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教學反思 >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精選28篇)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精選2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精選28篇)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

《畫夜景》是國小人美版美術教材第四冊,第16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是以“夜色”為主的創作畫。教學意圖是,促使學生髮現和捕捉美麗夜景的特徵,體會美的景象,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的造型表現能力,以及熱愛生活的情感。在引導環節,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同學們都很熟悉的北京故宮,通過白天和夜晚體會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學中提問:“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麼不同?”學生通過對比,對夜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達到了預先的設想。

趁着引導環節已調動起來的興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圖片,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見慣的景物中發現美,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學中,學生對熟悉的景物不時的發出讚歎聲,看到煙花,更是歡呼雀躍,我心中暗喜:目的達到了!接下來就到了知識環節,以問題“為什麼煙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導學生思考,感受顏色的深淺對比。自我感覺這樣的過度很自然。學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雖然表達未必很精確,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而言,已經很不錯了。

對學生作品的欣賞力在拓展學生的思路,我有意選擇了同齡人的畫,意在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更具指導性,學生易於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再強化和提煉一下可能會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現時,色彩也是很豐富的,感覺強化不夠。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

《想想説説寫寫畫畫》是二年級上學期第十九課的教學內容,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其旨在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來敍述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情,運用畫故事、畫日記、畫作文等形式,訓練學生的想象力、繪畫表現力和語言概述能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感受文化的發展和藝術的魅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課的教學是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發生在自己身邊或自己親身經歷的事記錄下來,並與低年級作文教學的“説説寫寫”相聯繫,使語言美和形式美巧妙地結合在本課中,更貼近低年級兒童的心靈世界。以畫故事、畫日記、畫作文為創作背景,抓住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運用文字與繪畫相結合的方法,將學生的想象力充分地挖掘出來。

利用《想想説説寫寫畫畫》一課所提供的空間有效組織教學,既可以讓學生在回憶中感受自己的成長變化、找到恰當的情緒釋放的方式,又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中,我以“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設計了各個教學環節,各環節的設計側重點不同、方法不同,旨在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的習得新知,提升能力。

一、本課設計——環節層層遞進,寓教於樂

本課安排的三個遊戲環節,絕不是為了遊戲而遊戲,而是圍繞教學目標預設的三個環節,層層遞進,解決了重難點問題。為了讓二年級學生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學會用圖畫代替文字、或解釋説明部分文字,完成一篇圖文並茂,精緻有趣的作品。能夠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並不容易,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因此,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進程,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1、結合圖片,編寫故事。

2、根據文章,擇用圖片。

3、選擇文字,替換圖片。

這樣的台階式的目標融合在一個個遊戲當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方法,得到了鍛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情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授之以漁。

二、學生作業——呈現兩個問題,在比較中解決

本課學生在繪畫中通常出現的問題有兩個:

1、構圖問題:學生拿到作業紙會迫不及待開始寫寫畫畫,寫畫完成之後才會發現佈局的不合理,造成整體作業不美觀。原因是學生欠缺全局觀察考慮的能力。如:文字有多少?文字與紙的比例?如何分佈?這是符合二年級學生心理思維發展的,也是本課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解決的難點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出示優劣範例,引發學生思考此類問題的原因,在實際問題出現之前就引導學生認識問題的存在,在比較中,學生髮現瞭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的預設及問題的解決,必不可少。

2、順序問題: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的習慣是語文課上流利得寫文字,美術課上暢快得畫畫。本課要求學生同時駕馭文字及圖畫兩種能力,並且還要頻繁切換,對二年級學生來説是有難度的,但是這個難度是有益學生髮展的。怎樣讓學生既有這樣的難度鍛鍊又不手忙腳亂,是我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種方便可行的解決辦法:先寫文字,把圖畫的部分先用圓圈圈出來,空出適當的位置,再恰當繪畫。這樣,學生作畫方便,思維流暢,圖文並茂的作品一揮而就。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3

在《流動的顏色》一課中,通過玩色彩遊戲,用吸管來吹畫進入課堂,因為遊戲活動對低年級孩子來説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能給課堂帶來生機,更能挖潛學生在課堂上的創造力。

