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范文 >教学计划 >

关于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十篇

关于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十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十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这两个班共有学生86人,学习情况不均衡,但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更多的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它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就是我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不仅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的时候,默默无闻,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上的差异,而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一种差异。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上有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观察物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与相交,统计。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

2.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 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 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 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结果为整数)。

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 自己的想法。 (三)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 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切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1、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意识,在体验数学价值的同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一)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 进一步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 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 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3、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课堂。规范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无论课堂还是课下,养成讲普通话的好习惯。

六、教研专题

本学期我的教研专题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轮打基础,二轮见提高,二轮复习是高三复习的快速增长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为了做好高三数学的二轮复习,特制定此计划。

一、复习时间及进度

复习时间:从2-17到5-17,大致三个月的时间

专题规划:

1、三角和向量专题

2、数列专题

3、概率统计专题

4、立体几何专题

5、解析几何专题

6、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专题

7、函数与导数专题

8、函数与方程思想专题

9、数形结合专题

10、分类讨论专题

大致进度:一周一个专题

二、二轮复习的宗旨

重视与一三轮复习的衔接,注重一轮回扣,注重归纳整合。二轮复习的重要任务是: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例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

三、二轮复习的备课要点

1、研读考纲,最起码知道考纲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要求。

2、带领学生做重点知识、方法、技巧的回眸。不是做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易错、易漏、易忽略的点上做强调做透析。整合信息,知识归入方法,方法归入思想,使知识框架系统化。可以采用自主阅读、师生对话、学案填空、同桌互问、温故知新等多种方式进行回眸。突出学生的学,更要突出教师的导。导要导在点子上,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

3、每节课精选一道问题精讲精析。选题要注明选题理由,能写出三条以上的理由才能选,要么有深度,要么有广度,要么有新意,要么有技巧,要么有易错点。最好还有一个配套的问题做课堂追踪练习。

4、易错题再现。将每一部分的易错题收录出来,整理打印,让学生自习课上做。

5、一周做1-2次限时训练,专题或者综合都可以,训练学生做题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四、多种途径提升自我解题能力

波利亚说,数学技能就是解题能力,不仅是解决一般的问题还应该解决需要某种程度的独立思考、判断、想象、创造的问题。给自己准确定位,不低估也不要高估,多种途径提高自我的解题能力,自己强才是真的强,才会有学生的强。

做好计划,寒假就可以提前做准备了。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万以内的乘法(二);万以内的除法(二);两步计算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万以内的乘法(二)和万以内的除法(二),是本册的重点,两步计算应用题(而)也是本册的重点。

万以内的乘法(二)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前一册学习万以内的乘法(一)的基础上把一个乘数由一位数扩展到两位数。教材先安排口算,再安排笔算。在口算中,先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再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在笔算中,先教学不需要进位的,让学生学习乘的顺序和积的定位,再教学需要进位的,让学生学习进位的处理,最后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万以内的除法(二)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前一册学习万以内的除法(一)的基础上,把除数由一位数扩展到两位数,其编排也是先安排口算,再安排笔算。在口算除法中,先教学用一位数除,再教学用整十数除。在笔算中,先教学用整十数,让学生学会除的顺序和商的定位,再教学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让学生学习试商方法和调商方法,最后教学商中间、末尾有0 的除法,进一步巩固前面所讲的试商方法。

两步计算应用题(二)是在前一册的基础上,教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和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主要有归一、归总应用题及连乘、连除应用题。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初步概念,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1、继续加强乘、除法口算的教学;

2、改进用两位数乘、除的悲酸教学的编排;

3、改进应用题的编排;

4、重视直观操作,加强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适当加强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6、结合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 。

1、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相应的除法;会口算两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掌握一个乘数是两位数或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3、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建立这些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学会应用。

4、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略)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2、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4、坚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5、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7、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学具、电教图片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脑、手、口、眼同时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以活泼的学校生活为素材,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教材还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正确解答两步应用题。

难点:

1、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2、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

独立探究、小组合作。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

1、改掉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2、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课时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课时

3.活动课………………………………………………………1课时

4.检测与讲评………………………………………………....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运动会体操比赛录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看,咱们鸡公岭国小的运动会开幕啦,小朋友们多高兴哪,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迈着整齐的步伐整队入场,这是二年级的同学,现在入场的是三年级的同学,向我们走来的是四年级的同学。热闹的开幕式结束了,首先进行的是体操比赛,小朋友们列成3个整齐的方阵,正展示着他们的风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列成的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每个方阵有多少人?B、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

2.收集信息。

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学生汇报,老师课件:(每个方阵多少人,又从哪些信息能知道呢?)谁能说得更准确更完整一些。横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每行有几个人,(课件闪烁行。)竖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有几行。(课件闪烁有几行。)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几个人?现在你自己能再说一遍吗?(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

3.独立试做。

(课件展示完整题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草稿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吧!(师巡视,抽生板演答案。)

4.交流汇报。

好了,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自己对照一下,还有不同做法的请自己写到黑板上来。好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解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问题。(师:生①很有想像力,他先把这三个方阵的同学集合在一起(课件),先求整个方阵每行的人数10乘3等于30人,有8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

还有什么疑问吗?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生③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了,他把队形作了这样的变换(课件),然后我们站到旁边来看,每一行是8乘3等于24人,有10行,再乘10就等于240人。

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吗?那老师还有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边很着急?就是这种方法里的10×8是什么意思呢?80×3又是什么意思呢?哦,我明白了,你是先求的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的3个方阵的人数对吧,好,谢谢你。(大家还有疑问吗?)

