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范文 >作文 >

【热】博物馆作文

【热】博物馆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博物馆作文

博物馆作文1

陕西历史博物馆坐落于陕西西安,这是一座国家级的巨大博物馆。今天我就来到了这里参观。

听以前来过这里的人说,历史博物馆是不收钱的,但是要排很长很长的队。因此,我和老爸、老妈、爷爷和奶奶在吃完早饭后,就急速赶到这里开始排队了。到那里一看,仍然是人山人海,吓得我睁圆了眼睛,心中暗想:“这要排到哪年哪月哪日啊!”幸亏我和爷爷奶奶是特殊人群,无需排很长时间,所以几分钟后,我就拿着票蹦蹦跳跳地进入了古老的历史博物馆。一进大门,就看到了面前宏伟巨大的二层参观厅。据说,这里有原始人使用的简单石器、西周繁多的礼器、秦朝时候的武器……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来到了历史博物馆中。

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头威风凛凛的巨大石狮,好像在守护着历史博物馆,监视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吓得我规规矩矩地走进了参观厅。首先看到的,就是原始人的石器。我不禁感叹于人类的聪明才智,早在多少年前,人就已经能造出具有智慧的.物品了。走着走着,我忽然看到了一个尖口瓶,它长长的,不知道是用来干嘛的。“难道是观音托的瓶子?不像啊。”我心中暗暗推测。

一看介绍,才知道这石瓶大有来头,原始人就是用它来盛水的。因为原始人在高地,水在地处,所以要用绳子系住瓶子,慢慢将瓶子放到水面上。瓶子在没有水的时候会直直的立住。稍微一拉绳子,瓶口就进水了,这样的瓶子是飘在水面上的。不一会儿,瓶子就灌满了,于是沉到了水中。人在上面一看,就开始拉绳子。这样,就灌满了一瓶水。它精细在旁边有环,可以用绳子系住。而且,它还运用了现代物理。这有可能是个巧合,但却代表了原始人智慧的结晶。

看完了介绍,我真是暗暗叫绝,原来原始人也这么聪明啊,不会是有外星人去指点吧。再看身边玲琅满目,都是各种石器。在参观完这些后,我又来到了周朝的时代。这真像一个朝代的穿越。西周的礼器也是令我眼界大开。我还专门看了看西天子出巡的考古遗迹。接着又是大汉王朝……各个朝代的文物真是令我眼花缭乱,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秦朝。

秦朝有着神秘的兵马俑和厉害的武器。我一眼就看到了挂到旁边的弩箭。这种弩箭能够让士兵省力,而且射速加快。我这个对古代武器痴迷的人又开始想象它在战场上的作用了。敌军率领大兵攻城,声势浩大。将士们避其锋芒、坚守不出,等敌军冲到射程内时,立刻在城墙上使用弩箭还击。顿时箭如雨下,敌军立刻损失惨重,不得不射退……看完了秦朝,我又参观了唐朝的丝绸之路和唐三彩、宋朝的精美物品……

过了很久,我才参观完了这二层的展厅,看到了神奇的历史,才依依不舍得离开。陕西历史博物馆,感谢你让我看到了中国辉煌的过去。

博物馆作文2

朋友,您游览武当山后,请参观武当博物馆。

武当博物馆矗立在武当山城区腹地——武当太极文化广场东边,是一座三层建筑,总面积5820平方米,一楼是地下储藏室,二、三楼是陈列室,共分8个展厅,每个厅都安装有液晶电视、触摸电视,参观者可听、可看、可查阅资料。博物馆运用了现代化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结合各个时期收藏的文物,多种角度地展示了武当文化的博大精深。

朋友,请跟随导游参观建筑艺术厅吧。

请看瓦、砖、石、玉、木器这些古代建筑构件,做工精细,流光溢彩,无一不显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穿过幽静的甬道会让您大吃一惊,呈现在您面前的是永乐年间30万民工大修武当的情景,采用1:3的比例立体建造人、物和宫观。瞧,老爷爷一手握着锤子,一手持着凿子,对着大石头敲打。此时只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哦,原来他在雕刻石栏。探照灯照着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抬起一只腿压着木头,双手拉着锯子,“呼哧,呼哧……”地在解木头。在他的右边有一位老大娘,端着豆腐,拿着铲子,微笑着看着铁锅。一位老爷爷蹲在锅前,拿着柴棒向灶里填,灶膛里红红的火苗不停地闪动着,仿造得惟妙惟肖!那位壮汉背着已加工好的`石柱,正朝着宫殿走去。宫殿上有四五个民工,正在修建屋脊,周围搭着脚手架——用竹棍仿制。远处有几个身着盔甲的士兵握着兵器,他们好像在催促民工干活,最远处还有几个穿着官服的人在指指点点,大概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在视察。展厅的顶部模拟着蓝天、白云,白云还会飘动呢!整个劳动现场忽明忽暗,再加上四周墙壁上的武当山主要风景点的彩画,那立体效果、时态效果,让您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到当年大修武当的真实情景。

朋友,来到仙山名人展厅,会让你大开眼界。这里有老子、庄子、孟子、吕洞宾等古代名人的画像,他们与武当山有着深厚的渊源。

三楼道教造像厅更是不同凡响。

这里古色古香,让人目不暇接,陈列着100多尊道教仙人的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最让人难忘的是铜铸鎏金真武的坐像,他身着广衽衣,披发跣足,坐势端庄,左手搭膝,右手抚带,面容丰润,两眼微睁,给人以安详、神圣的感觉。

