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總結 >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

一、組織領導

調整充實縣衞生計生系統“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其他班子成員擔任,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由辦公室主任兼任主任,負責日常事務。

二、工作目標

(一)推進縣、鄉醫療衞生單位對口支援工作,充分發揮縣級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作用,統籌全縣衞生事業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為因病致貧的貧困户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不斷提高我縣鄉鎮衞生院疾病預防綜合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傳染病發病率;提高我縣苗族鄉鎮、偏遠山區衞生監督執法水平和公共衞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促進我縣衞生計生事業發展。

(二)積極整合衞生資源,加強組織領導,深化醫療衞生對口支援,強化駐村幫扶,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實現全縣57個精準扶貧村,每村都有1個醫院或科室對口幫扶;全縣因病致貧户,每人都有醫務人員對口聯繫。

三、工作措施

(一)實施“醫院或科室對口聯繫村”幫扶

1.幫扶對象:全縣有57個精準扶貧村,每個村都有一個醫院或科室對口聯繫;對其他村的建卡貧困户由所在鄉鎮衞生院及村衞生室對口聯繫。

2.醫院或科室的確定:從縣級醫療衞生單位、各鄉鎮衞生院及分院、民營醫院中選派。

3.幫扶要求:

(1)在篩查統計的基礎上,將因病致貧貧困户的治療、日常醫療保障工作按照分級診療的原則,由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分別認領落實。(2)對身患特殊疑難雜症的,縣級醫療機構組織專家進行檢查、診斷,並指導衞生院制定分類管理的治療方案。

(3)鄉鎮衞生院對精準扶貧村要優先安排實施基本公共衞生服務。

(二)實施“醫技人員對口聯繫户”幫扶

1.幫扶對象:全縣因病致貧的貧困户。

2.醫技人員的確定:從縣級醫療衞生單位、各鄉鎮衞生院及分院、各村衞生室中選派。

3.幫扶要求:

(1)對因病致貧的患者及家庭提供針對性和個性化的醫學服務。

(2)向患者提供病理諮詢,解答患者疑難。

(3)提供合理性膳食建議和生活指導。

(4)向患者提供免費的“三高”檢查,並不定期隨訪。

(5)動態關注流行病、傳染病趨勢,及時提供防控措施和建議。

(6)宣傳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相關事項。

(三)縣級醫療衞生單位對口支援鄉鎮衞生院

1.人員派駐

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選派以高年資主治醫師(護師、技師)和副主任醫師(護師、技師)為主的經驗豐富、素質高、品德好的醫務人員參加對口支援工作。對口支援雙方協商確定派駐醫務人員的專業、數量和時間,統籌安排醫務人員工作。在確保支援工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高年資住院醫師下派時間為1年,主治醫師下派時間為6個月,副主任醫師下派時間一般為3個月。

2.臨牀診療

派駐醫務人員要參加受援單位的臨牀診療工作,承擔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症的診療服務;要開展臨牀教學和技術培訓,提高基層醫院的技術水平。

3.技術支援

支援單位和受援單位要確定具體的技術協作項目,重點是要幫助受援醫院獨立開展適宜新技術、新業務,建設一批特色專科、重點專科,培養一批骨幹人才和科室帶頭人。

4.進修培訓

支援單位要根據受援單位的實際需求,受理培訓,幫助受培人員強化理論基礎,掌握適宜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每年接收進修人員數量為2-5人,原則上進修培訓時間不得少於6個月。

5.巡迴醫療

受援單位要定期組織支援醫務人員和當地醫務人員積極開展巡迴醫療和流動醫療工作,積極參加支援鄉鎮衞生院工作,擴大對口支援工作的受益面。

6.管理輸出

支援單位和受援醫院可以互派管理人員到醫院管理崗位工作,有條件可以任職,把成熟的管理經驗輸出到受援醫院,同時也加強對口支援雙方的溝通協調,核心工作是科學制定和完善醫院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各項醫院管理制度、推動各項制度執行落實等。

7.實物捐贈

支援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支援期內以實物或經費支持的方式,幫助受援單位改善硬件設施、設備配置,以提高受援單位醫療服務條件和診療能力,方便當地羣眾看病就醫。

8.推進醫改

支援單位要幫助受援單位在醫院管理、技術質量、診療水平等方面改進並促達標上等級,明確指定達標等級、時間和措施。

9.中醫中藥

充分發揮我縣中醫藥的優勢作用,加強對我縣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薄弱地區的.幫扶,大力推進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應用。

(四)加強醫療衞生人才培養

多渠道培養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衞生人才,到20xx年實現每萬人中有2名全科醫生。推進鄉村衞生計生人員一體化管理,每千人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將“二甲”及以下醫療衞生機構的衞生技術人員,納入基層衞生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考評範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對口幫扶工作的監督管理,將因病致貧對口幫扶工作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措施,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各衞生計生單位要成立對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

(二)加強監督管理

加強對口支援、幫扶工作的管理,對口支援、幫扶工作要注重取得實效,在規劃期內長期執行,杜絕弄虛作假,敷衍了事。縣衞生計生局每年將組織2次以上督查。

(三)目標考核

對口支援、幫扶工作與年度目標考核、醫務人員職稱晉升等工作有機銜接起來,合力推進,逐步形成對口支援、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年度對口支援、幫扶工作考核時,需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對口支援、幫扶工作安排的各項要求全部完成。

2.住院患者和受援鄉鎮衞生院人員對對口支援工作滿意度、受幫扶貧困村和因病致貧人員對對口幫扶工作滿意度,每年均達到90%以上。

3.縣、鄉醫療衞生計生單位對口支援工作中,每年新開展的適宜新技術不得少於2項,中醫工作常年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不少於5項。

4.婦幼保健、疾病預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工作較往年明顯提高。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2

一、基本情況

綿竹市是隸屬於德陽市管轄的縣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員面積1245.3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54.63%,丘陵佔12.48%,平原佔32.89%,共有50.1萬人口,21個鄉鎮。九龍鎮位於綿竹市西北部,東靠武都鎮,南接遵道鎮,西臨金花鎮,北與天池鄉相鄰,有四個行政村和一個社區,69個村民小組,板房安置點1個,4729户,人口11728人。九龍鎮衞生院現有職工13名,其中:執業醫師2名,執業助理醫師3名,執業護師2名,無專職防保人員,有兼職衞生監督員2名。村衞生室8個,鄉村醫生13名。個體中醫診所1個,執業醫師1名。全鎮共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60家,其中:單位食堂3家(其中學校食堂2家),餐館1家,小吃店(攤)3家,醃滷攤點16家,副食品店(攤)24家,鮮肉攤13家,共有從業人員112名,有衞生許可證的單位2家,有健康證的從業人員5名。飲用水臨時集中式制水點1個(國際紅十字會援助),分散式供水點21個,村民自家井水20xx餘口。公共場所單位5家,從業人員6名,均沒有衞生許可證和健康證。

在“512”地震中,九龍鎮衞生院遭受重創,職工死亡2人,門診、病房等房屋及各種設施、設備全部毀壞,衞生監督的各種資料也全部在地震中毀損,衞生監督工作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二、工作開展情況

