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励志 >励志故事 >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

如果我们能够时不时地找一些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来看看,这也是很不错的,那么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金城武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作者:徐沉沉

42岁的金城武接受采访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更像是面临一些真实的困惑,是这个令人痴迷的偶像的真实而紧张的世界。

“长得好看成为困扰?”

从东京出发到达日本福生市需要开车赶路一小时。这座城市在全日本最小的城市中排名第三,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20xx年2月4日,我们在福生市等待金城武。

房间由一位美国老兵的房子改造而成。像是为了配合屋外寡淡的阳光和这间旧时代民宅的氛围,主角的登场也波澜不惊。金城武身上带着一种放松。这个在网络上至今被人反复提及的偶像,生活里随意得让人丝毫隆重不起来。

从当年刚刚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开始,他就已经被定义为偶像。他是许多女人心里最帅的男人,至今仍然在各种谈论亚洲男性长相的文章里被举例。

所以,我们当然问了“长得太好看会不会成为你的困扰”这个问题。

金城武说,自己“小时候”会比较排斥这一点,但现在的他已经学会理解和接受这一点。因为“这可能是你有机会的原因。”

但他并未对那种使他成名的年轻容貌表现出珍惜。这些年来,金城武渐渐长了白头发,身边的人曾劝他把头发染黑,他说不要,因为这是事实。

关于外貌,金城武怀着“什么时候要有什么时候的样子才珍贵”的人生观。能不能在恰当的状态中碰到适合那个时候的作品,显然是他更关心的问题。

让他在职业生涯中最感到困惑的,是那些容貌解决不了的事,比如他的表演。在做了这么多年演员之后,他还会说“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擅长做演员,我只是得到了机会。”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演员了?”

直到现在,在20xx年的冬春之交,当我们问金城武这个问题时,他的答案仍然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演员”。他说,人们把他称作偶像“是大家给予的爱”。

对工作带一种距离感

终于,金城武像个居家的男人那样赤着脚坐进了沙发里。

他没有学过表演,1994年,直到他签约福隆经纪公司的第4个年头,才终于开始进入电影圈。当时,他本来在忙着出唱片,偶尔出演了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并点燃了自己对拍戏的热情。

那段时间,他和剧组每天对着一张纸的台词构思,被一个经常半醉的摄影师拍摄,用他的话来说,那“很好玩”。在不确定性中拍完的电影,是“我开始的方式而已”。

从那以后,他为演好电影花费了很多努力。他从未因自己凭借外貌进入这个圈子而心安理得。在出演《太平轮》之前,他上一次因为电影出现在公众视野内,是4年前的《武侠》。这是他与陈可辛第三次合作。拍摄开始前,他看过剧本对陈可辛说的却是:“把徐百九削掉剧本才是完整的”。徐百九正是他本来要演的角色。

后来两人继续聊,把剧本改掉,赋予人物更多内涵才确定开拍。表演中,角色带来的不确定感还是挥之不去,这让他痛苦。最后,是角色的语言真正触发了他。

但是,无论怎样努力,金城武都始终怀着“半路出家”者的自我审视。金城武喜欢动作片,但他只演了很少的武打戏。说起原因,他认为“后来觉得自己是踮着脚在做。我不是做不到,但会永远觉得是跳进了一个框架里,跟本来就会的人还是不一样”。

“观众在意吗?我不知道,身为观众我在意”。他说。

金城武既表现出对电影这份事业的热爱,又对这个工作带着一种距离感。比如,谈论完自己如何努力拍好一个角色后,他又会说:“演员现在是我的工作。我没有想过它有什么意义,因为它就是你讨生活的一个工具。”

居住在小城镇的隐者

20xx年夏天,某件非常少见的事情发生了:他在工作之外主动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当时,为帮助渐冻人而发起的“冰桶挑战”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参加,金城武也成了其中一个。20xx年8月20日,他被五月天乐队贝斯手玛莎点名参战后,公布了自己的冰桶挑战视频。视频里,他一言不发,把空调除湿机里的冰水淋到自己身上。他参加这次活动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显然不符合他孤独疏离的公众印象。

当被问到那个时候怎么会想到去回应挑战时,金城武说:“很多人很给面子点你,其实还是会开心的。”不过他也担心:“那个游戏规则太游戏规则了”。

金城武在后来看到了渐冻人协会发表致谢的一段新闻。他说:“希望不要没有了这个游戏之后就关注度淡掉了。我希望大家还是会记得这些,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需要”。

“要帮助是很重要的,我为什么做?就是点了就做吧,我不知道,没有想很多。想说不要浪费时间,大家都会做的事你干吗不呢?”

