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工作計劃 >

實用的學科工作計劃模板錦集8篇

實用的學科工作計劃模板錦集8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科工作計劃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學科工作計劃模板錦集8篇

學科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知識目標和能力培養目標:

1、要求學生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以及從祖國古代居民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融合與文化的歷史。

2、理清這一時期的歷史脈絡,掌握重要歷史時期的相關知識。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生如何行為、思考和處理問題。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分為四個單元,講述了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古代居民在祖國的時間,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文化融合的歷史。總共需要32節課,每節課1課時,複習2課時。

三、背景分析的基礎:

本學期,我們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在全面落實政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指導下,在上級領導的領導下,以課程改革為模式,以考試改革為突破口,加強常規教學研究,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在充分落實歷史課程標準規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價值觀等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以下幾點:一是減輕學生負擔,降低難度;第二,增強趣味性和生動性;第三,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整體情況分析:學生從國小升到七年級,表現為:好奇、主動、上進心強、學習積極性高;但是他們不能聽課,不能自學,不能做筆記,有些學生不交作業,上課吵鬧,學習習慣差。10個班各70人左右,每個班的班級風格和學風都有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的學習。雖然大部分學生上課都能把老師的思路轉過來,但還是有學生答非所問。學習態度不端正,習慣差,理解不夠,很難達到100%通過率的目標。一般來説,有很多人不願意學習,智力低下。因此,從年級開始,就要注意定期的課堂管理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範學生的`行為,下大力氣備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和消化,爭取每一節課都能取得實效。

五、教學任務和目標:

1、加深對《歷史教學大綱》和現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把握課堂45分鐘效率,貫徹“c

4、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使用幻燈片放映、投影、錄音、錄像、電影、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開展輔助教學。

六、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完成七年級語文日曆。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總結每個階段的歷史特點,尋找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這學期教學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們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做好課堂強化教學和實踐,做好優秀學生培養和差生課後補課工作。

3、以多媒體教學為突破口,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根據學校這學期的計劃,信息技術的使用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為了響應學校的要求,我在這半個學期裏努力用直觀生動的多媒體教學方法來改進以前的教學,努力讓自己的學科成為學生喜歡的學科,讓課堂教學朝着快樂、生動、有趣的方向工作。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加強綜合訓練,抓住學科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學科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音樂學科的教學教研工作將緊密圍繞市、區教學工作重點,繼續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師對課改理念的認識,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作用,落實區教育均衡化發展目標,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開展各項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一、教學工作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07年新修訂的《音樂課標》,並結合我區教育均衡化發展工作,進行對口幫扶。開展區名師指導課教學觀摩活動,同時選出優秀課例在全區進行展示,促進我區音樂課改不斷深入,使課堂教學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2、結合教學常規檢查,進一步完善集體備課和科組活動,抓好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檢查評比,促進學科教學工作的規範化管理,使音樂教學工作逐步走向正規。

3、根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要求,對我區高中課改進行跟蹤指導,尤其是二附校迴歸後,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從新進行梳理規範,及時解決課改中出現的問題,確保高中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教研工作

1、集中全區骨幹教師,重點抓好海濤國小《電腦作曲在國小音樂課教學中的應用》和二附小《國小客家山歌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研究》兩項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

2、結合教師培訓活動,總結課改實踐經驗。開展全區課改教學科研論文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優秀論文,在全區範圍內進行宣讀交流,並向上級部門推薦或發表。

3、繼續抓好鹽田區教研網站建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展示教學成果、進行信息交流學習的平台,要辦好這個網站,還是要靠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期末我們將開展優秀網管員的評選活動。

4、認真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教研培訓活動,為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創造條件,做好服務。

三、大學聯考工作

1、認真抓好高三音樂術科生的專業教學工作,針對09屆全區各校音樂考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確保09屆音樂專業大學聯考再創輝煌,完成領導交給的大學聯考任務。

2、根據二附校迴歸後的具體情況,在大學聯考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選拔培養上要下大力氣,力爭在兩三年內恢復到今年的水平。

3、為了能夠使我區音樂特長大學聯考的優勢,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現在我們必須要有計劃有步驟的抓好音樂特長生苗子的選拔和培養,特別是在高一招生時就要加大宣傳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優質生源報考沙中和鹽港中學的音樂特長生,這一點必須應引起各方面的重視。