7月22日,××省第二批對口支援綿竹市醫療衞生總隊××分隊1名衞生監督員到達綿竹市九龍鎮後,立即與第一批隊員和衞生院的相關人員進行了工作對接,並迅速投入到了緊張的對口支援工作中。兩個月來,共出動人員500多人次,出動車輛100多車次,主要對全鎮食品、生活飲用水、醫療機構等單位進行監督培訓指導,建立衞生監督管理網絡,建立衞生監督檔案,對災民開展健康教育及井水消毒等衞生知識培訓,通過我們切實有效的工作,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村民的衞生意識有了明顯提高,部分有條件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根據我們的意見對不符合衞生要求的設施進行了整改,有些單位正在申請辦理衞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具體工作開展情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對該鎮60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0家醫療機構、1家臨時集中式制水點、2家學校、5家公共場所單位進行了摸底調查,逐家逐户填寫調查登記表,收集詳細的相關信息,整理監督檢查執法文書和相關軟件資料,建立了比較完整詳實、分門別類的衞生監督檔案。

2、幫助建立了鎮、村兩級衞生管理網絡,鎮衞生監督員2名,村衞生協管員7名,均分別簽訂了“衞生監督協管責任書”,並明確了鎮、村兩級衞生監督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另外,幫助鎮衞生院建立完善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和“板房集中安置區衞生防疫工作方案”。

3、深入到鎮村對所有餐館、小吃店(攤)、集體食堂、醃滷攤、副食品店(攤)、鮮肉攤、臨時集中式制水點、學校等單位進行了5輪全覆蓋的衞生監督巡查,根據巡查中發現的問題,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從原料採購、生產加工過程、洗消、儲存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檢查指導,並提出相應的監督指導意見。新建的九龍學校板房食堂有近500名師生就餐,施工過程中,我們先後十多次前往學校施工現場,參與規劃設計,設計出詳細的佈局分佈圖,提出各功能間的衞生設施要求,將衞生監督的關口前移。學校開學後我們每天到學校監督檢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況,檢查相關記錄;幫助協調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大臨時集中式制水點對學校的供水量,以滿足學校師生生活飲用水的需要;親自參與學校晨檢工作,確保無呼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對五桌以上的民間家宴進行全程跟蹤監督檢查指導。對臨時集中式制水點的出廠水每天進行一次餘氯現場快速檢測,確保了無食物中毒、重大食源性疾患和介水腸道傳染病等事件的發生。兩個月來,共監督檢查食品、生活飲用水、學校等相關單位300餘户次,發放衞生安全告知書47份,發出監督意見書49份,監督覆蓋率達到500%以上。同時,對分散居住村民的飲用井水消毒情況進行了檢查指導,對各村組、社區、學校等單位環境消殺工作進行了監督檢查,對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及醫療廢棄物處置等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共監督檢查相關單位(户)300餘次。

4、加強督導,開展了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的管理人員、從業人員以及農村居民的宣傳培訓工作。對於從業人員的培訓,我們根據當地實際,針對小飲食店、小食品店、小滷菜攤點等行業從業人員流動性大、文化水平低、很少接受衞生知識培訓等特點,採取了靈活多變的培訓方式,把從業人員培訓工作做到了監督檢查現場,結合被監督對象的經營、衞生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對面、點對點的培訓,我們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做到邊檢查監督,邊宣傳培訓,邊整改規範。8月15日下午,我們利用半天的時間,在九龍鎮衞生院帳篷內,對全鎮防保醫生、鄉村醫生、村組相關負責人和較大規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臨時集中式制水點、學校等單位的近50名管理人員進行了食品衞生、環境衞生、飲用水衞生、傳染病防治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的集中培訓,收到了非常好的培訓效果。另外,我們對社區、村組、學校等單位的環境消殺人員進行了消殺方法的現場培訓,對醫療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了傳染病防治及醫療廢棄物處置等方面業務知識的現場培訓。兩個月來,共培訓相關單位管理人員、從業人員200多人,發放宣傳培訓資料300餘份,保質保量完成了相關單位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百分之百培訓率的工作任務。對分散居住村民的飲用井水消毒方法的現場培訓也在500人次以上。

三、存在問題

1、當地重醫輕防的思想觀念非常嚴重,衞生監督工作的基礎十分薄弱。該鎮無專職防保人員及衞生監督員,對轄區內的生產經營單位缺乏有效的管理,轄區內絕大多數單位存在無證經營狀況,從業人員的健康證持證率非常低。綿竹市衞生執法監督所對衞生院衞生監督工作的支持也不夠,無專項經費及專用物資的配發,對鎮、村的監督檢查力度不足,也是導致九龍鎮衞生監督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之一。

2、農村居民的`防病意識低下,特別是體現在飲用水方面,目前該鎮有21個臨時的分散式供水點(由國際紅十字會援助的臨時集中式制水點供水),大多數村民使用自家淺井水。震後,原有水質可能有所改變,但是村民衞生意識還有待繼續提高,因為消毒藥品使用後,殘留氯味的問題,不少村民仍在使用未經消毒的井水,有些村民未能掌握正確的飲用水消毒方法,水井周圍30米範圍內通常有垃圾堆、糞坑、畜圈等污染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國際紅十字會援助的臨時集中式制水點即將撤回,原供水範圍內的單位和村民的生活飲用水將成為問題。作為板房區生活飲用水的鎮畜牧站的兩口水井目前由我們××分隊監督、疾控隊員負責消毒,××分隊撤回後,板房區的生活飲用水將無法保證持續有效的消毒效果。

3、由於地震影響,多數食品生產經營户的衞生設施嚴重匱乏,特別是防蠅防塵、清洗消毒等設施,大多數餐飲、醃滷製品加工單位餐用具洗消容器與粗加工洗滌容器混用,餐用具消毒不能正常開展。同時,衞生管理制度難以落實,許多工作流於形式,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索證工作未能正常開展,特別是當地醃滷攤點比較多,熟食在常温下銷售存放時間過長,造成安全隱患非常大。

四、下一步建議

1、加大對衞生監督工作的投入,特別是人員和經費的投入。在鄉鎮設立專職防保人員及衞生監督員,充實完善衞生監督檔案,對轄區內的單位實行長期動態管理。

2、加大監督檢查和檢測力度,逐步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嚴把衞生行政許可准入關,做到邊檢查、邊指導、邊整改,逐步使相關生產經營單位走上正規,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對餐飲單位特別是學校食堂要儘快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單位,使餐飲單位對照標準,能找到整改的方向,激發他們自身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於生活飲用水的問題,要協調政府和水利等相關部門,儘快修復新建水廠的取水口,開始正常供水,以保證國際紅十字會援助的臨時集中式制水點和我們××醫療衞生分隊撤回後相關單位和村民的生活飲用水安全。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3

