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励志 >大学励志 >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

想必有不少的大学生都会喜欢时不时地找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励志的散文随笔来看看,那么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大学里的5种人

根据数千份问卷调查结果,并依据目标解析学理论,将大学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请各位对号入座。分类的目的在于,唤醒大家的目标意识,让大家粗略认清一下自己,当然认清自己不光这么简单。

第一类、正确目标型,这一类人不多,约占大学生总数的8%

表现为,要么醉心于自己的专业,并以专业为职业目标而努力,比如秦希燕能一口气能背几千条法律条文,最终成为十佳律师;要么在专业之外找到明确目标,并能将专业之外的东西发展成为自己的职业,比如徐小平老师案例中的广播工程专业的蔡鸣飞就凭魔术扬名吃饭。

这类人能够认识自我,目标明确,而且兴趣和目标统一,所以生活充实,精力集中,很快成为佼佼者。

看完这一条之后,你别以为自己就是这种类型。扪心自问,你真的醉心于你的专业吗?你能做到像袁隆平那样不论沉浮跌荡贫困疾病衰老都坚持自己的专业爱好吗?或者,你知道你在专业之外还能做什么才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吗?

不知道,就别往这个队列靠。

第二类、错误目标型,这类人约占总数的15%

表现为,要么不喜欢本专业,但是又要去死记硬背拼成绩拿奖学金,或者拼命过四六级,或者盲目考研;要么把不能当职业的爱好兴趣等作为职业目标,比如一个身高不足165但对篮球狂热的人告诉我说他要打篮球吃饭,一个喜欢低吟浅唱卡拉乱K且对迈克尔杰克逊狂热但从没参加比赛和获奖(也没看出其他天分)的人居然说他要出专辑开演唱会。

这类人产生错误目标的原因:不认识自我,往往眼界狭隘,头脑偏执。

后果:目标的错误,兴趣的偏颇,能力的局限,使得这类人要么过的痛苦,要么注定失败,无论干那行都不会有太大成就。例证:很多考上研之后就混日子的人,很多在工作上蝇营狗苟混日子的人,究其本因,就是因为目标不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过的很悠闲,其实内心的漂浮才是真正的痛苦。

解法:此类人有一定的上进心,肯发奋,有激情,只要给他们纠正目标,还是会有所作为的。

第三类、没有目标型,这种人最多,占总数的60%

表现为,对专业没感觉,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也不知道可以做其他什么。每天起床吃饭,正常上课,偶尔自习,经常睡觉玩游戏。为了上课而上课,鲜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不喜欢学习,成绩平平,也不热衷社团锻炼、兼职、实习、创业。喜欢逛街打闹睡觉上网扯谈,没有什么思想,也不会犯什么大错。这些人不很努力但是也不很堕落,会经常自责,而且易受他人影响。人数最多。反映到社会上,就是庸庸众生如此之多的原因。

这类人一般不认识自我,没有明确目标,把未来教给专业和学校,缺乏雄心壮志、激情易逝、毅力不强等就业能力也不是很强。这类人的出路就是“体制内、专业方向内”的就业,不太适合有挑战和创新性的工作,职业发展空间和薪水不大。如果偏离专业就业,则可能因为没有专长也不是特别勤奋和有激情的人,极有可能游离在社会边缘。

解法:这类人骨子里缺乏雄心激情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人刺激,也偶尔奋发一下,要谈到彻底改变,除了需要目标明确以外,还需要有人持续不断地纠正和影响,难度比较大。“三岁看老”这句俗语不一定很对,但用在这里,“20岁看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四类、渴求目标型,这类人约占总数的15%

表现为,不喜欢本专业,也不喜欢死拼成绩,不想和身边的人一起堕落,经常内疚自责和痛苦,很有上进心,想找点更有前途的事情做,但是不晓得做什么有用。结果就去狂过四六级,狂考研,狂自习,越学越迷茫,越过越痛苦。

原因和结果:这类人虽然过的很痛苦很焦急,但由于目标不明,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好,也就注定不会是最优秀的那一类人。这类人没有我目标学里的“外我”,没有选择项。

解法:但是这类人勤奋肯吃苦,骨子里有激情和潜力,只要有高人指点,找到突破口,就会发展很快。

第五类是完全堕落型,约占总数2%

表现为,既不喜欢本专业,也不喜欢别的什么,既不学习,也不兼职创业参加社团活动,只讲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完全游荡放纵。

这类人没思想,没技能,也可能没素质没道德,基本发展方向是社会混混,而且病入膏肓,劣习难改,难解(也不等于无解,浪子回头也还是有的)。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

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呢?儿子上学不久问爸爸。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吧?

