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言语馆 >

范文 >读后感 >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汇编15篇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汇编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汇编15篇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

世界上有一种永恒的爱,叫母爱。世界上有一个永远爱你的人,叫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爱自己的母亲,她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长大成人,关心我们,照顾我们,愿意用尽一生的心血陪伴你我。暑假中,我出去旅游时读了《孩子你慢慢来》这一本书,更深刻体会到作者龙应台在生活中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大家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有了母亲才有了今日的我们;有了母亲,我们才能如此茁壮的成长;有了母亲,我们的人生才会十分精彩,有了母亲,才能教会我们人生的真谛,有了母亲……《孩子你慢慢来》体现了龙应台作为母亲内心最柔软、最细腻的的款款深情。龙应台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满了耐心,她不会厌烦于和安安的对话以及安安的问题,反而还会和安安互动,满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发提问,从不厌倦,哪怕安安的话还说不完整、表达不清;她可以讲一百回的《西游记》给孩子们听;她还可以帮孩子们拯救那“恶心”的老鼠……。

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葛哥与底笛》这一片段了。哥哥安安认为妈妈更爱弟弟,所以他与弟弟闹矛盾这个问题变得十分棘手,还会剪弟弟的衣服…..他想:这算是对他抢走妈妈对我的爱的报复。可是,龙应台每一次都不是去指责安安、去训斥安安,而是用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怀抱和真情的话语让兄弟二人的关系渐渐变好,她的教育方式是最独特的。每当我看到那幅插图时,脑海里情不自禁想起了生活中无微不至照顾我的妈妈。

每当我考试考不好时,她不会狠狠地训斥我,打我,而是细心地帮我分析题目,告诉我错在哪里,下次要怎么改正,每一次睡觉以前,妈妈都会陪我看30分钟的课外书,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她会想尽办法告诉我,详细地和我解释清楚,并告诉我下次继续努力,教会我许许多多解题方法,明确下一次考试的目标。而我呢,面对妈妈的啰嗦和唠叨,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指责她,嫌弃她烦,甚至反过头来狠狠训斥她,读了这一本书以后,我才进一步了解了做一位尽职尽责母亲“台前幕后”的艰辛,我的心中是无比愧疚。

《孩子你慢慢来》是作者龙应台赠予两个孩子的话语,是两个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前进的动力,是两个孩子在遇到挫折时的一份又一份的鼓励,是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是啊“母爱如水,母亲是源”,读完这一本书以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两个词语所蕴藏的寓意啊!也让我从此以后有了一颗随时怀着对母亲敬佩之情的心。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2

不止一次的品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每次翻开这本书时总感觉到里面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温柔,充满着浓浓的母一爱一,细细品读仿佛能看到一湾潺一潺溪流从一个母亲的心里流一出来,情景美如画卷。习惯于斜躺在床上手捧书本的我总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为龙应台的两个孩子感到幸运,有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一爱一的母亲。

这本书的封面是: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一个孩子正在低着头,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在思考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一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看见的路边风景。而在当今这个处处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年代,天下父母都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更优秀,更强大,更乖一巧……却忘记了,孩子的.一切进步都是有时间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忘记了孩子的生命旅途,孩子才是自己的主人。选择一张这样的图片作为封面,我想这应该是在提醒我们应该给孩子们预留一个属于他们思索的时间和空间吧。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当我仅仅读完卷首语,我就被那句“我,坐在斜一陽一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所深深震撼。龙应台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等一个五岁的孩子扎好一个蝴蝶结。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哪怕是用一天的时间去等待孩子做完一道我自认为简单的数学题?当孩子有兴趣和信心做好的事情,如果我们还去中途干扰或自作聪明的指导,会不会阻碍他们对事务的原本认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泯灭他们的创造能力呢?一个又一个疑问,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想龙应台是对的,此时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执着”,不需要焦躁,不需要催促,更不需要我们画蛇添足的指导。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只有学会耐心等待,才能让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书中的每个小故事,看似那么的平凡,无一例外的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却无一例外的可以震撼读者的心。当龙应台接到超市电话,说邻居家的孩子偷糖果时,现实中的我们能和书上所写的一样处理这件事情吗?能原谅孩子吗?当日记《一只老鼠》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时,我们也能和龙应台一样在知道孩子的诉求时与孩子平等对话吗?印象最深的是《触电的小牛》,现实中的我们也能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教吗?也许更多的是严厉的指责,换来的却是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摧一残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品一本好书如同品一杯香茗,次数越多,味道虽淡,香味却萦绕不散。《孩子你慢慢来》是值得多次品读的。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

