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范文 >演讲稿 >

关于生命的演讲稿集合五篇

关于生命的演讲稿集合五篇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你写演讲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的演讲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生命的演讲稿集合五篇

生命的演讲稿 篇1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明白的小草。”每当听到这首令人感动的歌,我就仿佛看到了绿色的小草,看到了那坚强、默默无闻的小生命,也看到了生命价值的存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坚强的生命。

暴风雨在突然间倾盆而下,黄豆般的雨点“啪啪”地落下,万物都垂下了它们高傲的脑袋,失去了以往的生机,但唯有一种小生命——草,它们倔强地仰着头,用蔑视的目光看着暴风雨,以柔弱娇小的身躯奋力抗争着。

没有人为它们遮风,也没有人为它们挡雨,尽管雨很大,但它们屈服了吗?向暴风雨求情了吗?没有,它们用一种最顽强的毅力拼搏着、奋斗着。

用各自的体温与热情感染着整个团体,仿佛在说:“加油啊伙伴们,风雨之后见彩虹!”最终,它们坚持到最终,它们胜利了,它们以最坚强的精神驱走风雨,迎接彩虹。你看!小草们在雨后仿佛换了一身新装,脸上得意地微笑着,欢呼着,庆祝它们的胜利。从小草身上,我第一次那么深地感悟到坚强这一伟大的生命价值。

如果说小草是坚强的,那它更是默默无闻的。

在花坛中,在苗圃里,你一眼都能看见那绿油油、散发着它独特气味的`小草。小草不与花儿争鲜艳,不与树木争高大,它甘愿做陪衬,甘愿用自我的身躯装扮出花儿的艳丽,显示出树木的高大。它们是一位幕后使者,心甘情愿让自我当陪衬供人们欣赏,虽然人们很少谈论它们,但它们已经满足了,因为它们已经默默无闻地奉献了,已经没有缺憾了。我又一次被它们震憾了,不求多美丽,不求多高大,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我的一切,这一生命价值又在它们身上闪光。

从小草身上,我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坚强、默默无闻。它们只是一棵棵路边的无名草,但却以它们的实际行动充分演绎了生命价值的凯歌!

生命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敬畏生命 安全第一》。在这个地球上,拥有生命光辉的不仅仅只有我们人类,还包括其他一切生物,如勤劳的蚂蚁,自由自在的小鸟,高原精灵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员鲸鱼等,甚至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及参天的古树,都无不丰富地蕴涵着生命的底蕴。记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个近四岁的.小男孩捉住一只蝴蝶后肆意摧残,蝴蝶在惊恐、怯懦和无奈中瑟瑟发抖,小男孩玩够了,就任意撕毁那衬托蝴蝶美丽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还是晚了一步,他已经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拣起来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只蝴蝶往日那舒展着美丽翅膀自由自在飞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却,就像《爱的奉献》一样时时萦绕心间。特别是媒体上报道出来的各种伤亡事件,更让我们触目惊心:矿难、交通事故、爆炸、正威胁着全球的禽流感和地震??这些灾难迫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生命”与“安全”。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时常听到“关爱生命,安全为先”的声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识里和行为上做到了“生命与安全为先”?这里,有一组对比数据令我们很汗颜:我国公路总里程只有美国的1/5,民用汽车保有量还不到美国的1/10,但年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美国的1.8倍,每一百公里死亡人数是美国的10倍,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国民对待安全的态度远不如美国人严肃和尊重;据国内外大量伤亡事故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生存、生活领域的意外伤亡事故远比工、矿企业等生产领域的事故为多,其比例约为4:1??而校园作为我们学生人生的第一驿站,筑牢校园安全的篱笆,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一直备受关注,只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全国约有1.6万多名中国小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安全事故,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家庭教育有关。

