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範文 >讀後感 >

(精華)稻草人讀後感

(精華)稻草人讀後感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稻草人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華)稻草人讀後感

稻草人讀後感1

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裏,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説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東西,只有靠種稻田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一名漁婦坐着一艘小船,帶着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想給生病的孩子熬魚粥喝。孩子口渴了,漁婦就用碗從河裏舀起一碗河水灌進孩子嘴裏。孩子咳嗽得更厲害,只剩下喘氣,後來就沒聲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漁婦也沒有空閒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憐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沒有辦法,心裏雖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歎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裏,連半步也不能動。小荷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裏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

但願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稻草人讀後感2

暑假裏,我認真閲讀了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的《稻草人》,她是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童話,這個童話裏藴含了很多道理。起先我只以為生活中的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 插在稻田的中央,用來驅趕叼稻穀的麻雀等。但是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説,不能動,和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受傷害的人們。

這本書當中最讓我感觸的是稻草人這篇童話文章。這個故事講了一個稻草人守着一片田,這是一位老太太的田。“今年稻子的豐收不錯,老太太可以笑一笑了。”稻草人想着。老太太的丈夫兒子都死了,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乾的桔子,哪裏會露出笑容來呢可是上帝偏偏要和稻草人作對,一隻蛾子悄悄的潛入了稻子之中,被稻草人發現了。稻草人想保護這塊田,卻怎麼也趕不走蛾子。星星結隊歸去,蛾子才慢悠悠地飛走,但是在稻子上,留下了無數的卵。這些留下的禍害一點點地將稻子吃掉,破壞。稻草人只能無可奈何地站在那,不能動彈。這時,一個漁夫在捕魚,她的孩子在不停的咳嗽。稻草人多麼想幫助孩子,但他深深地紮在地裏,不能動。漁夫釣到的一條鯽魚像稻草人求救,稻草人也無法幫忙。有位女子像自殺,稻草人還是無動於衷。整個夜晚,稻草人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裏。最後他倒下了……

故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髮和兩行混濁的眼淚。如果説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麼我想説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説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説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裏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裏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麼崇高!處處、時時為別人着想。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像稻草人一樣的人,他們盡職盡責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那前進!

稻草人讀後感3

《稻草人》是葉聖陶的一本童話集。裏面收錄了二十餘篇童話,用散文般的語言、詩意盎然的描寫,帶給我們愛的薰陶和美的享受。形象地寫出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其中,我最喜歡《一粒種子》這篇童話。它主要是説一粒稀奇種子先後來到皇宮、富翁家、商人家和軍營,但這粒都沒有像傳説那樣,能夠開出花來。傳説中這粒種子的芽和碧玉一般。開出的花比玫瑰、牡丹、菊花更美麗。而且這花很香,不論是芝蘭、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

國王把種子種在白玉盆裏,御花園裏的土篩了又篩,澆的'水用金缸盛,總是濾了又濾,種子卻總不發芽。國王一氣之下,把種子扔了。漁夫撿到了種子,把它賣給了富翁。富翁把它種在白金盆裏,僱了四個有名的花匠,種子卻還是發不出芽。富翁把種子扔了。後來,又被商人、士兵撿到。他們仔細、細心的種植,卻依然沒有發芽。最後,種子被農夫撿到了,農夫不知道這是稀奇的種子,就把它種在麥地裏,他每天照常工作、耕、澆、鋤...沒過幾天,種子抽出了碧玉般的芽,又過了幾天,拔杆,抽枝,成了一棵碧玉般的小樹。梢上很快長出了花苞。起初像核桃那麼大,長到像西瓜那麼大時,開出了紅色的花瓣,不知有多少層,金色的蕊不知道有多少根,一股濃郁的香味散出來,沾在身上,久久不會消散。