我院是市較早開展對口支援基層衞生工作的醫院之一,在我院積極響應落實衞生部《 “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實施方案》、河北省《千名醫師下農村活動實施方案》和市衞生局工作部署,本着一切從基層衞生單位的實際出發,堅持點面結合的多種形式的幫扶手段,以提高基層醫療單位的整體水平和管理水平、完善服務功能、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為基層醫療單位留下了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為幫扶工作目標,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被幫扶的基層醫療單位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和發展,受到當地醫院和老百姓的認可和讚揚。

一、認真組織、完善制度、規範管理,造就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幫扶醫療隊伍。

醫院成立由院長、書記等為成員的“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領導小組,由書記主管日常工作。院領導班子帶領專家深入當地農村,研究當地的多發病、常見病的醫療狀況,還調用檢驗人員,對村民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和飲用水的質量等進行全面調查和分析,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醫院定期召開黨政聯席專題會,討論、研究“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作,確定幫扶地點,依據當地疾患狀況和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方向,不斷調整幫扶工作內容,調配幫扶工作人員。

班子成員多次到幫扶點搞調研,精挑細選下鄉人員,為保證開局順利,每一個新的幫扶定點單位選派的首批下鄉人員,

都是科室現任的主任醫師、科主任、副主任。同時醫院大力倡導、鼓勵能強力、管理細、技術精、醫德好的醫生,到基層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進行傳幫帶,服務當地羣眾。分批分期組織青年醫師到深入到農村基層醫療單位,走進鄉村、走進百姓家,去感受農村和城市的差別,去感受基層醫療單位與大中城市醫院的差距。教育職工到醫療基層單位鍛鍊自己,豐富閲歷,增長才幹,為老區人民羣眾就醫和健康發揮聰明才智。現在各級醫師積極要求到基層去,參加醫療下鄉在我院已經成為工作熱點。

制定了對口支援醫療衞生工程”的安排意見和實施方案等管理制度,指定專門科室和人員進行下鄉幫扶工作管理。以“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為醫療隊建設的基本標準,下鄉前組織學習局《衞生下鄉工作手冊》,學習醫院下鄉有關規定,明確下鄉工作職責和任務,醫院領導指導學習和提出下鄉工作要求。下鄉期間醫院組織管理人員人員定期走訪,聽取對口單位意見,瞭解基層需求,溝通幫扶信息,與當地醫院聯手,解決工作和吃、住、用等方面大量的實際問題。定期檢查考核,及時公佈人員在崗在位、醫療統計數據、質量等情況,交流工作經驗。大力提倡下鄉醫師以醫院本部為後盾,發揮醫院整體實力,開展當地還未開展的醫療項目,大膽開展手術等治療活動,同時加強會診力度,保證了醫療質量。經過幾年的努力,造就了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幫扶醫療隊伍。

二、結合實際,明確幫扶目的,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

整體水平,為當地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城鄉醫院對口支援不僅僅是出幾次門診做幾次手術,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基層醫療單位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提高管理能力。我們在幾年的下鄉幫扶實踐中,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工作,在做好診療工作的同時,重點放在不斷提高受援單位的自身素質,為當地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1、結合當地實際,引入新的服務理念,建立嚴格制度,提高受援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

革命聖地西柏坡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景點,當地羣眾和過往遊人較多,西柏坡衞生院就設在景區附近,但以前衞生院不僅條件差,而且管理不到位,人員技術素質較低,操作也不規範,醫療器械使用也不當等,與衞生院的地位、位置很不相承。如:器械消毒使用煮沸的陳舊方法;用藥也不規範,凡是發熱患者一律是安痛定、柴胡、氟美鬆、潔黴素(或慶大黴素)各一支一起肌注等,存在着巨大的醫療安全隱患。我院派出的醫療隊,首先加強和改善醫療管理入手,和鄉衞生院的領導研究、討論,因地制宜,先後為西柏坡衞生院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4項,使西柏坡衞生院日常工作基本走上了管理科學化、操作規範化、工作制度化的道路,還建立考核和獎懲監督機制,大大提高了衞生院的管理水平。

孟家莊、崗南中心衞生院均建立和完善對口支援的衞生工作制度,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原來的清創等小手術都不能開展,下鄉醫師親自上台帶,從消毒到手術後護理,預後

預防的併發症,毫無保留手把手的教,全面提高了基層醫務人員的的技術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

合理安排門診及病房工作,將病歷書寫、查房制度、醫療管理制度等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不定期的走鄉串户,給特困及不便就診的老幼上門服務,減免費用。與基層醫師和鄉鎮患者樹立了堅固的和諧關係。

平山縣醫院要組建ICU病房,醫院為使其工作能夠儘快步入正軌,先後派出從北京進修過的ICU護理骨幹,從ICU佈局到規章制度的建立,從搶救藥品的準備到搶救器械的使用,從護理人員的培訓到護理記錄的規範化書協等方面,都給予了全力支援,奠定了ICU病房的使用基礎。在當年醫院管理年督導檢查中受到了評審專家的好評。

2、長期幫扶,言傳身教,加強培訓,提高受援單位高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一是做好定期培訓。結合當地多發病、常見病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講課教材,定期開展講課培訓,進行系統性帶教。同時醫院還組織專家經常到各個幫扶點進行疑難病例巡診和講學,組織雙方醫院科室主任、專家對口聯誼和技術交流,以便及時提供技術支持。提供優惠條件,免費接收基層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來院進修學習105名。先後進行了36次專業技術培訓,3120餘人次聽課,提高受援醫院整體醫療診療基礎理論水平。

二是做好機會教育。在臨牀上遇有典型病例時,就以該病例為課題,結合病例的診斷要點、鑑別判斷、治療原則、併發

症的防治等內容現場授課。下鄉醫師根據自己的技術實力,或邀請醫院有關專家,開展適宜的、當地未有的手術,組織觀摩也是一種非常有效和受歡迎的帶教形式。現場帶教和手術觀摩做到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有的放矢,學以致用,提高了當地醫務人員的現實醫療技術水平和獨立應診能力。

三是傳授技術,提高醫療技術裝備的操作技術能力。醫療裝備迅速的普及也往往帶來不會操作,造成一些設備的閒置,發揮不了作用等問題。醫技人員技術的提高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數量的積累,為縮短積累時間,醫院十分注重醫技科室的幫扶。平山縣醫院CT室和超聲科的設備與技術水平不適應,醫院選派醫院CT室主任、超聲科主任等醫院技術最好,又懂管理的專家全力支援。他們堅持吃住在基層,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制定幫扶規劃,明確任務,積極獻計獻策,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他們從科室制度建設,到技術指導,到診斷報告的規範化書寫都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和心血,使平山縣醫院CT室和超聲科的技術的臨牀使用率和診斷準確率明顯提高。

3、無私支援,加強當地硬件建設。結合自身實力和受援單位需求,有計劃的支援了一批醫療器械、設備。向温塘衞生院贈送了牙科綜合治療機,為崗南衞生院贈送了牽引牀,為西柏坡衞生院贈送了生化檢查設備等,先後向11個幫扶衞生院贈送設備、器械32種,價值共90餘萬元(含藥品30餘萬元)。贈送救護車三輛,平山、晉州、行唐縣醫院各一輛,價值40萬元。