所以,安全首先需要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态度。在如今高速运转的社会中,每一个人可能遭遇的不安全因子很多,如若一个人不敬畏生命,他就不会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也就不会爱他人,更别说热爱社会;正如“安全的外延不仅仅是死亡,还有着对生存的尊重,甚至,还需要对生活的关注。围绕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时刻,都需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可见,如何规避危险,保重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显得极其重要。其实,楼道拥挤造成学生受伤,课间追逐打闹造成划伤或骨折,课堂上被铅笔头扎伤,实验过程中被烫伤等意外事件,令人防不胜防;放学时,一些同学就像脱缰的野马,喜欢追着跑,老师提心吊胆,更让家长操心;接学生的家长和放学的学生在校门口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众多的行人摩肩接踵,将校门口挤得满满当当;机动车的司机都在小心地避让学生,而同学们大摇大摆地在汽车间穿行,很是危险。在3月26日——“全国中国小校园安全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进行校园安全教育大清查。针对实验室、食堂、厕所、宿舍、教室等建筑物意外倒塌引起的伤害,水灾、爆炸、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文体活动中的伤害,校内交通事故以及暴力不法伤害等,逐一排查。

第二,多留心、多观察、多提醒,防患于未然。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学会多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第三,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有些学生课间在楼道口、楼梯上追逐打闹,既不文明又不安全,存在着扭伤、跌伤、碰伤、撞伤等,既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又存在着很多不安全隐患。这就需塑造校园安全文化教育,掌握自救互救常识,强化法纪观念,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促安全教育的落实,更要防微杜渐,把安全隐患消弭于无形之中。

生命的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XX年5月12日,当时钟像平时一样走过14点28分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美丽的汶川、我们血肉相连的家园、无数个像你我一样拥有妻儿老小父母兄弟的鲜活的生命,会在短短的几十秒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变成瓦砾、变成废墟、变成让所有中国人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伤痛!在那深深的地下,该有多少未了的心愿、多少没有表达的爱恋、多少没有写完的作业、多少还没有来得及长大的梦想啊!!

生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用一种极端的惨烈和震撼强调了他的珍贵。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生命的尊严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和微弱,如同一只只小小的蚂蚁一样被轻而易举地捻得粉碎!于是,母亲用身体为孩子撑起了生的希望,老师用双臂和死神完成了最后的较量,丈夫用绳索将妻子的一生一世与自己紧紧相连...一幕幕废墟下的生离死别将我们的心一次次击痛,一时间,对生命的拯救和呼喊成为我们最竭力的付出和最真切的声音,每当能多救出哪怕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生命,都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感动,都足以让我们无法自己热泪盈眶!

是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的力量,对于生命,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珍惜、再珍惜!然而,我们可曾知道,每年、每月、每天,甚至就在我们聆听的此刻,一些同样鲜活的生命却因为人为的疏忽而痛苦的结束。违反规程,人身伤害;无视安规,高空坠落;麻痹大意,触电死亡。全国每年因各种事故导致死亡的多达十几万人!十几万活生生的人啊,比地震还要惨烈!比天灾还要可怕!却仅仅是因为安全意识淡薄,却仅仅是因为一时一刻的无知的侥幸!

今年,集团公司某发电公司运行部,进行机组a级检修,运行人员在执行停电的电气操作票过程中,由于操作人跳过了操作票中“母线验电、无电、放电”的关键步骤,并将接地线误挂在母线开关的带电侧,造成带电挂接地线,设备跳闸,两人被电弧烧伤;5月1日,集团公司某热电厂检修人员,在就地打开除尘器操作箱观察接触器情况时,右手碰到操作箱内脱落的一根带电线头,由于没有穿绝缘鞋,又站在了积水的地面上,当场触电死亡,年仅35岁!

35岁啊!该是怎样的`大好年华!该是怎样的锦绣人生!该是怎样背负着孩子的依恋、爱人的嘱托、父母的期望啊!假如,他能严格按照安规的要求去做;假如,他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假如,他能不怕麻烦穿上那双普通的绝缘鞋,今天,他也许正在和我们一样,为灾区捐款、为灾区祈福、用身体中流淌的热血为同胞们送去生命的希望!

然而,就是这双因为一时的不小心而没有穿上的绝缘鞋,却让这一切变成了永远也不可能再回来的记忆了!当电流穿过身体的那一刻,一切已经结束。在生命的陨落面前,所有的假设都苍白无力,所有的悔恨都只能成为母亲的泪水、爱人的心碎、亲友的痛哭!

生命的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你好,首先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三天前你在做什么?你是像往常一样抱着书,一脸疲惫的去上课,继续打游戏战斗到底,还是在繁忙的社区活动中去散步?