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

20xx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20xx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上6年学,国小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国小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上9年学,国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20xx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

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

爸爸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儿子: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那次谈话对儿子来说印象深刻。从此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诱,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你的大四,应该做好的几件事

一、关于学分:不再是唯一的考量,但是一定要查清楚了。

大四里,课堂里突然一下子没人了——坐着的都是“凉柿子”,要不是工作的offer已经不发愁了,要不就是出国的offer就已经搞定了。大家开始心猿意马,老师在讲台上有气无力。在没上大四之前,院团委的老师就这么说过心里话:别把精力全花在课堂上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工作的同学们,看的也只是前三年的成绩,所以大四的成绩只要过了就OK了。你大四成绩再好,有人给你发奖状和奖学金吗?你能在履历上增光添彩吗?当然如果有些同学你学分绩点不高,那还是好好学,把分数提高点,有些学校绩点不达标,是不发学位证的。

二、关于实习:四点过来人的经验。

1、实习和上课发生冲突肿么办?

除了大四已经出国的交换生,大部分同学还是逃不过“实习”这个环节的。很多童鞋在大四上半学期还是有课的,但是这期间很多人已经颠儿去实习了,那实习和上课发生冲突肿么办?频繁请假,实习单位不愿意;上课缺席太多吧,万一老师跟你过不去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在根本上,就要先跟实习单位实话实说自己一周能来几天,千万别“打肿脸充胖子”,最后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比如,你这一周里,周三和周五有课,那你就老老实实跟实习单位说,我只能每周来三天,如果对方接受,万事大吉,对方不接受,那就忍痛割爱了(如果想真心留你,大部分单位还是接受的)。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你实习的时间比较固定,方便实习单位安排工作,不会觉得的“你怎么又请假,我怎么给你安排工作?!”到最后明明搭了时间还落不得好。第二,学校有什么事儿方便照顾,毕竟咱还没毕业,太嚣张了把老师惹急了,什么实习什么工作都是扯。第三,也是给自己留个机动时间,比如说又发现了更好的岗位机会,你总得给自己留个时间去面试吧!一个实习把五天都排满了,实习单位总埋怨你为学校的事儿请假,学校埋怨你不来上课太嚣张,自己也错过了很多其他公司面试机会,而且心情会异常暴躁焦虑,得不偿失。

当然,这里面也要学会和大四上课的老师“和平相处”,大部分专业课的老师,都是各自学院看着我们长大的自家人,不会太为难大家。只要你前三年一直恭恭敬敬无不良记录,偶尔缺勤影响不大。不过你要是前三年没积攒什么好人品,大四还是老实点儿,要不挂了真的很麻烦。

2、管好嘴巴——初进实习单位,最重要的一条生存法则。

虽然在大三的时候,跟CCTV-news的资料馆也做过三个月的实习,但那毕竟没打算留下也没法留下,所以一直是个“局外人”的身份,办公室的一切跟我无关——我以后又不跟这儿混。但是大四的实习不一样了,这个地方也许是你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也许你要跟你现在的同事、上司相处N久。

我是个人际关系上很笨的人,刚实习那会儿,不会说漂亮话,也不知道怎么跟领导和同事打交道。但是如果你暂时还没时间学会这些,也很正常,毕竟这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但是至少你刚去实习的时候,有一点可以做到:就是一定要管好嘴巴。语速慢一点,思维快一点,话到嘴边留半句——特别是和一群实习生在一起的时候。