三、用自己的雙手,寫下人生的輝煌。

積極貫徹落實衞生部“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及市衞生局“千名醫師下鄉村”及對口支援醫療衞生單位的活動,任務是光榮的。但城鄉差別是客觀存在的,相比之下,特別是那些山區偏遠的衞生院,幾十年來發展緩慢,設備差、條件簡陋、服務功能不全,下鄉工作也是十分艱苦的。加上一些地方羣眾生活困難,有病也不願就醫,下鄉醫生髮愁沒有病號,有勁使不上,技術得不到更新,也增加了長期堅持的困難因素。但幾年來的實踐證明,我院下鄉工作的同志,識大體顧大局,深刻理解加強鄉鎮衞生院醫療衞生建設,提高農村醫療衞生水平,是衞生系統開展的一項利國利民的活動,在當前建設和諧社會大環境下,緩解農民羣眾特別是山區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鄉人員克服環境艱苦等不利因素,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因陋就簡開展工作,積極為當地百姓診治疾病。特別是我們的工作人員,主動走出診室,或走村入户,或街頭巷尾,或田間地頭,訪貧問苦送醫問病,更多了一種聯繫羣眾的形式。下鄉幫扶工作使我們的醫師淨化了心靈,昇華了思想,鍛鍊了品質,下鄉經歷成為自己的有意義的人生閲歷。

今年來,我院醫療衞生下鄉真正做到了“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工作。定點醫院下鄉64人次,受援醫院6座。據統計,完成門診2410人次,急診86人次,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36次,開展手術164例,新技術新項目12項,健康查體義診6000餘人次,學術講座610次,培訓3120人次,教學查房92次,手

術示範195次,較好地完成了醫療衞生下鄉任務。

四、服務羣眾是我們永遠的職責。

醫療下鄉使我們開闊了眼界,瞭解了羣眾的疾苦,也是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服務羣眾是我們醫務工作者永遠的職責。對基層醫療單位實施對口幫扶,經一年多努力,與平山、晉州、行唐等3縣級醫院和3個鄉鎮衞生院實現了科室對口技術協作交流,積累了對口支援的新經驗。訂了醫療幫扶協議。按照協議,醫院定期開展義診,查房講課,免費接受培訓、進修等對口幫扶活動;除此外對市區社區還實行了實行了全天候電話預約出診、會診。

醫院決定由醫療發展部接管定點醫療下鄉幫扶工作,把長期定點下鄉和巡迴醫療下鄉納入統一管理。為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結合醫院和幫扶單位實際,着手研究制定和完善醫院醫療下鄉幫扶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下鄉區域的制定原則、人員的派遣原則、管理部門責任與權限、檢查考核辦法等工作內容。特別是做好平山定點下鄉管理的整頓和規範工作。

服務羣眾是我們醫務工作者永遠的職責。經過全院幹部職工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下的去、待得住、幹得好、管的好、效率高”的醫療下鄉工作的新目標。

  醫療發展部

  二〇xx年十二月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4

醫療衞生事業關係到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老病死,與人民羣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是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也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xx區是一個農業大區,多年來,城鄉衞生事業發展極不平衡,農村衞生事業發展嚴重滯後,城鄉差距非常突出,嚴重製約了農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xx衞生二元結構突出,城區衞生資源豐富,農村衞生資源匱乏。城區有三級甲等醫院1所、二級醫院6所,農村有衞生院42所。全區有3322名醫技人員,其中城區2906名,農村鄉鎮衞生院416名。 332名高級醫技人員中,城區有330名,農村僅有2名。1012名中級醫技人員中,城區有994名,農村僅18名。醫技人員中大學本科以上692名,其中城區691名,農村僅1名。

在全區1557台件1萬元以上醫療設備中,城區有1362台件,農村195台件。從經營狀況看,20xx年全區公立醫療機構共接診門診病人215萬人次,其中城區133萬人次,農村82萬人次。住院病人7.21萬人次,其中城區6.65萬人次,農村僅5600人次。

面對城鄉衞生如此巨大的差距,如何解放思想,充分集約利用現有衞生資源,突破農村衞生髮展困境,全面推進城鄉衞生事業統籌發展,成了我們亟待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對這種狀況,過去我區也和其它地區一樣,對城市衞生支援農村衞生的形式進行了多方面、多層次的探索。如新畢業分配到城市醫療機構的學生先要到農村醫療機構鍛鍊一段時間,設想上是將學到的新知識帶到農村,而實際上新畢業的學生由於臨牀、管理等經驗不足,起不到較大的指導帶動作用。又如城市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晉升高、中級技術職稱前要到農村醫療機構工作一段時間,派出醫療車和醫療隊到農村巡迴醫療,到農村設立指導醫院、合作醫院等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部分農民羣眾就醫,對農村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的提升和農村衞生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實施情況看,存在點少面窄,支援不穩定,時間不長久,範圍較侷限,形式較單一,效果不明顯,各方不滿意等等問題。

如何迅速改變農村缺醫少藥的現狀,找到一條長期、穩定、見效快的城鄉醫療衞生事業統籌發展的新路子?成為我局深刻思考的問題。今年以來,我局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各層次的意見和建議,結合統籌城鄉建設試點工作以及衞生部推出的“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活動和重慶市衞生局開展的城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衞生院的項目,認真思考、創新思路,確定了以城市醫療機構對口支援農村醫療機構開展師帶徒拜師活動為切入點,充分利用xx豐富的城市衞生資源全方位的長期穩定地支援農村衞生,率先在全國啟動了“城市醫療機構對口支援農村衞生院一對一師帶徒活動”,從醫療衞生的角度,探索統籌城鄉的新路子。

我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第一,在支援方式上,分三個層面進行。一層是由一所三甲醫院幫扶15箇中心衞生院;二層是由城區6個二級醫療機構幫扶27個鄉鎮衞生院;三層是中心衞生院、鄉鎮衞生院幫扶轄區村衞生所。

第二,在支援內容上,分四個方面進行。一是開展拜師活動,支援單位選派管理、醫療、護理、醫技等方面的思想素質好、業務精、醫德高尚的人員為師傅,其徒弟為各受援單位的業務骨幹,形成點對點、一對一的師徒關係,並簽訂師徒協議、舉行拜師儀式。師傅每月必須到徒弟工作的單位帶徒3-5次,徒弟每月也應到師傅工作的單位跟班學習3-5天。師傅應擬定帶徒計劃,並以師徒關係的名義在每年年底分別書面總結當年學教活動成果,接受我局的考核。二是管理援助。支援單位派管理方面的人員幫助受援單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內涵建設,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分析、解決一些關鍵性的管理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組織徒弟到師傅單位進修學習,舉辦醫院管理、病歷書寫、疾病控制等專題講座,使受援單位的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和法制化邁進。三是技術援助。以專題講座、教學查房、手術帶教、病例討論、質量評價、護理示範、流行病調查、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婦幼保健等形式進行技術援助,有計劃地免費接受受援單位人員進修。四是設備援助。各支援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新購買適宜醫療設備或將閒置和更換下來的醫療設備無償贈送給受援單位。