这段视频最终被疯狂地转发。金城武在视频里那种沉默和孤独的样子,又让人们加深了对他的固有印象。他的冰桶视频被用来和其它许多高调、热闹的视频比较——就算是出现在这样热闹的互联网事件里,他也像那个居住在小城镇里的隐者。

时间能证明你的能力

有人说,他在台湾读美国学校时,形象上更接近他后来在电影《不夜城》里饰演的刘健一,一个台湾与日本人的混血儿,在电影中被人叫作“半唐番“的黑道分子。

金城武和长发的刘健一有相似的迷人气质。角色中的人除了长着一张属于电影明星的脸,还冷漠细腻,偶尔能被人从他的身上嗅出一些独属于这类人的“坏坏的”魅力。

银幕上的刘健一既不为日本人接受,也不为台湾社会容纳。这与金城武的确极为相似。他也是台日混血,同样身处复杂的文化环境中,“现在虽然不觉得困扰,但小时候会。”

在拍照过程中,金城武始终是一个对照片连看都不想看的人,他不在乎这一点。他可以坦然面对年龄,在生活里,他不愿意为形象而耗费太多时间。但他经常因为一个角色的形象如何而感到不安。

从出道至今,金城武的人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处于工作状态。他说:“所谓电影明星,是真的想好玩地把作品做出来,这是最重要的。其他时间都是证明,当你付出的时候,时间能证明你的能力。”

这段话透露出的信息是,他觉得自己仍然没有被证明。

“那你到什么时候才能稍微安于自己这样的身份呢?”我们问他。

这一次,他的回答第一次有了些预期变化:“你好了解我,还没有”。

“其实你一直都很不习惯当明星对不对?”我们又问。

“对。不习惯,同时又很感激。不知道该怎么办。”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褚橙你也学不会

人的生命有限,人来到世间都不想白活,一个人一生能在一个行业有所突破已属不易,可是褚时健这一生怎么能在酿酒、榨糖、种烟和种橙这4个不同的行业中,均让同行仰视?研究到此,我们的案例有些研究不下去了。因为一个逻辑问题始终在困扰着我们:

难道是褚时健太聪明?像王石所说,“他天生就是一个精算师”?或者是和他同时代的这4个行业的人都太傻?

在案例规定的访谈对象中,本没有云南玉溪大营街党支部书记任新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见到了他。任新民是全国人大代表,在他担任大营街党支书的近30年时间里,大营街成了云南最富的村子。在大营街镇中心,每家都住着村里统一盖的300平方米的仿古别墅

。任新民说,大营街每户村民每平方米3000元的建房费中,有20xx元是褚时健贡献的!大营街的经济就是依靠红塔山烟厂的建筑业起步的。

我问任新民:“褚时健凭什么在4个行业都做得比同行好?是别人太笨,还是他太聪明?”

任新民沉思了一下,说:“我今年60岁了,活到现在,我只佩服一个人,就是褚时健。我就没见过像他那么认真的人,他太认真,真是认真。”

我问:“怎么个认真法?”

他说:“太多了,说不过来。他刚当烟厂厂长时,要给工人改善住屋,承诺要让那些没房子的职工,在多少天内住上房子。我的工程队施工,在盖房子的200多天里,他每天都来工地,没有一天不来。他是总经理呀,就是晚上9点开完会后,他也要到工地来。我们村

给烟厂做配套的过滤嘴,每次送检的样品哪怕差一点点都要重新做。褚时健影响了我,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们大营街村民的命运。”

杨先生以前做矿产生意,3年前看到了褚橙的火爆,于是也投资了几千万元,在哀牢山上租下3000亩土地种植冰糖橙。他称自己是来这里做褚时健的学生的。杨先生和褚时健,还有好几家农户都在同一家养鸡场买鸡粪。大多数买鸡粪的人都是直接拎着鸡场装好的鸡粪

袋子,过秤,交钱。但是褚时健不一样,他会把鸡粪倒出来放在手掌上捏一捏,看看水分的多少,看看有没有掺过多的锯末,他会据此跟卖鸡粪的人讨价还价。“鸡粪那个臭啊!我是根本做不到的。当看到褚老用手捻鸡粪时,我震惊了。你们能想象吗?一个80多岁、有

着那样经历的人,把一袋子臭鸡粪倒在地上,用手抓起来捻。他眼睛又不太好,还要凑到眼前看!”杨先生说。

我们在褚时健山上的房间里,看到了20多本翻得卷了角、有些地方被画得密密麻麻、做了各种标记的柑橘种植方面的图书。这十几年,很多冰糖橙种植的技术难题,都是褚时健和他的团队通过读书发现端倪,然后再一步一步去实践解决的。这些图书的来源并不神秘

,不是什么国外才有的专业资料,都是从书店直接买来的。在褚橙发展的早期,褚时健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玉溪的书店中,每个月至少一次,看看是不是有柑橘种植方面的新书。我们不止一次地分别问褚时健手下的技术专家和管理干部:“如果在你们褚橙果园设立一个总

工程师的职务,谁最合适?”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褚时健。”这些人里不乏曾经在柑橘研究所工作20余年,后来又在褚橙果园做了10余年的技术专家。事实上,所有的技术专家都说:“跟褚时健种橙子,把我们以前的很多技术理念都推翻了。褚时健这十几年从外

行学成了内行,我们在褚时健这里也学到了很多。”褚橙的管理干部告诉我们:“褚时健经常买书,他不仅自己买,也给我们买。对一些有针对性的技术书籍,他还经常问我们,某段内容看了没有,或者向我们请教。想想看,面对这样的老板,你敢不认真看吗?褚时健

真的太认真。很多专业书,其实我们都学过,可是有些地方,还会被他问倒。”

为了真正“见识”一下褚时健的专业水平,在访谈时,我们故意随机从30多页的20xx年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在上百条的种植作业管理条目中,抽出了一条:2月份溃疡病检查,四年生树及挂果树按15片叶/株的标准,扣除预支生活费10元/株;一、二、三年生树按3片

