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精華】

紅樓夢讀後感【精華】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後感【精華】

紅樓夢讀後感1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我最喜歡的是《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把裏面的人物寫得那麼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學習,練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讀後感2

我一直認為《紅樓夢》的結局太過悲慘,看了總讓人心裏覺得低落。但我們現下來做個假設,假如那些悲慘的事都未發生過……

如果黛玉沒有香消玉殞,而是好好的活在世上。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着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説閒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着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再來看看另一種結局,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着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後,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後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後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後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生活總不會是一直完美無缺的,就讓這短暫的愛情成為回憶,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在餘生中,至少還會偶爾想起,我曾經愛過那麼一個輕靈若夢的女子……

紅樓夢讀後感3

是木石前盟的刻骨銘心,還是金玉良緣的天做之和,那隻身離去的的背影在那個時代象徵了自由仰或是孤單。

大觀圓裏的紅牆綠瓦,鶯歌燕語,其實不過是紅樓一夢。在曹雪琴意氣風發的那個年代裏,更多的其實是束縛,於是才有了林黛玉的葬花,才有了賈寶玉的'出家,才有了薛寶釵的悲哀。

賈林兩個人的愛情可算是可歌可泣,他們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決心,一直是現在崇尚戀愛自由的象徵。可是當人們在讚頌他們的時候又有誰看的見寶釵的傷口,誰,誰,誰。

我喜歡寶釵,在這個代表封建禮教的女子身上,我可以感覺到她對幸福的執着。我想我也是一個對幸福執着的女子。很勇敢的守侯着若即若離的愛。

賈寶玉離開了,他應該有他的追求可是他辜負了那些愛他的人。我想如果我是他,我會和寶釵繼續生活下去,即使我不愛她,也會和她好好的在一起,這不是承諾是責任。對於寶釵也對於即將出世的孩子。

我不會渴求一份得不到的愛,我想自己應該會和一個很愛自己的人生活,平淡,寧靜,也會幸福。

好好的珍惜吧,不要傷害我們愛的人,更不要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

紅樓夢讀後感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細細地讀着紅樓夢,才發現在作者平靜純潔的語言下湧蕩的悲劇。這的確是一個可以撼動人心的悲劇。青春守寡的史湘雲,跳井而死的金釧兒,遠嫁的迎春,含冤而死的晴雯,重病纏身的林黛玉。她們都是薄命司上記載的人,都是一個個封建制度下的.悲劇人物!

曹雪芹透過紅樓夢,揭露了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罪惡。賈府這個表面上的“昌明隆盛之邦,詩書簪纓之族”,內部其實無比的奢侈。平常吃的一種茄子,也要幾十種佐料,辦一桌酒席就要花百十兩銀子,遇到賈母過生日、秦可卿出殯等更是花錢如流水,沒有節制。賈赦頭髮花白了,還想討賈母的丫環鴛鴦做小老婆,事情未成,又從外面買了一個。賈蓉、賈鏈等更不用説了。

在這個表面上其樂融融的家庭裏,其實是矛盾不堪。王熙鳳為了三千兩銀子,破壞了張金哥的婚事,害死了張金哥和守備之子;他們天天為了家長裏短的瑣事爭吵,為了權力你爭我鬥。儘管林黛玉和賈寶玉都是賈母寵愛的外孫女和孫子,但是在人生重大問題上都不能自己作主。在這樣的制度、情況以及習慣下,必定是要衰敗的。同時,這也意味着整個封建王朝的衰敗。

煙去散盡,只剩淚跡斑斑。紅樓夢一場,金玉良緣,卻不幸福;木石前盟,終未完成。

紅樓夢讀後感5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這三大名著,講的都是豪氣千雲的人物。孫悟空、宋江、諸葛亮,一個比一個智慧,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個比一個驍勇善戰。但《紅樓夢》卻不同,它描繪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以賈府為主,史王薛三家族為輔的家族興衰史。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林黛玉這個人物。 林黛玉因自小父母雙亡,受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教育,自此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

但另一方面,她多愁善感、做事細心,絕頂聰明、愛哭。但實質上,這正是對封建社會束縛的一種很好的回擊。她敢於追求自由,反抗社會,尋找自己真正的幸福,也正反映了她可貴的.品質和內涵。 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由有着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目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的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二人即存在任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在那個年代,林黛玉也是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呀!在賈寶玉與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我為林黛玉和賈寶玉愛情故事感到悲哀。