為什麼這粒種子在皇宮、富翁家、商人家和軍營都不開花,而在普通的農夫那裏開出了傳説中的花呢?因為國王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花園更美麗,富翁是想炫耀自己的富有,商人是為了發財,士兵是想升官。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再稀奇的種子要的也只是普通合適的土壤和遵循它生長的自然規律,不需要特別奢華的種植待遇,更不能違背其自然規律。農夫用最普通的方式照顧這粒種子,在大家都能經過的路邊開出了最美麗的花,讓普通人都能欣賞到它的美,而大家也並不知道原來的它有多稀奇。

稻草人讀後感4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稻草人》,這本書是由中國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所寫。

在這本書中,收錄了很多很好的童話故事,每一則都非常精彩,都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有兩篇。

第一篇是《一粒種子》,故事講的是:世上有一粒稀奇的種子,國王聽説後,派人去得到了這粒種子,國王用很奢侈的盆子來種,用很高級的水壺來澆水,每天還給種子施很高級的肥料。但是,好多天過去了,國王種的這粒種子還是沒有發芽,國王氣憤地把種子扔掉了。後來,富翁撿到了這粒種子,富翁也用了高級的.花盆,還僱傭了幾個著名的花匠來栽種,可是,富翁的種子也沒有發芽,富翁也氣憤地扔掉了。

最後,一個農民撿到了種子,他不知道這是一粒稀奇的種子,只是把種子和小麥一樣,種植在小麥地裏,每天正常勞作,澆水,施肥,鋤地。過了幾天種子發芽了。又過來幾天,種子長成像葡萄一樣大,又過了幾天種子長得像西瓜一樣大,香氣撲鼻,晶瑩剔透,非常好看。

原來,稀奇的種子,不需要奢侈栽培,只要用平凡、沒有雜念的心去種植。就像我們小朋友成長一樣,不一定非要有很多錢,有很好的條件,只要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就可以了。

第二篇是《稻草人》,講的是一個老奶奶為了防止蟲子破壞她的稻田,編織出的一個稻草人。這個稻草人不能動,不能説話,可是他和人類一樣富有感情。但是,因為他不能動,所以眼睜睜看着蟲子把老奶奶的稻田全部吃光,也不能幫助漁民照顧重病的小孩,也不能去勸説傷心過度想要自殺的女人。稻草人覺得很自責,自己什麼都幫不了別人。所以他傷心地倒下了。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真想變成一個有神奇魔法的魔術師,讓稻草人能動,能説話,讓他去幫助想要幫助的人。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雖然能力有限,但是也要盡力去關心和幫助他人。

稻草人讀後感5

前段時間,經過老師的推薦,我閲讀了一本非常有思想、有內涵的書籍,是由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寫的《稻草人》。

首先,我粗略的讀了一下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我發現這本書中有一個地方的創作讓我特別的喜愛與着迷。在這本書中,有許多篇的特別精緻、細膩的。記得老師講過,文章可以寫出活動的經過及內容的意義,而圖畫能夠表示靜止的一瞬間的外部的形態,可以很直接的通過我們的眼觀來看出作者想表達出來的思想意境。我覺得通過圖畫與文章兩者相結合的理解,能使讀者更加言簡意賅的去體會好文章的精髓部分。如《小白船》中,讀者把一對兒男孩與女孩心理狀態的描寫是多麼的細緻,再配合上插圖中對景物及人物的刻畫,使讀者如身臨其境,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好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意思與想法。

接着,我用心仔細地閲讀了一下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發現有許多在字裏行間卻藴含着人生許許多多的.大道理,耐人尋味。比如《新的表》中,主人公愚兒因為不懂得使用表,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好時間來做事兒,結果是耽誤了許多事兒,也因此鬧出不少的笑話。通過閲讀,我明白了學習掌握好生活中必備的基本常識,充分、合理的安排好時間去做事,什麼事情就都能幹得井井有條了。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富翁》。它描寫的是一個石匠及他相鄰的人,為了過上衣食無憂有錢人的生活而採取非常極端採掘金子的方式去獲得生活的財富。每一個人都不參加生產,靠挖掘本土資源來取得利益,結果周邊的人都窮得只剩下金子了,沒有得到需要交換的,甚至要忍飢挨餓。通過閲讀,我理解了,錢不是萬能的產物,光知道在手裏握着它不行,也得學會駕馭好、使用好它。人們只有學會用正常的生產勞動所獲得的利益進行等量交換,彼此間團結合作,才能讓大家的生活豐衣足食。

