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寓言 >成语故事 >

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

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语言中历史悠久,经过长时间筛选和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语言形式,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的精华所在,能够从多个角度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

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夫差(约前520xx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而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王之位后,为报父仇,励精图治,后来大败越国,并乘胜攻入了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率领着仅存的五千残兵败将退到了会稽,并派人向吴国求和。

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对夫差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今天要是大王不一举歼灭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可是吴王夫差因为这次的大胜而骄傲自满,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劝谏,下令准许越国议和。吴王大胜越国以后,夫差自以为从此可无后顾之忧了,于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晋国、齐国等国家比试比试,分个高下。而这时的越王勾践时刻不忘丧国之耻,卧薪尝胆,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起来。伍子胥又规劝夫差说:“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将打算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得了心腹疾病。(原文是:‘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可吴王还是不听伍子胥的规劝。由于他连年用兵,结果国力空虚,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消灭了。

成语“心腹之患”由“心腹之疾”演变而来,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

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的启示

故事中的吴王夫差目光短浅,而且完全不停身边大臣的规劝,才导致最后国破家亡的局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及时发现了问题所在,一定要立刻解决,因为有的时候,你无法预计这个问题今后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当身边有人帮助你解决问题,你要懂得去思考,然后采纳他人的意见。

心腹之患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 xīn fù zhī huàn

【出处】《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后汉书·陈蕃传》:“寇贼在处,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解释】 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指最大的隐患。

【近义词】 心腹大患

【反义词】癣疥之疾

【年代】古代

【例句】这个心腹之患一天不除,就一天不得安宁。

1.功亏一篑的成语故事

2.经典成语故事:手足情深

3.经典的成语小故事

4.草菅人命的成语故事

5.成语故事大全【文字版

6.苏秦刺股的成语故事

7.当局者迷的成语故事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yuyan/chengyu/eq9l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