四、課外活動

本學期將舉辦鹽田區第二屆少兒才藝大賽。(詳見通知)

五、時間安排

1、9月12日上午在區教研室召開學科組長會議,部署本學期工作計劃。

2、9月19日組織課題成員開題會,部署開題工作。

3、10月上旬各校開展少兒才藝大賽。

4、10月下旬組織教師參加深圳市中國小音樂文案例評比。

5、11月上旬組織教師參加深圳市年中國小音樂現場課比賽。

6、12月初開展區級優秀網管員的評選活動。

7、12月下旬組織田區第二屆少兒才藝大賽。文 章

8,音樂學科第一學期工作計劃

學科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我將擔任國小四、五年級英語的教學工作,為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使用的教材是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共有八個單元,均以話題為主。

二、制定計劃的目的: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學生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三、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四年級有三個班,135人。五年級兩個班,共95人。國小四五年級的學生正處少年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可塑性強,但缺乏理性思維,邏輯思維不強。他們愛玩、愛唱、愛遊戲、愛活動,這一切都是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一)、要儘快熟悉新的教學材料,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材的使用要儘量做到具有趣味性、藝術性、科學性和創造性。在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不斷學習和探索新世紀國小英語教學的新模式,學習和借鑑其他學科的好的做法,與其他學科有機結合。根據課本內容自編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樂;編寫説唱(chant),讓學生出口成腔;可能的話編成歌曲,套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旋律,用説唱和歌曲的形式讓孩子儘量在課上熟悉,使課本內容活化,儘量使國小英語的內容變得易學、易讀、易記。

(二)課堂教學研究要使功能、結構、話題、任務有機結合

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通過視、聽、説、玩、唱、畫、遊、讀、寫、譯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習得”與“學得”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語感。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特別是聲像材料的示範,學生模仿,教師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

(三)教學方法多樣,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購物、野餐、旅遊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使孩子們進入角色,興趣、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激勵。

2、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並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的實踐,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和拼讀的基礎,並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

3、設計任務型活動(task-base dactivities),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

(四)教學組織和課堂安排靈活,學生為主體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多次接觸英語和足夠的實踐量。

2.開展兩人小組、多人小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實踐,體現出語言的交際性,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五)採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

(六)運用激勵機制,評價形式多樣化,鼓勵國小生積極進取

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的成績和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特別要注意對學習後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

隨着社會對國小教師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小教師專業人才的素質結構必將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在教學課餘,我計劃不斷進取和自我更新,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為學生能接受高質量的教學而努力。

學科工作計劃 篇4

在學校裏德育滲透貫穿於所有的學科。我們科學教育是培養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質學生,因此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德育教育,各科教師都要在所教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科學的德育滲透,不能僅把科學教育作為一種求知、求真的活動,而應有科學精神的支撐,貫穿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與人格培養融為一體。

一、抓住教育契機,培養科學態度。

科學態度是人對客觀世界,自然規律的看法。實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規律是最基本的科學態度,也是科學教學中要重點培養的。結合教材,開展觀察實驗,動手操作等活動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養成的重要途徑。譬如在觀察事物或現象時老師應要求按科學程序進行,先整體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體,由表及裏;在做連續測量,月相觀察,養植物,養蠶等等必須長期進行的觀察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堅持按時觀察,及時記錄,定期彙總,以便分析研究。而在實驗當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按照步驟動手操作,如實記錄實驗結果。通過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培養他們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二、結合教學活動,培養意志品質。

在我們科學課程的教學活動中,由於孩子們才剛剛接觸到新課程,所以他們興趣盎然,有時一節課上完後還是意猶未盡,但這種興趣最終還是維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觀察研究活動進行到底。如果此時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監督,對學生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做全程追蹤,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 提高他們參於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最終能完成學習任務。讓他們感受到克服困難後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既能培養他們完成任務的責任感,也能不知不覺地磨練了他們的毅力,培養了他們的意志品質,達到了科學教學的目的

三、注重常態教學,培養良好習慣。

對於國小生來説,培養良好習慣主要是通過不間斷地反覆訓練來實現。良好的習慣來源於平時的點滴積累,課前的準備,實驗器材的整理與擺放,傾聽別人的回答,耐心細緻的觀察……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勤提醒常要求,通過嚴格訓練來實現。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正確,積極地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漸進,又貫穿始終。實驗中,交給學生如何維護教室衞生和個人衞生,怎樣正確倒取清水、處理污物,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成立合作小組,培養合作精神。