在众多的书籍中,一眼就被他的《孩子你慢慢来》所吸引。也许是自己也知道应该让孩子慢慢来,但是真要做起来确实很难。所以,非常想看看他是怎么样做到让孩子慢慢来的。于是,在闲暇时翻看着这本书,与这位母亲一起分享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

从他与两个孩子的交流相处,我觉得她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她有自己的教育智慧。《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回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一切,真的是过于急躁。作为语文老师,当孩子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疙疙瘩瘩,不知所云时。因为考虑到教学内容安排是否能完成,往往会打断孩子的发言。让他坐下去再想想。其实,我们在说出这句话时,可能伤害的是一个孩子的自尊。更有可能导致孩子今后将不敢举手发言。再想想,现在学校里的各项活动特别多,教育的节奏非常紧。在孩子做作业时,往往是把难的题目先讲解好,然后让孩子们做。这可能提高了作业的.速度,却束缚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们会照着老师说的答案去做,而毫无创新能力。现在看了他写的《孩子你慢慢来》以后,感触特别深。的确,我们应该从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项慢速作用的过程,母亲需要静静陪伴,教师也是这样。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想很好地观看这个世界里的风景,“慢”是最为重要的。慢慢地等待。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是越分越多。那会是什么呢?那是爱。爱,不求索取,爱,也不是等价交换,他是一种付出,是一份给予,更是一中无悔的牺牲,最可贵的是他还会成倍地增长。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一定要慢慢来,给予孩子更多的爱。看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的,其实都能深刻地感悟到,也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坚持,更需要温柔的坚持。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每个人都需要爱。皱纹可以爬上我们明亮的眼睛,青丝可以变成斑白的华发,岁月可以老去我们的容颜,韶光可以在日复一日的尘灰中消逝。然而,唯有爱,才是我们教师最美的语言。让我们与孩子们慢慢来,慢慢地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热情与欲望。一定要记住——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4

生活中影响我们最深的往往是些平常事。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决定着我们对一些事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做出的决定,近而影响着我们世界观的形成。我们就在这些平常事中慢慢长大,懂得爱与被爱。

他的这部生活散文《孩子你慢慢来》讲的就是这些平常事,平常事中的母亲与我们。

他是一个幸福的母亲,因为作家的工作性质,反而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重要的幼年时光,能亲眼看到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和进步。

她以朴实、细腻、简洁的文字,还原了孩子成长的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和说教。通过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让孩子成才,不是如何如何使孩子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

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因为爱,她并不遗憾为了孩子而占去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不在乎岁月侵蚀渐渐变成“黄脸婆”的容颜。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

读罢《孩子你慢慢来》,我对自己说:我能不能不当孩子的上帝,而做孩子的朋友?能不能做一做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能不能经常给孩子不经思索的热爱,而不是给予沉重思考后的要求?能不能平等的`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让孩子在兴趣中快乐成长?能不能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孩子的人格,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沃土中成长?能不能不要单纯让孩子学外国话,而是让他学英语的时候,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录像,观察美国人和英国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某些差异?能不能在家中为孩子买一个地球仪,只要在电视上看到某个陌生国家,就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在地球仪上寻找,直至最后成功“发现”为止?能不能经常带孩子去去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让孩子在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中认识世界?能不能不把网络当成洪水猛兽,而是经常就某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询相应的信息和知识?

我们是应该尊重一下孩子,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童年了,毕竟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我们作父母的作老师的应该对孩子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虽然,打破惯性思维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孩子你慢慢来”希望成为我们的口号!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5

女儿下半年读一年级了,对于幼儿园什么辅导班都没有上过的她,进入一年级后,适应环境一下没反应过来,还要消化课本上的知识,得到的读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老师找我谈话不下几次。我也特别的焦虑,往往在找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来适应“国小之旅”。偶来一次,读到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对于做妈妈的我来说,文中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偏重于孩子能否在精神和思想上顺其自然的不受伤害不被扭曲的成长,如:安安和弯腿的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死命抵抗敌人的攻击。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

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做出猎人射击的姿势,对准昂弟,口里发出“碰碰”的枪声,然后满意地说:“死了!”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孩子爱听故事,妈妈给孩子讲过《小红帽》,他就是模仿故事中猎人的.动作,有了“杀人”的动机。