讀完《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並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骯髒與醜陋的靈魂。

紅樓夢讀後感6

《紅樓夢》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和高鶚嘔心瀝血,把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躍然在紙上。《紅樓夢》造就了眾多不朽的藝術典型。小説中有名姓的人物就多達480餘人,其中能給人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幾十個。而寶玉、黛玉、寶釵、王熙鳳則成為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紅樓夢》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複雜性和獨特性。作者善於根據人物的不同地位,以不同的手法,對人物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描寫從不同的角度刻畫他們的特徵。特別是書中的主要人物,他們往往具有複雜、多面的性格,不要説寶釵、襲人,即使像豪爽單純的史湘雲、道貌岸然的賈政,也不是由單一特徵所構成的。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全書的主要內容。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賈寶玉不是才高八斗、金榜題名的狀元郎,而是蔑視功名利祿、”於國於家無望的情痴林黛玉愛賈寶玉只是為了自己的心,從不曾勸賈寶玉去求什麼功名利祿。正是在超脱了世俗偏見的共同理解的基礎上,寶黛之間建立起相互愛慕高於其他一切的純真愛情。

這種愛情支持賈寶玉在衝破封建思想束縛的路上走得更遠,愛情的毀滅使他割斷了同封建家族的最後聯繫。賈寶玉最終棄世出家了,他對這個世界的徹底絕望實際上表達了曹雪芹對當時社會的無情否定。

紅樓夢讀後感7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琳琅無瑕.若説沒奇緣,這一輩子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怎麼樣心思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掛念.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若干眼淚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丟掉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灑脱的賈寶玉,柔嫩多病的林黛玉,刻畫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聽愛情悽慘劇。

作者曹雪芹經過《紅樓夢》,提醒了其時封建社會的漆黑,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恨。故事敍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逐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情惡劣的令郎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運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灰心喪氣,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為林黛玉而感到悲痛不值,更為他們悽慘的.命運而悵惘。但追查人物自身並沒有差錯,讓人憎惡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爸爸媽媽做主,什麼門當户對,這種思維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便是因而而要接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着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詐騙。唉,便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它垂淚,讓多少人為它感動啊!

紅樓夢讀後感8

在這半個月裏,我讀了一本書叫《紅樓夢》,我之前讀過只不過是看一遍就過了,也不清楚寫了哪些內容,也基本都忘完了,剛好我的同學問了我關於《紅樓夢》的問題,所以我又從原本的書堆裏扒出這本很久沒有看的書,看看上面的內容,再提問我同學問的疑問,剛好我也是眾多疑惑的難題,需要解答。

當我翻開《紅樓夢》,就看到一個個人物發生在我的面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端莊大方的薛寶釵,精明能幹到王熙鳳.....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的'獨白深深地滑過我的心底裏。

這兩個人原本有一個美好的劇情,但王熙鳳的掉包計,把本該嫁給賈寶玉的林黛玉換成了薛寶釵,從而造成後面的劇情,林黛玉淚盡而亡,賈寶玉有喜轉悲,生一場大病,薛寶釵獨守空房,這些理由都是由王熙鳳掉包計惹的禍。

通過現在閲讀讓我解開了這些疑問的難題,也讓我明白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悲慘的感情故事和後來社會的狀況的無止境的貪慾和情慾,王熙鳳的悲哀就是對金錢權力的苛求而造成的。

大觀園裏這些漂亮的男孩需要都有好的結局,但由於在當年的社會環境下,讓這些大觀園裏唯美的男孩個個都沒有好的結果,就連寧榮二都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鉅變!

紅樓夢讀後感9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讀完它我的感觸非常深。它諷刺了國內古時候封建惡權勢獨霸一方的醜態,與它最後將會走向滅亡的勢必運勢。

《紅樓夢》裏的人物各有各的特徵。給我印象深刻的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賈寶玉從小過着被捧在掌心裏的日子,再加上銜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視為珍寶。每天與女生玩樂嬉戲,不考慮學業,而且軟弱無能,但也是由於如此,他的爸爸賈政才會不喜歡他,當然,賈寶玉也非常懼怕這個爸爸。雖然大觀園裏的人盡是心靈骯髒,爭權奪利的人,不過也有真情在,賈寶玉和林黛玉兩情相悦,真心相愛,卻也逃不過封建社會的婚姻爸爸媽媽之命,媒妁之言的運勢。