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作為個體而獨立存在的,人是社會的人。一個人的'存在、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必然要和我們這個社會發生各種關係。學會正確處理好這些關係,建立並維持一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係,對一個人將來的生活和事業的成功與否有重大影響。而要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社會和人際關係必須具備一個健全的人格,必須擁有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我們科學教學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大大縮小了學生之間的距離,便於溝通;在評比時以小組為單位,減少對個別同學的獎懲,使學生產生集體榮辱感,增加合作意識,逐漸樹立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思想,增加了團隊意識。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五、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德育在我們的課堂上無處不在。像《巖石、礦物和我們》,向學生介紹我國我國豐富的礦產資源,《生態系統》通過表演情景劇等方式使學生懂得了環保和治理的重要性、緊迫性。這樣不僅有利於認知的鞏固和深化,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樹立主人翁的態度,增強社會責任感。

德育教育要從教學的方方面面抓起,讓學生體會到德育教育無處不在,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優良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這需要我們等待,有時會出現反覆,但是優良的品格一旦形成,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這樣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是具有真正健全人格的人,才可能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材。我們也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

各個學年級科學課德育滲透具體方案:

3年級科學課以養成教育為主,如課堂上坐姿端正,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小組合作等,另外根據教材的確定,初步滲透科學自然觀的教育。

4年級以養成習慣教育為主,教師要勤説嚴要求,抓落腳點,以表揚為主,針對個別學困生要及時進行談話,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課堂中既要學生勤動手又要多動腦,並倡導合作研究互相謙讓的精神。

5年級以知識教學為主,讓學生根據書中的內容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了解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從而認識到個人對自身健康負有責任,能積極三家鍛鍊,注重個人衞生保健。

6年級即將畢業,重點在於知識的總結。讓他們知道科學與生活有着重要的聯繫,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究生命世界和宇宙世界,對未來充滿希望。

學科工作計劃 篇5

一、命題的指導思想

今年我市會考語文命題,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20xx年國中畢業、升學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江蘇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會考制度改革的意見》,以及20xx年4月教育部會考命題人員培訓會議精神,力圖體現四個“有利於”:有利於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推動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努力提高普及水平;有利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和發現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積極主動發展;有利於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推進高中階段的普及和發展。

二、學科評價標準

在20xx年會考改革實踐的基礎上,南京市20xx年會考繼續實行“兩考分開”。堅持20xx年南京市會考命題的原則和導向,滲透新課標精神,緊扣教學大綱和教材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切合南京市國中教學的實際,考查學生初步的觀察、積累、理解、討論、質疑、調查、分析、綜合、應用、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試卷的難度值仍然控制在0.7左右,試題的難度結構仍然是3:4:2:1:(由易到難),以體現“夯實基礎、注重能力、嚴格標準、有所創新”的命題原則,發揮考試評價對國中教學實踐的導向功能、激勵功能、管理功能和甄別功能。

三、學科評價內容(考試説明)

《20xx年南京市會考語文升學考試説明》

根據教育部《關於20xx年國中畢業、升學考試改革指導意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和《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語文教科書(人教版)》,結合我市國中語文教學實際,擬訂20xx年本學科升學考試的範圍、內容及要求如下。

一、考試能力要求

會考語文要求測試識記、理解、分析綜合、應用和欣賞感受五種能力,這五種能力表現為五個層級:

A. 識記 指識別和記憶,是語文能力最基本的層級。

B. 理解 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 分析綜合 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D. 應用 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 欣賞感受 指對閲讀材料中文學作品的形象和描寫,優美精闢語言的欣賞和感受能力。

對A、B、C、D、E五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但均以《大綱》為依據,在《大綱》所要求的能力範圍之內(滲透新課標精神)。

二、考試範圍及考試內容

考試範圍:

1、《大綱》規定的國中階段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教學要求。

2、現代文閲讀的考查範圍:與精讀課文程度相當的課外現代文讀物(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和文學作品)。

3.文言文(詩文)閲讀的命題範圍,以南京市兩套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共同篇目為依據(見“附錄”)。

考試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一) 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

(語文基礎知識着眼於應用,不考名詞術語。)