叶/株的标准,扣除预支生活费10元/株。我们问:“这一条规定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没等我们话音落下,褚时健就开始解释了:“一、二、三年生树和四年生树,激素存在差别。小树叶片少些,大树叶片多些。当有了溃疡病以后,我们对小树和大树的要求就有一

些区别。具体这个区别以什么基数为准,是我们不断实践,到现在才总结出来的。如果要求太高了,农民努力也做不到,那这样的要求没有意义,罚款反而会滋生抵触情绪,但是,我们又要尽量控制疾病。所以,这些规定也是我们走过一些弯路,根据实际情况一改再改

,慢慢地能够让农民接受了,才这样制定下来的。就这一条,超过这个基数就是10块钱,有10棵树超过了,那就是农民一天的工资了……”一个87岁的老人,对上百条这种琐碎的管理细节和背后的道理竟然了如指掌!怪不得那些研究了30年柑橘种植的专家都佩服褚时健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具体。

什么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就是一个75岁的人,与一个25岁的人,在同一条起跑线起跑,20xx年后,85岁的他把那个35岁的竞争者远远抛到了身后!

我们在第二次采访褚时健的时候,特地带来了几颗澳大利亚橙子,想听听褚时健对澳大利亚橙子的见解。其中有一颗橙子表面有一些疤痕,我们买的时候根本没在意,不料在要切橙子的时候,褚时健一眼就看到了这颗带疤的橙子。他拿起来后告诉我们:“这颗橙子

不要切了,我要研究。”我们正觉得奇怪,他已经开始指着那个不明显的疤痕给我们讲解了:“这个疤不是风吹的,是蓟马,一种虫害。这种虫害,我们这里一年能有两次,春天四五月份,夏天六七月份。这东西一来,会挫伤果子表皮,果实长大以后就会出现这样的疤

痕……”虽然知道褚时健是专家,但是,对于一个已经87岁的人而言,他对专业知识细节的把握和敏感再次让我们震惊。根据我们查询的资料:柑橘类种植病类多达26种;虫害类多达29个大类,每一类下又有诸多种。以螨类为例,下有红蜘蛛、黄蜘蛛、侧多食跗线螨、

瘤壁虱、锈瘿螨等多种类别。面对一颗橙子上的一小块疤痕,褚时健直接认出了背后的成因和所对应的具体虫害类别。

这个人真是有点儿神。

认真!认真!认真!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我们总是听到别人提起褚时健的“认真”,到访谈结束时,我们才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褚时健的“认真”。

显然,只见过褚时健两次的王石,对“褚时健是天生精算师”的这个结论过于表面!精算的基础是数据,数据来源于观察和记录,观察与记录必须建立在认真的态度上。看来,褚时健优于同行的地方首先不在于精确的计算,而在于认真。

然而,我们的问题依然没有答案,难道是这4个行业里,与褚时健同时代的人都不太认真,这才导致褚时健这个过于认真的人如此出众?回到北京,我在北京大学的食堂里见到了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张志学教授,我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听后说的一句话,让我思

考至今。他说:“有没有可能,在工业水平发达的国家,像褚时健这样的人,一万个人中有一个;而在中国,十万个人中才有一个?”

的确,工业需要精细,精细依赖数据,数据源于认真。中国在现代工业史中,没什么让世界佩服的发明。难道真是我们的现代文化中,缺少了“认真”二字?

采访结束时,我们问了褚时健最后一个问题:“你在4个行业中都比别人做得好,是因为你聪明,还是因为别人笨?”褚时健直言不讳:“我不聪明。有时候啊,我笨得很,尤其是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

但是,提及他的“认真”时,这位老人思索良久,他说:“我确实是一个‘认真’的人。”不过,褚时健对“认真”也有自己的解读,他说:“我看到过很多人,觉得他们也认真,甚至可能比我还认真。但他们大事小事不分,同样对待。我认为要分清主次,在关键

问题上认真,小问题要能放得过去。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搞清楚哪些是大事情,把精力用于解决主要问题,要算大账。”

褚时健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例子。为了抵抗黄龙病,褚橙果园采取以防为主、统防统治的做法。这样做,每年农药成本要多花60万元。褚时健对于这笔开销完全不做限制,每次会上,对于预防黄龙病的措施,只要有效,就通过。农药费用不需要写财务预算,也不需要

经过任何审核流程,直接上报采购。为什么?因为黄龙病太厉害,预防不当,可能摧毁整个果园。褚时健看到过香港人在广西投资的一个5万亩橙园,因为黄龙病,20xx年的时间竟然一点钱都没赚。因此,他认为,对于褚橙果园,如果能有效预防黄龙病,不要说60万元,投

入再多也应该做。现在回过头看,这样做不仅保证了褚橙果园每年的产量,更延长了褚橙果园橙树的寿命。每延长一年橙树的寿命,整个果园所产生的效益就是上亿元,这远远大于农药成本。我们又问:“难道那个香港老板投资上万亩橙园,会吝惜那点农药钱?”褚时

健“嘿嘿”一笑,又说:“不是他们吝惜,是他们不懂行。他们不研究、不琢磨,把钱投下去,就指望着把事情做好。事实上,他们可能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他们的橙树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呢!”