孩子的天性是好動、好玩,在玩中增長知識,而新教材的確貼近了兒童心理特點,順應了他們心理髮展的需要。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簡單的色彩知識,可的設計我本着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目的地領着學生一起玩一玩、變變法戲,看看間色是怎麼“變”出來的。把“玩”帶入到課堂中去,引起同學們的興趣,開拓思維,使課堂氣氛活躍自然。我創設“吹一吹”、“看一看”、“想一想”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玩中學美術,激發學生愛學、樂學、趣學。學生在玩中學習,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感受,印象很深刻,馬上學到了美術知識,而且能牢記在心,並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

這一節課下來,學生各自都有收穫,能根據自己吹出來的畫,憑感覺、聯想和想象進行添加變化出有創意的作品,作品豐富多彩。在課堂上,學生為了能更好的完成作業,聽課時比平時都認真。看到遊戲活動給大家帶來如此大的吸引力,我頓時被孩子們的童真和心中對成功的渴望感動了。我覺得課堂還給學生,望學生來做主。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4

上學期我不僅擔任了二年級的美術教學工作,而且同時擔任了二年級的美術教學工作。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運用語言工具啟迪思維,激發創作慾望,加深對繪畫的理解,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很好的開啟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在教師運用多種手段、媒體給學生許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自由的想像,再讓學生來説説自己想的內容,這時的説畫要讓學生有充分的説的自由,教師千萬不要説“不可能”、“沒那回事”等否定的詞,對那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離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揚,讓學生覺得這樣“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説畫的機會,可以採用自己説、同桌互相説、小組説、全班説等多種形式。

為了讓學生在充分放鬆的狀態下進行創作,學生作畫時,教師可根據想像畫的內容,配以恰當的背景音樂,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畫畫的時候講出來,邊畫邊講。學生可以手舞足蹈,盡情放縱情感,讓思維隨着情感不斷迸發出火花。

説自己的畫:每位學生把自己的畫,用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在説的時候,一些在畫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東西,會得到完善,為進一步創作奠定了基礎。

説別人的畫:在説別人的畫時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説的時候既是對別人作品的一種全新的詮釋,也是一次口頭的二度創作,既能幫助自己加深對創作的理解,同時也使作者發現全新的角度,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5

本課內容重在引導學生關注“點、線、面”,學習運用點、線、面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瞭解大千世界都是由點、線、面這些最基本的元素組成的,感受藝術可以表現生活,藝術可以表達情感。由此我利用大師作品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點、線、面給人們帶來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感受生活中點、線、面獨特的藝術語言及藝術魅力。通過對基本元素的瞭解,讓學生感受生活、表現生活、美化生活。點、線、面隨處可見,恰當而有個性地表現自己的獨特感受,賦予點、線、面的藝術生命力是解決教學重點的要點。

上完本課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在第一次上課時,雖然學生都能按照教師的意圖進行學習,作業也完成得很好,但我總感覺課堂上少了些什麼。課後反思發現,問題源於教師本身,一是教師的課堂氣氛調控沒有到位,教師的語言、神態均缺乏激勵性。二是教師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因此課堂氣氛就比較緊張、沉悶,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夠主動,似乎在給教師“牽”着走。在繼續進行教學時,我運用瞭如:舉起大家勇敢的手、把掌聲送給善於表達的他、你的理解連老師都自歎不如(豎起大拇指)、讓我們更關注還沒有發言的同學……等激勵性的語言和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友好的、積極的氛圍中進行,特別是聽音樂畫情感這一環節,學生的熱情更是達到了極至,他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盡情發泄着自己的情感。從他們的臉上和作業中都流露出對學習的喜悦之情。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6

《繪畫遊戲》是二年級教材中“造型與表現”領域內的一節課,教學目標為讓學生在遊戲中瞭解線的變化,根據線隨意變化產生的形狀進行想象設計,添畫上各種具象或抽象的形象。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充分發揮想象力,培養創新精神。