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看到某些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她用心去为儿子选择,哪些书该让两岁的孩子读?哪些不能读?她看了《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四十大盗》后,就自言自语起来: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她很谨慎地把这些有残酷和暴力的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她的儿子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把对孩子有益的书放到下一格让孩子看。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总以为孩子还未适应新的读书环境,让孩子马上接受课本上的知识,但事实上呢?我们的孩子并不快乐,他们小小的年纪真的能接受这些知识吗?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

曾经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这么迫切想孩子马上就能适应国小生活,孩子能接受吗?答案很明显,我尝试了那么多的方法,收到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我也在反思,我这么急切弄得孩子非常辛苦,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很多事情,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6

一直以为龙应台是女中“豪”杰,她的文章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豪气万丈。但是,品读了《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之后,让我看到了她久藏背后的另一面,一改在我心中的印象,原来,她还细腻、柔软、温情、耐心、极致。

龙应台用质朴平淡的语言将自己如何陪伴两个儿子——安安和飞飞成长的故事叙写得生动活泼、滑稽可爱,同样做为母亲的我,在这质朴平淡的背后能感受到她对两个孩子的珍爱和倾注。因为真实,所以它具吸引力,拾起这本书我便几乎不肯放下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以一名教师的角度审视了这本书,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让我非常之敬佩的一点——耐心!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妈妈会训我、骂我、对我感到不耐烦,有时还会把我晾一边,要是一直纠缠于一个问题的话定会自讨没趣地收到各种“惩罚”。在我的身边,我的弟弟,或是小伙伴的妈妈也总有打骂他们的时候。但是龙应台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满了耐心,她不会厌烦于和安安的对话以及安安的问题,反而还会和安安互动,满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发提问,从不厌倦,哪怕安安的话还说不完整、表达不清;她可以讲一百回的《西游记》;她还可以帮孩子们拯救那“恶心”的老鼠……。

教师,是个需要耐心的职业。面对学生的反复提问,面对学生的重复错误,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面对学生的幼稚要求,教师应当如何面对?从龙应台老师身上一一可以习得,继而内化,付诸实践。

第二,要理智地选择教育材料。书中提到《白雪公主》、《小红帽》、《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儿童读物,他们凭借角色的成功塑造、善恶分明、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等优势已经流传至今,为孩子们喜爱,但是其中诸多血腥场面、各种残忍手段的描绘确实应当引起社会、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这些真的适合讲给幼儿和儿童听吗?听到这些“精彩”杀人场面,不管是近看他们微弱的判断力和极强的模仿力,还是远看他们品质和意识的养成,我们应该想想是否适合将这些内容从小就代代相传?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内容,而后呈现和教授给学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剥夺它的丰富,但我们可以成为为学生服务的过滤器,保护好孩子们难得的纯真、温和和善良。

……

龙应台是一个成功、称职的的母亲,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孩子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我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称职的教师,必然要有大爱之付出,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师爱要超过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师爱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了此书以后,我觉得我是好人,因为我喜欢孩子,很喜欢!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7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买下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虽然是女作家写给两个混血儿子的成长故事,但是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好好看一看。

他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看《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在序篇《蝴蝶结》中有一个小孩子系蝴蝶结,那一句“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体贴的母性关怀温暖心扉。而与之对比的是,因为交不起补习费而挨老师鞭子,最终带着弟妹自杀的王爱莲。开篇便用这样的对比与警示引起思考,一个温柔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孩子的世界有单纯又宽广,孩子的善良令人动容,孩子的真实让人反思,孩子的敏感让人热泪盈眶。学会说话的华安,观察世界的华安,听故事的华安,看小鸟的华安,说四种语言的华安,失落的华安……孩子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充满欣喜的世界,清晰又新鲜,同时他们也展现给我们一个无助的世界,柔弱又敏感,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慢慢的陪她长大,直到她准备好独自前行。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而我们面对着这么多孩子的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孩子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在一个班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庭环境地的不同也使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不同。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能对慢一些的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你慢慢来呢?

