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散文精选 >写景散文精选 >

山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山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山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我国位于东半球的北纬地区,境内多山和丘陵,而且一年四季分明。由于受印度洋季风气候的控制和西北利亚寒流的侵袭,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风向不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建筑上尤其如此,于是,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建筑地点。虽然建筑的朝向有所改变,但是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依山而建。无论是一座城市的选址,还是普通民居的建筑,只要是在有山的地区,无不与山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世界建筑史,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也无一例外。
山与建筑艺术
建筑被人们认为是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人们从山的走向、形态和地理位置得到启示并应用于建筑艺术中。
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建筑房屋。《陕北民居》这种建筑从结构上看呈梯形分布,并从下向上延伸,既利用了地形,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并且美观实用,向上一层的人家可以利用下一层建筑的屋顶做平台。
利用山岩地形建筑房屋。这种建筑;有民居建筑、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祭祀建筑和军事建筑。
这类建筑通常是在某一险峻的山岩之上建房屋、做亭塔。如我国的《蓬来阁》,就是典型的山岩地形建筑。
利用山峰建筑房屋。有些建筑根据用途和风格有意选择山峰进行建筑,这样的建筑物显得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如《峨眉山》的《卧云庵》和《金顶》,一般来说建筑在山峰上的房屋在我国多为宗教建筑。
利用山上的天然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对建筑艺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建筑用的大理石、花岗石,在层积岩形成的山岩上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而且美观、坚固、耐用,古代没有把钢铁用于建筑艺术时,石材和木材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
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基体建筑房屋。由于大自然的侵蚀作用或是岩溶地貌特征,山上多溶洞,有的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这些溶洞改建成可供居住的建筑,这种建筑是对建筑艺术的创造和补充。
山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建筑艺术也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山作为一种地貌现象以其伟岸的身姿,为大自然增添了无穷的美感,给建筑艺术也带来了无尽的灵感。
山与建筑风水理论
我国是多山国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山有着密切关联,从而形成了以山为中心的风水理论体系。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具的体系。其中,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各项建筑活动、各种建筑物的选址、规划建筑等,几乎无不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形成中国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风格,特别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山的风水理论体系最为完善。
风水理论与生态环境
我国南方多山地区的建筑物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负阴抱阳,这是建筑风水选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所谓负阴抱阳;就是房基选址一般靠山,风水学上叫龙山,最好基址两边也有山。基址轴线一般是坐北朝南,这是因为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一是冬天避风,二是一年四季有光照。
人们还把建筑基址包括城市基址周围的山地进行命名,这些名字无一不与山有着紧密关系。无论什么样的风水理论,或是道教“返朴归真”的思想,今天看来都与环保有着原始的天然的联系。
用现代科学思想来分析,建筑风水理论以山为主要对象,主要是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山上空气清新,日照时间长,水质好,便于排污。
民间还有靠山吃山的说法,山不但与建筑风水理论有关联,山还哺育了人类和人类文明。
风水理论与人文景观
我国古代的建筑选址比较讲究自然环境的景观,在一定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筑房屋,又形成一种新的人文景观。风水理论总在追求一种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有机结合。
古往今来的建筑师们都在试图把风水理论用于建筑学上,追求风水理论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正如道教所说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风水理论的高度概括。
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皇宫建筑,帝王陵墓的修造,在讲究风水理论的同时,今天看来,有着高深建筑思想和风水理论。这些人文景观的形成,历千年而不衰,也正是风水理论有着深刻内涵的缘故。
自从人类走出森林以来,人们就追求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这就是在一定自然状态下的人文景观。
山与绚丽多姿的宗教建筑
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伴随宗教的传播,作为宗教文化场所的宗教建筑,在中国也存在了二千多年,由于宗教的虚无观念和神秘思想,使宗教建筑也蒙上神秘色彩。
从宗教建筑的地理位置上看,凡是在有山的地方,就有寺庙,越是名山,寺庙也就建得越豪华气派,而大多数寺庙也都建在深山老林之中。如我国的五岳名山,更是山山有寺,处处有庙。有些宗教建筑,由于过分追求别致性,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如《恒山悬空寺》,无论是设计思想还是建筑艺术堪称一绝。看似建在悬崖上的偌大寺庙,就像是悬空着挂在山岩上一样历经千年而不朽,为建筑学家称道。
《峨眉山佛光寺》,由于建造在一座特殊的山峰上,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因水气、空气、阳光的折射,使寺庙出现罕见的佛光,增强了宗教的神秘性。其实质是建筑设计的技巧性。
从宗教建筑的格局上看,所有宗教建筑,气势恢宏,格局天成,庙宇建筑都有宫殿建筑的格调。如《泰山岱庙》、《武夷山桂墩》、《嵩山中岳庙》等等,其他佛教,道教名山的寺庙建筑,无一不是犹如宗教文化一样的博大精深,气宇轩昂。
中国建筑最宏伟的要算宫殿建筑,一切民间建筑都不能与宫殿建筑的格调一致,唯有寺庙可与之媲美,这说明宗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说明宗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从宗教建筑的材料上看,宗教建筑的坚固程度,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和四大道教名山上的宗教建筑都历经数千年而不朽,这与建筑材料的考究选用密不可分。宗教建筑多在山中,这些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最好的材料建成,在历次战争中得以保存,经千年风雨,仍然坚固挺立。这些绚丽多姿的宗教建筑既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我国建筑艺术的伟大宝库,许多的建筑风格、建筑理论、建筑艺术有待后人挖掘整理,使之与宗教文化一样世代流传,发扬光大。
长城—古代杰出的军事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特别是军事建筑史上最杰出的工程就是建筑在群山之颠的《万里长城》。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有2500多年历史。后经历代统治者不断修造,现在人们看到的长城大都是明朝前后修筑的。据史料记载,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跨我国七省市,绵延起伏一万二千多华里,故名万里长城。