在报社的时候,十来个实习生一起吃午饭,你可以聊工作中的困难和心得,聊天气聊外边的八卦,胡侃都没问题,但是对于内部的人和事儿,三缄其口——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对于自己的事儿,一带而过——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就别轻易试;对于别人的事儿,也别瞎打听——N多个案例告诉我们,好奇心害死猫。

师父跟我说,其实同事是不可以成为朋友的。我开始不信。后来越来越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对方离职或者自己离职了以后,反而成为了好朋友——原来在旅行杂志的同事,倒是再离职了以后,反而更熟悉,开始私下插科打诨无话不聊;原来在报社带我的实习老师,反而在我离开之后,在QQ上可以瞎侃。当然,也会有很多同事,在你走后,选择了再也没有消息,也不必太过在意或难过,那只是那个场合的那个人而已。

所谓朋友,留得住的叫挚友,留不住的叫经验。

3、初进实习单位,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融不进去怎么办?

我刚开始做旅行编辑的时候,觉得在杂志社完全是个局外人,编辑部就我一个实习生,举目无亲。最烦的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孤零零总是一个人,都不知道该找谁。同事们聊得那些“内部话题”,我也什么都插不上嘴,只能闷头吃饭。况且这帮做旅行杂志的前辈们,常年的旅行都已磨成了“独行侠”的性格,话少;跟市场部的人一起吧,倒是乐呵嗨皮,但毕竟不是那个部门的人,最终还是局外人。

我的确苦恼了好一段时间,后来师父跟我说,打开心扉的最开始的功课,可以从学会赞美别人开始——对女同事多用赞美,对男同事可以多请教问题。女人都爱被人夸,而对于男人,别人的请教会勾起男人“好为人师”的本能,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但是怎么用赞美呢?有三个小建议:第一,赞美并不是阿谀奉承,是出于真心的,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话说得太没边,别说对方觉得你假,你自己都觉得自己恶心。

第二,赞美可以适当的“投其所好”——比如你知道某人最近在减肥,你也看到她的确有所成效,就可以夸她:“矮油你最近瘦了不少啊!”这比你夸她其他方面更能取得效果。

第三,赞美的对象越具体,效果越好。比如说,你发现某个同事今天换了一条新裙子很漂亮,你夸她“你真漂亮”的效果就不如具体地说“你的裙子真漂亮,哪儿买的呀?”这样更真诚。

4、不要养成“大家都是靠关系的”消极心态。

实习生很少都留下,有选拔就意味着有人会出局。你可能发现一个什么都不如你的实习生,活儿做的一般,长得一般,学历一般,但就是留下了,然而你自认为良好却出了局。你可能发现最后选了十来个实习生,最后公布留下的名单,出现的却是两个陌生的,压根没怎么来过实习的名字。你觉得气愤,特别是有一些小道传言的“猫腻”的时候,你开始压不住火儿,觉得怎么“大家都是靠关系的”,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的确,我也曾气愤过,委屈过,但是后来北京台一个编导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起初我刚工作的时候,看到这些事儿也觉得心里憋屈,但是其一,也许事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多人的在背后的努力我们没有看到而已;其二,有些事实我们必须承认,事实最大,养成“大家都是靠关系的”消极心态对自己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如果自己在某一局中输了,先往内看,想想自己是不是哪些方面还没做好,到处抱怨的性格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徒增烦恼痛苦。即使10个中有2个是靠关系留下的,那你为什么没有成为剩下8个中留下的一个呢?

如果自己在实习中被淘汰了,有三点可以帮我们自我反省找到原因:

第一,硬实力。你的工作能力够不够强?你的工作效率够不够高?你是否按时按量优质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在这些实习生中,你的工作能力排名如何?

第二,软实力。你的综合素质如何?你是否有职场的好习惯?从不迟到,重视承诺,有综合的知识素养,有耐心严谨的品性和团队精神……首先,你是一个优秀的人,其次,你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实习生。

第三,巧实力。你会不会推销自己?是不是肯抓住机会表现,让别人注意到你?还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到不出?在办公室里,你是不是有好的口碑和人缘?你是个局外人,还是能积极融入圈子?是否跟上司有足够多的沟通?还是上司压根忽略你,甚至实习三个月记不住你的名字?