这就是差距!褚时健花了20xx年时间,站在田间地头,亲眼看着自己的橙树从小苗长到如今的果实累累。陪伴着这些小树苗成长的,是会议室里越摞越高的技术书,以及书中画得越来越密的标注。褚时健对这门生意里里外外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大多数同行。让褚时健

懂得如何算大账的关键,是他已经成为一个切切实实的橙子产业的行内人!褚时健对此感悟至深:“不懂就要学习!认真学!起码要懂七八成。否则,别人汇报你都听不懂,就会吃大亏。”褚时健认为,企业管理,绝对不可外行领导内行。

我们又问:“如果让你现在回去管烟厂,你会不会比过去管得更好?”

褚时健说:“如果倒退20xx年,我能把烟厂管理得更好。因为在种植冰糖橙的过程中,我又学会了很多种植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或许也能用于烟草的种植管理。”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一个非典型中国商人的N个面相

作者:黄剑

如今,失掉层层光环后,贾云跌落谷底,而且以最中国的方式——资金链断裂。

20xx年5月28日早晨,浙江商人兼特型演员贾云还被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一夜没睡,最终拨通了东阳市公安局吴宁街道派出所的电话,要求自首。很快,他被警察带走,然后一直关押在吴宁街道派出所。

今年50岁的贾云是皮卡王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皮卡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在东阳拥有多处地产项目,在四川广安和湖南韶山,他还有两个未完工的影视基地。他的发际线很高,喜欢把头发向后梳,形似毛泽东。依靠这一外形,他逐渐成为“毛泽东特型演员”,并因此成名。

在东阳,贾云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是明星企业家,又是特型演员,还曾与范冰冰传出绯闻,人们乐意传播关于他的八卦。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首后,贾云声誉降至冰点。而公司总部已被债主们占领,员工早已各自散去,核心部门办公室则被公安机关查封。

自首者

6月15日上午,东阳难得放晴,数百名债权人手举横幅,出现在市政府门口,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处理贾云等当地企业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xx年初,贾云的资金危机日渐严峻。6月,他给东阳市长朱建军连写两封信,请求协调退回此前上交的1000万元工程进度保证金,给公司救急,并诉说自己竞得的土地迟迟不能获批工程规划,拿到开工证。但他没有得到回应。

从20xx年开始,贾云通过民间借贷方式,吸引公司员工、朋友和市民把钱投入皮卡王集团,约定利息从10%到30%不等。到去年9月,他已经无力支付债权人利息,此前他多次承诺偿还这些债务,最终无一兑现。他曾四处奔走借钱,向过去合作过的演员寻求帮助,但没人愿意借钱给他。

他曾计划跑路,却没能成功。在办理出境手续时,他发现自己早已被东阳的公安机关限制出境。

贾云的债主们从去年10月开始陆续举报他涉嫌非法集资,并多次到政府部门上访。直到今年3月,当地政府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对贾云的资产进行调查。公安机关也介入调查。

5月25日,在当地政府要求下,贾云回到了东阳,在东阳市党校与26名债权人代表谈判。他没做准备,也没有解决方案,只是说环境不好,自己一直在想办法。当晚,在当地一家酒店,贾云向债主称,自己无法以现金偿还集资款,可以拍卖他在东阳的资产。债权人没有感受到诚意,纷纷举手,要求“逮捕贾云”。

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贾云的公司总资产为21.52亿元,负债超过2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产已抵押给银行作为贷款担保。

5月25日晚的谈判不欢而散。当天下午4点,贾云被众人送至吴宁街道派出所。他拿出自己的市人大代表证说:“我是人大代表,不能抓我。”一名债权人回忆。

5月27日下午5点,贾云被派出所放出来。债主们在门外等候他,又把他送回自己的办公室。当晚,曾有十几名强壮的青年试图突破人群,救出贾云,但无功而返。

第二天清晨,贾云满脸倦怠,他说自己想通了,要投案自首。他写了一张便条,差人交给东阳市市委书记徐建华,表达要辞去市人大代表的意愿。之后,又打电话给吴宁街道派出所,称自己要自首。不久,数名警察挤进人群,把他带走。东阳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蔡旦卡称,贾云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拘,经济侦查大队还在进一步调查。

皮具老板

贾云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父亲贾贵文曾是东阳卫生防疫站的一名医生。

1986年,水兵贾云从部队退伍,转业到老家的东阳人民银行做保安。期间,他认识了当地新华书店的一名女售货员,不久结婚,生女。东阳与义乌毗邻,小商品贸易发展较早。贾云夫妇工作清闲,收入不高,开始做些小生意。

1989年初的一天,贾云在东阳南街闲逛,看到广州的皮包很畅销。他嗅到商机,辞职在南街租了一间小店面,专营各种皮制箱包。贾自己跑到广州进货,常与皮具工厂打交道,逐渐熟悉了这个行业的生产流程,看到其中的暴利,开始尝试自己生产皮包。

他在南街租赁了两间民房,从广州购买了4部缝纫机和皮革原料,自己生产皮制箱包。这间皮具加工厂名为“华联箱包厂”,最初只是家庭作坊,干活的都是亲朋好友,总共只有5人。1990年后,贾云相继在宁波、成都、天津、延吉等地的百货大楼租赁柜台,销售箱包,货品批发市场除了自产,更多是从义乌小商品进货。最初几年,贾云通过小作坊每年可以赚到30万元左右。

皮具厂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箱包开始转销广州。1993年,贾云觉得从广州购买原料,运到东阳生产,再发回广州销售,徒增成本。他很快在广州租赁了一块土地,把皮具厂整体迁移到那里。

