腿呀長出來,媽媽媽媽在這裏。媽媽……撲向媽媽的懷抱(老師頭演青蛙媽媽去迎接"小蝌蚪")。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以講故事形式進行引入,略顯單一,於是採用PPT的形式,將故事以動畫形式播放給幼兒觀看,並加以將講述,這樣讓幼兒很直觀地觀察小蝌蚪的各種動態,以及青蛙的模樣,青蛙與其它動物的相同與不同;

2、在活動過程中,在保證幼兒有自由發展空間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先進行觀察,讓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再進行繪畫基本操作的示範;

3、在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中,我加以指導一些常規教育,以此來鞏固幼兒的良好習慣;

4、不足之處在於:從最後的作品上看,在給幼兒進行繪畫操作示範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思維, 不少孩子畫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這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1

在幼兒的心中,媽媽是最最重要的人,而小蝌蚪卻不在媽媽身邊。它們遊啊遊,到處去找自己的媽媽。很多幼兒都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也都很喜歡這個故事。語言交流《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會按順序講故事,能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動物特徵,培養幼兒理解、想象、記憶和表達潛力。

這一課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在理解動物間的對話和故事情節,學會動物間的對話,個性是描述青蛙特徵的詞句。我先安排幼兒聽故事磁帶,然後教師逐幅出示教學掛圖,幫忙幼兒回憶故事資料。然後教師先逐幅完整地講述故事,並引導幼兒學説故事中動物間的對話。老師講完,再請幼兒嘗試自己講,個性要説出青蛙特徵的`話。這一課時,為下一課時幼兒表演打下了基礎。

在第二課時,先結合教學掛圖,一齊回憶故事資料。再請幼兒傾聽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鼓勵幼兒説出動物間的對話。最後才讓幼兒戴上頭飾表演。由於前面有了充足的準備,所以幼兒才有話可説,動作表演自如,進行得很流暢。從這次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幼兒的主角表演是否能流暢,主要在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對語言的學習,這樣語言交流課才能紮實地訓練幼兒語言。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2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課文配有六幅圖,分別與六個自然段的內容相對應。本課分2個課時完成,本課為第一課時。授課完畢,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這堂課有成功之處。

一、運用多種有效手段使學生準確瞭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課文第一課時的難點在於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瞭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而且一年級學生對動物的瞭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識性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精心策劃,我主要利用三個有效手段使整堂課的教學中一條線貫穿到底,從檢查環節來看,效果是明顯的.,即使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準確無誤地説出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

手段一:抓明線引暗線,條理清晰

從課題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圖片,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問,小蝌蚪的媽媽會是誰呢?它是怎麼找的?結果怎樣?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徵,並讓學生一步步地説青蛙的特徵,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在初學文本時,我又問了設置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當學生通過第一次瀏覽課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媽媽後,我出示青蛙圖片,讓其觀察兩者外形差別。學生紛紛説兩者不像,於是我拋出問題:小蝌蚪要變成青蛙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換言之,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要發生哪些變化?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

如此明暗線結合,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對文本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手段二: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上課前,我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大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説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我在課堂上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手段三:學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學生通過暗線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變化過程。此時,我趁熱打鐵,出示如下填空題: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 ),過了幾天,長出兩條( ),再過幾天,( )變短了,漸漸地,( )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 )。

這個填空題有效鞏固知識,並加深印象。

二、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合起來

課文中有不少對話,將本課中的圖與文對照起來展示給學生,學生讀起來興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藉助圖來理解,如“迎”和“追”字,圖上鯉魚和蝌蚪面對面,這就是迎上去,烏龜和蝌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這就是追過去。對文中這兩個生字學生一目瞭然了。

有了圖文對照,再加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的主要內容就很快掌握了。

不足之處:

1. 由於是開學第一次上課,孩子們的課堂注意力不夠集中,調動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夠好。

2. 學生朗讀方面指導不夠,情感不飽滿。

3. 時間上把握不是很好,字的書寫時間被擠佔了。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3

【備課構想】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的媽媽這是一篇童話,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六幅圖分別與第1~6幅圖對應(六幅圖用投影)。為了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素質,我注意了下面幾點:

1、針對一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語文課中培養他們動腦、動手的素質。在學完每幅圖之後,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粘貼紙粘貼出與這幅圖有關的小動物粘貼畫,這樣便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3、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他們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發展他們的基本素質。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小蝌蚪的媽媽》。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2、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插圖和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長過程。

2、哪幾個自然段講小蝌蚪在找媽媽。

【教具準備】

粘貼紙、幻燈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請同學們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學生回答)

二、用謎語導入新課,提示課題

1、師:圓圓的腦袋黑黝黝,長長的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啟發法)

2、引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⑴ 小蝌蚪是什麼樣的?青蛙是什麼樣的?