三、关于offer的选择: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适合自己的?

我们在大四的一年,可能会接触很多的选择,找不到实习的时候惆怅,拿到了各式各样的offer又开始纠结。

首先,物理条件会帮我们淘汰了一批:这个离家太远了,上下班路上要耽误3个小时,不行;那个工作时间太特殊了,要求早晨起来五点钟到岗,谁受得了啊!那个……这个……总之,如果一份工作的物理条件和自己的生活习惯太过冲突,弄得自己除了上班一点点其他时间都没有,要慎重考虑,不要为了一份工作,毁了自己的全部生活。

其次,多去适应一下,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实习呢?其实这个跟“试婚”差不多——双方觉得都合适,就你情我愿以后在一起;一段接触后发现不合适,不管你是“被实习单位甩了”还是“甩了实习单位”,那就趁早分开另寻他家,要不就算“进了门”,你在这个工作单位也不会真正开心,迟早还得跟单位“解约离婚”。

就像很多人都跟你说日本料理好吃,少油健康高蛋白。但是你只有亲自尝过,才知道你的肠胃是否能受得了生鱼片,是否能接受寿司的绿芥末。

四、关于恋爱:你可以做很多选择,但是改变对方不在其列。

人说毕业季,分手季,大四上半学期,也见证了太多情侣的分分合合——出国的出国,读研的读研,不在一个城市,或者受不了异地恋……最后能扛下无数磨难走下来的情侣,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

人在现实的面前,总是变得那么脆弱。有时候一个诱人的留学或职位offer,就足以击溃很多校园里不咸不淡的爱情;毕业后见家长,校园爱情“见光死”,举不胜数,快到让人没有时间去愈合伤口。

在大四的一年里,和朋友约出去吃饭胡侃,微醺,朋友们相互打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工作没下落,考研没下落,留学没下落,论文没下落,爱情没下落……那一刹那,觉得爱情已经是奢侈的,因为还有只有在不愁前四项的情况下,才有资格谈论爱情。

然而,无论大四的爱情奔向何方,有几点是需要认真考虑的:第一,大四的时候人比较浮躁,容易心烦,两个人最容易发生冲突,一起携手走过这段特殊时期是很重要的;第二,你可以做很多选择,但是改变对方不再其次。无论发生什么,永远不要埋怨对方太自私,这样会让彼此的心里都好过。

五、关于毕业论文:写论文这事儿,跟生孩子差不多。

很可惜,一分之差,我的论文不是校级优秀论文。

论文这事儿,完全是凭良心。曾经有人跟我提过,网上找枪手做一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1900大洋,普通文科论文,1500大洋。反正中国有句话,没有毕不了的硕,没有读不上的博,何况区区本科论文。但是是否是认真做的,就全凭良心了。

我的论文是拿英语研究的《道德经》,切的角度是《中国人长生不老的文化心理》。很有意思,但是很难。需要研读大量的国学书目,而最可怕的是这些理论要用英文换成白话,用外国人能听得懂的概念表述出来。

大家术业有专攻,只想分享几个写论文阶段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是时间安排。虽然导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尽早安排时间”,但我的确我见过9个小时搞定一篇毕业论文的,也见过3天闭关写出一篇论文还差点得了优秀的。牛人年年有,就先掂量下自己是不是。毕业总是第一要务,有很多东西比论文更重要,凭良心,认真做就行了。

二是心态。为毕业论文烦的掉头发,这样的主我遇到好几个——关键是,大四心态很浮,真要完全静下心来做论文,真的很难很难。

说起来很囧,我当时是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心烦意乱外加点心灰意冷,想从现实中逃避一会,于是就开始找个避风塘写论文,最后差不多把避风塘的每项饮料都喝全了,所有的服务员都认识了这个小姑娘,每天背着电脑包过来,找个角落的位置看古文,一天不说一句话,对着屏幕一会哭一会笑的,这篇论文也就写完了。