第三,在工作落實上,有四個要求。一要加強領導、狠抓落實,以對農民羣眾高度負責的態度,統一認識,抓出成效。二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結合實際制定方案,確保有計劃有步驟地順利推進。三要突出重點、講求實效,既要擴大覆蓋面,推動工作普遍開展,又要集中力量。四要強化宣傳、及時反饋信息。

我局實施的城市衞生支援農村衞生工作與以往的支援方式比較起來,應有以下幾個特點和優勢。一是全面鋪開的支援,採取三個層面的逐層滲透,要克服以往點少面窄的缺陷。二是全方位支援,從技術扶持、管理援助、服務功能、醫療安全、診療設備等全方位地予以支援,要克服以往只注重技術扶持的缺陷。三是長期穩定的支援。拜師活動,建立師徒關係,是取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師徒關係比師生關係更長久穩定。這樣就建立了一種十分緊密的教學關係,針對性、實用性強,能很快提升徒弟的技術水平和被幫扶單位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造血”功能,要克服以往支援短而不穩的缺陷。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5

根據省廳文件要求,進一步落實省衞生廳城市醫療組織支農衞生工作“雙千工程”項目,我院對口支援了xx衞生院,現將我院20xx年年至20xx年年的對口支援基層醫療組織工作彙總報告如下:

一、精心組織

自接到上級衞生行政部門的關於對口支援工作的文件通知,包括“雙千工程”、“對口支援鄉鎮衞生院”等項目,我院積極組織,認真實施,由分管院長牽頭開展我院對口支援工作,醫務科負責具體實施日常的對口支援相關事宜。

對照有關要求,我院前往各受援衞生院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並和當地醫院領導進行了廣泛的溝通、交流,完成了項目實施的前期準備工作,為對口支援開了個好頭。

二、合理實施

我院針對對口支援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實施技術指導文件和管理要求,主要有:

1、自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每年選派3名醫師到xx衞生院進行衞生支農暨技術掛職。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選派4名醫師到xx衞生院進行對口支援,每人為期一年。派往xx支農人員組織關係轉到派往地衞生院,接受派往單位領導。

2、選派人員的條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黨的衞生事業,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醫療技術水平和能力,醫德高尚,無不良行醫行為。主治及主治以上職稱,身體健康,年齡在45歲以下。

3、衞生支農列為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必備條件,不服從醫院安排、拒絕接受支農任務的,不得晉升職稱,是聘用制的立即解聘,且今後不得在本院聘用。

4、對下鄉掛職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①支農任務完成回院後,休假一個月。

②每月補助(獎勵)600元,每兩個月可報銷一次往返車船費。

③醫院的各項待遇不變。

5、在派駐結束後,由受援醫院和我院共同對支援人員進行工作鑑定,對支援任務完成情況、我思想和工作情況進行考核。

三、成績顯著

1、20xx年年4月至今,我院對口支援派駐人員信息如下:

2、我院選派的內科、外科等不同專業的主治以上醫師在當地衞生院開展了一系列醫療衞生服務,進行了多場知識講座,開展了xx等多種外科手術,解決了心梗、腦幹梗塞、肝硬化、肝癌等急、危、重、疑難問題,各對口支援醫療隊都按照要求圓滿的完成了對口支援任務,並在4個方面工作成效顯著:

(1)強化環境治理,改善衞生形象。

(2)建立各項規章制度,規範醫療行為。

(3)很抓基礎知識,提高醫護質量開展。

(4)新技術、新業務、臨牀教學工作。

通過對口支援,各受援醫院在制度管理、院感控制、診療規範的執行、醫療文書書寫的質量、診療處理的病種、醫院診療的經濟收入等都有着顯著的提高,同時,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普遍認可和表揚。

3、我院在選派醫師支援衞生院的同時,也多次組織我院專家前往受援醫院開展義診及講座。

4、截至目前,我院對口支援的有關醫療骨幹,共完成專業技術講座20餘次,手術180餘台次,教學查房90餘次,診治患者約2600人次,進行危重病歷討論50餘次。

四、存在不足

從總體來看,對口支援醫療隊按照省、市衞生行政部門的具體要求基本完成了對口支援任務。對口支援醫療隊員能夠克服各種困難開展工作,提高了當地衞生院的整體水平,建立了部分規章制度和規範,滿足了當地的'部分衞生需要,解決了部分疑難危重病歷的診治,也加快了雙方醫院間的瞭解和合作。我院將在今後的對口支援工作中,一如既往地開展好對口支援工作,確保項目取得實效。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檢查中也發現存在的問題:我院正處於發展的關鍵階段,衞生技術人員相對缺乏,尤其是中級及以上人員有限,皖北支醫每年抽調4名中級衞生技術人員下鄉支援,使得醫院衞生技術人員變的更加緊張。由於距離較近有部分支援醫師未按照要求,完全在受援醫院居住。帶教、講座等記錄不規範和完整。病歷書寫質量仍存在較大差距。臨牀用藥也欠合理。同時在知情和告知義務的執行中存在不足。由於醫院軟硬件條件所限,醫療安全亦存在隱患,將在下一步工作中進一步完善。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6

在幾個月的下鄉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熱愛黨的衞生事業,遵紀守法。在醫院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我圓滿完成了這項醫療服務任務,自己也得到了很多鍛鍊,收穫較多,同時深刻體會到這項重大決策和舉措有利於提高基層醫院技術水平。現總結如下:

1、醫療任務完成情況。

主要從常見病多發病等方面給予了技術支持,使當地患兒就近得到了質優、便捷的醫療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對口支援過程中,我們也在深刻的體會到老百姓的健康知識有限,與我們國家創建小康社會所要求的醫療衞生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對一些常見疾病的`認識不足,在下鄉義診活動中深切的感受到廣大農民羣眾對健康知識的渴求,親身感觸到老百姓對專家的無限信賴和期盼的質樸情感。因此千方百計隨時隨地的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衞生科普知識及健康防病常識,如高熱驚厥怎麼辦?混合餵養注意哪些問題?新生兒黃疸需要處理嗎?手足口病如何預防?等兒童常見疾病防治知識。提高羣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深受患兒家屬的歡迎及好評。

2、合理安排門急診病房工作。

共完成門診五百多人次,急診二十多人,義診一百多次,協助完成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兩人。同時和當地的醫務人員進行了廣泛交流,從實際出發,舉辦了各種專題講座,如《新生兒黃疸》、《肺炎》《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提高他們的醫療水平。有30人次的醫務人員參加。通過典型病例分析及疑難病例討論將核心制度落實到位。如支原體肺炎臨牀表現、合併多臟器損害、阿奇黴素療程等問題詳細解答規範診療行為。以有限的藥物和檢查手段儘量給患者滿意的治療。在臨牀工作中我們幫助年輕的醫生,尋找科研點,建立科研思維,培養他們創新能力。針對護理工作中常見疾病安排2次講座《酒精浴擦浴技術指導》《小兒肺炎家庭護理》以便能更好完成護理工作。共完成教學查房20餘次,帶教人數100餘次。幫助科室建立起臨牀路徑管理、不良事件報告、疑難病討論、危急值報告及業務學習等制度。進一步完善科室制度化建設。