越来越爱纯粹朴实的东西。因为最真最美最动人的情感往往孕育于朴实。你看,一个憨厚淳朴的果农和一个雍容华贵的国王种的果树结出的果子,谁的会更芳香更甜美呢?对于做妈妈的我来说,文中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8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有时候一页反复读几遍,特别感动于书里面生活的瞬间,孩子对于母亲的意义,母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一个温柔的世界对孩子有多重要.开篇讲了王爱莲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老师打个半死,最后带着三个弟妹投河自杀了,水很脏很脏.....接着又写了一个五岁孩子在系蝴蝶结,我愿意等上一辈子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看到这句话我挺心虚的,想到儿子自己脱衣服脱不下来,穿袜子穿反,我总是不耐烦地说他这么大了还不会,想起儿子当时无助的表情,心里觉得好对不起儿子,其实他都能做,只是做的慢,因为平时都是奶奶给他穿了,所以自己穿的时候就特别费力,不熟练,以后一定多鼓励儿子,不能一大早给他发脾气。

安安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小孩,学说话的安安,听故事的安安,调皮的安安,会说四种语言的安安......其实孩子的内心是特别敏感又特别柔弱的,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欢喜的又是充满无助的。记得儿子之前想学街舞,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学,因为爷爷和他爸爸都不太喜欢让他学,就没有继续。孩子也没有再提这件事情,我也忘记了。一年级寒假之前,爸爸给儿子说去学跆拳道吧,说怎么怎么好,比街舞好什么的,儿子突然就爆发了,我也特别意外,给爸爸发脾气说:“好什么好,为什么我喜欢的东西你就觉得不好不让我学,让我学我不喜欢的东西呢”哇的大声哭了起来,哭的特别伤心,我当时都蒙圈了,我不知道儿子内心是这样的,我抱住了儿子。爸爸也给儿子道了歉,我也给孩子报上了街舞班。因为自己这两年来回奔波于医院公司,对孩子的内心了解太少了,觉得挺自责的。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外出几个小时后妈妈回来了,问孩子“妈妈不在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孩子平静的回答“我在想事情”’妈妈忍不住笑着问他“在想什么呢”“恩,我想没有妈妈我该怎么办?”这句话太深有感触了,因为儿子也同样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记得儿子说“妈妈如果没有你了,我也活不下去了”记得那天给儿子说了好多话,突然觉得孩子是这样的需要我,需要我慢慢陪他长大.....

看了这本书 突然觉得孩子的世界真的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有他们的思想,有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以后一定当儿子合格的聆听者,不去磨灭他的好奇心,耐心,对儿子更多的陪伴与关心。有时候快快放手也是必要的,就像儿子穿衣服这件事,如果不是嫌他拖拉不让他自己做,他不会现在也穿不好,快快放手更是给我们家长的任务!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9

这本书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所写的,刚开始看龙应台书时,总以为她是位男士。龙应台女士不仅仅是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位伟大的母亲。这本书写得是龙应台记录自己的两个儿子——安安与飞飞。记录了两位小朋友非常有趣的故事,如:龙应台教安安认字时,安安的牙牙学语,孩子的稚嫩的话语总让我想,那时刚开始学说话的我是否也是被父母抱在怀里,父母说一句我重复一句,开始人生的第一节语文课。

这本书最让我深有触感的是:弟弟飞飞的出生,让母亲龙应台全部心思放在弟弟身上,而曾经被父母捧在手上的安安受到母亲的忽略开始怀疑自己的母亲不爱他了,只爱自己的弟弟,安安自己偷偷地躲在被子里抹眼泪。妈妈叫他去吃饭,他还不肯,跟母亲闹别扭。最后母亲把安安抱在怀里对安安说:没有不爱他,等等的话……,安安的小脾气才下去了。这不正是像我们对父母闹别扭,又不好意思与父母和解,直到父母主动跟你聊天哄你的小脾气的时候,你才放下你的小脾气,母亲和孩子从来就没有隔夜仇,就看是否相互理解。

随着安安与飞飞的成长,也越来越调皮捣蛋,处处与妈妈对着干了。两兄弟被妈妈罚关在小房间里时,竟然研究一些让妈妈哭笑不得的东西,安安与飞飞稚嫩的话语总让我们捧腹大笑。也在晚上睡觉时,等妈妈一出房间,两兄弟开始偷偷起床玩玩具,等妈妈来查房的'时候,两兄弟才飞速的爬上床,这种事,每天都要在安安与飞飞身上发生许多次,直到母亲发火了,才真正的安静下来睡觉。