“他那个时候是一个特别积极向上的人,工作不分日夜。”他的一名部下介绍,因为市场火热,加上个人努力,贾云的皮具厂在这几年发展迅速,每年利润达到数百万元。曾有香港商人提出,以20xx万元的价格购买“皮卡王”商标,贾云拒绝了。几年之后,广东东阳商会成立,贾云成为会长。

地产商

20xx年,贾云已经成为广东最知名的东阳商人之一。这一年,东阳市政府到广州招商引资,找到贾云,希望他到家乡投资。在此之前,贾云已经筹划打造影视基地,正在寻找投资地,双方一拍即合。

同年9月,贾云回到东阳,注册成立多家公司,与市长陈丰伟签署协议,计划在东阳南山建设文化产业园。东阳政府连续3年将其确定为“市重点工程”,在规划验证、土地征用和地形测绘等多个环节为贾云提供支持。

20xx年8月4日,贾云的皮卡王集团以9810万元的价格,竞标获得东阳市南山一块近760亩的土地,均价仅为每亩12万元。

贾云并没有建立影视基地,而是盖起来一百多栋别墅。他向东阳市政府承诺,这片别墅区会被打造成明星文化园,吸引全国一线明星到此置业。时任市委书记汤勇希望在东阳重点打造影视产业,支持贾云的做法。然而,贾云的别墅并没有吸引到明星,而是陆续卖给了当地居民。

贾云回归东阳后,早期先后以优惠价格拿到十几处地块,最后几乎都用于房地产开发。除了最初的南山别墅区,和稍后在江北开发的“帝景湾”楼盘,赶上房地产业的爆发行情,他在东阳开发的其他房地产项目,很多都经营惨淡,甚至成了烂尾工程。

回到东阳后,贾云除了大规模投资房地产,还先后以低价收购当地多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他的产业涉及地产、工业商贸、影视传媒和红色旅游,但很少赚到大钱,逐渐步入资金链断裂的窘境。

特型演员

过去几年里,贾云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是“毛泽东特型演员”,一些人开始称他为“明星企业家”。这一身份也让他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座上宾,帮助他投资红色影视、旅游等产业。

实际上,贾云是中国最早一批涉足影视行业的商人之一。1994年,他出资拍摄皮卡王公司广告片,第一次接触到影视行业,结识了一些圈内人。不久,广东一名企业家计划投资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找到贾云,游说他投资。贾云兴趣浓厚,投资了500万元。

然而,主创团队还没完全到位,原先的投资人便消失了。他为了保住投资,也因为兴趣,继续拍摄。他组建团队,自己担任导演、编剧、主演,制作完成了这部名为《我的故事》的电视剧。剧本以贾云的个人奋斗故事为原型。自此,他开始参与投资了其他一些电视剧,如香港出品的《反贪风暴》、《东方母亲》等,并出演一些次要角色。

1996年年末,贾云在广州成立了广东皮卡王影业有限公司,挂靠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旗下,逐渐把产业重心转向影视业。在影视圈辗转数年,贾云渐渐小有名气,不过,他的身份主要还是投资人。

几年前,贾云遇见了八一电影厂化妆师刘虹。刘认为他的外表很有些像毛泽东。她花了20分钟给贾云化妆,看完定妆造型后,力劝他去演毛泽东。之后,又陆续有人说他的外形像“青年毛泽东”。这让贾云下定决心做一名毛泽东特型演员。

20xx年,贾云在导演张金标执导的红色电影《第一军规》中,第一次扮演毛泽东。为了让自己的角色与毛泽东形神兼备,他每天在跑步机上跑一个小时,两个月内减肥18斤;他不抽烟,不喝酒,为演这个角色专门学抽烟;他还常看唐国强、古月等其他毛泽东特型演员的影视剧、纪录片和书籍;到湖南韶山、湘潭等地考察。20xx年,贾云凭借这次表演,获得第十届长春电影节“最佳新人奖”。

自此之后,他开始专门扮演毛泽东。他曾向媒体透露,很长时间以来,他把40%的时间用于演艺工作,余下的时间才属于企业家贾云。

贾云不只是特型演员。最近几年,他大量投资红色影视产业。他作为特型演员参与的几部红色剧作,都有自己的投资。在四川广安和湖南韶山,他耗费巨资打造了两个红色影视城。

广安红色影视城耗资巨大,建设期5年,长期没有收益,但占用了贾云大量的资金,成为导致他资金链崩盘的最重要因素。

这一次,贾云正面临人生中最大的危机。“也许还有性命风险。”他的一名助理称。只是不知他的那些官员朋友,是否还记得他?

如果我们能够时不时地找一些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来看看,这也是很不错的,那么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金城武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作者:徐沉沉

42岁的金城武接受采访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更像是面临一些真实的困惑,是这个令人痴迷的偶像的真实而紧张的世界。

“长得好看成为困扰?”