首先根據對本課教材的分析與解讀,在課的導入部分我通過簡單的提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線條上,隨後在欣賞畫家米羅的作品時學生就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畫家畫面中由線條組成的各種各樣的形狀上,由此對這種類似遊戲的繪畫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怎樣才能像畫家米羅一樣做繪畫遊戲呢?在學習繪畫方法上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教材中作品的分析,大部分學生能夠很快的總結出繪畫步驟。在處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上,我通過設置“怎樣畫線條會更適合添畫?如何對簡單的圖形進行想象?怎樣塗色會使添畫的內容更加突出?”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對比分析學生作品,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這個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以及美術鑑賞能力。

最後,學生在自己繪畫時能夠合理用線條對畫面進行分割,而且想象力豐富有創意,作業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學生們對自己的作品也特別滿意,這節課我感受到大部分同學都體會到了繪畫的樂趣。

作為教師在這節課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遊戲中發現美、創造美,並參與到學生之中,和他們一起分享了美術的快樂。再今後的教育教學設計中,我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關注學生,為學生創造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7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欣賞、觀察和分析節節蟲外形的基礎上,瞭解節節蟲的重複排列特點,並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運用多種技法,大膽創新,設計、製作既精美又富有想象力的節節蟲,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美術設計和製作帶來的樂趣。

學生在節節蟲的設計製作實踐中,體驗到構想、規劃、創意、程序、製作、完善等一系列設計和工藝流程。學生通過觀察和體驗的方式,初步掌握具體的技法來實現自己的設計意圖,如剪、折、穿、貼、卷、系、疊等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實現自己創作節節蟲的設計構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養成愛觀察、耐心、細緻等內在學習品質以及創新意識。

本課在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讓學生嘗試有意識的收集、選擇媒材,能夠關注、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簡單的組合,達到重複排列的效果,通過自己的設計和裝飾使之煥然一新,成為好玩、好看的工藝品,進而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節節蟲製作方法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13頁的一組用彩紙通過卷、粘、剪、穿連等方法制作節節蟲的步驟圖,讓學生了解卷、粘、剪、穿連等基本製作方法和步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識圖瞭解製作方法,我也結合視頻教學,示範等方法展示其他的製作技法,以豐富學生的製作技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本課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學生製作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一方面幫助學生理清製作順序,提高製作效率,一方面提倡動作快的學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製作後,去幫助動作慢的學生,使學生團結合作,迅速高效的完成了作品的設計和製作。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8

在執教這一課時,課前我很擔心學生做的沒有好的作品。因為學生雖然經常聽説,但各式各樣的筆筒學生接觸的並不多。上完課以後感覺還是不錯的。課堂上結合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會學生用廢舊塑料瓶、紙盒、易拉罐等筒狀材料製作裝飾實用的筆筒使學生將日常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在筆筒的設計製作,這樣的設計充滿情趣也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教學中我先展示我課前做的筆筒,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着問題研究筆筒的製作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徑,這為學生的課堂學習,解決教學重點做好了鋪墊。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了設計、製作的方法,學生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不斷地動腦,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交流,不斷地找到新的方法進而解決問題。

一堂課下來看着孩子們的作品,鮮豔的色彩,不同的造型,別緻的設計.讓我感歎孩子們的創意如此豐富,有收穫也有缺憾。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也不願意動手操作,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以後要多關注這些學生,讓他們也動起來。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9

本課教材主要是通過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創設刷牙時的快樂情境,讓學生體驗瞭解刷牙時的有趣摸樣,感悟刷牙情趣,讓學生在欣賞感悟作品特色的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發散想象,創造繪畫作品。

開始我在課前做充分的環境佈置,用有關刷牙的圖片貼於教室周圍或在桌上佈置一些款式新穎、形象有趣的刷牙用具,這些環境的佈置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創設了完美的教育情境,渲染了教學氣氛,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然後,以一首有趣兒歌導入,學生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及時抓住了學生的眼睛,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接着請他們模仿表演自己或家人刷牙的動作,這種把表演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探究、發現、體會到了刷牙時的樂趣,而且得到了感知覺的體驗和滿足。創作過程中,《刷牙歌》的播放,使學生的學習環境更為輕鬆、愉悦、平靜,更給學生的創造思維添上了想象的翅膀。激活了他們的創造思維,為後面的創作積累了素材。學生作業完成後,請同學們互相欣賞作品,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結合自評、互評和我的總評,這樣提高了他們的評價能力,也促進了他們全面發展、昇華了興趣,增長了自信。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0