你知道三天前在我们的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吗?

20xx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对于我们这些在广东生活了很久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概念。

1976年的唐山地震也是7.8级。一夜之间,似乎有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爆炸,将整个唐山夷为平地,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这是多么久远的记忆,现在历史夺走了9219条生命。

50多万栋倒塌的房屋告诉我们,这样的悲剧还在发生。

在这近万条生命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人,每天都活在书堆里。他们鲜活的生命不仅仅是瞬间凋零那么简单,甚至是支离破碎,给我们的土地留下了说不出的色彩和荒凉。

面对大自然,我们对人类生活的颂歌突然变成了哀歌。生命是如此脆弱的东西。是的,可能就在三天前我们静静坐着的时候,四川汶川的大学生被天花板压死了。

毕淑敏说:“人生没有意义,但你要给它定义一个意义。”。在这场地震中,让我们忽略其他的干扰,想想,人生有什么意义,像我们这么年轻。

80后的我们,有太多的压抑和无奈。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精神越来越差的世界里,我们不得不像没有氧气的人一样艰难地呼吸。而这次地震,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既然生命可以在瞬间消失,既然生命没有意义,我们为什么活着?

我觉得,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无法改变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一种面对现实的方式,用全新的态度去体验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抛开对生活的.不满,降低对生活的欲望,把该做的事情整理好,不要等到灾难来了,才开始后悔,很多很多后悔来不及完成。请把我们当成这场百年一遇地震的幸存者,把地震中死去的人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和朋友。当你再次看到蓝天时,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一个人只有关心别人的生活,才能看好自己的生活。我不敢说我们的社会离不开每一个小生命,但我敢说你的生命都是你自己的。

关于青春,关于青春,诗词歌赋太多,关于人生,哲理俏皮话太多。在这里,我只是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感想,衷心祝愿这里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幸福快乐。

最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我们的生活鼓掌!谢谢大家!

生命的演讲稿 篇5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共同探讨挽救生态、保护环境的话题。

今年春节一过,世界各地地震的消息接踵而来。紧接着,云南大旱、新疆大雪、北京沙尘暴,一系列极端气候打破了历史的记录,开始挑战生态系统的承受极限。与此同时,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了。这一切都在警示着人们,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一场挽救生态、遏制气候变迁的全民攻坚战已经打响!

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报道和数据,相信这对于每一位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来说都不是新鲜的话题。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就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开论述,相信在这一点上,应该也不会有人公开地表示反对。但问题是,为什么环境恶化的趋势始终得不到有效的逆转?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能够对它的痊愈抱有乐观的态度?我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实际行动;一方面还在于治疗方案,在于所采取的措施是治标还是治本!

如果我们的环境保护仅仅是在污染出现后设法治理,只是在灾难降临后设法补救,那么,在这场环保与环境危机的赛跑中,我们永远都是被动的,注定无法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纠正谬误、改变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问题的症结所在,重新建立一套促使民生与环境相和谐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深植于全体民众的心灵当中,应是减缓变暖与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

我,是一个环保志愿者,缘起于对环境污染的思考,进而探究有关能源起源的种种因缘和结果,最后发现,给人类造成困扰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大量抽采由石油、天然气、煤组成的化石能源,他们已经成为工业社会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战略物资,被形象地称作“工业的命脉”。但是,仔细推敲就发现,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储量丰富,和岩石圈一道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有机碳库,它们的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浩如烟海、星罗棋布,并且从开始形成至今,亿万年间一直在不断挥发,难道他们真的是由动植物遗兑形成,仅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废物吗?