能識記基本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能。

1、識記 A

①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3500個常用字)的字音。

②識記現代漢語(3500個常用字)的字形。

2、應用 D

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②正確理解和使用常用詞語(包括常用的成語、同義詞、反義詞),並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

③正確使用短語

④辨識並修改常見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重複羅嗦、前後矛盾、誤用和濫用關聯詞語)

⑤選用、仿用和變換句式。

3、理解 B

瞭解常見修辭格(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的一般用法。

(注:語法修辭不列入考試範圍)

(二)文學文體知識和文學的欣賞感受

1、識記 A

①識記第一冊至第六冊精讀課文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②背誦默寫國中語文第一冊至第六冊精讀課文(現代文)和文言文課後練習中要求背誦的內容。

2、理解 B

①瞭解文學體裁常識(小説、散文、詩歌)。

②瞭解記敍文一般常識(要素、人稱、順序、中心、詳略、記敍文中的議論、説明、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及作用)。

③瞭解説明文的一般常識,包括説明對象的特徵、説明順序、説明方法(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引用等十種)。

④瞭解議論文的一般常識,包括論點、論據、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四種方法)。

(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等文體知識的考查與讀寫能力的'考查相結合,不單純地考知識。文體常識不列入考試範圍。)

3、欣賞感受 E

①會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②會欣賞、品味優美、精彩、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③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並能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④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

(三)口語交際

應用 D

1、口語交際要講究文明和修養,態度自然,尊重對方,注意對象和場合。

2、耐心專注傾聽,瞭解對方的意思,領會意圖,抓住中心和要點。

3、講普通話,做到語言清晰,語句連貫,條理清楚,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心情,並努力使對方理解。

4、複述轉述,力求完整準確;討論發言,圍繞話題,簡潔明瞭;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

(四)語文實踐活動

遵循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原則,並據此命題。

(五)文言文閲讀

1、理解 B

①理解文言課文中常見的實詞和虛詞(之、其、於、而、以)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②正確把握文言課文的文意、重要句子的句意。

③能順暢地朗讀文言基本課文。

④對古人的觀點,能結合現代生活實際,與時俱進,有自己的評價。

(六)現代文閲讀

能閲讀一般的現代文(含文學作品)。

1、理解 B

①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理解作者的思路和中心意思,感受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的態度和觀點。

②理解文章中重要詞句在具體語境中含義和作用。

2、綜合分析 C

①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簡要分析文章(或語段)。

②能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聯想和想象。

③能運用瀏覽、檢索、摘錄、製作卡片、寫讀書筆記等方法閲讀文章。

④對課文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問。

⑤課外閲讀推薦書目,除《名人傳》外,其他篇目應組織閲讀。會考將體現點評式考查。

(七)寫作

能寫記敍文、簡單的説明文、簡單的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發展兩個等級。

1、基礎等級 D

①符合題意。

②符合文體要求。

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摯。

④中心明確,內容充實。

⑤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語言通順。

⑥書寫規範,標點正確。

2、發展等級 D

①構思、立意

立意新穎,構思精巧,有獨到的見解及個性特徵,有創新,有創意。

②語言

記敍文:記敍生動、形象,善於描寫,善於運用修辭手法,表達豐富的意藴。

説明文:説明語言準確、簡明,能抓住事物的特徵。

議論文:議論語言準確、嚴密、深刻,有一定的論證氣勢。

四、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全卷滿分為120分(其中作文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試卷結構

第一部分,考查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第二部分,考查課外現代文閲讀、課內文言文閲讀;第三部分考查作文。

(三)試卷內容比例

1、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 約佔20%

2、現代文閲讀 約佔30%

3、文言文閲讀 約佔10%

4、寫作 約佔40%

(四)試卷題型比例

1、單項選擇題 約佔15%

2、填空題

3、簡答題 約佔85%

4、作文題

作文題題型

按照多種命題方式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根據所給材料(含文字與圖片)作文、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繫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

五、命題與審題工作

(一)命題工作

1、在命題過程中堅持命題的四項標準:①科學性 ②一致性 ③教學的導向性 ④注重選拔性

2、命題人員一覽表

姓名 單位 職稱 參加命題情況

吳福娣 南京市教研室國中語文教研員 中學高級 ①參加教育部主辦的20xx年、20xx年全國國中畢業、升學考試命題人員研修班學習,獲結業證書。②參加南京市20xx年、20xx年、20xx年會考語文命題工作,南京市會考語文命題組負責人。