朋友,当您参观完道教简史厅、官观道乐厅,就来到武术养生厅。武当高人张三丰的铜铸造像,重达1吨多。他头戴发髻,身着道袍,面容丰润,风姿飘逸,端坐在汉白玉雕花宝座上。他创立的“武当太极十三式”拳法,倍受后人推崇,他可是我们武当人的骄傲。

最后请参观武当民俗展厅。

这里“朝山进香团泥塑”,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瞧,那些民间信众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旗帜,带着供品,吹吹打打,到武当山向真武神进香朝圣。由此可以想见昔日朝圣武当的排场、热闹和鼎盛。

朋友,走出武当博物馆,您是否品尝到武当文化大餐的风味?您是否领略到仙山武当的神奇与魅力?朋友,我们武当人热诚地欢迎您的光临!

博物馆作文3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十月的北京,瓜果飘香。就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学校组织了让我们期盼已久的秋游活动。这次,我们来到了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

刚进大门,就到了一楼的地球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大厅中部靠前的巨型地球仪,上面还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闪闪发光。地球的造型很可爱,也很漂亮,像个圆圆的脑袋,披着一件蓝色的薄纱,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装饰品,绿色的翡翠、黄色的水晶、红色的玛瑙、白色的珍珠……蓝色代表着海洋、湖泊,五颜六色的装饰品代表着各个国家,让人感悟到整个宇宙的快活与朝气,和谐与宁静。顺着蜿蜒的`小路,我们看到了气势壮观的板块运动;火山喷发引起地球物质的循环流动;以及地球表面受外力作用,而雕琢出的万千景象。这些都向我们具体地说明了地球所经历的变迁。正是有了这风和水,才劈开了大山、粉碎了小石,才将顽石化为沙砾,变成了山川原岗。正是因为这个,才有了奔腾的江河,宽大的峡谷,才有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才有了我们现在地球上的无限风光!

参观完地球厅,宝石厅更是格外引人注目。它那丰富多彩的天然宝石、玉石材料和光彩夺目的工艺品交相辉映,给人美的享受和科学的启迪.璀璨的库里南钻石,虽然是替代品,但仍让我由衷的赞叹。它是全世界被发现的最大的一颗钻石,但现在已被切割成105块,其中最大的一颗被镶在英国女王的皇冠上,第二大的被镶在女王的权杖上,其他的都散布在王冠和权杖的两边。听到这里,我真想去英国亲眼看看,这份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美丽瑰宝。

宝石厅让我回味无穷,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了史前生物厅,它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兴趣盎然地看着展厅里的模拟场景,模拟溶洞十分逼真,那七彩的颜色和造型漂亮极了。模拟史前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巨型蜻蜓落在了高大粗壮的古植物上。据说,这只蜻蜓双翅展开有两米多长呢!但是,更吸引我的还是博物馆里大量的珍稀藏品,它们让我大为震撼。其中有世界上最高大、保存最完好的霸王龙头部化石;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单晶晶体--“水晶王”,重3.5吨;国内最大的辰砂单晶晶体——“辰砂王”;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云南元谋人牙齿化石等。都是一个个国宝级的珍品呢!平时很难见到,很多大型的化石又都是裸露陈放。我轻轻的摸了摸,生怕碰坏了,可又想多摸几下。

参观结束了,可我还没看够呢!我真希望时间能在此停留,让我能尽情地在此畅游。我真心的感谢大自然无私地赐予我们那么多的财富,我一定要尽我的所能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她更干净,更美好!

博物馆作文4

我知道7月28日是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新馆的地址就在我家附近,我吵着要奶奶带着我和妹妹去参观。

因为是开馆的第一天,参观的人并不是很多。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生物展示墙。古老的海百合化石、恐龙骨架、鲸鲨等大型标本,无声地叙述着生命的神秘和恢弘,提示着我即将进入一次自然与生命的探索之旅。转过展示墙,我们来到了恐龙化石展示厅。我首先亲手触摸了一块恐龙的股骨化石。看上去这块化石应该有80多厘米长,40多厘米宽。摸上去有些粗糙,凉凉的就像一块大石头。接着,我又去看整只恐龙的骨架。展厅里有好几只大型恐龙骨架,我觉得这里最大的恐龙就是“合山马门溪龙”,它长约20多米,高约5米多。占到了小半个展厅。这里最小的恐龙长约5厘米,高约2厘米。看完了站在地上的恐龙,我还抬头望了望天花板,上面还有一只翼龙的骨架,很害怕哦。除了整具的恐龙骨骼,我们还看到了恐龙蛋化石,和恐龙牙齿以及恐龙脚印的化石。一边看,一边听讲解员阿姨给我讲解。原来几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有那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参观完恐龙展厅之后,第二个展区是“玉石展示区”,一走进展厅,我的眼前一亮。首先看见的就是“菊花石”,只见一块石头黑黑的表面上有几簇白色的“菊花”。阿姨告诉我,这可不是人工画上去的,而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很稀少的。再往前走走,就看见了紫水晶,它就像很多的小正方形扎起来的一样,很有规律。我还看见了一块天然玻璃,玻璃里面有一片片红红的氧化物,想晚霞一样,真美丽。除了这些,展厅里还有很多的石头,他们都有奇特的形状和一段美丽的故事。

