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言語館 >

對對聯大全 >對聯大全錦集 >

古代趣味對聯故事

古代趣味對聯故事

趣味對聯故事一

古代趣味對聯故事

1、焉知魚不化為龍

明代學者邱浚,(一四一八--一四xx)字仲深,瓊山(今廣東瓊山)人。幼年在學堂唸書,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爭坐不漏雨的座位,當時和邱浚爭座位的,是一個當地顯貴的兒子,兩人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老師看見了説:“你倆不要爭,我有一句五字聯,能對上的坐好位。”接着念道:

細雨肩頭滴;

顯貴的兒子一聽,目瞪口呆,對不上來,邱浚卻胸有成竹地,對道:

青雲足下生。

老師聽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讓給邱浚。

2、顯貴的兒子不服氣,放學回家,將爭座位的事,向父親哭訴。顯貴聽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裏來,一見面,就氣急敗壞地喝道:

誰謂犬能欺得虎!

邱浚鄙視一笑,從容答道:

焉知魚不化為龍?

顯貴一聽,嚇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閒之輩,長大後定有出息,無話可説,只好放他回去。

趣味對聯故事二

楊溥(一三七九--一四四六),字弘濟,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建文進士,授編修(1)。為明代有名學者。曾任翰林學士、武英殿大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他和楊士奇、楊榮、歷事四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合稱內閣(三楊)。

楊溥幼年家貧,父親年老多病。在這樣的家境下,他孜孜不倦,刻苦學習,年紀雖小,文才卻不凡。

1、有一次,縣官派人捉他的父親去服勞役,當時,他的父親有病在身,楊溥到縣衙裏,再三懇求,請求免除勞役,縣官看他是個小孩子,就刁難説:“我出個對子,如你對上了,我可以釋放你的父親。”

接着,出了上聯:

四口同圖,內口皆歸外口管;

這個上聯,構思奇妙,縣官利用“圖”字的結構,折字起意,乃是説:“在我統治的範圍內,百姓就必須服從我的管轄。”小楊溥聽了,得知這個縣官喜歡人奉承,稍思片刻,就投其所好,對了下聯: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楊溥這個下聯,也是運用“析字法”,拆開“傘”字,既表達了自己的請求,又恭維了縣官,而且對仗工整,表達適切,因此,縣官不得不點頭稱讚,終於赦免了他父親的勞役。

趣味對聯故事三

許將(一O四五--一一一一年)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宋仁宗喜佑八年(一O六三年)中首名狀元。他小時候聰明靈悟,勤奮好學才氣橫溢,是聞名遐邇的“小神童”。

1、許將九歲那年夏天,跟隨族親遊覽白巖山後,返回途中,因食乾糧,口渴難當,於是向正在菜園圍籬笆的老伯討茶喝。籬笆老人,早就知道,站在面前的這個小孩,是當地有名的“小神童”,並沒有馬上給茶,卻提出條件對他説:“小哥,要喝茶當然可以,但要請你對對,我有一個藏在心裏多年,對不出來的上聯,你把下聯對出來,我才給茶。”

小許將雖然口渴得很,但卻懂得尊重長者,就很有禮貌謙遜地説:“請老伯賜教,讓小童見識見識。”

這位老伯,就以自己圍籬笆的事,念出上聯:

一籬二緯三樁囿菜園,園種春夏秋冬菜;

與許將交遊的族親中,不乏文人雅土,他們聽了上聯,一時應對無句,幫不了小許將的忙,乾着急,擔心他對不上。才思敏捷的小許將,眨眨眼,拍拍小腦袋瓜,不慌不忙地對了下聯:

百架千層萬卷疊書館,館藏古今中外書。

2、許將話剛説完,眾人拍手稱妙。圍籬笆的老伯聽了,也暗暗佩服。“對得不錯,但不知他是偶然而得,還是實有其才。”心想,再出一對試試。於是,老伯開口説:“小哥,讓我再賜教一對如何?”小許將喝不到茶,口更渴了。但還是耐著性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敬請老伯教誨”。老伯就以他們今天遊覽勝地白巖山為題,侃侃念道:

白巖白霧白玫瑰,如觀玉皿;

同遊者聽了上聯,知道老伯用的是復字的修辭手法,絞盡腦汁,想助小許將一臂之力。然而,小許將可是心中有數,他回顧今日登山遊覽的情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又重現在眼前:蓮花巖上的託紅寺,紅寺映朝霞;玳瑁峯上盛開的紅杜鵑,他想到這裏,立刻得了下聯,就慢條斯里對道:

紅寺紅霞紅杜鵑,若賞金屏。

3、老伯聽了,高興得翹起大拇指,連聲稱妙。即刻端出上等白巖茶,小許將接過茶,正想喝,那老伯邊叫:“慢!”邊在茶杯裏,加上香噴噴的茉莉花。就在這時,老伯發現上弦月影,映入茶杯中,見景生情,又叫一聲:“慢!再對一聯。”隨着唸了出來:

茶飲客吞杯中月;

這上聯,不但難住同遊的文人雅士,而且也確實難住了小許將。這時,小許將手捧香氣誘人的茗茶,不敢往嘴裏送,他低頭苦苦思索,難得佳句,只好抬頭,向四處尋找答對的素材,當他發現水井畔,有一位大嫂在吊水,一時開竅!高興地大叫:“有對了!”接着朗聲念道:

水抽人吊井中星。

眾人齊聲叫好,聽得老伯也高興得連鬍鬚都翹起來,再次高喊:“慢,小哥!”大家一怔,以為他又要出難題了。原來他愛才心喜,笑呵呵地,又往許將茶杯裏,添上桂圓肉,然後説:“小神童名不虛傳,來日一定中狀元啊!”

趣味對聯故事四

解縉(一三六九--一四一五)是明朝大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間進士。解縉小聰穎,思敏捷,又勤奮好學,小小年紀就熟讀“四書”、“五經”。他文章、詩詞,樣樣精通,尤擅對句,遠近稱之為“神童”。下面,就是他小時候對句的故事。

1、寫春聯

有一年除夕,十歲出頭的解縉,即景生情,揮毫寫了一副春聯:

日望贛江千里帆; 夜觀廬陵萬盞燈。

這副春聯,引來了四鄰觀看,眾人稱讚不已。解縉家的對面,是曹尚書的府第。這位尚書大人,久聞“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縉的文才,見了這副春聯,也不由得暗自讚許了。只是心裏總有些懷疑,於是,決定想個主意,來考考解縉。曹尚書下令,在解家大門正對面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擋住解家的“日望贛江千里帆,夜觀廬陵萬盞燈”的景色。

2、第二年除夕,解縉又在大門上,貼上一副春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3、曹尚書見了,不由得為之驚歎。為了再次考考解縉,馬上令人將竹子砍短。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聯時,只見聯尾各加一個字,成了:

門對幹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4、曹尚書發了狠,令家人將竹子連根刨掉。這時,解縉又揮筆在聯尾,再各添一個字,聯文變成: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無可奈何,派人給解縉送去大紅請帖,一定要當面見見這位“神童”的真本事。

5、智鬥曹尚書

解縉接到曹尚書的大紅請帖,就隨來人到曹尚書家。只見大門緊閉,側門大開,便轉身回走。曹尚書在門內冷笑道:

小子無才嫌地仄;

縉聽了,漫不經心哼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6、曹尚書只好打開大門迎進解縉。他望了望一身綠衣的解縉,便吟道:

水中蛤蟆穿綠衣;

解縉笑着,指了指身穿紅袍的曹尚書,針鋒相對答道:

鍋裏蝦公着紅袍。

7、曹尚書惱羞成怒罵道: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也毫不客氣地,馬上還以顏色:

一馬落足污泥裏,老畜牲怎能出蹄(題)。

8、翰林出身的曹尚書,與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對對,竟然絲毫佔不了上風,很不甘心,但心裏又不得不承認“神童”才華橫溢,機智敏捷。曹尚書並不就此罷休,隨即請來看客,他要當眾人之面,再一次考考解縉。

曹尚書呷了一口酒,面對牆上掛的一幅墨跡,脱口就説:

醉愛羲之跡;

解縉隨口吟就:

狂吟“白也”詩。

10、曹尚書馬上又出一上聯:

風吹馬尾千條線;

解縉立即答對:

日照龍鱗萬點金。

11、看客們無不被解縉的巧對摺服,情不自禁地擊節,喝起採來。曹尚書見還未曾考倒解縉,十分著急,指着屏風上的畫,又出一聯:

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笑煞落頭劉海;

解縉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答道:

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火,活捉塞內將軍。

12、解縉剛剛對完,曹尚書額上冒汗,但還不肯認輸,就以教訓的口吻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還在孔子上;

解縉冥思片刻,遂得一聯回敬:

眉先生,發後生,後生更比先生長。

此聯寓意深刻,暗含譏諷,可謂頗具匠心。解縉才説完,看客們拍案叫絕,曹尚書頓時語塞,只得佯醉而退。

13、一石三鳥

解縉的超羣才智,使曹尚書不得不暗自歎服。一日,他又邀解縉進府,想試試,解縉近來的學業,是否長進。於是,你來我往地,又對了幾聯後,曹尚書一直未佔上風。於是,便使用最後絕招;利用“諧音”雙關,企圖“一石三鳥”壓倒解縉。他出的上聯是:

庭前種竹先生筍;

解縉立即對出:

廟後栽花長老技。

曹尚書笑道:“我這上聯的意思是,庭院前面種的竹子,先長出了竹筍。”解縉説:“我下聯的意思,是廟後頭栽的花,長出了老枝。”

14、曹尚書又道:“我的上聯另有別解。説是庭院種的竹子,長得不好,教書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

庭前種竹先生損;

解縉馬上接着説:“我這下聯也還有層意思,説的是廟後栽的花被風吹斜了,長老用木棍把它支撐起來,故有:

廟後栽花長老支。

15、曹尚書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這上聯,還有第三個意思,説的是庭前種竹子,教書先生詢問別人,這是什麼原因,所以是:

庭前種竹先生詢;

解縉拍手笑道:“曹大人,別急,我這下聯也另有意思,是説廟後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訴長老,長老説早已知道了。所以是:

廟後栽花長老知。

曹尚書“一石三鳥”,仍然沒有難倒聰明的解縉,不禁由衷地讚許他道:“真乃蓋世奇才也!”曹尚書實在愛才心切,欣喜之餘,就把愛女許配給解縉了。

16、解縉巧對朱元璋

明洪武二十二年(一三八九年)春天,解縉從江西老家吉水,到京都南京參加會試。當時的科舉制度規定:會試通過後,要再經一次複試,地點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試”,或稱“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考。

解縉在會試中,所作的文章,氣勢磅礴,筆鋒犀利,言詞質樸,博得主考官劉三吾的好評,要點他為一甲狀元。由於有人反對,理由是説他,對策言論過高。殿試就被點為第七名進士。解縉的大哥解綸、妹夫黃金華,同時高中三甲進土。

解家“一門三進士”,不僅轟動了江西吉水城,也轟動了京師。萬歲爺朱元璋,得知這位江西矮子進土,不但文章作得好,尤善對對,便召進宮來,親自出題面試。

朱元璋説;“皇宮中,有一大戲台,朕出上聯,卿對下聯。”解縉叩頭道:“萬歲,臣遵旨。”

17、朱元璋念道。

堯舜淨,湯武生,桓文丑旦,古今來幾多腳色;

解縉接口便應對:

日月燈,雲霞彩, 風雷鼓板,宇宙間一場大戲。

18、“好!”朱元璋滿心歡喜。並再出上聯:

日在東,月在西,天生成“明”字;

解縉立即續成下聯:

子在右,女在左,世配定“好”人。

朱元璋頓時龍顏大悦,連聲讚賞。

趣味對聯故事五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放過牛,當過和尚。小時候,沒有機會念書。但他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經自己刻苦學習,頗通文墨,會吟詩,作文,還特別喜歡題聯。傳説,朱元璋無論行軍打仗、飲酒下棋,微服出訪,登堂進廟!都喜歡談論對聯。對大臣、文人、農民,甚至對兒童,更常常和他們對對。

1、朱元璋出兵攻打姑蘇那年,行軍中,就以“天口”二字,題了一上聯:

天下口,天上口 志在吞吳;

謀臣劉基一聽,知道朱元璋將“天口”二字!上下各一拼,即拼出“吞”“吳”兩字。於是,他以“人王”二字,絕妙地對出下聯,

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2、一次,朱元璋與劉基下棋,朱元璋吟了一闕上聯,示意劉基應對。聯文是:

天作棋盤星作於,日月爭光;

劉基脱口答道:

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

3、又有一次,朱元璋到大臣陶安家,看見陶安以書作枕頭,即景生情,乃一上聯:

枕耽典籍,與許多賢聖並頭;

陶安知其意,隨即對道:

扇寫江山,有一統乾坤在手。

4、朱元璋一次便服出訪,遇到一個農民在賣藕,立即出一上聯:

一彎西子臂;

他以一根雪白的藕,比作美女西施的手臂,想考考農民是否能對。那農民望他一眼,笑着答首:

七竅比干心。

農民以藕中多孔,來比喻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朱元璋聽了很高興,命農民隨行,大加讚賞。傳説,以後還任命那農民,到朝廷做官。

標籤: 趣味 對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anyuguan.com/zh-hk/duidaquan/daquanjinji/eq4x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