靳賀良 南京市第十二中學 中學高級南京市名師 /

袁 源 南京市第九中學 中學高級南京市名師 /

郭永寧 江蘇省教院附中 中學高級市兼職教研員 /

(二)審題工作

審題:孫芳銘老師,南京市第一中學教師,江蘇省資深特級教師、省名師、南京市課程改革特聘專家。曾參加過10次以上的審查會考語文試卷工作。審查後對此套試卷總體滿意,改動極少。

試題來源:均為集中封閉後,現場確定試卷材料,現場命題,四人命題小組反覆推敲,慎之又慎。採取命題小組集體負責制,集思廣益,杜絕個人行為。

六、評卷工作

1、作文實行四人評卷制。南京市會考作文試卷工作自20xx年開始實行兩人背靠背評卷。卷面上不出現分數,分數填在AB卡上,待錄入電腦後取平均值。如兩人試卷相差7分以上者,均交質檢組重閲。重閲時仍為兩人一組,共同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後,方可改動,並簽署兩人的姓名。20xx、20xx年依然如此。基本保證了作文評卷的公平性,杜絕了隨意性,實現了在作文評卷方面,一份試卷4人把關的高要求。這在全國來説,還是走在前面的。

2、在閲卷模式上,有重大改進。

①改變以往江寧區、六合區、浦口區、高淳縣、溧水縣獨立閲卷的模式,自20xx年起至今,全部收歸市裏統一閲卷,以利統一標準,保質保量,掌握第一手資料,更好地進行教與學的研究。

②改變以往會考閲卷分組模式(語知、作文混合編組),為有利於作文兩人背靠背評卷的需要,分語知組、作文組兩大板塊閲卷。組織工作做在前面,在命題期間,就合理安排好大小組長及各組人選。挑選那些各區縣推薦批閲作文的教師,以利保證作文批閲質量。實踐證明,這樣的分組模式,無論是從招辦管理、保密的角度,還是教師閲卷週轉的角度都非常合理,不誤工誤時,無需滿場子找改過的作文AB卡。閲卷效果,經市招辦抽查、考核,均十分滿意。市局局長衞懋勤認為,近兩年來的會考語文閲卷工作,是歷年來組織得最好的。這種評價對我們廣大教師是最好的激勵。20xx年我們的閲卷數已達70000萬份左右,閲卷教師共250名,可謂任務重、人數多,但組織得井井有條。

③認真、細緻、科學地做好閲卷試批工作。和去年一樣,今年我們用一天半的時間,組織大小組長參加試批工作,完善既定評分標準,形成文字後,視同法律文件,任何人不得隨意更改標準。閲卷期間,不搞質量分析,以杜絕那種因抽樣分析的數據或高或低而影響、改動評分標準的情況出現。閲卷從頭至尾,一個標準、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考生。

全市會考語文各項數據,至20xx年秋新學期第一週才從市招辦電腦中調出。各項真實的數據反映出試卷的合理性、有效性。

七、試題特點及考試效果

(一)試題特點

1、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滲透新課標精神,強化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實踐活動的關係,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例如語文基礎知識部分,試題涉及人生哲理,環境保護(招貼畫),名著點評,抗擊“非典”,品德修養等,為學生今後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生活,自主參與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閲讀部分,課內文言文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考查對文中名句的品評,體現了我市《會考語文指導用書》中所提的考查要求:對古人的觀點,能結合現代生活實際,與時俱進,有自己的評價,課外的三篇選文,力求文質兼美,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例如散文《丁香賦》;科普説明文《氣流功能充滿奇妙》;還有倡導真誠、閃耀着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光輝的議論文

《説真誠》。在題目的設計上重視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有機融合,着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對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例如第13題、第17題等。

2、重視語言的積累、品味和感悟。

例如文言詩文名句的默寫;《丁香賦》中品味句子的精彩之處;《説真誠》中第21題仿寫的設計等均可見一斑。

3、重視文學的欣賞與感受,引導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並能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例如第3、11、12、13題等。

4、重視《會考語文指導用書》的複習指導作用,實踐證明:用與不用大不一樣。通過“指導用書”體現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向,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實際能力。