在我所閲讀過的課外書籍中,《稻草人》是我特別喜歡的唯數不多的一本讀物,同時,我也被書中那精彩的內容所吸引。我真誠地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讀懂它。

其實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並不是很好用語言來表達,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這些話用文字描述下來,然後讓別人去感受就好了。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稻草人讀後感6

稻草人是一個讓我上受益匪淺的童話,這個童話隱含了很多道理,讀過後我想,這個童話也許會影響我一生。

稻草人一般意義指農田間用來驅趕鳥雀、防止其偷食糧食的偶人,因以稻草為之,故名“稻草人”。這就是我在沒有讀過這篇童話前對這個名詞的理解。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太太的園子裏擺放着一個稻草人,他幫着老太太驅趕害蟲,有次見河上有一隻船,是一位女士和他的`兒子,兒子得了病,口很渴,一直叫喊着喝水,可那位女士沒有給他喝水而是繼續在河裏捕捉魚,捕了一條鯉魚,把他放在筒裏,剛好就在稻草人的身邊,稻草人,不能動,鯉魚説:“你救救我把,把我放出來把!”可是稻草人動不了,鯉魚誤認為稻草人狠心,就慢慢死去了,稻草人傷心,也倒在地。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麼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種植的。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的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髮和兩行混濁的眼淚。如果説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麼我想説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説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説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裏有急,有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裏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

稻草人的精神多麼崇高!如果他能有能力改變這世間不幸的一切,那該多好啊!稻草人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一種人,一種默默無聞,而無私奉獻,平平凡凡,卻又不平凡的人!他們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時更是我們的人格追求,我們的做事標榜!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也看看這本書。

稻草人讀後感7

讀了這本書,我突然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因為我在這裏明白許許多多的大道理,這些道理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長,它會慢慢地改變我的一生,這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可以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明白了成長的道路上一直有一盞“明燈”在指引着我走向正確的道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這輩子要讀的書還有很多。“同學們,快來讀書吧!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沉浸在書的海洋裏,讓我們的前途坦蕩,一片光明吧!

今天我讀了稻草人的故事後很受感動,這個故事講了稻草人非常負責任,他的主人把他插在田地中間看守田地,他愛他的主人,有一天稻草人看見主人的稻子上有好多蟲子,一大片濃綠的稻田全都不見了,只剩下光桿了他控制不住哭了。

第二個故事講前面有一條河,一個漁婦和一個生病的孩子沒有粥吃沒有水喝,漁婦為了明天有粥吃,不能多照顧孩子,稻草人恨不得自己給孩子温暖,給漁婦煮粥吃,如果他能走,他一定立刻照着他的心願做,但是他連半步都不能動,他沒有法子越想越傷心,哭得更痛心了!

第三個和第四個故事講的是漁婦打上一條鯉魚,鯉魚哀求稻草人救救它,可他連半步都不能動,救不了鯉魚,鯉魚誤解了他,稻草人心裏很悲痛。

夜更暗了,稻草人非常傷心,因為又一件悲痛的`事情讓他遇見了,有一個女人想尋死,他着急想救她,但是他辦不到,他恨自己連半步也走不動,他默默地祈禱:天啊!快亮吧農夫們快點起來吧!他的心碎了。

稻草人反映的是一個黑暗的封建社會,一個面對着舊債剛去,新災又來的老太太,準備自殺的女人,有多病孩子的漁婦。這三個人的命運代表了黑暗社會下的三種人。

稻草人雖然沒有做到這些事情,但他有恆心,他的堅強是非常偉大的,他值得我們學習,這種精神永遠倒不下!