林黛玉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她常常落淚,都説她心眼小,可是她只有賈寶玉這個知己了。林妹妹身體弱,經不起折騰,天天都喝藥,都快成了藥缸子了。她最後死得太可憐了。不只芳魂早逝,而且死的時候都是攜帶遺憾和悔恨。

薛寶釵在大觀園裏可算是最有心計的女生了。她為人處事都非常能幹,矇住了不少單純人的雙眼。她人緣非常好,卻得不到寶玉對她的真愛,她極力討好每個人連賈母也不在話下。她最後嫁給了賈寶玉,又如何,終究得不到他的心,最後還不是一個人一人。

讀完《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讓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並不僅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骯髒與醜陋的靈魂。

紅樓夢讀後感10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峯鉅作,所述到的深度、廣度和精度被中華民族視為驕傲,作者曹雪芹萬世不朽。

看了紅樓夢,我感觸最深的是,不怕一無所有,就怕沒有進取精神和創造力。榮寧兩府的主人賈氏家族驕奢淫逸,作威作福,僕人焦大是

賈家太爺的救命恩人,因小過失,就被毒打餵馬糞。他們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早就成了行屍走肉。其實,所有的八旗子弟都是這樣,早

就沒有了祖上入關時的鋒鋭與活力。因違法犯罪賈家被抄,恰是那昏慘慘如燈將近,唿喇似大廈傾。這也是晚清王朝燈殘油盡,行將就木的寫照。

賈氏家族的興衰榮辱留給後人的教訓是: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簡,以儉養德,自強不息。遵循這個道理,弱小的就會變強大,反之,就要滅亡。

二戰時期,蘇軍反攻佔領柏林。隨軍記者在一片廢墟中發現一盆盆盛開的鮮花。誰栽的?德國人。記者感歎道:“德意志民族不會滅亡。

”為什麼呢?因為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中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所以不會滅亡。幾十年後的今天,德國依然是歐洲資本主義強國。

兩相對比,驚心動魄。榮辱興衰,全是由自己創造。

我要保持向上、樂觀的心態,不能向賈氏家族學習,要富有進取精神與創造力,打造下一代中國就靠零零後的我們了。我們要用自己的實力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紅樓夢讀後感11

一杯茶,一把椅,手捧《紅樓》,掩卷而思,真有一種“雲深不知處”之感!

《紅樓夢》是曹雪芹所創作的一部古典鉅著,描寫的是一個在封建制度束縛下的愛情悲劇,不僅敍述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歷程,也控訴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沒落,更揭示的人性複雜和社會發展的必然。

初讀紅樓夢,我認為林黛玉是一個嬌柔、任性的女子,但是當我再次讀紅樓時,讓我明白了她的艱辛,父母早逝、寄居賈府,孤若伶仃地在齷齪而勢力環境中生長。這些都讓她不得不自矜自重,小心戒備。她與寶玉一樣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入股功名的虛偽。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凡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鬢廝磨的賈寶玉是她唯一的知己。

在面對愛情之時,她並沒有為了爭取婚姻而妥協,她仍就我行我素,用尖刻的.話語揭露着醜惡的現實,以高傲的性格與命運對抗!最終,她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和純潔的愛情而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紅樓夢》讓我理解了封建制度的腐朽,真正明白了賈、林、薛之間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給了我莫大的感慨和反思:無論任何社會環境背景下都禁錮不了人的思想,都阻止不了追求民主自由和社會前進的步伐。

我小心翼翼地把《紅樓夢》放書櫃,看着紅爐綠豆糕,心情舒暢了很多。紅樓夢的確是一本好書,它告訴我:社會只有進步才會和諧,只有和諧才會讓我們更幸福美好!