我们登上电动扶梯很快地逛到了二楼展厅。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大大的地球模型和一个可以转动的把手。如果顺时针转动把手,地球模型是不会理你的;但如果你逆时针转动把手,地球模型就会飞快地转动起来,直到你松手为止。阿姨告诉我:这说明我们的地球是逆时针转动的。

接着,我们走到了一个黑漆漆的门洞口,我感觉有点害怕。奶奶抓住了我的手,我就壮着胆子,一步一步走进了洞口。里面展示的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展厅的地板很特别,是用厚玻璃做的,下面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模型和标本。我知道了地球生命起源的顺序。第一步是单细胞生物,第二步是多细胞生物,第三步是低等生物,第四步是海洋植物,再是海洋动物、陆生植物和两栖动物,然后是陆地动物、灵长类高级动物。最后就是我们人类啦。别看只有短短的十几个步骤,可这需要上亿年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学习科学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博物馆作文5

下午,导师和他读大学的女儿陪我去参观一庄园,庄园的主人曾担任过印度总督,在主楼的展厅居然有古时中国官员的那种宝座,还有出行时用的两块写有“回避”字样的招牌。

英国有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我兴趣杂,有逛各种博物馆的爱好,有机会就想去一饱眼福。但事实上,英国的博物馆事业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发达。

在走访博物馆的'经历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博物馆——伦敦地牢。我还是出国前看央视的英语教学片《客居英国》知道有该景点的,但片中只有恐怖的音乐,完全没有画面。到了昏暗的检票口,打扮成狱卒的一声吆喝Checkin,气氛一下就变了。各种的酷刑和行刑方式,犯人的呻吟和惨叫,被砍下的那个还在动的女王人头,以及时不时走过的狱卒和吼叫,让人的神经高度紧张。其中,1666年伦敦大火的声光模拟比较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到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那儿也有一个地牢,不过我们可不想再受一次惊吓了。

最高机密的博物馆。那天我一个人在伦敦闲逛,从大本钟过来,又在议会大厦拍了一些照片,走上一建筑物的台阶,忽然注意到右手边有点像是地下通道,细看才是Cabinet War Rooms,原来是丘吉尔战时内阁的入口。为躲避空袭,从1937年8月27日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个有21个房间的地下室是英国的战争指挥中心。哈哈,二战时德国人费尽心机都没找到的地方,却在不经意间被我发现了!在地图中心,当时前线的各种信息都在这里汇总和展示;在内阁室,丘吉尔主持过一百多次会议,二战时一些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在这里制定的;在丘吉尔的房间,摆放有简单的办公用具,有一张单人床,枕头上还叠放着一件衬衫。

最有成就感的观展。回国前,在导师家,我也操办了一次中餐谢师。下午,导师和他读大学的女儿陪我去参观一庄园,庄园的主人曾担任过印度总督,在主楼的展厅居然有古时中国官员的那种宝座,还有出行时用的两块写有“回避”字样的招牌。这时,旁边一位年长的博物馆馆员见我是中国人,就问我那是什么意思。我先解释,当一个大人物外出时,路人要avoid,他不是很明白,我也感觉没说清楚,太罗嗦。忽然,我就蹦出了keep away!老人一听很是高兴,连连重复着keep away,keep away,并向我道谢。大概是来英国后潜移默化,在草坪或私人领地见keep out多了,就仿造了这么个自己从未见过、学过、用过的词组。事后心里也直打鼓,有没有错哟。回家后一翻字典,还真有这样的用法!难怪那位老人要谢我了,我帮他解了多年没解的难题,以后他不会在游客面前尴尬地说“不知道”了。这也说明,学语言,环境真的很重要。

如果说,读书和旅游给了你书本上和现实中的知识,博物馆则提供了那些知识中活生生的应用范例。我庆幸,能有机会在一个博物馆之国学习。

博物馆作文6

11月28日是我们三年级的“快乐活动日”。那天下午,我们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前往上海铁路博物馆考察。

一走进铁路博物馆的大厅,迎面走来一位穿着工作服的人,身上还别着一个小话筒,我一眼就看出了他是个讲解员。等其他班级的同学们陆陆续续到齐后,我们就跟着讲解员开始参观了。参观前,她还问了我们一些小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到20xx年,上海一共有几个客运火车站吗?”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是5个”,有的说:“才不呢!应该是6个”……讲解员在台上说:“大家的答案都一点偏差,其实应该是4个比较正确,这里从1990年开始就已经不是一个正式的火车站了。”下面的同学都炸开锅的问:“那么现在这里是什么啊?难不成是座博物馆?”讲解员说:“对,你们猜对了!现在这里的确就是一个博物馆。好了,我们切入正题,我告诉你们,这四个火车站分别是:上海南站、上海新客站、上海西站、上海虹桥站,还有的是货运车站。现在我们正式开始参观吧。”