六、关于心态:如果你大四纠结了,请你想想下面的话:

1、咬牙熬住了,迷茫期过去一定会看见彩虹的

也许你的大四过的很顺,也许会过的很不顺,但是并不要幻想着,穿学士服照毕业照的那一天,我们大四的迷茫可能就全过去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比我幸运,我属于在大四的一年过的很不顺很不爽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还让人羡慕。刚刚大四,一期电视求职节目,差点被口水淹死;还没换过神来,两份看似光鲜的实习让我差点有了轻微的抑郁症。冬天里不断地不断地生病,最后怕单位说我病猫子,只能说学校有事请事假。后来去了还属于创业期的被发现网,和一群疯子们一起努力,不再有开着最新的车四处兜风的浪漫,不再有翻译政府新闻的稳定安静,但只因为在这里看得到梦想。

一度完全看不到希望,一度遭到各方的反对,不想回家,自己强打着气告诉自己要坚强。黄昏的时候在十字路口过马路,看着天边的云像荷包蛋一样的金色,经常想,如果有一辆车撞过来,我就这么走了,是否就不用再想明天的这些烦心事,不用再面对这个折腾的一团糟的自己。

然后会在网上看到学弟学妹的留言和来信,听每个人诉说他们的困扰,发现自己其实还不能倒下,安慰着比我更迷茫的人,第二天一早上班,咬牙坚持住了,相信自己错不了,自己选的人错不了,自己选的人生错不了。

直到毕业后一个月,自己第一本书的合同和出版社签订,一切渐渐步入正轨,我的迷茫期才渐渐褪去。

所以说,别着急,迷茫期总会过去,总会看见彩虹的。至于在迷茫期有什么办法,其实没什么,最管用的方法就一个字:熬。就看你挺得住挺不住了。

2、你只管负责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戴军写过一本《性情男女》上面提到了这么一个理论:为别人的眼光而活着,可是你不开心的时候,别人能代替你吗?你在一个不适合的环境里备受打压的时候,别人能替你扛吗?

羡慕和口水都是别人的,幸不幸福,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大四,但凡是个有心有肺的人,都会纠结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开始我也想,后来干脆不想了。第一,很多事儿不是你该想的,人的精力只有十分,你用80%的时间去纠结,就只剩下20%的精力去工作,那么你实现梦想的几率就会更低;第二,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提到一个理论:事情分三种,老天的事儿,他人的事儿,自己的事儿。对于老天的事儿,我们没法干预,什么经济危机,什么某个行业趋势如何,我们不是上帝,无法预测也无法阻止;对于别人的事儿,你能施加影响,但是无法决定他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自己的事儿。管好了自己的事儿,所有的能量都是在积蓄的,你只管负责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最后,分享一段刘同的话,作为结尾:很多父母对自己子女说,你毕业了就回老家,我们托人帮你找一份工作,买套房子,找个好男人嫁了,生活安心,我们也放心。但每个人生下来不就是为了见识这个世界么?如果我们都变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鸡,生下来就是为了死,我宁愿从来就不被生下来。爱是理解,不是禁锢。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青春只有一次,别耽误了大四的大好青春。所谓大四,所谓梦想,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走自己想走的,存在着,坚持着,微笑着。

祝看了这篇文章的所有童鞋,都能在大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想必有不少的大学生都会喜欢时不时地找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励志的散文随笔来看看,那么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大学里的5种人

根据数千份问卷调查结果,并依据目标解析学理论,将大学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请各位对号入座。分类的目的在于,唤醒大家的目标意识,让大家粗略认清一下自己,当然认清自己不光这么简单。

第一类、正确目标型,这一类人不多,约占大学生总数的8%

表现为,要么醉心于自己的专业,并以专业为职业目标而努力,比如秦希燕能一口气能背几千条法律条文,最终成为十佳律师;要么在专业之外找到明确目标,并能将专业之外的东西发展成为自己的职业,比如徐小平老师案例中的广播工程专业的蔡鸣飞就凭魔术扬名吃饭。

这类人能够认识自我,目标明确,而且兴趣和目标统一,所以生活充实,精力集中,很快成为佼佼者。

看完这一条之后,你别以为自己就是这种类型。扪心自问,你真的醉心于你的专业吗?你能做到像袁隆平那样不论沉浮跌荡贫困疾病衰老都坚持自己的专业爱好吗?或者,你知道你在专业之外还能做什么才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吗?

