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有关汉书的大全

《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第六十二
  • 《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第六十二

  • 古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孔子曰:“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百官有司奉法承令,以修所职,失职有诛,侵官有罚。夫然,故上下相顺,而庶事理焉。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陪臣执命。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衡,力政...
  • 18283
《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 《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 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徙、莋都最大。自莋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
  • 17974
《汉书》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 《汉书》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 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为庶人。陈胜之王也,咎往从之。胜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立周市为魏王。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谊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市为王。市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章邯已...
  • 4182
《旧五代史》卷一百一(汉书)隐帝纪上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一(汉书)隐帝纪上

  • 隐皇帝,讳承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李太后,以唐长兴二年,岁在辛卯,三月七日,生帝于邺都之旧第。高祖镇太原,署节院使,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国初,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崩,秘不发丧。二月辛巳,授特进、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封周王。...
  • 5083
《汉书》卷四十二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 《汉书》卷四十二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 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陈馀击走常山王张耳,耳归汉。汉以苍为常山守。从韩信击赵,苍得...
  • 10446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
  •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

  •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夏人也。胜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然甚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二世元年秋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行至蕲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斩,胜...
  • 29799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汉书)隐帝纪中
  •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汉书)隐帝纪中

  • 乾祐二年春正月乙巳朔,制曰:朕以渺躬,获缵洪绪,念守器承祧之重,怀临深履薄之忧。属以天道犹艰,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国有大丧,奸臣乐祸以图危,群寇幸灾而伺隙,力役未息,兵革方殷。朕所以尝胆履冰,废飧辍寐,虽居亿兆之上,不以九五为尊,渐冀承平,永安遐迩。内则禀太后之慈训,外则仗多士之忠勋,股...
  • 6447
《汉书》中的名言名句
  • 《汉书》中的名言名句

  • 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2、仁不异远,义不辞难。——《汉书》3、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 23151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
  •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

  • 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良对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
  • 9925
《汉书》卷七十九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 《汉书》卷七十九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兴...
  • 14453
汉书的名言
  • 汉书的名言

  • 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4、何可屈曲从俗,苟求富贵——汉书5、在某一国家里,某一个时期王权,——汉书6、厉精图治,将有大为——汉书7、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8、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汉书后汉书《后...
  • 21641
《汉书》卷二惠帝纪第二
  • 《汉书》卷二惠帝纪第二

  • 孝惠皇帝,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宦官尚食比郎中,谒者、执楯、执戟、...
  • 24401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
  • 6898
《旧五代史》卷一百六(汉书)列传三
  • 《旧五代史》卷一百六(汉书)列传三

  • 王周,魏州人。少勇健,从军事唐庄宗、明宗,稍迁裨校,以战功累历郡守。晋天福初,范延光叛于魏州,周从杨光远攻降之,安重荣以镇州叛,从杜重威讨平之,以功授贝州节度使。岁余,移镇泾州。先是,前帅张彦泽在任苛虐,部民逃者五千余户,及下车,革前弊二十余事,逃民归复,赐诏褒美。后历邓、陕二镇。...
  • 27683
《汉书》卷六十杜周传第三十
  • 《汉书》卷六十杜周传第三十

  • 杜周,南阳杜衍人也。义纵为南阳太守,以周为爪牙,荐之张汤,为廷尉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多。奏事中意,任用,与减宣更为中丞者十余岁。周少言重迟,而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廷尉,其治大抵放张汤,而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谓周曰:“君为天下...
  • 12869
《汉书》卷二十一下律历志第一下
  • 《汉书》卷二十一下律历志第一下

  • 统母日法八十一。元始黄钟初九自乘,一龠之数,得日法。闰法十九,因为章岁。合天地终数,得闰法。统法一千五百三十九。以闰法乘日法,得统法。元法四千六百一十七。参统法,得元法。会数四十七。参天九,两地十,得会数。章月二百三十五。五位乘会数,得章月。月法二千三百九十二。推大衍...
  • 21482
《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第五下
  • 《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第五下

  • 是时既灭两粤,粤人勇之乃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嫚,故衰耗。”;乃命粤巫立粤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粤祠鸡卜自此始用。公孙卿曰:“仙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
  • 29712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蚡、胜皆为列侯。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
  • 9622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
  •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

  •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宽仁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延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
  • 11210
《汉书》卷三十五荆燕吴传第五
  • 《汉书》卷三十五荆燕吴传第五

  • 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也,不知其初起时。汉元年,还定三秦,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汉王败成皋,北度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贾将二万人,骑数百,击楚,度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已而楚兵击之,贾辄避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贾南度...
  • 30735
谜语:《汉书》何人著(打一工业词语)
谜语:初凉读汉书(打一古文句)
《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 《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出,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
  • 15406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贱,至方进父翟公,好学,为郡文学。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
  • 18751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望之,好学,治《齐诗》,事同县后仓且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
  • 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