进了大厅,过了一会儿就大家没了人影,都跑哪里去了呢?哦,原来都去了模拟车厢,体验过去的老式火车车厢。讲解员告诉我们,这节车厢是模拟1876年时的火车车厢建造而成的。同学们都议论道:“原来那个时候的车厢条件这么差!连床单都没有!”看完模拟车厢后,大家继续往前走,老师悄悄的在我们耳边说道:“现在这里展览的展品都是以前火车上的真品,并不是模仿品。”走到了观察火车上的用品的.地方,我和一些男生被一架大机器吸引住了,于是我们停下了脚步,对它仔细观察,突然一块告示牌进入了我的视线,这块告示牌就在大机器的右前方,上面赫然写着——拆路机。原来这就是大机器的名字。我顿了一下,又看到告示牌上写着,重量:30千克。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已经非常的重了。所以我觉得当时的人很了不起,他们居然能够把那么重的东西给扛起来,我忍不住摸了一下那个大机器,哦,好粗糙啊!摸上去材质是铁的,看上去它的机体已经多处出现了斑斑锈迹。我们对它的使用方法很好奇。于是便问讲解员,这架拆路机是怎么工作的。讲解员回答我:“工人抬着这架拆路机,把它放到铁轨上,等它的边缘和铁轨完全吻合后,再紧紧的按住拆路机,把拆路机拎起来,这样这段铁轨就被拆除了。”看过了告示牌又听了讲解员的解释后,我大概了解了这台大机器的功能。随着大部队一起继续向前走,我们又来到了模拟驾驶室。每个同学,都争先恐后的要在驾驶员的位子上坐一坐,过一把驾驶瘾,直到老师大声喊着:“走了,走了,再不走就不等你们了。”那些同学才赶紧跑进队伍。在这时,讲解员说:“好了,你们的考察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博物馆。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我们受益匪浅,了解了近代上海火车、铁路建设的历史,联想现在海陆空交通这么发达,真期待有更多像这样的博物馆让我们参观啊!

博物馆作文7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慕名来到青岛海军博物馆去参观。海军博物馆门前络绎不绝、川流不息,门前道路也被交管部门改成了单行线,看来海军博物馆真是名不虚传啊!青岛海军博物馆是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首批被批准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一进大门,一个竖着的大锚就映入我们的眼帘,两边还有两个带扇叶的子弹,让人马上就有一种被置入海战场景的感觉。

接着,我们来到博物馆里面的场外参观区。这里停放有很多曾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立下汗马功劳的各种军备器械。我最先看到了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大将生前乘坐的专车----红旗轿车。之后,我们又一一参观了苏特34中型坦克、鱼雷、巨浪1号导弹、245鱼雷艇、青六水上飞机、“解放”号炮艇、37岸炮、57高炮、452气垫船等各式各样武器装备。我从这些英姿飒爽的武器装备身上看到了战争时代的印迹,很明显他们都经历过很多艰苦战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叔叔出了不少力,我要向他们致敬!

随后,我们登上了舷号105的济南舰。爸爸告诉我,为了祖国的强大,英雄的济南舰在波涛海浪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105舰服役的38年间,先后完成了导弹、火炮等多种武器系统及舰载机系统、作战指挥系统等1400多项装备试验,航迹遍布渤海、黄海和东海,圆满完成了1000多项新装备试验任务,获得300多万个宝贵数据,被誉为“国防现代化装备实验的开路先锋”。

最后,我们来到舷号101的鞍山舰。鞍山号驱逐舰是中国引进的苏联制07型驱逐舰,隶属于中国海军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驱逐舰,被海军官兵称为“四大金刚”之首。它曾是中国海军最大的水面战斗舰。在中国海军服役的38年中,“鞍山”舰曾多次完成上级赋予的参加演习、接待外宾、对峙美舰等任务。“鞍山”号驱逐舰一直服役至20世纪90年代,堪称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驱逐舰。在101舰上,也为中国海军培训出一批批海军人才。

在离开海军博物馆的路上,我依然意犹未尽地沉浸在海军的光荣革命历史中,思绪迟迟不能收回。通过这次海上寻访红色足迹的活动,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立足,不被强国欺负,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我们国家安定、繁荣、富强的坚强后盾。过去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当今人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很多。今天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将来能加入到保卫祖国的队伍中去。

博物馆作文8

十一的上午骄阳似火,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前往安徽省博物馆参观。远望整个博物馆,它的外墙是类似青铜鼎的卷纹,在阳光照射下光彩熠熠,十分有历史的沧桑厚重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因博物馆外是浅浅的水池,又因整个建筑是规整的长方体,看起来就像是后母戊大鼎漂在水上,又像是国外神话中的“诺亚方舟”,有趣极了。

一过安检门,我像一只摆脱樊笼的鸟儿一样,向整馆核心区进发-------- 二、三楼的安徽文化史陈列部分。

迈进陈列馆大门,竟是比想象中更加的利郎满目!有栩栩如生的陶偶、木俑、石刻、有气势恢宏的青铜礼器;有温润细腻的玉雕、瓷器……..器型大到二人合抱,小到仅小指头大小;精细到近乎微雕,粗犷到粗磨无饰。藏品材质也是各种各样:金的、银的、玛瑙的、玉石的、木质的、蚌壳的、陶土的……虽然每件都是绝世珍宝,我却只对两样情有独钟。

一只静默无言的`大鼎立在“夏商周”战区,接受着人们的啧啧赞叹。没错,它就是堪称国宝的铸客大鼎,也叫楚大鼎。它全身是一般青铜器的铜绿色,偶尔夹杂些许灰褐。因为它口上有一圈十二字铭文,其中有“铸客”二字,故名“铸客大鼎”,就连毛主席也曾来一睹它真容。不要妄想再现“霸王举鼎”,它足足重达400多公斤,有一名二、三年级国小生那么高,口径一米多。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要想铸造这么一口巨鼎,难度可见一斑。面对人们的称奇,大鼎选择沉默,它从不向人炫耀,只是通过那已氧化褪去华色的、沧桑的蟠螭、饕餮纹路向人们静静诉说那段已烟消云散的古老历史。