⑵ 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⑶ 這篇課文共六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各寫了什麼?

師:帶着這三個問題,我們來學習課文。

三、結合學習課文

1、找一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圖的投影)

⑴ 師:這羣小蝌蚪在班幹什麼?(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提問法)

⑵ 師:小蝌蚪的腦袋什麼樣?身子什麼樣?尾巴什麼樣?

(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提問法)

⑶ 師:通過回答以上問題,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內容。

⑷ 師:指導學生用粘貼紙粘貼出遊動的小蝌蚪的粘貼畫,並讓仔細觀察。

(指導觀察法)

2、操作投影出現第二幅圖。

⑴ 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讀小蝌蚪,女生讀鯉魚媽媽,教師讀旁白。

⑵ 師: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有什麼變化?他們遇到了誰?

(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後腿,他們遇到了鯉魚媽媽)(啟發法)

⑶ 師:小蝌蚪問了什麼?鯉魚媽媽説了什麼?(學生自己讀)

⑷ 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引出板書:變→長出兩條後腳。

找→鯉魚

⑸ 師 :看投影,小蝌蚪見到鯉魚的時候心情怎樣?(學生髮揮回答)

⑹ 指導學生用粘貼紙長出後退的小蝌蚪和鯉魚的粘貼畫。

⑺ 師:小蝌蚪照着鯉魚媽媽的話,繼續找媽媽。(激趣法)

3、投影打出第三副圖。

⑴ 分角色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讀烏龜,找一名女生讀小蝌蚪,教師讀旁白。

⑵ 師:過了幾年,小蝌蚪又有了什麼變化?他們又看見了誰?

(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他們看見了一隻烏龜)(啟發法)

⑶ 師:小蝌蚪叫了什麼?烏龜説了什麼?(學生自讀)

⑷ 通過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引出板書。(長出兩條前腿,烏龜)

⑸ 根據第三自然段的學習內容,粘貼出長着四條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烏龜粘貼畫。

⑹ 師: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他們又照着烏龜的話去找媽媽(激趣法)

4、操作投影,出現第四副圖。

⑴ 教師範讀第四、五自然段。

⑵ 師:過了幾天,小蝌蚪變成了什麼樣?他們又遇到了誰?

(根據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變短了,他們遇到了一隻青蛙)(提問法)

⑶ 師:小蝌蚪叫了什麼?青蛙媽媽説了什麼?(學生自讀)

⑷ 通過讀第四、五自然段,從而引出板書。(尾巴變短了,青蛙)

⑸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學生粘貼出青蛙的粘貼畫。

5、齊讀最後一自然段,要求邊讀邊思考。

⑴ 師: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

(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天天跟着媽媽去捉害蟲)

⑵ 通過讀最後一自然段引出板書。(尾巴不見了)

四、鞏固知識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知道了小蝌蚪長出兩條後退,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不見了,變成了青蛙的過程。

1、找同學,根據自己的粘貼畫講一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比一比看誰講的有趣(激趣法)

2、帶上頭飾,將這個童話演出來。(表演法)

五、總結全文

學生總結。(自由發揮)

師: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知道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還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4

隨着課程《小蝌蚪樂趣多》的開展,孩子們在前期已經瞭解了小蝌蚪的生長變化,也熟悉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追隨孩子的興趣,發現他們對《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非常喜歡。我們就和孩子一起討論:你喜歡哪個小動物?你最喜歡扮演誰?孩子們各抒己見,於是就有了表演的衝動,為了滿足孩子們內心的需求,就一起決定表演《小蝌蚪找媽媽》。

由於孩子們早已熟悉了故事的情節,然後根據情節的需要,讓孩子們學習了小蝌蚪與小動物的對話。根據故事內容,共同討論出四句對話的唸白:(如:你好,你好,你是我的媽媽嗎?我不是,我不是,你的媽媽XXX(寬嘴巴、四條腿、白肚皮),然後按故事情節分角色進行遊戲。

在第一次試教中,我先讓孩子迴應故事情節,再遷移已有經驗,創編小蝌蚪各種遊的動作,並能隨音樂較輕快的做小碎步,做到動作協調。然後討論:小蝌蚪在池塘裏遊的時候,四個小動物應該做什麼動作?最後尊重孩子的意願,誰想做小蝌蚪,誰想做鴨媽媽、烏龜媽媽等小動物?幼兒自主選角色進行遊戲多遍。