进一步深刻挖掘才发现,“化石能源作”为工业命脉,其定义是人类单方面给出的。事实上,所谓“化石能源”,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早已赋予了它更重要的使命,它们从大地中不断挥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启动者、运行者、基础物质补给者,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在地球转动、生命伊始的几十亿年中,它们一直承担着这一重任,创建了一个生态系统,成就了大地生生不息的伟大性德,最终繁衍了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

基于这个发现,我将它整理成文字编辑成书,题目叫“化石能源起源论”,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重新认识石油、天然气与地球和人类、生态的关系: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需要化石能源深藏大地中不断地厚积薄发。这是整个生物圈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在,一个不幸的事实是:石油、天然气本来是养育生命的物质,却被我们人类抽采出来制作成各种商品消费利用;它们表面上使我们感到富足,却也让我们饱尝污浊的.空气、被污染的水;人类对于能源的采挖固然能令生活富足、经济强盛,但这种表面的美好是建立在整个生态系统日益衰败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该知道,比起大自然的生发作用和它所产生的结果,这种行为是纰漏的、幼稚的,不和谐的。化石能源通过地质作用,不断地厚积薄发,为诸多动物提供家园,又形成一个秩序井然且能传承文明的人类社会,实在是经历了上亿年的生化作用、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才形成的,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而其间各种客观条件及微妙作用实不可尽述,也决非是人类的心智可以揣测的。

大自然运行了亿万年才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但无休止的采挖能源在短短50年中足以令生态恶化、气候变暖、自然灾害事故频发,置整个人类社会于危机四伏的险恶境地。比起几千万年才上升的大地,50年只是短短的一瞬,如白驹过隙,却已经让天地浑浊、江河失色、大地空虚了!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做“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破坏大自然和大自然对立,无疑会使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倾颓。

我们利用科技绝对不是为了破坏自然、征服自然,而是要与自然更和谐地共存。所以,利用科技这把利剑,开发非化石能源,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充分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应该是寻找替代能源的可行性方案。在这方面虽然目前已有成就,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对其本质认识的模糊,让我们还没有全力以赴。

一旦人们认识到所谓的“化石能源”与生态之间的真正关系,相信一定会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人们的灵感,以加快非化石能源研发的步伐,实现能源转换替代的平稳过渡。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我们不能对欲望进行有效的节制,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只能落得自掘坟墓的下场。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过去我们总是将自然比作母亲。尤其在人类生活的早期,万物有灵的思想曾经盛行于世界各个民族,这也使自然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的奥秘被不断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人类也开始失去了安宁。但无论我们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都无法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毕竟,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建造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制造了现代科技的产品,但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的生活还是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自然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资源,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如果没有汽车、电话,人类一样可以生存,但如果没有粮食和水,又能维持多久呢?更不必说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空气。

所以,一旦了解了化石能源在大自然中所起的功用,相信我们都会加入到低碳行动中来,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存基础着想,也要为其他的动物们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所以,对于化石能源的全新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使我们从自然的使用者、破坏者改为自然的保护者。

让我们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吧。假如有一天,太阳不再如期而至,地球就会陷入黑暗;假如有一天,江河不再提供水源,人间就会成为废墟;假如有一天,大地不再厚积薄发为植物提供有机养分,生态系统势必衰亡。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我们已经习惯了大自然的恩赐,习惯到熟视无睹的地步。只是,当我们人类利用强大的科技力量和机械设备将生万物的根源掏挖干净、将发千祥的本质抽采一空,则土不再生万物,而地也不能发千祥了。如果说我们有享受自然的权利,那么,我们同样有保护自然的义务。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我们每一个环境保护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学家也告诉我们,地球会有毁灭的一天。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这一天的到来还非常遥远,其最终结果也不是人类所能左右的,但我们的行为却能加快或减缓它毁灭的速度。当我们创造出一整套崭新的发展规律并陶醉于它带来的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可曾想到,安乐只是暂时的,我们的行为不仅会加速地球的毁灭,还让种种灾难紧随而至。如果我们不能尊重自然的规律,不能顺应自然的法则,最终只能将人类和自然共同推向不断的恶性循环之中。

工业时代到来之时,人类曾为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而欢呼,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搭上的只是奔向末日的列车,还会要求它快一些、再快一些吗?

让整个人类从疾急狂奔的列车上走下来吧!

地球等不了60年了。

为了挽救整个生态,挽救人类,挽救我们的下一代,也挽救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应该静定下来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行为——是否污染了环境?是否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否在泛滥地使用由化石能源制作的产品?所以,少用一个朔料带,少开一盏灯,少坐一次车,多种一棵树,多养一盆花......从身边小事做起,渐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我们就是在挽救生态,就是在珍惜我们生命的资源!

谢谢大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fanwen/yanjianggao/mx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