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情节,不仅仅说是她们的故事,也代表着全天下千千万万母亲对孩子的那一份心思,每一位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从襁褓到长大成人,其中包含着许多酸甜苦辣。等到孩子辛苦地开始工作,母亲也在家里担心的想:这个点了,孩子吃饭没了,这个点,孩子是否还在工作加班熬夜。可是她不敢打个电话给孩子,就怕骚扰到孩子工作,只能在家里担忧着,希望孩子打个电话跟她聊一聊。

这本书后面也写了安安长大以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亲近母亲了。母亲也毫无怨言,也理解孩子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可是,我们想过没有我们是否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后,就不问候父母了呢?是否也想过在空闲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母亲的身体状况呢?母亲为了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该轮到我们孝敬一下她们了。

龙应台希望孩子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不要太过于匆忙,希望孩子们长长的路,慢慢地走,天下的母亲也希望自己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长。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你年幼的时,母亲背你,母亲老了,你是否背着母亲呢?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

学生时代,读过很多书,但是读后感,除了老师要求交的,好像只写过一篇《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其他最多也就是在豆瓣上评论个只言片语。以至于很多书,到现在只记得书名,至于里面讲了什么内容,全部都还给了作者。

于是我决定,从今年开始,喜欢的书,至少要在笔头上留下一篇文章,也算是今年立起的一个FLA吧,不少于150字,也算是个很低的要求了吧,“的地得”多凑几个,就能够了哈哈哈。

今年第一本读完的书,就是这本《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以前读过一半《亲爱的安德烈》但是忘记什么原因,看不下去,就弃书了。现在可能因为自己当了妈妈,所以读起这本《孩子你慢慢来》感慨良多。

我没有读过龙应台的其他类型的书,以至无法体会封底说的“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这一点。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龙应台真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妈妈,书里面的一些年代感极强的老照片,也是让人看了无比亲切。仿佛看到了小时候对一切充满好奇的自己和温情脉脉的妈妈。

做“母亲”还是做“个人”?

龙应台没有孩子之前,不说非常有野心吧,也有非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研究一下最新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旅行、制作电视节目...但是这些理想在做了妈妈之后都不能实现了。她也在寻找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要怎么平衡的答案。

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他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

龙应台是1952年生人,她的第一个儿子安德烈是1985年12月出生。33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她一定早就习惯了做“个人”,所以才觉得非常矛盾吧?但是于我,毕业后浑浑噩噩了这几年,每天对时间没有什么把控,也没有什么目标。但是这个小生命的到来,仿佛给我注入了新鲜的力量。害怕自己不够优秀,担心自己不能给宝宝做好榜样。于是我像一块干涸了很久的土地,终于又捡起了放下了很多年的读书习惯,重新浇灌自己。

宝宝到来之前,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可以安安静静不受干扰地读书,但是我却在“进入状态”和“”准备工作“上花掉了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包括睡觉前,也要花费时间,等脑子里的思绪万千略微平静。而现在,在宝宝的锻炼下,我不再需要那么久地时间去准备。“I'mnotmythoughts;I'mwhatIdo.”想不等于做,想再多不如做。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1

初阳照射下的午后,慵懒的闲适,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我安静地品味着初春的气息——青草气息中隐隐夹杂着一丝丝芳香。我向小路尽头望去,有一对母女安然地坐在草坪上。孩子的手中似乎拿着一块拼图,正犹豫不决地向地上放着,而母亲则是满脸微笑,等着孩子下手。我一怔,春阳微晃。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龙应台的话回荡在我的耳边,猛得想起那本令我心灵震撼的书——《孩子,你慢慢来》。

初识这本书,是在我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当时我心情迫切地想再品读她的作品,于是我读起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我的记忆中,龙应台的语言应是犀利、率性的,直射人心的,但我没有想到,龙应台还会有如此深情而温柔的语言。一打开书,我就被华安那调皮可爱的事迹所吸引,例如把小汽车一辆辆放入马桶中再捞出来,缠着妈妈讲故事,装作强盗“打劫”老太太的糖等等。每当华安在做这些调皮的事情时,背后总有一双眼睛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关心着他,呵护着他,那就是母亲龙应台。

龙应台在照顾华安的事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她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看的书,制造孩子喜欢吃的菜,就连“安安”上幼稚园也要大费苦心地寻找一番。字里行间,浓浓的母爱早已透出纸面。

就这样,华安、华飞在龙应台无微不至地照顾下逐渐长大。通读全书,我们也大概可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母爱。母爱就是背后的那双眼睛,看着你走过大街小巷;母爱就是那精心制作的饭菜,伴着你度过年年岁岁;母爱也是严厉的一番批评,引领你走回正确的道路。母爱啊,就是那一颗充满温情的心,灌溉出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