稻草人讀後感8

今天我讀了葉聖陶爺爺寫的一本書名叫——《稻草人》。這本書中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傻瓜》這篇文章了。

這篇文章寫的是傻瓜的經歷,叫他傻瓜是因為文中有許多人都認為他的行為像是個傻瓜也因為他沒有名字。他師父讓他和他兄弟劈柴,可傻瓜卻讓兄弟睡覺,自己劈柴;他半路撿着元寶,卻等失主來才走;他還把自己的飯都送給了難民。

看了這篇文章,或許很多人覺得傻瓜很傻,事事為別人着想自己受苦。但是我卻認為傻瓜並不傻,他有一顆善良誠實的心,許多人都不曾擁有,希望我們身邊會出現更多這樣的“傻瓜”!

雖然這些道理很難做到,可只要養成習慣就會成為自然,這本書不是一本純粹的童話,更不是一本純粹的道理書,它將現實、童話道理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巧妙地將成年人的悲哀、童話的美好與人生道理一起流露了出來。

整個故事最大的特點就是物性與人性的統一。稻草人本來只是一件死物,它表現出來的是稻草人的不可言語,不可活動的物質屬性,但作者付與它以人的感情和思想。稻草人用它的雙眼目矚許許多多的悲慘事,對於人間的傷心事兒,它內心既痛心又無奈。首先,富含同情心的'稻草人對於自己的主人——可憐的老太太很是憐憫。當得知小蛾對主人稻子構成威脅時,它想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提醒主人,避免不幸事的發生,但終究以失敗告終。再次,稻草人又目矚漁婦與孩子正在死亡的邊緣上苦苦掙扎,它很渴望可以儘自己絲毫的力量幫她們渡過難關,但結果還是被自己不可活動的屬性所阻礙,。最後,稻草人還目矚稻一個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女人走上絕路。種種的悲劇,令稻草人傷心不已,最終也倒下去了。

整個故事的基調都較為沉重、憂傷。在我看來,故事是時代的象徵物;稻草的心境是作者心境的寫照。文中對稻草人內心剖白很是成功,很值得我們學習。

稻草人讀後感9

生活中,我們所見的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插在稻田的中央,以防鳥雀糟踏糧食一類的莊稼。

而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好書,名字也叫《稻草人》。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葉聖陶。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不能坐、不能説、不能動,和現實生活中的似乎也沒有什麼兩樣,但書裏面的`內容卻十分感人,因為書中的稻草人是有豐富思想和情感的。

這本書主要講了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的老太太,他的丈夫和兒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為傷心過度,她落下動不動流眼淚的習慣,再加上莊稼收成不好。老太太臉上佈滿了皺紋。這一年,稻子長得很壯實,而且雨水也不多。眼看就要有好收成,可是一場災難降臨了。稻子的天敵一種灰色的蛾子飛來了,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並不怕他,繼續產卵。稻草人使勁拍着自己的身子想告訴老太太,可是無濟於事,他好傷心、難過……

心地善良的稻草人多想幫助身邊的人們啊!他可憐那寒冷深夜裏還在打漁的漁婦,恨不得奪下小肉蟲的髒物給她煮粥吃。他憐憫那生病的小孩子,恨不得自己變做柴,給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變成被子給孩子温暖。他悲憫那被丈夫賣掉走投無路想跳河的婦女,恨自己不能阻止她……

最後,稻草人倒了!不是因為他怕辛苦,而是他的心碎了,像玻璃一樣碎了,他因為痛苦和內疚而倒下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那麼崇高,處處為別人着想!古今中外,也不乏具有稻草人精神的人。如將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設立諾貝爾獎,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諾貝爾;如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終完成史學鉅著《史記》,為後世留下珍貴史料的司馬遷;再如為新中國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如果生活中每一個人都能具有稻草人的精神,為別人多想一點,多獻出一點愛,那麼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春天。