好了,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求出了三个方阵一共的人数,那么这三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看?(好吧,请小组的四位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第一种方法是先算的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的三个方阵的人数;第二种方法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第三种方法也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再算出一共的人数。嗯,你说得太好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再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算式,他们全都是列的综合算式对吧,那么他们的解题思路与上面这几种比较怎么样?这个和哪种是一样的,这个呢?)同学们,明确了解题思路,你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这三种方法吗?今后我们列式时也可以用综合算式。

好了,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三、巩固应用,强化提高

他们能想到不同的方法,你们能行吗?那好吧,这儿有个关于鸡蛋的问题,李阿姨在超市上班,这么多的鸡蛋,李阿姨准备一个一个的数,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教教她吗?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在草稿本上试着做一做,看李阿姨最喜欢谁的方法。

学生汇报:给大家介绍介绍?说说你的'想法?同学们通过认真思考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李阿姨高兴极啦,因为不用一个一个的数啦,猜一猜李阿姨会用谁的方法呢?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简单一些)对,李阿姨就是这样想的,今后我们在想办法的时候怎么简单就怎么做,不必舍近求远。

有了大家的帮助,李阿姨工作起来特别带劲,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愁眉不展了,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她又遇到难题了:我们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我们家3口人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这儿有三个算式,我该选哪一个呢?

1.37×12=444(千克)2.37×3×12=1332(千克)3.37×3=111(千克)

这儿有三个算式,我们用手势来帮李阿姨做个选择吧。大家都选的2哪,李阿姨还是有点不明白,不是说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嘛,乘12就行了呀,应该是1才对呀。

噢,听了你的介绍,李阿姨总算明白啦!她们家一年要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呀?想想看,我们地球村有多少个李阿姨这样的家庭哪,你想对李阿姨说些什么吗?

你们说得太好了,李阿姨一定会照你们说的话去做的。

3.星期天,李阿姨家和朋友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玩耍,成人票15元,儿童票7元,这是李阿姨买票时计算票价的算式,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猜一猜她们一共有多少人吗?(图片)

15×4=60(元)

7×2=14(元)

60+14=74(元)

把你们猜的结果大大的写在草稿本上,1、2、3、举起来老师看看,你们都是写的6个吗?谁来说说你的理由。你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路清晰,吐字清楚,声音响亮,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掌声送给他。

刚才,我们帮李阿姨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其实啊,我们也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本每页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个字,你们没数过吧,哈哈,老师就数了,你看:

4.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使他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我们用的作文本纸每页有20行,每行可以写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

呀,同学们开动脑筋,编成了这么多的应用题,老师也想来编一个,可不可以,可以呀,那注意听好了:这次上课呀,我写的教案有1500个字,猜猜我怎么提问?(课件)要写几页?你能列式吗?草稿本上做做。完全正确,老师为你鼓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好了,小朋友们,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谁来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谁来评价一下自己和别人学得怎么样?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在小的。

本单元教材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中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2、设计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寻找规律,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

因此,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

可能性有大有小。

突破方法:

1、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中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经常”“偶尔”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也不必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大小。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4课时进行教学。

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课前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有关阿凡提的故事。课件演示: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眼看就快要过年了,帮财主做了一年长工的阿凡提想向财主要回他十个金币的工钱,可贪心又小气的财主却不想给他,心想:要怎样做才能使阿凡提得不到金币又无话可说呢?财主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办法。于是他对阿凡提说:“不要说十个,我这里有一箱子的金币,你把里面的金币往上一抛,如果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这些金币你就可以全拿走了。”“那好啊,你先把金币给我。”阿凡提回答说,于是他把箱子里的金币全都倒出来,玩弄了一会儿……

师:这个故事的结果到底如何呢?阿凡提可能赢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揭开谜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师:这里有象棋和一个纸盒,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师:我们3人合作,现在我把这付象棋放在这个纸箱里,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棋子来,老师来猜它的颜色,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

师:你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事先,老师的确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红色的棋子(边说边把盒子里的蓝色正方体拿出来),所以,如果继续让汪老师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也一定是红色棋子。(板书:一定)

师:谁再来说说为什么从这个盒子里摸出来的棋子一定是红色?