从东京出发到达日本福生市需要开车赶路一小时。这座城市在全日本最小的城市中排名第三,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20xx年2月4日,我们在福生市等待金城武。

房间由一位美国老兵的房子改造而成。像是为了配合屋外寡淡的阳光和这间旧时代民宅的氛围,主角的登场也波澜不惊。金城武身上带着一种放松。这个在网络上至今被人反复提及的偶像,生活里随意得让人丝毫隆重不起来。

从当年刚刚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开始,他就已经被定义为偶像。他是许多女人心里最帅的男人,至今仍然在各种谈论亚洲男性长相的文章里被举例。

所以,我们当然问了“长得太好看会不会成为你的困扰”这个问题。

金城武说,自己“小时候”会比较排斥这一点,但现在的他已经学会理解和接受这一点。因为“这可能是你有机会的原因。”

但他并未对那种使他成名的年轻容貌表现出珍惜。这些年来,金城武渐渐长了白头发,身边的人曾劝他把头发染黑,他说不要,因为这是事实。

关于外貌,金城武怀着“什么时候要有什么时候的样子才珍贵”的人生观。能不能在恰当的状态中碰到适合那个时候的作品,显然是他更关心的问题。

让他在职业生涯中最感到困惑的,是那些容貌解决不了的事,比如他的表演。在做了这么多年演员之后,他还会说“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擅长做演员,我只是得到了机会。”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演员了?”

直到现在,在20xx年的冬春之交,当我们问金城武这个问题时,他的答案仍然是“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演员”。他说,人们把他称作偶像“是大家给予的爱”。

对工作带一种距离感

终于,金城武像个居家的男人那样赤着脚坐进了沙发里。

他没有学过表演,1994年,直到他签约福隆经纪公司的第4个年头,才终于开始进入电影圈。当时,他本来在忙着出唱片,偶尔出演了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并点燃了自己对拍戏的热情。

那段时间,他和剧组每天对着一张纸的台词构思,被一个经常半醉的摄影师拍摄,用他的话来说,那“很好玩”。在不确定性中拍完的电影,是“我开始的方式而已”。

从那以后,他为演好电影花费了很多努力。他从未因自己凭借外貌进入这个圈子而心安理得。在出演《太平轮》之前,他上一次因为电影出现在公众视野内,是4年前的《武侠》。这是他与陈可辛第三次合作。拍摄开始前,他看过剧本对陈可辛说的却是:“把徐百九削掉剧本才是完整的”。徐百九正是他本来要演的角色。

后来两人继续聊,把剧本改掉,赋予人物更多内涵才确定开拍。表演中,角色带来的不确定感还是挥之不去,这让他痛苦。最后,是角色的语言真正触发了他。

但是,无论怎样努力,金城武都始终怀着“半路出家”者的自我审视。金城武喜欢动作片,但他只演了很少的武打戏。说起原因,他认为“后来觉得自己是踮着脚在做。我不是做不到,但会永远觉得是跳进了一个框架里,跟本来就会的人还是不一样”。

“观众在意吗?我不知道,身为观众我在意”。他说。

金城武既表现出对电影这份事业的热爱,又对这个工作带着一种距离感。比如,谈论完自己如何努力拍好一个角色后,他又会说:“演员现在是我的工作。我没有想过它有什么意义,因为它就是你讨生活的一个工具。”

居住在小城镇的隐者

20xx年夏天,某件非常少见的事情发生了:他在工作之外主动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当时,为帮助渐冻人而发起的“冰桶挑战”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参加,金城武也成了其中一个。20xx年8月20日,他被五月天乐队贝斯手玛莎点名参战后,公布了自己的冰桶挑战视频。视频里,他一言不发,把空调除湿机里的冰水淋到自己身上。他参加这次活动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显然不符合他孤独疏离的公众印象。

当被问到那个时候怎么会想到去回应挑战时,金城武说:“很多人很给面子点你,其实还是会开心的。”不过他也担心:“那个游戏规则太游戏规则了”。

金城武在后来看到了渐冻人协会发表致谢的一段新闻。他说:“希望不要没有了这个游戏之后就关注度淡掉了。我希望大家还是会记得这些,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需要”。

“要帮助是很重要的,我为什么做?就是点了就做吧,我不知道,没有想很多。想说不要浪费时间,大家都会做的事你干吗不呢?”

这段视频最终被疯狂地转发。金城武在视频里那种沉默和孤独的样子,又让人们加深了对他的固有印象。他的冰桶视频被用来和其它许多高调、热闹的视频比较——就算是出现在这样热闹的互联网事件里,他也像那个居住在小城镇里的隐者。

时间能证明你的能力

有人说,他在台湾读美国学校时,形象上更接近他后来在电影《不夜城》里饰演的刘健一,一个台湾与日本人的混血儿,在电影中被人叫作“半唐番“的黑道分子。

金城武和长发的刘健一有相似的迷人气质。角色中的人除了长着一张属于电影明星的脸,还冷漠细腻,偶尔能被人从他的身上嗅出一些独属于这类人的“坏坏的”魅力。

银幕上的刘健一既不为日本人接受,也不为台湾社会容纳。这与金城武的确极为相似。他也是台日混血,同样身处复杂的文化环境中,“现在虽然不觉得困扰,但小时候会。”

在拍照过程中,金城武始终是一个对照片连看都不想看的人,他不在乎这一点。他可以坦然面对年龄,在生活里,他不愿意为形象而耗费太多时间。但他经常因为一个角色的形象如何而感到不安。

从出道至今,金城武的人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处于工作状态。他说:“所谓电影明星,是真的想好玩地把作品做出来,这是最重要的。其他时间都是证明,当你付出的时候,时间能证明你的能力。”

这段话透露出的信息是,他觉得自己仍然没有被证明。

“那你到什么时候才能稍微安于自己这样的身份呢?”我们问他。

这一次,他的回答第一次有了些预期变化:“你好了解我,还没有”。

“其实你一直都很不习惯当明星对不对?”我们又问。

“对。不习惯,同时又很感激。不知道该怎么办。”

关于人生励志的名人真实故事:褚橙你也学不会

人的生命有限,人来到世间都不想白活,一个人一生能在一个行业有所突破已属不易,可是褚时健这一生怎么能在酿酒、榨糖、种烟和种橙这4个不同的行业中,均让同行仰视?研究到此,我们的案例有些研究不下去了。因为一个逻辑问题始终在困扰着我们:

难道是褚时健太聪明?像王石所说,“他天生就是一个精算师”?或者是和他同时代的这4个行业的人都太傻?