回顧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體會到收穫的喜悦。

本學期在設計時我充分考慮了二年級孩子的特點,以活動為主線組織教學,學生更愛學。

首先,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聯,更好的體驗生活。

其次,“在人的發展中,最核心的東西是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上課中講解色彩方面的搭配時,一般傳統的方法孩子們是很難接受的。於是我就考慮出這樣一種做法:用水彩顏料調成紅、黃、藍三種原色彩水,分別盛裝在三個空杯子內,再拿三個空杯子,一齊放在講台上。課堂上讓學生認識三原色時,把三種彩水展現在學生面前,講什麼是間色和間色是哪兩種原色調配成的,就拿杯子做演示。當我把兩種原色彩水倒入一個杯子內一晃動立刻變成間色時,學生邊拍手邊喊出聲來。做法雖然很簡單,但形式較為新穎,孩子們象看魔術一樣看老師演示,興趣很濃。讓學生做實驗,紅色+黃色=?色,紅色+藍色=?色,藍色+黃色=?色,兩種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調成的間色有什麼不同?這樣學生記得牢,記得深,又證明了知識的科學性,同時學生又學會調色方法。這樣更直觀,更能激發學生動手慾望能和興趣,自主學習。

現在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讓學生在活動中游戲中學習美術,讓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孩子們是多麼快樂,而孩子們在嘗試中會有所發現,在討論中會明白道理,在合作中能享受成功,在質疑中發現自我。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1

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我國民間剪紙藝術,嘗試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團花設計、製作的奧妙,激發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引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課前我從多方面蒐集資料,並仔細閲讀,分析與課題有關的作品,然後進行試製範畫,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課堂上,我首先用直接剪紙教具導人新課,然後利用課本上幾組民間團花作品,從而瞭解到團花在生活中的用途,進而激發學生要親手設計的熱情。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想出不同折法,瞭解對邊折和對角折兩種摺紙方法。為了解決“折”的方法正確而進入“剪”的環節,嘗試讓同學先進行思考、研究,剪去哪一部分才能出現圓的外形,然後再強調“捏住圓心”剪去一角。通過欣賞百變團花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採用演示法,直觀材料進行示範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以加深對學習對象和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是美術教學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採用講授法,用語言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知識和技能,啟發思維以及進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這節課面對的是國小二年級的兒童。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長知識,又需要愉快地玩耍。教師利用範圖欣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激動不已的時候,提出問題:你們喜歡這些團花嗎?想不想親手製作一些團花啊?在引起學生強烈求知慾的時候,演示講解折、剪紙團花的製作過程,學生都能聚精會神的聽老師講課,展示不同紋樣後,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喜好設計紋樣,在設計剪紙時,給同學們放音樂欣賞,活躍課堂氣氛。在學生折、剪團花完成作業時,將團花作品展示在準備好的剪紙花瓶上或用來裝飾教室,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節課還存在着不足之處:

1、課前可安排學生蒐集團花在生活中的應用;

2、引導學生“剪”團花的外輪廓時,語句囉嗦;

3、可啟發學生再用不同折法剪製出更豐富的團花作品,如十六邊、六邊形。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2

上星期我給二年級上了一節《形形色色的背景》這一課,課前我認真的做了幻燈片,準備的也比較充分,預想的效果也比較好,覺得學生肯定會對這一課感興趣,而且也比較容易理解,可是課剛開始就出現問題了,首先我提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能説一説什麼是背景嗎?”回答各種各樣:“背景就是景色、背景就是景物……”總之,沒有一個人回答到點上,也難怪,他們一年級時讓他們畫畫,有時畫面比較空了,我總是會説,畫上一些背景,但是從來都沒有認真的講過什麼是背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很多名詞和概念都是抽象的,我忽然意識到,從我嘴裏説出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詞也許對老師來説很簡單,對學生來説卻很理解。接下來我接着説:“看來很多同學還不懂什麼是背景,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形形色色的背景》,相信學過之後大家就會明白了。”