3、業餘時間積極參與醫院管理。

就目前兒科現狀“高風險、低收入、又辛苦,工作難度大,面臨邊緣化”等問題,共同探討兒科今後發展方向。在目前醫患關係緊張情況下,如何防範醫療糾紛?,如何提高病歷書寫質量及落實三基查房制度等直接關係到醫療安全,更能體現一個醫院醫療水平。應作為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工作的重點。在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兒科門診工作更好為患兒服務,減輕他們病痛是我們兒科工作者面臨共同話題。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4、“下鄉半年,受益終生”。

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如何與患者更好的溝通,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他們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也得到了很多鍛鍊,收穫較多。激勵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鑽研技術,提高業務水平,更好為兒童健康盡一份力。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7

為了紮實做好“城鄉醫療衞生機構對口支援”工作,我院按照縣衞生局《全縣城鄉醫療衞生對口支援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醫院實際情況開展了對口支援工作,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領導

我院對城鄉對口支援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業務副院長為副組長的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並建立了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醫務科科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制定了《對口支援xxx鄉衞生院實施方案》和《對口支援衞生院工作計劃》,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20xx年3月份,我院與xxx衞生院簽訂了對口支援協議,依據協議,我院和衞生院各負其責,共同協作開展對口支援各項工作。

二、蹲點幫扶

根據對口支援協議,我院派出2位思想覺悟高、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醫務人員長期駐守鄉衞生院進行對口支援幫扶工作。xxx主治醫師依託我院中醫特色專科優勢,幫助衞生院建設中醫特色專科,通過師帶徒的形式為衞生院培養2名中醫專業人才,使衞生院能夠獨立開展十五項中醫適宜技術。在下鄉支援期間,共收治住院病人30餘人次,診治門診病人300餘人次,下鄉義診100餘人次,在衞生院進行教學查房、示教20餘次,專題學術講座6次,培訓衞生院人員200餘人次,講課內容包括經絡腧穴學、穴位注射法、穴位封閉法、中醫15項適宜技術、穴位帖服法、骨關節炎的治療等,通過培訓明顯提高了衞生院醫務人員的中醫藥知識和中醫診療能力。

我院xxx主管護師在下鄉期間共參加義診活動15次,免費採血300餘人次,健康諮詢200餘人次,舉辦專題講座、業務培訓3次,對衞生院全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全面、細緻培訓,使大家熟悉了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理論、護理常規和技術操作;掌握了常用的急救技術、急救藥品和器械的使用。

三、人才培養

醫院免費接收衞生院xx醫師於20xx年5月—7月在我院急診科進修學習,xxx醫師於20xx年8月—11月在我院婦產科進修學習。我院醫務科專門安排業務水平高、診療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師一對一帶教,爭取為衞生院培養出業務水平較高、醫德醫風良好的臨牀實用性人才。

四、服務百姓義診健康快車活動

根據市、縣衞生局的統一部署,我院每月定期組織各科室專家到衞生院進行服務百姓義診健康快車活動,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免費義診、專題學術講座、教學查房、疑難危重病歷討論等。我院參加活動的`醫護人員共90餘人次,診療範圍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急診科等,共免費義診患者680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餘份。

我院在衞生院舉行專題學術講座2次,講授題目分別為《20xx心肺復甦指南解讀》、《多發傷救治的若干進展》,衞生院參加培訓人員50餘人次,通過現場培訓,使大家的急診急救知識有了明顯提高,基本掌握了止血、清創、縫合、包紮、骨折固定等基礎技術的處理方法。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後工作打算

通過20xx年度的對口支援工作,提高了衞生院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使基層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實惠,但是,由於我院技術力量缺乏、資金困難等客觀條件限制,致使參與對口支援工作的人員有限,參與力度還不夠,不能滿足對口支援地區老百姓的需求,對口支援工作與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開拓思路、創新方法、加大投入和參與力度,使我院的對口支援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8

一、工作目標

通過市直屬醫院支援社區衞生服務工作,加強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救治水平,提高我市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服務能力,保障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基本醫療服務。

通過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與市級直屬醫院之間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充分發揮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制度。逐步形成“健康進家庭、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一)以需求導向為原則。針對目前社區衞生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麪臨的困難,以滿足羣眾基本醫療和公共衞生服務需求,提高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為出發點,開展符合社區需求、多種形式並存的對口支援社區衞生服務工作。

(二)以幫助提高為原則。公立醫院應以幫助提高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為根本原則,加強人才培養,而不是替代社區衞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

(三)以注重實效為原則。積極探索適宜的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對支援前後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六位一體”工作效果和慢性病管理水平的實際績效評價,考核對口支援工作的成效,促進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三、工作任務

(一)市直屬醫院承擔對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持、人才培養等任務,派出具有相應工作資歷的有關專業衞生技術人員定期和不定期到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出診、會診並進行技術指導;幫助受援的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建立和完善管理規章制度、開展適宜技術、免費培訓和接受衞生技術人員進修等。

(二)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要根據自身需求,提出需要支持的執業科目及協作計劃,有效利用支持資源,提高自身綜合能力;要為公立醫院在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內的支援活動提供工作條件。

(三)市直屬醫院要與受援的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建立雙向轉診關係,積極探索建立雙向轉診信息溝通渠道,制訂雙向轉診管理辦法。

四、具體要求

(一)確定支援關係。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分別與三家以上、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建立支援關係,市婦女兒童醫院、市骨科醫院分別與二家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建立支援關係,市第三人民醫院、市紅十字會醫院分別與一家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建立支援關係,第二人民醫院負責本鎮社區衞生服務工作。(具體結對單位名單見附件)。

(二)簽訂支援協議。市直屬醫院應到受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進行考察和調研,在雙方共同討論協商的基礎上,明確各自職責與義務,提出具體工作任務,簽訂援助協議,建立長期定點協作關係。

(三)派駐醫師。根據受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需要,選派主治醫師以上的臨牀技術骨幹輪流到社區駐點服務,並與責任醫師建立幫扶指導關係,幫助並參與社區門診、會診、巡迴醫療、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社區衞生服務,提高社區衞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管理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願選派。晉升職稱時,在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服務時間可與支農服務時間合併計算。鼓勵離退休衞技人員到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工作,醫院要保證其原待遇不變。

(四)人員培訓。受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衞生技術人員要輪流到支援醫院進修學習。支援醫院每年至少接受2名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衞生技術人員到本醫療機構免費進修學習;在舉辦學術講座、交流會、專家講座時應通知對口支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派員參加。

(五)建立雙向轉診關係。明確雙向轉診的病種範圍、適應症、轉診程序和保障措施。市直屬醫院對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轉來的患者優先提供科室選擇、檢查預約、住院安排等服務,同時將適宜社區診療的患者及其有關病情資料及時轉回社區,減輕病人經濟負擔。