稻草人讀後感10

暑假期間,我讀了葉聖陶的《稻草人》這部童話。《稻草人》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梧桐子》、《旅行家》、《富翁》……每個故事都令人沉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粒種子》。

《一粒種子》主要講的是世界上有一粒核桃大的種子,這是一粒非常罕見的種子。國王得到了它,非常開心,把它當作寶貝無微不至的供養着,等到奇蹟出現,時間像逃跑一般過去了,轉眼就是兩年。可是,這顆種子一點動靜都沒有。於是,國王很生氣把種子挖出來扔到了池塘裏;漁夫得到了它,覺得這是一顆稀奇的種子,於是拿到街上叫賣;富翁、商人、士兵得到了它都希望通過這粒種子實現自己的願望,等啊盼啊,最終種子還是沒發芽;士兵把這粒種子用力一扔,種子像坐了快速飛船一樣,只往麥田飛去;最後一位年輕的農夫發現了種子,他種下種子,任其自然成長,終於,種子長成碧玉似的小樹,開出了嬌豔的花朵,散發出濃郁的香味,人們看到臉上都掛着出平和的微笑。

《一粒種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我們在做事或為人時,都不能帶着強烈的功利心。正像故事中的國王、漁夫、富翁、士兵,他們都為了權力,為了發財、轉運、升官,都對種子帶着極大的期望,有着非分之想。其實他們不明白,要像那位農夫一樣要帶着一顆平常心,一顆耐心,尊重自然規律,無慾無求才能得到回報。又讓我想到了溺愛。國王和商人他們把種子放進温室,百般呵護,就像父母對孩子們過足寵愛,不讓孩子們經歷風吹雨打,殊不知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自然這粒種子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

讀完《稻草人》這本書,我收穫了許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的態度,有生活常識……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的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社會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稻草人讀後感11

在《稻草人》這本書中,有許多人物,也講給我們許多道理。比如:多愁善感的稻草人,關愛動物的青子和玉兒,純潔的小孩,熱愛旅遊的旅遊家,怨恨自己殘疾的瞎子和聾子……其中給我最大的啟示是《芳兒的夢》和《燕子》。芳兒的夢雖然純屬一場夢,但卻表達了芳兒想給媽媽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是啊!你每一天在貪玩的時候,媽媽卻在給你做最好吃的飯;你受傷了,媽媽的心在流淚;你長大了,媽媽卻老了……總之,母愛永不枯竭,母愛永不褪色。所以感恩吧!

老婦人的稻草人盡心盡力的工作着,他看到一隻小蛾飛來,就想趕走小蛾。他盡最大努力扇動扇子,可是小蛾不僅不害怕,還在稻葉上產下了卵。越來越多的小蛾飛來,產下好多好多蛾卵。稻草人心裏無比驚恐,十分驚慌,他反覆搖動扇子警告老婦人:田裏要有災害了。可老婦人哪裏懂得他的意思呢?卵已經變成了肉蟲,他們大口大口的嚼着美味的稻子。唉,可憐的老婦人,她還毫不知情呢。這時稻草人多麼想會説話呀,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趕緊告訴老婦人田裏的情況。但是他卻無能為力,只能替老婦人默默悲傷。

第二天,稻草人困得要命,可是他還堅持工作着。老婦人來到田裏,看到了光禿禿的田地,傷心的留下了眼淚。淚水打在稻草人身上,淚水是暖的,但稻草人的心卻是痛的。後來的日子裏,老婦人瘋了,整日整夜的站在田地裏,摸着田裏所剩無幾的稻杆大聲地説:“我的稻子真好。”每天中午她都要給她兒子做飯,誰都知道她早就沒兒子了。她真的瘋的無可救藥了。