5、重視學生評價能力的考查,體現了試題較高的思維含量。“評價”似一根紅線,貫穿其中。

6、會考作文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等多種形式融為一體,做到了限制性和開放性的和諧統一。

作文命題獨具特色。在貼近生活、迴歸人本、迴歸自然、返樸歸真、寫出個性特徵的寫作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讓考生就“泥土”引發的聯想,思索作文。讓所有的學生都有話可説,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知識積累、情感積累,寫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改變了較長時間以來,“文體不限”後只能寫記敍文類、議論文類的狀況,説明文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試題開放度更大,思維空間更廣闊。

整個閲卷過程,好作文不斷湧現,閲卷教師常常處在一種喜悦的狀態之中。這些好作文有充滿合理想象的、飽含哲理的寓言、童話;有雋永優美的散文;有對人類敲響警鐘的説明文;有切中時弊的議論文。可謂在“泥土”的滋潤下,百花齊放,異彩紛呈。

(二)考試效果

1、全市會考語文各分數段人數、比例一覽表。

名稱 考試人數 均分 各分數段人數、比例

分數段 人數 比例

全市 67030 82.8 120-108分 184 0.27

107-96分 10782 16.09

95-84分 25135 37.50

83-72分 18707 27.91

71-48分 11303 16.86

47-0分 919 1.37

優 秀 15026 22.42

2、社會影響及九年級任課教師、高一年級教師評價。

我們在閲卷結束後就召開了九年級教師對試卷的反饋信息會議,本學期開學初又聽取了部分高一教師的意見,總的評價如下:

整套試卷均體現了語文課程的特徵,滲透了新課標精神,體現了較強的人文性內涵,能將知識、能力、情意有機融合,符合學生認知的幾個層次。看似簡單,實則含而不露。重視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學會思考。在考查中調動了學生的知識積累、生活積累、情感積累,非常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深層思維,無偏題、怪題,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能力層級要求高。對今後的語文教學起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社會各界(含媒體)對今年南京市的會考語文命題工作,讚譽不少,贏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八、改進建議

會考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這套教材,20xx年是最後一屆所用教材,20xx年就是新課標教材。因此,也不能突飛猛進。我們遵循市教育局領導的意見,注重雙基能力的考核,滲透新課標精神,體現素質教育的導向,不刻意地為了求新而求新。在穩中求進,在穩中求新。我們根據南京市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1、認真掌握新大綱精神,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轉變教學理念,“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2、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雙基訓練,紮實打好基礎。

教師要切實讓學生掌握記敍、説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法,提高學生記敍、説明、議論、抒情等書面表達能力。教學工作不搞花架子,一切從實效出發。

重視語言積累,提高語言感悟、分析綜合、篩選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3、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溝通課堂內外、課本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教師應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閲讀教育部推薦的中外名著,背誦有關課外詩詞。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中,都應增強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將火熱的社會生活,溶入我們的語文學習之中。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學會思考。

4、重視作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將“重視”二字落實在行動上。①教師要嚴格按照大綱上所要求的目標去訓練;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次,字數不少於0.7萬,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鐘能完成500字左右的習作。②重視作前指導、作文批改、作後評析等幾個重要環節,要讓學生參與到這幾個重要環節中來,讓他們發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變被動作文為主動作文,變“別人要我寫”為“我要寫”。只有這樣,才能為提高作文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科工作計劃 篇6

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核心是教師隊伍的專業性發展,而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則是確保學校教師隊伍乃至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為此本學期我校教學科研工作本着深化研究進程,提高校本研修的層次和附加值,進一步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為目的,努力服務於課堂教學,發揮科研先導的作用。

一、科研基礎分析

進入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我校申報和承擔了兩項科研課題,分別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實驗研究子課題《發展性課堂教學非物質化教學手段與培養學生能力的研究》;哈爾濱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教師課堂教學調控能力的研究》兩項科研課題已經進入到了研究階段,正有條不紊的開展。

目前學校全體任課教師均參與課題的研究,按照學科我們把教師分成了數學,語文、科任、音樂、美術、體育,六個課題研究小組分別承擔子課題研究。

二、科研常規

1、調.