接下來的課還比較順利,能夠按照我的預想往下進行,可是到了做作業的時候問題又出現了,我出示了一個畫面主體,一個撐着傘的小女孩,作業要求是,給這個畫面添加上裝飾背景,可是很多小朋友畫的都是雨點,都是環境背景,明明在上課時我已經講過環境背景、裝飾背景、平塗背景的區別了,但是在畫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混淆。“裝飾”這個詞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還是有一些抽象,他們不懂什麼是裝飾,經過反思,我想在上課時,先不要告訴他們什麼是裝飾背景,而是大量的展示裝飾背景的實例,也可以先不要講環境背景、裝飾背景、平塗背景的區別,等他們對裝飾背景熟悉了、理解了,再慢慢穿插環境背景、裝飾背景、平塗背景的區別,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3

本課是一節展現學生自我個性和想象力的一節課,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觀察各種水果的形狀和色彩,通過回憶感受水果的味道。難點是畫出水果好吃的感覺。

這節課我首先出示多幅範畫,讓學生多觀察,多感受,讓孩子發現本節課的任務。回憶自己都吃過什麼水果,都是什麼味道,很多學生都能積極的説出自己吃水果的感受,然後我把帶來的水果放在袋子裏,請同學來猜,通過用手觸摸,猜猜是什麼水果,同學們通過這個環節,提高了自己感受知識的興趣,都積極的參與進來,通過師生的探討,對水果都有了自己的新的認識,表現起來就降低的難度。

這時,老師提出:“怎麼表現這些水果呢?感覺到水果的好吃應該怎麼表現?誰給大家出注意?”學生都開始動腦思考,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這時我出示範畫,引導學生觀察好看的色彩組織在一起非常漂亮,自己也能畫的更漂亮,老師提示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表現水果,積極思考,有的説可以把水果和人物畫在一起,有的説可以把水果畫的大大的,有的説要把人物的表情表現出來。學生表現時候興趣非常弄,效果非常的好,我在作品展示時,我以鼓勵為主,表揚有進步的學生,鼓勵他們的大膽想象。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4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裏的一課內容,目的是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引導學生感受人間的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並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現出來。教材中選入了韓愈的《聽雨圖》,引導學生通過對這幅作品的分析,初步感受藝術可以表現生活,藝術也可以表達情感。教材中還展示了一幅學生在下雨時興奮地雨中遊戲的圖片,目的是引發學生對生活的回憶,瞭解雨是自然現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簡單瞭解藝術原於生活的道理。分析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學習表現人物動態特徵。培養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學習表現人物的基本方法。啟發學生構思,激發表現慾望。大膽表現下雨中的人物、景物。説一説下雨時所見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動態和雨具的使用方法。引導學生看課本,欣賞學生作品。

同學們是怎樣表現雨中的人?採用什麼方法表現的?作品中的人物動態、人與環境的表現方法。並請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一畫人物動態,教師加以指導和添加。

引導學生表現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內容:下雨時你見到的情景、有趣的事。提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大膽生動的表現雨中的人物並添加環境。最後組織講評:下雨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同學們的畫表現了雨中的人物活動和雨中的趣事。我們要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並及時畫下來。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5

二年級的《三個夥伴》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瞭解,而且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説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裏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裏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裏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着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説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着內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製,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很實用的。而沒有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6

二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自畫像”這一課。旨在讓學生通過“描繪”各具特色的“自畫像”來發展自我意識,進而形成自我認同、自我悦納的態度。

本課活動的學習內容為觀察性繪畫,學生通過有趣的觀察訓練——對着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外貌特徵,介紹自己的形象特徵,結合教材小提示“每個人的臉部、髮型、五官都有自己的特點”,在觀察訓練的基礎上畫出自己的頭像,以達到幫助學生克服概念化表現的目的。

教材中提供的以不同工具進行表現範畫,使學生在繪畫表現工具上有了多種的選擇的可能,這些範畫大膽、生動的抓住了人物的面部特徵,並且均為學生的課堂作業,使學生觀後覺得“我也能畫出來”,為學生的畫畫表現確立自信。這一活動對於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來説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能提高學生的對自我形象的認識,又能培養學生的畫畫表現能力、增強美術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也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沒有交代好讓學生帶什麼樣的鏡子,有的同學帶的鏡子過於太小,導致觀察過於零碎,不能形成整體印象。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7