在案例规定的访谈对象中,本没有云南玉溪大营街党支部书记任新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见到了他。任新民是全国人大代表,在他担任大营街党支书的近30年时间里,大营街成了云南最富的村子。在大营街镇中心,每家都住着村里统一盖的300平方米的仿古别墅

。任新民说,大营街每户村民每平方米3000元的建房费中,有20xx元是褚时健贡献的!大营街的经济就是依靠红塔山烟厂的建筑业起步的。

我问任新民:“褚时健凭什么在4个行业都做得比同行好?是别人太笨,还是他太聪明?”

任新民沉思了一下,说:“我今年60岁了,活到现在,我只佩服一个人,就是褚时健。我就没见过像他那么认真的人,他太认真,真是认真。”

我问:“怎么个认真法?”

他说:“太多了,说不过来。他刚当烟厂厂长时,要给工人改善住屋,承诺要让那些没房子的职工,在多少天内住上房子。我的工程队施工,在盖房子的200多天里,他每天都来工地,没有一天不来。他是总经理呀,就是晚上9点开完会后,他也要到工地来。我们村

给烟厂做配套的过滤嘴,每次送检的样品哪怕差一点点都要重新做。褚时健影响了我,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们大营街村民的命运。”

杨先生以前做矿产生意,3年前看到了褚橙的火爆,于是也投资了几千万元,在哀牢山上租下3000亩土地种植冰糖橙。他称自己是来这里做褚时健的学生的。杨先生和褚时健,还有好几家农户都在同一家养鸡场买鸡粪。大多数买鸡粪的人都是直接拎着鸡场装好的鸡粪

袋子,过秤,交钱。但是褚时健不一样,他会把鸡粪倒出来放在手掌上捏一捏,看看水分的多少,看看有没有掺过多的锯末,他会据此跟卖鸡粪的人讨价还价。“鸡粪那个臭啊!我是根本做不到的。当看到褚老用手捻鸡粪时,我震惊了。你们能想象吗?一个80多岁、有

着那样经历的人,把一袋子臭鸡粪倒在地上,用手抓起来捻。他眼睛又不太好,还要凑到眼前看!”杨先生说。

我们在褚时健山上的房间里,看到了20多本翻得卷了角、有些地方被画得密密麻麻、做了各种标记的柑橘种植方面的图书。这十几年,很多冰糖橙种植的技术难题,都是褚时健和他的团队通过读书发现端倪,然后再一步一步去实践解决的。这些图书的来源并不神秘

,不是什么国外才有的专业资料,都是从书店直接买来的。在褚橙发展的早期,褚时健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玉溪的书店中,每个月至少一次,看看是不是有柑橘种植方面的新书。我们不止一次地分别问褚时健手下的技术专家和管理干部:“如果在你们褚橙果园设立一个总

工程师的职务,谁最合适?”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褚时健。”这些人里不乏曾经在柑橘研究所工作20余年,后来又在褚橙果园做了10余年的技术专家。事实上,所有的技术专家都说:“跟褚时健种橙子,把我们以前的很多技术理念都推翻了。褚时健这十几年从外

行学成了内行,我们在褚时健这里也学到了很多。”褚橙的管理干部告诉我们:“褚时健经常买书,他不仅自己买,也给我们买。对一些有针对性的技术书籍,他还经常问我们,某段内容看了没有,或者向我们请教。想想看,面对这样的老板,你敢不认真看吗?褚时健

真的太认真。很多专业书,其实我们都学过,可是有些地方,还会被他问倒。”

为了真正“见识”一下褚时健的专业水平,在访谈时,我们故意随机从30多页的20xx年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在上百条的种植作业管理条目中,抽出了一条:2月份溃疡病检查,四年生树及挂果树按15片叶/株的标准,扣除预支生活费10元/株;一、二、三年生树按3片

叶/株的标准,扣除预支生活费10元/株。我们问:“这一条规定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没等我们话音落下,褚时健就开始解释了:“一、二、三年生树和四年生树,激素存在差别。小树叶片少些,大树叶片多些。当有了溃疡病以后,我们对小树和大树的要求就有一

些区别。具体这个区别以什么基数为准,是我们不断实践,到现在才总结出来的。如果要求太高了,农民努力也做不到,那这样的要求没有意义,罚款反而会滋生抵触情绪,但是,我们又要尽量控制疾病。所以,这些规定也是我们走过一些弯路,根据实际情况一改再改

,慢慢地能够让农民接受了,才这样制定下来的。就这一条,超过这个基数就是10块钱,有10棵树超过了,那就是农民一天的工资了……”一个87岁的老人,对上百条这种琐碎的管理细节和背后的道理竟然了如指掌!怪不得那些研究了30年柑橘种植的专家都佩服褚时健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具体。

什么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就是一个75岁的人,与一个25岁的人,在同一条起跑线起跑,20xx年后,85岁的他把那个35岁的竞争者远远抛到了身后!