不知道,就别往这个队列靠。

第二类、错误目标型,这类人约占总数的15%

表现为,要么不喜欢本专业,但是又要去死记硬背拼成绩拿奖学金,或者拼命过四六级,或者盲目考研;要么把不能当职业的爱好兴趣等作为职业目标,比如一个身高不足165但对篮球狂热的人告诉我说他要打篮球吃饭,一个喜欢低吟浅唱卡拉乱K且对迈克尔杰克逊狂热但从没参加比赛和获奖(也没看出其他天分)的人居然说他要出专辑开演唱会。

这类人产生错误目标的原因:不认识自我,往往眼界狭隘,头脑偏执。

后果:目标的错误,兴趣的偏颇,能力的局限,使得这类人要么过的痛苦,要么注定失败,无论干那行都不会有太大成就。例证:很多考上研之后就混日子的人,很多在工作上蝇营狗苟混日子的人,究其本因,就是因为目标不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过的很悠闲,其实内心的漂浮才是真正的痛苦。

解法:此类人有一定的上进心,肯发奋,有激情,只要给他们纠正目标,还是会有所作为的。

第三类、没有目标型,这种人最多,占总数的60%

表现为,对专业没感觉,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也不知道可以做其他什么。每天起床吃饭,正常上课,偶尔自习,经常睡觉玩游戏。为了上课而上课,鲜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不喜欢学习,成绩平平,也不热衷社团锻炼、兼职、实习、创业。喜欢逛街打闹睡觉上网扯谈,没有什么思想,也不会犯什么大错。这些人不很努力但是也不很堕落,会经常自责,而且易受他人影响。人数最多。反映到社会上,就是庸庸众生如此之多的原因。

这类人一般不认识自我,没有明确目标,把未来教给专业和学校,缺乏雄心壮志、激情易逝、毅力不强等就业能力也不是很强。这类人的出路就是“体制内、专业方向内”的就业,不太适合有挑战和创新性的工作,职业发展空间和薪水不大。如果偏离专业就业,则可能因为没有专长也不是特别勤奋和有激情的人,极有可能游离在社会边缘。

解法:这类人骨子里缺乏雄心激情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人刺激,也偶尔奋发一下,要谈到彻底改变,除了需要目标明确以外,还需要有人持续不断地纠正和影响,难度比较大。“三岁看老”这句俗语不一定很对,但用在这里,“20岁看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四类、渴求目标型,这类人约占总数的15%

表现为,不喜欢本专业,也不喜欢死拼成绩,不想和身边的人一起堕落,经常内疚自责和痛苦,很有上进心,想找点更有前途的事情做,但是不晓得做什么有用。结果就去狂过四六级,狂考研,狂自习,越学越迷茫,越过越痛苦。

原因和结果:这类人虽然过的很痛苦很焦急,但由于目标不明,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好,也就注定不会是最优秀的那一类人。这类人没有我目标学里的“外我”,没有选择项。

解法:但是这类人勤奋肯吃苦,骨子里有激情和潜力,只要有高人指点,找到突破口,就会发展很快。

第五类是完全堕落型,约占总数2%

表现为,既不喜欢本专业,也不喜欢别的什么,既不学习,也不兼职创业参加社团活动,只讲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完全游荡放纵。

这类人没思想,没技能,也可能没素质没道德,基本发展方向是社会混混,而且病入膏肓,劣习难改,难解(也不等于无解,浪子回头也还是有的)。

大学生活励志散文随笔: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

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呢?儿子上学不久问爸爸。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吧?

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

20xx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20xx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上6年学,国小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国小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上9年学,国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20xx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

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

爸爸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儿子: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那次谈话对儿子来说印象深刻。从此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诱,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lizhi/daxue/xg7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