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经典诗词鉴赏 >诗词集 >

李颀的送别诗《送魏万之京》赏析

李颀的送别诗《送魏万之京》赏析

《送魏万之京》

李颀的送别诗《送魏万之京》赏析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赏析】

首联为想象之辞,写的是魏万到京城沿途之情景。“初渡河”,把霜拟人化,烘托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点出离别之愁绪。颔联承上,继续渲染气氛:大雁南归,飘零不定,极似羁旅之人,而云山则给人以渺茫之感,衬托中行人的孤寂凄凉。作者以自己来写对方,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深。颈联写景,亦是对友人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推想。推想之中,寄寓了作者的平生感慨,其中“催寒近”、“向晚多”六字相对,含有岁不待人、年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两句是对行者的劝慰,恳切真挚的嘱托中,寄寓了对魏万的深情厚谊。诗人劝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长安的繁华,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你不要一味沉浸在享乐的生活中,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蹉跎掉。言外之意是希望魏万珍惜时光,抓住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莫”字,语气强烈,果断坚决,“空”字,情感沉重,令人警醒。此二句,语重心长,纯为长者对晚辈的殷切嘱托,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扩展阅读:李颀的简介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大约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其代表作品有《古意》、《古从军行》等。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扩展阅读:李颀的诗歌成就

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jingdianshi/shiciji/4780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