离开“夏商周”区,我又进入了“秦汉”展区。一件不起眼的“日光宝盒”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一件复制品,木质。底下一根西昌木条,上面同样竖起2根,深嵌入底座。再一看简介,原来这家伙叫“圭表”。奇怪,古表不应是圆形的吗?看了电视介绍,才知道这其貌不扬的小东西竟是古人的伟大发明!原来,“圭表”是用来做“日历”的,虽然它和日晷有不同,但它也是通过“立竿见影”来工作的。古人使用圭表时,将此物纵向朝阳,太阳光投在竖起木条时,木条又会留下阴影在底座上。影子会随节气变化而变化,祖先们便在阴影面刻字,当它指着哪个铭文,表示现在正在那个节气。听了解释,我恍然大悟,没想到早在汉代,人们就会用如此先进的方法“看日历”了。“日光宝盒”的称号当之无愧。

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博物馆之行结束了,可陈列品依然印刻在我心中,它们已经超出了工艺品的范畴,是我们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博物馆作文9

7月8日,我们下城区争茶艺章的少先队员们来到了坐落于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中的“双峰插云”景区内的中国茶叶博物。

一走进陈列大楼的序厅,顿时被淙淙水声吸引,只见一面水幕从十米高处徐徐而下,一潮春水浸润着偌大一个绿色的“茶”字,显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水幕之下,假山盆景郁郁葱葱,浮躁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中国茶叶博物馆的陈列大楼设有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缘等六个展厅,形象的勾勒中国千年茶叶文明的.历史轨迹,细致地反映源远流长,丰富多采的中国茶文化。

我最喜欢的要数茶萃厅了,那里有一架机器,里面可以学到以前从来不知道的茶知识和茶文化。再一次让我们有机会去感觉茶叶的全部,从茶树的种子、枝干到果实;从一片叶子到可口的茶饮料……只要转动转盘,各类茶叶适宜的冲泡时间、茶叶用量、茶与水的比例等知识一目了然。“三沸图”形象地说明了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提出的,“鱼眼、蟹眼、腾波鼓浪”的“三沸”之说。茶萃厅主要讲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茶叶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加工茶。基本茶可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在加工茶可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等。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四通茶叶揉捻机,原来在以前,人们是先把茶叶用四通茶叶揉捻机通过揉捻,做成茶饼。揉捻是茶叶初制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可破碎茶叶细胞,便于冲泡时茶叶茶汁的浸出,还可使茶叶卷曲成形,外形美观。揉捻机制作于五十年代的晥南山区,四桶连体,由人力推动揉捻。揉捻机全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在机器的四个角上分别有四个桶,前面有一个推动的把手,经过揉捻机做出来的茶美味清香。我和同伴用力推动,推的时候就像在画圆,四个桶上的杆子上下来回压动,使茶叶在里面慢慢被压扁。只要来回推动几十次,茶饼就做好了!

经过了上午的参观,大家都非常疲倦了,于是,我们找了一处地方休息。在我们休息时,老师拿来了盒饭,同学一个个领到了自己的饭和菜在位子上吃了起来。吃完了,休息了1个多小时又开始了欣赏、学习泡绿茶的活动。

接下来讲解员阿姨又带领着我们学习绿茶的冲泡方法。,我们到楼上,观看一位茶艺师的表演。先温杯,再放茶,接着润浸,最后冲泡。表演完了,这位阿姨说:“谁上来试一试?”一位同学举起了手,于是那位阿姨把她叫了上去。先温杯,再放上来试一试?”一位同学举起了手,于是那位阿姨把她叫了上去。先温杯,再放茶......她重复着阿姨的一系列的动作,一切都比较顺利。最后每一位队员都要用“凤凰三点头”、或“高山流水”的冲泡法冲一次茶。我选择了“高山流水”并通过了。“好不容易倒完了”我长嘘了一口气,“原来看似简单的茶艺表演并不简单呀!

我对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印象逐渐清晰,对于盛产龙井茶的故乡杭州更加热爱了。

博物馆作文10

“听说,10月23日也就是本周五,我们要秋游啦!”星期一那天从林老师办公室补完作业的陈蓓居然偷听到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家都异常兴奋。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全班,同学们都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星期五早些到来。

今天,激动人心的星期五终于来到了,同学们带上零食、水果,带上今天的好天气和好心情出发啦!