我们在第二次采访褚时健的时候,特地带来了几颗澳大利亚橙子,想听听褚时健对澳大利亚橙子的见解。其中有一颗橙子表面有一些疤痕,我们买的时候根本没在意,不料在要切橙子的时候,褚时健一眼就看到了这颗带疤的橙子。他拿起来后告诉我们:“这颗橙子

不要切了,我要研究。”我们正觉得奇怪,他已经开始指着那个不明显的疤痕给我们讲解了:“这个疤不是风吹的,是蓟马,一种虫害。这种虫害,我们这里一年能有两次,春天四五月份,夏天六七月份。这东西一来,会挫伤果子表皮,果实长大以后就会出现这样的疤

痕……”虽然知道褚时健是专家,但是,对于一个已经87岁的人而言,他对专业知识细节的把握和敏感再次让我们震惊。根据我们查询的资料:柑橘类种植病类多达26种;虫害类多达29个大类,每一类下又有诸多种。以螨类为例,下有红蜘蛛、黄蜘蛛、侧多食跗线螨、

瘤壁虱、锈瘿螨等多种类别。面对一颗橙子上的一小块疤痕,褚时健直接认出了背后的成因和所对应的具体虫害类别。

这个人真是有点儿神。

认真!认真!认真!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我们总是听到别人提起褚时健的“认真”,到访谈结束时,我们才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褚时健的“认真”。

显然,只见过褚时健两次的王石,对“褚时健是天生精算师”的这个结论过于表面!精算的基础是数据,数据来源于观察和记录,观察与记录必须建立在认真的态度上。看来,褚时健优于同行的地方首先不在于精确的计算,而在于认真。

然而,我们的问题依然没有答案,难道是这4个行业里,与褚时健同时代的人都不太认真,这才导致褚时健这个过于认真的人如此出众?回到北京,我在北京大学的食堂里见到了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张志学教授,我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听后说的一句话,让我思

考至今。他说:“有没有可能,在工业水平发达的国家,像褚时健这样的人,一万个人中有一个;而在中国,十万个人中才有一个?”

的确,工业需要精细,精细依赖数据,数据源于认真。中国在现代工业史中,没什么让世界佩服的发明。难道真是我们的现代文化中,缺少了“认真”二字?

采访结束时,我们问了褚时健最后一个问题:“你在4个行业中都比别人做得好,是因为你聪明,还是因为别人笨?”褚时健直言不讳:“我不聪明。有时候啊,我笨得很,尤其是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

但是,提及他的“认真”时,这位老人思索良久,他说:“我确实是一个‘认真’的人。”不过,褚时健对“认真”也有自己的解读,他说:“我看到过很多人,觉得他们也认真,甚至可能比我还认真。但他们大事小事不分,同样对待。我认为要分清主次,在关键

问题上认真,小问题要能放得过去。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搞清楚哪些是大事情,把精力用于解决主要问题,要算大账。”

褚时健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例子。为了抵抗黄龙病,褚橙果园采取以防为主、统防统治的做法。这样做,每年农药成本要多花60万元。褚时健对于这笔开销完全不做限制,每次会上,对于预防黄龙病的措施,只要有效,就通过。农药费用不需要写财务预算,也不需要

经过任何审核流程,直接上报采购。为什么?因为黄龙病太厉害,预防不当,可能摧毁整个果园。褚时健看到过香港人在广西投资的一个5万亩橙园,因为黄龙病,20xx年的时间竟然一点钱都没赚。因此,他认为,对于褚橙果园,如果能有效预防黄龙病,不要说60万元,投

入再多也应该做。现在回过头看,这样做不仅保证了褚橙果园每年的产量,更延长了褚橙果园橙树的寿命。每延长一年橙树的寿命,整个果园所产生的效益就是上亿元,这远远大于农药成本。我们又问:“难道那个香港老板投资上万亩橙园,会吝惜那点农药钱?”褚时

健“嘿嘿”一笑,又说:“不是他们吝惜,是他们不懂行。他们不研究、不琢磨,把钱投下去,就指望着把事情做好。事实上,他们可能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他们的橙树怎么这么快就死了呢!”

这就是差距!褚时健花了20xx年时间,站在田间地头,亲眼看着自己的橙树从小苗长到如今的果实累累。陪伴着这些小树苗成长的,是会议室里越摞越高的技术书,以及书中画得越来越密的标注。褚时健对这门生意里里外外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大多数同行。让褚时健

懂得如何算大账的关键,是他已经成为一个切切实实的橙子产业的行内人!褚时健对此感悟至深:“不懂就要学习!认真学!起码要懂七八成。否则,别人汇报你都听不懂,就会吃大亏。”褚时健认为,企业管理,绝对不可外行领导内行。

我们又问:“如果让你现在回去管烟厂,你会不会比过去管得更好?”

褚时健说:“如果倒退20xx年,我能把烟厂管理得更好。因为在种植冰糖橙的过程中,我又学会了很多种植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或许也能用于烟草的种植管理。”

标签: 励志 名人 人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lizhi/gushi/ojz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