調.和完善科研常規管理制度,調.和完善科研課題的實施方案;調.國小科研課題課大賽的時間,確定與中學教學大賽同步。定於20xx年3月。

調.反饋形式提升科研探索的實效,對於教師每兩個月上傳得教學反思或者教學敍事,為了切實發揮作用,避免教師應付,相應調.反饋形式,組織進行兩次交流會,促進科研工作的落實。

2、堅持

堅持科研常規管理的'以往規定,延習兩個月一份科研反饋的習慣。反饋形式主要.取撰寫教學反思與教學敍事召開交流和發佈會。9月31日上傳教學反思一篇;10月8日教學反思交流會;11月31日上傳教學敍事一篇,1月14日教學反思交流。

堅持研訓一體,走科研工作與學校校本研修相結合的道路,確保科研工作圍繞課題又不脱離實際教學。

堅持活動即培訓的思想,為了解決時間安排的問題,不做過多的説教式的培訓,所以我們結合活動開展培訓,多發揮觀課、議課,交流和內化為主的培訓作用。

堅持拓展理論培訓的渠道,提升教師研究水平;本學期邀請進修學校,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開展兩次圍繞教學科研的理論培訓。

堅持雙週三下午學校教科研.體學習和培訓。本學期教科研業務學習共8次時間分別為9月10日9月24日10月8日10月22日11月5日11月19日12月3日12月17日

3、強調

強調教師自我學習和自我提高。要求每週都有學習內容,內容要求是圍繞教育教學的經驗性或理論性文章,有學習筆記,字數不做規定,形式可以.取摘抄或者粘貼,每月30日—31日上交科研室,接受檢查與備案。

強調教師要多讀書,讀好書,要求雙月月末上傳一篇讀後感,內容可以是歷史、哲學,文學等等。

三、特色工作

科研與教研相結合,本學期我校將繼續開展以“運用非物質化

教學手段調控課堂,構建富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為主題的校本研修活動。

以我校目前所承擔的課題作為校本研修的主題,結合學校的校本教研開展教科研活動。

活動性培訓內容安排如下:

9月24日第一次主題研討課

10月22日第二次主題研討課

11月19日第三次主題研討課

12月17日第四次主題研討課

要求上課內容要緊密圍繞學校所承擔的兩個課題,進行設計與實施。課後課題組要進行課題經驗總結。月末上傳階段小結。

授課式培訓:

9月10日第一次主題備課邀請楊修寶老師進行主題培訓

10月8日第二次主題備課

11月5日第三次主題備課

12月3日第四次主題備課

交流式培訓:

10月8日教學反思交流會;

11月5日讀書報告會

1月14日教學反思交流。

總之,圍繞着將“風華國小辦成冰城優質教育資源的沃土”這一工作思想,努力提升國小的教學質量,科研工作將紮紮實實開展好工作,認認真真落實好工作,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發揮功能和作用。

學科工作計劃 篇7

新學年開始了,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有責任培養同學們去觀察,認識和發掘我們生活中的美,並且把這種認識上升為一種自覺的美育過程和途徑,讓同學們在美術的學科中得到美的薰陶。讓他們知道學好美術不只是學習畫冊,圖片中的美,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去發掘平凡生活中的美,現實生活中的美,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説:“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讓他們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去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去包容生活中的缺點,而改變氣質,變化性情,做一個愛美能在生活中發現美並且去創造美,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在此我把我的美術教學計劃羅列如下:

1、 培養審美觀。

一個人如果缺乏一定的審美能力

那麼人生將會減少許多樂趣。美術包括,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體現尤其明顯。從我們穿的服裝、家用電器、書籍、公共建築、街道規劃、城區人居環境在到交通工具等的設計和建造無不包含了美術的因素並且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所以培養同學們的審美觀對他們來説不是重要而是必要了。

2、利用畫冊、圖片及電腦向同學們介紹和講解一些中國古代及其近現代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如:書法、繪畫、建築、園林景觀等。增強她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偉大的藝術,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明珠,是前賢智慧的結晶。即使拿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比起來也會感到毫不遜色。並且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我們不僅要學習先賢們的精神和智慧而且還要將其發揚光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3、同學們不僅要知道和了解我們中國的優秀藝術作品,而且還要知道和了解一些外國的作家和他們優秀的作品。現在是信息時代,我們在地球村上生活,不僅要了解自己,而且還要了解別人。瞭解別人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創造的一切優秀的作品。學習知識,不僅要知道選擇,而且還要知道拿來為我所用。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相互借鑑,取長補短。這樣才心胸廣,眼界寬,才能有所創造。不僅學習美術科目是這樣,學習其他科目也一樣,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 外國美術作品和中國美術作品之間的異同,相互融合和影響。