通過第一次試教,發現整個活動組織下來偏向語言活動,可能活動導入講的太多,幼兒演繹的樂趣沒有表現出來,孩子們不會傾聽音樂,不知道音樂什麼地方做什麼動作。於是,準備把活動的重點放在感知音樂、完整遊戲。

在第二次試教中遷移已有遊戲經驗,開始隨樂玩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我先介紹各個場景,帶領幼兒隨樂玩遊戲。在遊戲中,我重點評價孩子表演的動作,如:鴨媽媽你覺得表演的怎樣?鴨媽媽呢?烏龜媽媽呢?然後,交換角色,幼兒隨樂玩遊戲。最後通過創編遊戲情節,比如一起討論:小蝌蚪一路上還會遇到誰?隨樂玩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

通過兩次活動的試教,孩子們已經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能動作協調的進行完整遊戲了,還會按故事情節創編並自主分角色進行遊戲,遊戲中還初步知道尋找空地方遊,不能碰撞,體驗了與同伴、老師分角色遊戲的快樂。通過本次活動的學習,我一直在思考:孩子們演繹的語言、動作、表情都很棒,也有着愉悦的心情去參加遊戲,而且在遊戲中很投入,真正體現了自主、自發、創造、愉悦的理念。解讀活動名稱,遊戲活動:小蝌蚪找媽媽,老師們一起討論:遊戲要體現孩子的創造空間,而整個活動還處於根據故事情節表演故事內容,真正表演中體現創造的成分很少,只是停留在故事情節內容表演上,沒有遊戲創作的空間。所以,建議活動名稱調整為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媽媽,與目標相符合,更貼近孩子。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

穿着”,那青蛙就不能露着雪白的肚皮了!

生:也不能把“鼓着”改為“長着”,因為改為“長着”就看不出青蛙眼睛是凸出來的了。

生:改成“瞪着”也不好,那樣的話再讀課文就覺得青蛙媽媽太兇了!“鼓着”多好呀!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説的真好!老師給你們鼓掌!

心得一: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比較辨析中懂得了課文用詞的準確,生動形象。對於刻畫人物,表達思想內容起重要作用,對培養學生語感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大有益處的。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不正是要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嗎!

教學片段二:

師:同學們,小蝌蚪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你們覺得高興嗎?

生:老師,小蝌蚪早就應該找到它的媽媽了!在它遇到鯉魚阿姨的時候,如果不是鯉魚阿姨沒和小蝌蚪説清楚它們樣子,它們就不會把烏龜錯認成自己的媽媽了!鯉魚阿姨是認識青蛙,她為什麼不説清楚呢?

師:(讚賞)對呀!這個問題連老師也沒想到!那如果同學們是鯉魚阿姨,你準備如何對小蝌蚪説呢?

生:如果我是鯉魚阿姨,我就説:“孩子,你們的媽媽呀,四條腿,寬嘴巴,頭頂上鼓着一對大眼睛,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生:如果我是鯉魚阿姨,我還告訴小蝌蚪:“你們的媽媽叫青蛙她叫起來呱呱呱的。”

生:如果我是鯉魚阿姨,我還告訴小蝌蚪:“你們的媽媽經常蹲在大荷葉上,從這個荷葉上一下子蹦到那個荷葉上。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師:你們比鯉魚阿姨説的具體,相信小蝌蚪不會把烏龜認成自己的媽媽了。那麼在平時當別人向你詢問問題時,你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別人呢?

生:我要把我知道的都告訴別人!

生:要説的明白。

生:如果別人問的人是我認識的,我可以帶他去!

心得二:學生大膽的對鯉魚阿姨的'回答提出質疑。這種質疑正是學生理解課文基礎上的思維表現。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可能覺得這種質疑太簡單或是存在問題。但是對於老師來講應保護學生的這種大膽質疑。“讀須有疑”嗎!而且在質疑之後的教學,不正是對學生進行了較好的説話訓練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大膽想象,敢於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的精神得到了全面的培養,同時學生的動口、動腦能力和發散思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雖然學生的這些回答很幼稚甚至是錯誤的。(雌青蛙不叫,呱呱叫的是雄青蛙。但是對國小生來講能抓住青蛙的叫聲這一特點來説,就值得表揚!課後在關於“青蛙知識你知多少”的活動中我和學生了解了很多關於青蛙的知識,當然也包括這一點。)最後和學生談到了生活中的問題關於有人詢問時應如何對待,不正是學語文用語文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jiaoxuefansi/r9v4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