一个多小时后,大巴车来到了目的地,下车后,我发现这儿有一大块草坪,虽是秋天,但小草依然郁郁葱葱,草坪间有一条弯曲的石板小路,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我看到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大片大片的芦苇,在秋风的吹拂下,像是在低头欢迎我们,随后我我看到了造型别致的良渚博物院,整座建筑物给我的印象就是:方,太方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的,再贴上方形的米色磁砖,整座博物院方形质感更强了。

进了博物院,有一位讲解员首先从整体上给我们介绍了博物院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和良渚文化的`历史,我们了解到良渚文化历史悠久,农业、琢玉方面都非常发达,制陶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面。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一间黑屋子,这儿有三件展品,墙上是这三件展品的3D幻灯片,穿过黑屋子,就是第一展厅,这儿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在遗址中发现的石锄、石斧、玉斧、玉管串、陶瓶等,这些器具做工精良,即使是在现在也不算差。

在一片赞叹声中,我们又穿过了一间收藏珍宝、展示珍宝的屋子,来到第二展厅——良渚古国,我们踏着时间,穿越到了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眼前是一座古城,人们或是在田间劳作,或者在织机前纺织,或是在街市讨价还价……我看到了各行各业的人,有首领、有艺人、有商人、有农民……大家过着朴实的生活,普通百姓穿着粗布服装在辛苦劳作,首领和他的妻子头戴金冠,脖子上挂着好几条玉管串,身穿金黄的丝绸长袍,腰上挂着昂贵的玉饰,耳朵上、手上也戴满了玉饰,显示着富贵。良渚古人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许多奇迹,他们建造了一座宫殿,足有三十个良渚博物院这么大;他们靠着智慧的头脑,率先进入了犁耕时代,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玉器、陶器;良渚人民在那时已经发明了很多玉礼器,足以证明中国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进入礼制社会。

随后,我们进入了第三、四展厅,这儿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玉器,我不禁佩服起良渚古国人民的手艺,那时他们只有双手和石头,却能雕刻出如此细致的神人兽面纹,在大玉璧上刻出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细小花纹,甚至在三毫米的缝隙中刻出了十二条平行线……

出了博物院,我的脑海里一直在回忆着古文明创造的奇迹,对古人的这种敬佩之心久久不能平息。可是,此时肚子不争气,饿的咕咕叫,我们得找块草坪,开启野餐模式了。

博物馆作文11

周末,我参加了宁波“阿拉亲子”组织的参观宁波雪菜博物馆,学习宁波腌制雪菜传统工艺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乘车来到了宁波鄞州东乡。刚下车,扑面而来的空气里就散发着一股咸齑的酸香味,仿佛嗅觉一下就传递给了味觉。哇,这味道感觉好开胃啊!

雪菜博物馆像一个四合院,方方正正的一圈房子,中间围出一个大约四十平方米的庭院,庭院东西两侧各种植着两棵树,一棵是石榴树,一棵是银杏树,石榴树代表子孙满堂,银杏树代表幸福美满。朝南的房子,大门开着,正对着一本铜色的“大书”,书的后面有一幅繁忙耕种、收割及运输等的图画,展现了以前的人们是如何种植雪菜,又如何制作,以及怎样运输出去的画面。

我们从正门右侧开始参观学习,依次学习了古书记载的人们何时开始食用咸齑,雪菜的产地及特性,雪菜腌制的方法及过程。

宁波人何时吃咸齑,已经不得而知了。明末的宁波学者李邺嗣写道:“翠绿新齑滴醋红,嗅来香气嚼来松。纵然金彩琅蔬好,不及吾乡雪里蕻。”宁波老话更是说得好: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眼(有点)酸汪汪。从唐宋以来的'千余年间,宁波人对咸齑的牵挂,更多的是来自对朴实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俗话讲:儿子要亲生,田要买东乡。适宜雪菜栽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使鄞州东乡成为宁波著名的雪菜产地。貌不出众的雪菜能在寒风冰雪中生长,被人们称为“真正的英雄”,不仅精神可嘉,还赢得了土地的元气,味道非凡。

在中国,雪菜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及江西省一带。雪菜,又称雪里蕻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草本植物,为荠菜的一个变种。雪菜分春菜和冬菜两种。春菜是在冬季播种,次年春季收割,清明前后腌制;冬菜是在秋季播种,当年冬季收割,“霜降”后腌制。

雪菜的腌制技术因地区、品种、食用的口味不同而有多种方式。从浙江来看,大体上有缸腌、坑腌、瓮腌、倒笃腌等多种腌制方式。缸腌是宁波市鄞州区传统的腌制方法,它的腌制容器主要是水泥池和陶缸,这种腌制方法比较简便。用作腌制的雪菜,要在晴天收割。如遇雨季,要在转晴两三天后,再收割腌制,否则腌制出来的成品容易发霉变质,不能食用。

北厢房的正门里,有祖孙三代蜡像人腌制咸齑的场景,拿菜、撒盐、踩踏,分工有序,配合默契。原来,宁波人腌制咸齑,就是“闹咸齑”,“闹”是宁波话谐音,意思是“踩”,就是在缸里装上雪里蕻,再撒上一层盐,然后用脚踩踏起来,踏时顺序从四周到中央,轻而用力,以出汁为度,要尽量减少缸内空气的存留,以免发酵。等层层踩踏完后,用石头压住。过些天,美味的咸齑就可以食用了。

这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使我对宁波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宁波的咸齑文化真是历史悠久啊!

博物馆作文12

我中了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毒,天天缠着妈妈带我去博物馆。这不,放了寒假,大年九年级,我就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故宫博物院。

你知道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总数达到了1807558件,其中6、4%是普通文物,0、4%是资料标本,剩下的93、2%都是国家珍贵文物!每年都会有一万多件文物分布在70多个展厅里展出。你问我怎么知道这么多?我是提前做了功课来的呀!