(六)啟動時間。支援醫院、受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要在20xx年3月中旬之前完成前期準備工作,3月底全面組織實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支援醫院、受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要高度重視本項對口支援工作,要建立組織,班子成員牽頭,並確定相應的職能科室負責此項工作,切實負起責任。市直屬醫院和受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要建立工作責任制和工作交流制度,制訂中長期目標和年度工作計劃,並在實施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取得成效。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9

這位院長所言,面臨職稱晉升的醫生,主要包括從晉升主治醫師或晉升主任醫師的醫生。從單體醫院來講,這部分醫生數量不多,但從全國範圍來看,也是十分龐大的羣體。但當前普遍反饋,醫生下鄉日漸淪為形式,下級醫院不抱指望,派出醫院也缺乏明確的管理機制,這部分人員下基層的一年、半年時間沒有發揮相應的效用,甚至有浪費的之嫌。

新契機新機制

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雲南省三院”)對此有切身感受。院長邵慶華向《中國醫院院長》介紹,對口支援時間較早、數量較多的是面臨晉升主治醫師的年輕醫生,但這部分醫生由於經驗、專業對口等方面的侷限,往往並不是縣級醫院最為需要的對象,“嫌麻煩、不積極安排工作的現象十分普遍”。邵慶華甚至坦言:“這批年輕醫生中,如果與原科主任聯繫緊密,可能被叫回本院‘幹活’;否則,很多人可能閒在家裏了。”

20xx年初,雲南省衞生計生委對省級醫院對口支援下級醫院做了新的規劃部署,20xx年正式榮晉三甲醫院行列的雲南省三院對口支援的縣級醫院由原來的4家增加為5家,其中3家為新的對口支援對象。

“重新調整了對口支援搭檔後,我們認為是一個新的契機:可以在沒有以往慣例、成見的情況下,重新構建新的機制,至少不至於造成這部分醫生資源的浪費。”在邵慶華看來,以往“走形式”的醫生下鄉對比緊缺的醫生資源,實在頗為可惜。

“新的機制”體現在哪裏呢?首先着眼人員管理方面,雲南省三院在醫院層面夯實了院務辦、人事辦等部門跟進對口支援工作、管理支援醫生等方面的職能,將以往派出人員直接向科室報告的慣例收緊,上調為同時向醫院相關部門報告。據邵慶華介紹,除例行彙報外,在建立了學科互助關係的縣醫院,派駐縣醫院的人員還需要收集相關疑難病例信息,協助反饋到雲南省三院,以便開展緊密的業務幫扶。

學科互助是雲南省三院對口支援創新的第二項舉措。邵慶華介紹,以往十年的幫扶工作總結下來,存在的問題中就包含派出人員與受援醫院亟需解決專業不對口的問題。因此,在今年初,雲南省三院與5家幫扶縣醫院逐一進行座談,深入瞭解其發展方向、目前亟需的學科人才。之後統一協調派出人員,“保證派出醫生的專業方向可以滿足縣醫院的需要,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邵慶華表示,自此雲南省三院確定了“按需派出”的原則。

此外,在雲南省三院與幾家縣醫院簽訂的新版對口支援協議中,寫明派出人員派駐期間由受幫扶醫院統一管理,在參與派駐單位相關業務和管理工作之外,還必須參加義診、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醫療救治等。後者也是邵慶華頗為強調的一點。

作為縣醫院,協議寫明,具有向雲南省三院及時反饋派出人員生活和工作情況的義務,對工作成績突出的醫務人員,受幫扶醫院應推薦或建議雲南省三院給予表彰和獎勵等。

科室幫扶提升成效

的確,有對比就會有鑑別,有競爭就會有爭先。同時向5家縣醫院派出3?5名的醫生,在同樣的獎懲機制下必定能營造出百舸爭流的圍氛。科室幫扶,作為對口支援創新機制中的重頭戲,同樣如此。

“缺什麼,幫什麼”,根據縣醫院反饋的學科需求,雲南省三院與對口支援縣醫院簽訂幫扶協議的科室涵蓋了心血管內科、婦科、骨科、重症醫學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以及醫學影像科。其中心血管內科和婦科對口支援華寧縣人民醫院相應科室;骨科和重症醫學科對口幫扶綠春縣人民醫院相應科室;內分泌科、消化內科及醫學影像科對應幫扶通海縣人民醫院相關科室。

這七大科室涵蓋了雲南省三院的大部分重點學科,科室專家除參加縣醫院舉辦的義診活動外,還必須根據需要短期派駐縣醫院開展帶教、手術指導等工作,而此前派出的常駐醫生也是其中的聯絡員。

機制順暢之後,幫扶目標的`明確更有助於考察既往的幫扶工作成效。在雲南省三院與縣醫院簽訂的幫扶協議中,寫明“針對受援醫院專科發展需求,將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某科室與受援醫院某科室結為一對一幫扶科室,進行技術幫扶和指導,幫扶重點為(具體手術名)手術、受援科室(具體手術名)手術的人員培訓及技術准入,三年內將其建設成為臨牀二級診療科目。”

這些明確的目標可謂是壓在科主任肩上的擔子,以往對口支援中缺乏責權利約束的狀態被打破。幫扶協議中約定了在科室“一對一”幫扶的基礎上,縣醫院需要轉診的患者原則上應轉向雲南省三院。因此,轉診病例也成為提供技術幫扶的科室工作成效的重要指針,“能不能收集到‘好’的疑難病例以提升整體技術水平,這會是科主任較為關切的部分,也是科室雙方合作成效的體現。”邵慶華坦陳地介紹説。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0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衞生廳等六部門《關於加強衞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省衞生廳衞生專業技術人員晉升高級職稱前定期到基層和進修學習的規定》,為進一步做好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20xx年我局按照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我局以射衞發[20xx]18號文件下發,就開展對口支援工作作了安排部署,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

我局歷來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年初就成立了由局長為組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並建立專家組,制定了《縣衞生局20xx年度城鄉醫院衞生對口支援工作實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分別與縣中醫院、縣平通鎮中心衞生院、木裏縣人民醫院、縣各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簽訂了對口支援協議。

二、團結協作,勤奮工作

依據方案計劃,20xx年4月1日—20xx年9月30日我局安排縣級單位分批的向受援醫院及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派駐思想作風好、業務水平高、管理能力強、身體健康、能夠指導受援醫院醫務人員工作的高年資中級職稱以上的醫療、管理、護理或醫技等人員近100人,根據受援醫院管理和臨牀實際工作需要免費為受援醫院規範化培訓醫院管理人員和臨牀醫務人員6人。專家組成員和派駐醫務人員在受援醫院內開展臨牀查房、臨牀教學、會診、技術培訓、手術示教、疑難病例和死亡病例討論等,指導受援醫院醫師開展疑難危重病症診療;培訓受援醫院醫務人員;對受援醫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議;幫助受援醫院建設重點科室;充分發揮上級醫院的綜合能力與優勢,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