至此,我不禁想到我的妈妈。记忆中的妈妈总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风里来,雨里去,在家、我的学校、她的单位之间辗转腾挪。有时夜里归来的妈妈一脸倦容,却还不忘提高声音喊我:“快来,我给你带了好吃的'。”每天上学前的一句:“天冷了,加衣服。”或“记得带水杯啊!”都是我温暖不已。

大抵天下母亲都是这样吧。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爱,用爱去呵护、去陪伴、去浇灌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一天,那些花朵会迎来自己的花期,而那天,也是灌溉者们会心微笑的时候吧。

草坪上的孩子终于放下了一块拼图,旁边的妈妈也展露出了温柔的微笑。春阳抚过大地,一如唤醒孩子的母亲。不过春光不急,她要等这些“孩子”们慢慢地醒来。时光静好,耳畔回响着:“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2

凡是做母亲的,都应该读一读龙应台的书,那是作者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实心声,真实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境,热切地传达出她对生命起步最质朴的爱,她不是传统的歌颂,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也许正是这样的语言,更显得真实,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对于做妈妈的我来说,文中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偏重于孩子能否在精神和思想上顺其自然的不受伤害不被扭曲的成长,如:安安和弯腿的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死命抵抗敌人的攻击。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做出猎人射击的姿势,对准昂弟,口里发出“碰碰”的枪声,然后满意地说:“死了!”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_”的灵感来自哪里。孩子爱听故事,妈妈给孩子讲过《小红帽》,他就是模仿故事中猎人的动作,有了“_”的动机。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看到某些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她用心去为儿子选择,哪些书该让两岁的孩子读?哪些不能读?她看了《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四十大盗》后,就自言自语起来: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她很谨慎地把这些有残酷和暴力的书移到书架上一格,保证她的儿子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把对孩子有益的书放到下一格让孩子看。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看看我们的孩子,周末、暑假有补不完的课、上不完的兴趣班,根本没有时间自己休闲,根本没有时间慢慢来。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总以为给孩子的是的.教育,但事实上呢?我们的孩子并不快乐,他们小小的年纪真的能接受这些额外的知识吗?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曾经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学英语吗?在我看来根本没必要,有很多家长跟我交流过,孩子上了国小后经常把英语和拼音混在一起,弄得孩子非常辛苦,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很多事情,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3

从昨天开始看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办公室的同事就跟我开玩笑,说我怎么近期怎么老爱看这一类书,《亲爱的安德列》《目送》《孩子,你慢慢来》,听说很好的书转别人的读后感。我说,原因有二,一是我喜欢作者龙应台的文笔;二是这几本书确实好,《目送》教给我们怎样为人子、为人女,《亲爱的安德列》《孩子,你慢慢来》则教给我们怎样为人父、为人母。《孩子,你慢慢来》薄薄的一本小书,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已经读完。书的封面是作者和儿子的照片,孩子睁大一双纯净的眼睛,小脸朝上,母亲面带微笑看着远处。背景是纯黑色的。书中的文字不是很多,其间夹杂一些彩页,很是浪漫。开篇第一个彩页就是一段铁轨,铺了一地金黄的落叶,孩子在慢慢踱步,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文字说明是“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画面上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一望无际的长路,只有脚下这一片小小的空间,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注视那么远,我们不需要拼命赶路,只须看着脚下的一点路。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即是《孩子你慢慢来》。作者描述了在花店买花时看到的一个情景:她去买花时,一个五岁的男孩为她把花扎好,他扎得很慢,很笨拙。“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她深情、细腻的笔触蕴含着爱的气息轻轻飘进我的心房,萦绕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我的心界也好像变得静谧美好。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不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也许一辈子都追不上别人。那该怎么办呢?别急,我们还是要等等自己的灵魂。我们不能为了去追赶别人,就不顾脚的疼痛,就不顾自己心的劳累。不能在追赶别人的勿勿忙忙中,失去自己的'生活的乐趣。作为老师,我总希望学生能把一切事情做得很完美,希望他们人人上课认真听廛,个个考试高分,这难道不是急功近利吗?其实,教育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们犯错,因为他们比较还是一些孩子,虽然已经接近十八岁。我们应当给予学生在学习上更多宽容和耐心,让他们有自我生长的空间和时间。“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经常被我们遗忘的教育真谛。