故宫有9000多间房屋,建筑非常有特色,气势恢宏,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我在东华门的建筑馆里看到了宫殿建设的整个流程,还有各种各样的屋檐样式。我还知道了一个家族,样式雷家,半个北京城的建筑都是他家设计的。古代人民没有现代的技术,可是他们拥有智慧的头脑,灵活的双手,榫卯结构的建筑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项很伟大的发明。这种结构的房子,有着弹性的`框架,在抗震方面非常有优势。

再说说石鼓吧,这可是入选了《国家宝藏》的珍贵文物啊!它们在公元627年被发现于陕西宝鸡荒野。这些石鼓身上的字形不一,分别命名为: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它们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高二尺,直径一尺有余。这十只石鼓记载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托起了中国历史的一角,为古文考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素材。我仔细观察了石鼓上的字,发现每个石鼓上都能找到几个跟现代字相像的象形字。

在石鼓馆,我还看到了方印,被黄色的绸缎包裹着,很特别。故宫最大的一枚方印,是乾隆皇帝85岁时用的,一个人都搬不动呢。

滴答、滴答、滴答……我们走进了钟表馆。它们大多以黄金、宝石、珍珠为装饰,美丽极了!这里的钟表大部分都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献给给皇上的。古代的钟,大小不一,有的很大很大,比如宝塔钟,戏台钟,简直就是一个建筑的缩影;有的造型奇特,充满异域风格,比如钟的几只脚有的用大象驮着,有的用仕女抱着,还有的用小天使背着;到了整点,钟表报时的时候就更奇特了,有的是乐队在演奏,有的是小孩子在敲钟,还有的是动物们伴着音乐游来游去,声音美妙动听。

出了钟表馆,我们又来到了珍宝馆。珍宝馆的宝物真多啊!那里有光闪闪的珍珠,绿油油的翡翠,黄灿灿的金饰,各种各样的项链、耳环、扳指、朝珠……还有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花纹繁复,美不胜收。妈妈对我说:这些宝物都是宫里皇上皇后使用的,别的人只能是皇上皇后赐给他们才能用。怪不得这么精美,看得我眼花缭乱。

出了珍宝馆,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故宫太大了,这次我们只游览了东线。汹涌的人潮已经散去,站在宽阔的午门前,我依依不舍的回望故宫,真是“一眼千年,一览百朝”啊!以后有机会我会再来细细品味。

博物馆作文13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现有重要的文物收藏基地之一,它真实记录了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现珍藏的各种文物珍品是不同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市农业路8号,它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造型独特,呈金字形,远远望去像一座宏伟的金字塔。

步入馆内,一座巨大的雕像——“华豫之门”矗立在大厅中央,旁边由四个展厅。展厅内有许多古代的玉器、瓷器、铜器等等,每件作品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史。听导游说,这里共收藏了13万件文物,分二十七类。我听了不仅乍舌,哇,这么多!我们的祖先5000多年来,不停地探索自然界、征服自然界,他们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缔造了一个文明国度,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展出的这些文物当中,我记忆最深的有三件作品:象牙白菜、曾侯乙墓编钟和古代磨面用具。

象牙白菜是用象牙雕刻出来的一棵白菜,整件作品惟妙惟肖,非常逼真。白菜上面爬着一只鼓着大肚子的蝈蝈,仿佛正在品尝美味的白菜,看,把肚子都撑得胀了起来,还露出满意的笑容。靠近些侧耳倾听,好像还能听到蝈蝈的叫声呢!白菜上不仅仅只有满意的胖蝈蝈,还有一只米粒大小的七星瓢虫伏在白菜上一动不动,瓢虫边上还有一朵鲜嫩的小花静静的开放着。这棵象牙白菜因这些显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看着它,我仿似看到了田园美好的风光,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菜园里,孩子们在尽情嬉戏,农人们在田间辛勤的忙碌着,他们共同勾勒出一幅舒适、恬静的生活画卷。

象牙白菜展现出的精湛技艺,让人叹服!而曾侯乙墓编钟则让我们惊讶于古代人们高超乐音的造诣。曾侯乙墓编钟制造于约2400年前,它纹饰精美、造型独特、音域宽广。它共有65个大小编钟组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每一个钟竟可以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不知道祖先用的什么技术制造出如此神奇的编钟!导游说,曾侯乙墓编钟不仅代表着中国青铜文化的巅峰,也证明我们祖先在音高标准的.选定和音乐思维的成熟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先进水平。以前我总认为在音乐领域我们一直逊色于欧洲国家,可没想到我们的祖先可是遥遥领先的呀!

刚刚赞叹了曾侯乙墓编钟悠久、神奇,又一个看似平常而又简陋的石磨用具,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是什么?导游说,这是去壳用具。它距今约7000—8000年,是原始人用来把粮食去壳碎粒工具。该磨盘平面呈椭圆形,底部有4个矮足,琢制而成。看着这魔棒与磨盘,我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看到粮食被一点一点的去壳、碾碎。远古的人类没有高科技的水平,竟然发明出来粮食去壳的工具,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青花瓷的美丽、甲骨文的神奇、莲鹤方壶的别致……这些凝聚着祖先智慧的珍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研究。

河南博物院里有太多的宝贝,每一件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精致华美,为今天我国考古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博物馆作文14

你在博物馆睡过觉吗?没有吧?可是,我有。20xx年5月17日,我就在浙江自然博物馆里搭起帐篷,铺上睡袋,同华南虎标本、恐龙化石们一起睡了一觉。怎么会这样呢?还是让我细细道来吧。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浙江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夜宿博物馆的活动”,今年已经连续第三年举办了。我积极报名,非常幸运得被选中,得到了这个珍贵的机会。