這節課重點就是讓學生去了解顏色的深淺不同所帶來的不同的變化和效果,在畫面中表現的時候,合理的運用顏色的深淺變化會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大量的資料和圖片,讓學生盡情的欣賞夜景的美,有大師筆下的夜景、城市的夜景、還有我們身邊的夜景,學生看了很激動,都想趕快將這些漂亮的景色畫出來,我又引出了“油水分離法”再學生面前演示了以下,學生更有興致了,這節課在學生們愉快的創作中度過。

在欣賞的過程種我特意加入了梵高的《星夜空》,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讓學生理解兩色與暗色使畫面產生的對比效果,使學生在使用色彩的過程中,運用一些簡單的色彩知識,使畫面產生強烈、響亮的效果。

學生畫出了城市的高大的建築、燈火、焰火等。在表現夜晚上,由於我讓學生用了“油水分離法”學生都用了黑來表現夜色。

教學效果還可以。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8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説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悦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為了更好地把握少年兒童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同時,還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結合進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須探索出一條新的教改方法,這不僅要求我們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使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而且還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術教師值得去去研究與探索的。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與實踐,我做個了小結了,總結了教學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徵如下:

1、開放的題材形式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國小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製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為寬鬆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於參與美術活動。

2、開放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月生活想結合的能力。

3、開放的評價標準

我在教學中一貫樹立學生自信心、自尊感。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裏去。在優秀作業上寫

“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9

本課的設計以塔的造型為出發點,教生互動在運用概念圖課件在電腦上累積幾何形狀拼成塔的造型,通過觀察初步認知塔的造型特徵:上小下大,層層相疊。

接下來,利用兒童容易對熟悉的事物產生興趣這一心理特點,在課的開始,我利用概念圖連接出示我們蘇州的名塔,讓學生認認猜猜,學生的學習熱情馬上被調動,由此順利引出了下面的內容:比較、分析、描述不同的塔的特徵,並總結出塔的雄偉造型特點,導出課題《雄偉的塔》。

通過欣賞世界著名的雄偉的塔,讓學生認識了古今中外的塔,瞭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受文化的影響,因此塔的造型也各不相同,用途也各有不同,還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意義,激起學生的創作設計慾望。

隨後,我設計了一個遊戲環節:拼塔遊戲,並將設計塔的幾個重點、難點貫穿其間,

1、拼塔培養了學生自主觀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造型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2、通過給塔起名突出了不同的塔的造型特點;

3、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塔的裝飾元素是點線面。

在作業設計上,我為了體現減負高效的課堂時效性,使用了刮畫這一繪畫形式進行表現。教師的示範,幫助學生理順了創作方法。在示範過程中,我沒有單一的進行繪畫展示,而是運用對比法引導學生分析了其他學生刮畫作品的裝飾技法。

最後,在展示環節,學生畫的塔造型都很漂亮,裝飾精細,通過互評、教師講評,學生體會到了自己繪畫的得失,為以後進一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依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我校有效教學的的策略研究,我制定教學策略如下:

一、情景策略、貫穿始終

整節課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能充滿興趣的去觀察和發現,課堂氣氛活躍。如“到世界各地旅行,認識世界名塔”,又如“爭當小小設計師,為金雞湖畔設計一座雄偉的塔。”

二、設疑策略、層層深入

通過問題的出現,不斷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反思——創新。

三、自主學習策略,培養能力。

概念圖課件直觀形象的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塔,幫助學生去發現塔的共同特徵和不同點,運用課件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中也有缺憾一: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質疑存在於各種環節,藴涵在整個學習與教學過程的始終,甚至可以説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質疑流程。但是所有的質疑都是教師的預先設計,而學生看得懂作品的內容、線條、色彩等,卻問不出創造性的問題。這樣的課堂雖有別於過去學生被動接受,學習過程以技法訓練為主的陳舊美術課堂,卻還沒有達到真正意思上的自主創新,也許是孩子年齡較小,或是因為我的設計中缺乏給孩子獨立自主思考的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的《學會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對新時期的教師作了以下新的定義:“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鼓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地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魅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助影響、討論、激勵、瞭解、鼓舞。”這段話將成為我今後課堂教學努力的目標,着重是思考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設計中對塔的認知偏重,忽略了對課題的理解,教學中學生作業的構圖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夠飽滿,不夠雄偉。