急功近利的想法,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高节奏的工作方式,让我再也没有耐心去等待周围的人与事。作为老师,作为父母,我们却忘记了对自己的学生、孩子说一声:孩子,我等你,你慢慢来,慢慢来……教育是需要期待的,它是一种固守,一种耐心;是一份信任,一份宽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花开的时间,只不过,有些早,有些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与恒心,去等候那花开的时间。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4

想不起当时买下它的原因,也许是感悟女儿渐渐长大,自己的力不从心;也许是因为它的封面,黑的底色上稚童仰望着母亲,无限孺慕,无比信赖,和书的名字相呼应,给人温暖的感觉。自己读过,也向身边的有孩子的朋友亦或同事推荐这本书,皆因为看完这本书后的感动。

除了开篇《孩子你慢慢来》有点沉重外,整本书写的只是一位母亲,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为童言稚语中的真理与美好而感恩,为造物的神奇而感悟,也为自己所给孩子教育的不完美而惶恐。给我感觉最强烈的还是第一篇《孩子你慢慢来》,街头卖花的老妇人,大声呵斥着自己的小孙儿,为他努力地想把扎花的草绳打成一个蝴蝶结而耽误了时间,这情景让文章中的“我”想起了儿时的往事。在那时的教育中,孩子们没有尊严可言,有被罚头顶一满盆水双腿弯曲站半小时的,有因成绩差而必须将写着“我是懒惰虫”的牌子挂在身上绕校园一周的,更有学生因家境贫困交不起补习费而受到老师的反复刁难与体罚,那种冷酷让小女孩对世界彻底失望,于是,有一天她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妹一起跳了河……做了母亲后,发现自己的心会为所有的小孩子变得柔软,也许书中的“我”也是这样,小心翼翼的尊重孩子的每一个要求,认真地陪伴着他倾听他的每一句话,不愿幼小的心受到任何伤害,就像书中作者在心中对那个卖花的小男孩说的:我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等待,孩子,你慢慢来。

看了这本书后,我时时自省。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的本能,给他们尊严,却不是每一个成人能够做到的。有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有没有贪一时轻松敷衍了孩子一转身却又忘了对孩子的承诺?是不是会和孩子平等的对话?有没有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了孩子对你的依恋?有没有因为心情恶劣而无端迁怒于孩子?开始问自己这些问题,而答案总让我怵然心惊,因为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对等个体的习惯。自己尝试和儿子像朋友般聊天,学用他的语言聊他关心的了解的话题,也就渐渐听到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那样丰富,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

慢慢来!估计现在的孩子们可能都做不到了。现在的孩子正忙着学画画、学武术、学钢琴、学跳舞、学英语……这样忙碌的孩子,又让他们怎么慢慢来呢?家长们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可是,可曾想过我们的孩子是否真的喜欢呢?还是给孩子多一点“慢慢来”的机会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5

凡是做母亲的,都应该读一读龙应台的书,那是作者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实心声,真实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境,热切地传达出她对生命起步最质朴的爱,她不是传统的歌颂,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也许正是这样的语言,更显得真实,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对于做妈妈的我来说,文中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偏重于孩子能否在精神和思想上顺其自然的不受伤害不被扭曲的成长,如:安安和弯腿的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死命抵抗敌人的攻击。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做出猎人射击的姿势,对准昂弟,口里发出“碰碰”的枪声,然后满意地说:“死了!”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孩子爱听故事,妈妈给孩子讲过《小红帽》,他就是模仿故事中猎人的动作,有了“杀人”的动机。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看到某些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她用心去为儿子选择,哪些书该让两岁的孩子读?哪些不能读?她看了《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四十大盗》后,就自言自语起来: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她很谨慎地把这些有残酷和暴力的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她的儿子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把对孩子有益的书放到下一格让孩子看。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看看我们的孩子,周末、暑假有补不完的课、上不完的兴趣班,根本没有时间自己休闲,根本没有时间慢慢来。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总以为给孩子的是最好的教育,但事实上呢?我们的孩子并不快乐,他们小小的年纪真的能接受这些额外的知识吗?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曾经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学英语吗?在我看来根本没必要,有很多家长跟我交流过,孩子上了国小后经常把英语和拼音混在一起,弄得孩子非常辛苦,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很多事情,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作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anyuguan.com/fanwen/duhougan/g237gw.html