5、以畫冊結合講解來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觀察(具有條件的如書法、繪畫作品。寫生如畫竹、山、雲霧、樹木之類)和實際創作相結合來培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創造美的意識。

6、 上課應儘量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在怡悦和輕鬆的心情和環境中認識生活中的美和優秀藝術作品中的美,帶他們暢遊藝術和美的世界,並且鼓勵和肯定同學們的創造能力,以達到一個積極的美育效果。做一個德才兼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傳統的美術教育缺乏直觀典型性與變式而使教師難教,學生難學。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 使美術學科教學越來越呈現出美術課內容的豐富與教學課時的稀少,教學形式的多彩與教學方法的單調等種種矛盾,這就需要我們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使美術教學真正達到短時高效,豐富多彩。新課標的實施,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使美術教育真正成為一種藝術享受,教師愛教,學生愛學。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在美術學科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並加以整合,是美術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世紀美術教育的一大特色。

電腦美術設計軟件能產生豐富多樣的視覺效果。它不僅能達到傳統繪畫工具所具有的效果,同時創造了一大批神奇無比的新工具;在電腦上進行圖片的各種處理,不僅效果十分理想,操作也相當方便;而各種各樣的特殊濾鏡效果則令人耳目一新。愛恩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於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形式通常感到非常的新鮮,課件、網絡、教學軟件等具有獨有的畫面展示方式和獨特的音響效果,可以馬上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讓其精神高度集中起來,可以最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實現自主學習、探索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為美術教學提供更豐富的素材,使美術教學內容由平面到立體,由靜止到運動,由文字到聲音圖象,讓學生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學習;為學生理解美、表現美、創造美、表現自我提供了一種充滿樂趣和信心的途徑,為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教學過程探究化。學生主動地獲取由教師彙編整理並放置在網絡上的相關資料以及其它的網絡資料,在獲得基本知識之後,在課堂教學中,圍繞着相關的問題進行自我探究或集體討論,教師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傳承型轉變為探究型。

3)、教學活動網絡化。在教學活動中,改變過去教學內容主要來自於教科書的單一狀況。強調培養學生從網絡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創造教學內容的.能力,養成學生從網絡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習慣。

4)、教學結果創新化。網絡只是環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由於上述的改革,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的確立,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合作性得到發揮,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格。

2、信息技術使學生對美術信息的獲取、加工、創新、利用能力得到提升

1)。美術信息獲取的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通過互聯網,收集到自己在美術學科方面所需要的信息。

2)、美術信息加工的能力。將不同渠道獲取的同一類美術信息進行綜合,結合自己的原有知識,重新整理組織、存儲。

3)、美術信息創新的能力。在對美術信息加工的時候,通過歸納、綜合、抽象、聯想的思維活動,樹立創新意識。

4)、美術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掌握的美術信息,分析、解決美術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

學科工作計劃 篇8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科學與綜合教研組以落實學校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精神為指導思想,結合具體工作的要求,以《探討有效提高學生能力的小班化教學方法》為主題,穩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結合科學的特點,制訂以下教研工作計劃。

二、立足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堅持小班化有效教學方向,轉變教學行為。立足課堂,開展課例研究,促進教師強化“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習與嘗試小班化教學的有效形式。本學期繼續以課堂觀察、課例研究、有效探討的形式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上課、評課能力,形成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高效的各具個性的.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具體安排如下:

1、開學初分配好組員工作任務。

安排教師及時做好教材解讀與分析,做好學期教學計劃,確定學期上公開課人員。

2、開展上公開課活動要求。

由於本組年級大的老師比較多,開展上公開課的活動比較難。困此,未滿35週歲的教師一個學期至少上一節有一定質量的公開課。而且要有教案、反思材料進行存檔。

三、本學期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教材解讀,組員完成教學計劃

三月份:《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科學課堂教學研討。

四月份:釋放孩子的天性——山水田園課

五月份:我的地盤聽我的——快樂體育

六月份:我的天空無限大——科技體育、教研組工作總結。

  xx國小科學與綜合教研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gongzuojihua/m44v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