三、拓展部分時間不足,僅僅運用概念圖去直觀演示,如果能讓學生進行操作、搜索會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

總之,通過本節公開課,我更加明確了減負增效對美術課堂的意義,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習者,使其成為一種自覺意識,讓學生帶着濃郁的興趣走進美術課,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美術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悦體驗,美術課便能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家園,美術便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其心裏美好東西。

反思

本課是二年級的一節造型表現課,本課通過讓學生欣賞不同的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塔這一建築形式。本課內容按平常上課的方式,我覺得缺乏趣味,建築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説,還是比較無趣,為此我創設情境:用搭積木的形式導入課題,先展示幾塊積木圖片,現場搭出一座房子,讓學生髮現這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再搭出一個較小的房子,一層比一層小,通過此活動,讓學生在造型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並把塔的形象在學生腦海中形象的樹立起來。

為了體現標題“雄偉的”,我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並用一個詞語概括説出自己的感覺,是高大還是矮小,是雄偉的還是渺小,從而補充完課題《雄偉的塔》。

明確了學習方向後,我便給出各種北方塔的圖片,與學生一起發現並小結塔的特點,解決本課的難點。在小結塔的左右結構和身材特點的時候,學生較難一眼就發現,所以我就用幾條輔助線來幫助學生較清晰明確的找出特點,留給學生較深的印象。

但為了體現雄偉,我覺得從嘴裏説出的雄偉和讓學生自己發現的意義是不同的,所以我用南方的塔和北方的塔進行對比,凸顯出北方的塔高大雄偉的特點,讓學生牢牢記住怎麼樣表現塔的雄偉,將教學的重難點貫穿其中。

在作業設計上,我為了體現減負高效的課堂時效性,使用剪紙、添畫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表現。幫助學生間接複習剪紙的知識,又以教師的示範,幫助學生理順了創作方法。

在展示環節,學生畫的塔造型都很漂亮,裝飾精細,但由於時間關係,很多學生只完成了大部分。

最後通過互評、教師講評,學生體會到了自己繪畫的得失,為以後進一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中也有缺憾,就是最後展示評價時,由於時間關係,未更好的進行小組展示,只單單把完成好的學生作品展示進行評價,輻射的面不廣。

塔的反思

本課主要意圖是對學生傳授塔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古今中外的塔,瞭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塔的造型結、材料,以及掌握塔的架構。課堂上學生通過學習、比較、分析、描述塔的特徵,能將自己記憶中的塔或者自己設計的有新意的塔畫下來,並進行簡單的裝飾。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邊的美好事物,並能夠關注自己家鄉的塔,愛家鄉,保護古蹟,珍惜人類歷史文化遺產。整節課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能充滿興趣的去觀察和發現,課堂氣氛較活躍。多媒體的課件直觀形象的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塔,幫助學生去發現塔的共同特徵和不同點,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當然,教學中也有缺憾。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0

這一課是二年級美術第一課的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插接這種紙藝形式,並對插接藝術產生興趣,瞭解插接的結構及基本的變化手段,嘗試着設計並製作一組插接紙藝作品。通過設計和製作活動,培養學生感受、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對於手工製作課,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都很高漲。我在上課講授要點的時候,學生們都聽得很專心,基本上每個班的學生都能帶齊工具。

在製作的過程中,學生在自己動手體驗的時候會從中發現很多的問題,並自己開動腦筋解決。到下課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把紙片站立起來,每個班都能有幾組成員能把卡片插得很高,這是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結果。在此過程中能夠讓他們體驗到小組合作團隊合作的無限魅力和巨大成功。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1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脱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2

這節美術課通過大量的圖形資料讓學生直觀的感受什麼是重疊的形狀,瞭解重疊的形狀可以使畫面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無論是文字還是圖形,有了重疊就會有前後關係,也就會產生遮擋,前面的擋住後面的,重複排列後有一種規則的美。進而讓學生分析出用繪畫的辦法就要先畫前面的,如果用剪貼的方法,就要先貼後面的。在知識掌握的環節,利用圖片直觀演示,重疊分有規律的和隨意的重疊。