他把自己掙來的糧食分給難民,這些為別人着想卻毫不利己的事誰會幹?只有傻瓜。別看他叫傻瓜,他不是傻瓜,他身上的一切品質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夜晚,老婦人總是抱着稻稈看月亮,稻草人也整夜不睡覺。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稻草人這一段時間從來沒睡過覺,精神也大不如前。終於,一天夜裏稻草人再也撐不住了,它在心裏默默的説:“老婦人您就像我的奶奶一樣天天關心我,照顧我。奶奶,對不起,原諒稻草人的錯,我不能再陪您了。雖然我不能再陪您以後的每個夜晚,但我的心會永遠牽掛您。我永遠愛您。”稻草人剛剛説完就倒下了。

稻草人讀後感12

伏爾泰説過,讀書使人心明眼亮。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叫《稻草人》的書,其中的一個故事——跛乞丐,讓我感動之至。

故事講述了一位年紀很老的跛乞丐,每天都在沿街用沙啞的聲音乞討。忍受人們厭惡的目光。年輕時的他,四肢健全,因父親是個棺材匠,就不願意繼承父業而被趕出家門。因郵差會給大家帶來希望,他便當起了郵遞員。有一次,他幫助一個姑娘送信給離家三年的男友,他不畏艱辛,跋山涉水終於找到了姑娘的男友,幫她找到了幸福。姑娘很感激他,他也很開心。還有一次,他越過海洋幫助生病的孩子送信而找到了快樂稻草人。還有一次,他幫受傷的野兔送信,被一顆子彈打中而成了跛腳,從此,他失掉了郵差這份工作,當起了乞丐。

文中的跛乞丐,原本是盡職盡責、受人喜愛的郵遞員。他成了跛腳是因為幫助別人,可最終卻受到了人們的厭惡與歧視。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會有那麼一大羣人,為了他人一直默默奉獻自己而不被人們尊敬。記得今年夏天,我出去旅遊。那天5點不到,我就從家裏出發,在門口等車的時候看見,一個年邁的'環衞工人弓着腰艱難地拉着一整車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的垃圾從小區出來,衣服已經濕了一大半稻草人。我看到他這麼辛苦頓時非常感動和自責,並對他產生了無限的崇敬。

有些人認為,因為環衞工人沒有文化而只能去從事一些又髒又累的工作。我想告訴身邊的人,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美麗環境,要學會關愛身邊的這些人,一起攜手來愛護我們的家園,做文明市民。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減少他們很多麻煩,我們要學習他們的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無論嚴寒酷暑,為了給我們創造美好的環境一直默默地奉獻着、堅持着,我想給予他們的應該是更多的尊重與讚美!

羅曼·羅蘭説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是啊,我應該學習書中“跛乞丐”這樣的人,讓生命的火焰——愛,照亮世界每一個角落!

稻草人讀後感13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稻草人》一開始我還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書名名叫稻草人,我以為是一個人名叫稻草人呢,到最後才知道這個稻草人不是人,而是一個真正的、沒有生命的稻草人。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稻草人在天裏看到的幾件事。第一個夜裏第一件事是:製造稻草人的老婆婆的丈夫死了。稻草人想讓老婆婆笑一笑,它的“作戰計劃”是讓今年的田收成多一些,結果,鬧水稻子都淹了。第三十八個夜裏第二件事是:老婆婆的兒子因為今天夜裏白喉發作了,結果死了,稻草人的“作戰計劃”也來了,一天飛蛾飛進田野裏,稻草人想抓住它,讓主人高興,結果,它忘了它不會走了,摔倒在田野裏,老婆婆就把它扶了起來。啥忙也沒幫上,倒幫了倒着的大忙,倒忙。第四十天夜裏稻草人發現小蛾,在葉尖上產了卵,於是,稻草人使勁搖晃,老婆婆看見了,立刻跑過來噴了噴殺蟲劑,蟲災就算解決了。

總之,稻草人對老婆婆忠心耿耿,不是因為可憐她,而是因為是老婆婆給了稻草人生命,就像我們的媽媽給了我們生命,所以我們要感謝媽媽呦!相信你現在該幹什麼了!