今年的“夜宿博物馆的活动”增加了一个“才艺现场展示”项目。被选中的30户家庭都要准备一个与浙江自然博物馆相关的才艺表演节目,博物馆从中选取了22个家庭现场表演。小朋友和家长们的亲子表演品种众多:有相声、有小品、有歌舞,让我们大开眼届,非常精彩。

看完表演,当然必需要进行的就是“夜宿博物馆”最令人向往的“夜探博物馆”活动了。当主持人老师宣布夜探活动正式开始时,博物馆展厅的灯全部熄灭了,每户家庭都来到夜探入口处领取照明手电。30户家庭被分为两组,我被分到第二组,由美丽的讲解员李老师带领。可别以为李老师只负责讲解哦,她还是我们第二组15名小朋友们的保护神。因为展厅里除了我们的手电光外,四周都是黑漆漆的,如果不老老实实跟着李老师就会在各个展厅里找不到路。

李老师带我们探访了神秘的草原,美丽的海底世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大家最期盼的恐龙展区。白天光线充足,这里一点都不可怕,可到了晚上,又关了灯,那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巨大的恐龙骨架,哪是几个小小的手电能照亮的.?手电照在恐龙骨架上投射出的背景,要多可怕有多可怕。当李老师告诉我们有人可能晚上就会睡在这里时,大家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有小姑娘说好恐怖,千万别抽到。一旁马上有人说:有什么好怕的,能睡在这里多爽啊……而我呢,自然是最想睡在这里,说不定能见得恐龙复活呢!

夜探结束已经快10点了,时间不早,该睡觉了。但睡之前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抽签。大家排着队,一个一个从箱子里拿号子。我抽到了32号,因为不知道会同什么动物一起过夜,所以挺激动。但想到这么后的号子应该在3楼,而3楼根本没有恐龙馆,又不由得有点小失望。随着带队老师向我的驻地进发时,看到一路上已经有一顶顶帐篷平地而起。终于到达32号了!原来是“珍稀动物标本馆”。这个馆挺大的,虽然有3户人家驻扎,但一点也不挤。我逛了一圈,看到无数的蝴蝶、小鸟、鱼……还有,在我家帐篷前为我守护的华南虎和身后站岗的黑熊!不错,是个好地方。我和爸爸合力搭好帐篷,铺上睡袋,sleep!

为了能再仔细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展品,第二天一早,我和爸爸早早地起了床,慢慢地走,慢慢地看。一路上,我们看到有些家庭还睡得香香的,而另一些呢,则和我们一样,静静地在馆中漫步,认真地参观。

再见了,自然博物馆!再见了,陪伴我一夜的小熊小虎们!再见了,高高大大的恐龙朋友们!

博物馆作文15

8月9日这天,我对奶奶说:“我们一起去看看爸爸吧,总是爸爸每个星期过来看我们太累了。”奶奶说:“好的。”又连忙说:“我们睡一下午觉再去,因为你爸爸上晚班,白天让他睡,我们晚点去,我们到那边过夜吧,明天回来的时候正好经过良渚这个地方,到良渚博物院去看看,顺便刷一下卡,一举两得。”我听了开心极了,连忙说:“好、好的。”

于是,我们在下午三点左右就出发了。我们到爸爸那里是5点20分,我到门口叫了几声爸爸。爸爸听到了我的声音,惊喜的醒了说:“浩浩你怎么来了?”爸爸马上起床和我们一起去吃了晚饭,就去上晚班了。奶奶对我说:“我们早点睡,明天早点起床还要出去玩呢。”这一晚我睡得很香,到了早上爸爸下班回来说:“你们要到良渚博物院,我带你们去。”奶奶说:“不用,你马上睡觉,身体吃不消的!爸爸说:”今天晚上不上班,明天上白班。

就这样,我们就一起去了良渚博物院。博物院的展览主题是: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良渚遗址西南侧,共设有“发现求真之旅”、“走进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传天下”三个展厅以及一个临时陈列厅,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据介绍,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整体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形成了外部错落有致、内部互联互通的空间形态。

博物馆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远望去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在碧水蓝天的衬托下,隐于绿色葱茏的景致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另有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新馆有“发现求真之旅”、“走进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传天下”3个常规展厅以及1个临时展厅,展厅被布置成原始村落的样子,良渚人物模型在这里制玉、制陶、盖房。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000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良渚文化”因1936年被首先发现于杭州余杭区良渚镇得名,分布面远及环太湖流域的浙江、江苏、上海,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20xx年11月被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在今年4月被评为“20xx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认为,这么大规模且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找到了最有力、最直接的实证。新馆有“发现求真之旅”、“走进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传天下”3个常规展厅以及1个临时展厅,展厅被布置成原始村落的样子,良渚人物模型在这里制玉、制陶、盖房。新馆将展示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等1000余件良渚文化珍品,不少是良渚古城遗址新近挖掘出来的文物据介绍,在良渚文化时期,在表面刻纹饰的玉璧极少。

此次展出的“刻符玉璧”直径约为24厘米,正面雕有精细的“鸟立高台”纹饰,表层刻纹浅到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正因如此,展出将配以放大后的清晰样图。据了解,这种雕刻技艺就算现在都难达到,而这样的“刻符玉璧”目前国内仅3块。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fanwen/zuowen/8j3j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