2.活动二:创设摸奖情境,体验“不可能”。

师:同学们都去摸过奖吧?今天就给大家一个机会,看谁能在老师这里中一个奖!

奖品就是老师带来的象棋,想不想得到呀?那就试一试运气吧!

师:请大家注意了,现在老师把中奖办法讲一遍,只有达到了我的要求才算中奖:从我手上的牌中任抽一张,只要是红桃就中奖了,那么这象棋(展示奖品)就属于你了,谁想来试一试。(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气氛热烈。)

为什么没有一个能中奖呢?难道你们今天的运气都这么差吗?

师:同学们的推想能力真是太厉害了!大家请看,(打开所以的牌,)里面全都是些方块、梅花、黑桃,有红色的牌吗?

师: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下去的话,可能摸出红桃的吗?

师: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红桃?

3、活动三:继续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师:既然从这牌里不可能摸出红桃,那么这些好玩的象棋你们也就得不到了,觉得这样的摸奖有意思吗?

师:好,老师就听你们的。下面老师把红桃也放进去,请问,现在这付牌里有几个种不同的牌?

师(洗牌)问:这回谁想上来摸?

请一个学生上来,在摸出来之前问:“他从里面摸出一张牌来就一定能中奖吗?”

师:为什么?

师:也就是说这四种牌都有可能被他摸到。因此,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件事情,同意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判断生活中的事件。

师:刚才没有机会上来摸奖的同学不要灰心,同学们还可以回答下面的问题。来请看电脑展示例2的6种现象

a、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来描述这些现象。

b、回答时,不仅仅要把这些现象描述清楚,还要说出你的理由。

2、练一练:课本第108页第1题

3、举生活中的实例,放飞思维

师:我们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学会了用这么多词表达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那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请同学们先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的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比谁想得又快又多。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对克、吨这两个质量单位,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接触过斤、两,对这两个单位有一定的了解。但有80%有学生不能举出相应重量的物体。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给学生创设充足的活动时间(如跟父母去买菜,买东西等的经历。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践活动,感知千克与克,建立1千克与1克的质量观念。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就在身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系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四、单元评价要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千克、克和吨;2、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初步形成千克、克和吨的质量概念,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

五、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7~~8节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 本学期教材分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扩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第一课“买文具”,结合购物的情境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初步建立小数概念。在“买文具”时,会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它们的价格,从而自然地引入小数;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再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体会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第二课“货比三家”,要建立小数大小的初步认识。在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价格)大小的多种方法:既可以把两个小数都改写为几元几角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整数为中介,通过它间接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切忌把成人认为更简单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简单的方法可能也更理性、更抽象,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不良后果;如果更简单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那应该鼓励。在进一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提出“去哪个文具店买橡皮便宜”的问题,它涉及到比较3个小数的.大小,要找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更具有挑战性。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再引导他们体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的策略,即先比较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再拿其中较小的数与第三个数比较,就能找出最小的小数。经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体验进行有条理地数学思考的过程。

第三课“买书”与第四课“寄书”的问题情境,是为理解一位小数加减运算的意义及算法而创设的。前后这两节课的区别在于,前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后者学的是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这两节课都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算法的基础上,独立去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关键环节是经历小数加减的竖式算法的抽象过程,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的竖式计算就类似于学生已经熟悉的多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学生必须体会这一点,那么,小数加减法便可以融合到学生整数加减法已有的经验之中,学生对小数加减法不但不再感到陌生或负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200人左右,多数同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也有近四分之一学习的基础较差,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一些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本期重点仍然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1、在“数与代数”领域,继续教学整数的除法和乘法,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应用这些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首次教学小数,有一位小数的意义、读与写、大小比较、加减计算等知识;还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较大的质量单位吨。

2、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平移和旋转现象,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初步教学轴对称图形;继续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较简单的几何体,用图形表达看到的形状;教学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平均数的含义,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用平均数描述和分析一组数据的基本状况。

4、在“实践活动”领域编排了六次实践活动。“我们的试验田”是场景型的活动,在试验田场景里提出并解决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运动与身体变化”是专题研究型的活动,用统计的知识与方法,研究体育运动引起的脉搏和呼吸的变化情况。其它都是操作(制作)型的活动。

5、编排了十多篇“你知道吗”,大致有两类内容。一类是与数学知识有联系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如划分一年四季的温度标准、大自然和建筑里的对称现象、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只是在地球上的等。第二类是有关数学的历史故事,如我国明朝“铺地锦”的乘法计算、古代和近代测量长度和物重的工具、出土文物上的几何形状、古代表示小数的方法等。这些内容能拓开学生的视野,增多知识,激发对数学与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一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经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二)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1、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五、教学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3、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措施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利用好自己的博客,让教学博客成为自己和家长、同事、外校同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10.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36人,三年级学生已有两年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数与代数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5。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6。指出并能测量图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7。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能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

8。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会进行一些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fanwen/jiaoxuejihua/6m9x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