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经典语录 >情感语录 >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经典语录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经典语录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经典语录

父亲二十岁从军, 四十岁退伍,但在我感觉中他一直是个军人。生在那时代,他先是身不由己地成为军人;战争岁月中的经历,又使他成为一辈子的军人,即使在退伍之后。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父亲对奶奶极孝顺。据父亲说,在武昌,他家里是富商地主,所以奶奶留在大陆会被清算斗争,但来台湾后,对于一直有佣人伺候的奶奶来说,也是苦。所以父亲尽力奉养奶奶,不让她受苦、生气。在我记忆中,父亲只打过我一次,为的是我不听奶奶的话,还对她生气跺脚。在奶奶过世许多年后,母亲才对我们说,奶奶来台湾时带了些金条及火狐袄之类的贵重物品,后来都瞒着父亲卖了补贴家用。那时,的确,一个军人的薪水不足以养生送死。我国小一年级时,奶奶过世。父亲只有从军中退伍,拿着退伍金办奶奶的丧事。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来到台湾后,父亲便一直住在高雄县凤山镇黄埔军校旁的黄埔新村。这也是我出生,以及二十岁之前成长于斯的地方。是的,我的幼年与青少年生命与“黄埔”无法分割—翻墙进入黄埔军校偷芒果与卫兵捉迷藏,观看军校学生在黄埔大道上踢正步对他们扮鬼脸,甚至青少年时眷村朋友们共组的帮派也叫“黄埔”。据父亲说,刚到台湾时,一切都明白了:许多很亲近的朋友、同僚、长官,原来都是共产党潜伏在各部队里的人。难怪后期与“共军”作战时,“共军”经常比“国军”先知道“国军”部队调度。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杨伯伯说,他认得父亲,“你爸爸在四平,守车站到邮局,那一仗打得漂亮!”但说到下山养老,他坚决不肯。他说,他不想再吃反动派与蒋一口饭!这也是我在眷村中常听说的:某某卖烧饼的、打煤球的,过去事实上是“国军”将领,就为了恨丢掉大陆,从此不肯向反动派、蒋低头讨饭吃,宁可过着清苦自食的日子。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我这时已在历史系读了些中国近现代史,对远征军及仁安羌战役十分感兴趣。而这位杨伯伯,正是历史的见证,“哭是历史”的绝佳采访对象。然而让我感到失望的是,这场伟大的战争,在他说来竟是如此的稀松平常。他说,盟军要提供他们最好的武器,但他们只要迫击炮。他说,孙将军的部队将迫击炮使用得出神入化。他们便是如此,将炮弹吊射入日军躲藏的战壕中,让敌人没地方躲。听着听着,我不再是历史系的学生,又变成了当年眷村里听远征军故事的小孩。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孙立人将军,对从小生长在黄埔新村的我来说,这名字是多么的熟悉、亲切,但又似乎是许多不幸的根源。特别是,我家隔壁第二家住的便是孙菊人老师。孙老师是孙立人的妹妹,夫妻俩从不与邻人交往,甚至很少出门,据说是怕被跟踪调查。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后来父亲为了养家,曾在高雄港当码头工人,又在左营的海军废弹处理场工作,但都做不久便辞职。这些都是十分辛苦且危险的工作,但他做不下去的理由仍是: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出身黄埔军校的军官,他无法忍受别人对他的呵斥。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我母亲与母系亲友们,几乎都是台湾的闽南人,他们是我生命、身体的另一半。这便是我,在眷村中有时被喊“杂种”,在台湾闽南人眼中又是“ 外省人”。小时候,每当父母在激烈争吵时,我都会憎恨他们的婚姻,以及我自己。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我研究所毕业后,台湾进入一段所谓的“后殖民时期”。“二战”前在台湾的日本人被歌颂为建设台湾的先锋,台湾民主法治的根源;相反,由大陆来台的老兵们,或被认为是屠杀台湾人民的刽子手,或被骂为吃台湾米却心向大陆的叛徒。即使在学术界,“转型正义”也被喊得震天价响,其意是台湾要转型进步,就必须追究蒋及其追随者的责任,要他们为“正义”付出代价。这是另一场战争,所幸父亲已脱离了这人间战场。

——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yulu/qinggan/d56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