长城是人类七大奇迹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长城沿线共座落103处雄关险隘,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长城的首尾两关《山海关》和《嘉峪关》。
长城从大漠进入中原山区以后,全部从山峰蜿蜒延伸,慰为壮观,据说美国宇航员从月球上能看见地球上的人工工程就有长城。
长城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其截面为梯形,上窄下宽,外墙用整齐条石或方砖砌成,内筑夯土,每隔一段建有敌楼或烽火台,城墙两边有了望孔和箭道。由于长城建在山峰之上,在古代御敌功能很强,一般人不易攀援而上。
雄伟的长城凝结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精神财富,壮观的长城成了今天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的破坏,使长城残垣断壁,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保护性抢修,古代的军事工程成为今天人们的旅游胜地。
从大量的建筑史料来看,我国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都与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山造就了建筑艺术,建筑艺术也丰富了山的文化内涵。

我国位于东半球的北纬地区,境内多山和丘陵,而且一年四季分明。由于受印度洋季风气候的控制和西北利亚寒流的侵袭,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风向不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建筑上尤其如此,于是,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建筑地点。虽然建筑的朝向有所改变,但是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依山而建。无论是一座城市的选址,还是普通民居的建筑,只要是在有山的地区,无不与山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世界建筑史,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也无一例外。
山与建筑艺术
建筑被人们认为是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人们从山的走向、形态和地理位置得到启示并应用于建筑艺术中。
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建筑房屋。《陕北民居》这种建筑从结构上看呈梯形分布,并从下向上延伸,既利用了地形,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并且美观实用,向上一层的人家可以利用下一层建筑的屋顶做平台。
利用山岩地形建筑房屋。这种建筑;有民居建筑、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祭祀建筑和军事建筑。
这类建筑通常是在某一险峻的山岩之上建房屋、做亭塔。如我国的《蓬来阁》,就是典型的山岩地形建筑。
利用山峰建筑房屋。有些建筑根据用途和风格有意选择山峰进行建筑,这样的建筑物显得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如《峨眉山》的《卧云庵》和《金顶》,一般来说建筑在山峰上的房屋在我国多为宗教建筑。
利用山上的天然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对建筑艺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建筑用的大理石、花岗石,在层积岩形成的山岩上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而且美观、坚固、耐用,古代没有把钢铁用于建筑艺术时,石材和木材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
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基体建筑房屋。由于大自然的侵蚀作用或是岩溶地貌特征,山上多溶洞,有的民族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这些溶洞改建成可供居住的建筑,这种建筑是对建筑艺术的创造和补充。
山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建筑艺术也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山作为一种地貌现象以其伟岸的身姿,为大自然增添了无穷的美感,给建筑艺术也带来了无尽的灵感。
山与建筑风水理论
我国是多山国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山有着密切关联,从而形成了以山为中心的风水理论体系。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具的体系。其中,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各项建筑活动、各种建筑物的选址、规划建筑等,几乎无不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形成中国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风格,特别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山的风水理论体系最为完善。
风水理论与生态环境
我国南方多山地区的建筑物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负阴抱阳,这是建筑风水选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所谓负阴抱阳;就是房基选址一般靠山,风水学上叫龙山,最好基址两边也有山。基址轴线一般是坐北朝南,这是因为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一是冬天避风,二是一年四季有光照。
人们还把建筑基址包括城市基址周围的山地进行命名,这些名字无一不与山有着紧密关系。无论什么样的风水理论,或是道教“返朴归真”的思想,今天看来都与环保有着原始的天然的联系。
用现代科学思想来分析,建筑风水理论以山为主要对象,主要是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山上空气清新,日照时间长,水质好,便于排污。
民间还有靠山吃山的说法,山不但与建筑风水理论有关联,山还哺育了人类和人类文明。
风水理论与人文景观
我国古代的建筑选址比较讲究自然环境的景观,在一定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筑房屋,又形成一种新的人文景观。风水理论总在追求一种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有机结合。
古往今来的建筑师们都在试图把风水理论用于建筑学上,追求风水理论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正如道教所说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风水理论的高度概括。

标签: 山对 艺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jingxuan/xiejing/gn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