紅樓夢讀後感12

麝月:《紅樓夢》中最中意她的名字,是鏡亦是月,每每看到就會聯想起一幅圖畫:清冷的夜空中綴着一輪明月,靜靜地如水一般,散發着麝香的香氣,令人着迷。文中的麝月有着襲人一般的才能,卻毫無襲人的野心、計較與嫉妒。她的穩重不輸於襲人,而她的機靈也可與晴雯比肩。麝月也有鏡子之意,她並非主角,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NPC,目睹着發生的一切,走至終途。

晴雯:“晴雯”給人一種霽月初開,暖陽已至的感覺,這與晴雯本人非常相符,她是那麼明麗的一個少女,可惜造化弄人。“雯”是美麗的彩雲,與秋紋之“紋”截然不同。雲朵象徵明快、高潔與自由,而“紋”卻與她的主人一般呆板,老氣橫秋。中皇山上有種草名“晴雪”,與晴雯之名有異曲同工之妙,皆為陰霾中的明麗點綴。

鴛鴦:“鴛鴦”這名兒有反語的意味。這丫頭太識大局太理智了,一心忠於老太太,曾言“寧一輩子不嫁人,太太死了跟着去”。“鴛鴦拒偶”與“巧遇真鴛鴦”的對比更讓人感到惋惜。這獨立堅強,削髮以明志的剛烈女子,卻始終以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眷侶生活無緣。此外,鴛鴦姓金,還真是姓對了。真金不怕火煉,再煎熬的環境也不會有一絲屈服與妥協。好一個金鴛鴦!

紅樓夢讀後感13

張愛玲曾這樣評價過《紅樓夢》——有人説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周汝昌也曾這樣評價過《紅樓夢》——使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説”。從所有中國明清兩代重要小説來看,沒有哪一部能像《紅樓夢》具有如此驚人廣博而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了。

《紅樓夢》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呢?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研讀了一下《紅樓夢》,才理解了為什麼有那多人鍾情於它,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研究“紅學”。

就思想內容來説,《紅樓夢》有着卓越的成就,在藝術技巧上也有同樣的很高的造詣,前幾天在網上看過有法國人這樣的`評論説,《紅樓夢》的作者具有普魯斯特敏鋭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曾經對《紅樓夢》的認識僅限於寶玉,黛玉和寶釵之間的愛情,也曾為過他們的愛情而歎息,可惜。現在重讀一遍,就像品嚐濃郁的茶一樣,覺得愛情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不能缺少的元素罷了

《紅樓夢》這本名著是曹雪芹以十八世紀上半葉中

紅樓夢讀後感14

我,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書籍:有幽默無比的淘氣包馬小跳;有讓我笑口常開的笨狼的故事;有寫出了女孩心聲的賈梅日記傳.前段日子,我又與老師共同閲讀了聞名中外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讀後我感觸很深。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作者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記,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鎖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的故事。

紅樓夢這本名著很感人,別看我年紀小,才讀了一遍一至十回,我還真懂得了不少,也是常掉眼淚。我覺得賈府的賈母很有權勢,説話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心肝寶貝。

不過我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更為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任務本身並沒有過錯,讓人憎恨確實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户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的痛楚。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把裏面的人物寫的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學習,練好作文的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讀後感15

以前,我總是認為“紅樓夢”只是一部精彩的小説,但當昨天晚上我終於看完了這部小説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不僅僅是一部精彩的小説的,更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縮影。

全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為中心,以寧,榮二府極盛至衰的.變化過程為副線,描寫了各種各樣性格的人物400多個。

賈寶玉,他的前世是一塊女媧補天剩下的神石,幻化成人形來人世遊歷。他銜玉而生,是當時寧榮二府輩分最高的賈母的嫡孫,才華橫溢,認為“天地間靈淑之氣只鍾於女子,男兒們不過是些渣滓濁物而已。他整日與姑娘丫環們廝混,備受賈母的寵愛,看似“富貴閒人”;但他終究無法為自己作主。”通靈寶玉“的擁有和丟失,他的犯痴和着狂···所幸與黛玉妹妹相契相知,抒發真心真情真意,卻還是被逼娶了寶釵。看到這裏,我不禁流下了眼淚,痛哉······恨哉······

林黛玉,前世是一棵西方靈河岸的絳珠草,因得神瑛侍者(寶玉)每日以甘露灌溉,後來修煉成絳珠仙子,為報灌溉之恩,便到凡世為人,以一生淚水相報,她喜靜不喜動,喜散不喜聚。寶玉最知她心,但他們常常會因情深而產生誤會。最後,灑淚百日,泣血而死,留下了一段傳奇。我看到這裏,不禁心顫了一下,唉,悲哉······哀哉······

唉,好一段悲慘情緣。

“紅樓夢”,這真是一本千古奇書,令人回味無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duhougan/w2j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