有規律的重疊又分大小、前後、左右、上下等幾種形式。課件在設計的過程中,大量展示了重疊的圖形,便於學生借鑑與參考,帶給學生極大的視覺衝擊。在教學中方便教師使用,化解了難點,可操作性很強。學生通過觀察和學習,瞭解了繪畫和製作的過程和方法,增強了學生的造型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學中,配合教師的多種形式的範畫,相輔相成,教學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3

在獎狀製作中,我發現有幾位平時被老師和同學們認為不求上進的學生為自己製作了獎狀。有一位同學在獎狀上寫的是“鑑於你在2005-2006學年成績突出,並獲得月考第一名的成績,特將給你肯德基優惠券5張。”我把這份作業帶到辦公室,給他的各位任課教師看了,大家都感到內疚:我們常常忽略這些學困生也有要求進步、積極向上的願望。

老師一個不屑的眼神,一聲嘲笑或是當眾批評,都可能引起其他同學對他們的嘲笑、疏遠,更挫敗了他們自己的進取心,讓他們更加頹廢下去。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失誤也可能會造成孩子整個人生觀的改變。所以我們有必要反思、總結自己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4

《孔雀翩翩》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課本二年級下冊中的第7課。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重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動腦的機會,我精講少説,以點代面,給學生很多時間做手工。我事先做好範作,讓學生看作品在小組內討論像皮泥孔雀的製作方法,卡紙孔雀的製作方法,羽毛孔雀的製作方法等等。在學生彙報交流結果時,我適時點撥、講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做手工方法。這樣既開發學生智力,又讓學生的手得到了鍛鍊。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採用謎語導入,出示課件,看孔雀圖片和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動手做一做等活動教會學生本課知識。

在本課教學中,我忽略了時間,在做手工時用了大量的時間,最後又以欣賞舞蹈結束,時間過了一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的。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5

1、魔術是孩子們喜歡的,課一開始,在小魔術的引導下,孩子們帶着一種好奇心,注意力十分集中地觀看了老師製作花邊的整個過程,初步感受了花邊的美感和製作方法。這種活動化的學習方式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

2、學習製作花邊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在第三個教學環節中,我設計了“小組探究、學生當老師,教師示範和學生練習”等小活動,反覆鞏固學習花邊的製作方法,使全體學生牢固地掌握了花邊的製作技能和技巧,本環節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思想。學生在自身獲取知識的同時更有成就感,印象也更加深刻。

3、美術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為了加強美術學科與生活的聯繫,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在引導學生欣賞了生活中的花邊之後,我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情境,讓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來設計花邊,體現了美術學科“體驗——創新”的教學風格,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大有益處。巧妙地分層教學,為不同能力的孩子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6

為了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在設計時我充分考慮了二年級孩子的特點,以活動為主線組織教學,學生更愛學。

首先,學習生活中的美術是新課標的重要精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聯,更好的體驗生活。

其次,“在人的發展中,最核心的東西是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最後,我在這一設計中體現學習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在活動中游戲中學習美術,在過去教學中,教師講的多,佔用時間多,而現在以學生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孩子們是多麼快樂,而孩子們在嘗試中會有所發現,在討論中會明白道理,在合作中能享受成功,在質疑中發現自我。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7

在美術教學評價過程中,特別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除了評價學生掌握運用美術知識技能實際水平、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外,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視。老師的評價以肯定為主,與同學及學生自己評價有機結合,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正面評價。例如,有些孩子在表現技法方面還不夠完善,但在創造力,想象力有自己的特色和優點,在評價時也要給予充分肯定。

在標誌設計方面學生們對美術形式多樣性表現、美術材料的運用等方面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難,不能將自己的一些很好的創作想法通過作品準確的表現出來。在這些方面,今後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應多加指導和訓練。

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8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創造性”是他們最大的財富,在《我們生活的地方變了樣》的教學環節中,我先讓學生找找家鄉的變化,再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未來生活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的?

要求一提出立刻學生來勁了,有的發現學校沒有休息的場所,他們想把學校修得更大,還有的想在自己家門口修個草坪和游泳池。這樣學生的創造性一下被激發了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jiaoxuefansi/79q6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