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律,如果違背了這種規律,就會產生反效應。種子的成長也需要適合它的環境和適合它的人選。文中的國王、富翁、商人、軍人就因為沒有懂得這種規律,所以沒有把種子養大。同時,國王、富翁、商人、軍人供養種子的方式,讓我想到了此刻許多溺愛子女的父母,他們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一樣供養,不愁吃,不愁穿,不需勞動……我想:温室裏長大的孩子會強大嗎?他們不正像那一次次被拋棄的.種子,永遠也長不大。就像那最後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一樣,只有經歷風雨,才可能茁壯成長。從這本書中,我確實收穫了許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生活的態度,有生活的常識……是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讀書學習的機會!

稻草人讀後感14

本學期,我一隻在想着如何給我班的同學推薦好的書籍,剛好語文書中學了葉聖陶寫的《荷花》,文章寫得很美,我很喜歡,我想孩子們也很喜歡,於是我就讓我們班的同學去閲讀有關他的作品,並和孩子們約定一起閲讀,一起撰寫讀後感。

對我來説《稻草人》這則童話是很小的時候看過的,對他的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裏,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説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可憐的老奶奶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很久也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的老奶奶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條鯽魚想從水深火熱中逃離,但卻最終竭盡全力後也沒法達到,結局很悲慘,魚死了。稻草人也無力地躺在了麥田上……

當我看到那位老奶奶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麼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奶奶一棵一棵親手種植的。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的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髮和兩行混濁的眼淚。

假如説老奶奶的遭遇是悲慘的,那麼我想説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説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説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裏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後他倒在田野裏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也許是因為那麼多痛苦壓得他倒下了……

這篇文章以孩子們喜歡看、容易懂的樣式,運用擬人、誇張、諷喻、幽默等手法,調動了豐富的想象和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構思,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稻草人暗喻了像葉聖陶先生一樣有心想做一個來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的人。但因為自己的力量微薄,無法成功,無奈之下他們只得眼看着人民受苦卻心有餘而力不足。老奶奶和那條魚的悲慘遭遇恰恰反映了社會上統治階級剝削老百姓的糧食財產,甚至於將他們逼上絕路。

回顧二十世紀中國童話創作,葉聖陶是個豐碑式的名字,他的《稻草人》,更將永存。

稻草人讀後感15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插在稻田的中央,用來驅趕叼稻穀的麻雀等。寒假裏,我讀了葉聖陶爺爺寫的《稻草人》。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説,不能動,和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一心想幫助受傷害的人們。

這個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為傷心過度,她落下了動不動就流眼淚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幾年鬧水災,莊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乾癟癟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皺紋。這一年,稻子長得很壯實,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敵——一種灰色的蛾子飛來了。它們在稻葉上安了家,肆無忌憚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們並不把他放在眼裏。稻草人想到主人傷心的臉,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運,心裏像刀割一樣。稻草人多想告訴老太太,可他不會説話,他好難過……可能是想到老太太的遭遇,也可能是感受到了稻草人內心的痛苦,我的鼻子在這時突然有些酸,這一切都是因為那隻蛾子,想到這裏我也想起了生活中和老太太,稻草人有同樣遭遇的人。躺在牀上的老爺爺呻吟着,但他家太窮了,沒有錢治病,他的家人只能在一旁陪伴着,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時,河裏傳來一陣咳嗽聲,原來河面上停着的小船裏躺着一個病重的孩子。他用輕微的聲音叫媽,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響。他的母親是個漁婦,靠捕魚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漁船上哪裏有茶呀?婦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給他喝。婦人捕到一條鯽魚放在桶裏,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腳下。稻草人多想燃燒自己為孩子燒那條鯽魚補補身子,多想拆開自己給孩子一些温暖。但他只能一動不動地呆着,他傷心極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fanwen/duhougan/ev46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