三、工作紮實、成效顯著

通過對口支援,我縣縣直醫療單位與受援醫院結成了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和協作關係,受援醫院在醫院管理、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控制、基礎設施、學科建設、醫療服務能力等方面得到顯著提升。20xx年共計開展學習講座80餘次,帶教查房120餘次,各種疑難病例、危重病例討論30餘次,開展手術示教30餘次,從而大大提高了各受援醫院的業務技術水平。全年減免進修學習費用2萬餘元,向受援醫院捐助無影燈2台,胃鏡2台,腸鏡2台,救護車及檢驗設備共計價值70餘萬元。各受援中心衞生院整體達到一級甲等醫院標準,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達到衞生主管部門驗收標準。在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縣複查驗收活動中,均以高分通過,獲得了評審專家組的一致好評。

四、20xx年計劃

20xx年我局將繼續根據中、省、市、縣相關工作要求,繼續紮實推進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進一步從以下幾方面加大對口支援工作力度:一是加強考核力度,確保落實對口支援工作內容和工作效果;二是明確職責,繼續加大人才輸出的力度,加強對口支援雙方的溝通,共同做好支援工作;三是建立對口支援工作的長效機制,擴大對口支援的範圍和內涵,鞏固對口支援工作成果,進一步提高受援醫院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1

根據衞生部《關於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程”的通知》以及省衞生廳《關於城市對口支援城鄉基層衞生工作實施方案》的相關精神,按照醫院要求,本人認真貫徹落實,現將本人xx年xx月至xx年xx月於xx人民醫院x科對口支援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深入xx科臨牀一線參與臨牀值班、收治病人,根據x科具體情況開展如下工作:

1、基礎管理,以十三項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為基礎,通過具體病例及日常工作中相關問題探討交流的形式,加強對受援科室管理流程的優化和改進,建立科學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受援科室的基礎醫療管理水平。

2、醫療技術,根據受援科室的實際需求,結合具體病例參與幫助、指導臨牀醫療工作。工作方式包括臨牀診療示範教學查房、示教手術、病案討論、舉辦講座等多種形式。結合受援科室xx、xx等相關疾病診療開展較少情況,着重進行相關知識、經驗、手術技巧等與受援x科同事進行探討、交流。邀請受援科室相關人員參加我院舉辦的各種層次的學術活動。按照技術項目准入管理的有關要求,結合受援科室的特點,積極向受援科室推廣xx、xx等方面疾病適宜的診療技術,提高受援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每月及時向省衞生廳及醫院彙報當月工作情況,具體診療、學術活動情況詳見每月報表。

通過與當地x科同事半年相互學習、交流取得如下主要成效:

1、更新理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灌輸一些先進的醫學理念,比如,醫生必須具備“繼續學習的理念”、“病人第一的理念”、“微創的理念”、“以人為本、傾聽患者訴説的溝通理論”、“細分亞專業”、“全科理論”等等,將受援科室的業務水平、認識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並授之可持續發展之道。不僅在業務方面,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嚴格醫療過程中的各項核心制度,組織查房、疑難危重病例、術前討論、定期業務學習等。

2、提高了受援科室在xx疾病、xx傷等方面診療水平,通過相互學習、經驗交流、舉辦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既提高了受援醫院的管理水平,又提高了受援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

3、拓寬了服務半徑,提高了醫院的影響力,對口支援工作的開展,通過醫療服務的輸出,拓寬了我院醫療服務的半徑,提高了醫院的影響力及知名度。積極響應國家醫改,目前與受援科室已積極展開雙向轉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取得了派出醫院和受援醫院雙贏的目的。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2

根據衞生部《關於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程”的通知》以及省衞生廳《關於城市對口支援城鄉基層衞生工作實施方案》的相關精神,按照醫院要求,本人認真貫徹落實,現將本人xx年xx月至xx年xx月於xx人民醫院某科對口支援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深入xx科臨牀一線參與臨牀值班、收治病人,根據某科具體情況開展如下工作:

1、基礎管理,以十三項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為基礎,通過具體病例及日常工作中相關問題探討交流的形式,加強對受援科室管理流程的優化和改進,建立科學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受援科室的基礎醫療管理水平。

2、醫療技術,根據受援科室的實際需求,結合具體病例參與幫助、指導臨牀醫療工作。工作方式包括臨牀診療示範教學查房、示教手術、病案討論、舉辦講座等多種形式。結合受援科室xx、xx等相關疾病診療開展較少情況,着重進行相關知識、經驗、手術技巧等與受援某科同事進行探討、交流。邀請受援科室相關人員參加我院舉辦的各種層次的`學術活動。按照技術項目准入管理的有關要求,結合受援科室的特點,積極向受援科室推廣xx、xx等方面疾病適宜的診療技術,提高受援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每月及時向省衞生廳及醫院彙報當月工作情況,具體診療、學術活動情況詳見每月報表。

通過與當地某科同事半年相互學習、交流取得如下主要成效:

1、更新理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灌輸一些先進的醫學理念,比如,醫生必須具備“繼續學習的理念”、“病人第一的理念”、“微創的理念”、“以人為本、傾聽患者訴説的溝通理論”、“細分亞專業”、“全科理論”等等,將受援科室的業務水平、認識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並授之可持續發展之道。不僅在業務方面,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嚴格醫療過程中的各項核心制度,組織查房、疑難危重病例、術前討論、定期業務學習等。

2、提高了受援科室在xx疾病、xx傷等方面診療水平,通過相互學習、經驗交流、舉辦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既提高了受援醫院的管理水平,又提高了受援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

3、拓寬了服務半徑,提高了醫院的影響力,對口支援工作的開展,通過醫療服務的輸出,拓寬了我院醫療服務的半徑,提高了醫院的影響力及知名度。積極響應國家醫改,目前與受援科室已積極展開雙向轉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取得了派出醫院和受援醫院雙贏的目的。

醫生對口支援工作總結13

按照綏稜縣衞生局對口支援的安排,我院承擔了3個鄉衞生院的.幫扶工作,為了提高我縣農村衞生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改善農村衞生機構服務能力,根據我院對口支援區鄉衞生院工作協議的要求,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認真開展二級醫院對口支援鄉鎮衞生院工作,通過一年幫扶,受援單位的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現將一年來的醫療支援開展工作總結如下:

一、制定對口支援年度計劃和組織管理:

(一)成立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

(二)20xx年主要內容為:

(1)醫院管理方面:開展醫療、護理、院感、醫療安全管理培訓及指導。

(2)技術援助:由外科、內科、肛腸科安排對口支援中心衞生院進行醫療技術、手術、查房指導,門診住院診療工作等援助。

(3)人員培訓:各科接收區鄉中心衞生院人員進修免費。

(4)設備物品支援:提供部份基藥及一次性醫療用品。

二、工作開展情況:

醫務科按照醫院對口支援計劃,制定了醫療幫扶工作計劃,指定1—2個科室對口支援各鄉衞生院,按時派駐人員到鄉衞生院上班給予技術援助,全年共下派醫技人員到區鄉衞生院共4名,開展診療病人1000餘人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112人次,提高了受援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1、我院面臨人員少,工作壓力大、業務繁忙,人員難以落實,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需要周密安排合理調配。

2、少數人員下鄉工作責任差,不認真開展現場和學術講座,實施效果差。

3、對工作實施管理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gongzuozongjie/wje7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